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之间的区别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 vs. 第12屆金曲獎

-- 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為現行金曲獎頒發項目,設立於1990年首屆。1997年第八屆起,增設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時稱非流行音樂類)獎項,流行音樂類及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皆設「最佳作曲人獎」。 2008年第十九屆起,流行音樂作品類增設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使得每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有兩座「最佳作曲人獎」。傳藝類最佳作曲人獎則於2014年第二十五屆併入「最佳創作獎」。. 12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台灣)行政院新聞局主辦、東森電視承辦,本屆獎項經調整後仍設有25項,共有103家有聲出版業、3,880件作品報名角逐。 頒獎典禮於2001年5月5日在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舉行,由東森綜合台、ET Jacky現場直播,是金曲獎自1989年設立以來首度在台北市以外的地方舉行頒獎典禮,也是東森電視首次轉播金曲獎頒獎典禮。.

之间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相似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有(在联盟百科)18共同点: 張宇周杰倫王力宏王宏恩王菲第11屆金曲獎第13屆金曲獎羅大佑莫文蔚袁惟仁蔡健雅金曲獎陳綺貞陶喆李偲菘李子恆李宗盛戴佩妮

張宇

張宇(Phil Chang,)本名張博翔,是臺灣男歌手兼唱作人。出生於台北市,逢甲大學銀行保險系畢業,擅長鋼琴及吉他。.

張宇和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 · 張宇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周杰倫

周杰倫(Jay Chou;)臺灣的流行歌曲男歌手、音樂家、唱片製片人、演員、導演、電競團隊隊長兼老闆、服飾品牌老闆。 在2000年,周杰倫發行了他的首張專輯《Jay》,從屬於唱片公司阿爾發音樂。從此以後,他的音樂獲得了遍及亞洲的榮譽,尤其在臺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韓國、日本和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亞洲群體中。他賣出了超過3000萬張專輯並獲得了許多針對他的音樂工作的獎項。周杰倫在工作與他的專輯時也為其他藝術家寫歌。在2003年,他是《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故事,被稱為亞洲流行音樂的新天王,作為對他對流行文化的影響的認可。他其後開展了六個世界巡演,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對超過1000萬人表演。 周杰倫在電影《頭文字D》(2005)中開始了他的表演事業;他從此涉足許多其他的電影專案。周杰倫也管理他自己的唱片和經紀公司杰威爾音樂。在2016年,他重新進入了好萊塢,在電影《出神入化2》中扮演小李。.

周杰倫和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 · 周杰倫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王力宏

王力宏(Leehom Wang,),生於美國紐約州、於臺灣出道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擁有美國及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是全方位音樂家及藝人,也是唱片製作人、作曲人、编曲人和電影導演,畢業於威廉姆斯學院。1995年於臺灣發行第一張華語專輯《情敵貝多芬》,王力宏在華語地區及亞洲發展音樂事業,近年來多參與公益活動及戏剧演出,並與妻女定居臺灣臺北。。 王力宏常被尊稱為“亞洲流行音樂天王”,于亞洲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乃至印度等國家,其音樂作品讓華語流行音樂獲得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區所關注及接受,2010年英國權威音樂雜誌《WORD》封其為“東方貓王”。王力宏先後展開了四個世界巡迴演唱會,也是第一個在中國鳥巢舉辦演唱會的流行音樂歌手。 王力宏以R&B与hip-hop音乐曲风见长,辅以rap,爵士樂,电子舞曲等多元化的曲风为其在华语乐坛树立了特殊的旗帜。尤以自创的chinked-out(华人嘻哈)曲风最为著名,为华语乐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曾經九度入圍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是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入圍最多次的男歌手。於1999年以專輯《公轉自轉》及2006年以專輯《蓋世英雄》兩度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王力宏 · 王力宏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王宏恩

王宏恩(布農語:Biung Sauhluman Tankisia Takisvislainan Tak-Banuaz,),台灣布農族音樂人。台東縣延平鄉武陵村人,畢業於彰化縣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當完兵之後即在台北發展。.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王宏恩 · 王宏恩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王菲

