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朝鲜战争

指数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目录

  1. 423 关系: 加拿大埃及原子弹原州市厄瓜多尔停戰協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印度危害人类罪危地马拉千里馬運動南部軍 (電影)南朝鮮國防警備隊南朝鲜劳动党南斯拉夫南日反戰反攻反攻大陸古巴台灣台灣海峽台湾史密斯特遣隊史丹福大學出版社叙利亚墨西哥多明尼加大田广域市大韩民国大韓帝國大韓民國國軍大韓民國總統大韓民國陸軍奥地利委內瑞拉宽甸满族自治县實尾島事件尼加拉瓜崔庸健工党 (英国)工兵左派巨济岛巨济岛事件巴基斯坦巴西巴拿马巴拉圭上将... 扩展索引 (373 更多) »

  2. 1950年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3. 1950年代韩国
  4. 1950年冲突
  5. 1951年冲突
  6. 1952年冲突
  7. 1953年衝突
  8. 20世纪内战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
  10. 亞洲內戰
  11. 冷戰衝突
  12. 加拿大戰爭
  13. 南非战争
  14. 土耳其戰爭
  15. 希臘戰爭
  16. 新西蘭戰爭
  17. 朝鮮半島歷史
  18.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戰爭
  19. 朝鲜半岛战争
  20. 比利時戰爭
  21. 泰國參與的戰爭
  22. 澳大利亚战争
  23. 盧森堡戰爭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25. 美国战争
  26. 联合国在亚洲的行动
  27. 荷蘭戰爭
  28. 菲律宾战争
  29. 蘇聯戰爭
  30. 革命性质的内战
  31. 韓國的戰爭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查看 朝鲜战争和加拿大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朝鲜战争和埃及

原子弹

原子弹又称裂变弹(Atomic bomb),是一种利用核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由美国最先研制成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在爆炸的同时会放出强烈的核辐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组织。第一个裂变(原子弹)试爆释放出的能量为约20,000吨TNT(见三位一体核试爆)的相同的当量。第一个热核(氢弹)试爆释放相同的能量为10,000,000吨TNT的当量。.

查看 朝鲜战争和原子弹

原州市

原州市()是韩国江原道的一座城市,人口32万多(2013年)。該市與江陵市共組成江原道地名當中「江」「原」兩字的來源。.

查看 朝鲜战争和原州市

厄瓜多尔

厄瓜多共和国(República del Ecuador)是一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祕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巴哥群島。 厄瓜多於1809年8月10日時脫離西班牙的统治獨立建國。由於赤道橫貫了厄瓜多的國境,所以西班牙文中以赤道(ecuador)作为国名,因此該國又擁有「赤道国」的別稱,或因為盛產香蕉而又被稱為「香蕉之国」。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的山麓,海拔高達2,850公尺,使該市成為全世界第二高的首都(僅次於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厄瓜多尔

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Armistice),亦稱休戰協定,是指之間為了暫時停止敵對行為而締結的協定。 停战协定必须由作战各方締結,它禁止任何作战方进行进攻。规定停战协定的国际法是1907年的海牙公约。 停戰協定不可與和約同日而語,也不應稱為暫時和約,因為在交戰國之間以及在交戰國與中立國之間,戰爭狀態在各方面仍然繼續存在,只是敵對行為停止而已。.

查看 朝鲜战争和停戰協定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是美国的首都,原稱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缩写为 D.C.),以及簡稱華盛頓(Washington)、特區(the District)等。中文通常簡稱華府。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大多數美国聯邦政府機關、與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國際貨幣基金、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並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最富裕、財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該地區2015年的人均生产总值爲181,185美元,冠绝全美。 1776年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費城,之後因獨立戰爭和國家新立而屢有變遷,到1785年開始紐約被定為美國的首都。1790年7月1日,国会通过《》,决定将首都从纽约迁至波多马克河和安那考斯迪亚河汇合处附近;但完成正式遷都前先由費城暫代首都。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權充十年首都的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实际上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聯邦地區,因此不屬於美国的任何州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兩州界河波多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形成特区西面的天然界限。成立之初,哥伦比亚特区是一个边长10英里(16公里)的長方形区域,不仅包括了特区现在的全部范围,还包括波多马克河西岸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县,即今日的阿灵顿县以及亚历山德里亚市。特区成立后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为国会过度重视东岸以及蓄奴等问题,发起了回归弗吉尼亚的运动,經他们多次请愿,美国国会于1846年7月9日通过法案,并经弗吉尼亚人民大会批准,将波多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还弗吉尼亚。特區設立早期,波多马克河北岸有喬治城鎮、华盛顿市及华盛顿县三個分開的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华盛顿市乃為彰顯喬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後來發展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依據一項1871年的立法,前述三區於1878年合并为华盛顿市,而聯邦管轄的特區及華盛頓市地方政府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日使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合稱。.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印度

危害人类罪

危害人類罪或反人类罪,旧译违反人道罪,于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该罪名中文译名确定为危害人类罪。规约中的定义为“是指那些针对人性尊严极其严重的侵犯与凌辱的众多行为构成的事实。这些一般不是孤立或偶发的事件,或是出于政府的政策,或是实施了一系列被政府允许的暴行。如针对民众实施的谋杀,种族灭绝,人體試驗,酷刑,强奸,政治性的、种族性的或宗教性的迫害,以及其他非人道的行为”。As quoted by Guy Horton in April 2005, co-Funded by The Netherlands Ministry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危害人类罪

危地马拉

地馬拉共和國(República de Guatemala),通稱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西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接壤,东北邻伯利兹,东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危地马拉

千里馬運動

千里馬運動是朝鲜勞动黨委員長、內閣首相金日成在1957年至1961年五年計划的称呼。是在1956年12月会议通过促进朝鲜经济社会发展的运动。 这次运动的发端是金日成1956年访问降仙製鋼廠,指示要以千里馬的精神生产鋼材,之后该廠改名千里馬製鋼連合企業所。 1960年平壤市造了千里馬銅像以紀此事。.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千里馬運動

南部軍 (電影)

《南部軍》(,Nambugun: North Korean Partisan in South Korea)為1990年韓國戰爭電影,於1990年6月2日上映,片長158分鐘,由韓國著名導演鄭智泳執導及監製,南電影製作公司出品、製作及發行,本片根據韓戰時期朝鮮游擊隊員(1922年11月25日 - 1997年3月6日)的同名自傳小說改編,由安聖基、崔民秀、崔真實、李惠英主演,本片是導演鄭智泳第一部極具爭議性的電影代表作,繼1955年的《稗牙谷》首次在銀幕上正面表現朝鮮游擊隊的先河後,本片雖然也取材朝鮮游擊隊的故事,但與前者存在著差異。本片並沒有把游擊隊員處理成「英雄人物」,只是在描寫「共產主義」和游擊隊員時更加注重人性,並帶有肯定的態度,這在韓國電影史上還是前無古人的。 儘管如此,以當代知識分子的觀點看待,影片中對游擊隊員的刻畫過分偏重於個人傾向,給民眾以非主體形象化的感覺而受到批判。1987年6月後,韓國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南部軍》這樣曾經被看做敏感的題材也漸漸重見天日。經過社會變革洗禮的新一代知識分子成長起來,而其中鄭智泳成為當時韓國電影界的代表人物,並首次拍攝了這部具有社會歷史意義的電影作品,本片在韓國上映後共有32萬入場人次,亦奠定鄭智泳日後在韓國影壇上的地位。 本片是已故韓國女星崔真實的電影處女作。.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南部軍 (電影)

南朝鮮國防警備隊

南朝鮮國防警備隊(朝鮮漢字:南朝鮮國防警備隊;諺文:남조선국방경비대;英文:South Korean Constabulary of Police Reserve)是美軍政廳在1946年1月15日組建的一個團級武裝部隊,因為该部队日後改編為大韓民國陸軍,該日也是韓國陸軍創設紀念日。.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南朝鮮國防警備隊

南朝鲜劳动党

南朝鮮劳动党(),简称南劳党,是-zh-hans:朝鲜;zh-hant:韓國-半岛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義政党。.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南朝鲜劳动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南斯拉夫

南日

南日(남일,),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事家、政治家。朝鲜人民军大将,苏联派人物。历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代表、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南日在朝鲜战争期间担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职务,后又作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席代表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1976年3月7日,因车祸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查看 朝鲜战争和南日

反戰

#重定向 反戰運動.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反戰

反攻

反攻是軍事行動上的一種作戰模式,指對敵人佔領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進攻,與一般的攻勢不同的是,反攻通常是指在敵人消耗了大部份兵力與預備隊時才發動攻擊,通常可顛倒戰場局勢,直到己方反攻部隊衝力消耗殆盡,倘若錯誤判斷敵人實力耗損程度則反會將己方作戰梯隊實力折損。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來說,蘇軍進行一連串反攻攻勢以其包圍敵軍,但錯誤預料南方德軍機動部隊的調集與實力,最終被包圍消滅,損失甚重。反攻按照作戰規模可分作「戰略反攻」和「戰術反攻」。.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反攻

反攻大陸

反攻大陸或称光復大陸,是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遷往臺灣後至1980年代前的政治主張與口號,意指反攻國共內戰後被中国共产党統治的中国大陆。通常與「解救同胞」、「消滅共匪」、“反共抗俄复国”、“杀朱拔毛”等政治口號並用。 因應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兩岸情勢稍緩及國際情勢改變,反攻大陸的熱度已逐漸消退。1980年6月,時任總統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以取代前總統蔣中正與嚴家淦的「反共復國」國策,且順利成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綱領。之後,並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等組織的具體落實。.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反攻大陸

古巴

古巴共和国(República de Cuba),通称古巴(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与24°,西经74°与85°之间。处在加勒比海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西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隔尤卡坦海峡,南有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东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隔向风海峡,东北方有巴哈马群岛,与美国隔佛罗里达海峡相对,与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的陆地最短距离约为145公里。作为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和人口第二多的岛屿,古巴扼守巴拿马运河与美国东岸之间的海路要道。被形容为墨西哥湾的钥匙。领土包括古巴主岛及其附属群岛和青年岛。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圣地亚哥是第二大城市。 一般认为,“古巴”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區少數以白人為主、混血為輔的國家,同時有少量的华裔,族群組成與美國類似,許多民眾有亲戚居住在美國。然而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美国长期的经济封锁,但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99.9%的识字率和接近1.8公顷的人均生态足迹,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2014年,古巴更是首次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行列。古巴于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國家。目前古巴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经展开,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古巴的代表特奥多尔·弗里德里奇指出,古巴是目前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飢餓的國家。不過,古巴的審查制度、言論自由、人權等方面与其他一黨制國家一樣,存在由國家主導控制和鎮壓言論自由的傾向,而且有部分異見人士因為政治因素流亡國外。.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古巴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台灣

台灣海峽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歐洲早期稱福爾摩沙海峽)指的是介於福建與台湾之間的狹窄海域和海峽。 由於臺灣海峽位於东海及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水域;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成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 地理學上為东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台湾新北市三貂角經釣魚臺列嶼之黃尾嶼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則是以屏東縣鵝鑾鼻與福建省东山岛連線為界,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縣的小琉球。.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台灣海峽

台湾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台湾

史密斯特遣隊

#重定向 烏山戰役#史密斯特遣隊.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史密斯特遣隊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UP)是史丹福大學的出版社。1892年在史丹福大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出版公司,1895年首次把“斯坦福大學出版社”的名稱印在書上。 1917年,史丹福大學買下出版社,使之成為斯坦福大學的一個部門。 1999年,出版社成為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的一個部門。它每年出版約130本書,目前地址是在史丹福校園的東南部,史丹佛研究園區的Page Mill Road。.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al-Jumhūrīyah al-ʻArabīyah as-Sūrīyah),通称叙利亚(Sūriyā),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属于中东阿拉伯国家,首都大马士革。叙国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独立,1946年4月7日被联合国及世界各国认可为正式独立国家,现任总统為巴沙尔·阿萨德。.

查看 朝鲜战争和叙利亚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查看 朝鲜战争和墨西哥

多明尼加

多米尼加共和國(República Dominicana),通稱多米尼加,是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國,與西側的海地共處於西班牙島,陸地面積48,670平方公里,首都與最大都市為聖多明哥,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貨幣為多米尼加比索。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統計,2013年人均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約為9700美元。 多米尼加原為泰诺族等阿拉瓦克人世居之地,哥倫布於1492年踏上西班牙島後,現今多米尼加的部分被西班牙統治了三百多年,並在1795年至1801年間被法國統治。1821年11月30日,多米尼加脫離西班牙統治,宣佈獨立;才過了9星期,於1822年2月卻被島上西邊的海地吞併。不過兩者的差異太大而難以聯合,多米尼加人於1844年重新脫離海地統治,再度宣佈獨立。1865年,擊退西班牙入侵。現任總統是达尼洛·梅迪纳。.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多明尼加

大田广域市

大田广域市()位于韩国中部,是韩国第五大城市,於2012年及之前曾為忠清南道的首府。2010年人口为150万。大田是韩国京釜线、湖南线、京釜高速公路、湖南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是韩国铁道公社总部所在地。世宗特別自治市位于大田广域旁边。目前韩国关税厅、统计厅、特许厅、调达厅、兵务厅、山林厅、文化财厅、中小企业厅等12个政府机关位于大田市。 大田是韩国科技中心,许多韩国研究机构像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韩国电子和电信研究院(ETRI),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KARI)都位于大田市。位于大田儒城区的大田科技园内驻有79个研究机构和28个韩国政府主管的研究所,拥有5万人以上研究人员。大田于1998年主办成立了世界科学城市联盟(WTA)。 目前,WTA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2个国家67个机构的国际组织,作为UNESCO的正式咨询机构,与众多国际组织展开了积极的合作。1993年,大田市还曾举办1993年世界博览会。.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大田广域市

大韩民国

大韓民國(,國際音標:,简稱韓國()、南--韓,是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民主共和國家,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西海,東南緊接朝鮮海峽,東邊是韩国東海,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鲜相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約45%),人口約5,000萬。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亦是亞洲四小龍和未來11國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 。目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1,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27,600美元,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發達國家名錄。 韓國政治體系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韓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自1987年起由韓國國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不能連任。韓國國會為一院制立法机关,通过單一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结合的方法選舉,每届任期为四年。韓國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其最高司法机构是大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批准。另外韓國还设有宪法法院,用于保护宪法和保障国民的基本权利。 韓國實行多黨制,其中中間偏右的自由韩国党和中間偏左的共同民主黨是韓國兩個最大的主流政黨,左右着韓國的政壇。.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大韩民国

大韓帝國

大韩帝国(,1897年10月12日-1910年8月29日)是朝鲜王朝末期所使用的国号。国土与原朝鲜王朝相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为界),国都同為汉阳(今首爾),其皇帝高宗亦为原朝鲜國君主。大韩帝国是朝鲜王朝历史的一部分,只是國號由「朝鮮國」改為「大韩帝国」,得名於古時的三韓。 1897年,亡命俄羅斯駐朝公使館的高宗回到德寿宫称帝。大韩帝国历经兩代十四年,至1910年8月被日本併吞而滅亡。由於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的分裂,大韓帝國也是迄今最後一個實際統治整個半島的主權國家。.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大韓帝國

大韓民國國軍

大韓民國國軍(,Republic of Korea Armed Forces),通常簡稱為韓軍或韓國軍,是大韓民國的國家軍隊,由大韓民國陸軍、大韓民國海軍、大韓民國海軍陸戰隊、大韓民國空軍构成,該國亦設有預備軍。 大韓民國國軍现役总兵力为69万,在世界上排名第六,其中陆军56万、海军6.7万(含海軍陸戰隊的2.8萬)、空军6.3万,另外尚有預備軍304万人,而美軍在韩国亦有约2.8万之驻軍。 軍隊的指揮系統分為平時與戰時兩種體制。平時的指揮架構是由大韩民国总统擔任最高統帥,國防部部長為文官,執掌軍事相關事項,聯合參謀本部議長與陸海空三軍參謀總長(軍種司令)為將官,擔當部隊指揮、監督任務。在戰時與駐韓美軍並肩作戰,美軍與韓軍均由「韓美聯合軍司令部」負責指揮。1953年5月16日簽定停戰協定後,韓戰結束,南北隔著38度線分治,三八線以南的韓國隨即在美國協助下重建,在1980年代後經濟獲得高度的發展。面對朝鲜人民軍威脅,大韓民國也投注龐大資源發展軍備。 韓國國軍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衛和特別是防禦朝鲜人民軍威脅,但人道救援和災害救濟亦是其任務之一。近年積極參加聯合國事務,曾在1993年派遣一批工兵部隊參加索馬利亞的聯合國維和任務,此外,非洲、東帝汶、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亦曾派駐兵力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大韓民國國軍

大韓民國總統

#重定向 大韩民国总统.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大韓民國總統

大韓民國陸軍

大韩民国陆军(대한민국 육군,Republic of Korea Army,ROKA),通稱韓國陸軍,為大韓民國國軍的陸上部隊,也是三軍中規模最大的軍種。 韓國陸軍是在1948年9月5日,由其前身「南朝鮮國防警備隊」(남조선국방경비대,South Korean Constabulary of Police Reserve)改編而成。.

查看 朝鲜战争和大韓民國陸軍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查看 朝鲜战争和奥地利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簡稱委內瑞拉,是一個位於南美洲北部的熱帶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首都為卡拉卡斯。西與哥倫比亞接壤,東與蓋亞那毗鄰,南與巴西交界。海岸線包括北部加勒比海及東北部大西洋島嶼總長約2,800公里。委內瑞拉生物多樣性豐富,為西至安地斯山脈、南至亞馬遜盆地、東至奥里诺科河三角洲物種的生物棲息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委內瑞拉

宽甸满族自治县

宽甸满族自治县是中国辽宁省丹东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在丹东市东部、鸭绿江北岸,邻接吉林省。 面积618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118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宽甸镇。.

查看 朝鲜战争和宽甸满族自治县

實尾島事件

實尾島事件()發生於1971年8月23日,是韓國最大的一起派北特務叛亂事件。韩国空军684部隊因南北缓和后遭受不公待遇,发动“武装叛乱”前往青瓦台總統府抗议。在汉城与军警发生冲突后全军覆灭。.

查看 朝鲜战争和實尾島事件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共和国(República de Nicaragua),通稱尼加拉瓜,是位於中美洲的一個國家,為中美地峡面積最大的國家,北鄰洪都拉斯,南邊是哥斯達黎加,東臨加勒比海,西面太平洋。尼加拉瓜國土可分為三個主要地理區,分別為太平洋低地區、較為濕涼的中部高地區以及加勒比海低地區。尼加拉瓜近太平洋地區有中美洲最大的2個淡水湖-馬那瓜湖及尼加拉瓜湖。尼加拉瓜首都是马那瓜。溫暖的熱帶氣候、生物多樣性及活火山等為尼加拉瓜主要的旅遊景點。.

查看 朝鲜战争和尼加拉瓜

崔庸健

崔庸健(朝鲜文:최용건,),朝鲜的獨立活動家及中国和蘇聯軍人、朝鮮國家元首及政治人物。又名崔秋海、崔石泉、崔龍建、崔龍根、崔鏞健、崔勇進、金志剛等。字秋海、號石泉。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崔庸健

工党 (英国)

工党(Labour Party)是英国的一个奉行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中间偏左政党。.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工党 (英国)

工兵

--,英語稱為Sapper、Pioneer或Combat engineer,是為地面作戰部隊提供支援的非前線部隊。主要負責開路、架橋、障礙排除、設置及災害搶修等工程性質任務,亦會參與民間維修及建設,是軍隊中的必需部隊。 現代化軍事戰術部隊中,有部分國家將工兵列為特種部隊或是特種技能,如英國,澳大利亞將戰鬥工兵作為部隊前鋒並配置反坦克飛彈,在美國將工兵技能則做為特種技能訓練,結訓後可以獲得工兵特種勳.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工兵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左派

巨济岛

巨濟島(),大韓民國東南部慶尚南道巨濟市的主島,面積383.44平方公里,是該國第二大島嶼。巨濟島的北面是鎮海灣,南面是朝鮮海峽,東面是日本海。過往島嶼依賴船隻與大陸連繫,現時與統營市由新巨濟大橋相連,与釜山由巨加跨海大桥相连,使交通得以大大改善。 巨济岛上建有多个良港。造船业是岛上的支柱经济。韩国第二和第三大造船厂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都位于巨济岛。.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巨济岛

巨济岛事件

巨济岛事件,是指朝鮮戰爭期間,美軍在巨济岛上建立戰俘營的一段歷史。.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巨济岛事件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巴基斯坦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巴西

巴拿马

巴拿马共和国(República de Panamá ),簡稱巴拿馬(Panamá ; ),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面积7.55万平方公里,人口393万。連接大西洋及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位於國家的中央,劃分了南北美洲,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巴拿马

巴拉圭

巴拉圭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araguay,Tetã Paraguái)是南美洲內陸國家,地據巴拉圭河兩岸。其南邊國境完全與阿根廷接壤,東北與西北角則分別是巴西與玻利維亞,為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首都為亞松森。.

