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武元甲和越南战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武元甲和越南战争之间的区别

武元甲 vs. 越南战争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是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越南人民军大将,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參與指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功臣,曾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紅色拿破崙」。.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戰,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为受美国等民主主義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對抗受苏联等共產主義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战争。其发生在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为深远的戰爭,最终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综合国力随之削弱,冷战的优势逐渐为苏联占据。 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后期,迫于国内迭起不断的反战运动、前线战事的吃紧以及同苏联长期对抗的需要,遂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终于1975年占领南越首都西贡,南越政权垮台,一年后南北越统一。.

之间武元甲和越南战争相似

武元甲和越南战争有(在联盟百科)17共同点: 吳廷琰奠邊府戰役纽约时报美國駐西貢大使館越南越南人民军越南共产党越南獨立同盟會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共胡志明胡志明小道胡志明市老挝河內市春節攻勢430事件

吳廷琰

吳廷琰(,,),其他華文媒體亦曾譯為「吳廷炎」或「吳庭艷」,聖名若翰(Gioan Baotixita),是越南共和國第一任总统(1955年—1963年),因為他的支持者來自自由之路行動南遷的天主教徒,因而相對偏袒天主教,歧視大多數越南人口信奉的佛教,引發佛教徒危機,造成多名佛教徒示威者死亡,並因而失去美國支持。吳廷琰在1963年南越政變中被殺,不少人認為吳廷琰死後,南越再也沒有政治強人治理南越,間接造成美軍介入越戰。.

吳廷琰和武元甲 · 吳廷琰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奠邊府戰役

奠边府战役(Bataille de Diên Biên Phu;Chiến dịch Điện Biên Phủ)是法越战争(1946年~1954年)中法国与越南间最后一场战役,該戰役发生於1954年。作战一方為武元甲手下的越盟军队,另一方為法国空降兵及法国外籍兵团。中共派出军事顾问团支援越方。战役发生於越南北部足以扭轉戰局的戰略重地奠边府村附近(奠边府村距離寮國僅16公里,法國為阻越盟自此進軍寮國,故派重兵於此)。 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軍及越盟游擊隊以數倍於法軍的兵力對奠邊府進攻,越方投入四個步兵師和一個工兵師的部隊。法軍則採取“添油戰術”,不斷向奠邊府戰場空投傘兵,前後共達1.6萬人,以補充戰場上損失。由於越軍以中国援助的大量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構成空中防禦網,造成法軍空投部隊損失慘重。此役越軍大勝,击毙法军2,293人,俘虏10,998人,法國兩位少將砲兵司令及傘兵司令先後飲彈自盡,他曾說過,敵人不可能帶著那麼多大砲穿越叢林。至此結束法國對越南自1884年中法戰爭以來70年的殖民統治。擊毀各型號飛機62架,繳獲重砲30門。5月7日,奠邊府法軍司令卡斯特里率部投降,並從此退出亞洲戰場。.

奠邊府戰役和武元甲 · 奠邊府戰役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武元甲和纽约时报 · 纽约时报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美國駐西貢大使館

#重定向 美国驻南越大使馆.

武元甲和美國駐西貢大使館 · 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武元甲和越南 · 越南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越南人民军

越南人民军()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武装部隊。越南人民军是由陆军、海军、空军以及海岸警卫队组成。名义上的最高军事决策机关是由国家主席领导的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但实际上越南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才拥有全军最高统帅权,由越共中央总书记领导,通过国防部指挥全军。.

武元甲和越南人民军 · 越南人民军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越南共产党

越南共產黨()是目前越南的执政党和唯一合法政党。 1930年2月3日在香港成立时称越南共产党。1930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2月后,印支共一分为三:越南劳动党、老挝人民党、高棉人民革命党。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越南劳动党事实上仍然领导着其他两个党。1976年越南劳动党改称越南共产党。该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合法政党,越南人简称之为“党”(Đảng)。截至2011年,越共有近5.4万个基层党组织,党员360多万。越共组织机构包括中央、省委、县委和基层组织四级。 机关报:《人民报》(日报),1951年3月创刊;机关刊物:《共产主义》杂志(月刊),1955年创刊,原名《学习》杂志。 现任越共中央主要负责人是任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阮富仲。.

