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桓武天皇

指数 桓武天皇

桓武天皇(;),是日本第五十代天皇(在位:781年4月3日-806年4月9日)。.

37 关系: 天平 (聖武天皇)天應中國东夷平城天皇平安京平安时代京都今上天皇延曆延曆寺嵯峨天皇光仁天皇勘解由使空海紀乙魚續日本紀百济韓國遣唐使蝦夷地高野新笠藤原乙牟漏藤原葛野麻吕藤原旅子葛原親王金大中長岡京酒人內親王淳和天皇朝原內親王朝鮮朝鲜半岛最澄明仁新唐書日本皇室

天平 (聖武天皇)

天平(729年八月初五—749年四月十四)是奈良時代聖武天皇之年號。.

新!!: 桓武天皇和天平 (聖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應

天應可以指:.

新!!: 桓武天皇和天應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桓武天皇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东夷

东夷,是中国先秦时期,中原居民对黄河流域下游(青、兖、徐三州)居民的总称。考古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夷是指自后李文化始至岳石文化的承载者。 夏商时期的“夷”,不带有民族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周朝首次出现“东夷”一词,是周部落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称呼。傳說东夷部落的少昊是黄帝之子,伯益是黄帝重孙。 东周时期,经齐、鲁等国在山东地区的多年经营,夷、夏諸部落逐渐融合。秦汉以后,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吉、黑的少数民族。.

新!!: 桓武天皇和东夷 · 查看更多 »

平城天皇

平城天皇(;),日本第51代天皇,806年4月9日 - 809年5月18日在位。 他是桓武天皇第一皇子,母親是藤原良繼之女藤原乙牟漏。諱小殿(),783年改名安殿(),又稱奈良帝。785年被立為太子,806年時因桓武天皇駕崩而繼位。在他任內廢除了冗官,改善行政與經濟問題,設置觀察使來監督地方官,使律令全面重建。但是在809年時,平城天皇因為身體病弱,長期治療都無法改善,最後讓位於胞弟神野親王(嵯峨天皇),自己則隱居在平城京。.

新!!: 桓武天皇和平城天皇 · 查看更多 »

平安京

平安京復元模型圖 平安京是日本在794年(延曆13年)桓武天皇從舊都長岡京遷都後至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期間的首都,位於現在京都府京都市中心地區。.

新!!: 桓武天皇和平安京 · 查看更多 »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新!!: 桓武天皇和平安时代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新!!: 桓武天皇和京都 · 查看更多 »

今上天皇

今上天皇是日本对在位的天皇之稱呼,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对在位的中国皇帝的称呼「今上」,即“當今聖上”之意。目前是指1989年即位的明仁,年號為平成。 自十九世紀睦仁(明治)起,包括繼位的嘉仁(大正)和裕仁(昭和)駕崩後,皆以其年號為諡號。虽然法律上並無明文規定,但已成為慣例。.

新!!: 桓武天皇和今上天皇 · 查看更多 »

延曆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至806年五月十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與及平安時代的平城天皇。.

新!!: 桓武天皇和延曆 · 查看更多 »

延曆寺

延曆寺是位于滋賀縣大津市坂本本町的一個寺院。位于比叡山內。不少名僧出身該寺,有「日本佛教之母山」的美稱,由於在戰國時代曾因庇護淺井長政跟朝倉義景的軍隊而遭織田信長焚燬,所以也常在宗教、歷史文學作品中出現。該寺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之中。 2010年5月21日,延暦寺初代座主義真的彩色肖像畫在京都仁和寺被確認尋獲,由於比叡山在遭大名織田信長焚毀,損失許多史料與文物,這回發現義真肖像畫很具歷史意義。.

新!!: 桓武天皇和延曆寺 · 查看更多 »

嵯峨天皇

嵯峨天皇(;),日本第52代天皇(在位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諱神野()。擅長書法、詩文,被列為平安時代三筆之一。.

新!!: 桓武天皇和嵯峨天皇 · 查看更多 »

光仁天皇

光仁天皇(;),日本第49代天皇,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在位。原名白壁王。 他是天智天皇之孙。為施基親王(志貴皇子)的第六子,即位前曾任大纳言等职。770年称德天皇亡后,被藤原百川、藤原永手等重臣拥立为天皇,时年62岁。即位后注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否定称德天皇时期佛教政治。整顿寺院纲纪,省役节俭,休养生息,紧缩财政,严禁奢侈,裁减冗官,改革兵制等,建树颇多。781年4月让位于皇太子山部亲王。.

