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朝鮮仁祖

指数 朝鮮仁祖

朝鲜仁祖(;),朝鲜王朝‎的第16代君主,名李倧(),幼名天胤,諡號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賜諡莊穆王),廟號初定為烈祖,八日後改為仁祖,葬於坡州长陵。.

73 关系: 南延君南漢山城南漢山城 (電影)坡州壬辰倭亂天启天聪奉天崇善君崇祯丁卯戰爭丁丑下城世子三劍客 (電視劇)丙子戰爭乳名交河故城人质庙号仁宣王后仁獻王后仁祖反正仁穆王后仁烈王后廢孝明翁主廢貴人趙氏德興大院君光海君皇太極綾原大君綾昌大君莊獻世子莊烈王后西人黨首爾谥号貴人張氏 (朝鮮仁祖)麟坪大君黄海道龍城大君阿敏 (清)臨海君金載沅長陵恩信君李佺李琈李秉源李瑅李适 (朝鮮)...李适之亂李怿樂善君死刑永昌大君江華島沈阳市清史稿清朝漢城府朝鮮孝宗朝鮮宣祖朝鮮元宗朝鮮高宗朝貢朝鲜王朝君主列表朴海日明朝昭顯世子昌嬪安氏海州市斬首愍懷嬪 扩展索引 (23 更多) »

南延君

#重定向 李球.

新!!: 朝鮮仁祖和南延君 · 查看更多 »

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남한산성)位於首爾東南方約25公里的廣州市中部面山城--里,南漢山城海拔約480米,與京畿道廣州市、河南市以及城南市的山脊相連,以達到最大的軍事防禦能力。城郭長達12公里的,其廣大面積也提供韓國朝鮮王朝(1392〜1910年)以山城為緊急首都的必要條件。南漢山城以東亞堡壘建築風格為基礎,體現當時朝鮮與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以及中國明清四國之間的廣泛交流,特別是在16〜18世紀朝鮮的連續戰爭中。這一時期武器裝備的技術發展,朝鮮從歐洲進口火藥並使用在戰爭,也大大影響了山城的建築和佈局。南漢山城展現了朝鮮日常生活環境以及防禦目標結合形成的韓國防禦機制各種理論,體現了佛教在保護國家和山城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證據,並成為韓國主權的象徵。山城位於南漢山,包含有可追溯至17世紀的防禦工事和一些寺廟。現時可以從首爾乘坐首爾地鐵8號綫並在南漢山城入口站下車前往南漢山城。.

新!!: 朝鮮仁祖和南漢山城 · 查看更多 »

南漢山城 (電影)

《南漢山城》(남한산성;The Fortress)為2017年由同名歷史小說《南漢山城》改編的韓國歷史片,原作者金薰擔任編劇,黃東赫執導。累積觀影人次達384萬人。 另外,新马地区将于2018年6月16日晚间10点05分播出于tvNMovies频道。.

新!!: 朝鮮仁祖和南漢山城 (電影) · 查看更多 »

坡州

#重定向 坡州市.

新!!: 朝鮮仁祖和坡州 · 查看更多 »

壬辰倭亂

#重定向 萬曆朝鮮之役#第一次衝突.

新!!: 朝鮮仁祖和壬辰倭亂 · 查看更多 »

天启

天启可以指:.

新!!: 朝鮮仁祖和天启 · 查看更多 »

天聪

天聰(v,元年:1627年—末年:1636年三月)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年号。后金(清朝的前身)使用这个年号共10年。 有学者认为1636年建元崇德之前,后金只使用汗号纪年,实际并无年号。《清实录》用“建元天聪”,是编者附会汉制所做。.

新!!: 朝鮮仁祖和天聪 · 查看更多 »

奉天

奉天可以指:.

新!!: 朝鮮仁祖和奉天 · 查看更多 »

崇善君

崇善君(숭선군,《肅宗實錄》22卷·十六年正月初六條),諱李澂(이징),是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的庶長子,生母為廢貴人趙氏。.

新!!: 朝鮮仁祖和崇善君 · 查看更多 »

崇祯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新!!: 朝鮮仁祖和崇祯 · 查看更多 »

丁卯戰爭

丁卯戰爭,又称丁卯胡乱,指的是1627年后金入侵朝鮮的战争。因发生在丁卯年,故而得名。 1623年,朝鲜发生政变,仁祖被西人党拥上了王位。他一反光海君的中立政策,拒绝与后金互市,断绝了后金贸易收入来源。此外,仁祖又纵容明军以朝鲜为据点进攻后金。于是在1627年,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便率军三万,入侵朝鲜。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后金兵逼近朝鲜首都汉阳,迫使朝鲜屈服。阿敏与朝鲜使者在平壤会盟,宣布后金与朝鲜结成“兄弟之盟”。双方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但是朝鲜并非真心与后金结盟,仍暗中支持明朝,为后来的丙子战争埋下了祸根。.

