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江苏巡抚

指数 江苏巡抚

江苏巡抚,為清朝在江苏省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顺治二年置江宁巡抚,驻苏州,辖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顺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分驻江宁府、苏州府。右布政使辖宁、镇、苏、松、常,左布政使辖余下地方。然这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不可能认为江南分省。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鳳廬巡撫,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时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这是“安徽”、“江苏”这两个省名出现之始)。康熙二十五年,改称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驻扎在江宁府。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从江宁府迁往安庆府。同时,江苏布政使一分为二——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府 )和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府)。江苏省境内形成了一巡抚两布政的格局。不过,从清朝中期开始,巡抚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为一省之长,所以江苏内部分两个布政的情况并不被认为是“分省”,毕竟名义上还有江苏巡抚统辖坐镇。至此江苏、安徽两省官僚体系完全定型,在清代文献中出现频率逐渐高过“江南”的频率,因而坐实了分省的事实。.

95 关系: 卫荣光奎俊安寧安庆府安徽布政使安徽省岳起巡撫丁日昌常州府乾隆乔世臣康基田康熙张伯行张楷張曾敭何璟余国柱徐州市徐有壬刚毅凤阳县兩江總督王玑王新命玛祜程德全程矞采程祖洛章煦端方瑞澂田雯盧坤莊有恭聶緝槼萨载顺治裕谦託恩多高其倬魏元煜費淳鳳廬巡撫鹿傳霖黎培敬胡克家郭柏蔭赵德辙...薛煥邵基鄭端鄂昌長麟镇江府苏州市苏州府雅爾哈善陳大受陳啟泰 (同治進士)陳鑾陳桂生陶澍陸建瀛陈夔龙陈宏谋陈时夏陆元鼎林则徐李尧栋李瀚章李鴻章李星沅杨永斌松江府梁章鉅楊魁永德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江宁府江苏巡抚衙门旧址江苏省江苏行政长官列表汪志伊汪日章淮安府清朝朱理明德慕天颜扬州府 扩展索引 (45 更多) »

卫荣光

#重定向 衞榮光.

新!!: 江苏巡抚和卫荣光 · 查看更多 »

奎俊

奎俊(),字乐峰,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高级官员。.

新!!: 江苏巡抚和奎俊 · 查看更多 »

安寧

安宁可以指:.

新!!: 江苏巡抚和安寧 · 查看更多 »

安庆府

安庆府,南宋时设置的府。徽州与共是安徽命名的来源。 庆元元年(1195年)升安庆军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省潜山县),景定元年(1260年)移治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岳西、桐城两县市以南,枞阳县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安庆路。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宁江府,次年复为安庆府。安庆府下辖6个县:怀宁县(首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清朝时,为安徽省治。安庆府与該省的庐州府、六安直隶州及湖北省黄州府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池州府以及江西省九江府相望。1912年废。 Category:南宋的府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安徽的府 Category:安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19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江苏巡抚和安庆府 · 查看更多 »

安徽布政使

#重定向 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新!!: 江苏巡抚和安徽布政使 · 查看更多 »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江苏巡抚和安徽省 · 查看更多 »

岳起

岳起(v,),鄂濟氏,滿洲鑲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舉人,經保舉授為筆帖式。連續提升為戶部員外郎、翰林院侍講學士、詹事府少詹事。有「岳青天」之稱。著有《茅堂雜錄》。.

新!!: 江苏巡抚和岳起 · 查看更多 »

巡撫

巡撫,尊稱為撫臺、撫軍。為中國14世紀-20世紀初的地方官制名稱,統治區域可能由從數千平方公里至數十萬平方公里,权力大于今日仅负责行政事务之省長,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清朝巡抚多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頭銜,副都御史俗稱御史中丞,故习称巡抚为中丞。 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职官制度,设有巡抚一职。.