武元甲和越南共产党 · 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越南獨立同盟會

越南獨立同盟會(Việt Nam Ðộc Lập Ðồng Minh Hội),簡稱越盟(Việt Minh),於1941年成立。 1941年5月10日,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高平省河广县北坡村召开,胡志明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发展游击战争,成立“越南独立同盟会”。該會的目的是要帶領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以及抵抗入侵日軍。一些人或會把它與越南革命同盟會(越革)混淆,後者是由阮海臣(Nguyễn Hải Thần)及胡學覽(Hồ Học Lãm)創立,並於1946年加入越南國家聯軍。二戰期間,日軍佔據了法屬印度支那,越盟除與法國人交戰外,也發起對抗日軍的運動,並得到來自美國及中國的資助,共同抗日。 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志明領導的越盟控制整個越南,向法國宣佈獨立,並在美國的支持下,於同年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但自日軍被擊敗後,美國的援助減少,法國乘勢捲土重來,圖恢復越南的殖民統治,期間與越盟交戰的時間接近十年,當時美國為了防止共黨勢力在亞洲的擴張,便停止援助越盟,法國因此獲得美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支持,重新執政而遭到武裝反抗,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法國將領Jean-Étienne Valluy计划把越盟一刀清掉,但不成功。他領導的武裝部隊經河內,逐家逐戶與越盟小隊交戰。但多天--,當法軍找出最後一名越盟狙擊手時,據越盟单方面聲稱法國已為此損失了多名法軍。其後法軍於1947年包圍越盟位於北越的基地,當時胡志明藏匿在地洞內,得以避過法軍的生擒,率領15,000多名法軍的Valluy圖殲滅為數達60,000多人的敵軍,但也不成功。 在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後,法軍宣佈投降,並給予越南民主共和國更多在和平談判方面的好處。事隔不久,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日內瓦會議結果所達成的共識中,越南被分為北越和南越,並以北緯17度作界線,直至1956年的統一選舉為止。北越的民政於同年10月11日過渡至越盟,委任胡志明為北越總理,並將成為一社會主義國家。而南越方面則由保大出任該國皇帝,並委任吳廷琰為首相。 由於南越的支持國美國並未簽署1954年的協議及接受兩越統一選舉,因此獲得廣泛支持的胡志明得以為日後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武元甲和越南獨立同盟會 · 越南战争和越南獨立同盟會 · 查看更多 »

越南民主共和国

越南民主共和國()俗稱北越,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共產主義國家。北越建立於1945年,但直到1954年才開始獲得廣泛承認。1975年,北越擊敗南越贏得內戰。1976年7月2日,北越與其主導的越南南方共和國合併,改国名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完成了越南的統一。 1945年八月革命後,在同年9月2日,越南獨立同盟會領袖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佈越南從法國獨立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但法國仍然想維持在法屬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最終與越盟爆發武裝衝突,發展成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51年,在印度支那共產黨分裂後,越盟中的共產主義者改組成立了越南勞動黨(),並開始在政府中將非共產主義者邊緣化。從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後期開始,越南勞動黨當局還開展了一系列諸如等政治運動,造成大量民眾被迫害致死或被處決。 1954年,在越盟於奠邊府戰役中取勝後,法國與越盟達成日內瓦協定,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以法國撤出越南告終,按照協議,越盟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控制北緯十七度線以北的越南地區,因而此後也稱爲「北越」,而反共的越南國(後來的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則控制北緯十七度線以南的越南。日內瓦協議規定的300天自由遷徙期中,法國和美國發起了自由之路行動,幫助大量居住在越南北部的基督徒和地主、商人等居民逃往南方。這些居民因擔心居住在北方會受到越南勞動黨主導的北越的迫害而逃離。 日內瓦協定後,南越和北越雙方武力衝突不斷擴大。1959年,北越當局開始放棄和平統一方針,開始謀求武力統一越南。1960年,越南勞動黨三大確立加強武力統一越南的方針。北越控制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從1960年開始大幅活躍,在南方進行破壞等遊擊活動。北部灣事件後,美國全力介入越南內戰,協助南越對抗北越,但最後卻深陷戰爭泥潭,國內反戰聲浪高漲,最後在1973年簽署巴黎和平協定,並於同年撤出越南。隨後,北越加強對南越攻勢,最終在1975年佔領西貢,並在1976年完成越南的統一,國名亦改爲延續至今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武元甲和越南民主共和国 · 越南战争和越南民主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越共

越共可以指的是:.

武元甲和越共 · 越共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胡志明

胡志明(Hồ Chí Minh,),越南共產主義革命家,本名阮必成,號愛國、秋翁,幼名生恭。胡志明是他在二次大戰時用以抗日的化名,因而沿用。他是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曾擔任越南劳动党主席和第一书记(后改稱總書記),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和政府总理。.