王菲(英文名:Faye Wong,),曾用艺名王靖雯(英文名:Shirley Wong),著名华语女歌手、演员,出生于中国北京,1987年随父亲举家移民英屬香港,并于1989年以粤语專輯《王靖雯》出道。王菲在華人世界拥有极高知名度,是近二十年内华语乐坛最出色的歌手之一,被誉为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天后」。王菲曾获華语流行音樂眾多頒獎禮的最高荣誉,并为專輯累積销量最高的港粤流行女歌手保持者(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此外,王菲亦是首位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接受CNN专访以及首位在日本武道馆舉辦个人演唱会的华人歌手,獲《时代》杂志誉为「流行乐坛女王」,其活躍時期更獲譽為「王菲時代」。 2005年后,王菲一度引退並隐居北京,但于2010年后开始重返舞台,在其个人演唱会及少数公益、慈善、佛教盛会等重要场合公开露面。.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王菲 · 王菲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第11屆金曲獎

11屆金曲獎由行政院新聞局於2000年主辦,本屆設有25個獎項,共有86家唱片公司,292張專輯,2,397件作品報名角逐。 新聞局於3月23日公布入圍名單,TVBS-G於4月28日製播頒獎典禮。.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1屆金曲獎 · 第11屆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第13屆金曲獎

13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東風衛視首次承辦典禮轉播,主題為「Passion」。共有113家有聲出版業者、404張專輯、4,604件作品報名。本屆入圍名單於3月28日下午2點在高雄晶華酒店揭曉。頒獎典禮於2002年5月4日於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典禮主持人由陶晶瑩、張小燕、卜學亮擔任,陳建州、路嘉怡主持星光大道,總製作人為知名經紀人陳鎮川。指定主題曲由戴愛玲演唱,也是金曲獎開辦以來第2次有主題曲。.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3屆金曲獎 · 第12屆金曲獎和第13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羅大佑

羅大佑(,Lo Da-Yu),出生于臺灣台北市,台灣客家人,祖籍廣東梅縣,台灣知名男歌手、填詞人、作曲人、編曲、作家,有「华语流行樂教父」之稱。曾創作並演唱《戀曲1980》、《戀曲1990》、《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愛人同志》、《亞細亞的孤兒》、《野百合也有春天》、《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之乎者也》、《海上花》、《是否》、《明天會更好》等國語、台語、粵語膾炙人口的歌曲,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其歌曲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對象。.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羅大佑 · 第12屆金曲獎和羅大佑 · 查看更多 »

莫文蔚

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香港女歌手、女演員,是歌藝、影視全方位女藝人。 入行至今發行超過30張專輯,參演50部電影以及舉行超過75場個人演唱會,她曾奪得中國大陆、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等地所頒發的女歌手獎項,其中包括: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國語)。電影方面,她憑電影《墮落天使》奪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以及憑電影《食神》榮獲提名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莫文蔚在大學期間為音樂人雷頌德擔任Demo主音而被星光唱片發掘,從而加入樂壇。可惜,唱片公司一年內換了四次老闆,唱片也草草推出,她也只好回英國完成大學學位。直至1997年,莫文蔚於臺灣推出首張國語唱片《做自己》一砲而紅,專輯大賣80多萬張,主打歌〈他不愛我〉更成為其代表作之一。其後,她一直以國語唱片為主,於全亞洲銷量更衝破1000萬張,被視為華語樂壇天后之一。 莫文蔚以香港女歌手身份在華語樂壇保持多項驕人紀錄,她是首位奪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的香港女歌手,亦是唯一兩度奪得「金曲歌后」的香港女歌手。截止2015年,莫文蔚以9張專輯入圍35項;獲獎9項,兩者均為香港女歌手之冠。她也是首位香港女歌手贏得「(國語)」。專輯方面,她以13張國語大碟CD領先,為香港出道女歌手當中數量最多。演唱會方面,她是於大陆舉行最多場次的香港女歌手,一共超過50場。她也是首位三度於「臺北小巨蛋」舉行個唱的香港女歌手,首位於意大利及西班牙舉行演唱會的香港歌手。.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莫文蔚 · 第12屆金曲獎和莫文蔚 · 查看更多 »

袁惟仁

袁惟仁,台灣作詞人、作曲人,母親為臺灣原住民卑南族人。前妻是演員陸元琪。.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袁惟仁 · 第12屆金曲獎和袁惟仁 · 查看更多 »

蔡健雅

蔡健雅(Tanya Chua,),新加坡著名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她在2006年決定搬到台北定居發展。 蔡健雅是台灣金曲獎獲得多次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的歌手之一,入圍9次、得獎3次。她分別在第17屆、第19屆和第23屆台灣金曲獎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是獲得三座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的第一人。 出道至今,蔡健雅發了11張中文專輯和5張英文專輯,最新中文專輯是2015年發行的《失語者》。.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蔡健雅 · 第12屆金曲獎和蔡健雅 · 查看更多 »