查看 朝鲜战争和巴拉圭

上将

上將是軍階之一種,通常為高級軍事將領。.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上将

上甘岭 (电影)

《上甘岭》是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摄制的战争电影(黑白),讲述的是朝鲜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事情。.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上甘岭 (电影)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為美軍「摊牌行动」(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份。1952年夏季,美第9軍計劃動用美國陸軍第7師,大韓民國陸軍第2師及第9師,奪取五聖山南麓的三角峰和“阻擊”棱線,進而威脅五聖山,這次行動稱之為“攤牌行動”,其中中國官方將發生在三角峰附近的戰鬥稱之為“上甘嶺戰役”,而美方及韓方則稱「三角高地戰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삼각 고지 전투)。 戰鬥自1952年10月14日開始,持續42日,但截至1953年1月初,在“阻擊”棱線附近仍有零星戰鬥,在3.7平方公里的地區,双方伤亡约3万人。截至1952年末,志願軍仍然控制三角峰即上甘嶺的全部區域,但是韓軍軍隊奪取了“阻擊”棱線中除了北部Y高地之外的所有區域。 在“攤牌行動”,志願軍第15軍遭聯合國軍重創,其中第45師在“阻擊”棱線的戰鬥中遭韓軍第2師毀滅性打擊,截至戰爭結束之後志願軍第45師都沒有再次出現在戰場上。“攤牌行動”結束之後,志願軍轉入守勢,與聯合國軍脫離接觸。遭受重創的中共軍第45師、第29師被撤回後方,三角峰即上甘嶺附近交由第106團把守,主力第34師退守五聖山。 6個星期的艱苦奮戰過去了,聯合國軍司令部所屬部隊控制了狙擊嶺的一部分,但失去了整個“三角山”。在“三角山”戰鬥中,他們由最初的2個營的兵力發展到2個師以上的兵力,死傷人數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儘管中國人大概在這場戰鬥中耗費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們絲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表現了為奪取有戰術意義的高地,他們是願意付出重大犧牲的。“三角山”之戰,中國軍隊以他們不屈不撓的鬥爭扭轉了白馬山之戰的敗局,並且迫使聯合國軍停止進攻。 中國方面的觀點通常將上甘嶺戰役視為韓戰中一場重要且關鍵性的勝利,諸如《抗美援朝戰爭史》一類的官方戰史也著重描述中國志願軍經歷了傳奇性的刻苦、犧牲與勝利。因此在戰後的數十年間,這場戰役成為了中國藝文、愛國創作(包括一部1956年上映的電影《上甘嶺》)的主要題材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上甘岭战役

丁一權

丁一权(;),大韓民国軍人、政治家。20世纪40年代僞滿洲國军官,在日帝強佔期曾改日本姓名中島一權()。本贯罗州,小名丁一鎮(정일진),號淸史(朝鮮語:청사)。历任大韓民國陆军参谋總长、外務部部長、国务总理、国会议长等职,2008年成為韓國人名辞典收录的亲日派。 出生于日治時期朝鮮半島的咸鏡北道。滿州國軍官學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学校(55期)毕业。曾任大韓民國陆军参谋總长,1964年5月10日至1970年12月20日任国务总理。后任韩国国会议长。被視為韓國的親日派。.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丁一權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務的组成部门,負責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與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間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简称国务院总理、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首长,是国家政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国务院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可以签署和公布国务院令,应当根据宪法对国务院赋予的职权行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國家政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負責。国务院总理每届任期为五年,1982年后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体制中,国务院总理属於行政级别最高的第一级,为国家级正职。历任国务院总理全部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是除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外的唯一例子。 国务院总理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是从1949年到1954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下设政务院的负责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重定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是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27日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领导下的“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机构。.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將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國

中國與聯合國

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始於1945年聯合國籌建之初。中國與美,英,蘇聯是並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四巨頭,也是聯合國宣言最初的簽署國。二戰後,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中華民國”的席位参与联合国,在《聯合國憲章》第23條中明載“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是五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自1971年後,北京和台北以各自的立場為基礎循《聯合國憲章》第33條解決政治紛爭。 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國與聯合國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大陆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简称央视;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缩写为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电视媒体之一。开播于1958年5月1日,现拥有45个电视频道,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的电视台,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以中文进行广播的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所有的节目都通过卫星播出,该台拥有中国大陆境内最多的收视人群。除了面向中国大陆播出的频道之外,央视还通过卫星、互联网向全球播出包括中文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国际频道。央视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自己的记者站,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了非洲分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设立了北美分台,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化新闻媒体”。央视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接管理,同时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将自身定位为“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对外呼号中国之声。由于央视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央视本身和有关央视的新闻事件也时常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中央电视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并称为“中央三台”。.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個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國東北在永乐遷都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廣義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东三省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三个省,总和生育率为0.74至0.76,仅为世代更替水準的三分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在朝鮮戰爭中参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总称。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名义上是志愿,实际上是以解放军完整建制参加战斗,其下属部队均保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和番号。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威胁美韩不得越过三八线,韩国国军依然于1950年10月1日越过了三八线,美军在聯合國通過決議後也于10月9日攻入北方,至19日已攻下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秘密参加朝鲜战争。志愿军参战后,迅速击退了已接近鸭绿江的美军,使战线在开战一年后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苏联首先主张停火而中、美均表赞同,但停战谈判多次中斷。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后宣告停战。1958年,结束使命的志愿军部队撤离朝鲜,归国返回原来的编制和驻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1955年9月27日授予55位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之後又增加兩位,總共57位,稱為開國上將,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軍銜制被取消。1988年軍銜制恢复后,有152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此时的上将位于一级上将之下、中将之上。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后,上将遂成为解放军最高军衔。 含57位开国上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迄今共有208位上将(其中洪学智在1955年和1988年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以下职务等级授予上将军衔:.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简称八一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广安门外六里桥北里甲1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电影制片厂之一。隶属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要从事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故事片的制作,同时也进行译制片、科教片、电视剧(包括境外引进剧)及音像制品的制作,尤其擅长军事题材故事片和大规模战争场面的拍摄。.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由1945年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骨干,在东北三省发展组建而成。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在1949年3月11日改称为第四野战军。1955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所部转隶广州军区。.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簡稱中共中央,在中共党内和中国境内也简称“黨中央”或“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现有委員204人,中央委員主要身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务院组成部门正部级主要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大军区级主要领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及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等。 中央委員都有權提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成員。另外尚有候補委員172人,他們也可参与中央委員會,但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當中央委員因故出缺時,候補委員可以依得票數的高低來遞補中央委員。.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七大到1982年十二大召開前,最高负责人职务的正式职称,简称中共中央主席。党主席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第七届一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在会上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此后毛泽东终身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中共中央主席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国家大小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在国家主席和国防委员会被废除后,党主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法律上的最高统帅。 1982年9月1日,中共召開十二大,为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决定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不再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只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职能为负责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中共八大党章中曾经表示,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职(設而未任);不过,当时任职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泽东最终没有出任中央委員會名誉主席,反而在中共七大、八大、九大、十大中连任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也成为毛泽东终身任职的职务。.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又稱《中美互防條約》,中共方面称之为“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或“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54年12月3日簽訂的國際條約。該條約以軍事為基礎,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合作條約。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發布聲明時,依第十條規定,美國國務院正式通知中華民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將於1980年1月1日終止。隨後,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取代。.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被称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 1784年,刚获得独立不到半年的美国就派中國皇后號到中国进行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于1844年与美国签署了第一個條約《望廈條約》,此后又签了《中美天津條約》、《辛丑各國和約》等条约。1908年,美国根据《辛丑条约》退还了部分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该款项被用于留美预备学校的建立。1913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美国促使日本归还山东主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援助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和内战。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臺湾后,因冷战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统治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甚至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爆发战争。后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终止与其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1982年八一七公报发表,与此前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合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的基础。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称其目的是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中国;而美国的目的是作为全球领袖,同时保持国家安全与全球军事、经济霸权地位。因此,即使中国大陆实现改革开放,美国从中得利,但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存在。中国强大意味着中国模式的扩散,将会威胁美国的地位。美国希望通过利用朝鲜问题、钓鱼臺争议、臺湾问题、南海争议、藏南问题以至局部经济制裁(反倾销调查)、间谍黑客攻击等多方面遏制中国崛起。 当前,两国关系十分复杂,既非完全的敌人又非正式的伙伴,敌对与合作并存。多数人认为中美两国在历史上没有领土争议的包袱,美国在科技上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但政治上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和表述。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現時中國將兩國關係稱為“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而中美两国则被部分西方学者称為两国集团(G2)或中美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美关系

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半島南半部地區的大韓民國之間的雙邊外交關係。兩國在經濟上的交流始於1975年,而雙方在1992年才正式建交始邦交正常化,此前大韓民國因堅定的反共立場,長期與堅持反共和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政府保持官方關係。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韩中关系不断提高,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文化、人员往来迅猛发展。1992年9月27日,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在两国建交仅1个月後,便率庞大访华团出访中国。双方在北京发表了《中韩新闻公报》,并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中韩关于设立经济、贸易、技术联合委员会协定》、《中韩科学技术协定》。 1997年12月,金大中访华期间,两国关系被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5月,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时,两国关系被再次提升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边关系走向成熟。然而自從韓國政府決定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開始,中國強烈反對後,雙方關係惡化。文在寅就任总统后,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韩关系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建國初期曾採用五色旗,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後被現今設計取代。其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國民革命軍(中華民國國軍前身)北伐勝利後頒行全國。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肈建之初衷。除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必須懸掛外,亦使用於其邦交国家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華民國總統

中風

中風(stroke),又稱作腦血管事件(cerebrovascular event,簡稱CVE)、腦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簡稱CVA)、腦血管病變(cerebrovascular incident,CVI)、或腦病突發(brain attack),是指腦部缺血造成的腦細胞死亡 -->。 中风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一种是由出血所造成的 -->。 不論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腦中風都會造成腦功能異常。 常見的中風症狀包括無法移動單側的肢體或者是一邊的身體沒有感覺、無法理解別人的話、、暈昡、等等。 --> 中風的症狀通常在發生後很快就會出現 -->,如果症狀在二十四小時內消失,有時會稱它為「暫時性腦缺血(英語: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或小中風。 If symptoms last less than one or two hours it is known as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or mini-stroke.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風

中苏交恶

中苏交恶或称中苏分裂(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раскол)是指冷战期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的外交、军事关系上的疏远甚至對峙衝突。其分歧同时覆盖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層面。有鑑於兩者的軍事地理及歷史關係複雜,双方的矛盾本身就基本不可避免,开始于1950年代末,在1969年达到顶峰,其后续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中後蘇聯改革始有轉變,到1989年六四事件前关系才正常化,期间三十年的冷战時期幾乎都是分裂狀態,中蘇與其所屬社会主义陣營國家關係的改變也對世界政經局勢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中苏交恶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丰臣秀吉

丹东市

丹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汇合处,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是东北亚经济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海岸线的最北端起点。.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丹东市

布莱德雷

#重定向 奥马尔·布拉德利.

查看 朝鲜战争和布莱德雷

师可以指:.

查看 朝鲜战争和师

师哲

师哲()陕西省韩城县井溢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俄语翻译家、苏联问题专家。.

查看 朝鲜战争和师哲

丘陵

丘陵或丘陵地是一种高度在平原和山地之间,並由眾多小丘連綿而成的地形。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丘陵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和平理事會

世界和平理事會(WPC)是一個國際組織,主張普遍裁軍,主權,獨立,與和平共處,致力於反對帝國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各種形式的歧視。由於蘇聯共產黨「以促進世界各地的和平運動,來對抗美國“好戰”」政策,而於1950年成立世界和平理事會。它的第一任主席是著名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其總部1968年至1999年期間設在芬蘭赫爾辛基,現在則在希臘。.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世界和平理事會

三八线

三八线,是1945年苏联和美国在从日本手中收复朝鲜半岛过程中,按土地面积大致相等原则,沿北纬38度线在地图上随手划定的一条受降分界线。值得注意的是,该线严格上并非停战分界线,朝鲜和韩国两方的界线是根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划设的軍事分界線(又稱作停戰線)。 根据朝鮮停戰協定的规定,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間以全長247公里(154英哩)的实际控制区划定界線。該線大致依照北纬38度线划定,但主要根据双方于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时的实际控制线,军事分界线兩側是朝韓非軍事區。其中,由朝鮮實際控制的開城市就位於北緯38度以南。 由于南北韓均宣称拥有朝鲜半岛全境,因此这条軍事分界线并不被双方視為“国界”。在黃海上,兩韓以事實上的「海上軍事劃界線」分隔,稱為北方界線,1953年由聯合國軍劃定。然而北方界線並未有在停戰協定中提及,因此不被北韓承認。.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三八线

三八线 (电视剧)

《三八线》是梦继执导的朝鲜战争题材电视剧,由张国强、王挺、曹曦文等领衔主演。2015年7月,在辽宁省抚顺市完成拍摄。2016年4月23日云南都市频道首播,同年5月28日北京卫视和辽宁卫视上星,面对全中国播放。.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三八线 (电视剧)

一去不回的海兵

《一去不回的海兵》(韓國語:, The Marines Who Never Returned/Marines Are Gone,美國譯名為Marine Battleground)為1963年韓國戰爭電影,於1963年4月11日上映,片長110分鐘,由韓國著名導演李晚熙執導,元善監製,聯邦電影公司出品,大元電影公司製作,聯邦電影公司、大元電影公司發行,由、、、、金雲夏、、姜美愛、主演,本片得到韓國國軍全力協助拍攝,戰爭場面充滿真實感,緊張激烈,由於當時韓國的電影製片技術不足又沒有特殊的電影製片廠,韓國國防部支援電影製作,所以電影中的戰爭場面是用實彈和真的炸彈進行拍攝。是導演李晚熙其中一部經典電影代表作。 本片在韓國上映後共有22萬入場人次,導演李晚熙憑本片奠定日後在韓國影壇上的地位。.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一去不回的海兵

一二三自由日

#重定向 世界自由日.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一二三自由日

一般命令第一號

《一般命令第一號》(General Order No.)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後,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945年8月1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核准,授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在1945年9月2日的受降儀式上發佈予日方代表,再由日本帝國大本營對所有日軍發佈的軍事命令,其內容為解除日本武裝的指示以及軍事佔領日本帝國全領域的規範。該命令為了實行正式投降的流程,要求各地日軍司令官立即聯繫各指定的同盟成員國司令官或其代表。.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一般命令第一號

丙子戰爭

丙子戰爭,又称「丙子胡乱」,指1636年皇太極称帝后不久率领“十万”清朝军队攻打朝鮮的事件。這是满洲(後金及清)政权第二次攻打朝鮮,因爆发于丙子年,故而得名。 丁卯战争之后,朝鲜虽与后金政权结盟,但仍旧保持着与明朝的关系,2月,皇太极遣使通报朝鲜,自己将由汗改称皇帝,希望朝鲜参与劝进并向其跪拜朝贺,顿时朝鲜举国哗然,皆不承認清朝窃帝号而不受。1636年,清太宗以背盟毁约为由,率领十万军队入侵朝鲜。清军渡江后,发挥其善于野战的特点,绕过坚固的城池不攻,长驱直入,十二天之后便抵达朝鲜京城汉阳城下,朝鲜仁祖出走南汉山城避难。翌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在南汉山城被清兵围困数月之后,仁祖出城,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渡清营向清太宗投降,史称「丁丑下城」。经过此战,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并彻底断绝了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查看 朝鲜战争和丙子戰爭

九州 (日本)

九州(,)是日本西南部的一個島,為日本本土四大島之一,也是日本的第三大島、世界第37大島,面積36,752.6平方公里(2011年9月1日統計),次於本州和北海道,比四國大。古名筑紫島(據《古事記》)或筑紫洲(據《日本書紀》)。其北面的關門海峽將九州和本州分隔,而東北面則隔豐後水道與四國相對。 廣義上的九州則指九州地方,包括九州本島上的大分縣、宮崎縣、福岡縣、佐賀縣、長崎縣(含五島列島和對馬島)、熊本縣和鹿兒島縣(含大隅群島和奄美群島)等7縣、以及琉球群島上的沖繩縣,人口約13,013,573人(2016年2月1日),面積約3.79萬平方公里,目前是日本高科技產業的主要集中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九州 (日本)

九一一袭击事件

九一一袭击事件(亦稱“9·11”恐怖袭击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简称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擊)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基地组织承認發動;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许多人死亡;两座建筑均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另外劫机者亦迫使第3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zh-hans:阿灵顿县;zh-tw:阿靈頓郡;zh-hk:阿靈頓縣-的五角大楼,此一袭击地点临近华盛顿特区。在劫机者控制第4架飞机飞向华盛顿特区后,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最终第4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zh-hans:索美塞特县;zh-tw:桑莫塞郡;zh-hk:索美塞特縣;-的乡村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4架飞机上均无人生还。 世貿現場中,包括劫机者在内,总共有2,749人在这次袭击中死亡或失踪。绝大多数的伤亡者为平民,其中有87个不同国家的公民。另外根據验尸官确认,至少有1人因暴露于世贸中心倒塌时的烟尘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其他国家也加强反恐立法,并扩大执法权。美国一些证券交易所在袭击发生後的當週內都处于关闭状态,股市在重新开始股票交易後曾經急挫,尤其是航空和保险相關類別的股票。价值數十亿美元的办公场所在这次袭击中被摧毁,連同損失的技術人才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負擔,為曼哈顿下城经济乃至於美國经济帶來严重破坏。 而五角大楼的损毁部分在1年内清理并修复完毕,在其西南面建造五角大楼罹难者纪念园。2006年一幢新办公楼于世界贸易中心七期原址完工。世界貿易中心一期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楼原名为“自由塔”,高1,776-zh-hans:英尺;zh-hant:英呎-(541-zh-hans:米;zh-hant:公尺-),2009年改称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2014年完工,成为美国第一高楼,原本在2007年至2012年还将建造另外3座大楼,但最终因故延期。 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大型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和“气球炸弹”空袭美国後,美国本土首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袭击,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外国势力首次对美国领土造成重大傷亡的袭击。九一一事件中死亡或失踪的总人數至少有2,996人,較珍珠港事件中的2,403人多593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九一一袭击事件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查看 朝鲜战争和平壤

平壤爆擊隊

《平壤爆擊隊》(又名平壤的最後一役)(韓國語:,The Last Flight to Pyongyang/Last Battle in Pyeongyang)為1972年韓國戰爭電影,於1972年1月1日上映,片長130分鐘,由韓國著名導演申相玉執導及監製,安養電影出品、製作及發行,由、尹靜姬、、、主演,本片除了得到韓國國防部及韓國空軍全力協助拍攝之外,全片耗資1億2000萬製作費,電影公司更從日本請來特殊技術人員為本片的空戰場面製造逼真的特別效果,此外本片是導演申相玉其中一部經典反共戰爭電影代表作。 由於本片現今在韓國的原版拷貝已經遺失,故從沒有發行錄影帶及影碟,但是本片的美國英語配音版本在免費短片存放空間YouTube流傳,不過仍然不是完整版本。.

查看 朝鲜战争和平壤爆擊隊

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通称乌拉圭(Uruguay,),南美洲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东与北邻巴西,南濒拉普拉塔河,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达近342万,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约为,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查鲁亚族人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角斗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立宪共和国,其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和平程度、清廉程度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uruguay/19452/pdfs/UruguaysRankingsJune2013.pdf及电子政务 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中产阶级规模及富裕程度上列南美洲首位。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在经济自由度、收入均衡、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GDP增长、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居大洲第三。联合国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 2013年,《经济学人》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并对其大麻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同性婚姻及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查看 朝鲜战争和乌拉圭

人民网

人民網()是一家由中國共產黨黨報人民日报社所控股的媒体企业,以新聞報導為主。前身為《人民日報》網路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進入互聯網。人民網有中文(簡體、繁體)、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韩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 、朝鲜文、彝文、壮文共16種語言17个版本。 《人民網》在中國大陸有31間分公司,在韓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南非及美國等均設有海外分公司。2013年3月19日,《人民網》在香港開設分公司,總裁廖玒於成立大會上表示,進駐香港是為了「努力搭建好政府與民眾的溝通平台,促進社會和諧」。.

查看 朝鲜战争和人民网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與新華社及中國中央電視台並列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機構,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报,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风格较为严肃,内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立场。該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人民日报

五星上将

五星上将(Five-star General),相当于其他一些国家的元帅,也是美国第二高的军阶和目前可以获得的最高军阶。历史上只有9人拥有此軍銜。该军衔仅在战时授予。.

查看 朝鲜战争和五星上将

仁川登陆

仁川登陸戰(;代號:鐵鉻行動(Operation Chromite))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進攻及戰役。 戰役開始於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結束,在兩棲行動中,聯合國軍通過在敵軍後方一系列登陸攻佔了京畿道的仁川并突破釜山地區戰線,當時參與進攻的聯合國軍主要是由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所指揮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組成。 仁川戰役擊退了當時入侵的朝鲜人民军,聯合國軍接著展開反攻,一連串的勝利向北的進攻於鴨綠江觸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干預聯軍北上攻勢。.

查看 朝鲜战争和仁川登陆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查看 朝鲜战争和以色列

延安派

延安派是指朝鲜劳动党成立初期,在其內部存在的一個派系。延安派的成員是大多曾在193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延安參與革命的朝鮮人,他们先后组建过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新民党。中共原想指认武亭为朝鲜最高领导人,但斯大林強烈支持金日成,最终苏共获胜。 延安派在1950年代遭到金日成為首的游擊隊派的清洗,幾乎所有延安派成員也在八月宗派事件中被打倒。包括朴一禹、金枓奉、金雄、崔昌益、朴勋一、方虎山、张平山、朴孝三、金汉中、李益成、徐辉、尹公钦、金刚、李弼奎和金元鳳。 掃除延安派及黨內其他派系後,金日成掌握了朝鮮最高權力,提出主体思想反对事大主义。 Category:朝鲜劳动党 Category:中朝关系.

查看 朝鲜战争和延安派

伊万·阔日杜布

軍主帥伊万·尼基托维奇·阔日杜布(Иван Никитович Кожедуб,),是蘇聯卫国战争中诞生的一位传奇的王牌飞行员,他在战争爆发的第三年才奔赴战场,至战争结束時已打下德国飞机62架,位居苏军空战王牌飞行员首位,也是同盟国空军王牌飞行员首位,同时他还是苏军中唯一曾击落德国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阔日杜布是连获3枚“苏联英雄”金质奖章仅有两名飞行员中的一个。.

查看 朝鲜战争和伊万·阔日杜布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伊朗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又名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簡稱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是一個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總統紀念館,命名是為了紀念美國唯一擁有博士學位的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美國國會在1968年的法案使它成為史密森尼學會的一部分。它也是世界排名前15的智庫。該中心的使命是:「成為美國超越黨派的關鍵政策論壇,通過獨立研究和公開對話,在全球問題上對國會、政府和政策界提出可實踐的想法」。.

查看 朝鲜战争和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张平山

張平山(朝鲜语:장평산,),朝鲜政治人物及共产主义者,延安派之一,1958年3月被处死。.

查看 朝鲜战争和张平山

开城特级市

開城特級市(),又名松都(송도)、松岳(송악)、開京(개경)、松京(송경),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北道的城市。開城是高麗時代的古都,經歷了五百多年的繁榮,傳統商業興盛。開城原屬京畿道,南北分治之後成為了朝鲜的邊境城市。近郊所產的高麗人參馳名國際。開城特級市曾是開城工業地區的一部份,容許來自韓國及世界各地投資者開設工廠。.