武元甲和胡志明 · 胡志明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胡志明小道

胡志明小道()又稱胡志明小徑(Ho Chi Minh Trail),越南亦稱「長山道」()是1959年由北越國家主席胡志明下令开闢支援南方作战的通道,繞道老撾、柬埔寨境內,可從北部榮市經過中部非軍事區通往南方戰場,故稱為“胡志明小道”。这也使越战扩大至老撾、柬埔寨境內。 1959年6月10日,越南人民軍首次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运送武器装备。“胡志明小道”共有5条主路、29条支路,還有其它捷道、旁門左道,总长近2万公里。1960年美軍終於發現胡志明小道,調派T-28教练机展開偵察,1964年胡志明又對小道展開擴建工作,可以行驶卡车,還建立地下兵营、倉庫、油庫等。 1964年底美軍B-26轟炸机開始轟炸胡志明小道,並以UC-123飛机噴灑脫葉毒劑,一直持續到1965年几乎每天都有美方軍機往老挝進行轰炸,造成北越軍重大的傷亡。面对疯狂的空袭,“胡志明小道”的运输车必須夜间行驶。从1964年到1967年六年之間,美军總共出动战机18万多架次空袭“胡志明小道”,造成胡志明部队約4.6万车辆毁坏,但中國仍大量提供胡志明部隊軍需,使得美軍的轟炸終始無法奏效。在此期間共有132架美军战机被擊落。 1968年初,美軍在胡志明小道投下20多萬枚電子感測器,為美軍轟炸機提供了準確的資訊,北越軍開始以牛群、猩猩、猴子作為干擾,使得美國計劃再度落空。1971年“胡志明小道”每星期約有9000輛車次通過,1972年戰事已經接近尾聲,美國實施碘化銀人造雨,形成狂暴雨,小徑泥濘難行,通車數量降至900輛。1973年1月27日美越簽署停戰協定,一直到戰爭結束,美國始終無法根除胡志明小道的問題,使得北越軍的作戰物資始終源源不絕。.

武元甲和胡志明小道 · 胡志明小道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原名西貢(),曾是南越首都,現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及其五个中央直辖市之一,為越南經濟、貿易、交通及文化中心。該市現名是為了紀念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國領導人、越南劳动党主席兼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 都會區包括了胡志明市市區、平陽省土龍木市、以安市社、順安市社、同奈省邊和市和周邊城鎮,人口超過900萬人。是越南與前法屬印度支那最大的都會區。在胡志明市都會區,大都市區覆蓋大部分地區。東南部加前江和隆安省正在規劃一個面積達30平方公里,人口20萬居民的城區,到2020年根據在美世人力資源諮詢、經濟學人信息部和非洲國際經委會,胡志明市在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名單上排名132。.

武元甲和胡志明市 · 胡志明市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老挝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拉丁化:Sathalanalat Paxathipatai Paxaxon Lao;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Populaire Lao),簡稱寮國(ເມືອງລາວ,--),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内陆国家。鄰國有西北部的緬甸、中國,東部的越南,南部的柬埔寨與西部的泰國。2015年10月人口約707萬人,首都永珍。 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国的一部分。14至18世纪是南掌王國,之后分裂成三個王國,並受暹罗和越南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日本佔領結束時曾短暫獨立,但不久即恢復法國統治。1949年獲得自治,1953年成為獨立國家。 寮國目前是聯合國會員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武元甲和老挝 · 老挝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河內市

河內市(,)是越南的首都,古稱「大羅」、「古螺」、「龍編」、「昇龍」、「昇隆」、「東京」等,位於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天德江的汇流处,因處红河與蘇瀝江()之間而得名“河內”。四周分別與北江省、北寧省、兴安省、河南省、和平省、富寿省、永福省和太原省接壤。 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其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西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人口約為620萬,多為越族。.

武元甲和河內市 · 河內市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春節攻勢

#重定向 新春攻勢.

春節攻勢和武元甲 · 春節攻勢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430事件

430事件(Sự kiện 30 tháng 4 năm 1975),亦稱西貢陷落或西貢解放,是指至1975年4月30日為止,越南共和國(南越)政權垮台、及其首都西貢由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攻下的過程。該事件標誌著越南戰爭的結束,並展開了一段由越共臨時政府——越南南方共和國統治南方的過渡時期。當該時期於1976年結束後,南北正式合併為統一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而西貢也在那年更為今名——胡志明市。 在該次事件中,自1975年初便一路順利南下的北越軍於4月開始對西貢展開攻勢,由陸軍大將文進勇擔任指揮官,南越方面則由第3軍司令阮文全中將負責首都周圍的防守兵力。在4月27日至29日間實施重砲轟炸和地面襲擊後,北越和越共部隊弭平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的抵抗並進入西貢市區、佔領了若干重要設施和據點,並在南越總統府獨立宮(今統一宮)升起越共的旗幟,而總統楊文明向北越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在4月30日北越進城掌控大局之前,數萬名的越南市民、數千名美國人和其他國家的旅越者就以西貢為中心展開了逃難,其中以美國海軍和陸戰隊為主力進行的「常風行動」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直升機疏散行動。除了難民的出逃外,430事件後的越南政府也一度基於社會政策,而有計畫地順勢減少了更多的西貢人口。.

430事件和武元甲 · 430事件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武元甲和越南战争之间的比较

武元甲有40个关系,而越南战争有3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7,杰卡德指数为4.70% = 17 / (40 + 322)。

参考

本文介绍武元甲和越南战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