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李澣和高勳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李澣和高勳之间的区别

李澣 vs. 高勳

李澣,又作李瀚,五代十国、辽代文学家。字日新。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涛的弟弟。 李澣年幼时聪敏,有逸才,仰慕初唐四杰王、杨、卢、骆文章。每作文章,笔不停辍。与其兄李涛同仕后唐,长兴初年,吴越王钱镠卒,唐明宗诏兵部侍郎杨凝式撰神道碑,令李澣代草,凡万馀言,文彩遒丽,为时人称道。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中进士,官至校书郎、集贤院学士。后晋时,为中书舍人、礼部郎中、知制诰。契丹(辽)占据汴京,辽太宗入开封,後晋亡,李澣与徐台符被俘,与高勳等十余人羁留辽朝南京(今北京)。辽世宗即位,李澣至上京,授翰林学士、宣政殿学士。辽穆宗即位,李澣为工部侍郎。李澣一直想南归,应历二年(952年,后周广顺二年)李澣曾向周太祖郭威秘密通报辽国形势。他企图自辽国逃走,托求医去南京,计划南奔后周,行至涿州被擒。自缢,不死。被押送上京途中,投潢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自杀,被枢密使高勋援救得不死。因而被严加防范。被囚禁于奉国寺长达六年。穆宗欲建太宗功德碑,高勋推荐李澣秉笔。所撰碑文甚合穆宗之意。穆宗大悦,释囚,拜礼部尚书,宣政殿学士,李澣在契丹去世。《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丁年集》十卷,是其兄李涛收其文章编成,取苏武丁年奉使之义。《通志·卷70·艺文略》著录其《应历小集》十卷,以辽穆宗年号名集,皆佚。. 勳,遼朝(契丹)政治人物,字鼎臣,河西人,高万兴之孫,後晋北平王高信韜之子。 高勳在後晋任閤門使。会同九年(946年)随杜重威投降契丹。辽太宗入開封,任四方館使。好结权贵,为人勤勉,大臣多推赞誉他。后晋降将张彦泽自以为对辽灭后晋有功,因而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张彦泽害高勋叔父、季弟,暴尸于门外。高勋为此向辽太宗申诉,辽太宗命高勋监杀张彦泽。市民争著敲破张彦泽的头骨,掏出脑髓,掺拌肉吞吃。高勋不久即升任宣徽使。天禄元年(947年)为南院枢密使,总汉军事。天禄五年(951年),北漢劉崇请求冊封,辽世宗命高勳为冊礼使,封劉崇为大漢神武皇帝。应历初年,封趙王,出为上京留守。应历十二年(962年),转任南京留守。应历十三年(963年)北宋在益津关築城,高勋上書请求扰乱宋朝築城。辽穆宗采纳高勋上奏,北宋不得築城。应历十七年(967年),宋軍攻打益津关之地,被高勋击败,知南院枢密事。应历十九年(969年)辽景宗即位,高勋因擁立之功,進封秦王。保寧年間,南京析津府郊内多閑地,高勋请求开垦种稻,景宗許可。林牙耶律昆宣上奏高勋有謀反之意,引水为畦,设以京叛,官军何自而入。景宗怀疑于是不許。高勋转任南院枢密使。他把毒药送给駙馬都尉蕭啜里,事发,被流放铜州。保寧十年(978年),参与谋害尚书令萧思温,景宗下诏处决他,家产被没收,赐给蕭思温家。.

之间李澣和高勳相似

李澣和高勳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遼穆宗辽史辽太宗辽世宗辽朝枢密使應曆

遼穆宗

遼穆宗耶律璟(),一说名耶律明,小字述律,遼朝第四位皇帝(951年10月11日-969年3月12日在位),在位18年,是為遼太宗之長子,其母為靖安皇后萧温。.

李澣和遼穆宗 · 遼穆宗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辽史

《辽史》為元朝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翌年(1344年)三月成書。脫脫為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揭奚斯、呂思誠為總裁官,廉惠山海牙等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列传四十五,此外还有〈國語解〉一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至正五年与《金史》同时在江浙、江西二行省刻板印行。.

李澣和辽史 · 辽史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辽太宗

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契丹國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遼朝首位皇帝。.

李澣和辽太宗 · 辽太宗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辽世宗

遼世宗耶律阮(),中国遼朝第三位皇帝(947年5月16日-951年10月7日在位),在位4年。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汉文名阮,契丹文名兀欲(又名隈欲、烏雲),他是大契丹国(後改称大辽国)皇太子、人皇王、東丹国王、遼義宗让国皇帝(追尊,未即位)耶律倍的長子、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长孙、太宗耶律德光之侄。 阿保机死后,世宗耶律阮之父人皇王耶律倍在权力斗争中失利,未能即位为帝,耶律阮遂失去继承皇位的权利。人皇王後来愤而投奔后唐,终于客死他乡。耶律阮则留在国内,后随叔父太宗耶律德光南征後晋。太宗在北归途中病逝后,耶律阮被随军将领拥立为帝,是为辽世宗。但世宗即位后发生多起夺权事变,统治活动被严重干扰,最终遇刺身亡,在位仅四年有余,其堂弟耶律璟继位,是为辽穆宗。 世宗虽在辽代诸帝中享国最短,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受其父耶律倍的影响,世宗在位期间推崇汉文化,推广中原制度,在世宗之孙圣宗时最后完成,促进了辽国社会的发展。.

李澣和辽世宗 · 辽世宗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李澣和辽朝 · 辽朝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枢密使

枢密使,尊称枢相。中国古代官名,負責統帥全国軍政。 唐代宗永泰年間,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參贊軍機;至昭宗时,借朱温之力,尽诛杀宦官,开始以士人任枢密使。天祐元年(904),朱溫命蔣玄暉擔任樞密使,是為外朝臣僚擔任此職之始。后梁置崇政院,改崇政使,然后以君主左右最亲信的大臣担任此职,“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 后唐复改枢密使,位同宰相,专掌军政。莊宗任用宦官張居翰為樞密使,與郭崇韜對掌機務,又以宦官李紹宏為樞密使。後晉天福四年(939)廢樞密院,而“以印付中書,院事皆委宰相分判”。開運元年(944)“復置樞密院,以桑維翰為中書令兼樞密使,事無大小,悉以委之”。 宋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枢密使位高權重,雅稱為太尉,与中书门下之同平章事合称“宰执”;统帅全国军队。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僉书枢密院事、同僉书枢密院事等。太平興國八年正月,曹彬罷樞密使。次日,王顯受命為樞密副使,六月任樞密使。樞密院長官張遜、柴禹錫、趙镕等都是太宗早年在藩邸的親從。宋真宗即位後,以曹彬任樞密使,而以向敏中、夏侯嶠副之。 元朝置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按例太子领枢密使虚衔。枢密副使主持军务,多用蒙古人,汉人任之极少,仅史天泽、王约等任期较长。 清朝对军机大臣也往往尊称为枢密。;唐.

李澣和枢密使 · 枢密使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應曆

應曆(951年九月-969年二月)是遼穆宗耶律璟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9年。.

應曆和李澣 · 應曆和高勳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李澣和高勳之间的比较

李澣有38个关系,而高勳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0.61% = 7 / (38 + 28)。

参考

本文介绍李澣和高勳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