新!!: 桓武天皇和光仁天皇 · 查看更多 »

勘解由使

#重定向 勘解由使長官.

新!!: 桓武天皇和勘解由使 · 查看更多 »

空海

海(;),俗名佐伯真魚,於唐朝為日本派遣僧,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阿闍黎門下,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賜受法號遍照金剛,謚號弘法大師,日本佛教僧侶,至中國學習唐密,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他被敬称为弘法大师与遍照金刚。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合稱平安時代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

新!!: 桓武天皇和空海 · 查看更多 »

紀乙魚

紀乙魚(,即生年不詳,卒於承和七年五月五日(日本舊曆)。她是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妃嬪,桓武天皇女御。 關於其生平於桓武一朝的文獻並無記述,連她初受封的記錄亦欠奉。僅有《續日本後紀》記載在桓武天皇崩御30年後,紀乙魚於836年(承和三年)八月二十日由正五位上晉至從四位下。 這是日本古代宮廷中最早有關「女御」此一天皇嬪妃位階的記錄。.

新!!: 桓武天皇和紀乙魚 · 查看更多 »

續日本紀

《續日本紀》是日本平安時代編撰的官方史書,記載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曆十年(791年)之間的歷史大事,菅野真道於延曆十六年(797年)完成,總計四十卷。是奈良時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國史」中的第二冊。《續日本紀》以日本天皇為主軸,〈上表文〉提到:「彰善癉惡,傳萬葉以作鑑」。意思跟中國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資治通鑑》一樣,為帝王提供鑑戒。 《續日本紀》中所載對唐朝、新羅的外交頗為詳實,是研究唐代歷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新!!: 桓武天皇和續日本紀 · 查看更多 »

百济

濟(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岛西南部的国家。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后,在朝鲜半岛上百濟与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为朝鮮三國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传说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隋书/卷81》也载“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曾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古代中国和日本各政权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据《隋书/卷81》记载百济人口混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也有中国人。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新!!: 桓武天皇和百济 · 查看更多 »

韓國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桓武天皇和韓國 · 查看更多 »

遣唐使

遣唐使為7至9世紀時日本派遣往唐朝之使節,为华夏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之濫觴。.

新!!: 桓武天皇和遣唐使 · 查看更多 »

蝦夷地

蝦夷地(えぞち)是日本江戶時代對於蝦夷人,即今日阿伊努人的居住之地的稱呼,與大和民族居住的「和人地」相對。以現在的北海道(南部的渡島半島除外)為中心,包含庫頁島與千島群島等地。古時也被稱為蝦夷國(えぞのくに)。 15世紀至16世紀間,以渡島半島南部為勢力範圍的蠣崎氏,先後被當時實際統治日本的豐臣秀吉(關白、太閤)、德川家康(征夷大將軍)認可擁有對蝦夷地的支配權及貿易權。進入江戶時代後,蠣崎氏改名松前氏,並被列入大名、當主松前慶廣分封為松前藩,領有今日北海道南部的「和人地」與蝦夷地。之後,北海道太平洋側與千島被命名為東蝦夷地、北海道日本海側與庫頁島則被稱為西蝦夷地。但東蝦夷地在1799年、西蝦夷地在1807年,先後被歸為幕府的直轄地。1809年,庫頁島易名為「北蝦夷」。1821年,蝦夷地全境曾再度成為松前藩的領地,但是在1855年又再度納為幕府直轄地。 明治2年(1869年)8月15日發布的太政官布告中,蝦夷地被改名為北海道、北蝦夷地改名為樺太。.

新!!: 桓武天皇和蝦夷地 · 查看更多 »

高野新笠

野 新笠(日語:たかの の にいがさ),( 延暦8年12月28日(790年1月21日)),光仁天皇的宮人,之後升為夫人。育有三子,分別為桓武天皇、早良親王、能登内親王。桓武天皇即位後,被封為皇太夫人。薨去後加贈皇太后、再贈太皇太后。上諡號為天高知日之姫尊。 她的父親是和乙継,自稱是渡來系氏族中的百濟武寧王的子孫,其氏姓也叫和史(やまとのふひと)。母親是土師真妹。 至於高野朝臣(たかののあそみ)的氏姓,是由光仁天皇在即位之後所賜姓的。.

