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01 关系: 司马光,叔牙,大业,大唐创业起居注,太原市,太子洗马,太穆皇后,太极宫,季成子,宇文士及,尚书令,尹德妃,尉迟恭,中國,中國皇儲列表,常何,主簿,东宫三师,三少,幕府 (中國),义宁,庶子 (官制),任瑰,任瓌,张婕妤 (唐高祖),刘黑闼,刘武周,刘昫,刘文静,周公旦,储君,唐太宗,唐会要,唐朝,玄武门之变,王夫之,王威 (隋朝),王世充,王珪,王珪 (唐朝),王晊,禁軍,秦安县,突厥人,窦建德,章太炎,管叔鮮,罗艺,甘肃省,盛彦师,... 扩展索引 (51 更多) »
- 589年出生
- 626年逝世
- 中國遇刺身亡者
- 唐太宗
- 唐朝皇子
- 隋朝将军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查看 李建成和司马光
叔牙
叔牙,春秋魯國公子。第15代国君魯桓公第三子。姬姓,名牙、諡号僖。三桓之一叔孫氏之始祖,稱僖叔。魯國第16代君主魯莊公重臣。 前662年,魯莊公死之前,問何人可繼,叔牙想擁立孟慶父為君,被弟弟季友以莊公之命賜死,叔牙自鴆,.
查看 李建成和叔牙
大业
大业,是女脩的儿子。女脩在纺织的时候,遇上一只生蛋的燕子,女脩吞下蛋后生下大业。大业娶少典的女儿女华,生了大费。大费就是伯益,是秦国和赵国的祖先。 白国红根据女脩吞玄鸟卵而生子以及《说文解字·女部》、《路史·后记七》注引谯周《古史考》中“嬴,少皞氏之姓”的记载,认为大业的父方是少皞氏氏族。 《列女传》班昭注、王符《潜夫论》和郑玄《毛诗谱》均把伯益充当皋陶之子,此后高诱《吕氏春秋注》、陆德明《精典释文》、张守节《史记正义》、孔颖达《毛诗正义》、邢昺《论语注疏》、《新唐书》、郑樵《通志·氏族略》一直沿用了这种说法,认为大业和皋陶是同一人。但梁玉绳指出把伯益充当皋陶之子是刘向、郑玄等人的错误理解所导致的,并详细论证此说有误。李学勤也指出以伯益充当皋陶之子,完全违背了《史记·秦本纪》的记载,而《秦本纪》的记载出自秦人自己的史籍,当以此为准。.
查看 李建成和大业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創業起居注》,又稱《創業起居注》,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唐溫大雅撰,凡三卷,是現存最早的起居注作品。 本書記載了唐高祖李淵父子建國故事,自隋大業十三年(617年)至唐武德元年(618年),三百五十七天之間的史事。 作者溫大雅為李淵的參軍,專掌文翰,所記之事皆是親身見聞,故史料價值甚高,部份情節甚至與《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有出入,可以互相參照。 本書少見單行本,《秘冊匯函》、《津逮秘書》、《學津討原》、《藕香零拾》、《叢書集成》等叢書皆有收錄。.
查看 李建成和大唐创业起居注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李建成和太原市
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也简称为:“冼马”、洗马,是一个中国古代官职,属于太子官属,即东宫官,是太子的随从官员,最早设立于汉朝。洗,读音(xiǎn)(亦有人读音为(xiān),认为通假于“先”,偏旁与读音的误差,可能是传承中造成的误差),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
查看 李建成和太子洗马
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北周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与襄阳公主之女,唐高祖李渊夫人。.
查看 李建成和太穆皇后
太极宫
太极宫,隋朝時稱大宮,是隋唐兩代的皇宫,政治中心所在。 宫城建于隋初开皇二年至三年(582年—583年),时称大宫。位于宫城的中央,东临东宫,西连掖庭宮及內侍省,南接皇城,北抵西内苑。唐朝建立后,改称太极宫。皇帝在京师长安城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或大内;又因其位置在大明宫之西,亦称西内。 宫城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1米,面积1.9平方公里,约相当今北京明清故宫的二點六倍。史料記載,玄武門之變時李淵於太極宮中的北海池上泛舟,卻未能聽見戰鬥的聲響,可見太極宮之大。.
查看 李建成和太极宫
季成子
季成子,姬姓,名友,谥成,又稱公子友、季友、成季友、成季,季子,是魯桓公的第四子,鲁庄公的同母弟弟,母为文姜,他的後代成为鲁国最强卿族季孫氏。 《春秋》记载前667年,季友去陈国参加大夫原仲的葬礼。《左传》认为是出于友情,不合礼法。《公羊传》认为是为了躲避叔牙和孟慶父之祸,借口葬礼避难。《谷梁传》认为根本没有葬礼,完全是避讳季友出奔一事。 前662年叔牙支持孟庆父继鲁庄公之位,季友賜死叔牙,逼其仰藥自杀,辅佐鲁庄公之子子般,是年,孟庆父殺死子般。 《左传》称此时庆父执政,季友出奔陈国,闵公元年八月回鲁国;《公羊传》《谷梁传》称此时季友执政,庆父出奔齐国,闵公元年冬季回鲁国。 此期间公子啟即位,即鲁闵公。闵公二年,庆父和哀姜合謀殺死鲁闵公。 慶父被迫逃亡莒國後,為季友賜死。哀姜回齊國後被齊桓公殺死。季友奉公子申繼位,是為魯釐公。釐公元年(前659年),季友担任正卿司徒,並賜以汶陽之田。季友以齊國為依託,在魯國執政長達十六年之久。死後由公子遂继任正卿。 季友子無佚早亡,由無佚子季孙行父继承为季孙氏第二代宗主。.
