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黑死病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黑死病之间的区别

查士丁尼大瘟疫 vs. 黑死病

查士丁尼大瘟疫是公元541至542年折磨着拜占庭帝国,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大瘟疫。关于导致瘟疫发生的疾病,最广为接受的是鼠疫桿菌。 大瘟疫五次爆发:公元541-544,557-558,572-574,590,599。其中第一次爆发导致了1/3人口死亡,帝国人口由约4000万下降到2600万,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547-548爆发动物流行病,畜牧业受到致命打击。 从南极与格陵兰的冰芯取样重建的气候演化证据表明,超级火山喷发造成的,导致了持续多年的火山冬天,全球农业生产崩溃、饥馑肆虐,从而瘟疫流行性大暴发。 最可能的超级火山是拉包爾火山或者伊洛潘戈湖火山。 据估计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全世界兩千五百萬人丧生。它使541年至700年间的欧洲人口减少约50%,可能也是阿拉伯人征服成功的原因之一。.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4世纪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2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数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嚴重影響,改變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者。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人們產生「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談》(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繪的一般。 14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事件,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Great Mortality」,瘟疫爆發之後,又有了「黑死病」之名。一般認為這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爲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 歷史紀錄對於黑死病的特徵紀錄中,有一些關於淋巴腺腫的描述,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使得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皆是由一種稱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造成。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身上,並藉由黑鼠(Rattus rattus)等動物來傳播。也有研究认为病源可能來自亞洲的小沙鼠(Gerbils)。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其他不同的觀點。時,9座城市中有7座透過人類身上衣物的跳蚤與頭蝨傳播。 目前普遍認為黑死病的病原体可能已经灭绝。但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消息顯示,黑死病應尚未滅絕。.

之间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黑死病相似

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黑死病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瘟疫鼠疫桿菌

瘟疫

瘟疫,指大型且具有傳染力又會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廣大區域或全球多處傳染人或其他物種。現代醫學衛生發達,許多會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為流行病等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大流行病的出現應符合下列條件:.

查士丁尼大瘟疫和瘟疫 · 瘟疫和黑死病 · 查看更多 »

鼠疫桿菌

疫桿菌(Yersinia pestis)是一種桿菌,屬於腸道桿菌科,同時也是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性鼠疫的病媒。所有的類型都在人類歷史上造成嚴重的傷亡(例如黑死病)。 耶爾辛氏菌屬是屬於革蘭氏陰性菌(Gram negative),雙球株桿菌,和其他腸細菌相似,它有新陳代謝作用。鼠疫桿菌能產生反吞噬細胞的黏液。該生命體在隔離培養時是可動的,但在哺乳動物寄主裡時會變成不可動的。.

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鼠疫桿菌 · 黑死病和鼠疫桿菌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黑死病之间的比较

查士丁尼大瘟疫有10个关系,而黑死病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5.26% = 2 / (10 + 28)。

参考

本文介绍查士丁尼大瘟疫和黑死病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