新!!: 桓武天皇和高野新笠 · 查看更多 »

藤原乙牟漏

藤原乙牟漏(西元?年-西元790年),日本第五十代桓武天皇的皇后,內大臣藤原良繼之女。乙牟漏在桓武天皇仍為東宮時入宮為東宮妃,桓武天皇即位後冊立為皇后。乙牟漏美麗溫婉,嫻熟女則,有母儀之德。生平城天皇、嵯峨天皇、高志內親王。平城天皇即位,追尊皇太后,乙牟漏之母阿部古美奈則追封正一位。.

新!!: 桓武天皇和藤原乙牟漏 · 查看更多 »

藤原葛野麻吕

藤原葛野麻吕(公元755年-公元818年),是大纳言藤原小黑麻吕的长子。延历初年(延历元年为公元782年)担任正六位上的官爵,之后又进封从五位下的官爵。接着历任陆奥介(陆奥国的长官)、少纳言、右少辨,兼任春宫亮、左右中辨、春宫大夫、伊豫守,迁任右大辨、太宰大贰。延历二十年(公元801年),被任命为遣唐大使,兼越前守。临出发前,在大殿之上举行饯行宴会,都依照汉朝时的礼仪。桓武天皇在御床之下赐酒,并作和歌慰劳他。藤原葛野麻吕对天皇的恩宠十分感动,落下了眼泪,左右的侍从也非常羡慕他。桓武天皇赐给藤原葛野麻吕御被三领、御衣一袭、黄金二百两。在辞行前的会面中,藤原葛野麻吕又接受了天皇赐予的节刀。但是这次出使唐朝因为暴风雨袭击船队而不得不返航。延历二十三年(公元804年),进爵为从四位上。之后又一次渡海出使唐朝,佛教高僧最澄、空海也在出使团队之中,在大殿上举行饯行宴会的时候,天皇下令奏乐,并赐给藤原葛野麻吕宝琴一张。经过十个月的旅行,遣唐使团一行抵达长安(今西安),藤原葛野麻吕在宣化殿谒见了唐德宗。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恰逢唐德宗驾崩,唐顺宗即位,后来使团一行返回日本,藤原葛野麻吕因为出使唐朝的功劳被进封为从三位,位列公卿。大同元年(公元806年),出任参议、兼任式部卿,又担任东海道观察使,不久担任中纳言,进封正三位,兼任皇太弟傅。大同五年(公元810年)藤原药子之变发生,藤原葛野麻吕向平城上皇进谏,可是上皇没有采纳。药子之变失败以后,嵯峨天皇认为藤原葛野麻吕与藤原药子有姻亲关系,想要定他的重罪。由于多入鹿向天皇证明藤原葛野麻吕的无辜,才没有治他的罪。不久迁任民部卿。弘仁九年(公元818年)十一月十日,藤原葛野麻吕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临终时担任的官职是正三位中纳言。.

新!!: 桓武天皇和藤原葛野麻吕 · 查看更多 »

藤原旅子

藤原旅子(),日本第50代桓武天皇的夫人,式部卿藤原百川之女,生淳和天皇。 延歷四年,授從三位。延歷五年正月,為夫人。延歷七年五月,逝世,年三十,死後追贈正一位妃。淳和天皇即位後,追封為皇太后。.

新!!: 桓武天皇和藤原旅子 · 查看更多 »

葛原親王

葛原親王(),是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皇族,生父母是桓武天皇及多治比真宗。品位為一品大宰帥,他也是桓武平氏的始祖。.

新!!: 桓武天皇和葛原親王 · 查看更多 »

金大中

金大中(,),号后广(후광),別名忍冬草(인동초),本贯金海金氏,韩国政治家,大韩民国第15任总统,在朴正熙、全斗焕独裁政权期间多次因民主斗争入狱,被称为“亚洲的曼德拉”,200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年轻时的金大中原本是个成功的南韩企业家,但他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在朝鲜战争停火后不久,他便弃商从政。长期以来,他作为在野党领袖致力于发展韩国民主事业。为此,他曾五次死里逃生,经历了六年狱中生活和十年的软禁、流亡生涯,屡次遭到韩国当局囚禁、流放、车祸谋杀、判处死刑等迫害。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竞选和民主斗争中,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于1997年当选为韩国第十五任总统,被韩国舆论称为“巨木”。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替。 金大中执政期间致力复苏遭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的韩国经济,改革韩国的经济体制,使韩国成功完成企业民营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对北问题上,他采取“阳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进行首次南北双边会谈,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另外,他通过协调发展与美国、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效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漢城總教區卢基南总主教付洗成为一位天主教徒,圣名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代父是当时韩国副总统张勉 。金大中的座右铭是“敬天爱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

新!!: 桓武天皇和金大中 · 查看更多 »

長岡京

長岡京(ながおかきょう),784年(延历3年)到794年(延历13年)存在于山城国乙訓郡的日本首都。位于現在的京都府向日市、长冈京市、京都市西京区。.

