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江蕙和百萬大歌星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江蕙和百萬大歌星之间的区别

江蕙 vs. 百萬大歌星

江蕙(Kang Hūi;),本名江淑惠,別名二姐,出生於臺灣省嘉義縣溪口鄉疊溪村,是台灣著名女歌手,以演唱臺語歌曲聞名。 江蕙在臺灣樂壇創下許多紀錄,如曾破紀錄連續4屆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總共5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2015年宣布告別歌壇,並於同年第26屆金曲獎獲頒特別貢獻獎,共獲13座金曲獎。 《民生報》記者王祖壽曾出版《苦情姐妹花》一書,內容為江蕙、江淑娜兩姐妹的成長歷程與奮鬥故事。 作詞人李坤城曾說:「臺灣近代三大巨星,即鄧麗君、鳳飛飛與江蕙。」(按活躍年代排序)如果要說江蕙退休後有誰能取代她,他說:「絕不可能。. 《百萬大歌星》(The One Million Singer),是由友松傳播製作、臺灣電視公司監製播出的台灣一個已停播綜藝節目,於每星期六晚間八點整至十點整(台灣時間)播出,節目長達二小時(含廣告),製作人為薛聖棻,主持人為庾澄慶。自2008年5月10日起開始播出。.

之间江蕙和百萬大歌星相似

江蕙和百萬大歌星有(在联盟百科)25共同点: 台灣廣告伍思凱張清芳張惠妹第21屆金曲獎綜藝大哥大綜藝節目美國申東靖鳳飛飛超級偶像黃子佼阿杜鄧麗君鄭進一自由時報金曲獎陳鎮川李婭莎江淑娜洪榮宏方炯鑌方文山施文彬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台灣和江蕙 · 台灣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廣告

廣告(advertising或advertizing),从狭义上讲是一种市场营销行为,用于勸說阅听人,通常以引發产品購買,即商业广告。另一方面从广义上认识广告,它是一切为了沟通信息、促进认识的广告传播活动,无论是否具有作用于商业领域,是否将营利作为运作目标,只要具备广告的基本特征,都是广告活动,如为增加政治或意识上的支持,例如竞选广告和公益广告。每則廣告由訊息與傳遞訊息的媒介構成。廣告僅是全部行銷(即营销,市场营销)策略中的一環。行銷其他方面包括宣传、公关、推销、竞销等。 在2010年,廣告公司估計於美國的支出達1425億美元,而估計於全球的廣告支出亦達4670億美元。 適度的廣告能使公眾更好地認知產品的特性,但過多的廣告(廣告轟炸)一般會引起人們的的厭煩和反感。.

廣告和江蕙 · 廣告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伍思凱

伍思凱(Sky Wu,),出生於台灣。全方位創作歌手、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不僅是華語歌壇全方位創作歌手的先鋒,也是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歌手之一。曾獲第一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第十五屆台灣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第十七屆新加坡金曲獎流行樂壇榮譽大獎,並受邀擔任第二十六屆台灣金曲獎總召集人,現任第一屆The Voice新馬版“決戰好聲”導師。 1986年和鄭怡合唱〈我和你〉出道, 1988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愛要怎麼說》,獲得中國時報最佳新人獎亞軍、年度十大金曲排行亞軍、1989年度新加坡電台龍虎榜最高榮譽歌曲;1990年奪下第一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同年發行專輯《特别的愛給特别的你》,同名主打歌在全球華語樂壇大受歡迎,在新加坡蟬聯933電台蟬聯12周冠軍寶座,於香港獲頒十大中文金曲獎等多個獎項,更入圍第3屆台灣最佳年度歌曲獎;個人演唱在歷經5次金曲獎提名後,2004年以《愛的鋼琴手》榮獲第15屆台灣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唱作實力再登巔峰,2011年獲頒新加坡金曲獎流行樂壇榮譽大獎,樂壇地位更上一層樓,同年10月開始展開「特别的愛給特别的你-我們之間的故事」世界巡演,2016年伍思凱與好友李岳奇共同創立,發起才能飛公益募才計劃,為年輕人圓夢並邀請頂尖金曲師資群傳授經驗。 早期,伍思凱先以其陽光、清新的健康形象,和傳唱愛的曲風,被稱為「愛的歌手」,後因演唱實力及對音樂創作不斷進修的努力精神,備受業界和歌迷的肯定,音樂才華廣集創作、演唱、編曲、演奏、製作於一身,奠定華語樂壇全方位創作歌手的頂尖先鋒指標,更是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代表歌手之一。.