新!!: 朝鮮仁祖和丁卯戰爭 · 查看更多 »

丁丑下城

丁丑下城指的是大明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三十朝鮮仁祖向清太宗皇太極投降的事件。因1637年是丁丑年,故而得名。今日韓國人將此次事件看作國恥,稱之為「三田渡之屈辱」。.

新!!: 朝鮮仁祖和丁丑下城 · 查看更多 »

世子

世子是东亚亲王继承人的正式封号。另外,对于贵族、高官的儿子们,也習尊称為世子,以示尊重,但这不是正式的称呼。 在汉朝初期,亲王法定继承人的正式封号为「王太子」,后来为了与皇太子相区别,改为「世子」,后代延习不改。至清朝,定例:和硕亲王法定继承人封世子、多罗郡王法定继承人封长子。 朝鲜王朝因为是中国的藩属,所以其王位继承人也被称为世子(세자),尊称邸下(저하)。 越南鄭主的繼承人亦稱世子(Thế tử)。.

新!!: 朝鮮仁祖和世子 · 查看更多 »

三劍客 (電視劇)

《三劍客》(삼총사)為韓國tvN播出的古裝劇,耗資100億韓元製作,分三季播出,每季12集,第一季於2014年8月17日首播。由《仁顯皇后的男人》、《Nine:九回時間旅行》的宋在貞作家與金炳秀導演合作打造,改編自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小說《-zh-hans:三个火枪手;zh-hant:三劍客-》,講述昭顯世子(李陣郁飾)與他的護衛武士以及清寒兩班家庭出身的江原道武士在朝鮮和明清交替期的中國之活躍事跡,於免費播放。三劍客分別由李陣郁、梁東根、丁海寅演出,鄭容和所飾演角色原型則是原著中的-zh-hans:達達尼昂;zh-hant:達爾達尼央;zh-tw:達太安-。 本劇原預計播出3季,卻因第一季收視未達到預期,最後製作公司決定將不再製作第2、3季。.

新!!: 朝鮮仁祖和三劍客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丙子戰爭

丙子戰爭,又称「丙子胡乱」,指1636年皇太極称帝后不久率领“十万”清朝军队攻打朝鮮的事件。這是满洲(後金及清)政权第二次攻打朝鮮,因爆发于丙子年,故而得名。 丁卯战争之后,朝鲜虽与后金政权结盟,但仍旧保持着与明朝的关系,2月,皇太极遣使通报朝鲜,自己将由汗改称皇帝,希望朝鲜参与劝进并向其跪拜朝贺,顿时朝鲜举国哗然,皆不承認清朝窃帝号而不受。1636年,清太宗以背盟毁约为由,率领十万军队入侵朝鲜。清军渡江后,发挥其善于野战的特点,绕过坚固的城池不攻,长驱直入,十二天之后便抵达朝鲜京城汉阳城下,朝鲜仁祖出走南汉山城避难。翌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在南汉山城被清兵围困数月之后,仁祖出城,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渡清营向清太宗投降,史称「丁丑下城」。经过此战,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并彻底断绝了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新!!: 朝鮮仁祖和丙子戰爭 · 查看更多 »

乳名

乳名又叫小名、幼名、小字,是婴儿出生后,父母等长辈给小孩取的非正式的名字。有时是因为父母还没有选定正式的名字,所以取乳名作临时之用。.

新!!: 朝鮮仁祖和乳名 · 查看更多 »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维吾尔语:يارغول قەدىمكى شەھىرى;拉丁维文 Yarghol Qedimki Shehiri)位於中國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區以西約11公里處的亞爾孜溝內。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城市,是全中國唯一一處保存有漢代城市遺址的文物單位,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僅有標本,故址分佈於一個柳葉形的孤島台地上,周圍有深約30米的河谷環繞,故城遺址長約1650米,最寬處約300米,建築遺址面積約38萬平方米,四周崖岸壁立,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建於公元前2世紀,14世紀毀於戰火。交河故城於1961年3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朝鮮仁祖和交河故城 · 查看更多 »

人质

人質,即是被俘虜者擄走的人。這詞最早的用意是指在戰爭裡,某一方將敵人的人捉走,然後向敵方提出條件,以方便威脅對方。但到了近代,人質一詞意即被犯罪者綁架,接著強求人質的親屬,雇主或甚至該政府做出某些事情,或控制其舉動,尤其是在威脅的態度下進行。在特別的情況下,例如綁架者提出的限期已到(如發出最後通牒來通知),而對方沒有回應或拒絕其要求,綁架者將會伤害人質。.

