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江心坡和清缅战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江心坡和清缅战争之间的区别

江心坡 vs. 清缅战争

江心坡是指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迈立開江之间的地带,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北起西藏最南的察隅县,西至迈立開江,东至恩梅開江,南到两江汇流处。这一地域范围见于中华民国时期各版本云南省地图。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头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卢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热。炎热地区传染病易兹生,因而疾病较多。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為麥克馬洪線东段。现在属缅甸克钦邦。 某些中华民国人士認為江心坡為中國固有傳統领土,這片土地是明清時期雲南騰越州所屬的大塘、止那等土司控制的地方。江心坡地区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养、里麻等地土司(孟养土司的管辖地还要越过江心坡以西)曾受过明、清两代王朝册封,且實際居住者皆為傈僳族、景頗族、漢族和雲南其它民族,並沒有今日中下緬甸的緬族、撣族、欽族等。土司是由明清兩代政府派任管理當地土著的地方官,而現代克欽邦和撣邦的獨立爭議也是由此而來。自明代起,中緬雙方就經常因邊境領土問題發生戰事,例如明代开设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見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由此可見,當時的土司基本上是受明朝政府控制。清朝建立,亦先後於順治及乾隆年間征討緬甸,使其成為中國藩屬。清末的《皇朝一统图》和民国初期的地图,并无标注江心坡和上述割讓地區为中国领土。1935年“上海世界舆地学社”出版发行《中华最新形势一览图》用未定国界把江心坡划为中国领土,而且把南部争议区的国界划到萨尔温江,显然是为了中英边界谈判作准备。. 清缅战争(တရုတ် - မြန်မာ စစ်ပွဲများ)是18世纪下半叶(时值中国清朝乾隆皇帝统治中后期),中国和缅甸两国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和约收场。.

之间江心坡和清缅战争相似

江心坡和清缅战争有(在联盟百科)20共同点: 孟密孟养孟拱密支那中英缅甸条款云南省伊洛瓦底江土司八莫缅甸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阿瓦英国雲貴總督掸族泰国清朝木邦明缅战争曼德勒

孟密

孟密(မိူင်းမိတ်ႈ,Mong Mit)是坐落于缅甸掸邦北部瑞丽江边的一个镇。.

孟密和江心坡 · 孟密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孟养

孟养,是古代掸族人建立的土邦王国,在今緬甸克欽莫寧。14世纪中期为来自孟卯的掸族所征服,此后一直成为卯掸与緬族争夺的地区。15世纪中期,卯掸人重新夺的该地主权,并于1526年灭亡缅甸。东吁王朝建立后,统一的南鸠江西岸地区再度分裂为孟养、孟拱和格礼三国。此后被缅甸征服。19世纪中,缅甸贡榜王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孟养灭亡,.

孟养和江心坡 · 孟养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孟拱

#重定向 莫冈.

孟拱和江心坡 · 孟拱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密支那

密支那(မြစ်ကြီးနားမြို့,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1479公里,距曼德勒784公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的下游,在缅甸语中,密支那意为“大河之滨”。 密支那,原来叫“斯那公”又叫“三拉公”,为“绅士”的意思。在密支那这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里,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寺院和佛塔。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密支那曾被日軍及緬甸共產黨翁山將軍佔領。1944年5月,在中美聯軍史迪威將軍及副指揮鄭洞國策劃下,中國遠征軍由印度發起反攻,新一軍新三十八師、新二十二師、麥瑞爾突擊隊數千戰士空降密支那機場,歷經三個月圍城血戰,死傷數千戰士,最後攻入城中心火車站,密城勝利光復。日軍3000多人幾乎全數陣亡。美軍3000多人其中272人陣亡,2000多人傷病殘;中國遠征軍則傷亡達六千餘人,分別葬於城北和城南三處墓地。.

密支那和江心坡 · 密支那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英缅甸条款

中英缅甸条款也称中英缅藏条款,英文称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lative to Burmah and Thibet,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于1886年在北京签定的一份处理缅甸事宜的条约。 1884年中法战争后,双方签定中法新约,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其后英国为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遂有吞并整个缅甸的野心。早在19世纪上半叶至中叶,英国已与缅甸爆发过两次英缅战争,占领了原缅甸的大片领土。但这次,英国决定直接统治整个缅甸,将其纳为殖民地。1885年11月,英军出兵攻陷缅甸首都曼德勒,俘虏缅王。次年元旦,宣布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由于清廷长期视缅甸为其朝贡国,对于英军的入侵,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曾向英國抗議,但無效。英国占领整个缅甸后,清廷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但希望仍保持原有的朝贡关系。经交涉,双方于与1886年7月24日(清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北京簽訂《中英緬甸条款》,中方代表为总理衙门大臣奕劻,英方代表为英国驻华大使。此条款于1887年8月25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交换批准书。.