查看 朝鲜战争和开城特级市

开放杂志

《開放雜誌》(Open Magazine)1987年1月在香港創刊,初名《解放月報》。社長哈公(許國)、總編輯金鐘(冉茂華)、顧問許行。1987年6月哈公病逝,雜誌由金鐘主持,1990年1月改名《開放雜誌》。1992年5月雜誌被地產商劉鑾雄收購,一年多後,劉鑾雄決定停刊,金鐘重新注冊再辦《開放》。 2014年12月宣布「暫停印刷出版」,轉而發展《開放網》。 《開放雜誌》以報導評論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政治發展為重心,主張中國的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化。撰稿人包括在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及學者。2000年來連獲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記者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的【人權新聞獎】。 該雜誌同時經營開放出版社(Open Books),出版不少政治、歷史類書籍,如《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紅朝宰相》、《文革受難者》、《共產中國五十年》、《林昭之死》、《零八憲章》、《中國教父習近平》等。 該雜誌在中國大陸遭禁止入境。.

查看 朝鲜战争和开放杂志

彭德怀

彭德怀(),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華,號石穿,小名鍾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彭德怀早年供职于湘军,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任军长。此后,彭德怀与毛泽东、朱德等共同开辟江西根据地,并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长征结束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日战争中,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彭德怀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攻占西北五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德怀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抗美援朝。1954年,彭德怀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任内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制度(征兵制、薪金制、军衔制、勋章奖章制度)的确立。彭德怀於1959年庐山会议上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道出大跃进中的问题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擊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之首,后被撤销国防部长等职务,移居北京郊外吴家花园。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文革”爆发后被押送回北京,遭到残酷迫害。身患结肠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含恨辞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为彭德怀平反,并恢复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名誉。.

查看 朝鲜战争和彭德怀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中国大陆当代剧,由宋业明执导,董勇飾演彭德怀。2014年12月开拍,2015年4月殺青,该电视剧於2016年5月20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该剧以彭德怀生平经历为主要内容,从平江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庐山会议,塑造了一个血性、正直、一心为民的彭德怀。.

查看 朝鲜战争和彭德怀元帅

何清涟

何清涟(),女,中国湖南邵阳人、作家、中国经济社会学者。现今流亡美国,曾任职于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和《深圳法制报》报社。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

查看 朝鲜战争和何清涟

佛朗哥时期

佛朗哥时期(Era de Franco),指西班牙历史上自1939年至1975年间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实行独裁统治的时期。该时期西班牙的正式国号为西班牙国(Estado Español)。 1931年建立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于1936年陷入西班牙内战。内战一方是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支持的由佛朗哥将军率领的右翼反共和政府武装,另一方是苏联和墨西哥支持的左翼政府军及共产国际纵队。1939年4月1日,佛朗哥一方获得胜利,西班牙内战结束,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正式解体,佛朗哥成立独裁政权。在这段时期,西班牙在名义上恢复君主制但王位悬空,佛朗哥担任“摄政王”,王室仍获得特权及保护。 二战中,佛朗哥政府很少参与军事行动,尽量保持中立。但由于在二战前后和轴心国的种种联系,佛朗哥政府在战后受到了战胜国的排斥。但又因冷战的背景,以及佛朗哥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为了让佛朗哥政权得以延续,西班牙试图向美国一方靠拢。佛朗哥时期禁止成立独立政党和工会。50年代末,关于经济政策的法案的颁布,为西班牙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开辟了道路。 1969年10月30日,佛朗哥将军政大权交由指定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监督管理,但这个独裁体制大致上维持到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西班牙国会公告胡安·卡洛斯王子成为西班牙国王,是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并于11月27日举行了受膏登基的仪式,成为西班牙国王。在佛朗哥生前,卡洛斯一世曾答应这个政权会持续下去,但他病逝后随即实行民主改革,解除维持36年的党禁,带领西班牙走向民主。西班牙进入民主转型期。1978年12月30日西班牙国会制定新宪法,统治西班牙四十年的独裁政权正式垮台,而胡安·卡洛斯一世直到2014年6月19日退位由其子費利佩六世繼位。.

查看 朝鲜战争和佛朗哥时期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朝鲜战争和德国

德黑兰会议

德黑蘭會議(Tehran Conference,代號:Eureka )是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自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舉行的戰略會議,地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蘇聯大使館。該會議是第一個由同盟國「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領袖召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議,緊接著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召開的開羅會議,並於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和波茲坦會議。雖然三位領袖有各自的目的,但仍在會議上達成了向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波攻擊的共識。該會議也討論了同盟國與土耳其和伊朗的關係、在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對抗大日本帝國等等。除了簽訂關於對德作戰和戰後事項的宣言和協定,三巨頭還簽訂了承認伊朗獨立的宣言。.

查看 朝鲜战争和德黑兰会议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ˈaɪzənˌhaʊ.ər/ EYE-zən-how-ər,Dwight David Eisenhower,),美國政治人物和陸軍將領。他曾在1953至1961年間任美國第34位總統,亦是美國歷史上的九位五星上將之一。 艾森豪威尔生於美國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個德國移民後裔家庭,本名大卫·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avid Dwight Eisenhower),後來才改名為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 艾森豪威尔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最高司令(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軍中的士兵都稱呼他為艾克(Ike)。負責計劃和執行監督1944年至1945年間對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進攻行動。1951年又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最高司令。.

查看 朝鲜战争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保守黨 (英國)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正式名称是保守與統一黨(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俗稱托利黨(Tory Party),是英國中間偏右政黨,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按下議院所佔議席數計算,保守黨現時乃英國下院第一大黨。 保守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組織政治團體,其演化可上溯至18世紀早期英国议会的托利黨派系,以至於活躍於16世紀至17世紀時期,一種在議會內支持政府,稱之為「保王黨」的不正式派別。以選舉的勝出次數計算,保守黨是近代英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政黨。 由於保守黨乃發展自活躍於18及19世紀的托利黨,所以它的黨員常常會被稱作“托利黨人”(Tories),而保守黨亦時常被乾脆稱作“托利黨”。整個20世紀,保守黨在其中三分之二的時間皆參與政府,當中有57年是執政黨。保守黨於1997年大選敗於托尼·布莱尔領導的工黨以後,一直處於在野黨的狀態。直到2010年英國大选后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党魁戴维·卡梅伦擔任首相。至2015年英國大選,保守黨取得330席,超過半數,而再度單獨執政。然而,在2017年英國大選中雖保持第一大黨地位,但贏得議席不過半,組成少數政府。.

查看 朝鲜战争和保守黨 (英國)

保導聯盟事件

保導聯盟事件(보도연맹 사건)是指韓戰初期,大韓民國國軍在南韓針對共產黨支持者进行的一场大規模屠杀。其中大部分死者為與共產黨關係甚淺、甚至不相干的人士。 1949年,南韓政府成立「國民保導聯盟」,對共產主義同情者實施再教育。當時為了湊人數,許多不是共產主義同情者的平民也在威逼或利誘下登記為成員。成立不到半年,「國民保導聯盟」已有30萬名成員。1950年韓戰爆發後,南韓政府決定殺掉保導聯盟的成員。 當時美國駐南韓大使曾經要求李承晚政府停止未經審訊的處決。.

查看 朝鲜战争和保導聯盟事件

志願者

志願工作者,簡稱志工,是指一種助人、具組織性及基於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行為曾華源、曾騰光(2003), 志願服務概論, 台北:揚智文化,通常旨在促进善良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其發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戰後,福利主義抬頭導致各國政府支出崩塌,發展義務工作以解決社會上不勝負荷的需求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 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心理出版社。.

查看 朝鲜战争和志願者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俄罗斯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查看 朝鲜战争和俄罗斯帝国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匈牙利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为1949年到1989年间在匈牙利存在的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查看 朝鲜战争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查看 朝鲜战争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查看 朝鲜战争和北京市

北纬38度线

北纬38度線通常指涉地球上横跨亚洲、太平洋、美国、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一條纬线。在朝鲜半岛,穿越半岛中央的北纬38度線曾经成为南北双方的军事分界线,朝鲜战争后该线有所变化,但仍被习惯性称为三八线。 夏至時,北緯38度線的晝長14小時48分,冬至時則為9時32分。.

查看 朝鲜战争和北纬38度线

北朝鲜人民委员会

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是指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北朝鲜分局在朝鲜半岛三八線以北地區组织的临时政府。1946年2月,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正式接管蘇聯民政廳的政务,蘇军停止民政的管理工作,但仍继续管理駐韓苏联红军内部的军政。1946年6月,朝鲜共产党北朝鲜分局改称北朝鲜共产党。7月,北朝鲜共产党与朝鲜新民党合并为北朝鲜劳动党。 1947年2月,北朝鲜人民委员会()成立。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半岛北半部成立,北朝鲜人民委员会撤销。.

查看 朝鲜战争和北朝鲜人民委员会

國防大學

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ce/Defense University/College,簡寫「NDU」、「NDC」)可以指:.

查看 朝鲜战争和國防大學

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4年師法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創設之軍隊。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所轄的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进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經歷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國軍」。.

查看 朝鲜战争和國民革命軍

國民防衛軍事件

國民防衛軍事件()是一起朝鲜战争初期的慘案。1951年1月,由于李承晚政府与军方将领的贪渎侵吞物资,韓國國民防衛軍约50万人于缺乏给养的寒冬中撤退300英里,死亡行军造成超过9万韩国士兵沿路上因饥寒而死。.

查看 朝鲜战争和國民防衛軍事件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Liberia),位於西非,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象牙海岸,西南濒大西洋。 19世纪初,一些美国黑奴解放後有計畫地移居到现在称作利比里亞的地区,所以国名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

查看 朝鲜战争和利比里亚

制空權

制空權是空戰軍事理論,指空中戰力將敵方的空中戰力進行壓制乃至完全摧毀,於期望的空域中取得優勢,使陸、海、空三大軍力能夠無礙進攻的力量。自兩次世界大戰起,兩方軍隊勢力衝突時,最有效也最有利的就是取得制空權,以利我方陸軍/海軍執行任務,並防止對方空軍干擾,也能對我方部隊進行支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五角大廈則將制空權分為完全將敵方之空中武力徹底排除、摧毀之「空中霸權(Air supremacy)」;以及暫時排除敵方之空中武力,便已取得作戰優勢之「空中優勢(Air superiority)」兩種類別。 制空權最早由義大利軍事家杜黑提出。在杜黑的專著《制空權(Il Dominio dell'Aria)》中,現代戰爭依靠全體國家工業基礎的支援,一旦摧毀基礎建設就足以使敵軍失去發動戰爭的能力。他認為只要敵軍缺乏槍械、子彈、戰車或飛機等等的軍事裝備,便會因無法繼續作戰而造成社會動亂進一步迫使敵人投降。如要徹底摧毀敵軍的生產力,就必須對其發動戰爭的軍用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

查看 朝鲜战争和制空權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共和國(República de Costa Rica),通稱哥斯达黎加(台灣稱哥斯大--黎加,中國大陸和港澳稱哥斯達--黎加),意為「豐饒海岸」,是中美洲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哥斯达黎加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裁撤军队的国家。哥斯达黎加首都在聖荷西。.

查看 朝鲜战争和哥斯达黎加

哈利·S·杜鲁门

#重定向 哈里·S·杜鲁门.

查看 朝鲜战争和哈利·S·杜鲁门

冰岛

冰岛(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視為北歐五國之一。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万,儘管面積不大,卻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少的其中之一。冰岛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也是冰岛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冰岛地处大西洋中洋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質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有北大西洋暖流所以气温适中。 根据《》的记述,欧洲定居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仅在冰岛过冬。其后的几个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冰岛定居,他们也带来了盖尔人奴隶。1262至1814年冰岛成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属丹麦王室治下。1918年冰岛宣布独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国。20世纪前,冰岛人主要依靠渔业和农业为生,冰岛亦曾是该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漁業的工业化以及二次大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带来了冰岛的繁荣,1990年代冰岛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冰岛加入了歐洲經濟區,其经济结构也因金融服务业的引入而趋向多元化。 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會員國,但是並未加入歐洲聯盟。冰岛为市场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相比税率较低,并且国民拥有国家提供的健康保险和高等教育等北欧福利系统。2014年冰岛位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13位。2008年冰岛发生金融危机,境内的银行国有化,冰島幣值都大幅貶值。 冰岛文化与其他北欧斯堪地纳维亚文化有很深渊源,大多数冰岛人是斯堪地纳维亚人和盖尔人的后裔。冰岛语属北日耳曼语支,起源于古諾爾斯語并与法罗语及挪威西部方言接近。冰岛的文化遗产主要为传统冰岛菜、诗歌和中世纪的冰岛萨迦。在北约成员国中,冰岛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没有常備军队的国家,仅有海巡部隊。.

查看 朝鲜战争和冰岛

冶金学

冶金学(metallurgy)屬於材料科學,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学科。冶金学也研究金属、金屬互化物或其混合物(稱為合金)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冶金學也是一門金屬的技術,有關金屬製造的科學,也和金屬零件的工程特性有關。金屬的製造包括從礦石中提煉金屬,以及金屬混合物(或金屬和其他元素的混合物)以製造合金。冶金學和金屬加工的工藝不同,不過金屬加工和冶金學有關,正如隨著技術的發展,醫學和醫學科學有關一樣。 冶金学可以分為鋼鐵冶金學(有時也稱為黑色冶金學)及非鐵金屬冶金學(有時也稱為有色金屬冶金學)。鋼鐵冶金學是有關鐵的合金及其製造,而非鐵金屬冶金學是以不含鐵的合金及其製造為主,世界上的金屬生產中,鐵、鈷、鎳及其有關合金的黑色金屬佔了95%.

查看 朝鲜战争和冶金学

冷戰國際史項目

冷戰國際史項目(英文: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是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於1991年成立的研究中心,並創辦專業刊物《冷戰國際史項目公報》(CWIHP Bulletin)。「冷戰國際史」這一概念因此開始流行,並被國際學界廣為接受。它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冷戰史研究中心。 「冷戰國際史項目」通過出版刊物和組織各種國際會議,大量收集、整理、翻譯並公佈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檔案文獻,還接受各國訪問學者和學生,為他們提供收集資料、開闊視野、參與討論的機會。目前,該項目的工作重心已經從莫斯科轉向北京,並已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簽訂幾個公佈或出版中國檔案的協議。.

查看 朝鲜战争和冷戰國際史項目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查看 朝鲜战争和冷战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查看 朝鲜战争和农业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传媒机构。集團旗下的鳳凰衛視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電影台和香港台透過AsiaSat 7、China Sat-6B、Eurobird、Telsat-12、Directv、Echostar、G3-C、Satmex-6、Bell ExpressVU等衛星直播平台,鳳凰實現了全球覆蓋,環球布局56個記者站,製作團隊遍及全球五大洲。 鳳凰衛視在香港、深圳、倫敦、洛杉磯、北京设有分支机构。2006年,樓高26層的鳳凰深圳影視基地啓用,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2009年,鳳凰衛視總部大埔工業區自置辦公樓新址啓用,樓高四層,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鳳凰衛視美洲台於2014年在美國洛杉磯落戶,面積近2800平方米。歐洲台則坐落倫敦西南繁榮商業區,總面積逾850平方米。而集團最新落成啓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鳳凰中心,佔地面積超過1萬8千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超過6萬5千平方米。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於2000年6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08年12月5日,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轉至主板上市。2016年9月,鳳凰衛視宣佈,旗下的鳳凰香港已於2016年5月6日向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遞交有關數碼地面電視廣播的本地免費電視服務牌照申請,但已於翌年8月以公司業務和投資方向改變及本地免費電視服務不利市況為由撤回申請。.

查看 朝鲜战争和凤凰卫视

入侵

入侵(侵入、侵略)传统意义上是指一种军事行动,地缘政治实体的一方武装进入另一方控制的领土,通常带有领土征服的目的,或者改变原有政府。侵入可能引发战争,通常作为结束战争的战略的一部分,侵入的过程本身可以构成战争整体。 现代意义上,“入侵”或“侵入”作为汉语词语被广泛延伸到各个领域,可以指未经许可而进入的各个领域、区域的事务或人的行为。.

查看 朝鲜战争和入侵

公共电视网

公共电视网可以指:.

查看 朝鲜战争和公共电视网

克莱门特·艾德礼

一代艾德禮伯爵-- (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英國政治家,1945年大選帶領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並意外地擊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的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一職。艾德禮是工黨首位能夠度過一個國會會期,並能在國會擁有多數優勢的首相。此外,他也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英國工黨黨魁。 在艾德禮政府的帶動下,英國在戰後走入了「戰後共識」的階段。「戰後共識」乃原始於在1942年發表的《貝弗里奇報告》,該報告建議英國戰後應擴充社會服務系統,並按照凱恩斯主義的方針,推行全民就業等政策。這報告後來被艾德禮政府所接納,結果他在任內大力為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進行了國有化,並設立了國民保健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支持,並為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戴卓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為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在對外事務上,艾德禮政府見證大英帝國的急速解體,當中以印度次大陸地區最為顯著,印度、緬甸、錫蘭和巴基斯坦都相繼獨立。 根據2004年「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MORI)的調查顯示,艾德禮得到大多數受訪教授的肯定與推介,因而獲選為20世紀和平時期最具效率的英國首相。.

查看 朝鲜战争和克莱门特·艾德礼

四一九革命

#重定向 四·一九运动.

查看 朝鲜战争和四一九革命

倫敦韓戰紀念碑

倫敦韓戰紀念碑(Korean War Memorial, London)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的紀念碑,為了紀念1950年-1953年間參加韓戰陣亡的英軍官兵而設立。紀念碑座落位置為倫敦市中心的內,介於其東側的泰晤士河及西側的英國國防部大樓之間,由韓國政府捐贈,於2013年11月5日奠基,2014年12月3日進行揭幕典禮。.

查看 朝鲜战争和倫敦韓戰紀念碑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查看 朝鲜战争和石油

玻利維亞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Bulibya Wuliwiya,Wuliwya Suyu,Tetã Volívia)是南美洲的一個內陸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鄰國有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法定首都為蘇克雷,但實際上的政府所在地為拉巴斯,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欧洲殖民之前,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地区屬於印加帝国—美洲前哥伦布时期轄境最大的国家。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了该地区。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这个地方称为「上秘鲁」(Upper Peru),由秘鲁总督区管理。在1809年宣布独立、经过16年的战争后,1825年8月6日成立共和国,國名源於西蒙·玻利瓦尔。玻利维亚一直困于独裁、政治不稳和经济不佳。.

查看 朝鲜战争和玻利維亞

王平 (上将)

王平(),原名王惟允,曾用名王明,湖北阳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王平1926年在本乡参加组织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參加過長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二十七军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時期,任八路軍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冀中军区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政治委員,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志愿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起用为炮兵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查看 朝鲜战争和王平 (上将)

王海

王海(),原名王永昌,山东威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航空兵著名战斗机飞行员。第5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空军上将军衔。.

查看 朝鲜战争和王海

火炮

#重定向 大砲.

查看 朝鲜战争和火炮

獨孤里橋之役

《獨孤里橋之役》(英語:The Bridges at Toko-Ri)是一部獲得奥斯卡最佳特效獎的韓戰题材影片,發行於1954年,威廉·荷頓等主演,本片是為了紀念荷頓在二戰中陣亡的弟弟。.

查看 朝鲜战争和獨孤里橋之役

砥平里战役

#重定向 砥平里戰鬥.

查看 朝鲜战争和砥平里战役

碧潼郡

碧潼郡()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的一個郡,位於該道東北部,北隔鴨綠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相望。.

查看 朝鲜战争和碧潼郡

示威

威活動是一群人共同表達意見的展現,是激進主義的一種類型,通常採取一干人集結在同一地方的形式。因為有一群人為了同一意見而集結,他們所主張的意見也因此顯得有重要性。 示威可以用來表示對一公共議題的觀點(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尤其是和社會不公及人民疾苦有關的議題。一場示威活動若參與的人越多,通常被認為是越成功的。示威活動所關注的通常是政治、經濟和社會等議題。.

查看 朝鲜战争和示威

社會福利

#重定向 社会福利.

查看 朝鲜战争和社會福利

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重定向 祖國解放戰爭勝利博物館.

查看 朝鲜战争和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禁忌

禁忌或忌諱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為和思想;如果被禁止的是某些詞彙或物品的話,則稱為禁忌語、禁忌物或禁忌品。有關的行為或詞彙之所以會被禁止,可能是因為:.

查看 朝鲜战争和禁忌

禁区

禁区(英文:Restricted Area),是指一个「未經許可不允许进入」的特殊地区或者区域,也可以說受邀請的、指定人士才可進人該區。禁區有多種,例如機場禁區、邊境禁區、休戰區、禁漁區等。在球類運動上也有禁區,例如足球和籃球,對方球員進入禁區稱為越位。男女交往也有無形的禁區,例如感情禁區。 紫禁城,在封建時代平民不許進入,是老百姓的禁區。 私人地方也是公眾人士的禁區,例如私人會所、私人派對,門前多數寫有告示,例如「內有惡犬」、「非請勿進」、「私人地方」等。.

查看 朝鲜战争和禁区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查看 朝鲜战争和秘鲁

稗牙谷

《稷田谷》(피아골,Piagol)為1955年韓國戰爭電影,於1955年9月23日上映,片長106分鐘,由韓國導演執導,金炳沂監製,白狐電影製作公司出品、製作及發行,由盧耕姬、、、主演,本片是導演的電影代表作,本片亦是首次在銀幕上正面表現朝鮮游擊隊的先河,影響日後韓國著名導演鄭智泳在1990年拍攝《南部軍》這同一類型電影,由於本片對朝鮮游擊隊員進行正面描寫而違反了當時的反共法,成為韓國首部被禁映的影片,但是經過韓國社會一輪爭議後,又獲得公映。 《稷田谷》被看作是一部典型的人道主義反共電影。儘管同為反共電影,但《稷田谷》中沒有《南部軍》或警察形象的登場,從頭到尾都是對游擊隊員的描寫,這既成為該片的獨特之處,同樣也引起爭議。和過去報紙新聞、紀錄影片中出現的游擊隊員形像不同,該片中的人物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同樣具備人性的種種慾望和情感。政府及輿論導向都以該片過於「現實」地賦予游擊隊員「人性」而給予強烈批判,並以違反反共法為名,禁止該片上映。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政治氣氛下,對觀眾來說,他們無法很好地區分電影和紀錄片中的虛構成分和現實成分,所以,《稷田谷》的上映被看作是十分危險的。 影片拍攝於韓戰結束兩年後。當時智異山附近仍有游擊隊殘存力量,沒有安全保障,整個外景拍攝過程中劇組人員始終提心吊膽,恐怖氣氛濃郁。.