新!!: 朝鮮仁祖和人质 · 查看更多 »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新!!: 朝鮮仁祖和庙号 · 查看更多 »

仁宣王后

仁宣王后張氏(),本貫德水,新豊府院君張維與永嘉府夫人金氏之女。李氏朝鮮王朝第17代君主孝宗(1619年-1659年)的王妃,第18代君主顯宗的生母。.

新!!: 朝鮮仁祖和仁宣王后 · 查看更多 »

仁獻王后

仁獻王后 具氏(인헌왕후 구씨,),本貫綾城,綾安府院君具思孟與平山府夫人申氏的第五女。李氏朝鮮追尊王元宗李琈(1580年-1619年)的正室,仁祖的生母。.

新!!: 朝鮮仁祖和仁獻王后 · 查看更多 »

仁祖反正

仁祖反正(인조반정)是發生於朝鮮王朝光海君執政時期的癸亥年(西曆1623年)三月十二的一場宮廷政變。這場政變由西人黨主導,最終將光海君廢黜,將绫阳君擁上王位,是為朝鮮仁祖。.

新!!: 朝鮮仁祖和仁祖反正 · 查看更多 »

仁穆王后

仁穆王后(,),本貫延安,史上多稱為仁穆大妃,是朝鮮宣祖的繼妃。.

新!!: 朝鮮仁祖和仁穆王后 · 查看更多 »

仁烈王后

仁烈王后韓氏(),本貫清州,西平府院君韓浚謙與贈檜山府夫人昌原黃氏的么女,李氏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的元妃,第17代君主孝宗的生母。.

新!!: 朝鮮仁祖和仁烈王后 · 查看更多 »

廢孝明翁主

廢孝明翁主(폐효명옹주;)。是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與廢貴人趙氏的長女。.

新!!: 朝鮮仁祖和廢孝明翁主 · 查看更多 »

廢貴人趙氏

廢貴人趙氏(폐귀인 조씨,),朝鮮仁祖的後宮嬪妃。本貫為淳昌。父親為趙琦,妾出,生母名漢玉。 仁祖八年(1630年),趙氏非經正規禮選,而是由鄭百昌引入宮中為宮女,後被仁祖寵幸。仁祖十五年(1637年),趙氏生下长女廢孝明翁主。同年十二月封淑媛。隔年(1638年)十二月,晉昭媛。十七年(1639年),生下樂善君李潚。十八年(1640年)晉昭容。次年(1641年),生下次子崇善君李澄。趙氏共生二子一女。二十三年(1645年)晉昭儀,在二十七年(1649年)晉升至從一品貴人。 趙氏姿色美麗,在仁祖晚年非常得寵;可以說只專寵她一人,多次賞賜大量物品給她。但她個性頗為陰險狠毒;宮廷中如有反對她的人,她一定想盡辦法誣陷,宮中之人都相當畏懼她。她對昭顯世子之世子嬪姜氏尤其不滿,常在仁祖面前進讒言陷害世子嬪姜氏。在仁祖死後,朝中大臣金自點意圖擁立其子崇善君登上王位失敗;她則因為被查出在家中埋藏詛咒之物而被廢去貴人封號,後在孝宗二年(1651年)被賜死。.

新!!: 朝鮮仁祖和廢貴人趙氏 · 查看更多 »

德興大院君

德興大院君()是朝鮮王朝第11代君主中宗的庶七子,第14代君主宣祖的生父。名岹(초),字景仰,由昌嫔安氏所生。 中宗二十五年(1530年)三月五日誕生,九歲(虛歲)封德興君,明宗十四年〔1559年〕五月九日病逝,得年三十歲(虛歲)。 1567年,第三子河城君繼承明宗的王位,是為宣祖。起初,宣祖想追贈父親為國王,但是因為重臣反對,因此在1569年追尊生父為大院君。他是朝鮮歷史上第一位大院君。.

新!!: 朝鮮仁祖和德興大院君 · 查看更多 »

光海君

光海君(;),名李琿(),朝鲜王朝‎的第15代君主,公元1608年至1623年在位。他是前任君主朝鮮宣祖與其愛妃恭嫔金氏(공빈 김씨)所生的第二位兒子。葬於杨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松陵里(송릉리))。.