新!!: 江苏巡抚和巡撫 · 查看更多 »

丁日昌

丁日昌(),清朝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字禹生,又作雨生,室名持静齋、清節堂、得恩堂、百蘭山館、蕉雨書屋。广东丰顺人。1875年以军功任命为琼州府学训导。后出任庐陵知县后,因太平军攻陷,遂被免职。其后为曾国藩幕僚,帮助筹办水师。在任福州船政期间提出创建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水师,分区设防的主张;还提出革新船政,延聘外国人教习技术。1876年到台湾,开办煤矿,架起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制订《海难救护章程》,1877年8月,因病回籍休养。1879年清政府命他专制南洋事宜,节度沿海水师官兵。1881年向总理衙门建议派人巡抚广西,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控制。他在政务之余,悉心读书,尤酷爱搜聚典籍,是清代三大藏书家之一,辑有《持静斋书目》五卷。 光緒八年(1882年2月27日),逝世于广东揭阳家中。卹如制。.

新!!: 江苏巡抚和丁日昌 · 查看更多 »

常州府

常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在今江苏省境。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常州路置长春府,治所在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寻改常州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万历末年,避光宗朱常洛名讳,又改尝州府,后复为常州府。 在明代,常州府属于南直隶,下辖武进县(相当于今常州市市辖区)、无锡县(相当于今无锡市市辖区)、江阴县(今江阴市及张家港市一部分)、宜兴县(今宜兴市)和靖江县(今靖江市)5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常州市市辖区、无锡市全境、隶属泰州市之靖江市以及隶属苏州市之张家港市小部分。 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的大部分县份都因人口、赋税繁多,而一分为二:从武进县分出阳湖县;从无锡县分出金匮县,从宜兴县分出荆溪县,因此常州府的辖县增加到8个,称为“常郡八邑”。民国初年,全国废府,故废。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江苏的府 Category:常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无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35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江苏巡抚和常州府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江苏巡抚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乔世臣

喬世臣,字丹葵,滋阳(今兖州)人。 喬發之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山东乡试第一,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參修《明史》,雍正二年(1724年),授编修,出知嘉兴府,歷官江苏按察使。雍正九年(1731年)升右通政,升江苏巡撫,雍正十二年(1734年)官至刑部侍郎兼工部。十三年(1735年)卒於任上。.

新!!: 江苏巡抚和乔世臣 · 查看更多 »

康基田

康基田(),字茂園,山西省興縣人。清朝官員,善治水,曾任河東河道總督、江南河道總督等職。.

新!!: 江苏巡抚和康基田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江苏巡抚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张伯行

张伯行(),字孝先,号恕斋,又号敬庵,河南仪封人(今河南兰考东)。清朝大臣,理学家。.

新!!: 江苏巡抚和张伯行 · 查看更多 »

张楷

张楷可以指:.

新!!: 江苏巡抚和张楷 · 查看更多 »

張曾敭

张曾敭(),字小帆,又字润生、抑仲,号静渊。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政治人物。 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南、广东知府,除福建盐法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浙江巡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捕获革命党人秋瑾,并将其处决,激起舆论谴责,调江苏巡抚,又改山西巡抚,最后托病辞官回籍。.

新!!: 江苏巡抚和張曾敭 · 查看更多 »

何璟

何璟(),字伯玉,号小宋。廣東香山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第十四名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殿試居二甲第五十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闽浙总督。光绪十年七月归里。晚年在广东应元书院講學。光绪十四年(1888年)卒。著有《春秋大义录》,《事余轩诗》。.

新!!: 江苏巡抚和何璟 · 查看更多 »

余国柱

余國柱,字兩石。湖北大冶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江苏巡抚和余国柱 · 查看更多 »

徐州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新!!: 江苏巡抚和徐州市 · 查看更多 »

徐有壬

徐有壬(),字君青,一字鈞卿,浙江烏程縣(今湖州)人,寄籍順天宛平縣。清朝官員,官至江蘇巡撫。太平軍進攻蘇州時死難、巷戰而亡。.