查看 朝鲜战争和稗牙谷

第七艦隊 (美國海軍)

美国第七舰队(United States Seventh Fleet)是美國海軍旗下的遠洋艦隊之一,隶属于美國印太司令部属下的太平洋舰队。第七艦隊司令部设在日本的横须贺港,驻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冲绳和韩国釜山、浦项、镇海基地、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地,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海外前線投送部队。第七艦隊的主要任務包括威嚇敵國、與盟國合作保护海上通道、协防美國友邦領土以及在必要时动用武力,也经常充当美国对外進行军事行動時的機動艦隊,被盟国誉为“西太平洋自由之盾”。.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七艦隊 (美國海軍)

第三次世界大戰

三次世界大戰,為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下一次世界大战,目前尚未爆發。但常見於政治論題,文學藝術作品裡。.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三次世界大戰

第三次汉城战役

三次汉城战役,是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的一部分。是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发起进攻,一举突破联合国军防线,渡过汉江,占领韩国首都漢城,并继续向南追击。聯合國軍被迫撤退到北緯三十七度線。这也是中国军队近代以来首次武装占领他国首都。.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三次汉城战役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

一个五年计划(亦称“一五”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中共中央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了50年代后发展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案例。 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专家,产业工人,提高了国民收入,并且通过苏联和东欧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

第一共和國 (大韓民國)

一共和國,是大韓民國於1948年成立之後的第一個政權,也是朝鮮半島自日韓合邦後的第一個獨立國家,取代了在其之前統治韓半島南部的美國軍政廳;依照同年5月10日所舉行的大選結果,由李承晚出任首位總統。它宣稱擁有整個朝鮮半島的主權,但實際上僅能控制三八線以南的部份。首部憲法於1948年7月17日經國會通過實行。李承晚為此期間唯一一位總統,形成獨裁統治。 第一共和国时期韩国进行了土地改革(1946-1955年),土地拥有权大规模的被解散以低价分售给农民,为韩国后来的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一共和國 (大韓民國)

第一次漢城戰役

一次漢城戰役,是朝鮮戰爭開始後,朝鮮人民軍為了攻下大韓民國首都漢城(今首爾)而發起的戰役,結果是漢城落入前者手中。.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一次漢城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国共内战

二次国共內战發生於1945年至1949年間 ,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间为争夺中国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 抗日戰爭結束后,摩擦不斷的國共雙方開始在重慶展開談判並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然而谈判很快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在戰爭初期,國軍一度取得全面優勢,佔領中共所控制的張家口和延安等戰略要地。然而到1947年初,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成功政策幫助下,解放军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開始局部反攻以對抗國軍的重點進攻。及至1947年中,在挺進大別山後,中共更完全取得整場戰爭的主動權,戰局至此逆轉。解放軍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國軍,渡過長江,並在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後,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则退往臺灣,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隔台灣海峽对峙,並長期在中國大陸(尤其是福建省)沿海爆發衝突,互有勝負。1979年後,海峽两岸关系才開始缓和,至此兩岸雙方再未發生戰事。迄今,内战戰火虽已停止,然而随着两岸政治情勢的变化,军事紧张局面亦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交戰雙方至今從未有正式的停戰協定或和約,因此廣義的來說,目前海峽兩岸仍然處於戰爭狀態。.

查看 朝鲜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

米格-15战斗机

米格-15战斗机(МиГ-15,拉丁字母转写:MiG 15)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的,北约给予的绰号是“柴捆(Fagot)”,是苏联第一代战机的代表。据统计,米格-15战斗机各型机总产量超过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

查看 朝鲜战争和米格-15战斗机

米格走廊

-- 米格走廊是朝鲜战争时期一历史名词,是美国空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北部鸭绿江入黄海口的附近一带地区称谓,而非一次作战行动的名称。在朝鲜战争中,因在此地美军的F-86军刀战斗机多次与苏联的米格-15发生遭遇战,因而得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喷气式飞机对战的地方,所以米格走廊也被视为喷气式飞机战争的发源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米格走廊

紡織

紡織原是紡紗(英语:spinning)與织布(weaving)两道生产工序的合称,现在指将纺织纤维等纺织材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

查看 朝鲜战争和紡織

紅巾特攻隊

《紅巾特攻隊》(빨간 마후라,Red Muffler/Red Scarf)為1964年韓國戰爭電影,於1964年3月27日上映,片長100分鐘,由韓國著名導演申相玉執導,申泰善監製,申氏電影公司出品、製作及發行,由、崔銀姬、、、南宮遠、、主演,本片是導演申相玉最廣為人知的經典電影代表作,除了得到韓國空軍全力協助拍攝之外,在台灣上映期間亦曾經轟動一時,片中的主題曲更是唱得街知巷聞,空戰場面拍攝得非常華麗,片末韓國空軍駕駛F-86軍刀戰鬥機和朝鮮空軍的米格-15戰鬥機作戰場面更成為經典。.

查看 朝鲜战争和紅巾特攻隊

緩衝區

緩衝區,又稱中立區、中立地帶等,指的是兩地的交界處因為戰爭或其他因素,而劃定出的帶狀地區,此帶狀地區並不完全屬於兩方之中的一方,通常由兩方共管或是由第三方協助管理。.

查看 朝鲜战争和緩衝區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Comité International de la Croix Rouge, CICR;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是一个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人道主义机构。根据《日内瓦公约》以及习惯国际法的规定,国际社会赋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特权和法律豁免权,保护国内武装冲突和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受难者。这些受难者包括战伤者、战俘、难民、平民和其他非战斗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委员只能是瑞士公民,而且新委员由委员会推选。长期以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雇员只能是瑞士公民,并特别强调以日内瓦市民、白人、男性、新教徒为主。但自1990年代初以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开始聘用非瑞士籍员工。长期以来,瑞士官方认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私人机构。1993年3月19日,瑞士政府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签署了一份正式协议,保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瑞士的财产豁免权、委员及其员工的法律豁免权,免除各项税费,提供与外国使馆同等级别的安全通讯特权并简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瑞士的出入境手续。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下文简称“联合会”)以及共同组成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根据1997年的塞维利亚协议,在武装冲突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佔主导地位的红十字组织;在非冲突情况下,联合会为运动的领导机关。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且最负盛誉的组织,它也是世界上获得最广泛认可的组织之一,并在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而紅十字會的創辦人亨利·杜南則於1901年榮獲首屆諾貝爾和平獎。.

查看 朝鲜战争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纬度

纬度(φ)是一个地理坐标,用以确定一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南北位置。纬度是一个角度,其范围从赤道的0度到南北极的90度。纬度相同的连线或其平行线,是一个与赤道平行的大圆。纬度通常与经度一起使用以确定地表上某点的精确位置。在定义经纬度的时候,做了两个抽象假设。第一,以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由地球上静止平衡的海平面延伸到陆地内部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第二,用一个数学上简单的参考表面来作为大地水准面的近似。最简单的参考表面为球面,但是用旋转椭球面来模拟大地水准面要更为准确些。经纬度在这个参考表面上的定义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经度相同和纬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共同构成了这个参考表面上的经纬网。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的纬度和其在参考表面上的对应点一致,过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作参考表面的法线,该法线与参考表面的交点即为真实表面上那一点的对应点。纬度,经度和遵循某种规范的高度共同组成了 ISO 19111 标准中所定义的地理坐标系统。 由于有不同的参考椭球面,地表上一点的纬度特征也就并不唯一。ISO标准中关于这一点的描述为:如果坐标参考系统没有完全定义,那么坐标(主要指经度和纬度)顶多是模糊不清的,至少也是毫无意义的。这对于精确的应用非常重要,比如GPS,但是,在一般的使用中,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通常也就不提及参考椭球面。 在英文文本中,纬度通常使用小写希腊字母phi (φ)来表示。它以度、分、秒或者小数形式的度来计量,再附上N或S来表示北纬或南纬。 无论是为了使用经纬仪还是为了确定GPS卫星的轨道,纬度的测量都要求人们对地球重力场有充分的了解。研究地球的轮廓及其重力场的学科是大地测量学,这些内容将不会在此文中讨论。通过简单的名称变换,这篇文章里涉及到的地球坐标系统也可以扩展运用到月球,行星和其它天体上。 纬度数值在0至3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低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30至6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中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60至9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高纬度地区。 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

查看 朝鲜战争和纬度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查看 朝鲜战争和纽约时报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查看 朝鲜战争和缅甸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

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是美國軍隊陸海空各軍種指揮官組成的機構。其机能與英联邦国家的参谋长委员会和部分国家的总参谋部相类似,主要职能是三軍之間的协调和进行合作参谋。.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

美國第八軍團

--(Eighth United States Army,簡稱EUSA),或稱第八--,是美國陸軍的一個野戰軍.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第八軍團

美國駐韓大使館

美國駐韓大使館(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oul;주한 미국 대사관)是美國在大韓民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館址為該國首都首爾特別市的鐘路區世宗大路188號,美國駐韓大使擔任。.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駐韓大使館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

1騎兵師(1st Cavalry Division,First Team),简称美骑一师,是美国陆军内相当著名的一个部队。组建于1921年,曾先后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戰爭(2001年至今),總部位于得克萨斯州胡德堡,至2013年第1騎兵師隸屬於美國陸軍第3軍,由陸軍準將邁克爾·比尔斯指揮。 在现行体制下,第1骑兵师的作战单位由5个旅构成,分别为:.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

美國陸軍第2步兵師

2步兵師(2nd Infantry Division,簡稱2ID或2nd ID),別稱「印地安頭領師」,是美國陸軍的一個師級機械化步兵單位,同時也是駐韓美軍的前線部隊。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在韓國受到朝鮮人民軍攻擊時,於戰爭初期協助韓國領土的防衛,直至美軍增援部隊到達為止。目前全師常備人數約17,000人,其中約10,000名駐屯在韓國,佔駐韓美軍總人數約35%。 與美國陸軍其他單位有所不同的是,第2步兵師有部分人員是美國陸軍附編韓軍(KATUSA;駐韓美軍韓國軍支援團)的韓國籍士兵,該單位是依美方與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簽定的協議,而成立於1950年,韓戰晚期與美軍一起服役的韓籍士兵共約27,000人,而2006年5月之後,與美國第2步兵師一起服役的附編韓軍則有1,100人。1950年至1954年間,尚有3,000名荷蘭士兵被分派至美軍第2步兵師。 2009年2月1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從第2步兵師駐華盛頓州的第5史崔克裝甲旅調了4,000名士兵至阿富汗參加阿富汗戰爭 Army.mil: President orders 12,000 Soldiers, Marines to Afghanistan。.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陸軍第2步兵師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國海軍

美军

美利坚合众国軍(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一般簡稱美軍,是美国的聯邦武裝部隊,为世界整體实力最強的军队,其規模和裝備均位於世界前列。美军分为五大军种,即美国陆军、美国海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岸警卫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器库,同時是世界唯一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二战时曾於日本广岛及长崎實戰應用)。美国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区部署海外駐軍,總計超過23萬人。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军费最多的国家,共7193亿(2012年),約佔全世界军费開銷总计的47%,其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军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重定向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有时亦称State Department),直译为美国国务部,是美國聯邦政府負責外交事務的行政部门,前身为美国外交部,目前亦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外交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最龐大的政府機構之一;其行政首長为国务卿,现任的国务卿是麦克·蓬佩奥。 美国国务院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雾谷地區C街2201号的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距离。因此「霧谷」(Foggy Bottom)有時也作為國務院的代稱。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内阁中仅次于副总统後的成员。如果总统无法有效行使总统权力能力或者意外死亡,按照美国总统继任顺序,国务卿排在第四位,即排在美国副总统、美国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临时议长之后。但由于副總統祇是充當總統的後備因而位高權不重,而参议院临时议长象征意義較大,美國政治權力當中,国务卿的真正實權相比副總統和参议院临时议长還要大,故国务卿的真正權力僅次於總統和美国众议院议长。.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簡稱DOD或DoD)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之一,主要負責統合國防與陸海空軍(美軍),其總部大樓位於五角大楼(The Pentagon),因此人们也常用五角大楼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代稱。国防部的行政首長是國防部長,依照美国法律由文官擔任。美國國防部設有三個軍事部門:陆军部、海军部與空軍部,涵蓋除海岸防衛隊外的所有美國軍隊。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亦設有若干國防幕僚與研究單位,同時管轄各軍校。 1947年,美国政府將軍隊管理中央化,將軍事指揮權統一交由新成立的「國家軍事機構」(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除了將陆军部與海军部交由其管轄之外,同时将美國陸軍航空軍升格为独立的美國空軍,建立一个直屬於該機構的空军部。至1949年8月10日,國家軍事機構才更名為國防部。美国国防部现在的组织是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Goldwater-Nichols Act of 1986)。按照这个法案,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战区司令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有责任管理美国武器和後备军人,参谋长聯席會議主席也担任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但是参联会没有指挥权。.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国防部

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United States Air Force,缩写:USAF)是美国军队中的空军軍種。其任务是“通过空中、外太空和網絡空间中的武力保护美国及其利益”,它于1947年9月8日正式成立。 美国空军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技术力量最为发达的空军。美国空军於2013會計年度開始之際,有510,900名人員,其中空軍現役部隊有332,800人,後備部隊有71,400人,空中國民兵有177,221人,以及185,500名民間雇員。 截至2016年11月13日,美国空军共装备无人驾驶飞机约793架,驾驶飞机5,468架(其中轰炸机178架,战斗机2,907架,直升机656架,侦察机1,593架、预警机486架,特种作战飞机1,073架,空中加油机299架,教练机1,382架,运输机543架),另有空军国民警卫队的1,858架,以及空军预备役的2,326架;5,281枚空基巡航导弹,以及3,194枚洲际弹道导弹。各式戰機之多,即使不需海軍航空兵的航母艦載機,與國民警衛隊的反潛偵測機來支援,光單單只計算美國空軍旗下飛機,依然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空中作戰力量。.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利坚合众国军的陆上軍種。美国陆军组建于1775年6月14日,2016年有现役军人758,000名,预备役军人955,000名。预备役軍人中550,000名编成为美国国民警卫队,405,000名编成为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USAR)。“GI”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陆军士兵的别称。.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國海軍陸戰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縮寫为 USMC),又稱美國陸戰隊,是美利堅合眾國軍中的海軍陸戰隊及兩棲作戰部隊,其主要職責是運用美國海軍的艦隊(含航空兵),快速抵達全球各危機發生地執行戰鬥任務。美國海軍陸戰隊属于美国军队中的一个独立兵种,與美國海軍地位平行,同屬美國國防部下屬的美國海軍部,其軍階名稱與陸軍、空軍相同。負責美國駐外使館保安的警卫部队亦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是一本与《時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以每年对美国大学的调查报告及排名而广为人知。其编辑部位于华盛顿特区,但其总部设在纽约市。1933年创立时名为《美国新闻》,1948年和《世界报道》合并。 其发行频率2008年6月自周刊变为双周刊,2008年11月下降至每月发行一次。2010年11月宣佈改為純網路運營,12月刊後除去特刊外不再出版。雜誌宣稱將只關注於研究和為學生提供高等教育資訊。此外在美國各大書店仍然可以買到其出版的大學排名。.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国总统

美联社

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中文環境裡为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区分开来,多加註國名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讯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通讯社。二战后(1947年),美联社成员范围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社员订购稿件。美联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美联社成立于1846年5月,由《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联合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击败了传统的竞争对手合众国际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语新闻服务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于美国以外的国家。 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美、北美和全球四条服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截至2005年年底,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超过5000家电视和广播电台。超过10万张新闻图片。243家新闻分社,在全球121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美联社还运营美联社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报道重大事件。美联社在绝大部分美国媒体开有专版,所有出版和再版的新闻出处必须标明为美联社。美联社事实上已经成为新闻写作的标准。.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联社

美援

美援指的是美利堅合眾國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貸款。.

查看 朝鲜战争和美援

烏山戰役

烏山戰役(오산 전투,Battle of Osan),或稱竹美嶺戰役(죽미령 전투),發生於1950年7月5日,是韓戰期間美軍與朝鮮人民軍最早的交鋒之一。由美軍約400名兵員為主力、一個砲兵連為支援的史密斯特遣隊(Task Force Smith)開赴大韓民國首都漢城(今首爾)以南的京畿道烏山面,奉命延遲人民軍的推進,同時讓美軍額外兵力抵韓組建更強化的南方防線。史密斯特遣隊缺乏反戰車砲和有效的步兵用反戰車武器,僅有落伍的2.36英吋火箭彈發射器和一些57毫米無後座力炮。除了有限的反戰車高爆彈供特遣隊的105毫米榴彈砲使用外,勘足打擊蘇聯製T-34坦克的協同操作武器仍未發配給駐屯韓國的美國陸軍部隊。 7月5日早晨,兩軍於烏山的竹美嶺爆發首波對戰,一支配有蘇製T34/85坦克的朝鮮人民軍戰車縱隊攻過了特遣隊,並繼續揮兵南下。當朝鮮坦克突破美軍陣線後,史密斯特遣隊又對著接近其陣地的5,000名朝軍步兵開火,暫時拖住了其行進速度。人民軍最終,擊垮了美方陣地,史密斯特遣隊餘部則展開潰退。 烏山戰役以朝鮮人民軍的勝利告終。參戰的史密斯特遣隊除了裝備落伍之外,兵員訓練及作戰經驗亦不敵人民軍,而後者的進軍雖然因為烏山之戰了而受到耽擱,但事後仍通過烏山,擊退了後方其他的美軍和大韓民國國軍部隊,一路挺進至韓國最南角的釜山環形防禦圈,直到其攻勢在當地受挫為止。韓戰結束之後,韓美兩國先後於烏山設置「聯合國軍初戰紀念碑」(유엔군 초전기념비)、「聯合國軍初戰紀念館」(유엔군 초전기념관)等設施,追念此役。.

查看 朝鲜战争和烏山戰役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查看 朝鲜战争和瑞士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查看 朝鲜战争和瑞典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查看 朝鲜战争和甲午战争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查看 朝鲜战争和电影

电视剧

電視劇(又稱為劇集、電視戲劇節目、電視戲劇或影集)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台和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藝術樣式。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劇,利用電視技術製作並通過電視網放映。電視發明後不斷普及,最後改變大家對藝術欣賞的方式。.

查看 朝鲜战争和电视剧

(Coal)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在历史上,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并且也可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是古代植物在腐敗分解之前就被埋在地底,转化成泥炭,然后转化成褐煤,然后为次烟煤,之后烟煤,最后是无烟煤。煤產生之碳氫化合物经过地壳运动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亦即,煤炭就是植物化石。这涉及了很长时期的生物和地质过程。.

查看 朝鲜战争和煤

牡丹峰

牡丹峰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市中心的牡丹峰區域,知名於其風景名勝,以及政治涵義。它常常與金日成和金正淑的抗日歷史聯係起來,而金日成1940年代在牡丹峰腳下發表的演說更為其增加政治意义。現在的牡丹峰包括了凱旋門、金日成體育場等極具象徵意義的標誌物。 牡丹峰周圍的知名景點還有凱旋青年公園、玉流館等。.

查看 朝鲜战争和牡丹峰

牙买加

牙买加(Jamaica)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 原本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語系泰諾族的居住地。1494年哥伦布来到牙买加,1509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在1655年被英国占领,在1866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目前是英联邦范围内的英聯邦王國主權國家。.

查看 朝鲜战争和牙买加

白宮

白宮(White House)是美國總統官邸與主要辦公場所,位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區,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自1800年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入住以來,白宮就是美國歷任總統在位時的居所。 白宮由愛爾蘭裔建築師設計,工程期為1792年至1800年,建材使用白色的,風格則是新古典主義式樣。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於1801年搬入白宮後,他和建築師為了隱蔽白宮馬廄與儲藏室,而在白宮每側增添少許列柱。到了1814年,英軍在1812年戰爭中縱火摧毀華盛頓特區,白宮內部遭受火焚,外觀也被燒黑。待美軍收復華盛頓後,美國政府便立刻重建白宮,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於1817年10月搬進部分重建完成的白宮行政官邸。其後白宮建築工事仍持續進行,美國政府分別於1824年和1829年完成增建白宮南、北面的門廊。 隨著美國政府逐漸擴大,白宮作為辦公場所顯得越來越擁擠。第二十六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於1901年要求白宮內所有辦公室遷往新建成的白宮西廂辦公室,八年後第二十七任總統威廉·霍華·塔虎脫擴建西廂辦公室,並增建橢圓形辦公室作為總統辦公室之用。主建築部分,三樓原本用作閣樓,也在1927年轉為總統家庭的起居空間。至於與傑佛遜柱廊相連的,落成後便一直用作處理白宮的社交事務,接待訪客、民眾與外賓,並於1946年改建擴大辦公空間。1948年,美國政府發現白宮的外部承重牆與內部木樑並無效用。第三十三任總統哈瑞·S·杜魯門任內便拆除白宮所有房間,以鋼樑作為白宮新建築結構的承重建材;此工程完工後,白宮所有房間才再度重建。 今日的白宮建築群包括行政官邸、西廂、東廂、與布萊爾宮等建物。行政官邸共有五層,包括、大廳層、國家層、第二層與第三層。而一般語境下所稱的「白宮」,通常是對「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或總統行政與顧問團隊的轉喻,如「白宮宣布……」。此外,由於白宮是,其產權屬於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2007年,白宮獲美國建築師學會評選為美國最受喜愛的建築第二名。.

查看 朝鲜战争和白宮

白人

白人(White people),或称白色人种,指狹義的高加索人種(一般亦作西洋人、西方人或西人、洋人),是以人类肤色命名的人种名称,一般指擁有淡色皮膚的種族或群體成員;或是一類擁有淡色皮膚,尤其是源自歐洲的人類群體, from the 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查看 朝鲜战争和白人

白善烨

白善烨(백선엽, ),韩国军人、外交官、政治人物、企业家。雅号是愚村(우촌)。韩国光复后参与创建韩国陆军,在朝鲜战争中是大韓民國國軍的一位重要將領,韩国军中滿洲人脈的領導人。共同作战的美军曾给他起了「whity」的昵称。他是韩国陆军第一位晉陞上将的軍官,曾任韩国陆军参谋總长。退役后曾担任韓國駐多国外交官、交通部部長。弟弟白仁烨也是军人、教育学者。.