新!!: 朝鮮仁祖和光海君 · 查看更多 »

皇太極

清太宗皇太极(z,),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清朝开国皇帝,1626年10月20日至1643年9月21日在位,年号天聪(后金大汗时)、崇德(大清皇帝时),廟號太宗(v),谥号簡作文皇帝(v)。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續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除了发展实力之外,也不断发兵入侵明朝。1636年,远征蒙古的察哈尔部,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天賜聰慧」的可汗,即「天聰」義譯)。同年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此后又以朝鲜国拒绝朝贺为由,大举南下侵略朝鲜,迫其臣服,将明朝在清朝后方的这一个重要盟友势力铲除。 1643年,皇太极逝世。其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终由第九子福临(顺治帝)继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

新!!: 朝鮮仁祖和皇太極 · 查看更多 »

綾原大君

李俌(이포)(),朝鮮王朝追尊王元宗李琈和仁獻王后具氏的第二子,仁祖李倧之弟。封綾原大君(능원대군)。.

新!!: 朝鮮仁祖和綾原大君 · 查看更多 »

綾昌大君

#重定向 李佺.

新!!: 朝鮮仁祖和綾昌大君 · 查看更多 »

莊獻世子

莊獻世子(장헌세자;),諱愃(선),是朝鮮王朝的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之次子,被英祖勒令自殺,活活餓死。而後平反,諡號思悼綏德敦慶弘仁景祉章倫隆範基命彰休贊元憲誠啓祥顯熙莊獻世子,葬於顯隆園(隆陵)。高宗李㷩追封莊獻世子為莊宗神文桓武莊獻廣孝大王,後來追上帝號為莊祖懿皇帝。.

新!!: 朝鮮仁祖和莊獻世子 · 查看更多 »

莊烈王后

莊烈王后(장렬왕후,1624年 - 1688年),朝鮮王朝第16代國王仁祖的繼妃,本貫。父漢原府院君趙昌遠,母為完山府夫人崔氏。 仁祖2年11月7日,趙氏生於稷山縣衙。仁祖13年(1635年)仁祖嫡妃──仁烈王后逝世,趙氏在3年後成為仁祖繼妃。1649年仁祖去世,由元妃仁烈王后所生的鳳林大君繼位,是為孝宗,並為升格為王大妃的趙氏上尊號慈懿,稱慈懿王大妃(或是慈懿大妃)。孝宗雖非慈懿大妃所出,但卻對慈懿大妃克盡孝道,當年,慈懿大妃在19歲時突患重病導致輕微中風,由於仁祖晚年迷戀貴人趙氏,再加上迷信中風會傳染,因而下令將王后遷往慶德宮養病,卻沒有一次前往探視;而鳳林大君(孝宗)卻是天天前往看顧。 1659年孝宗逝世,其子繼位為顯宗,慈懿王大妃趙氏因而升為大王大妃。在孝宗逝世時,有關於莊烈王后究竟該以怎樣的禮制服喪的問題,引發了爭論,後來甚至變為黨爭。主要原因是由於,孝宗為仁祖嫡次子,早年仁祖世子-昭顯世子逝世時,趙氏守喪1年;但是國王去世,宮中上下需服喪三年,但孝宗非以嫡長子身分繼位,因而趙氏該以何種規制服喪引發了爭議,史上稱為己亥禮訟。 1674年孝宗王妃.仁宣王后過世,慈懿王大妃趙氏該服一年服還是九月服(大功服),逕而引發爭論,史上多稱甲寅禮訟。 莊烈王后一直活到肅宗即位,此時她已歷經四任國王的治世。是朝鲜王朝第一位国王在世的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大王大妃。肅宗14年8月26日,在昌慶宮逝世,享壽63歲。尊號慈懿恭慎徽獻康仁淑穆,徽號貞肅溫惠,諡號莊烈,全稱慈懿恭慎徽獻康仁淑穆貞肅溫惠莊烈王后。葬於徽陵。.

