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美同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法美同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之间的区别

法美同盟 vs. 約克鎮圍城戰役

法美同盟指的是代表法國的路易十六與美國於1778年結成的同盟,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扮演重要的轉折。. 約克鎮圍城戰役(或稱約克鎮戰役)爆發於1781年,喬治·華盛頓將軍率領的美軍和羅尚博伯爵帶領的聯手圍攻困守約克鎮的英軍(由查爾斯·康沃利斯將軍指揮),並最終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美國獨立戰爭中,通常認為這場戰役是最後一場陸上大型戰鬥。在康沃利斯的軍隊投降之後(這是英軍主力第二次投降,第一次是柏戈因在薩拉托加戰役後的投降),英國政府決定進行談判並結束這場戰爭。 1780年,5,500名法軍在羅德島登陸,以協助他們的美國盟友進攻被英國所占領的紐約市。兩軍於1781年在紐約市北方會師。法軍指揮官——羅尚博伯爵告訴美軍指揮官——喬治·華盛頓進攻紐約市的行動是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又由於德·葛拉瑟伯爵才剛於10月時率領艦隊從加勒比海趕來,因此圍攻約克鎮將會使葛拉瑟伯爵率領的法國艦隊,更容易從南方協助進攻。於是,他們決定進攻駐防在約克鎮的康沃利斯以及其麾下僅約9,000人的軍隊。9月初,德·葛拉瑟在切薩皮克灣海戰擊敗了趕來援救康沃利斯的英國艦隊。由於德·葛拉瑟獲得了此場勝利,於是康沃利斯從海上脫逃的希望消失了。華盛頓下令法國將軍拉法葉侯爵在他趕到之前務必將康沃利斯圍困在約克鎮,而拉法葉也確實做到了。至9月底,聯軍在陸地上已經徹底封鎖了康沃利斯。 經過了初步的準備之後,聯軍建立了一道壕溝並開始進行砲轟。隨著英軍的抵抗逐漸削弱,於是華盛頓便在10月14日派出兩縱隊,向英軍的9號及10號堡壘發動最後一次的主要攻勢。一列法國縱隊拿下了9號堡壘,而美國的縱隊則攻陷10號。攻下這些堡壘之後,聯軍完成了第二道壕溝。在聯軍砲火變的比以往更加猛烈與密集後,英軍的情勢開始迅速惡化,迫使康沃利斯在17日提出了投降的要求。經過了兩天的談判,投降儀式於19日舉行,康沃利斯則宣稱生病而未到現場。美軍在此場戰役中俘虜了約8,000名英軍後,美利堅合眾國和大英帝國開始進行談判,並於1783年簽訂了巴黎和約。.

之间法美同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相似

法美同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大陆会议大陆军巴黎條約 (1783年)乔治·华盛顿切薩皮克灣海戰纽波特 (罗得岛州)罗尚博伯爵美國獨立戰爭羅德島州薩拉托加戰役法蘭西歐斯·約瑟夫·保羅·德·葛拉瑟拉法葉侯爵

大陆会议

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或作大陸議會,是指北美十三州在1774年至1789年間組成的聯合議會,是為美國國會的前身。 大陸會議與美國革命息息相關。18世紀中葉,英國與其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經濟爭議不斷升級。1773年波士頓倒茶事件後,英國國會向麻薩諸塞州實施《強制法案》,激化北美殖民地的反抗情緒。當時麻省的輝格派認為英國的納稅政策與《強制法案》,俱侵犯殖民者的權利,故此他們號召北美各個殖民地的殖民地議會派出代表,共謀應付對策。.

大陆会议和法美同盟 · 大陆会议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大陆军

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军事力量,于1775年6月14日根据第二次大陆议会的决议建立,使美國獨立運動有了革命武力對抗英國軍隊。在整个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擔任大陸軍总司令。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根据《巴黎和约》,大陆军大部分军队解散,仍然保留的一部分军队成为后来的美国陆军。.

大陆军和法美同盟 · 大陆军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巴黎條約 (1783年)

《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1783))是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在巴黎签署的和平条约。1775年美國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與英國戰爭期間利用欧洲国家与英国的矛盾,同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结成联盟並争取俄国武装中立。英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遭受国内反对派的攻击。在约克镇惨败后英国与美国谈判。英国托利党内阁下台,辉格党执政,促成巴黎和谈。 自1782年9月始,英国代表奥尔瓦德同美国代表约翰·杰伊、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正式谈判。此外,还有法国、西班牙的代表参加谈判。会谈中,美国代表察觉西班牙、法国漠视美国利益,遂撇开法国与西班牙,直接与英国密谈。英国则想离间美、法,然后全力对付欧洲宿敌。美、英拟定了草约,并于1782年11月30日签字。1783年9月3日正式签署和约。根据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只承认美国占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划定了美国与英、西在北美属地的边界;美国保有原来享有的在北美领海内捕鱼的权利;双方公民对债权人所负债务有效;邦联国会保证劝告各州议会,完全恢复效忠派的权利并发还其财产;停止敌对行动,英国撤出全部海、陆军。美国以平等原则与英国缔结和约後創造了国际承认的条件。 Category:1783年 Category:18世纪和约 Category:美國條約 Category:英國條約 Category:英美關係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美國歷史文件 Category:巴黎政治史.