新!!: 江苏巡抚和徐有壬 · 查看更多 »

刚毅

剛毅(),字子良,他他拉氏,滿洲鑲藍旗人,清朝晚期大臣。因戊戌政變後監斬戊戌六君子及支持義和團而著名。.

新!!: 江苏巡抚和刚毅 · 查看更多 »

凤阳县

凤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中东部,是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江苏巡抚和凤阳县 · 查看更多 »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由於清初江蘇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为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兩江總督厘治軍民,查舉官吏,修飭封疆,在當時全國所設總督中,唯一掌管三省,是管轄省份最多的總督,政治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

新!!: 江苏巡抚和兩江總督 · 查看更多 »

王玑

王玑,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 王玑曾于1726年接替蔡永清任苏松道道员一职,由孔毓璞接任。.

新!!: 江苏巡抚和王玑 · 查看更多 »

王新命

王新命為中國清朝官員,漢軍鑲藍旗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擔任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的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中國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後改閩浙總督。.

新!!: 江苏巡抚和王新命 · 查看更多 »

玛祜

玛祜(v;),字篤周,哲伯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初期政治人物。 順治九年,登壬辰科滿洲進士,授刑部員外郎。康熙年間,任欽天監監正。康熙八年,以右副都御史銜,任江寧巡撫,卒於官,諡清恪。.

新!!: 江苏巡抚和玛祜 · 查看更多 »

程德全

程德全(),字纯如,号雪楼,法名寂照。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人。清朝末年曾任黑龙江将军,中华民国初期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后出家为佛教僧人。.

新!!: 江苏巡抚和程德全 · 查看更多 »

程矞采

程矞采(),初名新勝,字靄初,又字晴峯。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今屬南昌市)人,清朝官员、詩人、書法家,工行書、小楷。.

新!!: 江苏巡抚和程矞采 · 查看更多 »

程祖洛

程祖洛(),字问源,号梓庭,安徽歙县人。 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郎中、内阁学士、江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山东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年(1822年),任陕西巡抚,后调河南。道光七年(1827年)丁母忧。后任工部侍郎。道光十年(1830年7月)六月任湖南巡抚,调江苏。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闽浙总督。之后,奉命查办浙江盐务。台湾张丙等起事后,命将军瑚松额督兵平定,程祖洛治后路军需。道光十六年(1836年)程祖洛丁父忧并称病不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赠太子太保,谥简敬。.

新!!: 江苏巡抚和程祖洛 · 查看更多 »

章煦

(),字曜青,號桐門,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江苏巡抚和章煦 · 查看更多 »

端方

端方(),托忒克氏(又作托活络氏),字午橋,號匋齋,諡忠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政治家、金石学家、收藏家。.

新!!: 江苏巡抚和端方 · 查看更多 »

瑞澂

澂(),字莘儒,号心如,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北京,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清末政治家,末代湖广总督。.

新!!: 江苏巡抚和瑞澂 · 查看更多 »

田雯

雯(),字子纶,一作紫纶,一字纶霞,号山疆子,山東德州人。清朝官員。.

新!!: 江苏巡抚和田雯 · 查看更多 »

盧坤

盧坤(),字静之,号厚山,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國清朝官員。.

新!!: 江苏巡抚和盧坤 · 查看更多 »

莊有恭

莊有恭(),字容可,号淳夫、滋圃,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人,籍貫福建省晋江。清朝狀元、政治人物。 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官侍讀學士、中丞、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太子少保,江蘇、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7月病卒於福建任上,享年55歲。.

新!!: 江苏巡抚和莊有恭 · 查看更多 »

聶緝槼

聶緝槼,字仲芳,湖南衡山人,清末官僚资本家,聶亦峰)之子,曾国藩女婿,官至浙江巡抚,创办私有上海恒丰纺织新局。.