查看 李建成和季成子
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字仁人,雍州长安人。隋唐时期官员、驸马、许国皇帝宇文化及的弟弟,唐高祖、唐太宗时期的宰相。.
查看 李建成和宇文士及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查看 李建成和尚书令
尹德妃
尹德妃,唐高祖李渊的德妃,酆王李元亨生母。.
查看 李建成和尹德妃
尉迟恭
尉迟敬德(,尉音yù),隋末唐初名将,名融(后世谬载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并州都督,諡忠武,賜陪葬昭陵。.
查看 李建成和尉迟恭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李建成和中國
中國皇儲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经正式册封的储君,与君主关系中未标明头衔者皆为皇太子,并仅限于君主头衔为皇帝的政权。北魏孝明帝元詡的女儿女帝元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储。.
查看 李建成和中國皇儲列表
常何
常何(),字大來,汴州浚儀(今河南省開封市)人,祖籍河内郡溫縣。唐朝初年的将领和地方官员。.
查看 李建成和常何
主簿
主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漢朝,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主任秘書一职。中央機關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当此职。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 作为外官,为知县的佐贰官,正九品,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主薄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等事物。有时也省并。下设攒点一人协助办公。.
查看 李建成和主簿
东宫三师
东宫三师,或稱太子三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合称。从一品官。辅导皇太子的官员,一般以位高望重的大臣兼任,亦有专任者。 为了培养皇太子尊师重道的品格,在礼仪上对东宫三师十分推崇。《百官志四上》:“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掌辅导皇太子。每见,迎拜殿门,三师答拜,每门必让,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太子出,则乘路备卤簿以从。” 东宫三师的辅官为「东宫三少」,即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东宫三师与三少后世渐为榮譽職,單純成為高級虛銜,並不負責教導太子。 朝鮮半島高麗王朝亦設有東宮三師,負責教導王世子。.
查看 李建成和东宫三师
三少
三少,又称三孤,古代对少师、少傅、少保的合称,周代置,为三公的辅官,后逐渐成为虚衔,用于加封重臣。从一品官。 Category:三师三少三公 Category:從一品.
查看 李建成和三少
幕府 (中國)
幕府是中國古代官員為處理地方政務和庶務或者軍務,而組建的智囊團,亦是幕僚一詞的由來,兩漢至唐末五代,幕府辟召興盛,宋元兩代較少、亦有所限制,明代則辟署之例亦不複多見。明亡清興,幕府制度重新興盛,清代幕府分兩類型人員,一種是由有關連的朋友、顧問所組成的智囊團和人才庫,稱為師爺或幕友、幕賓,另一種則是以管理軍事、糧草、軍餉等幕僚組成。 幕府制度是一種用人制度,有別於吏部的遴選,而由主事者自行全權辟召,有破格任用的性質。.
查看 李建成和幕府 (中國)
义宁
义宁(617年十一月-618年五月):隋朝政权隋恭皇帝杨侑的年号,歷時7个月。 时隋炀帝在江都,军阀李渊控制京城长安后拥立皇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但炀帝对此一无所知,仍以皇帝自居并继续使用大业年号。.
查看 李建成和义宁
庶子 (官制)
庶子為一種官名,為中國官職之一,古代有「天子庶子之官」,掌诸候、卿大夫的庶子的教养、训戒等事。 秦朝設有庶子、少庶子、中庶子等,漢朝以後,多為服事太子、皇子或藩王幕府的內部事務,與皇帝的侍中相似。 明、清時的庶子,位正五品,配置於朝廷之輔助部門。品等為正五品,主要為文學侍從。該官職通常設置於詹事府左右春坊,有左庶子與右庶子建制。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查看 李建成和庶子 (官制)
任瑰
#重定向 任瓌.
查看 李建成和任瑰
任瓌
任--(),字瑋,廬州合淝(安徽合肥)人。 少年喪父(任七宝,官定远太守),由叔父任蠻奴收養,蠻奴為陳朝鎮東大將軍。任--十九歲擔任南朝陈衡州(今湖南衡山)司馬,受到都督王勇的重用。後來王勇降隋,任瑰罷官回家。 616年,唐高祖李淵起兵時,任瑰投李淵幕下,自荐招抚韩城、冯翊等地武装,被任命為招撫大使。以功被授予左光祿大夫、改授任瑰為穀州刺史。後隨秦王李世民率軍征討王世充。徐圓朗佔據兖州(今山東兗州縣)起兵反唐。率軍圍攻任--所在的虞城(今河南省東部)。任--命崔樞、張公謹率數百人拒敵,崔樞率兵出擊,大敗敵軍。任瑰又平定輔公祏,拜為徐州都督,封管国公。任--喜用親戚,為時人所病,其妻劉氏兇悍善妒,唐太宗賜給任瑰兩名宮女,劉氏將宮女的美髮燒掉。貞觀三年(629年),任瑰去世。 Z G.
查看 李建成和任瓌
张婕妤 (唐高祖)
张婕妤,唐高祖寵妃,可能是周王李元方生母。.
刘黑闼
刘黑闼(闥,音ㄊㄚˋ;),隋末唐初割據勢力之一。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县东北)人。.
查看 李建成和刘黑闼
刘武周
劉武周(),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東北)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據勢力。父刘匡,母赵氏。.
查看 李建成和刘武周
刘昫
刘昫(),中國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招撰《唐书》(《旧唐书》)200--。实为赵莹诸人所作。 Category:五代十國歷史學家 Category:五代十国政治人物 Category:保定人 Xu.
