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東山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東山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之间的区别

東山 (香港) vs. 馬鞍山郊野公園

東山之北邊衛奕信徑之飛鵝山道部份設有地圖、涼亭與郊遊設施,沿飛鵝山道向西行走可前往飛鵝山涼亭,該處為麥理浩徑第五段與衛奕信徑之交界匯合前往沙田坳道之共同路段;該處亦係沙田坳道、飛鵝山道、扎山道三條單程路之交匯處,只可沿扎山道落彩雲邨。 Category:香港山峰 Category:黃大仙 Category:沙田區 Category:馬鞍山 (香港) Category:西貢區. 鞍山郊野公園(Ma On Sha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9年4月27日,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位於新界沙田馬鞍山,佔地達2,880公頃,分為兩部分,除馬鞍山部分外,白沙灣及牛尾海之間的白沙灣半島也屬公園範圍。 馬鞍山郊野公園範圍南至飛鵝山(彩雲邨扎山道),西接獅子山郊野公園,東接西貢西郊野公園,有大老山、馬鞍山、觀音山、水牛山、大金鐘、牛押山等山峰。此外,公園範圍內有目前全港最長的行車隧道大老山隧道,而大老山隧道成為九龍東和香港島直達新界東之主要行車隧道。 馬鞍山郊野公園內有馬鞍山郊遊徑、馬鞍山家樂徑、企嶺下樹木研習徑、衛奕信徑(第四段,由井欄樹至沙田坳)、麥理浩徑(第四段,由水浪窩至基維爾營地)、昂平營地(跟大嶼山的昂坪無關)、馬鞍山特別地區,並設有多個燒烤場地,分別位於水浪窩、企嶺下、泥涌及馬鞍山村。.

之间東山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相似

東山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基維爾營地彩雲邨衛奕信徑飛鵝山香港麥理浩徑沙田區沙田坳新界扎山道

基維爾營地

基維爾營地(Gilwell Campsite)是香港童軍一個重要的營地。位於新界沙田區東洋山腳下近大老坳一帶,面積約20萬平方米,位於海拔420米,為香港童軍繼柴灣營地後的第二個營地。由營地步行數分鐘,可看到整個九龍半島、維多利亞港及香港島北部的風光。營地由香港童軍總會九龍地域管理。.

基維爾營地和東山 (香港) · 基維爾營地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彩雲邨

彩雲邨(Choi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01,位於黃大仙區牛池灣,在飛鵝山山腳,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70年代興建的大型出租公共房屋屋邨,彩雲邨於1978-1981年間,分階段落成。 而位於彩雲邨上方的彩輝邨於1995年落成,另外房屋署在90年代於彩雲邨球場上的騰空地盤加建了居屋彩峰苑及在邨內加設了一系列方便居民的設施(如:天橋、升降機及涼亭等)並於1997年落成。.

彩雲邨和東山 (香港) · 彩雲邨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Wilson Trail)是香港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96年啟用,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為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之後。本徑由香港島南邊的赤柱蜿蜒至新界東北的南涌,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嶺,貫穿香港8座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馬鞍山郊野公園、獅子山郊野公園、金山郊野公園、城門郊野公園、大帽山郊野公園以及八仙嶺郊野公園。衛奕信徑的名稱是為了紀念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第27任香港總督衛奕信而建。 因為定線的問題,衛奕信徑無可避免地需要穿過市區,包括港島東部、九龍東部和大埔。而且因為第二段和第三段被維多利亞港所阻,所以衛奕信徑成為香港唯一一條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此徑起於赤柱赤柱峽道,向北經過港島的數個山峰到達鰂魚涌。之後需在太古站乘港鐵到藍田站。棄油塘站不用的原因是因為衛奕信徑啟用時尚未有該站和須經區議員和運輸署准許,但轉用油塘站則可節省一半路程。於藍田繼續,經啟田道和鯉魚門道到油塘(此段雖長約1.6公里,但因位於市區,所以不設標距柱),越過魔鬼山、五桂山等,轉向西面,到達九龍群山,再從九龍水塘開始往北走到達九龍坑山,向東登上八仙嶺,最後再轉西北方下降至南涌作為終點。 為雷利計劃(香港)青少年發展項目籌款的《雷利衛徑長征》,由2003年起每年10月份舉行,賽道主要依整條衛奕信徑前進,但乘坐港鐵時需於油塘站及鰂魚涌站出入,而非原先的藍田站和太古站。.