新!!: 江苏巡抚和聶緝槼 · 查看更多 »

萨载

萨载(?- 1786年),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历任河道、两江总督,长于治水,身后入祀贤良祠。.

新!!: 江苏巡抚和萨载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新!!: 江苏巡抚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裕谦

#重定向 裕謙.

新!!: 江苏巡抚和裕谦 · 查看更多 »

託恩多

託恩多(v,),字谌堂,滿洲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書。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接替阿里袞,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託庸接任。.

新!!: 江苏巡抚和託恩多 · 查看更多 »

高其倬

其倬(),中國清朝官員,字章之,号芙沼,汉军鑲黄旗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不久兼任佐领。五迁至内阁学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广西巡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擢云贵总督。雍正三年(1725年),升兵部尚書,加太子少傅,調任閩浙總督。雍正八年(1730年),調兩江總督,接替史貽直。一年後复召至京师,隨怡亲王勘定太平峪吉地,進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隨署雲貴總督。十一年(1733年)春,回任兩江總督。同年秋,以總督銜兼任江苏巡抚。十二年(1734年)因事降級,即授江苏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还京师,复授湖北巡抚,調湖南。三年(1738年),擢升工部尚書,又調户部。诣京师經過寶應,病發,卒於舟次。朝廷賜祭葬,謚文良。 繼室夫人為蔡琬,字季玉,蔡毓榮將軍的女兒,尚書蔡珽之妹。.

新!!: 江苏巡抚和高其倬 · 查看更多 »

魏元煜

魏元煜(),字升之,號愛軒,直隸永平府昌黎縣(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官至两江总督、漕运总督。.

新!!: 江苏巡抚和魏元煜 · 查看更多 »

費淳

費淳(),字筠浦,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朝官員、封疆大吏。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歷任軍機章京、常州知府、雲南布政使、江蘇巡撫、福建巡撫、兩江總督、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累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國史館總裁。嘉慶十六年卒,諡文恪。.

新!!: 江苏巡抚和費淳 · 查看更多 »

鳳廬巡撫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以明代南直隶范围设为江南省,下分置左、右布政使,同驻江宁,又设江宁巡抚(驻苏州府,领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镇江5府),鳳廬巡撫(驻淮安府,领淮安府、扬州府及凤阳府、庐州府4府及徐州府)和操江巡抚(驻安庆府)。 顺治四年(1647年)设江南、江西、河南总督(翌年改为专辖江南、江西,即为两江总督),亦驻江宁。 顺治六年(1649年),以漕运总督兼巡抚事,废鳳廬巡撫一职,漕运总督兼辖淮安、扬州、凤阳、庐州4府及徐州。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元月,右布政使司移驻苏州,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5府。左布政使司仍寄治江宁、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9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直隶州。 康熙元年(1662年),以操江军务归并总督,专设安徽巡抚,驻安庆。 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鳳廬巡撫,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

新!!: 江苏巡抚和鳳廬巡撫 · 查看更多 »

鹿傳霖

鹿傳霖(),字潤萬,又字滋轩,號迂叟,直隶定兴(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江苏巡抚和鹿傳霖 · 查看更多 »

黎培敬

黎培敬(),字開固,又字開周,號簡堂,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今湖南湘潭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諡文肅。.

新!!: 江苏巡抚和黎培敬 · 查看更多 »

胡克家

胡克家(),中國清朝官員,字占蒙,號果亭。江西饒州府鄱陽縣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進士。.

新!!: 江苏巡抚和胡克家 · 查看更多 »

郭柏蔭

郭柏荫(),谱名弥广,字远堂,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清史稿·列传二百一十三》.