新!!: 桓武天皇和長岡京 · 查看更多 »

酒人內親王

酒人內親王(),日本第五十代桓武天皇的皇妃,父親是第四十九代光仁天皇,母親是夫人高野新笠,桓武天皇同母妹。酒人內親王姿色美豔,桓武天皇納為妃,生下一女朝原內親王。內親王操行不謹,而天皇從不加以禁止。寶龜元年,進三品。寶龜三年,為成為伊勢齋王進行潔齋。寶龜五年九月,到伊勢任齋王,寶龜六年因政變而還。天長六年八月,薨。年七十六。 據《日本後紀》逸文天長6年8月丁卯(20日)記載,酒人內親王「容貌殊麗。柔質窈窕。(中略)寵幸方盛。性倨傲,不加修。天皇不禁,任其所欲。媱行漸增,不能自制。」酒人內親王因為美貌,是桓武天皇最寵愛的妃子,酒人內親王生下一女朝原內親王,亦擔任齋王。.

新!!: 桓武天皇和酒人內親王 · 查看更多 »

淳和天皇

淳和天皇(;),日本第53代天皇(823年-833年在位),桓武天皇第三皇子,母親為藤原百川之女藤原旅子。諱大伴(),又被稱為西院帝。810年時因為藥子之變的關係,皇太子高岳親王遭到廢黜,大伴親王被改立為太子。823年嵯峨天皇退位,大伴親王以皇太子身分登基。 由於天皇名為大伴,為了避諱,便將「大伴」這個姓氏改為「伴」,以免造成該姓與天皇名字有衝突。 淳和天皇積極的錄用良吏,並且改善已經荒廢的地方政治,恢復調解國司間糾紛的官位「勘解由使」。另外在土地政策上有所改革成就,因此增加了財政收入。另外下令繼續編纂《日本後記》,記載桓武天皇到淳和天皇這段期間的治世。在他的治世時期,可以說是平穩的時代。 833年時,讓位給皇太子正良親王,並於840年過世。天皇過世後,眾人根據他的遺願,火葬後將骨灰灑於大原野西嶺上陵,日式諡號為「日本根子天高讓彌遠尊」。.

新!!: 桓武天皇和淳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朝原內親王

朝原內親王(),日本第五十一代平城天皇的皇妃,父親是第五十代桓武天皇,母親是第四十九代光仁天皇皇女酒人內親王。延曆元年被選為伊勢神宮齋宮,但未赴任,延曆四年由父皇桓武天皇送她到伊勢神宮正式上任齋宮,至延曆十五年回到京師。後來入宮成為平城天皇之妃,時值藤原藥子專寵,沒有得到平城天皇的眷幸,而後又因「藥子之變」事件被罷免皇妃職位,是位境遇淒涼的內親王。.

新!!: 桓武天皇和朝原內親王 · 查看更多 »

朝鮮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桓武天皇和朝鮮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桓武天皇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最澄

最澄(,),俗名三津首广野(),密教法號福聚金剛,出生于日本近江国(滋贺县)滋贺郡古市乡(今大津市),平安時代僧人、日本天台宗的开创者。 他也是著名書法家,作品中以久隔帖最為著名。.

新!!: 桓武天皇和最澄 · 查看更多 »

明仁

明仁(;)是日本第125任天皇,為現任之天皇(今上天皇)。1989年1月7日即位,年號為平成。其為昭和天皇與香淳皇后的長子,出生時稱號繼宮(),御印為「榮」(,「榮」是桐的別稱)。.

新!!: 桓武天皇和明仁 · 查看更多 »

新唐書

#重定向 新唐书.

新!!: 桓武天皇和新唐書 · 查看更多 »

日本皇室

日本皇室()包括天皇及皇族,具體的構成包括天皇與組成的「內廷」、與其他男性皇族及其家庭組成的數個宮家。皇室成員没有姓氏,無选举权,不受日本的户籍法律管理,而有专门的《皇室典範》規範皇室的運作。.

新!!: 桓武天皇和日本皇室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