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之间的区别

東區 (香港) vs. 港島綫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之间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相似

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有(在联盟百科)33共同点: 太古站將軍澳綫峻峰花園上環康山花園康澤花園康怡花園北角北角站筲箕灣筲箕灣站炮台山炮台山站西灣河西灣河站香港香港小巴香港島香港巴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電車鰂魚涌鰂魚涌站柴灣柴灣站杏花邨杏花邨站杏花新城東區走廊欣景花園...港島綫港鐵新翠花園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太古站

太古站(Tai Koo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康山地底,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所在的位置,鄰近香港島鰂魚涌往昔的一座大型船塢「太古船塢」,該船塢於1980年代被太古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太古城,車站因此而被命名為太古站。而該站設有兩個主要車站上蓋物業,分別為康怡花園及康山花園。.

太古站和東區 (香港) · 太古站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將軍澳綫和東區 (香港) · 將軍澳綫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峻峰花園

峻峰花園(Perfect Mount Garden)是一個位於香港東區的私人住宅屋苑,由德榮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今標準資源,佔20%)、廣東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佔20%)、武夷建築有限公司(佔48%)及陳滬昌(佔12%)等股東合組的峻峰發展有限公司及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合作發展,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項目位於港鐵筲箕灣站上蓋,為港鐵所管理之物業,於1985年興建,1987年入伙。建築成本1億500萬港元。峻峰花園共有5層平台,地下至二樓設有港鐵站入囗、小巴站、郵政局、報案中心及商舖;三至五樓則是停車場,共提供400個車位。另設政務處、托兒所及青年中心。.

峻峰花園和東區 (香港) · 峻峰花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上環和東區 (香港) · 上環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康山花園

康山花園(Kornhill Garden)是香港唯一一個作為港鐵車站上蓋物業的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屋苑,座落港島康山英皇道,屬於康山康怡花園發展計劃的第二期,由恒隆有限公司(佔39%)、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凱聯酒店有限公司、怡華置業有限公司、益新置業有限公司、香港淘化大同有限公司、萬邦投資公司及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聯同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組的財團 Headstar Limited合作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並由港鐵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物業管理部)管理,位於港島東區康山,共有10座25-35層住宅大廈,由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共2180個單位,沿英皇道建於地下鐵路港島綫太古站之上,全部單位採用鑽石型設計,樓宇設計與康怡花園大致相似,只是康山花園一半單位不設窗台,以及各層電梯大堂裝修和窗框顏色跟康怡花園不同,而間隔分為三房兩廳及兩房兩廳,建築面積則分為521,587及717呎三種。 此外,一間非牟利的私人俱樂部在康怡花園成立,康山花園居民可以申請加入,俟申請獲得主辦機構接納及繳付入會費後,享用該會提供各項康體設施,包括游泳池、網球場及壁球場等。 康山花園是全香港唯一一個港鐵物業的居屋屋苑。 其位置夾在東行英皇道和康山道之間,康山山麓,交通方便。該屋苑屬第八期乙居屋,1986年居者有其屋計劃之一。.

康山花園和東區 (香港) · 康山花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康澤花園

康澤花園(Fortress Metro Tower)位於香港炮台山英皇道238號,是港鐵炮台山站上蓋住宅物業,由恆隆地產、新世界為首的財團及港鐵公司發展,由興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該物業於1985年8月中開始發售華僑日報, 1985-07-17 第15頁,1987年入伙。.

康澤花園和東區 (香港) · 康澤花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康怡花園

康怡花園(Kornhill),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康山,是香港一個大型住宅屋苑,由恒隆有限公司(佔39%)、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凱聯酒店有限公司、怡華置業有限公司、益新置業有限公司、香港淘化大同有限公司、萬邦投資公司及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聯同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作發展;由港鐵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住戶多為中產專業人士或經商的家庭,與同屬港島東的太古城皆列入香港十大藍籌私人屋苑。.

康怡花園和東區 (香港) · 康怡花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北角和東區 (香港) · 北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北角站

北角站(North Point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東區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地底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的西面終點站。車站的港島綫部分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北角站和東區 (香港) · 北角站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

箕灣(Shau Kei Wan)位於香港島,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見明代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稍箕灣」。地區行政上隸屬東區。.

東區 (香港)和筲箕灣 · 港島綫和筲箕灣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站

箕灣站(Shau Kei Wa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筲箕灣近東區走廊的地底,並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東區 (香港)和筲箕灣站 · 港島綫和筲箕灣站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

台山(Fortress Hill)位於香港東區。對於炮台山的範圍大概是英皇道由炮台山道至康福臺的一段,甚或包括北角西南邊及銅鑼灣東面北部地區。.

東區 (香港)和炮台山 · 港島綫和炮台山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站

台山站(Fortress Hill Station),是位於香港北角炮台山英皇道和油街交界的地底的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上蓋發展了康澤花園。和富薈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英皇道和油街交界以西屬銅鑼灣,以東則屬北角。炮台山站出入口剛剛位於英皇道的北角一邊,而避免了銅鑼灣一區3個港鐵站。由炮台山往銅鑼灣社區中心,只需要1分鐘步行路程,比天后站快了6倍。此站建設時有考慮鄰近銅鑼灣的一些社區設施如銅鑼灣警署,但地鐵站建成後數年間,銅鑼灣警署便被拆掉。.

東區 (香港)和炮台山站 · 港島綫和炮台山站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

西灣河(粵語讀「可」,Sai Wan Ho)位於香港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筲箕灣之西。.