新!!: 江苏巡抚和郭柏蔭 · 查看更多 »

赵德辙

赵德辙(),字靜山,山西解州(山西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十四年(1834年),鄉試中舉;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進士,以知縣即用籤掣湖北。道光十六年,署湖北襄陽府光化縣知縣;次年任湖北鄉試同考官、湖北漢陽府漢川縣知縣。道光十九年,任湖北荊州府監利縣知縣、湖北鄉試同考官。道光二十年,署湖北漢陽府漢陽縣;次年實授。道光二十六年,任湖北漢陽府同知。道光三十年,兼署漢陽府知府。咸豐元年(1851年),委署漢陽府知府;擔任松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咸豐四年,任江蘇常鎮通海道、江蘇蘇松太道。咸豐五年,署江蘇按察使。咸豐六年,任江蘇按察使、署江蘇巡撫,賞戴花翎,實授江蘇巡撫。咸豐七年,暫署兩江總督。.

新!!: 江苏巡抚和赵德辙 · 查看更多 »

薛煥

薛煥,字觐堂,四川宜宾人。清朝官員。 舉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选授江苏金山县知县,捐知府。咸丰四年(1854年)因隨軍鎮壓小刀會有功,得到朝廷記名表彰,不久升松江府知府。咸豐五年(1855年)調任蘇州府知府。次年加捐鹽運使銜,咸豐七年(1857年)升道員,次年升江蘇按察使。 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两江总督何桂清潛逃上海,江蘇巡撫徐有壬戰歿的緊急時刻,任江蘇布政使的薛煥接任江蘇巡撫、署(代理)兩江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最早先見奏請朝廷先「購買巨艦大炮」佈置上海防務,後曾國藩於1861年四月接兩江總督,李鴻章接江蘇巡撫;煥後任钦差大臣,在上海督办洋务,旋即进京,署礼部左侍郎,继改调工部右侍郎。 同治三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同治五年离职回籍。光绪元年(1875年)曾赴云南办理“马嘉理案”。光绪六年病死于宜宾。.

新!!: 江苏巡抚和薛煥 · 查看更多 »

邵基

邵基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邵基 · 查看更多 »

鄭端

鄭端(),字司直,一字德信,谥端清,直隶真定府棗強縣(今河北省枣强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鄭端 · 查看更多 »

鄂昌

鄂昌(v;),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鄂善之子,大学士鄂尔泰之侄。雍正六年,授户部主事。七年,擢拔為陕西宁夏道。十年,迁升為甘肃布政使。十三年,总督黄廷桂劾鄂昌贪纵,後以杨馝代之。 乾隆十五年爆發胡中藻案,胡中藻平時好吟诗,与鄂昌相唱和。高宗下令將胡中藻處斬,鄂昌被賜自盡。.

新!!: 江苏巡抚和鄂昌 · 查看更多 »

長麟

長麟,可以指:.

新!!: 江苏巡抚和長麟 · 查看更多 »

镇江府

镇江府,北宋时设置的府。 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置。为长江与大运河水运交通要冲。南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帅。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南侵后回师至此,为韩世忠所困。同年,加大使兼沿江安抚,以浙西安抚复还临安。镇江府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属两浙路。崇宁时,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七,口一十六万四千五百六十六。贡罗、绫。下领三县: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丹阳、扬中、金坛、溧阳、溧水等市县地。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镇江路。至正十六年、龙凤二年(丙申年,1356年),朱元璋改为江淮府,同年十二月又改江淮府为镇江府。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下领三县: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丹阳、金坛等市地。同年十二月,改名镇江府。始属江浙行省,后直隶中央六部。洪武二十六年,编户八万七千三百六十四,口五十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三。弘治四年,户六万八千三百四十四,口一十七万一千五百八。万历六年,户六万九千三十九,口一十六万五千五百八十九。 清朝初期沿袭明制,仍领三县。顺治初年,设镇海将军,乾隆年间裁撤。雍正八年(1730年),江宁府的溧阳县来属。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太平厅。终清一朝,领四县、一厅,考评冲,繁,疲,难。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3年废。.

新!!: 江苏巡抚和镇江府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江苏巡抚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苏州府

苏州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在今苏州市、上海市境,辛亥革命后废。.