查看 朝鲜战争和白善烨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韩国

韩国战争纪念馆

#重定向 戰爭紀念館 (韓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韩国战争纪念馆

韓國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韓國

韓國光復軍

韓國光復軍(한국 광복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韓民国臨時政府(朝鲜在华流亡政府)的軍隊,1940年9月17日成立于中华民国战时陪都重庆,主要由在华的朝鲜人组成,对日军进行游击战。总司令由池青天(化名李青天)担任,参谋长为李范奭。.

查看 朝鲜战争和韓國光復軍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莫斯科

聯合國安理會83號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83號決議》是1950年6月27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474次會議通過的。安理會斷定北韓軍隊對大韓民國的攻擊對和平構成威脅,這項決議呼籲北韓當局立刻停火,並將其武裝部隊撤退至北緯38度線。安理會同時亦知悉聯合國韓國問題委員會的報告,當中提及北韓並未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需要緊急軍事手段方能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安理會呼籲“聯合國會員給予大韓民國以擊退武裝攻擊及恢復該區內國際和平所需之援助”。 該決議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反對,埃及與印度出席但不投票,以及蘇聯缺席的情況下,以7票對1票通過。.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聯合國安理會83號決議

聯經出版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簡稱聯經,為聯合報系旗下第一家出版社,創立於1974年5月4日,定位為綜合性出版社。其子公司「創新書報」經營全球發行業務,代理發行台灣各家雜誌社、出版社的雜誌與圖書至全球各地之書店、超商、量販店、圖書館及各類書展等華文出版品銷售通路。.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聯經出版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查看 朝鲜战争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联合国

联合国大会

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在聯合國規章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拥有一票否決權。.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1950年7月7日通過84號決議文。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提交議案,當日獲得通過。.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1950年6月25日通过的一项决议,其中要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立即停止侵略大韩民国以避免朝鲜战争的全面爆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9票赞成、无反对票及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此项决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美国和苏联占领军沿北纬38度线划分为两个部分,双方都试图在各自占领的一侧建立起一个政府。随着冷战的开始,朝韩两国之间的局势渐趋紧张。6月25日,北面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入侵南方的大韩民国,朝鲜战争由此爆发。在这段时间里,新组建的联合国支持大韩民国,并认为这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府。 决议案要求朝鲜立即停止侵略并将军队撤回38线以北,看起来这是美国的一次外交上的胜利,不过朝鲜完全没有理会这一决议案,令联合国和美国转而采取进一步行动,朝鲜战争于是因大规模的国际参与而扩大。.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

联合国军

联合国军是韩战爆发后支援大韓民國的多國聯合部隊,依据1950年7月7日通过的聯合國安理會84號決議,由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等5个国家为联合国军提供医疗队或医疗船。 联合国军的作战对象是朝鲜人民军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查看 朝鲜战争和联合国军

運動戰

運動戰是一種軍事作戰方式,依托較大的作戰空間來換取時間移動兵力包圍敵方,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一些軍事評論家將這種戰術效果簡稱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運動戰

營是现代陸軍、海軍陸戰隊等軍種的编制,由若干个连组成。日語及朝鮮漢字等又把此級單位称为大队,約300-800人,中華民國國軍中也有部份單位將「營」稱為大隊,差異僅在編裝較為簡略,另外,主官(中隊長)編階中校的中隊,也視同營級單位。 譬如在三三制的編制下,一個營是由三個連加上直屬單位共同組成。在现代军队编制中,营作为一个战役战术单位,一般用于完成特定战斗中的军事或勤务任务。在编制上通常由多个技术兵种混合编成。 营的指揮官由军官担任,称为营长,军衔一般是中校或者少校。中華民國國軍的營級主官編階都是中校。 在空軍的體系中,中隊與營相當,中隊長軍銜通常是中校。.

查看 朝鲜战争和营

萨尔瓦多

薩爾瓦多共和國(República de El Salvador),通称萨尔瓦多,是位於中美洲北部國家,為中美洲唯一不靠大西洋之國家,全國面积21,393平方公里。該國西北鄰接危地馬拉,東北與洪都拉斯交界,西面濱臨太平洋,東南鄰近丰塞卡灣。首都为圣萨尔瓦多。1821年9月15日脫離西班牙的统治独立。當地治安堪慮,尤其是女性的安全。.

查看 朝鲜战争和萨尔瓦多

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通稱軌道運輸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種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陸上運輸方式。而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浮列車、纜車、索道等并非使用车轮形式,但仍然沿特定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軌道交通一般指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依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其英文譯名為「urban rail transit」。.

查看 朝鲜战争和鐵路運輸

非裔美国人

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指美國人口中的黑人,又稱為美国黑人。以前人种学家称呼黄、白、黑三个人种为“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尼格罗(negro)是拉丁语,詞義为“黑色的”,在美国种族歧视猖獗時,逐渐演变成对黑人的誣衊语言,等同於“黑鬼”。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崛起後,这个单词被摒棄,黑人采用“黑色的”(black)自称。不過1960年代後,因为以肤色称呼人种被认为是不够政治正确,这个单词也被摒棄,而改为“非洲的”,因为黑人的祖先都来自非洲。.

查看 朝鲜战争和非裔美国人

順時針方向

以順時針方向運行指依從時針移動的方向運行(如右上圖),即可視為由右上方向下,然後轉向左,再回到上。數學上,在直角坐标系以方程式x.

查看 朝鲜战争和順時針方向

風流軍醫俏護士

《風流軍醫俏護士》(MASH)是一套1970年首映的美國諷刺式黑色幽默電影,由勞勃·阿特曼執導,唐纳德·萨瑟兰及勞勃·杜瓦等主演。英文原名是「」(Mobile Army Surgical Hospital)的縮寫。 此片改編自理查德·胡克196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兩者均以1950年代的韓戰為背景,描述一班在戰地醫院工作的醫生之經歷,藉此挖苦當時仍在進行的越南战争。.

查看 朝鲜战争和風流軍醫俏護士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總司令的东北军將領张学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军將領杨虎城在中國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並殺死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而獲釋;从而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形式上建立。.

查看 朝鲜战争和西安事变

西部戰線

西部戰線 (原文片名:서부전선)是一部於2015年上映的韩国电影,由千成日執導及編劇,故事是關於朝鲜战争時,一名南韓士兵與一名北韓士兵間的友情。.

查看 朝鲜战争和西部戰線

馬來亞

#重定向 马来亚 __强显目录__ __消除歧义__.

查看 朝鲜战争和馬來亞

馬修·李奇微

#重定向 马修·李奇威.

查看 朝鲜战争和馬修·李奇微

馬克·克拉克

克·韋恩·克拉克(英文:Mark Wayne Clark,)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美國第五軍團和第十五集團軍群司令,韓戰後期的联合国军指揮官。.

查看 朝鲜战争和馬克·克拉克

首爾大學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韓國首爾的國立大學。最早的直接前身是朝鮮高宗在1895年創建的法官養成所,後來的京城法學專門學校 (경성법학전문학교)。1946年,由大韓民國政府利用京城大學在內的10間學校的資源,成立首爾大學,是韓國國立旗艦大學‎中的一所。 首爾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与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三所學校的英文名稱首字合併後,並称为韩国大学的“一片天”(SKY),並與韓國科技院及成均館大學在各項大學排行榜上常列前五大。.

查看 朝鲜战争和首爾大學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朝鲜战争和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查看 朝鲜战争和香港中文大學

駐韓美軍

韓美軍(United States Forces Korea, USFK),是對美軍派駐大韓民國部队的統稱,總部位於首爾的龍山基地。與駐日美軍的性質不同,是因為朝鲜战争時期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韩国参战,但韓戰事實上尚未結束,在停戰後美军未撤離並且簽訂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於1954年起長期駐留。從1990年代開始隨著冷戰瓦解和美軍重新編制,正在逐步縮減之中。 美國總統小布什執政時代大幅改編駐韓美軍,並交辦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於2003年宣布重編首爾以北美軍調動計畫。2011年,設定部屬28,500人的規劃,目前總現有兵力約29,086人。駐韓美軍司令同時兼任聯合國軍司令、韓美聯合司令部司令。.

查看 朝鲜战争和駐韓美軍

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

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是1945年9月8日至1948年8月15日之間(史称“盟軍託管時期”),美国陆军在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地區设立的軍政府,也是日本殖民朝鮮結束至大韓民國成立之間的3年,統治南朝鮮的政權。軍政廳设在汉城(今首尔特别市),一般簡稱美軍政廳(;),統治期間則一般稱作美軍政期()。 儘管許多奠定近代韓國發展的社會制度及基礎建設是在美軍政廳統治期間設立的,但是南朝鮮在此期間也為各種因素導致的頻繁政治、經濟動亂所苦,日本殖民時代的後遺症依然同時在美軍政廳託管的南部、及蘇聯民政廳託管的北部存在著,美軍政廳推行的許多政策也引發南朝鮮民眾的不滿,包含繼續任用前日本殖民政府內的官僚作為顧問,排擠、審查甚至強行解散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支持及承認),及最後因冷戰導致美蘇佔領區分別獨立爲大韓民國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導致了朝鮮半島的南北分裂。 此外,暫時接管韓國的美國軍事政府,對於統治、管理一個遠東國家時面臨的挑戰並無充分準備,進駐朝鮮之後,對於其語言、政治環境亦毫無知悉,再加上美軍政廳的許多政策也都意外地促成了不穩定的效應。大量的南下脫北者(估計40萬人)、難民及歸國海外韓僑湧入,均加劇了南朝鮮地區的動盪不安。.

查看 朝鲜战争和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

駐日盟軍總司令

驻日盟军总司令(連合国軍最高司令官;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縮寫SCAP認為是Supreme Command of Allies in the Pacific。),又譯為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盟軍最高司令部,簡稱盟總或盟總政府,日本又稱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縮寫GHQ),是美国远东军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麥克阿瑟元帥在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期间的一个头衔,1951年由李奇微将军接任。1952年,舊金山條約簽訂,日本恢復主權,此職取消。.

查看 朝鲜战争和駐日盟軍總司令

解方

解方(),吉林省东平(今东丰县小四平镇)人。解方原名解沛然,又名解如川。少将军衔,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

查看 朝鲜战争和解方

解放軍報

《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的机关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出版。.

查看 朝鲜战争和解放軍報

马修·李奇微

#重定向 马修·李奇威.

查看 朝鲜战争和马修·李奇微

马立克

#重定向 雅科夫·馬利克.

查看 朝鲜战争和马立克

詹姆斯·范佛里特

詹姆斯·奧爾沃德·范佛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舊時或譯「符立德」,美國陸軍上將,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朝鮮戰爭。朝鮮戰爭期間,為聯合國軍駐韓國部隊司令。.

查看 朝鲜战争和詹姆斯·范佛里特

證言 (電影)

《證言》(韓國語:,Testimony)為1974年韓國戰爭電影,於1974年1月1日上映,片長125分鐘,由韓國著名導演林權澤執導,金在演監製,出品、製作及發行,由、金昌淑主演,本片為韓戰休戰20週年紀念電影作品,除了得到韓國國軍全力協助拍攝之外,更耗資1億製作費,為製造充滿真實感的戰爭場面,電影公司更從日本請來特殊技術人員為本片製造逼真的特別效果,此外本片是導演林權澤其中一部經典反共戰爭電影代表作。 本片在韓國上映後共有23萬入場人次,導演林權澤憑本片再次奠定日後在韓國影壇上的地位。.

查看 朝鲜战争和證言 (電影)

財閥

財閥()通常指由某一家族的獨佔出資作為資本中心的大型綜合企業。 「財閥」一詞源自日本,約在西元1900年前後開始使用。最初是指某地的富豪,到了明治時代末期,漸漸不再限於某地,通指該富豪的家族。在現今的定義裡,財閥指某家族或者其擁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所設立的母公司為中心,旗下擁有經營各式事業的子公司的企業集團。.

查看 朝鲜战争和財閥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查看 朝鲜战争和贝拉克·奥巴马

越南国

越南国()是於1949年-1955年間存在於越南南部的一个法國傀儡政權,君主立憲制。1955年後由吳廷琰上臺,廢除了保大帝,將國家改組為越南共和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越南国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戰,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为受美国等民主主義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對抗受苏联等共產主義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战争。其发生在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为深远的戰爭,最终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综合国力随之削弱,冷战的优势逐渐为苏联占据。 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后期,迫于国内迭起不断的反战运动、前线战事的吃紧以及同苏联长期对抗的需要,遂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终于1975年占领南越首都西贡,南越政权垮台,一年后南北越统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趙南起

赵南起(,),朝鲜族,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原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查看 朝鲜战争和趙南起

鸦片战争

#重定向 第一次鸦片战争.

查看 朝鲜战争和鸦片战争

鸭绿江

鸭绿江(满语: ;汉语拼音:,)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一条界江。入海口地区,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方陆地接壤,因此鸭绿江江面末段完全在朝方一侧。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查看 朝鲜战争和鸭绿江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查看 朝鲜战争和黎巴嫩

連是现代陸軍、海軍陸戰隊等軍種的一種编制,由若三到六个排组成,人數大約在80-250人之間。譬如在三三制的編制下,一個連由三個排加上其他直屬單位共同組成。雖然連的組成在國家,單位類型會有所不同。但大多不會差太大,好幾個連合在一起,形成為營,在軍事上連算是軍隊運作上的基礎。 在现代军队编制中,连作为一个战术单位,一般用于完成特定战斗中的军事或勤务任务。连的指揮官由军官担任,称为连长,军衔一般是上尉或者少校,副連長及輔導長军衔一般是上尉或中尉。 有些军事單位也把連称为中队。例如中華民國國軍有少數連級「中隊」的編制,差異則是編裝略簡。 在空軍的體系中,小隊(中華民國空軍稱為「分隊」)(flight)與連相當。.

查看 朝鲜战争和连

迪安·魯斯克

#重定向 迪安·腊斯克.

查看 朝鲜战争和迪安·魯斯克

迪安·艾奇逊

迪安·古德哈姆·艾奇逊(Dean Gooderham Acheson,),生於康涅狄格州米德尔敦,1971年10月12日逝世于马里兰州桑德斯普林斯,美国律师、政治家,第51任美国国务卿,在其任内主导编写了《中美关系白皮书》。 1949年1月26日,艾奇遜發表聲明,謂「美國對華政策不變」。.

查看 朝鲜战争和迪安·艾奇逊

迫击炮

迫击炮(mortar)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後座力、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其名稱來源由於它可以「迫近射擊」。.

查看 朝鲜战争和迫击炮

霍伊特·范登堡

霍伊特·桑福德·范登堡(Hoyt Sanford Vandenberg,)是美国空军上将、第二任空军参谋长和第二位中央情报局局长。二战期间,范登堡曾在英国和法国指挥空军支援陆军作战。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县的范登堡空军基地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查看 朝鲜战争和霍伊特·范登堡

錢三強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錢三強

范弗里特

#重定向 詹姆斯·范佛里特.

查看 朝鲜战争和范弗里特

郭廷以

郭廷以(),字量宇,出生於河南舞陽,中国歷史學家,1949年前往台湾。他是中國近代史學及中國口述史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共同創建者,並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查看 朝鲜战争和郭廷以

航天

航天指与研究和探索外层空间有关的领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科学界一般把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而把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航天的主要目的是太空探索,其商业用途主要是卫星通讯,也有近来兴起的太空旅游。其他非商用的用途包括星空观测,间谍卫星和地球观测。.

查看 朝鲜战争和航天

航空

航空(Aviation)狭义上则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广义上航空一词也指进行航空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人类自古以来便有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的愿望,但直到18世纪后期载人热气球在欧洲升空后才首度实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人类的航空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人类第一架重于空气、带有动力、受控并可持续滞空的飞机,开启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航空是21世纪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科学技术的水平。.

查看 朝鲜战争和航空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查看 朝鲜战争和阿根廷

蘇日戰爭

蘇日戰爭(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或稱「日蘇戰爭」(日ソ戦争)、「遠東戰役」或「八月風暴行動」(Operation August Stor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與蘇聯之間的一場戰爭,也是二戰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由蘇聯发动迅速、猛烈的大规模进攻,佔領庫頁島以南以及南千岛群岛,日本於滿洲(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軍事力量在此打击下缴械投降,日方傀儡政權「滿洲國」滅亡,傀儡政權皇帝溥儀亦成了蘇軍俘虜。 1945年初軸心國集團各地戰線皆瀕臨崩潰,同盟國於雅爾達會議上規劃戰後秩序與要求蘇聯加入對日戰爭,後者承諾將於納粹德國投降後3個月加入遠東戰鬥。苏联要求了同盟国战后归还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亞洲方面日本急於應付逐漸進逼中的英美聯軍,冀望尚對日中立的蘇聯可從中調停,以维持日本在东亚的利益。蘇聯表面上與日軍“友好”,但已秘密備戰且漠视日方调停要求直至1945年8月8日開戰最後一刻。蘇聯在對德戰爭結束前即開始轉調軍隊至遠東地區,其主要對手為駐於滿洲的日軍70万人之龐大的關東軍,與蘇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等條件相比,關東軍早將精銳單位調出而空洞化,蘇軍享有質與量的龐大優勢,而关东军则拥有大量日軍武器坐守经营了数十年的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工事以逸待劳。 1945年8月8日當天150万蘇軍同時自北、東、西3方向對滿洲發動進攻,由於蘇方遞交宣戰書後即被切斷通訊,日本大使沒能將消息傳回國內,等於是技巧性的不宣而戰。關東軍原本是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因日本在诺门坎战役的失败对苏联转入防御,但在太平洋战场占用了日本大量资源的时候,仍保有70万人的规模,拥有后来被证实“大量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及经营了数十年的工事,无需等待日本国内下达作战命令,实际上關東軍的停止作战命令也是于8月18日由司令 山田乙三 下达的,等于是技巧性的对苏备战。同時蘇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进攻非常順利,在交战过程中攻势凌厉,“满洲受到大规模进攻使日本政府領導人放棄將滿洲作為戰略後備基地而繼續抵抗的念頭”并最终迫使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苏军将满洲国当敌国看待,军纪弛懈,滿州國的治安被战事破壞後,亦犯下不少罪行,不少漢奸因為恐懼還跟著日軍撤退而後未得赦免而被處決。占领东北地区后,蘇聯立刻展開對南庫頁島和北方群島登陸行動,奪回日俄戰爭中失去的領土與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满洲受到大规模进攻使日本政府領導人放棄將滿洲作為戰略後備基地而繼續抵抗的念頭,於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宣言》即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於密蘇里號戰艦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此役“蘇聯軍隊在遠東做了長期準備”一次投入89个师150万军队,其中不乏经历了苏德战场有经验的老兵,“蘇聯在對德戰爭結束前即開始轉調軍隊至遠東地區”,透過短期對日作戰和極少傷亡而为盟国取得龐大利益。当时美军在太平洋夺岛战中伤亡惨重,尤其是冲绳一役,18万美军伤7万余亡1万余人占总兵力近一半,预计进攻日本本岛需付出伤亡美军百万英军50万人的代价,而中华民国国军对日军的“中国派遣军”都疲于应付,更妄论击败“关东军”夺回满洲地区。苏联于8月14日与中華民國签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換文內容附件有两条主要:苏军出兵攻打满洲国后,一、苏军三个月内从东北“撤完”;二、「鑑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願望,中華民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没有时限。随即苏军根據《雅爾達協定》攻佔了滿洲地區,随后又根据《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撤出东北,但撤军因掠奪大量財物及日本投資工業設備等战利品并搶運至蘇俄境內而推迟,不过1946年蒋介石仍要求苏联暂缓从东北撤军以待中华民国国军进驻,3月22日苏联大使通知国民政府,4月底以前苏军将全部撤离东北,但中华民国国军仍没有足够的兵力进入东北。 而後冷戰時期在扶植勢力代理人的政策主導下,停止了向对日战绩不佳的国民党的自孙中山时代以来的长年资金和武器扶植,转而同意中共將中國東北作為根據地,並裝備了大量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大幅增強了在日後內戰中的實力。而朝鮮亦由蘇聯所扶殖,對半島局勢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在對蘇戰爭也在滿洲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日僑,日侨被迅速遣返,許多人返国后因占领区内戰後生活艱苦而死亡;被蘇軍俘虜的600,000名日軍也被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強制勞動,後約有100,000人死於當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蘇日戰爭

赫魯曉夫

#重定向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查看 朝鲜战争和赫魯曉夫

走進炮火中

《走進炮火中》(、71: Into the Fire)是一部於2010年上映的韩国电影,由韓國导演制作,敘述韓戰期間的1950年8月,71名在浦項抵抗敵軍的事蹟。.

查看 朝鲜战争和走進炮火中

開羅會議

開羅會議(Cairo Conference),代號「六分儀」會議,亦稱第一次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4次高峰會議之一,會期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國、英國、美國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三國領袖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委員長、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出席,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後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會後公佈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塑造戰後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戰略方面,雖然會上決議和承諾許多未予實行,行動計劃一再延期和更改,最終仍達成中、英、美三國聯手反攻緬甸的目的。.

查看 朝鲜战争和開羅會議

關島

島(Guam;查莫罗語:Guåhan,全稱為Territory of Guam)為美國的非合併建制属地,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為美國五個建立平民政府的屬地之一。." DOI Office of Insular Affairs.

查看 朝鲜战争和關島

邓华

邓华(),原名邓多华,字实秋,湖南郴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曾任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邓华早年参加湘南起义,并担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3团、第2团政治委员等职,参与历次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与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参与平型关战役;后组建冀东挺进军,发动冀东大暴动,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并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他担任辽西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海南岛战役等,兼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随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朝鲜战争全部五次战役。后担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战役等。回国后,邓华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9年庐山会议上,邓华因彭德怀案株连被撤职批斗,贬任四川省副省长。文革结束后,恢复名誉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因病于上海去世。.

查看 朝鲜战争和邓华

蓋茨堡戰役

蓋茨堡戰役(Gettysburg Campaign)為美國內戰期間,在1863年六七月間所發生的一連串戰鬥之總稱。美利堅聯盟國的羅伯特·李將軍所部北維吉尼亞軍團於錢瑟勒斯維爾之役獲勝後,北上進攻維吉尼亞、馬里蘭、以及賓夕法尼亞諸州。聯邦軍方面,先後由約瑟夫·胡克以及喬治·米德兩位少將所領軍(以6月28日為界)的波多馬克軍團躡李將軍之後,敗之於蓋茨堡之役中,但未能阻其遁回維吉尼亞。.