伍思凱和江蕙 · 伍思凱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張清芳

張清芳(),出生於臺灣,臺灣知名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兩座金曲獎與一座金鼎獎「三金歌后」,華語歌壇天后級女歌手、電視與廣播節目主持人,也曾嘗試戲劇演出。張清芳1980年代即以學生歌手身份走紅登峰,藝界持續力道驚人。出道以來,從不靠緋聞炒作知名度,她是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最傑出、成功的藝人之一,迄今發行約30張個人專輯,累積銷售量早在1998年由《TVBS週刊》調查,僅臺灣一地已突破1300多萬張,因此,有「樂壇東方不敗」稱謂。 1984年,尚就讀於中國工商專科學校的張清芳,以在學學生身分參加台灣電視公司「第一屆《大學城》歌謠創作比賽演唱〈曾經擁有過〉及〈能不能〉二首歌曲」,最後獲得演唱組冠軍,並因此與其他得獎者錄製歌唱合輯。1985年10月出版第一張個人專輯,以30萬張銷售量榮登該年最暢銷專輯,因其唱腔與外表等因素,被媒體歸類於「實力派」唱將至今。 1990年,時值「紫色的聲音」時期,張清芳舉辦了台灣第一場大型售票演唱會「真心可以永遠」,並將所得捐給公益團體。排隊人龍在開唱前12小時開始湧現,擠爆台北體專體育館,已故知名搖滾音樂人薛岳也抱著病體到場欣賞。 至2004年止,張清芳在國內外共開過數十場個人大型售票演唱會與出版超過30張專輯。其中包含數張台語老歌(如傳唱海內外的「無人熟識」)及民歌老歌專輯,是華語樂壇少見一直擁有固定發行量跟高銷售量的歌手之一,媒體稱她為歌壇「東方不敗」。 2000年,轉型成為台灣談話節目與廣播主持人,更入圍電視與廣播金鐘獎,是唯一曾入圍過金曲獎、電視金鐘獎、廣播金鐘獎、唱片金鼎獎「台灣四大金獎」的藝人。2005年底,張清芳與高盛證券亞洲區副董事長宋學仁結婚,淡出螢幕,并定居香港。.

張清芳和江蕙 · 張清芳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張惠妹

張惠妹(卑南語:Kulilay Amit(古歷來·阿密特),),暱稱阿妹,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出生於臺灣臺東縣卑南鄉大巴六九部落(卑南語:Tamalrakaw),1996年以《姊妹》專輯出道,至今已累計5500餘萬張唱片銷量和270餘場個人售票演唱會,為華語女歌手唱片銷量及演唱會場次紀錄保持人。張惠妹曾獲1998年告示牌獲得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2000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以及2004年第2屆世界和平音樂獎等多個音樂獎項,且為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入圍及獲獎紀錄保持人,是1990年代後期至今華語流行樂壇的天后及指標人物之一。 張惠妹亦涉足音樂劇的演出;成為首位獲得BIO人物傳記頻道、探索頻道和有線電視新聞網紀錄或專訪、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入選亞洲20大風雲人物的台灣歌手。此外,她關心原住民孩童的教育和發展議題,並大力支持LGBT权利运动。.

張惠妹和江蕙 · 張惠妹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第21屆金曲獎

21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臺灣電視公司承辦,主題為「MUSIC 99」(副標題:金曲悠揚,傳唱久久)。獎項分為「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以及「流行音樂作品類」兩大類。傳統暨藝術音樂類頒獎典禮於2010年6月5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流行音樂類頒獎典禮於2010年6月26日在臺北小巨蛋舉行。本屆為台視於1997年第8屆金曲獎後再次承辦典禮轉播,也是首次由無線電視台全程現場直播金曲獎頒獎典禮。.