新!!: 朝鮮仁祖和莊烈王后 · 查看更多 »

西人黨

西人黨,朝鲜王朝宣祖時期的两班士林派朋黨,由1575年存在至1694年。 這一派以住在漢城府西方的沈義謙為首,支持者稱西人黨,他們支持朱子學中李栗谷主氣説。 大司憲李珥在世时两派相安无事,在他死后两派开始斗争。东人黨开始掌握政权,西人黨以鄭汝立谋叛为由攻击他们奪权()。1591年西人黨在立世子问题上失脚又被东人黨攻击,东人黨重掌政府开始肅清西人黨。 万历朝鲜戰爭前,西人黨黄允吉與東人黨金誠一被派日本探測豐臣秀吉動向,因两人結論不同而無法抵禦進攻。 在光海君被擁立後西人勢力衰弱,仁祖反正和己亥禮訟後勢力恢復。但在第二次禮訟(甲寅禮訟(갑인예송))中南人黨主張被接納,西人黨勢力為之一掃。1680年肅宗因恐怕南人黨勢力擴張南人大量逐出朝廷稱為,西人黨重掌朝政,後對待南人、外戚態度不同分裂成老論派與少論派。1689年西人黨因反對冊封張禧嬪所生王子為世子,發生,西人領袖宋時烈被賜死,南人黨回朝,仁顯王后被廢。1694年南人以咸以完(함이완)事件製造,肅宗下令換局,南人勢力退出朝廷,西人黨回朝,仁顯王后復位,張氏降號為禧嬪,老論派與少論派分裂明確化。 Category:朝鮮王朝黨派.

新!!: 朝鮮仁祖和西人黨 · 查看更多 »

首爾

首尔(,官方英語拼法:Seoul,國際音標:),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為韓國首都,同時為韓國及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位于韓國西北部的汉江流域,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後成為高麗王朝的南京和朝鮮王朝的國都,現今為韓國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全市人口約1千萬;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則達2千4百萬。 首尔曾举办1986年亚洲运动会、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與日本合辦)、2017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国际体育赛事與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並獲選為2010年的世界设计之都。都會區內有昌德宮、水原华城、宗庙、朝--鲜王陵、南漢山城等5處古蹟列為世界遗产。.

新!!: 朝鮮仁祖和首爾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朝鮮仁祖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貴人張氏 (朝鮮仁祖)

貴人張氏(,),本貫德水,朝鮮仁祖的後宮嬪御。.

新!!: 朝鮮仁祖和貴人張氏 (朝鮮仁祖) · 查看更多 »

麟坪大君

#重定向 李㴭.

新!!: 朝鮮仁祖和麟坪大君 · 查看更多 »

黄海道

黃海道 (황해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當時的面積有16,743.66平方公里,道府位於海州。 1954年,朝鮮把黃海道劃分為南北兩道。.

新!!: 朝鮮仁祖和黄海道 · 查看更多 »

龍城大君

龍城大君(용성대군,《仁祖實錄》21卷·七年十一月初八條),諱李滾(이곤),是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與仁烈王后韓氏的第四子。.

新!!: 朝鮮仁祖和龍城大君 · 查看更多 »

阿敏 (清)

#重定向 阿敏 (清朝).

新!!: 朝鮮仁祖和阿敏 (清) · 查看更多 »

臨海君

臨海君(),本名李珒,字鎭國,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國王宣祖的庶長子,為恭嬪金氏所生,是光海君的胞兄。 朝鮮宣祖的正妃懿仁王后沒有生育男嗣。而臨海君雖為宣祖長子,但他性格暴虐,仗著自己是王子的身份胡作非為,強奪人田,因此宣祖很討厭他,遲遲沒有立世子。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之際,宣祖才冊立臨海君的弟弟光海君為世子,並且讓光海君管理朝鮮國內之事。在這場戰爭中,臨海君奉命前往咸鏡道徵兵,但在當地與顺和君李𤣰一同被叛軍扣押,移交日軍加藤清正部,成為俘虜。在講和後獲釋。1608年他的胞弟光海君即位之後,將其視為眼中釘,以私藏军器、阴养死士、密谋篡位、私攜武器入宫等四条逆反罪名,剝奪爵位,流配外地。翌年光海君密令李廷彪將其殺死,享年三十八歲(虛歲)。 1623年,光海君被仁祖推翻,是為朝鮮歷史上的仁祖反正。仁祖即位後,恢復李珒的臨海君爵位,並過繼慶昌君李珘次子陽寧君李儆為後嗣。.

新!!: 朝鮮仁祖和臨海君 · 查看更多 »

金載沅

金載沅(김재원,),韓國男演員。由於其微笑甜美,因此有「微笑殺手」、「殺人微笑」、「微笑天使」及「少女殺手」等稱呼。 演出《嫂嫂19歲》、《美妙人生》、《黃真伊》等電視劇後人氣高漲,卻在韓國演藝圈消失了五年,因為經紀公司老闆重病,而基於情義堅決不提前結束合約,加上服兵役,2011年1月24日退伍。2011年憑藉《能聽見我的心嗎?》復出,後來拍攝《我也是花》時受傷而退出劇組,養傷了一年。 2013年6月28日奉子成婚,妻子為青梅竹馬,是在2012年10月正式發展為戀人。.