查看 李建成和刘昫
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倜傥有胆略,唐朝开国功臣。唐高祖时的宰相: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八月为纳言(侍中)。.
查看 李建成和刘文静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於周邑。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元聖”。.
查看 李建成和周公旦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查看 李建成和储君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查看 李建成和唐太宗
唐会要
《唐会要》,北宋王溥撰,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要。 《唐會要》乃續蘇冕《唐九朝會要》與崔鉉、楊紹復等撰《續會要》而作,专门记录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政制沿革,自「帝號」始,以「四夷」終,共分514事目;细琐史事不能定目者,则錄於杂录,附于各条之后。此書与《通典》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于唐代制度记载更为详备。文中又载苏冕驳议,义例该备,足资考证,“于唐代沿革损益之制,极其详核”。 《舊唐書》有大量的史料,如〈音樂志〉、〈天文志〉,皆來自《唐九朝會要》與《續會要》;有時《唐會要》記載有誤,《舊唐書》也跟著照搬照抄。而且《唐会要》保存了《新唐书》、《旧唐书》未载的史实,由於《大唐起居注》、《大唐實錄》、《唐九朝會要》與《續會要》均亡佚,部分內容多靠此書保存。 《唐會要》原本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今本根据清代乾隆時期整理本重印,全书100卷、514目,在不少條目下有“雜錄”;由于不分门,查阅不便,另有张忱石《唐会要人名索引》可供查考。.
查看 李建成和唐会要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李建成和唐朝
玄武门之变
武門之變是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秦王府集團在唐朝首都長安城(今陜西省西安市)太極宫的北宫門——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變。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成为皇太子並掌握京師兵權,不久之後李渊即為時勢所迫而禪讓,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陽曆9月4日)世民继承帝位,是为唐太宗。.
查看 李建成和玄武门之变
王夫之
王夫之(,即万历四十七年-康熙三十一年),字而农,号薑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清初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查看 李建成和王夫之
王威 (隋朝)
王威(),隋朝大臣。曾经随薛世雄驻守伊吾城。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派王威以虎贲郎将与高君雅同为太原副留守,监视李渊。次年,刘武周反隋,李渊诓骗王威、高君雅,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好向朝廷请兵,只能就地招募。王高同意了。五月十五,李渊、王威、高君雅正在办公,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前来呈给李渊密信。密信中是说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谋反。李渊将二人收押。五月十七,突厥兵至太原城下,大家相信了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李渊以此为借口,杀死了王威、高君雅。.
查看 李建成和王威 (隋朝)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接受杨侗的禅让,自稱「大鄭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敗於李世民,被唐朝貶謫巴蜀,遇仇而死。.
查看 李建成和王世充
王珪
王珪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李建成和王珪
王珪 (唐朝)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父王顗,祖父王僧辩。 王珪少孤,叔父王頍因参与汉王杨谅谋反,被诛杀,王珪受到牵连,隱居於終南山,直到隋朝灭亡。李纲以其“贞谅有器识”,荐为世子府咨议参军,為太子舍人,成為李建成的心腹。后来由于李建成阴谋作乱之事所牵连,王珪被流放到云南嶲州。玄武门之变後,王珪被太宗召回,拜諫議大夫,遷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貞觀二年(628年),任侍中。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在丹霞殿設宴,叫王珪評品諸大臣。王珪說:「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祥明,出納唯允,臣不如彥博。處繁治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冑。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臣不如魏徵。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與房玄齡、魏徵、杜如晦等齊名,《旧唐书》评价他:“性雅淡,少嗜欲,志量沇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人稱唐初四大名相。逝世后,追赠吏部尚書。.
查看 李建成和王珪 (唐朝)
王晊
王晊,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率更丞。 王晊被秦王李世民收買。當時,突厥入侵,唐高祖派李元吉率領秦王府的將領出征。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他偷偷到秦王面前,告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計劃。说李建成打算与秦王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让勇士刺杀秦王,上奏父親李淵说秦王暴病身亡,讓皇帝把国事托给太子。讓李元吉把尉迟敬德悉数活埋。此事之後,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查看 李建成和王晊
禁軍
禁軍,直轄屬於帝王或元首(如監國、太后等),擔任護衛元首或皇宮、首都警備任務的軍隊。.
查看 李建成和禁軍
秦安县
安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天水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东南部。面积160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60万。邮政编码 741600,县政府驻兴国镇。.
查看 李建成和秦安县
突厥人
突厥人(土耳其语:Türk / Türkler;维吾尔语:تۈركلەر /تۈرك / Türk / Türklär)是欧亚大陆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突厥”一名来自于中文史料对曾建立突厥汗国的部落的自称的译音。“突厥人”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专指曾建立突厥汗国的古突厥人;而广义则指从古至今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或被周边民族称为“突厥人”,自称突厥人和被称为突厥人的群体并不完全重合,如历史上有乃蛮、克烈等使用突厥语的蒙古部落,现代也有并无突厥人认同的楚瓦什人和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图瓦人。前者的使用范围基本以古突厥人作为一个政治群体退出历史舞台为下限,而后者则在从古至今的各语境下均被使用。如成书于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对突厥一词的使用即是其广义的含义,而同时该书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被认为是回鹘人。 現在全球約有1.82億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主要分佈(依人口多寡)在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俄罗斯的鞑靼斯坦、巴什科爾托斯坦与北塞浦路斯等国家与地区,此外在蒙古、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北高加索部分地區、巴尔干地区、中国的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也各有十万以上的人口分布。 “突厥人”一词,是一个文化认同概念,并非血缘群体,是经过历史上的长期迁徙,并融合、同化了大量其他民族后形成的,在体貌特征上和古代突厥人有相当的差别,基本上距离蒙古高原越远差别越大。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只有建立突厥汗国的阿史那、阿史德等十个部落被称为突厥,而其他突厥語部族则被称为“鐵勒诸部”。这说明中国史书中,突厥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不是民族概念。 古突厥人與烏孫以狼為圖騰。大帳外置一幅狼旗。烏孫中的咄陸部與古突厥人一樣,為陣亡的將士立石為記,將部落印記刻在石上。铁勒與堅昆最早一起住在葉尼塞河,曾向後者學習冶煉。.