江蕙和第21屆金曲獎 · 百萬大歌星和第21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綜藝大哥大

《綜藝大哥大》(英語:BIG BROTHER'S RETURN)是頤合製作有限公司製作、中國電視公司監製的台灣綜藝節目,2002年4月20日開播,2011年9月24日停播,是中視頻道開播長達9年的大型綜藝電視節目,台灣時間每週六20:00首播。剛開播時收視率極高,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收視率逐漸下降;直到2007年6月推出〈大魔競〉單元,收視率才再度上升,一度大受歡迎,但隨著魔術熱逐漸退燒,收視率也再度回復持平水準。現在也於8TV和霹靂台灣台重播中光華日報2012年1月7日。.

江蕙和綜藝大哥大 · 百萬大歌星和綜藝大哥大 · 查看更多 »

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不同性質和元素的演出,例如音樂與搞笑等類型。過往通常在電視上播出,而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眾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 常見的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四大類型:綜合經典(亦即大型傳統綜藝節目)、遊戲、益智、談話。 隨著時代演進,綜藝節目含括的不同元素衍生出各種子類型和變化創新,各子類型開枝散葉、持續發展。.

江蕙和綜藝節目 · 百萬大歌星和綜藝節目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江蕙和美國 · 百萬大歌星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申東靖

申東靖(),本名李水清,台灣男歌手,新北市瑞芳區人,曾為男子演唱團體可米小子的成員。2005年可米小子解散之後,以個人身分單飛,常以諧星身份在各個綜藝節目上出現。2010年參加《金曲超級星》比賽,想一圓台語歌星的夢想。 2012年9月底因腦出血住院,開刀後昏迷不醒,醫院判定腦死,10月19日傍晚家屬帶申東靖回家,希望能在家中壽終正寢,同日下午五點於新北市瑞芳家中過世,得年29歲。.

江蕙和申東靖 · 申東靖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鳳飛飛

鳳飛飛()台灣女歌手。本名林秋鸞,桃園縣大溪鎮(今桃園市大溪區)出生,在台灣、東南亞甚至大陸地區享有極高知名度的演藝人員。其演藝事業橫跨歌手、演員與綜藝節目主持人,有「帽子歌后」、「勞工天使」美譽,在華人歌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0年(27歲)和香港旅遊商人趙宏琦結婚,於1989年誕下一子。 1982年與1983年唯一兩年蟬聯獲得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 2012年1月3日因肺癌(肺腺癌)在香港九龍聖德肋撒醫院逝世,後長眠於桃園大溪鎮佛光山寶塔寺。 逝世後隔年,追頒2013年第24屆金曲獎及第48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

江蕙和鳳飛飛 · 百萬大歌星和鳳飛飛 · 查看更多 »

超級偶像

《超級偶像》(英語:Super Idol),是三立電視與臺灣電視公司聯合監製及首播的台灣電視歌唱選秀節目,2007年10月27日起於每星期六晚上10點在台視主頻道首播(自2012年9月起首播時間調整為星期六晚上10點15分)、2007年10月28日起於每星期日晚上10點在三立都會台同步播出。本節目強調無年齡及職業門檻的設置,號召全民參與、有實力者皆可一圓明星夢。本節目首任主持人為利菁,2012年4月因利菁身體不適休養由方芳芳接任主持人,另由小蟲、黃國倫、陳珊妮、王治平、趙詠華、潘美辰、林隆璇、陳國華、陳樂融、許常德、劉天健、許慧欣、包小松、黃舒駿、薛忠銘、李泉、王祖壽、趙之璧等音樂人擔任評審。 2007年10月至2013年3月,本節目由友松傳播製作,薛聖棻、陳俊良擔任製作人。2013年2月,三立電視節目部將本節目收回自製,2013年7月21日起每星期日晚間10點在三立都會台首播,2013年7月27日起於每星期六晚上8點在超級電視台同步播出。方芳芳主持至2013年3月16日,曾國城、郭靜接任主持人,楊元麟擔任製作人,另由于美人、包小松、黎明柔、陳國華、許哲珮等音樂人擔任評審。 2014年6月,本節目女主持人郭靜因忙著新專輯宣傳,主持至2014年6月29日,由莎莎接任主持人。另由陳國華、陳秀珠、黃韻玲、包偉銘、金智娟等音樂人擔任評審。.

