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沙鼠

指数 沙鼠

沙鼠(学名:Gerbillinae)是一個包含約110個物種的亞科,生存於非洲、印度以及其他亞洲地區。.

30 关系: 动物印度印度沙鼠大沙鼠學名小裸蹠沙鼠屬小沙鼠屬中新世亚洲單型哺乳动物啮齿目兜沙鼠短耳沙鼠科 (生物)索馬利亞侏儒沙鼠约翰·爱德华·格雷物种非洲西南非沙鼠屬鱗掌沙鼠鼠科肥尾沙鼠肥沙鼠屬蓬尾沙鼠脊索动物沙鼠屬普氏沙鼠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沙鼠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沙鼠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沙鼠

印度沙鼠(學名Tatera indica)是鼠科中的一個物種,也是大裸蹠沙鼠屬(Tatera)中的唯一物種。發現於阿富汗、印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與敘利亞。 Gerbilliscus屬曾經被歸類在大裸蹠沙鼠屬。.

新!!: 沙鼠和印度沙鼠 · 查看更多 »

大沙鼠

大沙鼠(學名Rhombomys opimus)是大沙鼠屬(Rhombomys)中的唯一物種,主要發現於中亞地區,是已知最大型的沙鼠,身長15到20公分之間。.

新!!: 沙鼠和大沙鼠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沙鼠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小裸蹠沙鼠屬

#重定向 小裸掌沙鼠屬.

新!!: 沙鼠和小裸蹠沙鼠屬 · 查看更多 »

小沙鼠屬

小沙鼠屬(學名Gerbillus)是沙鼠中的一屬,在某些文獻當中,Dipodillus 與Microdillus兩屬,也被歸類為本屬。.

新!!: 沙鼠和小沙鼠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属.

新!!: 沙鼠和屬 · 查看更多 »

中新世

中新世(英語:Miocene,符號:MI)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與上新世之間。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萊爾所命名的。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μείων(meiōn,英語意為“less”)和καινός(kainos,英語意為“new”)在英語中的意思是“less recent”,即“距離現在還早”因為這時的現代無脊椎動物比上新世少18%。 地球在從漸新世衍進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過程中進入了一連串的冰河時期。中新世的邊界並不能依靠一個單個的地理事件來劃分,而是由從更溫暖的漸新世到更冷的上新世之間的多個不同區域事件組成的。 中新世的動植物已經相當程度地現代化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地位已經確立了下來,鯨、海豹和海藻也開始擴張到其他地區。中新世是喜馬拉雅山脈隆起的主要時期,這導致了亞洲季風模式的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

新!!: 沙鼠和中新世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沙鼠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單型

單型(英語:Monotypic)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指一個分類群中只含有唯一的一個類型。而植物分類學及動物分類學之間,對「單型」的用法又不甚相同:.

新!!: 沙鼠和單型 · 查看更多 »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綱(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一书在2005年的资料,哺乳纲目前有约5676个(2008版的IUCN红皮书为5488个)不同物种,分布在1229个属,153个科和29个目中,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啮齿目(老鼠、豪猪、海狸、水豚等)、翼手目(蝙蝠等)和鼩形目(鼩鼱等)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目。 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有区别于其他类群的大脑结构、恒温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为后代哺乳、大多数属于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它们外型多样,小至体长30毫米长有翅膀的凹脸蝠,大至体长33米形同鱼类的蓝鲸。它们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分布在从海洋到高山,从热带到极地的广泛区域。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员。.

新!!: 沙鼠和哺乳动物 · 查看更多 »

啮齿目

嚙齒目是哺乳動物中的一目,其特徵為上頜和下頜各兩顆會持續生長的門牙,嚙齒目動物必須通過啃咬來不斷磨短這兩對門牙。 哺乳動物中百分之四十的物種都屬於嚙齒目,而且在除了南極洲的其他所有大陸上都可以找到其大量的蹤跡。一般常見的嚙齒目動物有老鼠、松鼠、花栗鼠、囊鼠、豪豬、河狸、倉鼠、沙鼠、豚鼠、八齒鼠、毛絲鼠、草原犬鼠和美洲旱獺。嚙齒目有尖銳的門牙,可以用來啃咬樹幹、咬碎食物和咬擊掠食者。大多數的嚙齒目動物以種子或植物為食,但也有少數以昆蟲或甚至魚類為食。一些物種在歷史上被視為害兽,會偷吃人類的儲糧和傳播疾病。.

新!!: 沙鼠和啮齿目 · 查看更多 »

兜沙鼠

兜沙鼠(學名Desmodilliscus braueri)是鼠科中的一個物種,也是兜沙鼠屬(Desmodilliscus)下的唯一物種。發現於布吉納法索、喀麥隆、查德、馬利、毛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以及蘇丹。.