查看 李建成和突厥人
窦建德
建德(),中国隋末民變軍领袖之一。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決定性的虎牢之戰中敗於李世民之手,被俘後遭斬首於長安。.
查看 李建成和窦建德
章太炎
太炎,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顧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学大师、民族主義革命者、中華民國國語設計者。.
查看 李建成和章太炎
管叔鮮
管叔鮮(),姓姬名鲜,又称管叔、关叔。是西周初年管国的唯一一任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第三子,周成王叔。管叔鮮和蔡叔度、霍叔处并称周初三监,監護殷商的頑軍遺民,後發動三監之亂反對周公,被殺。.
查看 李建成和管叔鮮
罗艺
罗艺(),字子廷,襄州襄阳县人。唐初將領,曾赐李姓,封為燕郡王、左翊卫大将军。後因在贞观元年谋反,逃亡而被殺。.
查看 李建成和罗艺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查看 李建成和甘肃省
盛彦师
盛彦师(),隋唐之际宋州虞城(今河南省虞城县)人。大业年间,为澄城县长。617年,李渊起兵军队至汾阴,盛彦师率门客千余人渡河投奔,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军总管,从平京城。618年,李建成、李世民东征回师,留他与史万宝镇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抵拒王世充。 十二月三十,李密东走,想脱离唐朝,史万宝认为憑李密的才能加之有王伯当的帮助,李密是不能战胜的。盛彦师不同意,他以为李密声称是去洛州(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实是到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张善相,于是在熊耳山的山间小路截击,结果杀死李密和王伯当。盛彦师以功赐爵葛国公,仍领熊州(宜阳)。之后,参与平定王世充的战役,镇守伊阙,绝王世充山南之路。官至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总管。盛彦师被徐圆朗俘虏,坚决不降。唐灭徐圆朗,盛彦师得还。谭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陵城)刺史李义满与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总管王薄有矛盾,没有借给他军粮。盛彦师将李义满投入监狱,朝廷释放的诏书没到,李义满就因气愤,死于狱中,武德五年(622年)三月十七,途经谭州的王薄被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杀害,朝廷追究,处死了盛彦师。.
查看 李建成和盛彦师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查看 李建成和隋朝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廟号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小字为那羅延(梵语,意为金剛不壞),鮮卑赐姓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掌权之後,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分治二百七十三年的中原和江南地區。.
查看 李建成和隋文帝
韋挺
韋挺(),雍州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唐朝初年官员。.
查看 李建成和韋挺
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荥阳郡为郡望的郑姓士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郑国灭亡后以国为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北魏时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个宰相。现代考古论证,河南省开封县境内的启封城外西侧有荥阳郑氏家族墓地。.
查看 李建成和荥阳郑氏
萧德言
萧德言(),字文行,唐初学者、经学家。 萧德言是南蘭陵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萧思话玄孙,萧介之孙,萧引之子。隋朝灭南朝陈后,迁徙关中,定籍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逃至京口定居。唐太宗贞观年间,萧德言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弘文馆学士。萧德言笃志于学,博通经史,特别精通《春秋左氏传》。曾参与修撰《括地-志-》。萧德言与魏徵、虞世南、褚亮等整理经史中有关历代帝王兴衰之由的记载,名為《羣書治要》,献给唐太宗。太宗发现此书博而要,多加称赞,赏賜优渥,被唐太宗誉为“关西孔子”。唐高宗为晋王时,唐太宗诏萧德言为晋王讲授经义;晋王为太子,唐太宗又令萧德言兼太子侍读。萧德言以年老请求致仕,唐太宗不许,下诏慰勉,赐爵武阳县侯。贞观十七年(643年),拜秘书少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累请表准致仕。唐高宗嗣位,以师加银青光禄大夫。進秘書監。萧德言晚年更加刻苦学习,每开经,都要祓濯(清洁)束带,正襟危坐,妻子对他说:“年纪大了为什么还要终日自找辛苦?”他回答:“面对先圣之言,为什么惧怕劳累?”永徽五年,萧德言卒。赠太常卿,谥号博。《全唐诗》存诗一首,《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萧德言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萧德言二十卷。现在已经失传。.
查看 李建成和萧德言
裴寂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裴氏的西眷裴。唐高祖时的宰相:武德元年(618年)至六年(623年)为尚书右僕射,六年至九年(626年)正月为尚书左仆射。.
