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之间的区别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vs. 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The Butterfly Lovers”),常简称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或《梁祝》,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占豪和陈钢以上海越剧《梁山伯與祝英台》为基础創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提供主旋律、陈鋼编曲配器、俞丽拿修订并首演。 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在时任党委书记孟波的倡议下组建了“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希望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地方戏曲文艺结合。绍兴土戏与越剧世家出身的何占豪2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到《梁祝》的诞生只有一年。实际上,在《梁祝》之前,何占豪已经自己根据越剧曲调写了一个弦乐四重奏《梁祝》,但只在上音校内引起了一定反响。直到来自西洋音乐世家的作曲系学长陈鋼参与何占豪组织的“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接触到《梁祝》旋律后,陈钢意识到这是一座源于民间艺术的“超级富矿”,全身心地投入编曲创作。到了1959年5月4日,从确定主题开始不到半年,《梁祝》的创作即告结束。1959年5月27日在兰心大戏院进行首演,小提琴独奏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钢琴部分的首创者和首演者为巫漪丽。首演一举征服所有观众,不得不全曲返场,当日就成为重大新闻。1960年,中国在莫斯科举行国庆11周年音乐会,也是中国首次海外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专场,《梁祝》是重头曲目。诞生仅一年,《梁祝》就确立了中国文化代表作的地位。时至今日,《梁祝》已经全方位覆盖了中国社会,上至国家级音乐会、下到小学生音乐课,乃至音乐贺卡和街头宣传车的背景伴奏,《梁祝》的旋律几乎无所不在,覆盖了所有阶层和地区。《梁祝》是一部传统与现代交织、高雅艺术和民间戏曲共生、中西文化结合的作品。 “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的何占豪和丁芷诺还是《二泉映月》从单纯地民族二胡器乐转为现代音乐的最早的改编者和演奏者。. 台北樂府樂旗藝術團(舊名為台北樂府室外樂旗隊團)成立於1996年,是台灣首支主要由各大專院校青年組成的樂旗隊,且不隸屬於任一學校社團,係台北市文化局立案的「演藝團體」,具非營利組織之特性;簡稱為台北樂府或樂府,英文名為Taipei Yuehfu Drum and Bugle Corps。編制上分成銅管組、打擊組和視覺表演組(通稱為旗隊)。銅管組中包括了高音號、中音號、上低音號和倍低音號,1997年夏開始使用G調銅管樂器;2005年春換新全套銅管樂器,使用Bb調和F調銅管樂器,包括小號、行進圓號、行進上低音號和行進低音號;打擊組中又可分前排打擊和行進打擊,前排打擊包括了許多室內管樂團會使用的打擊樂器,例如木琴、鐵琴和定音鼓等等,行進打擊的編制中則有行進小鼓、行進中音鼓(五音鼓)和行進大鼓之分;視覺表演組是配合音樂和隊形變化,利用旗、槍、刀或其他道具,營造表演情境。樂旗隊屬於體育性的音樂活動,以樂器演奏和旗槍舞蹈能力,配合行進技巧與隊形變化,呈現表演的藝術價值。表演計畫以一「季」為一個單位;第一季起至第五季止,以數月為一季;第六季起,迄今,除第十一季係以三個月為一季之外,其餘皆以一年為一季。表演型態除了有On-Field的Marching Show,亦有On-Stage的Musical Spectacle(類似室內舞臺公演或音樂劇),並不定期辦理相關營隊(樂府營)。旗下之「台北樂府樂旗表演工作室」–Good Job,則專門提供客製化的商業表演服務,亦有自發性表演和公益表演。.

之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相似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之间的比较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有39个关系,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有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39 + 19)。

参考

本文介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臺北樂府樂旗藝術團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