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松永久秀和松永久通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松永久秀和松永久通之间的区别

松永久秀 vs. 松永久通

松永久秀(),日本戰國時期大和国大名,通稱松永彈正。 松永久秀早年事迹不详,后出仕于三好长庆担任要职。但松永久秀阴谋篡夺三好家实权,三好长庆及嫡子三好义兴、弟弟安宅冬康、十河一存之死都与其有嫌疑。三好长庆死后,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掌握家中实权。1565年,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谋杀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史称永禄之变。但不久双方反目,松永久秀随后与三好三人众、大和国国人筒井顺庆长期交战。1568年,松永久秀臣服于上洛的织田信长,但数次发动叛乱,最终于1577年11月19日在信贵山城之战战败后自杀身亡。 松永久秀一生有多次下克上的经历,织田信长向德川家康介绍松永久秀时,指出他曾做出三件常人不可为的恶事:篡夺主家、谋杀将军和火烧东大寺。. 松永久通(1543年2月11日(『系圖纂要』)-1577年11月19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父親是松永久秀。本名義久。通稱彦六、右衛門大夫、右衛門佐、金吾。官位是從五位下右衛門佐。正室是十市遠勝的女兒。.

之间松永久秀和松永久通相似

松永久秀和松永久通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室町幕府上洛三好三人眾三好義繼三好長慶三好氏京都石山本願寺織田信長足利義輝足利義昭战国时代 (日本)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室町幕府和松永久秀 · 室町幕府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上洛

上洛在日语中是“进入京都”的较正式的说法。日本仿照中国古代的国都洛阳建立平安京的東側,後來「洛陽」逐漸成為整個京都的雅稱,文人們对它雅称为“京洛”(けいらく),于是后来称呼进入京城为“上洛”。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rakuyo)。 最初,平安京西侧(右京)仿照唐长安城设计,东侧(左京)仿照唐洛阳城设计。右京有不少沼泽,环境过于潮湿,不适宜居住;于是京都的發展,主要在左京。左京效法洛陽城,于是人们使用“洛阳”来指代整个平安京。因此,進京都就被称作“上洛”,广义上与“上京”同义;相反的,下洛指离开京都。战国时代,“上洛”特指战国大名率領军队开进京都、宣示其霸主地位的军事行动。 由于京都被称为洛阳,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上洛是诸如武田信玄等战国大名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春秋时期的“问鼎中原”(称霸诸侯);同样,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区被称为“洛中”。京都府内至今仍随处可见诸如“洛东”、“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阳”之类的地名。近年,日本还诞生了“洛阳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古都洛阳的一门学科。 除了京都之外,奈良市在古代又被称为“平城京”,起初本打算仿照北魏的“平城京”;但北魏很快把首都迁到了洛阳,所以,奈良就仿照汉魏洛阳城建造了奈良的“平城京”。.

上洛和松永久秀 · 上洛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三好三人眾

三好三人眾(平假名:みよし さんにんしゅう)(English: Miyoshi Triumvirate) 是日本戰國時代阿波國三好氏的三名武將——三好長逸、三好政康及岩成友通的統稱。 阿波三好氏早期的家史非常模糊,其自稱出自小笠原氏。關於三人各自生平的可考記載不多。三好長逸(自稱日向守)、三好政康(自稱下野守)是三好長慶的同族,岩成友通(主稅助)是三好氏重臣。三好長逸可能是三好之長之孫,三好長光之子。三好政康可能是三好政長(三好宗三,越前守)之子,三好政勝之兄。 在三好長慶為三好氏當主的全盛時期,三人是地位次于三好義興、松永久秀、安宅冬康等人而在三好康長之上的大將。三好長慶死後不久,三好家就分裂為以三好三人眾和篠原長房(三好義賢家臣)為首的三好氏家臣勢力(三好三人眾、淡路眾、阿波眾)和三好氏逆臣松永久秀控制下的三好氏當主三好義繼兩派。雙方在1565年(永祿八年)至1573年(元龟四年)的近十年间在近畿展開大規模混戰,戰火遍佈攝津、山城、河内、和泉、大和等國,導致了三好家的徹底衰落以至滅亡,也為織田信長進京上洛打開了大門。 1565年5月19日,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聯手在二條城殺死了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隨後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決裂,進攻三好義繼的居城飯盛城,挾持了三好家當主三好義繼。其後在混戰中雙方各有勝負。 1566年三好家為三好長慶舉行了葬禮。三好三人眾起兵上洛,企圖擁立平島公方足利義親為室町幕府第十四代將軍。 1567年三好義繼逃離高屋城投奔松永久秀。1568年三好三人眾攻入松永久秀領有的大和國境内,但突然遭到織田家武將的柴田勝家、坂井政尚等人的圍攻,力戰不敵後退往阿波。而三好義繼與松永久秀則向織田信長投降。隔年正月,三好三人眾再度舉兵進入畿內,與織田信長擁立的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及織田軍作戰,失敗後再次退回阿波(本圀寺之變)。1569年三好三人眾與足利義昭和解,開始支持足利義昭對抗織田信長。 1570年三好三人眾聯合三好家安宅信康(三好長慶之侄)的淡路眾與篠原長房的阿波眾,總計兩萬餘兵力與織田家各路兵馬在畿內展開拉鋸戰,一度收復了大片三好家舊領。1571年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和解,共同進攻織田家的附屬勢力。 1573年,武田晴信上洛的威脅解除,織田信長進攻足利義昭及支持將軍的三好氏。岩成友通在山城國淀城與織田家臣細川藤孝的戰鬥中戰死(淀城之戰)。三好政康開高屋城向織田信長投降。三好長逸則去向不明。之後三好三人眾不再見於記載。.