查看 李建成和裴寂
裴矩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隋末及唐初政治家。初名裴世矩,后避太宗名讳,单名矩。 父亲裴讷之,北齐太子舍人,早卒。裴矩少好文学,甚有文采。仕途开始于北齐,齐亡后加入北周。周末杨坚执政期间被召用。杨坚取代周建立隋朝,裴矩受到重用。曾经参加平陈之战,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又参与隋礼的制定。隋炀帝即位后,裴矩继续被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掌握朝政,合称“五贵”。 裴矩一生中最重要的业绩为炀帝经营西域。大业元年(605年)至九年(613年)间,他至少四次奔波于甘州、凉州(今甘肃武威)、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地,大力开发商业,引胡商前往长安、洛阳,以首都贸易取代边境贸易。与此同时,裴矩收集了西域各国山川地理、人物风俗等资料,绘画各国贵族庶人的服饰仪表,制成《西域图记》三卷,并绘造地图,纪录各地险要,献给炀帝。裴矩引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等入朝,并打击西域贸易的竞争者吐谷浑。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逆炀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宇文化及失败后,裴矩事窦建德;建德败后,降唐。武德八年(625年)任太子詹事兼检校侍中、民部尚书。贞观元年(627年)卒,年八十余,赠绛州刺史,谥号敬。 所撰《西域图记》现仅存书序,记载了从敦煌到西海(今地中海)的三条主要路线,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还著有《开业平陈记》12卷、《邺都故事》10卷、《高丽风俗》一卷,与虞世南共撰《大唐书仪》10卷。今均佚。.
查看 李建成和裴矩
西安市
西安市,古称長安、京兆、镐京,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幾何中心,现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省省會,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中心。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1077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统一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周、秦、汉、唐,代表了中国帝王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从文明曙光的半坡到西周礼乐;从大秦一统到汉唐盛世;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以及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规划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渭水東南岸,地处中国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位於隴海鐵路上,区位显著,交通畅达。在地理环境上,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并有八水环绕。 西安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科技、教育、能源、金融、文化、商贸中心,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之一,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户籍人口905.68万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辖的大部分片区位于西安市境内。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查看 李建成和西安市
马三宝
#重定向 马三宝 (唐朝).
查看 李建成和马三宝
詹事
詹事,中國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事务。.
查看 李建成和詹事
高君雅
君雅(),隋朝大臣,为虎牙郎将。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派王威以虎贲郎将与高君雅同为太原副留守,监视李渊。次年,刘武周反隋,李渊诓骗王威、高君雅,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好向朝廷请兵,只能就地招募。王高同意了。李渊以逃亡而来的刘弘基、长孙顺德二人领兵。私下对王威同党武士彟,王高二人曾表达过对此事的怀疑,被武士彟打消。 同年五月十五,李渊、王威、高君雅正在办公,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前来呈给李渊密信。密信中是说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谋反。高君雅捋起衣袖大骂道:“这是造反的人要杀我。”李渊将二人收押。五月十七,突厥兵至太原城下,大家相信了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李渊以此为借口,杀死了王威、高君雅。.
查看 李建成和高君雅
魏徵
魏徵(),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諫太宗十思疏》為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
查看 李建成和魏徵
貞觀 (唐朝)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第二代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韓康伯注:「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孔穎達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陳夢雷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查看 李建成和貞觀 (唐朝)
黄永年
永年(),江苏江阴人,中國知名文史學家,生前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社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著作有《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古籍整理概论》、《古籍版本学》以及包括目录学、版本学、碑刻学、文史工具书的《古文献学四讲》等。与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为翁婿。.
查看 李建成和黄永年
郑观音
郑观音(),荥阳郡人,隋朝唐国公李渊世子李建成之妻,后为唐朝首位太子妃。 郑观音出自荥阳郑氏,是北魏太常卿、徐州刺史郑道玉的曾孙女,北魏司徒府长史、谏议大夫、颖川郡太守、吴山郡公郑谌的孙女,北齐本州大中正、吴山公、隋朝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括州刺史郑继伯的女儿,有一姐妹嫁给李安俨。 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虚岁十六的郑观音嫁给李建成。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立李建成为皇太子,郑观音也成为太子妃。唐高祖武德年间,追赠郑观音的父亲郑继伯都督潭衡郴道永邵连七州诸军事、潭州都督。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及诸子都被杀死,郑观音被迁居于别馆,上元三年(676年)正月三十日,郑观音在长乐门内的宫中去世,虚岁七十八。唐高宗深切哀悼,礼有加隆。丧礼所需的,优厚供给,并派太府少卿梁务俭、太子冼马萧沉监护丧事,在郑观音第五女归德县主的私人住宅出殡,上元三年七月七日(676年8月21日),祔葬隐陵之东侧。其墓志名为《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由文物贩子倒卖而为警方查获,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查看 李建成和郑观音
赵弘智
趙弘智()字处仁,河南新安人。 後魏車騎大將軍趙肅之孫。父赵玄轨,为隋陕州刺史。趙弘智生于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年),早年喪母,事父至孝。學通《三禮》、《史記》、《漢書》。隋大业年間,为司隷從事。入唐後,由大理卿郎颖(字楚之)推薦,擢拔为詹事府主簿。预修六代史。 贞观年间,他与令狐德棻、袁朗等十多人一同编修《艺文类聚》。自太子舍人转为吏部员外郎,迁国子博士、检校吏部郎中,寻为越王府长史兼检校吏部侍郎。遂转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以病外任莱州刺史。他对待兄长赵弘安如同对待父亲一样,将自己的俸禄全部交给他,赵弘安死后,又恭谨侍奉寡嫂,对侄子以慈爱著称。后迁任太子-李承乾-的右庶子,-李承乾-被废黜后,坐除名。不久起复为光州刺史。 唐高宗即位后,任陈王师。高宗令弘智于百福殿讲《孝经》,召集中书门下三品及弘文馆学士、太学儒者听讲,轻松回答学士们的问难。高宗很高兴,赐给他彩绢二百匹、名马一匹。不久升迁国子祭酒,仍为崇贤馆学士。永徽四年(653年)卒,年八十二岁,谥曰宣。有文集二十卷。.