新!!: 沙鼠和兜沙鼠 · 查看更多 »

短耳沙鼠

短耳沙鼠(學名Desmodillus auricularis)是鼠科中的一個物種,也是短耳沙鼠屬(Desmodillus)下的唯一物種。發現於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與南非。.

新!!: 沙鼠和短耳沙鼠 · 查看更多 »

科 (生物)

科(英文: family, 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現時生物界約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總科。 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屬之間也分族,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通常是-inae。.

新!!: 沙鼠和科 (生物) · 查看更多 »

索馬利亞侏儒沙鼠

索馬利亞侏儒沙鼠(學名:Microdillus peeli),是鼠科中的一個物種,也是索馬利亞侏儒沙鼠屬(Microdillus)屬內的已知唯一物種。只發現於zh-hans:索马里;zh-hant:索馬利亞-。.

新!!: 沙鼠和索馬利亞侏儒沙鼠 · 查看更多 »

约翰·爱德华·格雷

约翰·爱德华·格雷 FRS(John Edward Gray,),英国动物学家,1833年和他人一起創立英国皇家昆虫学会。1840年至1874年聖誕節任大英博物馆动物学部门负责人,之後倫敦博物館的自然歷史藏品轉入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他是藥理學家及植物學家塞繆爾·弗雷德里克·格雷的兒子,喬治·羅伯特·格雷的長兄。.

新!!: 沙鼠和约翰·爱德华·格雷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沙鼠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沙鼠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西南非沙鼠屬

西南非沙鼠屬(Gerbillurus)又稱南非小沙鼠屬,是鼠科中的一個屬,包含下列物種:.

新!!: 沙鼠和西南非沙鼠屬 · 查看更多 »

鱗掌沙鼠

鱗掌沙鼠(學名Ammodillus imbellis)是鼠科中的一個物種,也是鱗掌沙鼠屬(Ammodillus)之下的唯一物種。發現於衣索比亞及索馬利亞。.

新!!: 沙鼠和鱗掌沙鼠 · 查看更多 »

,又稱老鼠或耗子,即鼠總科(Muroidea),是一種屬於囓齒類的總科,其中含有倉鼠、沙鼠、大鼠、小鼠,以及其他親緣動物。牠們廣泛分佈於南極以外的各個大陸。由於難以測定各分類群之間的關係,因此也有文獻將所有鼠總科皆歸類在鼠科(Muridae)之下。目前依據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所作出的次分類,共有約280個屬,以及至少1300個種。牠們是少數與人類保持密切聯繫而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這些動物幾乎在世界各國皆可發現,其中有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生物學模式生物,對人類的實驗與研究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某些鼠類也是寵物鼠。 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則认为他们有着魔力,因此将他们的肉用作传统药材。.

新!!: 沙鼠和鼠 · 查看更多 »

鼠科

科(学名:Muridae),哺乳綱囓齒目的一科,包括家鼠、旅鼠、田鼠、草原兔尾鼠)等之許多常見動物,原產于亞洲、歐洲、非洲、澳洲等廣大地區,現在則已遍佈地球每個角落。.

新!!: 沙鼠和鼠科 · 查看更多 »

肥尾沙鼠

肥尾沙鼠(學名Pachyuromys duprasi)是沙鼠中的一個物種,也是肥尾沙鼠屬(Pachyuromys)下的唯一物種。.

新!!: 沙鼠和肥尾沙鼠 · 查看更多 »

肥沙鼠屬

肥沙鼠屬(學名Psammomys)是鼠科中的一屬,包含下列物種:.

新!!: 沙鼠和肥沙鼠屬 · 查看更多 »

蓬尾沙鼠

蓬尾沙鼠(學名Sekeetamys calurus)又稱叢尾沙鼠,是鼠科中的一個物種,也是蓬尾沙鼠屬(Sekeetamys)下的唯一物種。可發現於埃及、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以及蘇丹。.

新!!: 沙鼠和蓬尾沙鼠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沙鼠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沙鼠屬

沙鼠屬(學名Meriones)是沙鼠中的一類,常被人們當成寵物飼養。這類生物分佈於北非到蒙古之間。.

新!!: 沙鼠和沙鼠屬 · 查看更多 »

普氏沙鼠

普氏沙鼠(學名Brachiones przewalskii)又稱普氏短耳沙鼠,是鼠科動物中的一個物種,也是普氏沙鼠屬(Brachiones)之下的唯一物種。只發現於中國。.

新!!: 沙鼠和普氏沙鼠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沙鼠亞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