查看 朝鲜战争和蓋茨堡戰役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查看 朝鲜战争和蔣中正

脫北者

脱北者(탈북자)又稱逃北者,前稱歸順者(귀순자),大韩民国官方稱呼其為北--韓離脫住民(북한이탈주민)、北韓流亡人士。朝鲜当局一般称其为“叛逃者”,在華語地區稱為北--韓難民或者朝--鮮難民,是指透過非正常管道离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到达其他國家的朝鲜国民。本來專指從朝鲜离开到韩国的人,現在泛指所有通过非正常渠道离开朝鲜的人。 《大韩民国宪法》第三条定义(大韓民國의 領土는 韓半島와 그 附屬島嶼로 한다),将朝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均视为大韩民国领土。脱北者自然是大韩民国公民。.

查看 朝鲜战争和脫北者

釜山廣域市

釜山广域市(),简称釜山,是韩国繼首尔之后的第二大城市。2010年,釜山市人口360万,釜山都市圈(包括周边的金海市和梁山市)的人口有400多万。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30211424/http://world-gazetteer.com/wg.php?x.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釜山廣域市

釜山环形防御圈

#重定向 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釜山环形防御圈

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是朝鮮戰爭進行的最後一場戰役,自1953年7月13日起至27日停戰協定簽字止,歷時15天。這場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渡過鴨綠江以來進行的惟一的戰役規模的陣地進攻作戰。此次戰役志願軍集中了20兵團的第21、第54、第60、第67和第68軍以及第24軍,總兵力達到24萬人,同時集中了1360門火炮,形成强大的進攻力量,在金城以南——牙沈里至北漢江間22公里地段上對對面韓國第3、6、8、9四個師展開進攻。其中,7月14日淩晨,志願軍第203師609團第2營和第607團的一個偵察班組成的作戰支隊,穿過韓國國軍的炮火封鎖區,摧毀了位于二青洞(利川洞)的韓國陸軍首都師(猛虎師)第1團團部,是該戰役中最經典戰例,由于在此團部繳獲一面綉有白虎頭圖案的旗幟而聞名為“奇襲白虎團”。至7月16日下午時分,志願軍戰線已向南擴展192.6平方公里,達到既定戰役目標。與此同時,部分韓軍陣地由美軍及韓軍預備隊接防,從16日開始,美軍第3師、韓國軍第5、7、11師以及3、6、8、9四個師的殘餘部隊向志願軍連續反擊,截至7月27日停戰的11天裏,志願軍第20兵團打退了美軍和韓軍的連續反擊一千余次,韓軍攻占了白岩山、黑雲吐嶺等地點,但志願軍守住了其餘的新占領的約180平方公里的地區。.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城戰役

金大中

金大中(,),号后广(후광),別名忍冬草(인동초),本贯金海金氏,韩国政治家,大韩民国第15任总统,在朴正熙、全斗焕独裁政权期间多次因民主斗争入狱,被称为“亚洲的曼德拉”,200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年轻时的金大中原本是个成功的南韩企业家,但他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在朝鲜战争停火后不久,他便弃商从政。长期以来,他作为在野党领袖致力于发展韩国民主事业。为此,他曾五次死里逃生,经历了六年狱中生活和十年的软禁、流亡生涯,屡次遭到韩国当局囚禁、流放、车祸谋杀、判处死刑等迫害。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竞选和民主斗争中,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于1997年当选为韩国第十五任总统,被韩国舆论称为“巨木”。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替。 金大中执政期间致力复苏遭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的韩国经济,改革韩国的经济体制,使韩国成功完成企业民营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对北问题上,他采取“阳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进行首次南北双边会谈,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另外,他通过协调发展与美国、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效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漢城總教區卢基南总主教付洗成为一位天主教徒,圣名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代父是当时韩国副总统张勉 。金大中的座右铭是“敬天爱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大中

金化

金化可以指:.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化

金正恩

金正恩(,)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現任第三代最高领导人,目前兼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2012年至2016年间的黨內職稱是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其军衔为元帅。 金正恩於2010年9月27日及9月28日分別就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權位僅次於父親金正日,當時的黨內排名也僅次於包括總書記金正日在內的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被認為是承繼政權的第一步。其父金正日逝世後,在完全接任金正日空缺下來的職位之前,朝鮮官方已開始稱金正恩為黨政軍的最高領導人,象徵其第三代領導人的地位確立。 金正恩於2012年4月11日和4月13日分别出任勞動黨第一書記和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並將勞動黨總書記和國防委員會委員長職務永久保留給金正日。2016年5月的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获推举为党委员长,2016年6月的最高人民会议上获推举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 2012年7月17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授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金正恩有两个大学学位:金日成綜合大学的物理学学位和金日成軍事綜合大學的步兵指揮官和炮兵學学位。 金正恩自2018年3月起多次訪問中國,三個月內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陸續進行了3度會面。金正恩稱讚習近平總書記是朝鮮非常尊敬和信賴的偉大領導人。 2018年4月27日朝韓首腦會晤,金正恩於东八区時間上午8時30分跨越北緯38度的軍事分界線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晤,成為朝韓停戰65年後首位踏入韓國領土的朝鮮領導人。 金正恩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於2018年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的朝美首脑会议。.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正恩

金正日

金正日(朝鮮語:김정일,),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世襲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生前擔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金正日是朝鮮建國領導人金日成長子,其母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擔任最高领导人,領導朝鮮長達17年。 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朝鲜语称军衔为“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4月11日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将朝鲜劳动党总最高领导人的职称改为“第一书记”;在13日的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5次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正日

金昌德

金昌德(김창덕;?—?)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人、政治家,為延安派人物。中國名字李德山。.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昌德

金日成

金日成(朝鮮語:김일성,),原名金成柱(김성주),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國父」、先后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和总书记。由1948年开始,直至其去世一直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掌權長達46年之久,也是金日成主義的核心。其子金正日和孙金正恩亦先后接掌政权。 執政期間在其與蘇聯、中國兩邊交好下,朝鮮透過外交往來、經貿手段獲得大量援助,生活水準一直高過韓國,直到1970年代末情況才被扭轉。1992年被朝鲜授予“共和国大元帅”军衔,1998年修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规定他为“共和国永遠的主席”。.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日成

金日成之死

朝鮮最高領導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家主席金日成於1994年7月8日死於心臟病,享年82歲。在金日成死後,朝鮮官方並未即時公佈其死訊,而是延遲34個小時才對外宣佈。隨後,朝鮮政府又決定把7月8日至17日定為全國哀悼期(及後再加兩日到7月19日)。在這10日國喪期間,婦女不許化妝或者整理頭髮,飲酒、跳舞和音樂活動一律被禁止,民眾也需要到金日成銅像前憑弔。.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日成之死

金日成廣場

金日成廣場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市的中央廣場,臨大同江畔,主體思想塔的對面,於1954年8月竣工。 金日成廣場面積達75,000平方米,为世界第16大广场。地面由花崗岩鋪成,广场周围的建筑上悬挂了金日成、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列寧與馬克思的畫像現已被移除,因为朝鲜已在1992年决定不再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這裡是北韓舉行慶典、集會、政治文化活動、閱兵儀式的場所,并常在外国拍摄的与北韓有关的电视纪录片中出现。.

查看 朝鲜战争和金日成廣場

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之战,又称长津湖战役或长今湖战役(장진호 전투;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 ,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为朝鲜战争的东线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介入冲突以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悄悄渡過鴨綠江,进入北朝鲜东北部,在朝鲜東北部之長津湖包圍聯合國軍,令长津湖地区的美国十分意外,雙方随即在严寒气候下展开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30,000 人的联合国军部队(绰号长津精英)被宋时轮指挥的大约67,000人的中国部队包围。虽然中国军队成功地包围了联合国军,并且有人数优势,但中国军队因为冻伤、补给不足及武器装备劣于美军而受到各種嚴重損失,战斗后期联合国军突破包围圈撤退。第10军从兴南港的撤离,标志着联合国军完全撤出了北朝鲜。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長津湖戰役,從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進行了十天,對整場朝鲜戰爭的進程有重大的影響,戰役共包括防守下碣隅里、防守柳潭--、美國海軍陸戰隊第5團及第7團從柳潭里突圍撤向下碣隅里 、美國陸軍第31團級作戰隊在長津郡東面的戰事四部分。.

查看 朝鲜战争和长津湖战役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苏联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重定向 苏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列表.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苏联国土防空军

国土防空军(Войска ПВО)是苏联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于1948年组建的担负国土防空任务的军种。在苏联五大军种中排在战略火箭军与陆军之后。基层部队平时行政管理由所在大军区负责,作战指挥受最高统帅部与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领导。.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苏联国土防空军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苏联解体

英國國會

#重定向 英国议会.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國國會

英國軍隊

英国軍隊(英文:British Armed Forces),官方名稱為「女王陛下的軍隊」(Her Majesty's Armed Forces),但是有時在法律上稱為“君主之武裝隊伍”(Armed Forces of the Crown),由英國君主擔任英國陆、海、空三軍總司令、由英國國防部內的國防委員會管理。 英国軍隊受到英國國會的委托,保護英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的職責、促進英國政府廣泛的安全利益、出力支援國際及維持和平。英國軍隊經常活躍地參與北約和其他盟國的軍事行動。在人員上,英国軍隊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與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英國常備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排行第三(以美元計算,不考量各國的物價),也是世界核武第四多的軍力,只在美國、俄羅斯和法國之後,英国軍隊是北约第四大常设部队,仅次于美国军队、土耳其軍隊和法国军队。英軍在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海外駐軍,阿森松島、巴林、伯利茲、百慕大、英屬印度洋領地、文萊、加拿大、塞浦路斯、福克蘭群島、德國、直布羅陀、肯尼亞、蒙特塞拉特、尼泊爾、卡塔爾和新加坡均設有海外駐地和設施,總計超過4萬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國軍隊

英國殖民地

#重定向 大英帝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國殖民地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首相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the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首相,或简称“联合王国首相”、“英相”、“英揆”(揆,本意即宰相),前稱大不列顛首相,代表英国王室和英國公民执掌英國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英国政府首脑。在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者执政联盟的领袖自动成为首相人選,人选经由君主确认及任命后,才正式成为首相。英國歷史上,首相一般會兼任第一财政大臣一職,伦敦唐寧街10號即为第一财政大臣之宅邸。根据实际情况有時會設立副首相作為副職。.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国首相

英联邦

-- 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3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内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基於其歷史淵源,雖然其正式名稱直譯是“國家聯邦”,漢語中一般仍稱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或“--”(臺灣)或“--”(新馬地區)。英語裏,一般通稱為“the Commonwealth”(“聯邦”),此外在非英聯邦國家亦稱為“British Commonwealth”(“不列顛聯邦”),用以區分世界其它聯邦或邦聯。部分人士认为英联邦是大英帝国体系的继承,但是英国在英联邦裏的影响力远不及19世纪和20世纪其对殖民地的影响力。 2018年4月21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於大英國協高峰會中提到下一任大英國協元首繼任者希望是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在53個會員國領袖討論之下同意下一任大英國協由查爾斯王子接任。.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联邦

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一部中国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於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查看 朝鲜战争和英雄儿女

集安市

集安市是吉林省通化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脚下,与朝鲜满浦隔鸭绿江相邻,是中国对朝鲜三大边境口岸之一。集安曾是古代高句丽王国的都城所在地。 集安地处长白山南麓,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特产人参、梅花鹿等多种动植物。全市年平均气温6℃,降水量900毫米。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此处,其上建有云峰和水丰两座大型水电站,为中朝所共有。.

查看 朝鲜战争和集安市

集结号

是以第二次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中國電影,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說《官司》,导演為冯小刚,张涵予主演。2007年12月18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首映。.

查看 朝鲜战争和集结号

老斤里事件

老斤里事件,常音译為「老根里事件」、「老根里屠杀」,是朝鲜战争中在韩国忠清北道永同郡老斤里的惨案。1950年7月,当一群朝鲜难民接近一座铁路桥旁的美军阵地时,美軍第7騎兵團2营的官兵向他们开火,之后有飞机加入扫射,死亡数字长期称为400-500人,2005年韩政府报告说有163人死亡失踪,55人受伤,但补充说还有不少受害者的名字没有上报。 2001年美国防部声明说这此事件是一次战争中难以避免的悲剧,并非蓄意行为而拒绝道歉与赔偿要求。后来解密了一批文件,其中有1950年美國駐韓大使館的报告,说美军在整个战区下达了射击接近的难民群的命令,因为朝鲜人民军在使用将士兵混在难民中的战术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 Department of the Army.

查看 朝鲜战争和老斤里事件

造纸术

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国東漢時代的蔡倫(63-121年)所改良,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使造纸的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造紙術被称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促使人類文化轉播的重要大發明。 參考凌純聲先生的著作可知,蔡倫改良造紙技法的創新源流,受有南島語族樹皮布文化的影響。蔡倫將古代造絲紙(漢族本身傳統)和造樹皮布紙(南島外來文化)的兩種工藝整合起來,以造絲紙工藝的製紙工法,結合造樹皮布紙工藝的材料學知識,從動物性材料(蠶絲)改為轉用植物纖維(漁網、木料)來造紙,遂得到便宜、好用的「真紙」,時人名之曰「蔡侯紙」。 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裡提到“纸”从“糸”。紙的發明、發展及傳播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造纸术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播有巨大的作用,它使得文明的传播速度更便捷、传播成本更低,它促使了纸质书的出现,所以说这是一项极其伟大的发明。.

查看 朝鲜战争和造纸术

陣亡

陣亡(Killed in Action,簡稱KIA)是軍隊當中廣泛用來描述部隊傷亡人員的軍事用語,意指在戰爭中遭受敵軍攻擊或是而死亡的士兵。美國國防部聲明,已經陣亡的軍士主要是遭受敵軍的攻擊,無力反擊時死亡,陣亡士兵來源不包括交通事故、恐怖主義及其他「非敵軍」的原因,陣亡所意指可包括在前線作戰的戰鬥隊伍和陸海空的後援隊伍中的士兵。 KIA代表一個士兵在戰爭中受到攻擊而在到达医疗设施前死亡。而「受傷而死亡」(Die of Wounds,簡稱DOW)意指士兵生還至接受醫學治療,但是依然不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曾制定DWRIA取代DOW(Died of Wounds Received in Action),然而歷史上軍隊與歷史學家都使用前一種首字母縮略字(即KIA)。美军从二战以来都会将战争中失踪的军人在之后归类为失踪推定战死,如曾很短暂地被认定为失踪但一年后就被修改为战死尸体未寻获,在62年后因寻获遗体被修改分类为战死尸体确认(美国防部战俘及失踪人员办公室称为accounted for,未确认尸体者称为unaccounted for有时也会写成missing,如就朝鲜战争美军尚有八千左右missing,这并不意味着美军仍认定这些人活着,事实上民法都规定平民在失踪七年后即推定死亡的)。 日本至二战为止,对于战争中死亡有多种不同含义的表述:在当时出版的(也包括二战后防卫厅出版的战史中)战死包括KIA和DOW两种情况,而军人在战场病死称为战病死,如一号作战中日军战死一万二千余人,但是战病死(实际为缺少营养的并发症,也就是大部分饿死)也有同样数目且日军医疗保障能力不足经常出现死伤比例为一比二甚至接近一比一的情况。不管军人平民因为卷入战争而失去生命称为战没。但是在现代也有一些日本文献开始将日军死于一场战役的军人统称为战死。.

查看 朝鲜战争和陣亡

F-86軍刀戰鬥機

F-86「佩刀」(F-86 Sab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國设计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用於空戰,攔截與轟炸。1947年10月1日首飛,1949年服役。這是美國早期設計最為成功的噴射戰鬥機代表作,除了大量的次型與軍援之外,也衍生出海軍型的FJ怒火系列戰機。同時,第一架在俯衝時超音速以及世界上第一架裝備空對空飛彈的戰機,也都是F-86。它的家族後來衍生出F-100超級軍刀(Super Sabre,或暱稱為軍刀45)戰鬥轟炸機,是第一架能在平飛狀況下超音速執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機。軍刀式戰機在美國生產的時間從1949至1956年,期間除自用外也曾大量軍援美國相關盟國,在1956年北美公司停產軍刀式後美國以授權生產方式繼續讓軍刀機產線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等地延續至1950年代末期。 F-86接替機種為衍生於F-100的YF-107A(Ultra Sabre,後來競標時為F-105擊敗)。.

查看 朝鲜战争和F-86軍刀戰鬥機

M46巴頓坦克

M46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第一種研製的中型坦克,也是第一代巴頓系列的坦克,设计用来取代M26潘兴和M4谢尔曼。.

查看 朝鲜战争和M46巴頓坦克

Road No. 1

《Road No.

查看 朝鲜战争和Road No. 1

抗美援朝 (电视剧)

《抗美援朝》是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投资拍摄描述朝鲜战争的电视剧。从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7月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全剧时间总跨度为三年多。 《抗美援朝》于2000年7月开机拍摄,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编剧张笑天。原定于2001年(或2002年)在央视首播,但此剧至今末播出。据前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透露,电视剧被禁因中国外交部顾忌美国,后因911事件未播。此后,朝鲜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中国大陆成为禁忌。201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仅因涉及朝鲜战争,尚需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批准。 2000年初,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抗美援朝》,后来因中央电视台也在当年五月开始筹备本剧,就改名为《北纬三十八度》。因为剧中演员以特型演员居多,本剧的演员基本为八一版演员。.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 (电视剧)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的第三场战役。包括西线第三次汉城战役及东线原州战役。.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的第一场战役。包括温井戰鬥、云山战斗、长津湖阻击战。.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松骨峰阻击战,三所里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发起的第二场战役。包括西线清川江战役及东线长津湖战役。.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五次战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介入朝鲜战争后进行的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事,为志愿军从三八线向南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 對五次戰役開打之前,彭德懷致電毛澤東:“这次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战。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毛泽东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预案。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正式發起。.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发生的第四次大规模战役。在這场戰事后,战线重新回到三八線。 战役第一阶段是1月25日-2月16日,联合国军发动进攻,中朝方的数据是歼敌2.2万余。第二阶段是2月17日-4月21日,包括横城反击战,中朝方的数据是歼敌5.6万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在砥平里战斗后几乎达到极限,开始边战边撤。.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中國辽宁省丹东市,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辽东省地质博物馆筹备处。该馆除陈列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一些列历史文物外,还有一些其他时期的历史文物。.

查看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纪念馆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简称柬埔寨(កម្ពុជា,Kâmpŭchéa),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邊,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领土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稱金邊湖)。.

查看 朝鲜战争和柬埔寨

林彪

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 ,號育容、育榮、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林彪早年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義,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平定东北、中南战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後,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曾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加上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而与毛泽东的关系破裂,旋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和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被绑架和迫害,,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他短暂参与的抗日战争及苏德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林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他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中国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黑龙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摄氏度的海南岛,歼敌数量多于西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查看 朝鲜战争和林彪

排是陸軍、海軍陸戰隊等軍種的编制,一般為25至60人。由若干個班组成。譬如在三三制當中,一個排由排部、三個班加上直屬單位共同組成,為戰術的基本單位。 一般言之,排的組成為排部:排長(通常是軍官,中尉或是少尉)一名、副排長(通常是資深士官,多為上士,有時由中士佔缺擔任。若無人接任則亦可由士官長暫代)一名、三個步兵班(每班約9人到15人,理論上各班均有班長、副班長各一名),加一個火力組(組長一名,可能有3到5人,榴彈手一名,步槍手數名) 有些军事單位或是軍事學校、訓練所也把排称为「區队」;日語和韓語漢字稱為「小隊」。 hu:Szakasz.

查看 朝鲜战争和排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Československá socialistická republika,缩写为ČSSR)是捷克斯洛伐克在冷战期间的国名,由捷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两个民族共和国组成,国家已於1993年1月1日正式解体。.

查看 朝鲜战争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李奇微

#重定向 马修·李奇威.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李奇微

李相朝

李相朝(리상조,),一译李相祚,曾用名「金澤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官、軍人,後來在與金日成的政治鬥爭中失敗而經蘇聯逃亡到南韓。.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李相朝

李源潮

李源潮(),原名李援朝,江苏涟水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七至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及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2013年3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李源潮

李承晚

李承晚(,),字承龍(승룡),號雩南(우남),大韓民國首任總統、第一至三屆總統(1948年-1960年)。在任期间實施教育治国政策,能源科技国策。 1875年出生在朝鮮黃海道平山郡,曾就读于培材大学(时称培材学堂),1905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士學位,191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1919年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總理,同年受任臨時政府總統。1921年赴美推動韓國獨立運動。1945年歸國任民主議院議長。1948年任大韓民國制憲國會議長,同年獲議會選為總統。1951年創立自由党,自任總裁。 其後在1952年、1956年及1960年在被指選舉嚴重舞弊的情況下,連續三次當選總統,1960年因「4·19學運」被迫下野,旋被迫辭職並流亡美國夏威夷直至1965年逝于檀香山。.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李承晚

杨伟光

杨伟光(),广东梅县人,客家人,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当时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1985年调任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1991年12月任中央电视台台长。1994年5月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1999年2月离任中央电视台台长。2002年9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曾任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在央视工作期间,推出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知名栏目,推进了央视的改革。他还执掌过《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 《邓小平在1950》、《太平天国》等电视剧的制片工作,更筹拍了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2013年9月23日曾出席世界客商大会开幕式。 2014年9月20日晚上,杨伟光因病去世,享年79岁。.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杨伟光

杨勇 (上将)

杨勇()原名楊世峻,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湖南浏阳县人。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第十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杨勇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政委,红一军团1师、4师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34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教导第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在战争时期五次负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杨勇 (上将)

板門店

板門店(판문점)是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之間的朝韓非軍事區(DMZ),為主要舉行會談的建築物在內的其周邊之場所,板門店與柏林圍墙一同被視為冷戰時期的象徵。 板門店離首爾約52公里,離平壤約147公里,離開城工業園區約8公里,分屬南韓京畿道坡州市郡內面造山里以及北韓开城特级市管轄,為南北之间唯一的接點,並且設有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由瑞士、瑞典、捷克與波蘭四國監察。附近除了會議室之外,還設有南韓的和平之家與北韓的統一閣等設施。板門店是於军事分界线上设置的,在东西800m南北400m长方形的共同警備區(JSA),相隔聯合國軍和朝鮮人民軍的警備崗哨。2004年10月31日,美方把板門店共同警備區域警備任務正式移給韩国。 板門店每日的觀光名額有限,且並非每天都有導覽團開放名額。未满10岁以上的普通国民与由大韩民国政府机关/团体主管的政府邀请或推荐的外国人可以参观。參觀時不得穿有洞的牛仔褲、工作服、T恤、短褲及其他過於暴露的服裝,不得飲酒及攜帶酒類,並且必須攜帶身份證件(如護照、住民登錄證等)。 該地所代表的朝韩非军事区由於長久以來屬軍事管制,除軍事人員之外罕有人煙,因此當地自然生態沒有外來人為的干擾,各種野生動植物的棲息、繁衍相當的多元,已有計畫將該處列為國際生態保護區。.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板門店

板门店宣言

《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한반도의 평화와 번영, 통일을 위한 판문점 선언),又称《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繁荣和统一的板门店宣言》(조선반도의 평화와 번영,통일을 위한 판문점선언),通称《板门店宣言》(판문점 선언)或《4·27宣言》(4·27 선언),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于2018年4月27日举行首脑会谈后共同签署。.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板门店宣言

杜魯門

#重定向 哈里·S·杜鲁门.

