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之间的区别

武汉市 vs. 武汉马拉松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武汉马拉松是在武汉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创办于2016年,每年4月举行。起跑地点位于汉口江滩一期,路线主要沿着的汉口沿江大道、中山大道、江汉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沿江大道、沙湖大桥和东湖,途径武汉三镇中的江汉路、汉阳门、汉街、武汉大学凌波门、东湖绿道等标志性景点。 2017年,武汉马拉松入选中国马拉松大满贯。2018年,武汉马拉松从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直接跳级成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

之间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相似

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中山大道 (武汉)中國东湖磨山马拉松楚河汉街武汉市武汉长江大桥武汉欢乐谷江汉桥沿江大道 (武汉)湖北省晴川桥

中山大道 (武汉)

中山大道(武汉) 是一条从西南部的硚口路到东北部的黄浦路,贯穿整个汉口中心区的商业街,总长8445米。中间与武胜路、三民路、民生路、江汉路、南京路、黄石路、黄兴路、车站路、蔡锷路、胜利街、一元路、三阳路等共48条能通行机动车辆的街道相交,南与沿河大道和沿江大道、北与解放大道和建设大道平行。.

中山大道 (武汉)和武汉市 · 中山大道 (武汉)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中國和武汉市 · 中國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东湖

东湖可以指:.

东湖和武汉市 · 东湖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磨山

山又称磨儿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境内,东、西、北三面被东湖环绕,南面与喻家山相望。东西长约2200米,南北宽约500米。有6座山峰,最高点东峰海拔116.3米。因山形圆如磨而得名。现为武汉东湖风景区的一部分,磨山景区从北开始,依次建有楚天极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耸萃等四景。还建有梅园、樱园、武汉植物园等。.

武汉市和磨山 · 武汉马拉松和磨山 · 查看更多 »

马拉松

拉松(marathon)是一項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這項運動的名稱來自於古希臘時代的马拉松战役。這場雅典與波斯的戰役發生於公元前490年,這場戰役中,有位雅典士兵菲迪皮德斯,相傳他為了傳達訊息,在長跑後過世。在1896年的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將這個運動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之一,但直到1921年,马拉松的長度才被規定下來。雅典馬拉松賽事的路徑,就是當年雅典士兵菲迪皮德斯由希臘馬拉松戰場跑到雅典的路徑。 現在規定的長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http://www.iaaf.org/mm/Document/imported/42192.pdf 国际田联竞赛规则第240条。全世界每年舉行的馬拉松比賽超過八百個,大型的賽事通常有數以萬計的參與者,多數人以健身休閒為目的。可以肯定的是,長時間維持如此高的比賽強度,心志的力量對於這類比賽就相當重要。.

武汉市和马拉松 · 武汉马拉松和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联通沙湖和东湖的人工运河楚河和沿楚河南岸布置的步行街汉街,位于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市。 武汉中央文化区位于武汉市区的武昌区,介于东湖和沙湖之间,恰接近武汉市地理中心。其面积为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于2011年9月30日开业。 万达集团为此工程投资五百亿人民币,其中包括旅游景点、商业办公、居住设施、購物中心、酒店、影院的建设。 此工程标志着大东湖生态水网的建成,同时也为了纪念在武汉爆发的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

楚河汉街和武汉市 · 楚河汉街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武汉市和武汉市 · 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横卧于汉阳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之上,是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因此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规划始于1910年代,由1913年至1948年间曾先后四次进行长江大桥的勘测、选址和设计,但几次规划都因经济、战乱原因而搁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被列入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0年起正式开始进行大桥的测量和设计,1955年9月动工建造。由于采用了新的管柱钻孔法取代传统的气压法,大大加快了大桥的建造速度,使武汉长江大桥竣工日期提前2年,1957年10月正式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为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双向四车道的公路桥,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京广铁路复线。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武汉市和武汉长江大桥 · 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武汉欢乐谷

武汉欢乐谷是武汉市的一个大型主题游乐园,位于洪山区欢乐大道,于2012年4月28日开始营业。其由欢乐江城、飓风湾、梦想大道、极速世界、渔光岛、卡通工厂、欢乐时光、羽落天堂等八大主题区域组成。主要项目有木翼双龙、凤舞九天、激流勇进等。武汉欢乐谷面积達35万平方米。 弹射式过山车“极速飞车”于2014年3月7日开放,其高30层楼,长886米,全程90秒,最高时速135千米每小时。.

武汉市和武汉欢乐谷 · 武汉欢乐谷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江汉桥

江汉桥又称“江汉一桥”,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汉水上继铁路桥后的第二座桥梁,北至汉口汉正街,南接汉阳古琴台。该桥是一座钢桁架拱桥,八墩七孔,全长322.37米,双向六车道,两侧设慢车道辅桥。于1954年动工建造,1956年1月正式通车。该桥是武汉内环线上的过汉江通道,与长江大桥、二桥及其它道路共同串起了武汉内环线。.

武汉市和江汉桥 · 武汉马拉松和江汉桥 · 查看更多 »

沿江大道 (武汉)

武汉沿江大道是汉口沿长江修建的一条交通干道,其途径区域又称汉口江滩,原汉口五国租界区,十里洋场。西南起长江、汉水交汇处的大兴路,向东北直到六合沟省石油仓库,与上游处衔接的沿河大道一起称为汉口一干道(同它平行的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依次称为二、三、四、五干道)。同沿江大道有20条主要街道垂直相交,包括民权路、民生路、江汉路、上海路、南京路、青岛路、天津路、合作路、兰陵路、黎黄陂路、车站路、蔡锷路、一元路、三阳路、五福路、六合路。沿江大道上仓库林立,码头云集,货物吞吐量很大,全国四大港口之一的武汉港就在道旁,水陆运输十分繁忙。王家巷码头、武汉关码头和粤汉码头,通过轮渡直接与武昌中华路、徐家棚、汉阳门、余家头及青山红钢城相连接。 沿江大道最早修筑的是从江汉关以下的五国租界的部分,汉口英租界到汉口日租界,沿江均立有铁栏杆,种植了树木花草,还设置了不少座椅。 1929年10月16日-1930年5月23日,汉口特别市政府从江汉关至民生路招商局一段修筑沿江马路。拆迁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洋行的房屋、仓库。接着又从招商局门口延至周家巷,至7月7日竣工。此段全为沥青路,长580米,宽40米。 到1931年6—7月大水之前,沿江马路通至民权路,1932年再通到打扣巷,1937年10月通至集稼嘴,沿江道路全部竣工。.

武汉市和沿江大道 (武汉) · 武汉马拉松和沿江大道 (武汉)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武汉市和湖北省 · 武汉马拉松和湖北省 · 查看更多 »

晴川桥

晴川桥又称“江汉三桥”,是武汉汉水上第四座公路桥梁,位于汉口集家嘴和汉阳南岸嘴之间,眦临于汉江、长江交汇处。该桥是一座拱桥,全长989.75米,设双向四车道及人行道,于1997年12月20日动工建造,2001年7月20日正式通车。由于其红色的桥拱,又得名“彩虹桥”,加之它位于两江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武汉的一处景观。.

晴川桥和武汉市 · 晴川桥和武汉马拉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之间的比较

武汉市有743个关系,而武汉马拉松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72% = 13 / (743 + 13)。

参考

本文介绍武汉市和武汉马拉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