新!!: 江苏巡抚和苏州府 · 查看更多 »

雅爾哈善

覺羅雅爾哈善(v,),爱新觉罗氏,字蔚文,滿洲正紅旗,清朝將領,官至兵部尚書。.

新!!: 江苏巡抚和雅爾哈善 · 查看更多 »

陳大受

陳大受(),字占咸,湖南祁阳人。清朝官員。 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選庶吉士,乾隆元年(1736年)散館,授翰林院编修,次年超擢,五遷至吏部侍郎。乾隆十一年(1746年)加太子少保,調任福建巡撫。乾隆十二年(1747年)任兵部尚書。乾隆十三年(1748年),進協辦大學士、軍機處行走。乾隆十四年(1749年)加太子太傅。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任兩廣總督,次年卒于任上。賜祭葬,諡文肃。有《陈文肃奏议》。有子陳輝祖、陳嚴祖。.

新!!: 江苏巡抚和陳大受 · 查看更多 »

陳啟泰 (同治進士)

陳啟泰(),字寶孚,一字伯平,號意園、臞庵,湖南長沙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陳啟泰 (同治進士) · 查看更多 »

陳鑾

陳鑾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江苏巡抚和陳鑾 · 查看更多 »

陳桂生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著有《教育原理》等書,是中国大陆建国以来首屈一指的教育学家之一。《教育原理》或可视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学习材料。陈桂生先生多年来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以擅长精密的逻辑思维和对教育细致的审视著称,著述颇丰,为中国教育学科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桂生先生著述: 《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 《教育原理》 《“教育学视界”辨析》 《“教育学”辩——元教育学的探索》 《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 《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 《教育实话》 《师道实话》 《学校管理实话》 等等 Category:中国教育家 Category:陳姓.

新!!: 江苏巡抚和陳桂生 · 查看更多 »

陶澍

陶澍(),字子霖,號雲汀,自稱桃花漁者,印心石屋主人,晚歲自稱髯樵。湖南安化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身後追封太子太保,谥文毅。.

新!!: 江苏巡抚和陶澍 · 查看更多 »

陸建瀛

建瀛(),字立夫、仲白,湖北沔陽人,清朝政治人物,累官兩江總督,太平軍破江寧(今南京)時身死。.

新!!: 江苏巡抚和陸建瀛 · 查看更多 »

陈夔龙

陳夔龍(),又名夔鳞,字筱石,號庸庵居士,贵州省贵阳人,清末封疆大員,其文才洋溢,書法、詩文自成一家。著有《夢蕉亭雜記》、《庸庵尚書奏議》、《花近樓詩存》等。.

新!!: 江苏巡抚和陈夔龙 · 查看更多 »

陈宏谋

陳宏謀(),原名弘謀,後避諱乾隆帝,改名宏謀,字汝諮,號榕門,廣西臨桂縣(今桂林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陈宏谋 · 查看更多 »

陈时夏

#重定向 陳時夏.

新!!: 江苏巡抚和陈时夏 · 查看更多 »

陆元鼎

陆元鼎(),字春江,号少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官员。.

新!!: 江苏巡抚和陆元鼎 · 查看更多 »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新!!: 江苏巡抚和林则徐 · 查看更多 »

李尧栋

李尧栋(),字東采,號松堂,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年間進士,入翰林院,出官知府,輾轉二十年之久。官至湖南巡撫。.

新!!: 江苏巡抚和李尧栋 · 查看更多 »

李瀚章

李瀚章(),字筱泉,一作小泉,安徽合肥磨店乡(今属安徽瑶海区)人,李文安之子,李鴻章之長兄。中國清朝大臣。.

新!!: 江苏巡抚和李瀚章 · 查看更多 »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江苏巡抚和李鴻章 · 查看更多 »

李星沅

李星沅(),字子湘,号石梧, 谥文恭。湖南湘阴人。清朝政治人物。参与禁烟与鸦片战争,时号位湖南“以经济而兼文章”三君子之一。.