新!!: 朝鮮仁祖和金載沅 · 查看更多 »

長陵

長陵,可以指:.

新!!: 朝鮮仁祖和長陵 · 查看更多 »

恩信君

#重定向 李禛 (朝鲜).

新!!: 朝鮮仁祖和恩信君 · 查看更多 »

李佺

李佺(이전)(),朝鮮王朝追尊王元宗李琈和仁獻王后具氏的第三子,仁祖李倧和綾原大君李俌之弟。追封綾昌大君(능창대군)。.

新!!: 朝鮮仁祖和李佺 · 查看更多 »

李琈

朝鮮元宗(;)是朝鮮王朝的第16代君主朝鮮仁祖李倧之父,他是宣祖大王與儲慶宮敬惠裕德仁嬪金氏生的庶五子,諱李琈(),宣祖二十年(1587年)封定遠君()。仁祖即位後曾追崇定遠大院君(),後改追崇廟號元宗,諡號恭良敬德仁憲靖穆章孝大王,葬於京畿道金浦的章陵。.

新!!: 朝鮮仁祖和李琈 · 查看更多 »

李秉源

李秉源(이병원,),是朝鮮王朝時代的王族成員,两班。本貫氏派全州李氏麟坪大君派,李鎮翼第二子,諱秉源,字景深,次子是南延君。.

新!!: 朝鮮仁祖和李秉源 · 查看更多 »

李瑅

興安君(),名李瑅,是朝鮮宣祖李昖的第十個兒子,由溫嬪韓氏所生。 仁祖二年(1624年),李适之亂發生,叛變的將軍李适立他為大王,三日後李适兵敗於昭川,並向安士誠投降,興安君送至漢城,兩天後沈器遠於回到漢城的路中殺死他。 死後最初他被追廢為庶人,高宗二年(1864年)又追復為興安君,諡號孝僖公。 由於他的在位時間十分短,因此大多數人不承認他為朝鮮王朝的君主。.

新!!: 朝鮮仁祖和李瑅 · 查看更多 »

李适 (朝鮮)

李适()字白圭,朝鮮王朝將軍。 本貫固城李氏,是兵曹參判李陸的後裔。朝鮮宣祖在位期間,曾任明川縣監。在任期間,李适使用鳥銃對付北方的女真族騎兵,有力地抵抗女真族對朝鮮邊境的騷擾。《朝鮮王朝實錄》中多次稱讚他熟知女真之事、有將才。1606年,任刑曹佐郎。翌年,充泰安郡守,又調鏡城判官。同年建州女真兵騷擾朝鮮邊境,李适率兵防禦。 1610年,任永興府使。1616年,調任濟州牧使。但李适不知當地事務而胡作非為,因此在1622年調回北方邊境,任咸鏡道兵馬節度使(即北兵使),未及行,發生仁祖反正的事件。李适亦參與了此次事件。李适被參與政變的李貴推戴為大將,但與政變的主謀者金瑬不和,李貴多次在旁勸解。 1623年朝鮮仁祖即位後,李适受到了仁祖的倚重,錄為二等靖社功臣。最早,仁祖沒有他前往北方邊境,而是任命他為都城的左捕盜大將。但此時李貴、金鎏等人為首的西人黨開始排擠李适。大將李貴彈劾李适縱容屬下多次以稽察盜賊為名,闖入大臣的住宅,執辱大臣毀家奪財。而此時北方邊境傳來後金即將入侵的消息,仁祖便派副元帥李适前去北方邊境防禦。西人黨便製造事件,誣陷李适、鄭仁榮、柳慶宗等謀反。在左贊成李貴的讒言下,仁祖將李适的兒子李栴逮捕。正月廿四,得知此事後,李适便殺禁府都事高德祥和沈大臨、宣傳官金芝秀、中使金天霖等人,舉兵叛亂。西路守令鄭忠信、南以興、丁好恕、安夢尹等率兵竭力防禦。而李适的部將柳舜懋、李胤緒、李愼、李𤣯畏懼被追究,逃離了李适叛軍,向都元帥張晚投降。張晚任用了他們,因此人心悅服。 李适率兵數千人向江東路進軍,都元帥張晚遣鄭忠信擊敗之。又以義州三千兵、巡察使所領數千兵圍剿。雖然在東路勝利,但西路軍兵皆無法抵擋李适的攻勢,二月初八,仁祖向明軍都督毛文龍部求援。毛文龍遣游擊王輔點兵於蛇浦,支援仁祖。 二月十一,李适攻入漢陽,擁立興安君李瑅為王。但不久便被張晚率兵包圍,突圍逃到昭川,戰敗與韓明璉同時被殺。其妻子皆被處死。.

