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汀州府和閩粵械鬥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汀州府和閩粵械鬥之间的区别

汀州府 vs. 閩粵械鬥

汀州府是明清两代中国福建省的一个府名,乃明洪武元年(1368年)自元朝汀州路更名而来,府治在长汀县。 明清兩代,汀州府一直属于福建,下辖八个县,分别是长汀、宁化縣、清流縣、归化縣(今明溪縣)、连城縣、上杭縣、武平縣、永定縣。汀州府全境八縣,講的方言可能不盡完全相同,但都屬於客家方言的閩西客家話,也是海內外客家人的客家原鄉之一。 1913年(民国二年),废汀州府,各县并入汀漳道,最后一任知府为王德相。今日,原先汀州府舊地8縣,北邊的宁化縣、清流縣、归化縣三縣改歸三明市管轄;南邊的长汀县、连城縣、上杭縣、武平縣、永定縣5縣,改歸龍岩市管轄。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政府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汀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閩粵械鬥(當代又稱閩客械鬥)是發生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汉族族群(祖籍福建的閩南人、祖籍广东的客家人、潮州人)間的武裝衝突。.

之间汀州府和閩粵械鬥相似

汀州府和閩粵械鬥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知府

知府

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是府级行政區的地方官。 原稱“知府事”,是指有其他官職者,臨時兼任此府的長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於好古,士人經常雅稱知府為太守、郡守、明府、府公、府君、使君、府尊、太尊等。.

汀州府和知府 · 知府和閩粵械鬥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汀州府和閩粵械鬥之间的比较

汀州府有20个关系,而閩粵械鬥有5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41% = 1 / (20 + 51)。

参考

本文介绍汀州府和閩粵械鬥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