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 · 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三好義繼

三好義繼(),日本戰國時代河內國大名,三好氏最後一代當主。十河一存的兒子,後來成為三好長慶的養子。幼名熊王丸。.

三好義繼和松永久秀 · 三好義繼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三好長慶

三好長慶(、大永2年2月13日-永祿7年7月4日)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室町幕府的相伴眾、管領代。三好元長長男。三好義賢、安宅冬康、十河一存、野口冬長之兄。正室是波多野稙通女兒,側室是遊佐長教女兒。長男義興,另立養子義繼。.

三好長慶和松永久秀 · 三好長慶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三好氏

三好氏是日本的一個氏族,本姓源氏。三好氏為信濃源氏的一族,鐮倉時代阿波守護小笠原氏的支流。 三好氏在室町時代擔任阿波守護代。戰國時代領有阿波等四國東部,以及畿內一帶,成為一大勢力的戰國大名。.

三好氏和松永久秀 · 三好氏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京都和松永久秀 · 京都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石山本願寺

石山本願寺(いしやまほんがんじ)是戰國時代初期~安土桃山時代位在攝津國大坂的淨土真宗寺院、東西長7町、南北寬5町(1町=約109m)的堀濠土壘式城郭。也稱「大坂本願寺」。 1483年日本佛教淨土真宗(一向宗)本願寺派第8代門主蓮如(門主:教派首領)在京都山科建立了「山科本願寺」,傳到10代門主證如遷移到當時的攝津國石山〔今大阪市中央區〕,稱「石山本願寺」,是本願寺派的本山(宗廟)所在。.

松永久秀和石山本願寺 · 松永久通和石山本願寺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松永久秀和織田信長 · 松永久通和織田信長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輝

足利義輝(),日本室町幕府的第十三代征夷大將軍。原名足利義藤,為人剛毅,別稱強情公方。足利義輝的父親是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義輝也是阿波公方足利義維的侄兒,以及第14代將軍足利義榮的從兄。.

松永久秀和足利義輝 · 松永久通和足利義輝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是日本足利幕府末代將軍,足利義昭為前任將軍足利義輝之弟,年輕時曾入佛門,法號覺慶。足利義輝被叛臣弒殺後,被细川藤孝等擁立為將軍而還俗,改名義秋,後改名義昭。足利義昭曾經流落於南近江的六角義賢、若狹的武田義統與越前的朝倉義景等大名處苦苦哀求幫助他復興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蔑稱為「貧乏公方」。後來才在尾張的織田信長幫助之後而得於1568年上洛而正式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 但是之後織田信長便擅自擴大權力並限制足利義昭的行動,足利義昭便與甲斐的武田信玄、安藝的毛利元就、越後的上杉謙信、越前的朝倉義景、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攝津大坂的本願寺顯如等大名聯合反制織田信長,形成針對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1573年叛臣織田信長(信長1559年出仕室町幕府)率軍將足利義昭驅逐出京都並放逐到河內三好義繼居城若江城,足利幕府因反抗信長而毀滅。 足利義昭被信長趕出京都後,但他的將軍的官位並未真正解除,被流放的義昭前往投奔安藝的毛利輝元。之後投靠羽柴秀吉;平民出身的羽柴秀吉曾經要求成為足利義昭養子,以便取得武家身份建立幕府政權,但被足利義昭拒絕(此历史记载于《丰臣秀吉谱》,真实性尚未确认)。1588年義昭出家,辭去征夷大將軍一職,准三宮宣下,足利義昭於1597年逝世。.

松永久秀和足利義昭 · 松永久通和足利義昭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战国时代 (日本)和松永久秀 · 战国时代 (日本)和松永久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松永久秀和松永久通之间的比较

松永久秀有74个关系,而松永久通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11.43% = 12 / (74 + 31)。

参考

本文介绍松永久秀和松永久通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