東山 (香港)和衛奕信徑 · 衛奕信徑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飛鵝山

飛鵝山(Kowloon Peak / Fei Ngo Shan),或名飛鵞山或九龍峰,位於香港的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和沙田區的交界,新九龍界限邊緣之上,牛池灣東部,四順以北,為九龍群山之一。它高度為603米,為九龍的最高山峰。 遊人可在此飽覽九龍半島、香港島、蠔涌和白沙灣一帶的景色。它被劃為馬鞍山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位於飛鵝山山腰的百花林,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母親墓穴的所在地。山頂一帶則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兼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覆蓋東九龍、港島東、將軍澳、西貢市、白沙灣等)和飛鵝山無線電站(中華電力)。 飛鵝山道(主要單程上山)和扎山道(主要單程下山)是沿着飛鵝山山腰所建的兩條車路,連接山腳的茶寮坳和大老山山頂一帶,飛鵝山道的另一端也連接清水灣道。飛鵝山山頂並沒有車路可達,但四方均有崎嶇的小徑可達,具危險性。不過就正如誤會大坑墩為大坳門一樣,很多人都誤以為東山山頂一帶為飛鵝山(兩者中間隔着象山)。 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飛鵝山被標示為Kau Lung Peak(九龍山)或Chapmangliyang。.

東山 (香港)和飛鵝山 · 飛鵝山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東山 (香港)和香港 ·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英文: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啟用的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10月26日啟用,以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並且由其本人主持剪綵開幕。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全長100公里,共分10段。麥理浩徑共有200支標距柱,約每500米一支。它起始於西貢北潭涌(大網仔路及北潭路路口,該路口設有本徑起點標誌),貫穿了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以屯門為終點(橫過青山公路及杯渡路路口的輕鐵橋下)。大部分的麥理浩徑都是依山勢而建。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麥理浩下令駐港英軍開闢此徑,只花了約九個月。麥理浩徑啟用初期,主要用作訓練英軍。據說當時的英軍必須在24小時內走畢全程,最快的尼泊爾軍只用了12小時多。1984年後,麥理浩徑的民用性質才日益擴大。之後陸續開闢非軍事的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以及多條郊遊徑。 1979年3月29日,即麥理浩徑落成前約七個月,麥理浩到北京會見鄧小平,得知中國一定會收回香港,香港問題正式出現。有人認為麥理浩徑的開闢和英國對香港前途憂慮有關。麥理浩徑是有意識地將新界東西及九龍半島以北的各個制高點,包括西灣山、牛耳石山、雞公嶺、馬鞍山、獅子山、大帽山等連成一線,即把新界切成兩半,而第五、六段更有二戰時留下的許多仍可使用的碉堡和軍事建設。因此有人推測麥理浩徑是一條軍事防線。邊界是第一線、麥理浩徑是第二線、維港是第三線。 2016年5月3日,國家地理頻道邀得二十位行山愛好者,嚴選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受訪者包括越野跑手、集團總裁和作家等,麥理浩徑獲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徑之一。.

東山 (香港)和麥理浩徑 · 馬鞍山郊野公園和麥理浩徑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東山 (香港)和沙田區 · 沙田區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沙田坳

沙田坳(Sha Tin Pass),又寫作沙田凹,是香港的一個山坳,於雞胸山及慈雲山之間一帶,為昔日來往九龍及沙田的必經之路。山上地方屬於沙田區,山下地方屬於黃大仙區,以半島獅子園與紫竹亭之間分界。 該處的沙田坳道是由19世紀的駐港英軍所建。然而,隨著20世紀初九廣鐵路的開通及大埔公路的建成,沙田坳的通道才逐漸式微。 麥理浩徑第五段與衛奕信徑第四段均經過該處。沙田坳最高點建有半島獅子園和獅子亭(兩個地方都屬沙田區,與黃大仙區只是近在咫尺),為遊客提供休息的地方。.

東山 (香港)和沙田坳 · 沙田坳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界和東山 (香港) · 新界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扎山道

扎山道(Jat's Incline,原稱Jat Incline)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的一條街道,連接沙田坳道、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及飛鵝山道。扎山道是九龍區區內最受駕駛及遠足人士歡迎的山徑之一。歷年來被選定為公益金一年一度慈善籌款活動九龍區百萬行的路線。而位於沙田坳道與扎山道交界處的觀景處可以讓駕駛及遠足人士鳥瞰部分香港島、維多利亞港、鯉魚門、啟德機場遣址及部分九龍半島的全貌。不過也因為地處山區,因此僅有山腳下盡頭的德望學校小學部兩個門牌(381、383號)。而扎山道晨運園是其中一個可以申請進行電影拍攝的場地。.

扎山道和東山 (香港) · 扎山道和馬鞍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東山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之间的比较

東山 (香港)有18个关系,而馬鞍山郊野公園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0.41% = 10 / (18 + 31)。

参考

本文介绍東山 (香港)和馬鞍山郊野公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