新!!: 朝鮮仁祖和李适 (朝鮮) · 查看更多 »

李适之亂

李适之亂發生於1624年(仁祖2年),叛變的將軍李适由於不滿在在仁祖反正事件中論功行賞的賞賜,所以發起事變,推舉仁祖大王的叔叔興安君李瑅為新王。叛變事件令漢陽陷落,但只維持了三天。之後,李适兵敗於昭川,並向安士誠投降;興安君在被送返漢陽的途中,被沈器遠殺死。.

新!!: 朝鮮仁祖和李适之亂 · 查看更多 »

李怿

李怿有可能指以下其中一人:.

新!!: 朝鮮仁祖和李怿 · 查看更多 »

樂善君

樂善君(낙선군,《肅宗實錄》28卷·二十一年三月十四條),諱李潚(이숙),是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與廢貴人趙氏的第八子。.

新!!: 朝鮮仁祖和樂善君 · 查看更多 »

死刑

死刑(英文:Death Penalty 或 Capital Punishment)亦稱極刑、處決、正法、伏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國家機關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作為刑罰。遭受此種剝奪生命權的犯人通常都犯下了嚴重罪行。儘管對“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目前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说,“蓄意殺人”必然是死刑的一個重要理由。 據大赦国际資料,截至2009年4月30日世界上超过67%的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废止所有犯罪死刑的国家多达92个,废止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为10个,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为36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为标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已達138个,而在法律上保留死刑的國家為105個,其中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国家现在為59个。保持、恢復死刑制度的檢討在各國始終不斷,死刑存廢問題是難論是非對錯與治安相關數據佐證的價值觀之爭。 現今所有歐盟的成員國依據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2條,禁止使用死刑,即使當中不少國家的民眾支持死刑。.

新!!: 朝鮮仁祖和死刑 · 查看更多 »

永昌大君

永昌大君(),名李㼁,朝鮮宣祖的嫡長子,由仁穆王后所生。 由於李㼁是宣祖晚年所生,所以在《宣祖實錄》中記載不是太多,在光海君三年正式冊封為永昌大君,但由於李氏朝鮮長久以來非常注重傳統嫡長繼承制度,所以儘管年齡幼小,身為宣祖嫡長子的永昌大君卻一直是光海君最大的威脅。 後來因為發生大臣金悌男(仁穆王后之父)意圖擁護永昌大君為王。事件敗露後,不但仁穆王后被光海君囚禁於西宮,永昌大君也被廢為庶人,流放到江華島,後來光海君更決定斬草除根,在光海君七年將這個弟弟蒸殺,永昌大君死時年僅八歲。 仁祖即位後將永昌大君恢復爵位。原先,朝廷將慶昌君次子,陽寧君李儆,過繼給永平大君,但是隨後被改過繼給臨海君,永昌大君的庶長兄。.

新!!: 朝鮮仁祖和永昌大君 · 查看更多 »

江華島

江華島()是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西北、南北停戰線附近的島嶼。简称:“沁”(朝鲜申櫶著有《沁行日记》)。.

新!!: 朝鮮仁祖和江華島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朝鮮仁祖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朝鮮仁祖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朝鮮仁祖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漢城府

漢城府(한성부)是朝鲜王朝京城的行政区,朝鲜太祖四年(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初六日戊辰,改漢陽府爲漢城府,属京畿道,行政首長是汉城府判尹。 在朝鮮王朝末年,1895年(高宗32年)時期曾經實施的二十三府制,汉城府是其中一個府。範圍包括了原來的漢城郡,以及京畿道的楊州郡、廣州郡、積城郡、抱川郡、永平郡、加平郡、漣川郡、高陽郡、坡州郡及交河郡。 Category:朝鲜半岛古都 Category:首尔历史 Category:朝鮮王朝行政區劃 Category:139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新!!: 朝鮮仁祖和漢城府 · 查看更多 »

朝鮮孝宗

朝鲜孝宗(;),名李淏(), 是李氏朝鮮的第17代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廟號孝宗,諡號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清朝賜諡忠宣王),葬於骊州宁陵。.