查看 李建成和赵弘智
薛舉
薛舉(),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其父薛汪时徙居兰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中國隋代末年群雄之一。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正欲乘胜直取长安,却突然病逝。.
查看 李建成和薛舉
蔡叔度
蔡叔度,姬姓,名度,是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的弟弟。他是西周诸侯国蔡国第一任國君,在位年大約是從武王滅商後至三監之亂期間。 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把自己的八个弟弟分封在各个地方。叔度受封于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建立蔡国,以監護商紂王太子武庚所統領的頑軍遺民。 在周成王時,蔡叔度因不满周公旦專擅朝政,與管叔鮮、霍叔處或武庚發動了著名的三監之亂,聲討周公。周公起兵東征,蔡叔度兵败后被流放于郭邻,卒于迁所。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繼位於蔡。.
查看 李建成和蔡叔度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查看 李建成和长安
长安区 (西安市)
长安区为西安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南部。东有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与蓝田县为邻,西有沣渭新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鄠邑区接壤,南接宁陕县、柞水县,北靠雁塔区、灞桥区,是建设中的西安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新型主城区。.
陈寅恪
陳寅恪(),字鹤寿(不常用),是一位籍貫江西省義寧州(今修水縣)、生於湖南長沙的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亦為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通曉二十餘種语言。其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學,著有《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与钱穆、陈垣、吕思勉并称为严耕望所评选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查看 李建成和陈寅恪
陇西
陇西可以指:.
查看 李建成和陇西
李婉顺
李婉顺(),字尪娘,唐朝隐太子李建成次女,唐高祖李渊孙女。 武德九年(626年),李婉顺的二叔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长皇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齐王李元吉,对唐高祖声称二人作乱伏诛,迫使唐高祖追废李建成、李元吉为庶人,并下诏以秦王处分军国事。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即李婉顺的男性兄弟们皆被诛杀,并除宗籍,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亦然。李世民不久被立为皇太子,入住东宫。雖然政變中女性親屬與後代並沒有因血統被殺,但史书中没有李建成、李元吉妻妾、女儿在此后处境的明確记载。她的嫡母太子妃郑观音在唐高宗时期死于长安皇宫,而四叔李元吉女儿李令的墓志则提及唐太宗对她“恩加鞠养”。李婉顺可能如同她们一样,在玄武门之变后安置于皇宫。 同年,李世民受禅登基,是为唐太宗,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贞观十二年(638年),李婉顺受封为闻喜县主,嫁刘应道,生有数子。虽然唐太宗后来又于贞观十六年(642年)追复李建成为隐太子,但李婉顺却终其一生未能如太子女惯例进封为郡主。李婉顺自小好学,精通历代之事和诸子百家之言,但平日里并不显露,与亲朋谈论时并不涉及经史,终日作愚妇状,故即使亲人也不能看出其学问内涵。唐高宗龙朔元年六月六日,李婉顺薨于长安居德坊第。丈夫刘应道伤心不已,亲自为爱妻写下了《大唐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她的生平也仅见于此。 刘应道(613年—680年8月3日),字玄寿,广平易阳人,父刘林甫在唐高祖时期任中书侍郎,太宗朝任吏部侍郎,封乐平县男。二兄刘祥道是高宗宰相。刘应道年未弱冠而父丧,事母崔氏以孝,事兄如事父,以孝友而名闻四方。贞观十二年(638年),刘应道迎娶十七岁的李婉顺为妻,661年妻子去世,刘应道夫妻情深,在原夫妻所居正室东窗外另起一个小斋房,放一小床、一小榻,独居其中二十余年。刘应道多才多艺,善于丹青和丝竹,围棋居第二品以上,草书、隶书也为当时人们所贵。晚年皈依佛教。子刘献臣、刘广业、刘友贤、刘令植。.
查看 李建成和李婉顺
李孝恭
李孝恭(),唐高祖李淵從姪,唐初宗室名將,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二。.
查看 李建成和李孝恭
李安俨
李安俨,唐朝顿丘人。唐朝初年官员。 本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官,他的妻子郑氏与李建成太子妃郑观音为姐妹或同族。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败亡后,李安俨为李建成拼死搏斗,唐太宗认为他非常忠诚,所以特别信任他,命他掌管宿卫,封左屯卫中郎将。魏徵去世之前,唐太宗命令李安俨住在魏徵家,及时报告魏徵的病情。太子--用重礼贿赂侯君集及李安俨,让他们刺探太宗的心思,--谋反事情暴露,李安俨和侯君集、赵节、杜荷都被处死,李安俨的父亲九十多岁了,唐太宗赐予奴婢赡养他。.
查看 李建成和李安俨
李密 (隋)
#重定向 李密 (隋朝).
查看 李建成和李密 (隋)
李世民
#重定向 唐太宗.
查看 李建成和李世民
李建成
李建成(),小字毘沙門,中國唐朝高祖李淵嫡長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本為唐高祖太子,後被其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箭射死。後建成諸子亦被世民全數處決,以绝后患,父子皆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恢复李建成宗籍,追封息隐王,以亲王礼改葬,后又追封隐太子。.
查看 李建成和李建成
李元吉
李元吉(),又名劼,小字三胡,中国唐朝唐高祖的第四子,也是嫡四子。死于玄武门之变。.