東區 (香港)和西灣河 · 港島綫和西灣河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站

西灣河站(Sai Wan Ho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東區西灣河筲箕灣道地底,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大堂由金門/Kier/Lilley聯營公司負責興建,行車隧道由日本西松建設負責興建。.

東區 (香港)和西灣河站 · 港島綫和西灣河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東區 (香港)和香港 · 港島綫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東區 (香港)和香港小巴 · 港島綫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東區 (香港)和香港島 · 港島綫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東區 (香港)和香港巴士 · 港島綫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東區 (香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港島綫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東區 (香港)和香港電車 · 港島綫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

鰂魚涌(Quarry Bay)位於香港東區。在香港歷史的分區之中,鰂魚涌是北角的一部份,包括早期分區、市政局分區以及校網分區。但現在根據政府規劃署已獨立發展,現在大部分人說北角是舊稱呼。鰂魚涌的西部前稱麗池夜總會麗池。.

東區 (香港)和鰂魚涌 · 港島綫和鰂魚涌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站

鰂魚涌站(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及寶馬山之間的地底,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該站亦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鰂魚涌站是現時全港鐵系統中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西營盤站(深80米)和金鐘站(深43米),不過此站兩個不相連的大堂均設於地面,是港島綫唯一將大堂設在地面的車站。.

東區 (香港)和鰂魚涌站 · 港島綫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東區 (香港)和柴灣 · 柴灣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柴灣站

柴灣站(Chai Wan Station)是香港港鐵港島綫東端終點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1985年5月31日啟用。柴灣站自落成而來,一直是地鐵系統(2007年兩鐵合併後為港鐵系統)中最南端車站,此地位於2016年已被南港島綫的利東站所取代。.

東區 (香港)和柴灣站 · 柴灣站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

杏花邨(Heng Fa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東區的柴灣白沙灣。 杏花邨所在的海灣前稱白沙灣,該海灣其後被劃入柴灣區,為配合港鐵港島綫的發展,該海灣經填海後,被建設為港鐵柴灣車廠,並在其上和附近區域發展住宅項目。杏花邨於1986年至1989年分階段落成,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與香港嘉里貿易有限公司(佔60%)、僑光置業有限公司(佔25%)、Riverkent Limited (佔10%)及大新有限公司(佔5%)(1984年11月18日開始參與)所聯營之杏花邨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由現在的嘉里建設承建。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交通主要依賴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杏花邨是港島規劃區第20區,屬柴灣區的一部分,城市規劃委員會。.

杏花邨和東區 (香港) · 杏花邨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站

杏花邨站(Heng Fa Chuen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中途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白沙灣,鄰近港鐵柴灣車廠,1986年10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青木建設及飛島建設聯營公司。車站位於地面,並設有兩個側式月台。車站是在香港島地理上最東端的車站。.

杏花邨站和東區 (香港) · 杏花邨站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杏花新城

杏花新城(英文:Paradise Mall),原名杏花邨中心,位於香港島柴灣盛泰道100號,是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的上蓋項目,發展商為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於1987年落成,並且在2000年9月斥資8,000萬元全面翻新並改名至現名,杏花新城的發展計劃中亦包括連接杏花邨作為項目一部份。.

杏花新城和東區 (香港) · 杏花新城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東區走廊

東區走廊(Island Eastern Corridor;簡稱東廊),是香港4號幹線至今唯一的快速公路路段(永泰道以北,佔約7.9公里),同時亦為香港島至今唯一一條快速公路,以及4號幹線的起始路段,沿香港島銅鑼灣至杏花邨海岸興建,並繞過柴灣公園西面,連接銅鑼灣及柴灣。全線為2至4線雙程分隔公路,主要為高架道路,當中由東區海底隧道至銅鑼灣天后的一段4線雙程高架道路是香港首條設有8線的高架車路(另外兩條分別位於青葵公路及吐露港公路)。雖然是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但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70公里,比同屬於4號幹線、但並非快速公路的干諾道西天橋(每小時80公里)嚴格。.

東區 (香港)和東區走廊 · 東區走廊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欣景花園

欣景花園(英文:Felicity Garden),位於筲箕灣內地段759號,是港鐵西灣河站上蓋的私人住宅屋苑,同時是一個複雜而涵蓋了多個功能的發展項目,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筲箕灣道111號。 住宅座數有4座,住宅物業層數為4-25層,全部為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設計,一半單位更設工作間及儲物室,住宅數目為732個。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作發展,住宅部分由港鐵公司管理,整個項目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基座地下至3樓設有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西灣河文娛中心、西灣河體育館、食物及環境衛生署所管理之西灣河街市及地庫設有港鐵西灣河站。.

東區 (香港)和欣景花園 · 欣景花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 · 港島綫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東區 (香港)和港鐵 · 港島綫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新翠花園

新翠花園(New Jade Garden),是香港柴灣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東區柴灣道233號,是港鐵港島綫柴灣站上蓋物業,為區內的一線住宅,於1987至1988年入伙,鄰近青年廣場和柴灣公園,由新鴻基地產投得柴灣站上蓋物業發展權,再聯同大業主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作發展,由何顯毅葉福全建築師樓(今稱何設計)負責設計,並由新鴻基旗下的康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住宅部分,商場部分則由啓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管理,新翠花園住宅樓宇共有6座,每座有31層,提供1,488個單位。.

新翠花園和東區 (香港) · 新翠花園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之间的比较

東區 (香港)有237个关系,而港島綫有14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3,杰卡德指数为8.73% = 33 / (237 + 141)。

参考

本文介绍東區 (香港)和港島綫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