查看 朝鲜战争和杜魯門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马林科夫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馬林科夫(Гео́ргий 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 Маленко́в;Georgy Maximilianovich Malenkov;)Georgy Maksimilianovich Malenkov.

查看 朝鲜战争和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马林科夫

横城反击战

横城反击战是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的一场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东线的一次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而结束。.

查看 朝鲜战争和横城反击战

欢迎来到东莫村

《欢迎来到东莫村》(웰컴 투 동막골,Welcome To Dongmakgol)是一部2005年的韩国電影,导演朴光贤首次导演电影,在韓國超過800萬人次觀看。电影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表现了反战的主题,和对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思考。.

查看 朝鲜战争和欢迎来到东莫村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朝鲜战争和欧洲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查看 朝鲜战争和殖民地

毛岸英

毛岸英(),譜名远仁,字岸英,以字行,曾化名杨永福。祖籍湖南湘潭,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其第二位妻子杨开慧的长子。朝鲜战争時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在朝鮮平安北道昌城郡東倉面大榆洞(現在的東倉郡大榆勞動者區)的志愿军司令部遭空袭阵亡。.

查看 朝鲜战争和毛岸英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毛泽东

江界市

江界市()是朝鮮慈江道的道政府所在地。 近年到處興建大大小小的水電站,蓋起了新式住房。生產磚瓦、塗料、高麗藥、葡萄酒紡織等數百種慈江道特產品的工廠。 韓戰時期的仁川登陸之後,韓國軍與聯合國軍一度越過三八線北進,佔領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江界一時成為朝鲜的臨時首都。.

查看 朝鲜战争和江界市

汉城

#重定向 首爾.

查看 朝鲜战争和汉城

沃爾頓·沃克

沃爾頓·哈里斯·沃克(Walton Harris Walker,),或譯「華克」,美國陸軍將領。曾經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第20軍在他指揮下推進迅速,所以此軍便有幽靈軍之稱。在韓戰時,在釜山环形防御圈打敗朝鮮人民軍,但在清川江戰役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側襲而失利,撤軍到38線進行重整。他於1950年乘吉普車在漢城北郊發生車禍而身亡,追晉為上將。.

查看 朝鲜战争和沃爾頓·沃克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查看 朝鲜战争和沈阳市

沖繩島

沖繩島(;)或沖繩本島,也稱為地下(voicelinkfemale)或大地()。位於琉球群島沖繩群島,是琉球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全島面積1206.49平方公里,除去與俄羅斯有領土爭議的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外,為日本面積第五大的島嶼,次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沖繩島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通称沙特或沙地阿拉伯(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一個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約2,149,690平方公里,它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沙地阿拉伯北方與約旦和伊拉克接壤;東北與科威特接壤;東邊和卡塔爾、巴林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界;東南方和阿曼接壤;南方則與也門交界。它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紅海和波斯灣海岸線的國家,而它大部分的土地由不宜居的沙漠及貧瘠的荒野組成。 現時的沙地阿拉伯由四個本來分明的區域——漢志、內志、部分和部分(阿西爾)組成。沙地阿拉伯王國是於1932年由伊本·沙特成立,他由1902年奪回沙特王朝歷史領地利雅得開始,相繼以征服統一了以上的四個區域。該國從此便一直是以根據伊斯蘭教原則、以君主專制的形式管治,瓦哈比派伊斯蘭教亦被稱為「沙特文化的首要特徵」Tripp, ''Culture Shock'', 2003: p.14。沙地阿拉伯有時被稱為「兩聖寺之地」,因它的範圍包括了伊斯蘭教中兩個最神聖的聖地:麥加的禁寺及麥地那的先知寺。 沙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生產量及輸出量最高的國家,它同時亦控制了全球第二大的烴儲藏。由於有石化燃料支持經濟,沙地阿拉伯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之一,人類發展指數亦極高,且是唯一在二十國集團中的阿拉伯國家。但是,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中擁有最單一的經濟。它政治上保守偏右,作為伊斯蘭國教的背景為瓦哈比派,採用君主世襲制,且是由政教合一的威權政權實權統治,是被自由之家列為「不自由」的國家之一。沙地阿拉伯的國防開支在世界排行第四,又在2010至2014年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軍備入口者排行中排行第二。它被分類為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除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它亦是伊斯蘭合作組織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員。 的限制使沙特阿拉伯曾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的國家。这一政策直至2017年才開始有所放寬,而沙特政府于2018年6月允许女性开车。.

查看 朝鲜战争和沙特阿拉伯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查看 朝鲜战争和波兰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又稱作《波茨坦宣言》,又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未實際與會,只是簽名以示發表)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与会参加了波茨坦会议,但當時蘇聯尚未對日本宣戰,故7月26日没有在公告上代表苏联列名签字;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波茨坦公告》中添补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名字。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即對大日本帝國所下的公開招降宣言。.

查看 朝鲜战争和波茨坦公告

洪都拉斯

-- 洪都拉斯共和國(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稱洪都拉斯,中國大陸和港澳稱洪都--拉斯,台灣稱宏都--拉斯,中美洲共和制國家,西鄰危地馬拉,西南接薩爾瓦多,東南毗尼加拉瓜,東、北方濱加勒比海,南臨太平洋的洪塞加灣。大陸以外的加勒比海上還有天鵝群島、海灣群島等領土。首都特古西加尔巴。.

查看 朝鲜战争和洪都拉斯

洗腦

洗脑或思想控制(brainwashing 或 mind control),透過系統性方法,有意圖地向別人灌輸思想,來符合操縱者的意願,一連串的手法與過程,稱為洗脑。英文「brainwash」意指洗脑,由中文洗脑一詞翻譯而來;沿於上世紀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美國士兵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虜之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獲救之後回到美國,支持中国共產黨政府,於是美國記者Edward Hunter就用「brainwash」一詞來描述此事。 洗脑經常被應用到政治、宗教、商业活動上。洗腦與宣傳大體方法相同,均是讚揚、推廣某事,不同之處在於,洗腦具有強制持續性、與外隔絕性、批判性等特點。 常見如政治洗脑:當權者或獨裁者強制向人民灌輸單一的思想,推崇某政治人物或某執政集團,及指出某些思想是錯誤的,加以批判。在重覆和密集灌輸下,群眾往住不自覺相信了某事或信任某個政治組織;宗教組織透過刊物、活動推廣,造成觀眾思想容易受到影響;商業公司等電視媒體傳達,不斷重複播放推廣其商品或意念,以「謊言多說幾次,就會成為真理」方式,此等宣傳方法都被認為是洗脑,儘管推廣者本身可能沒有非法惡意情事。不過通常惡質的思想,都加予洗腦的貶稱。思想改造能導致群眾有跟從團體、不可質疑、思想推廣、護航言論的一致行為逐步出現。.

查看 朝鲜战争和洗腦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查看 朝鲜战争和温斯顿·丘吉尔

清川江

清川江(),是朝鲜半岛西北部的一条河流, 发源于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国咸兴市西北慈江道的狼林山脈,流经妙香山,后在新安州(安州市)汇入西朝鲜湾。清川江全長217km、流域面積9,553平方公里,大致为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界河。 清川江水量大约能产生25万6000瓦電力供給,其下游流域的博川平原是朝鲜的重要工业和农业基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清川江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亦稱為清川戰役或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戰役西线東线是長津湖戰役。(Battle of the Ch'ongch'on River),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在中國對聯合國部隊的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之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實施聖誕節回家攻勢,結束朝鮮的衝突。預計這一反應,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計劃對推進的聯合國部隊進行一系列的反擊,稱為“第二次戰役”。從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國第13兵團及其下轄的幾個軍級單位在沿清川江河谷里的一系列突襲戰鬥中打敗了美國第八軍團,迫使聯合國軍撤離三八線以北地區。.

查看 朝鲜战争和清川江戰役

清溪川

清溪川(청계천)自仁王山為起點向東穿過韓國首爾市中心,總長約13.7公里的人工河流(在首爾市區部份約5.8公里)。在朝鮮時代為解決雨季積水無法排出市區而挖掘,過去曾作為下水道使用,2005年改造轉型為國際知名觀光景點。清溪川為漢江第二大支流,在城東區的沙斤洞、松亭洞、聖水洞與第一大支流中浪川匯流後進入漢江。.

查看 朝鲜战争和清溪川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朝鲜战争和清朝

溫井戰鬥

#重定向 温井战斗.

查看 朝鲜战争和溫井戰鬥

滿洲國軍

滿洲國軍為滿洲國的武裝力量。成立於1932年,在1945年解散。成立時將「維持國內治安」、「國境周邊與河川警備」設為主要任務,主要是關東軍的後方支援部隊,多於戰鬥部隊。但在關東軍素質弱化後,日本面臨與蘇聯作戰時,滿洲國開始進行武裝总兵力达20万人。日本投降后,满洲国军被苏军缴械后正式解散。 因为中华民国政府及其后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不认可满洲国的合法性,故满洲国军又被称为伪满军或伪满洲国军。.

查看 朝鲜战争和滿洲國軍

漢城國立大學附屬醫院屠殺事件

漢城國立大學附屬醫院屠殺事件()發生於韓戰爆發3日之後、1950年6月28日的第一次漢城戰役期間,漢城大學附屬醫院(今首爾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內的醫生、護士、住院平民及傷兵在此事件中遭到朝鮮人民軍陸軍集體虐殺,共700人至900人遇害。在當日,進攻的朝鮮士兵,殲滅了一整個排的醫院守軍,之後醫院內的軍人、平民多人遭到射殺,甚至活埋。根據韓國國防部的統計,遇害者中有100名是大韓民國國軍的傷兵。.

查看 朝鲜战争和漢城國立大學附屬醫院屠殺事件

漢江南岸防禦戰

漢江南岸防禦戰,聯合國方面稱之為霹靂行動(英語:Operation Thunderbolt),是韓戰中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所發起的一場攻勢。 這場攻勢是美國第八軍團新任指揮官馬修·李奇威上將所領導的第一場攻勢,於第三次漢城戰役結束後三週展開。.

查看 朝鲜战争和漢江南岸防禦戰

漢江大橋

漢江大橋(한강대교)是位於韓國首都首爾的公路橋,橫跨漢江兩岸,為漢江第一座公路橋梁。1917年10月7日通車,1925年為洪水沖毀,1935年重建完成。韓戰期間,韓國陸軍工兵隊為阻止朝鮮人民軍南進,在1950年6月28日把漢江大橋和西邊的漢江鐵橋以炸藥炸毀。1958年修復完畢。1982年相鄰的二橋完成。.

查看 朝鲜战争和漢江大橋

漢江大橋爆破事件

漢江大橋爆破事件,是指由大韓民國國軍於1950年6月28日,以炸藥炸斷漢江大橋及漢江鐵橋的事件。.

查看 朝鲜战争和漢江大橋爆破事件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查看 朝鲜战争和澳大利亚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查看 朝鲜战争和澳門

濟州島

#重定向 济州岛.

查看 朝鲜战争和濟州島

濟州四·三事件

濟州四·三事件(제주 4·3 사건)冷战时共产主义阵营称为济州岛大屠杀,美國軍政時期至大韓民國第一共和時期早期發生在濟州島,是韓國現代史上人命受害慘重僅次於韓戰的悲劇性事件。而且,在事件發生五十年後,仍未完成具體性與綜合性的追究真相,而民怨不休。直到2000年1月12日「濟州四三特法」制訂公布之後,才由政府層次著手調查真相。.

查看 朝鲜战争和濟州四·三事件

朝韩关系

#重定向 朝鮮半島南北關係.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韩关系

朝韩非军事区

朝韩非军事区(),是指一段橫越朝鮮半島、作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邊界三八线的緩衝區地帶,又常稱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韓國非軍事區、朝鮮非軍事區等。1953年7月27日在經歷將近三年的朝鲜战争後,四方決定於板门店签署《朝鮮停戰協定》,自此确立了以38度線及其周圍地區所組成的朝韩非军事区。 這條非軍事區將整座朝鲜半岛分成南北兩側,並穿過了北緯38度線一角,在非軍事區的西端位於北緯38度線南方,東端則在北緯38度線北方,大體上與作為朝鮮與韓國國界的38度線平行,因而韩朝分界线在中国大陆也普遍称为“三八线”。非軍事區北部地區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控制,南部地區則由大韓民國控制;而非軍事區的管理與監督,則由軍事停戰委員會負責嚴格禁止雙方試圖進入朝韓非軍事區內。直至今日,這條非軍事區兩側仍是敵對的,附近的居民人數也極少。 整條非軍事區長達248公里,寬度則大約為4公里,這條非軍事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多軍人駐守的國界地帶。隨著非軍事區往西方延伸即為北方界線(NLL),這條黃海的內海上邊界也成了一個常發生軍事衝突的重點處。 2018年4月27日南北韓高峰會‎‎簽署了《板門店宣言》;自5月1日起,停止軍事分界線一帶一切敵對行為,將南北韓非軍事區轉成和平地帶。.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韩非军事区

朝鮮半島統一問題

朝鮮首都平壤市區的統一拱門 朝鲜半岛统一,韩国方面称南北统一()、朝鲜方面称祖国统一(),在中文世界也稱為兩韓統一、南北--韓統一,泛指朝鮮半島現有的兩個分立政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韩民国,在未來整合為單一主權國家的政治運動及構想。 朝鲜半岛自公元7世纪形成统一国家后,除在新罗末期有暂短的后三国时期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長達1300年一直保持着国家统一的局面,没出现过大的分裂。朝鲜半岛在此期间的每个王朝都是保持长期稳定,新罗历史有992年,其中统一期间为224年,高丽和朝鲜王朝分别维持了474年和518年,政治長期穩定,不像中國經歷多次朝代更替。单一民族的特性,使得朝鲜半岛历史很少出现其它国家历史上,由于民族矛盾而陷入的分裂与动乱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原本可以有个自主发展的契机,不过大国的固有利益使其陷入南北分裂和长期敌对的状态。冷战结束后,韩朝双方都意识到武力统一的局限性,并开始调整各自的外交与统一政策。 1970年代至今,韩朝双方的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的波动。不过朝鲜一贯奉行“对抗与对话”两手准备的政策。而韩国政府也试图调整对朝政策,寻求解决僵局的突破口。1989年,韩国建立了专门用于支持南北交流与合作的3000亿韩圆“南北合作基金”。1990年6月,韩国又颁布了《南北交流合作法》,为南北交流、合作提供了法律、制度和资金上的保证。2013年,韩国为“南北合作基金”拨款1.09万亿韩元(约合10.2亿美元),较去年增加9.1%。统一部的一般预算也增至2222亿韩元,较去年增加4.4%。由于朝鲜和韩国於政治、經濟上均存在懸殊差異,以及美、中、俄、日对朝鲜问题的强大影响及政治角力,朝韩问题现在一直处于搁置。.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鮮半島統一問題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鮮王朝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戰爭第一次戰役

#重定向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鮮戰爭第一次戰役

朝鮮戰爭細菌戰

韓戰细菌战是指在1950年代开始的韓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指控聯合國軍有利用炸弹和炮弹投放毒物、病毒、细菌或利用化学药品对战俘进行注射和试验的行动。美國方面則全盤否認,主張邀請第三方的國際紅十字會或世界衛生組織前往中国與朝鲜實地勘察,提案被蘇聯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多次否決。美國改為向聯合國大會提案調查,聯合國大會通過706号決議,而中朝對調查的決議置之不理,國際紅十字會或世界衛生組織放弃调查。1952年中朝邀请来自六国的科学家,組成“国际科学委员会”,进入朝鲜和中国调查,发表报告书,認為美军在朝鲜使用了细菌武器,但是中朝始終沒有提出科學證據支持其主張。细菌战是否事實,之后成为韩战期间双方的宣传战,并且至今还引发学术界的争论。.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鮮戰爭細菌戰

朝鮮新民黨

朝鮮新民黨(조선신민당)是-zh-hans:朝鲜;zh-hant:韓國-盟军托管时期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成立於1946年2月16日,前身是由流亡於中國的--共產主義者和獨立運動家組成的朝鲜独立同盟。该党的總部設在平壤,领袖是金枓奉。朝鲜新民黨和北朝鮮共產黨相比,一些問題上採較為溫和的立場,因此在--人中相當受歡迎。 1946年7月22日,朝鮮新民黨和北朝鮮共產黨、朝鲜民主党、天道教青友黨組成全國聯合民主陣線,并由共產主義者領導。 1946年7月29日,在平壤的朝鮮新民黨同意和北朝鮮共產黨合并为一个政黨,即北朝鮮勞動黨,由金枓奉就任該黨委員長,但實權由金日成掌握。 1946年7月14日,南朝鲜的朝鮮新民黨支部改组为南朝鲜新民党。 1946年11月,南朝鲜新民党和朝鲜共产党、朝鲜人民党合并为南朝鮮勞動黨。.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鮮新民黨

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现任最高领导人是先后任职第一书记和委员长的金正恩,总书记的头衔永远保留给已故领导人金正日。.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委员长

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是朝鲜的唯一执政党朝鲜劳动党最高领导人的职称。該頭銜於2016年5月6日在平壤举行的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中设立。在此之前,該黨最高領導人的職稱先後有“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和“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조선로동당 중앙군사위원회)是朝鲜劳动党的最高军事机关,根据《朝鲜劳动党章程》的规定,统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所有武装力量,指导所有国防事业,为常设最高军事机关。领导人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根据现行《朝鲜劳动党章程》第22条,委员长由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担任,现任委员长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停战协定》,全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大韓民國方面稱韓--國休戰協定,是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同联合国军签订的、关于朝鲜战争的停战协定。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联合国军代表中将(又译威廉·凯·海立胜)、朝鲜人民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南日大将在朝鲜半岛板门店签署了这一协定,同日下午,协定送至汶山里附近的联合国军基地,由马克·克拉克上将签署;随后送呈朝鲜人民军元帅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签字,得以正式生效。, New York Times, July 27, 1953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但最终执行了协定。 该协定的序言中称,此协定是“为停止造成双方巨大痛苦与流血的朝鲜半岛冲突,并旨在确立足以保证在朝鲜半岛的敌对行为与一切武装行动完全停止的停战,以待最后和平解决的达成”这一目的而签订的。, FindLaw, July 27, 1953 2009年5月27日朝鲜军方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朝鲜停战协定,将不再受军事停战协定约束。2013年3月5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於声明中宣布,朝鲜将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 2018年4月27日,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共同簽署《板門店宣言》,擬年內连同美国与北韓簽订和议,長達68年的韓戰最終或正式結束。.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

朝鲜人民军

朝鮮人民軍(朝鲜语:조선인민군)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国家武装力量,采用了典型的政令和军令一体化的指挥体制。军事指挥方面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中央军委委员长担任最高司令官统帅全军,目前最高统帅是金正恩元帅。整個朝鮮人民軍下轄有五大軍種,分别包括:陆军、海军、空軍、戰略軍、朝鮮人民軍特種作戰軍和特種部隊。這些部隊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人民武装力量部(相当于国防部)管轄,其下再有常设领导机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 1978年,金日成指示將「朝鮮人民軍創建日」由原本的2月8日改為4月25日,將朝鮮人民軍改定調為是自1932年組織的抗日部隊所發展而來。2018年1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发布决定,将2月8日定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报道称,1948年2月8日是宣布朝鲜人民军诞生的日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为发扬光大朝鲜人民军创建者、建设者金日成的革命业绩,作出上述决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还决定,将金日成创建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1932年4月25日定为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日。 有評論認為,朝鮮是當今世界中最具軍事色彩背景的國家,擁有全世界人数排名第四的軍隊(不分男女25人中1人是軍人),约110万名武裝人員的龐大規模,其中約有20%的17到54歲的男性是屬於正規軍的行列。此外,後備軍事動員能力也十分驚人,學者估計如果戰事發生後,將會再有800万人投入戰場的行列,戰爭潛力巨大。在整個北朝鮮國土上,眾多的軍事設施連成了一密集的網絡。在國內,朝鮮擁有許多大型武器的生產線,以及密集的防空系統。而朝鮮在軍事排名上也佔了許多名次,如在全球擁有数量排名第三的化學武器,储存有大约2500吨至5000吨,种类涉及芥子氣、光氣、沙林等多種致命毒氣或毒劑。這些武器可裝載於火炮、導彈、飛機或軍艦上。具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特種作戰部隊(估計有180,000人左右)。 自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支持的韓國,同蘇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鮮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後,朝鮮的龐大軍力便持續與大韓民國國軍及駐韓美軍在朝韓非軍事區兩側對峙著。不過朝鮮因為其在經濟上的困境,導致許多軍事設備無法按時汰換而大多都已結構老化嚴重,這也常被視為朝鮮的軍事能力一大缺陷之一。 但朝鮮人民軍仍然是被美國、韓國以及日本等鄰國視為一個重大的威脅,因為它仍然具有能力摧毀附近的都市城鎮,但2010年後其核武計畫有顯著進展,2015年更疑似列裝了發射小型彈道飛彈的新浦級潛艇,若有水下核打擊能力理論上朝鮮將有極高成功率毀滅或重創首爾和東京,許多國家並不能再以和朝鮮開戰只會是有限局部戰爭的角度來看待。.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人民军

