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段宜康和陳瑩 (政治人物)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段宜康和陳瑩 (政治人物)之间的区别

段宜康 vs. 陳瑩 (政治人物)

段宜康(),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生於臺北市,原籍中華民國江蘇,祖父是民國初年留學美國學生,父親段守愚是前大華晚報總編輯。段宜康畢業於成功中學、臺大政治學系,現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執委。曾任外省人臺灣獨立促進會創會執委、臺北市議員、新潮流系總召。. 陳瑩(Chen Ying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東縣人,具有四分之一卑南族血統,第六、七、九屆立法委員,曾任民主進步黨黨團書記長、第7屆第4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召集委員、民主進步黨中央常務委員及婦女部主任,為該黨少數出身原住民族的中央民意代表,也是目前自國會改選以來,民進黨唯一在原住民選區多次當選過的原住民立法委員。摩爾門教徒,政治立場中間偏右。.

之间段宜康和陳瑩 (政治人物)相似

段宜康和陳瑩 (政治人物)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立法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高潞·以用·巴魕剌阿美族臺北市議員列表Facebook林濁水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時代力量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段宜康 · 中國國民黨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段宜康 · 中華民國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段宜康和立法委員 · 立法委員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

段宜康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高潞·以用·巴魕剌

潞·以用·巴魕剌(阿美語:Kawlo Iyun Pacidal,),花蓮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 (Pangcah),臺灣第九屆立法委員,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首任副總召集人,阿美族金曲獎歌后以莉·高露是其表姊。.

段宜康和高潞·以用·巴魕剌 · 陳瑩 (政治人物)和高潞·以用·巴魕剌 · 查看更多 »

阿美族

阿美族(阿美語:Amis/Pangcah)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鄉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平原地區,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滿州鄉一帶。總人口數約二十萬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李文成(阿美族),"對於阿美族名的商議",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Aboriginal Education World),第12期/2006年12月號,pp.91-93.

段宜康和阿美族 · 阿美族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議員列表

臺北市議員列表名列現任或曾任於臺北市議會的議員:.

段宜康和臺北市議員列表 · 臺北市議員列表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Facebook

Facebook(簡稱FB),華人地區有臉--書、臉--譜、面--書、面--簿等中文名稱。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zh-hans:圣马特奥县; zh-hant:聖馬刁郡-门洛帕克市的線上社交网络服务網站。Facebook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照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暱稱「face book」。 除了文字訊息之外,使用者可傳送圖片、影片、貼圖和聲音媒體訊息(現在也可以傳送其他檔案類型如.doc,.docx,.xls,.xlsx等,但是.exe可能會被禁止傳送)給其他使用者,以及透過整合的地圖功能分享使用者的所在位置。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Facebook的會員最初只限於哈佛學生加入,但後來逐漸擴展到其他在波士頓區域的同學也能使用,包括一些常春藤名校、MIT、紐約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接著逐漸支援讓其他大學和高中學生加入,並在最後開放給任何13歲或以上的人使用。現在Facebook允許任何聲明自己年滿13歲的使用者註冊。 使用者必須註冊才能使用Facebook,註冊後他們可以創建個人檔案、將其他使用者加為好友、傳遞訊息,並在其他使用者更新個人檔案時獲得自動通知。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加入有相同興趣的群組,這些群組依據工作地點、學校或其他特性分類。使用者亦可將朋友分別加入不同的列表中管理,例如「同事」或「摯友」等。截至2012年9月,Facebook內已有超過十幾億個活躍使用者,其中約有9%的不實使用者。截至2012年,Facebook每年共產生180拍位元組(PB)的資料,並以每24小時0.5拍位元組的速度增加。統計顯示,Facebook上每天上傳3億5千萬張圖片。.

Facebook和段宜康 · Facebook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林濁水

林濁水(Lin Cho-shui,),原名林宗耀,臺灣南投埔里人,政大東語系學士,台灣戒嚴時期黨外運動人士、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元老,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

林濁水和段宜康 · 林濁水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段宜康和民主進步黨 · 民主進步黨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新潮流系

新潮流系(簡稱新系),是民主進步黨的派系,要角包括陳菊、賴清德、蔡其昌、鄭文燦、邱太三、 陳金德、段宜康等。 早期主張「社會民主路線」,並試圖與勞動階層、社會運動團體結合,影響政策的制定與施行;主張「群眾路線」,防堵具有公職人員身分的政治人物在黨外運動和民進黨的領導和影響力(新潮流系成員早期因多從黨外雜誌編輯與社會運動途徑參與政治,未參加選舉成為候選人,故多無公職人員身分);並以台灣「島內的台灣獨立運動者」(和海外的台獨運動區別)的面目出現,推動民進黨增訂台獨黨綱。黑名單解禁後,從海外回台灣發展的台獨聯盟在台灣的發展者如張燦鍙,也和新潮流保持合作關係。民進黨在2006年決議「解散派系」後,新潮流系在名義上已經解散,但實際上在2008年轉型為台灣新社會智庫,以另一種型態存續。.

新潮流系和段宜康 · 新潮流系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時代力量

時代力量,簡稱時力、時力黨,現為中華民國立法院第三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第九屆立法委員黃國昌。創黨成員有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以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前執行長林峰正、公民組合發起人林世煜、人權律師邱顯智等人。2015年1月25日成立,由林昶佐擔任建黨總隊長,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國昌於5月3日加入,並於7月任代理總隊長,9月13日當選為主席。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獲得5個席次,僅次於民進黨與中国國民黨,並擁有立法院黨團。.

時代力量和段宜康 · 時代力量和陳瑩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段宜康和陳瑩 (政治人物)之间的比较

段宜康有172个关系,而陳瑩 (政治人物)有6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5.15% = 12 / (172 + 61)。

参考

本文介绍段宜康和陳瑩 (政治人物)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