江蕙和超級偶像 · 百萬大歌星和超級偶像 · 查看更多 »

黃子佼

黃子佼(Mickey,),台灣男藝人、知名節目主持人,洒落工作室(All Area Pass)創辦人,綽號「佼佼」,世新大學五專部廣播電視科畢業。1988年8月,黄子佼報名參加中華電視台《青春大對抗》衛冕而出道。知名女主持人Lulu黃路梓茵為其徒弟‎。.

江蕙和黃子佼 · 百萬大歌星和黃子佼 · 查看更多 »

阿杜

阿杜可以指:.

江蕙和阿杜 · 百萬大歌星和阿杜 · 查看更多 »

鄧麗君

鄧麗君(),本名鄧麗筠,中華民國流行音樂歌手。1967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專輯,1970至80年代達事業高峰,在日本樂壇發展大獲成功,名氣回嚮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等。1990年代初淡出樂壇。生於外省家庭,父親是河北大名縣人,母親是山東人,又因父親是中華民國國軍,鄧麗君畢生致力慰問國軍官兵,故又有「軍中情人」之稱。1995年氣喘發作猝逝於清邁;身後臺灣與香港歌壇分別頒發金針獎及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紀念「一代巨星」的光榮成就。.

江蕙和鄧麗君 · 百萬大歌星和鄧麗君 · 查看更多 »

鄭進一

鄭進一,本名鄭俊義,台灣男藝人、男歌手、綜藝節目主持人,生於台南縣新營鎮。因唱腔近似日本演歌歌手森進一,因而取藝名為鄭進一。 台灣電視綜藝界「三王一--」中的兩大「綜藝天王」:「綜藝大哥大」張菲是鄭進一的師父,「綜藝大哥」胡瓜則為其師兄弟。.

江蕙和鄭進一 · 百萬大歌星和鄭進一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蕙和自由時報 · 百萬大歌星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金曲獎

金曲獎(英語譯名:Golden Melody Awards,縮寫為GMA)是臺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獎,也是華人地區兼具榮譽及影響力的大型音樂獎勵活動之一,與金馬獎、金鐘獎並列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於1990年首次舉辦,每年頒發一次。現今獎項分為「流行音樂」(簡稱流行類)與「傳統暨藝術音樂」(簡稱傳藝類)兩大類別,兩者分開舉辦頒獎典禮,流行類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傳藝類則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江蕙和金曲獎 · 百萬大歌星和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陳鎮川

陳鎮川(Isaac Chen,)是臺灣知名填詞人、音樂製作人、舞臺導演(演唱會與頒獎典禮)與經紀人,生於台北市北投。因擔任張惠妹的經紀人,又多次成為張惠妹、蔡依林、S.H.E、楊丞琳、羅志祥與江蕙等的演唱會製作人,故被稱為臺灣的「天后製作人」,傳唱於各項臺灣LGBT權益運動上的同志國歌-彩虹(原唱:張惠妹)亦是由陳鎮川譜詞。目前為源活國際娛樂公司的創辦人與天地合娛樂現任總經理。.

江蕙和陳鎮川 · 百萬大歌星和陳鎮川 · 查看更多 »