新!!: 江苏巡抚和李星沅 · 查看更多 »

杨永斌

杨永斌是中文人名,可以指:.

新!!: 江苏巡抚和杨永斌 · 查看更多 »

松江府

松江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府,前身为华亭府。在今上海市境内。.

新!!: 江苏巡抚和松江府 · 查看更多 »

梁章鉅

梁章鉅(),字閎中,又字茝林,號茝鄰,晚號退庵。祖籍福建長樂縣,生于福州。清朝政治人物、学者。.

新!!: 江苏巡抚和梁章鉅 · 查看更多 »

楊魁

楊魁(),字梅村,漢軍正黄旗人,中國清朝官員, 監生出身。乾隆十一年捐福建泉州府通判。升江蘇昭文知縣,歷升同知、知府、蘇松太道。乾隆三十六年升安徽按察使,次年升布政使。改江西布政使,升江蘇巡撫,歷轉陝西、河南巡撫。官至福建巡撫(署)。.

新!!: 江苏巡抚和楊魁 · 查看更多 »

永德

永德可以指:.

新!!: 江苏巡抚和永德 · 查看更多 »

江南右布政使司

#重定向 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新!!: 江苏巡抚和江南右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江南左布政使司

江南左布政使司,是中国清朝初期設立的一布政使司,領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潁州府、徐州直隶州、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广德直隶州、六安直隸州。大体上为今安徽省大部分地區(今江苏盱眙、江西婺源属于安徽,砀山属于江苏)。 明代其地屬南京直隸地區(南直隸)。清初屬江南省(江南布政使司),隸屬於兩江總督、江寧巡撫。顺治二年(1645年),置凤阳巡抚及安庐池太巡抚,兼理操江军务,属于淮阳总督。六年(1649年),罢凤阳巡抚、安庐池太巡抚。十八年(1661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以左布政辖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九府,和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州四直隶州,驻江宁府。 康熙元年(1662年),始分建安徽为省治,置安徽巡抚,驻安庆。三年(1664年),江南分一按察使来治安徽。五年(1666年),割扬州府、淮安府、徐州改隶江宁右布政。六年(1667年),以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駐蘇州府;以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

新!!: 江苏巡抚和江南左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簡稱江蘇布政使司、江蘇藩司,前身为江南右布政使司,是清朝在蘇州府设立的省级行政机构「承宣布政使司」,領今江蘇省東部地區和上海市。.

新!!: 江苏巡抚和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簡稱江寧布政使司、江宁藩司,是清朝在江寧府(今南京市)设立的省级行政机构「承宣布政使司」。.

新!!: 江苏巡抚和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江宁府

江宁府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府,在今江苏省境内。治所在上元县、江宁县。南唐时置,元朝时改为集庆路,明朝改称南京应天府,清朝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陷南京,更名为江宁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南京府。  .

新!!: 江苏巡抚和江宁府 · 查看更多 »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书院巷20号,为苏州最大的行政官署,现存建筑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轴线上原有七进建筑,现存大门、仪门、后堂和后楼四进(其中大门和仪门为原物),西侧附设花园,现由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使用。 该建筑所在地原为宋代魏了翁所创鹤山书院(元代迁建于此),明代改书院为衙署,宣德五年(1430年)设应天巡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设江苏巡抚,均常驻苏州。明清两代在此办公的历任巡抚共215人,著名者如海瑞、林则徐、汤斌、梁章钜、宋荦、陶澍等。辛亥革命时巡抚程德全在此宣布江苏省脱离清廷独立,并将其改作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曾进行保护性抢修。.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江苏行政长官列表