巴黎條約 (1783年)和法美同盟 · 巴黎條約 (1783年)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的殖民地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总统(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華盛頓早年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曾擔任支持大英帝國一方的殖民軍軍官。之後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大陸軍團贏得美國獨立,他拒絕一些同僚希望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在1783年回到他在維農山的莊園恢復平民生活。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憲會議。会议制定現在的美國憲法。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在兩屆的任期中設立許多持續到今天的政策和傳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谋求續任。 由於他扮演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華盛頓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作为大奴隶主,华盛顿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曾蓄黑奴316人)。故有人对其评价为“一个不完美的神”。 在美國在線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華盛頓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4位。.

乔治·华盛顿和法美同盟 · 乔治·华盛顿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切薩皮克灣海戰

切薩皮克灣海戰,又稱維吉尼亞角戰役或簡稱海角戰役,於1781年9月5日切薩皮克灣附近爆發,是美國獨立戰爭中一場關鍵的海戰,由湯瑪斯·葛瑞夫斯率領的英國艦隊對抗德·葛拉瑟伯爵指揮的法國艦隊。針對1781年7月在紐約或維吉尼亞攻擊英國軍隊的選項,海軍上將葛拉瑟選擇了後者,八月底葛拉瑟的艦隊抵達切薩皮克。法國海軍上將德·巴拉斯在得知葛拉瑟已經從西印度群島航行到北美後,也從紐波特羅德島基地出航。葛瑞夫斯推測兩支法國艦隊將於切薩皮克灣會合。他帶領19艘船從紐約往南航行,9月5日葛瑞夫斯在切薩皮克灣遇見葛拉瑟停泊的艦隊,葛拉瑟急忙指揮24艘船艦迎戰。經過兩小時的接合和移動,兩個艦隊並沒有完全排成戰列,只有前面和中心部分跟直線完全接合,雖然在戰術上雙方均未能獲得決定性勝利,但對英軍來講這是他們戰略上的重挫。因為英軍無法支援或撤離約克鎮中由查爾斯·康沃利斯將軍所指揮的英軍。當法國海軍能夠暫時控制海面,由美軍及法國步兵連同火砲、攻城器抵達約克鎮支援,對約克鎮圍城戰役有著決定性影響。.

切薩皮克灣海戰和法美同盟 · 切薩皮克灣海戰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纽波特 (罗得岛州)

纽波特(Newport),又譯為新港,位于美国罗得岛州南部,是纽波特县的县治所在,距离州首府普罗维登斯37公里,距离波士顿98公里。面积29.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24,672人,其中白人占84.12%、非裔美国人占7.75%、亚裔美国人占1.33%。 纽波特是新英格兰的避暑胜地,以豪宅著称,亦是沙尔瓦·瑞金纳大学和纽波特海军基地(包括海军战争学院、海军水下战中心和一处美国海军培训中心)的所在地。纽波特是18世纪的重要港口城市,现在拥有美国所有城市中数量最多的保存下来的殖民时期建筑。在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和约翰·F·肯尼迪任期内,纽波特被称为“夏季白宫”之城。.

法美同盟和纽波特 (罗得岛州) · 約克鎮圍城戰役和纽波特 (罗得岛州) · 查看更多 »

罗尚博伯爵

让·巴普蒂斯·杜纳坦·德·维缪尔,罗尚博伯爵(Jean Baptiste Donatien de Vimeur, comte de Rochambeau,1725年7月1日 – 1807年5月10日), 法国军事家,法国贵族和法国元帅。罗尚博伯爵帮助美国赢得独立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此期间,他担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率領法軍支援美國革命,帮助美国大陆军对抗英军,在維吉尼亞州的約克鎮擊敗英軍。他被认为是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之一。.