李婭莎

李婭莎1982年12月17日出生,上海人,台灣樂壇史上第一位發行台語專輯的中國大陆歌手。歌手荒山亮與施文彬二人皆讚其歌聲相當有魔力,紛紛為其量身訂製歌曲。 李婭莎在17歲時參加了一次比賽之後,就被索尼音樂相中於2000年簽約,推出了第一張專輯《Sasha》,但卻在一切就緒,準備發行同時,卻接到製作人秘書通知,表示製作人突然離職,以致於無法順利發行專輯,使得她必須等待後續發展。 之後,李婭莎認識了華特國際,當時《夢幻之島》專輯已經成型,唱片公司承諾下一張專輯將會為她量身打造屬於她個人的曲風,但卻又接到通知,表示無法履行承諾,如此二度挫敗,讓李婭莎認為自己被利用了,使得她幾乎放棄對音樂的夢想,後來因為家人的鼓勵,才選擇重新站起。 2009年年底隻身到台灣參加台視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第四屆》,其在比賽期間展現的亮麗外型與歌唱實力,使其一直被認為是奪冠熱門人選,最後獲得亞軍,後得以推出台語專輯。李婭莎表示自己是在台灣比賽期間偶然聽到台灣台語樂壇天后江蕙《家後》一曲而深受感動,才決定學台語、練唱台語歌曲。而其在比賽期間也選唱了江蕙的《家後》、黃妃的《追追追》、江蕙的《紅線》、江蕙的《落雨聲》與蘇芮的《花若離枝》等五首台語歌曲(按比賽時程排序),其中在總冠軍賽當天選唱的《花若離枝》一曲創下該屆最高分紀錄。 2011年年底推出個人首張台語專輯《春夏秋冬》,成為台灣樂壇史上第一位發行台語專輯的中國籍歌手,同時此張專輯也入圍2012年第2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與最佳台語專輯獎。2012年底推出個人第二張台語專輯《愛》,再次入圍2013年第2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與最佳台語專輯獎,並擊敗謝金燕等人,拿下最佳台語女歌手獎。但在其得獎之後,爭議與各方懷疑隨之而來,多半是基於其身分與省籍問題,包括台灣資深音樂人李坤城也提出質疑。而李婭莎均把各界聲音與質疑化作自己前進的動力,在其開始籌備第三張台語專輯《一個人,唱情歌》之前,荒山亮也認為考慮到大陆歌迷,是否該發國語專輯,但李婭莎堅持繼續發台語專輯,她說她早已將台灣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了。 李婭莎的奮鬥故事讓台灣許多知名作詞人、作曲人、音樂製作人紛紛主動請纓為其寫歌與製作專輯。包括與江蕙長期合作並為其寫下許多經典歌曲的謝誌豪、武雄、替江蕙寫下《紅線》與《炮仔聲》二首經典歌曲的黃士祐、與江蕙合唱多首經典歌曲的施文彬,以及為許多港、台天王、天后寫下許多經典歌曲的深白色,而霹靂布袋戲當家歌手荒山亮也是在參與李婭莎首張台語專輯《春夏秋冬》的製作時,為其寫歌與其結緣,二人進而成為良師益友。.

李婭莎和江蕙 · 李婭莎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江淑娜

江淑娜(),出生於台灣嘉義縣溪口鄉,台灣知名女歌手、女演員、主持人。.

江淑娜和江蕙 · 江淑娜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洪榮宏

洪荣宏(Chris Hung,)是臺灣知名臺語流行音樂男歌手、主持人,為臺語歌壇「寶島歌王」洪一峰的長子,生於日本東京都,是臺南市鹽水區人。有苗栗新港社原住民道卡斯族血統,2010年7月開始擔任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的理事長一職。.

江蕙和洪榮宏 · 洪榮宏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方炯鑌

#重定向 方泂鑌.

方炯鑌和江蕙 · 方炯鑌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方文山

方文山 (),藝術工作者,從事歌詞創作、作家、導演、編劇和出版經營。五歲隨父母遷居桃園,成功高級工商職業學校電子科畢業。.

方文山和江蕙 · 方文山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施文彬

施文彬是一名臺灣音樂家、電玩家,以演唱與創作台語歌曲聞名。曾任因思銳遊戲總局股份有限公司與娛樂共和國有限公司總監,現任亂音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吼勵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社團法人臺灣電競協會理事長、台北市流行音樂產業工會理事。.

施文彬和江蕙 · 施文彬和百萬大歌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江蕙和百萬大歌星之间的比较

江蕙有201个关系,而百萬大歌星有59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5,杰卡德指数为3.16% = 25 / (201 + 590)。

参考

本文介绍江蕙和百萬大歌星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