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江西省和韓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江西省和韓駒之间的区别

江西省 vs. 韓駒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韓駒(1080年~1135年),字子蒼,號牟陽,陵陽仙井(今四川井研)人。南宋初詩人,世稱陵陽先生。 父親是峽州夷陵縣令。少有文名,黄庭坚称其诗“超轶绝尘”。韓駒於元豐三年(1080年)出生,早年在許下從蘇轍學,蘇轍稱讀其詩“恍然重見儲光羲”。徽宗政和初年,以献赋补假将仕郎,召试舍人院,賜進士出身,真除秘書省正字。後謫監蒲城(今陕西蒲城)市易務。不久出京擔任洪州府分宁县(今江西修水),與大慧宗杲有往來,宣和五年(1123年),除秘書少監,六年,遷中書舍人。靖康元年(1126年),由應天府移知黄州,提舉江州太平觀。建炎元年(1127),知江州,驹坚辞不受,寓居金陵(今南京)。 韓駒是江西詩派人物,曾季狸《艇齋詩話》:“後山(陳師道)論詩說換骨,東湖(徐俯)論詩說中的,東萊(呂本中)論詩說活法,子蒼論詩說飽參。”。晚年以爲“學古人尚恐不至,況學今人哉!”。紹興五年(1135年)卒於撫州(今江西臨川),得年五十六歲。今存《陵陽先生詩》四卷。《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之间江西省和韓駒相似

江西省和韓駒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南京市临川区黃庭堅江西省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南京市和江西省 · 南京市和韓駒 · 查看更多 »

临川区

临川区是中国江西省抚州市的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东部。人口130万。以汉族为主。基本上为江右民系,通用抚州赣语。自古以来被称为“才子之乡”。此地自古英才辈出,大家纷呈,例如北宋政治家及文學家王安石(著有《王臨川集》),明朝戲劇作家湯顯祖(著有《臨川四夢》)。.

临川区和江西省 · 临川区和韓駒 · 查看更多 »

黃庭堅

黃庭堅(),字鲁直,號山--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诗人,乃江西詩派祖師。书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庭堅篤信佛教,亦慕道教,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黃庭堅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曾習藝於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一生陷入新舊黨爭,被新黨誣害、流放,官至知州。紹興初年,宋高宗追封其为太師、龍圖閣直学士,謚文節。.

江西省和黃庭堅 · 韓駒和黃庭堅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江西省和江西省 · 江西省和韓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和韓駒之间的比较

江西省有479个关系,而韓駒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0.81% = 4 / (479 + 14)。

参考

本文介绍江西省和韓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