中英缅甸条款和江心坡 · 中英缅甸条款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省和江心坡 · 云南省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ဧရာဝတီျမစ္,erawa.ti mrac,;英語原稱Irrawaddy,現稱Ayeyarwady),簡稱伊江,缅甸第一大河,長2,288公里,流域面积420,934平方公里。上游分两支,东支称恩梅开江,起源于中国西藏察隅;西支称迈立开江,起源於緬甸克欽邦,在缅甸密支那以北会合后,從北到南贯穿缅甸,在仰光附近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伊洛瓦底江雖然並非緬甸最長的河流,但由於其航運及灌溉價值,故屬該國最重要的河流。.

伊洛瓦底江和江心坡 · 伊洛瓦底江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土司

土司是中國邊疆的官職,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頭目。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越南後黎朝和阮朝也在其北部少數民族山區設立土司制度,委任部族首領進行統治。.

土司和江心坡 · 土司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八莫

八莫(Bhamo),緬甸北部克钦邦的重要貿易城市,是舊中印公路上的城市,為木姐到密支那路上唯一的大城。位于伊洛瓦底江岸,东距缅甸和中国边境65公里。 此地原為一個山地部落,1945年中印公路打通後,正式成為一個重要的交流城。中印公路為本城的唯一聯外公路,也是重要國際通道。 Bhamo.

八莫和江心坡 · 八莫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江心坡和缅甸 · 清缅战争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国际音标:,สิบสองปันนา) ,简称西双版纳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南端。州境北面与普洱市毗邻,西南与缅甸相连,东南与老挝接壤。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北面临哀牢山和无量山,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部为谷地和盆地,澜沧江纵贯州境。全州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116.4万,汉族人口比例约30%,傣族人口比例约28%,州首府驻景洪市。.

江心坡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清缅战争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阿瓦

阿瓦(အင်းဝမြ,Ava),是緬甸古地名,今缅甸曼德勒省皎克西縣德达乌鎮阿瓦城,也是緬甸地區於14世紀中期左右建立的王朝(1364年-1555年),而不論是地名或王朝,名稱涵蓋「寶石」的意思。以阿瓦都市為主軸的阿瓦王朝常年與撣邦爭戰,後來遭撣邦攻入,其建都阿瓦古城的政權,一直到1753年才瓦解。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曾逃竄至緬甸境內,居於此處,後發生咒水之難。 Inwa Category:緬甸歷史 Category:東南亞古國 缅.

江心坡和阿瓦 · 清缅战争和阿瓦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江心坡和英国 · 清缅战争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雲貴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雲南和貴州的軍民政務。.

江心坡和雲貴總督 · 清缅战争和雲貴總督 · 查看更多 »

掸族

掸族(တႆး;,ရှမ်းလူမျိုး;;ไทใหญ่ or ฉาน)一般是指緬甸掸邦的壮侗语族,自称“傣”。“掸”是緬族對他們的稱呼,可能是暹罗一词的讹传。“掸”指的是缅甸境内的泰老民族,英治缅甸时期,英国曾将Shan一词指称所有泰老民族(包括老挝、泰国和中国云南)。掸族缅甸曼德勒省、克钦邦与克倫邦也有,估計人數約600萬。狭义的掸族指的是大傣(傣亞〔Tai〕或傣隆〔Tai Long〕)。 按照自称的不同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分支:.

掸族和江心坡 · 掸族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江心坡和泰国 · 泰国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江心坡和清朝 · 清朝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木邦

木邦,又稱孟邦、孟都等,撣族土司。位於今緬甸撣邦興威,薩爾溫江之西。歸附元朝時為雲南行省下的木邦路軍民總管府,領三甸。歸附明朝時設置木邦府,後改為木邦司,但在17世纪初(明万历年间)为缅甸东吁王朝占领(见明缅战争),到19世紀被英国占领后成為英属缅甸的一部份。緬甸獨立之後,為地方軍所據,現屬撣邦轄下的單位,主要民族為撣族及克欽族,其餘有德昂族、緬族、漢族、傈僳族。這国家是曼尼普尔史家口中的蓬王国,曾非常強大,版图由德宏至特里普拉。.

木邦和江心坡 · 木邦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明缅战争

明缅战争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时为中国明神宗万历年间)中国明朝与缅甸东吁王朝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原属明朝云南的孟养、木邦等地被缅甸侵占而告终。.

明缅战争和江心坡 · 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曼德勒

曼德勒(မန္တလေး;英語:Mandalay)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是曼德勒省省會、緬甸第二大城市、緬甸最後一個王朝雍笈牙王朝的都城,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明東王1857年所命名。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其為瓦城。而曼德勒作為緬甸華人主要聚居地,所以也稱作華城。过去20年,随着中国移民的大量涌入(主要来自云南省),重塑了曼德勒的经济结构,并增强了与中国间的贸易。缅甸人常抱怨称曼德勒正在变成中国的卫星城,过去浪漫的旧曼德勒已远去不再。尽管近来内比都崛起,曼德勒仍是上缅甸主要的商业、教育和卫生中心。.

曼德勒和江心坡 · 曼德勒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江心坡和清缅战争之间的比较

江心坡有91个关系,而清缅战争有9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0,杰卡德指数为10.53% = 20 / (91 + 99)。

参考

本文介绍江心坡和清缅战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