朝鲜共产党

朝鲜共产党(朝鲜语:조선 공산당)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共产党

朝鲜王朝

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又称朝鮮国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東北: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明神宗《平倭诏》:“朕念朝鲜,世称恭顺”()、李氏朝鮮,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歷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国土大体上涵蓋整個朝鮮半島。 1388年,受高丽禑王之命进攻辽东的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并废黜王禑而立其子王昌为王,控制高麗王朝军政大权。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讓王,在松京(后改名开京,今开城)寿昌宫自立为王,并由明太祖定國號為「朝鲜」《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23闰十二月乙酉条:“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欲更其國號,遣使來請命。上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羙。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1395年迁都于汉阳,將國都更名為漢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漢城。 朝鲜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世宗大王时期,朝鲜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条件。朝鲜为明朝的不征國之一。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甲午战争后,高宗于1897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结束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910年,大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韓合併,大韩帝国灭亡,李家王朝告終。.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王朝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会主義國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成立,在港澳、臺灣一般稱為北--韓(),漢語地區也有称呼北朝--鮮(,与“南朝--鲜”或“朝--鲜半岛”区别。)。其領土約佔朝鮮半島的九分之五,首都與最大都市為平壤。朝鮮南疆與大韓民國(南韓)以三八線(韓國朝鮮非軍事區)分隔,北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西臨黃海,東臨朝鮮東海。 朝鮮半島在20世紀初以前為中國附屬國,直至日韓合併後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屬地。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朝鮮半島在1945年至1948年間皆由盟軍軍政府管理,由蘇聯與美國分別接管三八線北側與南側地區。之後,蘇聯接管地區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朝鮮);美國接管地區則成為大韓民國(即韓國)。1950年6月,朝鮮發動韓戰試圖統一朝鮮半島不果,三年後南北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再度以三八線以界(與韓戰前的直線國界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獲得了京畿道的開城,而大韓民國則是增加了江原道部分領土),自此朝鮮半島分裂至今。 根據朝鲜宪法,朝鲜是一個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包括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為唯一思想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曾於1992年和2009年兩度修憲,將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等字詞刪除,並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替代,國家意識形態本質上與极右翼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非常相近。在經濟上,朝鮮政府实行計劃經濟,不保障國内的私人財產。在政治上朝鮮政府持續不斷鎮壓「敵對階級」。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部隊第五多的國家"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战俘遣返问题

#重定向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战争的战俘遣返问题

朝鲜战争细菌战

#重定向 朝鮮戰爭細菌戰.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战争细菌战

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

朝鲜战争老兵(阵亡将士)纪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于1995年建于华盛顿特区,为纪念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和联合国士兵。.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

朝鲜海峡

朝鲜海峡,是韓國和日本兩國之間的海峡,連接黄海、東海和韓國東海之間的要道,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用法。 廣義的朝鲜海峡指位於朝鲜半岛和九州岛之間的整條水道。朝鲜稱朝鮮海峽(조선해협)、韓國稱大韓海峽(대한해협)、日本則是對馬海峡(対馬海峡)。 狹義的朝鲜海峡指朝鲜半島與對馬島之間的水道,寬67公里,平均水深95米。朝鲜和韓國均稱為釜山海峡(釜山海峽),日本則稱為朝鮮海峡(朝鮮海峡)或對馬海峡西水道(対馬海峡西水道)。.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海峡

朝鲜族

朝鮮族(),又稱韓民族()、高麗人()等。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乃-zh-hans:朝鲜; zh-hant:朝鮮;-和-zh-hans:韩国; zh-hant:韓國-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万人口的朝鲜族人。 朝鲜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国,人口均在两百万以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是中國官方认定的一個少數民族,也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國境內的朝鲜族属于美國亚裔少數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族

朝鲜日治时期

#重定向 朝鮮日治時期.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日治时期

朝鲜总理

#重定向 朝鲜总理列表.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鲜总理

朝贡体系

#重定向 朝貢.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朝贡体系

木浦市

木浦市()是韩国全罗南道的一座港口城市,位于黄海沿岸。韓國海軍在此設有軍港設施和航空基地。.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木浦市

朴一禹

朴一禹(朝鮮語:박일우,),朝鮮政治人物及共產主義者,延安派之一,後來被金日成處死。.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朴一禹

朴正熙

朴正熙(;IPA:,),韩国第5至9届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亦是韩国第18届总统朴槿惠的父亲。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面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37年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闻庆公立小学教书,后在满洲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满洲军少尉,韩国光复后成为韩国陆军军官。1961年,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韩国第二共和国,掌握大权,后统治韩国长达18年之久,直至1979年10.26事件被其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枪杀。 朴正熙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韩国总统。在其执政期间,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82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他因此被誉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另一方面,他实行铁腕统治,通过牺牲民主的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被称为独裁者。 朴正熙为人简朴。在其所著的《国家、革命和我》一书中,他说:“我一生的夙愿是创建一个以朴素、勤劳、正直和诚实的平民为社会基础的自主独立的韩国。用一句话来讲,我希望在平民中出生、成长、工作,并在平民认可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朴正熙

机枪

機槍或稱機關槍、機關銃(Machine gun),指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的槍械,可能是固定式的,也可能是活動式的,其子彈會由彈鏈或是彈匣連續填充,並且發射,每分鐘約有300至1800發子彈。 機槍通常分為輕機槍、中型機槍、通用機槍、重機槍等幾種。自動火器除了機槍外,還有冲锋枪、突击步枪、戰鬥步槍、自動霰彈槍、全自動手槍等,口徑20毫米以上的叫「機炮」(autocannons)。 機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火網壓制對方火力點或掩護己方進攻。除了攻擊有生目標之外,也可以射擊其他無裝甲防護或薄裝甲防護的目標。輕機槍的重量較輕,可以手持射搫,不過若以臥式的姿勢射擊,效果會比較好。機槍和自動槍隻的差異主要在口徑(機炮的口徑在20mm以上),另一個差異是所發射的是傳統的子彈、炮彈、散彈槍的彈藥、或是爆炸彈等。像發射霰彈的全自動槍隻會稱為的自動霰彈槍,發射大口徑彈藥的則會稱為機炮或是自動榴弹发射器(榴弹機槍)。冲锋枪則是手持式的自動武器,發射一般手槍口徑的子彈。機槍和冲锋枪、機炮不同,機槍像步槍一樣,有很高的槍管/口徑比(表示其槍管很長,子彈口徑小)。機槍在本質上就是一把全自動的步槍,而機槍和戰鬥步槍的不同點在於是否有可快速拆卸的槍管、重型槍管或是其他的冷卻系統。戰鬥步槍及突击步枪可以進行全自動的射擊,因為不是為了全自動射擊而設計,會有槍管過熱的問題。大部份的機槍也使用彈鏈及開放式槍機架構,和步槍的設計不同。 在一般的法律和口語中,機槍泛指可連發槍械。在中,只要一次扣動扳機時可以發射一次以上的就算是機槍、和口徑無關。美國公民持有機槍不會違反任何聯邦法律,在許多州也是合法的,不過依需登記為,而且需要繳納印花稅。不過1986年的Hughes修正案禁止針對市民製造機槍,因此只有在此時間之前就已製作的槍才能合法交易及移轉。.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机枪

机械

機械是由機械結構(機構)組成,機械結構再由機械元件(构件)組成,是機械工程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機械就是能幫助人們節省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有一些機械單純轉換力的大小或(及)方向,被稱為簡單機械。而複雜機械就是由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是真的).

查看 朝鲜战争和机械

戰友 (電視劇)

《戰友》(전우;Comrades/Legend of the Patriots)是韓国KBS電視台於2010年6月19日起播出的大河連續劇,該劇是1975年的重拍版本,亦是紀念韓戰爆發60週年的電視劇。由崔秀宗、李泰蘭、李德華、金雷夏、林元熙、南成鎮、洪景仁、朴相旭、李承洨、柳相旭、安勇俊、李仁譓主演。故事講述在韓戰中,9個韓國士兵為國家出生入死的故事。.

查看 朝鲜战争和戰友 (電視劇)

战争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

查看 朝鲜战争和战争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查看 朝鲜战争和明朝

济州岛

濟州島()是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的本岛,位於朝鮮半島西南,在韩国东海、東中國海和黃海之間,人口約55萬人,面積1845平方公里,是韩国最大的岛屿及旅游胜地。 济州岛是由第三纪末开始的许多次大陆架火山运动形成的火山岛,有着独特的火山地质面貌。济州火山岛和熔岩洞,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濟州特別自治道」簡稱「濟州道」,在韓語裡,「道」與「島」讀音相同,但「濟州島」與「濟州道」是兩個不同概念。.

查看 朝鲜战争和济州岛

海州市

海州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七大城市,黄海南道首府,黃海道中「海」字的來源地。位于朝鮮半島西部三八线以北8公里处,距平壤100公里,濒临海州湾。在2000年時,人口約有236,000人,为重要港口与工业、商业城市。化学工业、水泥、鋼鐵冶煉廠、造紙等工业较发达。.

查看 朝鲜战争和海州市

海地

海地共和国(République d'Haïti;Repiblik Ayiti)通称海地(Haïti,;海地語:Ayiti,),是位于加勒比海的島國。全境位於加勒比海第二大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又稱海地島)西半部,東与多明尼加共和国接壤。 海地人的原生種族為阿拉瓦克人,自西班牙入侵後原住民急速減少到已經滅絕,殖民主為了補充勞力並自非洲引進大量黑奴,海地從此變成黑人國家,開展農業經濟。在2012年,海地更宣布其有意尋求在非洲聯盟的準會員地位。海地为世上第一個非裔黑人主導,奴隸起義建國的國家,和加勒比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地區。海地也是美洲唯一以黑人為主體民族(95%以上)的共和國。然而,該國與隔壁拉丁裔為主的多明尼加發展上卻有著天壤之別;海地是美洲唯一的極度貧窮國家,2015年人均年收入804美元、處於低人類發展指數,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2歲。.

查看 朝鲜战争和海地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查看 朝鲜战争和斯大林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查看 朝鲜战争和新加坡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查看 朝鲜战争和新西兰

新闻周刊

《新闻週刊》(Newsweek)是一份在纽约出版,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週刊。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週刊,当然有时它的广告收入超过了后者。在发行量上,它超过了《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在这三份期刊中,《新闻週刊》通常被视作观点比《時代》和《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更自由派,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立場則最為保守。.

查看 朝鲜战争和新闻周刊

新浪

新浪()是中国门户网站公司,一家服务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的中文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新浪與腾讯、搜狐和网易並稱中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6亿,日浏览量超过12亿次。新浪旗下的新浪微博更是著名的微博客服務網站。 新浪由原四通利方公司和华渊资讯公司于1998年11月30日合并而成。新浪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金茂大厦37楼。.

查看 朝鲜战争和新浪

文物

文物一词,在中国最早是指礼乐制度。《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現今則將過去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称为文物。但是对于文物的确切定义,现在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

查看 朝鲜战争和文物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日俄战争

日内瓦

日内瓦(; Genève,; Genèva, and Genf; )是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州首府。建在日内瓦湖流入羅訥河之處。今天,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于这里無數的國際組織,包括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 日内瓦是一座著名的國際都市,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的總部就是設立在此地。今天仍有許多國際組織在日內瓦設立總部或办事处,包括有红十字會的總部。屬於聯合國的組織有世界衛生組織等。.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日内瓦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日本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日本军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重定向 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海

日本海或朝鮮東海、韩国東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 日本海的水域有六個海峽與外水域相通,分別為:鞑靼海峽、宗谷海峽、津輕海峽、關門海峽、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位於日本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有日本海盆,是最主要的海盆,另外東南部是大和海盆,還有西南部的对马海盆。日本海的東岸水深較淺,大陸棚較寬;海的西岸,特別是朝鮮半島附近的水域,大陸架的延伸只有約30公里左右。黑潮(日本暖流)的一個分支即对马海流進入此海域。 海域的北部和東南部都是渔业资源豐富的渔場,各國曾為了海域的漁獲而引發不少領土糾紛。位於本海域東南部的獨島就是韓國與朝鮮兩方和日本各自聲稱擁有主權的地方。此外,海底帶有磁性的海沙、海底下豐厚的天然氣及石油資源,都是各国希望得到的重要礦物。而自從東亞經濟發展起飛,日本海的重要性就日益顯著。.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日本海

旅是现代陸軍的编制,由若干个团或者营组成。在现代陸軍编制中,旅通常作为一个战役战术单位,一般用于完成特定战役中的军事或勤务任务。在编制上由多个技术兵种混合编成的旅稱為混成旅或聯兵旅(聯合兵種旅、或作诸兵种合成旅)。 在現代戰爭條件下,旅由於編制比較小,使用靈活,逐漸被許多國家列為標準或者常被編制。旅的指揮官稱為旅長,由軍階是少將或上校軍官擔任。 在空軍的體系中,聯隊(Wing)與旅相當。指揮官軍銜通常是准將或上校。.

查看 朝鲜战争和旅

摩纳哥

摩納哥親王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公國,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城邦国家。摩納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週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和城邦,得利於蒙特卡洛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查看 朝鲜战争和摩纳哥

撕裂者行動

撕裂者行動是韓戰期間由美國第8軍團指揮官馬修·李奇威將軍為聯合國實施的軍事行動。行動之目的是盡可能摧毀在漢城、漢城以東的洪川郡及再往南春川市之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另一個行動目的是使聯合國部隊推進至三八線以北。這次行動是在後進行,屠夫行動是聯合國為期8天的攻勢,於2月28日結束,迫使共產黨軍隊後撤至漢江以北。這次行動在1951年3月6日由和在漢城附近西部、和在東部實施,以到達“愛達荷線”,這是1條在三八線以南韓國境內的弧線。 撕裂者行動由韓戰中最大規模的炮轟拉開了序幕。在中路,美軍第25步兵師快速渡過漢江,並建立了一個橋頭堡。再向東,第9軍在3月11日達到其第一階段目標。3天後,提前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在3月14日晚上至15日,韓國第1步兵師和美軍第3步兵師占领漢城,標誌著1950年6月以來第4次易手。共產黨軍隊在聯合國在城市東部威脅並企圖包圍他們時被迫放棄該市。 繼奪回漢城後共產黨部隊向北撤退,進行巧妙的拖延行動,利用崎嶇,泥濘的地形以獲取最大的優勢,特別是在美國第10軍負責的山區。儘管有這些障礙,撕裂者行動在整個3月進行。在中部山區,美國第9軍和美國第10軍推進有條不紊,第9軍僅面對輕微的抵抗,但第10軍面對敵人堅強的防禦。春川市和洪川郡分別在15日和22日被佔領。攻佔春川市是撕裂者行動最後的主要地面目標。 聯合國軍已從他們開始線向北平均推進。然而,當美國第8軍團佔領了其主要的地面目標時,共產黨部隊及時撤出,再次證明難以達成摧毀中國軍隊和其裝備的目標。春川市是共產黨部隊1個主要的供應中心,在聯合國軍終於佔領之前已是1座空城。到3月底,美軍到達了三八線。.

查看 朝鲜战争和撕裂者行動

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Троцкизм;Trotskyism)是馬克思主義、列宁主义的一個流派,其名稱來自其最早的理論建立者、十月革命实际指挥者、苏联红军缔造者、第四国际精神领袖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自视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

查看 朝鲜战争和托洛茨基主义

手榴弹

手榴弹,又称手雷,是一种手投式的武器,具有爆炸功能。因為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手雷外形和碎片都像石榴和菠蘿,由而得名,近年來由於FPS遊戲的流行,而在台灣有「芭樂」的俗稱。.

查看 朝鲜战争和手榴弹

普通江

普通江()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條河流,全長55.2公里,上游發源於平安南道平原郡,下游匯入平壤大同江。 在平壤,以普通江命名的地名甚多,例如其新舊河道圍繞而成的區域即為普通江區,普通江畔的平壤西門即為普通門,等等。“普通送客”還是平壤八景之一。.

查看 朝鲜战争和普通江

智利

智利共和国(República de Chile)是位於南美洲的一个国家,西和南濒太平洋,北靠秘鲁,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洲與阿根廷及巴西並列為ABC強國。 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智利總共約有1,800萬人,種族以歐洲白人、混血族群居多,與另一國家阿根廷同樣,幾乎沒有非洲裔人口,其他則以本土原住民少數族群相對為多,整體公民組成素質極高,因而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與南歐國家相媲美。社會相當於經濟已開發的北美洲和歐洲國家,而近來還有許多亞裔移民跨越太平洋移居。 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此外,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

查看 朝鲜战争和智利

時代 (雜誌)

#重定向 時代雜誌.

查看 朝鲜战争和時代 (雜誌)

晋州市 (韩国)

晉州市(),是韓國的一個城市。.

查看 朝鲜战争和晋州市 (韩国)

156项重点工程

“156项”重点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初步建起了工业经济体系。1950年代任中央财委主任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云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查看 朝鲜战争和156项重点工程

2018年南北韓高峰會

#重定向 2018年朝韓首腦會晤.

查看 朝鲜战争和2018年南北韓高峰會

303高地屠杀

303高地屠杀(303 고지 학살 사건;Hill 303 massacre)是指朝鲜战争中,于1950年8月17日发生在韩国庆尚北道漆谷郡倭馆邑的朝鮮人民軍屠杀美军战俘事件。.

查看 朝鲜战争和303高地屠杀

另见

1950年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代韩国

1950年冲突

1951年冲突

1952年冲突

1953年衝突

20世纪内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

亞洲內戰

冷戰衝突

加拿大戰爭

南非战争

土耳其戰爭

希臘戰爭

新西蘭戰爭

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戰爭

朝鲜半岛战争

比利時戰爭

泰國參與的戰爭

澳大利亚战争

盧森堡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美国战争

联合国在亚洲的行动

荷蘭戰爭

菲律宾战争

蘇聯戰爭

革命性质的内战

韓國的戰爭

亦称为 Korean War,南北韓戰爭,抗美援朝战争,韩战。

上甘岭 (电影)上甘岭战役丁一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將中國中國與聯合國中国大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关系中韩关系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軍中華民國國旗中華民國總統中風中苏交恶丰臣秀吉丹东市布莱德雷师哲丘陵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和平理事會三八线三八线 (电视剧)一去不回的海兵一二三自由日一般命令第一號丙子戰爭九州 (日本)九一一袭击事件平壤平壤爆擊隊乌拉圭人民网人民日报五星上将仁川登陆以色列延安派伊万·阔日杜布伊朗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张平山开城特级市开放杂志彭德怀彭德怀元帅何清涟佛朗哥时期德国德黑兰会议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保守黨 (英國)保導聯盟事件志願者俄罗斯俄罗斯帝国匈牙利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京市北纬38度线北朝鲜人民委员会國防大學國民革命軍國民防衛軍事件利比里亚制空權哥斯达黎加哈利·S·杜鲁门冰岛冶金学冷戰國際史項目冷战农业凤凰卫视入侵公共电视网克莱门特·艾德礼四一九革命倫敦韓戰紀念碑石油玻利維亞王平 (上将)王海火炮獨孤里橋之役砥平里战役碧潼郡示威社會福利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禁忌禁区秘鲁稗牙谷第七艦隊 (美國海軍)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三次汉城战役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第一共和國 (大韓民國)第一次漢城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米格-15战斗机米格走廊紡織紅巾特攻隊緩衝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纬度纽约时报缅甸美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美國第八軍團美國駐韓大使館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國陸軍第2步兵師美國海軍美军美国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美国空军美国陆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总统美联社美援烏山戰役瑞士瑞典甲午战争电影电视剧牡丹峰牙买加白宮白人白善烨韩国韩国战争纪念馆韓國韓國光復軍莫斯科聯合國安理會83號決議聯經出版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联合国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联合国军運動戰萨尔瓦多鐵路運輸非裔美国人順時針方向風流軍醫俏護士西安事变西部戰線馬來亞馬修·李奇微馬克·克拉克首爾大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駐韓美軍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駐日盟軍總司令解方解放軍報马修·李奇微马立克詹姆斯·范佛里特證言 (電影)財閥贝拉克·奥巴马越南国越南战争趙南起鸦片战争鸭绿江黎巴嫩迪安·魯斯克迪安·艾奇逊迫击炮霍伊特·范登堡錢三強范弗里特郭廷以航天航空阿根廷蘇日戰爭赫魯曉夫走進炮火中開羅會議關島邓华蓋茨堡戰役蔣中正脫北者釜山廣域市釜山环形防御圈金城戰役金大中金化金正恩金正日金昌德金日成金日成之死金日成廣場长津湖战役苏联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国土防空军苏联解体英國國會英國軍隊英國殖民地英国英国广播公司英国首相英联邦英雄儿女集安市集结号老斤里事件造纸术陣亡F-86軍刀戰鬥機M46巴頓坦克Road No. 1抗美援朝 (电视剧)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抗美援朝纪念馆柬埔寨林彪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李奇微李相朝李源潮李承晚杨伟光杨勇 (上将)板門店板门店宣言杜魯門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马林科夫横城反击战欢迎来到东莫村欧洲殖民地毛岸英毛泽东江界市汉城沃爾頓·沃克沈阳市沖繩島沙特阿拉伯波兰波茨坦公告洪都拉斯洗腦温斯顿·丘吉尔清川江清川江戰役清溪川清朝溫井戰鬥滿洲國軍漢城國立大學附屬醫院屠殺事件漢江南岸防禦戰漢江大橋漢江大橋爆破事件澳大利亚澳門濟州島濟州四·三事件朝韩关系朝韩非军事区朝鮮半島統一問題朝鮮王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戰爭第一次戰役朝鮮戰爭細菌戰朝鮮新民黨朝鲜劳动党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半岛朝鲜人民军朝鲜共产党朝鲜王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的战俘遣返问题朝鲜战争细菌战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朝鲜海峡朝鲜族朝鲜日治时期朝鲜总理朝贡体系木浦市朴一禹朴正熙机枪机械戰友 (電視劇)战争明朝济州岛海州市海地斯大林新加坡新西兰新闻周刊新浪文物日俄战争日内瓦日本日本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海摩纳哥撕裂者行動托洛茨基主义手榴弹普通江智利時代 (雜誌)晋州市 (韩国)156项重点工程2018年南北韓高峰會303高地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