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之间的区别

有马新一 vs.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有马新一(),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1851年2月26日(嘉永4年1月26日)出生,1909年(明治42年)12月6日逝世。年少时参与戊辰戰爭,新政府成立后加入海军,服役期间参加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最终军阶为海軍中將。受封正三位、、功二级、男爵。.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三号舰,也是该级唯一一艘由日本本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训练船。 本舰得名自京都府丹後國名胜之一的天橋立#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之间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相似

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大日本帝國海軍甲午战争片冈七郎防护巡洋舰铁甲舰橋立號防護巡洋艦日俄战争扶桑號鐵甲艦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严岛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首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潜艇母舰,也曾作为训练船用过一段时间。 本舰得名自廣島縣安藝國名胜之一的严岛神社#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和有马新一 ·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有马新一 ·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有马新一和甲午战争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甲午战争 · 查看更多 »

片冈七郎

片岡七郎(かたおか しちろう),嘉永6年旧暦12月14日(1854年1月12日) - 大正9年(1920年)1月11日),日本明治时期的海軍軍人。海軍大将军衔。男爵。位階正二位。.

有马新一和片冈七郎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防护巡洋舰

防护巡洋舰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巡洋舰,它的名字来源于其船体中设有平式或是穹顶式的装甲板以保护机器不被炮弹破片击伤。与它们同时出现的还有装甲巡洋舰,后者在两侧船壳上也有装甲带。中国近代也称为穹甲快船。.

有马新一和防护巡洋舰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防护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铁甲舰

鐵甲艦又譯裝甲艦(Ironclad warship),是19世紀下半葉早期的一種蒸汽式軍艦,外覆有堅硬的鐵或鋼製裝甲。由於木造軍艦無力抵禦炮彈的轟炸,鐵甲艦便應運而生。1859年11月,由法國海軍領銜的全球第一艘主力鐵甲戰艦光榮號(La Gloire)首度啟航。英國皇家海軍自1856年起籌劃發展裝甲戰艦,1857年順利擬定裝甲護衛艦草稿圖,但1859年初皇家海軍選擇打造二艘鐵甲巡防艦,並於1861年決議朝全裝甲艦隊發展。在美國內戰期間鐵甲艦首度交鋒後,帆船時代無裝甲(木質船殼)的戰列艦已明顯居於弱勢,鐵甲艦便取代之,躍身成為水戰最強大的船艦。此類型的船艦後來甚至主宰了美國內戰。 鐵甲艦可用作多種用途,包括公海的戰鬥艦、海防艦以及遠程巡洋艦等。十九世紀晚期軍艦設計的急遽發展,使鐵甲艦從木造船身、仍須靠揚帆以填補蒸汽機運作不足的輪船,搖身一變成為鋼製、設有砲台的戰鬥艦與巡洋艦,已接近二十世紀近代艦艇的水準。此轉變的持續演進,應歸功於重型艦炮的研製(1880年代的鐵甲艦已架有重型砲械可於航海時作戰)、越為先進精密的蒸汽機,以及冶金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鋼鐵造船變為可行。 鐵甲艦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許多船隻完工之際便面臨過時與淘汰,以及海戰兵法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新造的鐵甲艦都裝有撞擊裝置(衝角)或魚雷,眾多軍艦設計師視之為海戰時的關鍵武器。鐵甲艦時代並沒有明確的結束界線,但約莫1890年代末時「鐵甲艦」一詞已經極少為人所用。新型船艦有着更强大的能力多称为戰鬥艦或裝甲巡洋艦。.

有马新一和铁甲舰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铁甲舰 · 查看更多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三号舰,也是该级唯一一艘由日本本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训练船。 本舰得名自京都府丹後國名胜之一的天橋立#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3.

日俄战争和有马新一 · 日俄战争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扶桑號鐵甲艦

扶桑號鐵甲艦為日本明治政府因“1875年度日本海军增强计划”而採購的西式铁甲舰,為日本帝國海軍唯一採用設計的近代戰艦;她參加了日本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幾場重要戰爭,包括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等主要海戰,最後以海防艦的身分在1908年退役出售拆解。.

扶桑號鐵甲艦和有马新一 · 扶桑號鐵甲艦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之间的比较

有马新一有39个关系,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有8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7.56% = 9 / (39 + 80)。

参考

本文介绍有马新一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