查看 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琛 (唐朝)
李琛,字仲宝,唐朝宗室,襄武郡王,唐高祖李渊的七叔李蔚的孙子,父亲李安。 李琛木讷少文。隋朝义宁初年,封襄武郡公,与太常卿郑元璹带着女伎聘问突厥始毕可汗,约为和亲。始毕可汗遣骨吐禄特勒随李琛入京献物,授予刑部侍郎。武德初年,封襄武王,历利州、蒲州、绛州三州总管。宋金刚攻陷浍州,稽胡多叛,李琛镇隰州,为政宽简,为夷夏所敬重。武德三年(620年),李琛去世,其子李俭袭王,例降为襄武郡公。.
查看 李建成和李琛 (唐朝)
李神通
李神通,名寿,以字行。為唐高祖李淵之從父弟。唐朝初年大臣。.
查看 李建成和李神通
李福 (赵王)
李福(),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字祐,为李世民与楊妃所生。 639年,封趙王,过继给伯父隐太子李建成为後。644年,授秦州都督,实封八百户。649年,加右衛大将軍,累授梁州都督。咸亨元年(670年)在梁州官邸病故,享年37岁。其兄唐高宗贈其为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其妻宇文修多羅,字普明,宇文士及之女,660年5月3日去世。李福四子赠建平王李胤(死于李福生前)、嗣赵王李穆、信都郡公李泽、邯郸公李恭,后皆无嗣。神龍初年,唐中宗以蒋王李惲之孫李思順过继到李穆一系,为趙王之嗣。.
查看 李建成和李福 (赵王)
李纲 (唐朝)
#重定向 李纲 (新昌县公).
查看 李建成和李纲 (唐朝)
李靖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北)人,出自陇西李氏--四房之一的丹阳房,隋末唐初名将,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军事家。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朝滅陳的名将,對這個外甥最為賞識。.
查看 李建成和李靖
李轨
李轨(),字處則,凉州姑臧县(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人。隋末唐初时期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 隋朝大业中,补鹰扬府司兵。大业十三年(617年),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為了進攻薛舉,遣使給李軌送來璽書,稱李軌為從弟。十一月,李軌佔河西(今甘肅河西走廊)五郡之地,改稱涼帝,建元安樂,並遣人奉書給唐高祖,自稱從弟、大涼皇帝臣軌。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高祖派安兴贵劝李轨降唐,安兴贵劝李轨降唐无效,遂与其弟戶部尚書安修仁密谋,勾結胡兵发动兵变,城中人爭出就興貴,李軌見大勢已去,攜同妻子登上玉女台,飲酒告別,李轨被俘,送往長安与诸弟、诸子一同問斬。.
查看 李建成和李轨
李泰 (唐朝)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次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擅書法,工於草行,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后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免眾子重蹈自己起兵奪位的覆轍,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今郧县),后进封濮王。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652年)死于郧乡。.
查看 李建成和李泰 (唐朝)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查看 李建成和李渊
李承宗
李承宗(),唐高祖李渊孙,皇太子李建成长子。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李承宗被祖父唐高祖封为太原郡王,与叔父赵王李元景、鲁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二弟安陆郡王李承道、二叔秦王李世民之子恒山郡王李承-乾-、长沙郡王李恪、宜都郡王李泰同封。 李承宗早卒,未能活到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之际。 C.
查看 李建成和李承宗
李承道
李承道(),唐高祖李渊孙,皇太子李建成次子。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李承道被祖父唐高祖封为安陆郡王,与叔父赵王李元景、鲁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兄长太原郡王李承宗、二叔秦王李世民之子恒山郡王李承-乾-、长沙郡王李恪、宜都郡王李泰同封。后因李承宗早卒,李承道成为李建成事实上的长子。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及唐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并控制唐高祖,宣称李建成、李元吉谋反伏诛。唐高祖被迫下诏由秦王处分军国大事。随后李承道及其弟河东郡王李承德、武安郡王李承训、汝南郡王李承明、巨鹿郡王李承义及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即被诛杀,并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李建成,以延续其世系。 2013年电视剧《少年神探狄仁杰》则称李承道为安王,虚构了其死里逃生筹划复仇夺位的情节,由李立群饰演。 C Category:唐朝被處決者 Category:被褫奪身份的皇室成員.
查看 李建成和李承道
杨弘礼
杨弘礼,字履庄,隋朝尚书令杨素的侄子,父杨岳。杨岳与杨玄感不和,曾秘密上表炀帝说他必然叛乱。杨玄感被诛,杨岳作为其叔父被押在长安狱,隋炀帝使人赦免他,到了之后,杨岳已被长安留守所杀,故只赦免了杨岳诸子。唐高祖即位,以杨素有功于隋,诏命杨弘礼袭封清河郡公,官拜太子通事舍人。贞观年间,累迁至中书舍人。 唐太宗征辽东高句丽,拜杨弘礼兵部侍郎。驻跸山之役,领步骑二十四军跳出敌军后方,所向摧靡。唐太宗自山下看到其军马,袍仗精整,人人尽力,极为称赞,对许敬宗说:“越公儿郎,故有家风。”当时宰相都留在定州辅佐皇太子,只有褚遂良、许敬宗、杨弘礼在辽东军中掌行在机务。唐太宗还长安,拜杨弘礼中书侍郎,迁司农卿。後为昆丘道副大总管,随阿史那社尔、郭孝恪破处密,杀焉耆王,降馺支部,获龟兹、于阗王,凯旋。正好唐太宗驾崩,执事大臣将他下迁泾州刺史。永徽初年,唐高宗追论其功,迁任胜州都督,改太府卿。死后,赠兰州都督,谥号质。.