新!!: 朝鮮仁祖和朝鮮孝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新!!: 朝鮮仁祖和朝鮮宣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元宗

#重定向 李琈.

新!!: 朝鮮仁祖和朝鮮元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1897年朝鲜正式宣布脫離清國,建国号为大韓帝國。高宗是大韩帝国開國君主。姓李,諱㷩 ()寫作「李㷩」。「㷩」字為「熙」字的異體字,故而許多中文書籍寫作「李熙」。(;具體详见右表),本名載晃,乳名命福,是兴宣大院君嫡二子,母为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1863年,因朝鲜哲宗无子而逝,奉翼宗神贞王后赵氏之命,李㷩入承翼宗大统,封翼成君,12月13日即位。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生父興宣大院君、妻子閔氏等執掌大權,自己並無實權。此時朝鮮正在受到列強的威脅,岌岌可危。國內則因政見不同,分為事大黨和開化黨兩派,互相爭權。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之後,高宗在1897年宣佈朝鮮脫離清朝的朝貢體系,建立大韓帝國,改元光武,因此又別稱「光武帝」()。高宗試圖進行改革,且多次試圖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但都失敗了。最終在1907年因為海牙密使事件而被日本人逼迫退位,成為太上皇,軟禁於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 1910年,日本吞併大韓帝國,高宗被封為「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高宗在德壽宮突然逝世。他的死是朝鮮三一運動的導火線。.

新!!: 朝鮮仁祖和朝鮮高宗 · 查看更多 »

朝貢

朝贡(tributum),又稱進貢,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順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國裡臣民獻上禮物給君主,或藩屬國也會向宗主國獻上禮物。這些禮物稱為貢品。朝貢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 朝贡体系也称“宗藩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当中。.

新!!: 朝鮮仁祖和朝貢 · 查看更多 »

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下表为朝鲜王朝1392年至1910年(含大韩帝国)的历代君主列表。.

新!!: 朝鮮仁祖和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朴海日

朴海日(박해일,),韓國男演員。2011年電影《最終兵器弓》以745萬9974名觀影人數排在韓國年度票房榜第二位,同年也獲得大鐘獎及青龍獎影帝。.

新!!: 朝鮮仁祖和朴海日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朝鮮仁祖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昭顯世子

#重定向 李𣳫.

新!!: 朝鮮仁祖和昭顯世子 · 查看更多 »

昌嬪安氏

昌嬪安氏(창빈안씨,),朝鮮王朝中宗的後宮嬪御,父親為七品迪順副尉安坦大,母親為黃氏。 安氏於中宗二年(1507年)九歲(虛歲)入宮當宮女,被選入服侍中宗生母貞顯王后(慈順大妃),中宗十三年(1518年)受中宗寵幸,中宗十五年封為尚宮。 安氏1521年生下第一子永陽君李岠,1526年生下靜愼翁主李善環。1529年,安氏被封為從四品淑媛,在昌德宮受封淑媛牒紙。1530年生德興君李岹(後來的德興大院君)。1540年,安氏晉從三品淑容。中宗三十九年(1544年)中宗駕崩,安氏遵循三年守喪後,依照慣例應出宮,但是文定王后卻允准其仍住在宮中。 1547年,安氏回私宅,突然生重病,於明宗四年去世,其孫宣祖於宣祖十年(1577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追尊祖母安氏為正一品嬪位,賜封號昌,為昌嬪。。 昌嬪安氏的墓所位於今日首爾銅雀區銅雀洞,就在國立首爾顯忠院西面旁邊,愛國先烈之墓以南。.

新!!: 朝鮮仁祖和昌嬪安氏 · 查看更多 »

海州市

海州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七大城市,黄海南道首府,黃海道中「海」字的來源地。位于朝鮮半島西部三八线以北8公里处,距平壤100公里,濒临海州湾。在2000年時,人口約有236,000人,为重要港口与工业、商业城市。化学工业、水泥、鋼鐵冶煉廠、造紙等工业较发达。.

新!!: 朝鮮仁祖和海州市 · 查看更多 »

斬首

斬首,亦稱砍頭、殺頭或開刀問斬,是死刑的一種,即將人的頭部砍去。.

新!!: 朝鮮仁祖和斬首 · 查看更多 »

愍懷嬪

愍懷嬪姜氏(민회빈 강씨;),本貫衿川姜氏,是朝鮮王朝第十六代國王仁祖與仁烈王后韓氏長子——昭顯世子李𣳫的世子嬪。.

新!!: 朝鮮仁祖和愍懷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李倧朝鲜仁祖綾陽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