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歙县和歙州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歙县和歙州之间的区别

歙县 vs. 歙州

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东南部,是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歙县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置县始,统领徽州数千年,为徽州首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歙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改新安郡为歙州。原属新安郡的歙县、黟县、遂安县废。治所在海宁县(今安徽省休宁县东万安)。开皇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黟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仁寿中,复置遂安县,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十三年(617年),移治歙县(今安徽省歙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等县和黄山市部分地及江西省婺源县地。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歙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隋末汪华、唐方清、宋方腊皆曾起义于此。.

之间歙县和歙州相似

歙县和歙州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安徽省休宁县徽州绩溪县隋滅陳之戰黄山市新安郡 (西晋)方腊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安徽省和歙县 · 安徽省和歙州 · 查看更多 »

休宁县

休宁县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休宁县是古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休宁县和歙县 · 休宁县和歙州 · 查看更多 »

徽州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繼民國38年婺源縣改隸江西省後,重要屬縣績溪縣改隸宣城地區。目前徽州雖然已不是行政區劃,但因歷史原因和六縣間相近的文化認同,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復徽州的行政地位。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州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包含以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在原徽州區域內,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世界地質公園,二處國家地質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和十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徽州和歙县 · 徽州和歙州 · 查看更多 »

绩溪县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屬宣城市,地处徽文化的核心區,是徽菜、徽墨、徽商和徽劇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徽廚之鄉”、“徽墨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的美譽。績溪縣西與黃山區、歙縣、旌德縣接壤,東與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與歙縣相連,北與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鄰。為低山丘陵山區,西部為黃山支脈,東部為西天目山脈,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2007年3月1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評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歙县和绩溪县 · 歙州和绩溪县 · 查看更多 »

隋滅陳之戰

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內部、解決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梁後,隋文帝於588年,下令楊廣統籌九路隋軍南征陳國,589年1月20日打敗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隋朝幾統一漢地,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灭陈后,晋王杨广因为贺若弼率军与陈军先期决战,违犯了军令,下令将他收捕送交执法官吏。隋文帝派遣驿使传令召贺若弼入朝,并给杨广下诏书说:“这次平定江表地区,全仗贺若弼和韩擒虎二人之力。”还下令赏赐贺若弼布帛等物一万段。不久又赐给贺若弼和韩擒虎诏书,赞美他们二人的功绩。.

歙县和隋滅陳之戰 · 歙州和隋滅陳之戰 · 查看更多 »

黄山市

山市,旧称徽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得名于境内著名景点黄山,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新安江上游,西南与江西省交界,东南与浙江省为邻,东北与宣城市接壤,西北与池州市毗邻,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黄山市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安徽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国家森林城市。.

歙县和黄山市 · 歙州和黄山市 · 查看更多 »

新安郡 (西晋)

新都郡,後改稱新安郡,中国東漢末年设置的郡。.

新安郡 (西晋)和歙县 · 新安郡 (西晋)和歙州 · 查看更多 »

方腊

方腊(),又名方十三,一名方朕,原籍安徽歙县,后迁居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見《宋史》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0songshi/t-468.htm。北宋末年著名明教領袖及農民叛亂首領,江浙一帶「喫菜事魔」之徒。.

方腊和歙县 · 方腊和歙州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歙县和歙州之间的比较

歙县有81个关系,而歙州有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7.21% = 8 / (81 + 30)。

参考

本文介绍歙县和歙州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