法美同盟和罗尚博伯爵 · 約克鎮圍城戰役和罗尚博伯爵 · 查看更多 »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法美同盟和美國獨立戰爭 · 約克鎮圍城戰役和美國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羅德島州

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是美國面積最小的一個州,又譯作羅德艾蘭州。全名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由於名稱過長簡稱為羅德島(Rhode Island),是美國州名最長的一州。此州屬於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一部份。也是美國獨立革命中的早期13州聯盟之一。 此州下辖五个县,有普洛威頓斯县、肯特县、华盛顿县、布里斯多县和新港县。包括了普洛威頓斯莊園的主要土地,也就是普洛威頓斯县中所有的城鎮、羅德島(也就是地理上的艾奎奈克島(Aquidneck Island)),目前有新港市(Newport)、中城市(Middletown)與普茲茅斯市(Portsmouth)三個大城,這些城市大多是港灣。地理上羅德島州有十分之一的區域為海水覆蓋,而且無論從此州的任何地方到海岸線都不超過半小時的車程。所以它的別名是海洋之州, 由於羅德島州的名字上有個「島」字,許多人都誤解本州是個獨立島嶼,事實上羅德島州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在美國本土。由於羅德島州全称中的普洛威頓斯莊園(Providence Plantations)一詞令人錯誤地以為此名字和奴隸制度有關,故羅德島州決定在2010年舉行公投以決定:繼續使用現有州名,或刪除現有州名中的「Providence Plantations」一詞,結果大部份投票者均支持保留現行州名,最終該州的名稱維持不變。.

法美同盟和羅德島州 · 約克鎮圍城戰役和羅德島州 · 查看更多 »

薩拉托加戰役

薩拉托加戰役(Saratoga Campaign),是美國獨立戰爭一場重要戰役,發生於1777年6月14日至10月17日上紐約州。 1777年6月14日,約翰·伯戈因率領英軍由英屬魁北克省出發,經尚普蘭湖南下進攻紐約州;而巴利·聖烈治則率領英軍及北美原住民混合部隊,取道西面的安大略湖及莫霍克河谷。伯戈因計劃與聖烈治夾攻美國重鎮奧爾巴尼,然後等待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爵士率領英軍由紐約市北上會師,從而孤立叛亂的新英格蘭地區。 伯戈因在7月初輕易攻取了提康德羅加堡,卻隨即被菲力·斯凱勒以拖延戰術,使行軍進度大為減慢,補給日漸不支。此外,由於種種原因,何奧在7月發動了費城戰役,由海路南下進侵馬利蘭州及賓夕法尼亞州,沒有北上支援;聖烈治的遠征軍在莫霍克河谷受挫而撤回加拿大;而伯戈因搜掠物資的分隊更在班寧頓戰役遭到大陸軍重創。在危機之下,伯戈因仍堅持向南進軍,終於在薩拉托加遭遇霍雷肖·蓋茨的大陸軍防線。 伯戈因在9月19日及10月7日的兩次薩拉托加戰事,都被蓋茨及班奈狄克·阿諾德擊退,更承受不少損傷。駐守紐約市的亨利·克林頓曾率領2,000人北上進攻哈德遜河的高地堡壘,卻因兵力薄弱及鞭長莫及,無法解救伯戈因的困境。隨著約翰·史塔克及其他民兵部隊由東面及北面迫近,伯戈因最終陷入包圍,而在10月17日被迫向蓋茨議和投降。 薩拉托加戰役是促使法國決定與美國同盟的重要因素,往往被視為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捩點。不過,英國並未因薩拉托加之敗而在紐約州一蹶不振。新任魁北克省總督與聖烈治及莫霍克人戰酋約瑟·布蘭特緊密合作,並厲行侵擾與離間政策,使英國在尚普蘭湖的勢力反而比薩拉托加戰役前更為穩固。聖烈治在1781年再次攻陷提康德羅加堡,而佛蒙特共和國更一度考慮加入英國,只是這些部署最終因英軍在維吉尼亞州的約克鎮圍城戰役落敗、倫敦政府宣佈停止北美軍事行動而戛然終結。.

法美同盟和薩拉托加戰役 · 約克鎮圍城戰役和薩拉托加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歐斯·約瑟夫·保羅·德·葛拉瑟

#重定向 弗朗索瓦·约瑟夫·保罗·德·格拉斯.

法美同盟和法蘭西歐斯·約瑟夫·保羅·德·葛拉瑟 · 法蘭西歐斯·約瑟夫·保羅·德·葛拉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侯爵

#重定向 拉法耶特侯爵.

拉法葉侯爵和法美同盟 · 拉法葉侯爵和約克鎮圍城戰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法美同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之间的比较

法美同盟有55个关系,而約克鎮圍城戰役有5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10.71% = 12 / (55 + 57)。

参考

本文介绍法美同盟和約克鎮圍城戰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