下表列出江苏省自1911年起历任行政长官:.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汪志伊

汪志伊(),字稼門,中國安徽桐城人。舉人出身的汪志伊於1797年擔任福建布政使,同年再昇福建巡撫。 他於福建巡撫任內,為了平定盜船游奕,緝捕海賊,特地奏請福建水師副參以上兼用本省通融撥用。另外,也改良州縣徵糧措施。也因此改革,任內破獲多名首夥盜犯。之後,因為閩商黃豐勝等至台灣鹿耳門遇盜被劫,他坐視不察,遭革職留任,後則因補救得宜,寬之。 1811年,他調為閩浙總督,是為清朝封疆大吏,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因誤判廉吏李赓芸,致庚芸自縊死,陈寿祺與生员林天光等向钦差呈诉,志伊遭褫職永不敘用,隔年卒。.

新!!: 江苏巡抚和汪志伊 · 查看更多 »

汪日章

汪日章,(),别名荻良,中国早期油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奉化县(宁波)人。.

新!!: 江苏巡抚和汪日章 · 查看更多 »

淮安府

淮安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 韩宋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政权改淮安路置,治所在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在明代,淮安府属于南直隶,是今江苏长江以北仅有的2个府之一(另一个是扬州府),下辖海州、邳州2州和山阳县(今淮安区、清浦区、清河区全部及洪泽县、阜宁县、滨海县三县的大部)、清河县(今淮阴区)、安东县(今涟水县)、桃源县(今泗阳县)、盐城县(今盐城市辖区全部、建湖县大部)、沭阳县、赣榆县、宿迁县和睢宁县9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4市以及徐州市东部。 清代,淮安府归属新成立的江苏省,并且分出海州直隶州(及沭阳县、赣榆县),又划出邳州及宿迁县、睢宁县归属新设的徐州府,范围有所收缩,下辖六县:山阳县、清河县(乾隆年間清江浦由山阳县劃入清河县)、安东县、桃源县、盐城县、阜宁县(分山阳县东北乡和盐城北乡新设),时称“淮六属”,大致相当于今日淮安(除盱眙、金湖)、盐城(除东台、大丰)2市大部。清朝时,考评:冲、繁、疲、难。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故废。明清两代均是江苏省辖地面积最大的府。.

新!!: 江苏巡抚和淮安府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江苏巡抚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朱理

朱理(),字燮臣,號靜齋,安徽省寧國府涇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江苏巡抚和朱理 · 查看更多 »

明德

明德可能是指:.

新!!: 江苏巡抚和明德 · 查看更多 »

慕天颜

慕天颜(),字鹤鸣,又字拱极。甘肃静宁人。清初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慕天颜 · 查看更多 »

扬州府

扬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清朝时,扬州府的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以南、长江以北,东台市以西、仪徵市以东地。当运河交通冲要,为明清两淮盐运中心。1912年废。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龙凤十二年(丙午年,1366年)正月,朱元璋政权改维扬府置,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明朝建国后,属京师,永乐后属南直隶。在明代,扬州府是今江苏长江以北仅有的2个府之一(另一个是淮安府),下辖高邮州、泰州、通州3州和江都县、仪真县(今仪徵市)、宝应县、兴化县、泰兴县、如皋县和海门县7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南部以及安徽省天长市东南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一十二万三千九十七,人口七十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五。弘治四年(1491年),户一十万四千一百四,口六十五万六千五百四十七。万历六年(1578年),户一十四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口八十一万七千八百五十六。 清朝扬州府范围有所收缩,评价:冲,繁,疲,难。隶淮扬海道。两淮盐运使驻。初年,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扬州府归属江苏省。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县坍塌于海,并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避雍正帝讳,改仪真县为仪徵县。三年(1725年),通州升为通州直隶州,如皋县、泰兴县属通州直隶州。九年(1731年)析江都县置甘泉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置东台县。宣统元年(1909年),避宣统帝讳,改仪徵县为扬子县。下辖高邮州、泰州2州和江都县、甘泉县、扬子县(今仪徵市)、宝应县、兴化县、东台县6县。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2年废扬州府。.

新!!: 江苏巡抚和扬州府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