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楞嚴經和趙城金藏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楞嚴經和趙城金藏之间的区别

楞嚴經 vs. 趙城金藏

《楞嚴經》(Śūraṃgama-sūtra),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简称《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的作品。 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未傳世,從面世開始,因未被列入正式譯經目錄,對於它的真偽,就有了經久不息的爭議,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的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趙城金藏是中國金代(約1149年~1173年)民間募資雕版的佛教大藏經。因于1932年在山西省赵城县(今洪洞县)广胜寺被发现,故名“赵城金藏”。《赵城金藏》是《开宝藏》的重刻,由于《开宝藏》久已不传,由本藏得以瞭解《开宝藏》的內容。全藏為卷軸裝,以千字文編排次第,自“天”字號至“幾”字號,計 682帙,每帙基本上包括10卷,或略有增減,總計約7000卷左右。現大部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4813卷)。其他如上海圖書館存有17卷,南京圖書館存有6卷,北京大學圖書館、廣西博物館、崇善寺各存2卷,廣勝寺、山西圖書館、山西博物館、蘇州西園、臺灣中央研究院各存l卷。北京民族宮存有《趙城金藏》補雕本的另一印本500餘卷。 發起人為潞州女子崔法珍,相傳她毅然斷臂募緣刻經,使許多佛教信徒紛紛捐資協助。金藏刻成後,崔法珍於大定十八年(1178年)將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的重視,在聖安寺設壇為崔授比丘尼戒。三年後,崔又將經版送到中都(北京)刷印流通,共計十六萬八千一百一十三板,六千九百八十卷。為表彰她的功績,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法珍被賜紫衣,並受封為「宏教大師」。但崔法珍在《趙城金藏》的題跋中,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蔣唯心感慨道:「此藏卷軸之富,工事之巨,原刻歷三十載星霜,補雕勞十餘路僧眾,創此偉業者,寧遂湮沒不彰乎?理決其不然也。.

之间楞嚴經和趙城金藏相似

楞嚴經和趙城金藏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佛教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佛教和楞嚴經 · 佛教和趙城金藏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楞嚴經和趙城金藏之间的比较

楞嚴經有156个关系,而趙城金藏有1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60% = 1 / (156 + 10)。

参考

本文介绍楞嚴經和趙城金藏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