查看 李建成和杨弘礼
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与房玄龄人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时的宰相:贞观二年(628年)正月至三年(629年)二月为侍中,三年二月至十二月为尚书右仆射。.
查看 李建成和杜如晦
杜伏威
杜伏威(),名尧,字伏威,以字行,齐州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
查看 李建成和杜伏威
杜淹
杜淹(),字執禮,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太宗时的宰相,杜如晦的叔父。.
查看 李建成和杜淹
桑显和
桑显和,隋朝虎牙郎将,作为屈突通的部将,镇守河东。617年九月,屈突通派桑显和率几千名骁果乘夜袭击唐公李渊的部将王长谐的营地。王长谐不胜,孙华、史大奈率领游骑,从后面袭击桑显和。桑显和大败,逃回城里,拆掉黄河桥梁。屈突通和刘文静相持了一个多月,又派桑显和率兵夜袭刘文静军营。刘文静和段志玄力战,桑显和兵败逃走,刘文静将桑显和的部下全部俘获。屈突通听说长安已失守,就留下桑显和镇守潼关,率军准备奔往洛阳。屈突通一走,桑显和就献出潼关,投降刘文静。刘文静派窦琮与桑显和去等人率领轻骑追上屈突通。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他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寿。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队伍说:“如今京城已失,你们都是关中人,打算去哪里?”屈突通的士兵都投降,屈突通大哭:“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祇实知之。”屈突通被押送到长安,李渊任命他为兵部尚书。.
查看 李建成和桑显和
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隋末唐初官员,唐代书法家。他的楷書字體,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
查看 李建成和欧阳询
武德
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8年餘。武德是唐朝建国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有14个之多,而武德年结束时,唐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稳定了其统治。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查看 李建成和武德
段志玄
段志玄(),名雄,世以字行,唐初武將,齊州邹平县(今山東济南市)人。玄武门之变輔李世民有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後裔段文昌、段成式等人皆有文名。.
查看 李建成和段志玄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查看 李建成和洛阳市
溫大雅
溫大雅(),字彥弘,唐初并州祁(今山西省祁縣)人。 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溫君悠(溫君攸),官至隋朝泗州司馬。溫大雅有弟溫大臨(溫彥博)、溫大有,大雅兄弟小時候,薛道衡稱其兄弟皆有卿相才。温大雅入仕为东宫学士、长安县尉,以父忧去职。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為太原留守時,以大雅為留守府記室參軍,專掌文书起草等机要工作,随军撰成《大唐创业起居注》,记李渊雄才大略。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入长安称帝,當時礼仪皆由大雅等人制订。任黄门侍郎、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等职。後為秦王李世民所重用。 玄武門之變後,擢升禮部尚書,受爵黎國公。贞观三年(629年),久劳成疾,病逝长安,谥号“孝”。高宗朝追赠“尚书右仆射”。著有《大丞相唐王官属记》二卷、《今上王业记》六卷和《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史称“诸温儒雅清显……皆抱廊庙之器,俱为社稷之臣。”.
查看 李建成和溫大雅
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房彦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查看 李建成和房玄龄
政變
政變(法語:coup d'État,,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個國家之中有一部份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軍事叛亂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成政變,則會造成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或政体的改变。.
查看 李建成和政變
另见
589年出生
- 李建成
- 程咬金
626年逝世
中國遇刺身亡者
唐太宗
-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 唐击吐谷浑之战
- 唐太宗对西域诸国的战争
-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
- 唐攻龟兹之战
- 唐昭陵
- 唐灭薛延陀之战
- 唐灭高昌
- 唐高宗
- 天可汗
- 太穆皇后
- 安西大都护府
- 徐惠
- 昭陵六骏
- 李丽质
- 李元吉
- 李建成
- 李恪 (吴王)
- 李承乾
- 李明達
- 李泰 (唐朝)
- 李渊
- 李貞 (唐朝)
- 松州之战
- 步辇图
- 武则天
- 淺水原之戰
- 玄奘
- 玄武门之变
- 虎牢之戰
- 长孙皇后
- 阴山之战
- 高阳公主
唐朝皇子
- 李倓 (唐朝)
- 李元吉
- 李冲 (唐朝)
- 李凑
- 李孝恭
- 李守禮
- 李建成
- 李弘 (唐朝)
- 李忠 (唐朝)
- 李恪 (吴王)
- 李悟 (绛王)
- 李憲 (寧王)
- 李成美
- 李承乾
- 李普 (唐朝)
- 李永 (唐朝)
- 李泰 (唐朝)
- 李溶
- 李滋
- 李瑛 (唐朝)
- 李璘
- 李璡
- 李知柔
- 李素節
- 李貞 (唐朝)
- 李賢 (唐朝)
- 李載義
- 李迥
- 李述 (唐朝)
- 李迺
- 李連
- 李逾
- 李道宗
- 李遘
- 李選
- 李重俊
- 李重润
- 李重福
- 武三思
- 武承嗣
- 武攸宁
- 武攸暨
隋朝将军
- 冼夫人
- 史大奈
- 周罗睺
- 單雄信
- 宇文化及
- 宇文智及
- 宇文述
- 屈突通
- 张须陀
- 朱粲
- 李孝恭
- 李密 (隋朝)
- 李建成
- 李渊
- 杜伏威
- 来护儿
- 杨义臣
- 杨恭仁
- 杨玄感
- 柴绍
- 楊素
- 楊諒
- 殷开山
- 沈法兴
- 王世充
- 王伯当
- 窦建德
- 罗艺
- 苏定方
- 萧摩诃
- 长孙晟
- 高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