金曲獎

金曲獎(英語譯名:Golden Melody Awards,縮寫為GMA)是臺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獎,也是華人地區兼具榮譽及影響力的大型音樂獎勵活動之一,與金馬獎、金鐘獎並列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於1990年首次舉辦,每年頒發一次。現今獎項分為「流行音樂」(簡稱流行類)與「傳統暨藝術音樂」(簡稱傳藝類)兩大類別,兩者分開舉辦頒獎典禮,流行類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傳藝類則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金曲獎 · 第12屆金曲獎和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陳綺貞

陳綺貞(),生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台灣創作型女歌手,音樂作品基本都由自己作詞作曲。.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陳綺貞 · 第12屆金曲獎和陳綺貞 · 查看更多 »

陶喆

陶喆(),本名陶緒忠,是臺灣著名華語流行音樂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陶喆 · 第12屆金曲獎和陶喆 · 查看更多 »

李偲菘

李偲菘(Peter Lee Shih Shiong,)是一位新加坡音樂製作人與作曲家,與其雙生兒兄長李偉菘合作製作許多專輯,多次合作過的著名歌手包括葉倩文、張學友、那英、梁詠琪、郭富城、李克勤、彭佳慧、陳曉東、蔡依林、孫燕姿、黃義達、蕭敬騰、李佳薇等。.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李偲菘 · 李偲菘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李子恆

李子恆()生於金門縣瓊林(明代皇帝御賜--名),為臺灣知名音樂創作人。就讀金門高中一學期後,16歲孤身前往台灣奮鬥,畢業於省立楊梅高中、國立藝專美工科(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擅長填詞與譜曲。從事音樂創作30年,80年代經常受邀知名歌手填詞譜曲(有江蕙、蔡幸娟、小虎隊、周華健、姜育恆......等等)。寫詞又作曲在流行音樂界闖出一片天地,目前發表的詞曲作品 400 首,製作唱片 70 多張。李子恆用音樂反映他對大地、對人類的關懷,藉音樂讓更多人感受台灣的人情與風味。.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李子恆 · 李子恆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李宗盛

李宗盛,臺灣音樂製作人、詞曲作家、歌手。出生於台北北投,母親為巴賽族後裔。 20世紀80年代至今創作、製作了大量經典歌曲和暢銷專輯,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作為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他發掘提攜了周華健、辛曉琪、張信哲、光良、品冠、梁靜茹(後來成為她的乾爹)、五月天、白安、楊宗緯等多位歌手,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 。曾任滾石唱片製作總監、副總經理,現受聘擔任索尼音樂大中華區A&R首席顧問。 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我是一只小小鳥》《夢醒時分》《當愛已成往事》《領悟》《傷痕》《陰天》《明明白白我的心》《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凡人歌》《鬼迷心竅》《給自己的歌》《山丘》《新寫的舊歌》等。.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李宗盛 · 李宗盛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戴佩妮

戴佩妮(英文名:Penny Tai,),馬來西亞的創作型華語女歌手,舞蹈工作出身,擁有作詞、作曲、編曲的能力,擅長彈奏吉他、鋼琴等樂器,喜好舞蹈、創作、化妝與攝影。2000年加盟EMI(科藝百代),在台灣發表第一首創作單曲〈不想〉,並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Penny》,至2006年大多以一年一張的速度發行專輯。2006年發行第七張專輯《i Penny》後,約有3年的時間她選擇在網路平台發表數位單曲,以及轉往攝影及拍攝MV的方面發展。出道至今已有10張個人全創作專輯、2張以佛跳牆樂團名義發行的全創作專輯,堪稱當今華語歌壇創作力最豐富的創作歌手之一,曾在2006年以歌曲《愛瘋了》獲得第17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並多次入圍金曲獎,受到台灣音樂人、電台DJ所大力推崇。2012年以全創作專輯《回家路上》榮獲第3屆金音獎最佳創作歌手獎。2014年《純屬意外》榮獲第25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此外,首度幫劉思涵製作的《擁抱你》專輯,榮獲第25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2015年其所領軍的佛跳牆樂團憑第二張專輯《給你看》,榮獲第26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及最佳樂團獎。.

戴佩妮和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 · 戴佩妮和第12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之间的比较

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有186个关系,而第12屆金曲獎有9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8,杰卡德指数为6.45% = 18 / (186 + 93)。

参考

本文介绍最佳作曲人獎 (金曲獎)和第12屆金曲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