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曹洪和赤壁之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曹洪和赤壁之戰之间的区别

曹洪 vs. 赤壁之戰

曹洪(),字子廉,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要將領,曹操堂弟。性格仗義護主,但是個小氣吝嗇的守財奴。 歷任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卫将军等,封都阳侯。因拒絕借錢給少年時的曹丕,讓心胸狹隘的曹丕對他記恨數十年,曹丕即位後將曹洪羅織罪名下獄,卞太后知道此事後脅迫郭皇后向曹丕求情,免去死罪的曹洪仍被削爵貶為庶民。曹丕死後曹叡即位,復曹洪爵位,拜曹洪為後將軍,封樂城侯,官至骠骑将军,死後谥為恭侯。. 赤壁之战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烏林一線之決戰。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勝多的战爭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之戰,也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战。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追击刘备,後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江东協議結盟,孙权派遣都督周瑜、程普率军与刘备组成联军,在长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军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 此戰後,曹軍退守襄陽,曹孫劉三分荊州,奠定三國鼎立之勢。刘备势力迅速崛起,在之後10年占领了荆州(兩湖)和益州(四川)大片土地,建立了蜀漢。.

之间曹洪和赤壁之戰相似

曹洪和赤壁之戰有(在联盟百科)18共同点: 官渡之战三國志三国张飞張郃徐晃刘表荀攸马超许昌市赤壁 (电影)陈寿汉献帝滿寵曹休曹純曹真曹操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戰,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焚毁袁军粮草,使得袁军丧失斗志,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和曹洪 ·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晋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和曹洪 · 三國志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三国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東漢末期,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发黃巾之亂。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鄒紀萬(1990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三國鼎立〉,第6頁-第21頁。。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點書籍。而羅貫中結合歷史、民間故事,撰寫的《三國演義》章回小說,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豐富的內涵深入人心。.

三国和曹洪 · 三国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张飞

张飞(),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为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與關羽並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遇刺身亡,蜀汉追谥桓侯,是为西乡桓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張飛与關羽、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粗獷剛烈好酒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

张飞和曹洪 · 张飞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張郃

張郃(),字--乂,冀州河間國鄚(今中國河北省任丘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中唯一望族出身的將領。官至征西車騎將軍,封鄚侯;死後,追封諡曰壯侯。以“臨場巧變”見稱,先隨韓馥,後隨袁绍。在跟隨袁绍時遭到謀士郭圖的誣陷,所以轉投曹操。在曹魏帳下常立功勛,後期抵禦蜀國的表現出色,多次抵禦諸葛亮北伐;蜀國上至劉備、諸葛亮,下至諸將都對其忌憚三分。.

張郃和曹洪 · 張郃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徐晃

徐晃(),字公明,三國時期河東郡楊縣(今中国山西省洪洞縣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五子良將之一。曾经多次建功,及后以聲東擊西的戰術擊破圍城部隊,并且解救樊城,击败关羽,因为在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徐晃和曹洪 · 徐晃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刘表

劉表(),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邹城市)人,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子郁桹侯刘骄的九代孙。刘表身长八尺餘(約1.86米),姿貌温厚伟壮,個性優柔寡斷,但有儒者風範。他是东汉末期的一个割据軍閥,領有荊楚數千里之地,並先後由漢廷授封官銜「荊州刺史」和「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也是漢末的黨錮名士之一。.

刘表和曹洪 · 刘表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荀攸

荀攸(),字公达,豫州颍川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三國時曹魏著名的軍事家。荀彧的堂侄,荀攸祖父荀昙,官至廣陵太守。荀攸被曹操徵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以功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转为中军师。魏國初建,又被封为尚书令;244年,追諡曰敬。.

曹洪和荀攸 · 荀攸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马超

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刘备称帝后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故后谥威侯,是为斄乡威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馬超与關羽、張飛、黄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曹洪和马超 · 赤壁之戰和马超 · 查看更多 »

许昌市

许昌市,別称“莲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上的许昌是群雄逐鹿之地,東漢末年,曹操挾汉献帝刘协到许县,此地因此成为东汉的實際首都。曹丕建立魏朝时,定都洛阳,取“汉因许而亡,魏因许而昌”之意,将许县、许都改称许昌,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全市总面积4,979平方公里,人口434.15万。 今天的许昌是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级市之一,先后被评被“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

曹洪和许昌市 · 许昌市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赤壁 (电影)

《赤壁》是2008年吴宇森執導的電影,由梁朝偉、金城武、林志玲、張豐毅、趙薇、張震、胡軍、中村獅童主演,從2005年展開籌備,2007年3月開拍。電影分上、下部,2008年7月10日电影上映(上部),2008年11月1日赤壁在拥有广泛三国文化群众基础的日本545家電影院同时上映。電影下部《赤壁2:決戰天下》於2009年1月7日在中國首映。 整部電影劇情以赤壁之戰(原订電影名稱)等三國歷史故事為題材,包括《三國演義》孔明草船借箭及火燒連環船等情節。 電影的前期投資者為保利華億,後期則為中影--集團。.

曹洪和赤壁 (电影) · 赤壁 (电影)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陈寿

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縣(现四川省南充市)人,西晉史學家。蜀漢亡國後仕於西晉,少舉孝廉,除著作郎,著有《三國志》,評價甚高。.

曹洪和陈寿 · 赤壁之戰和陈寿 · 查看更多 »

汉献帝

漢獻帝刘协(),字伯和,是东汉政權最后一位皇帝,189年至220年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獻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獻帝」。.

曹洪和汉献帝 · 汉献帝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滿寵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初由劉曄推薦予曹操任用,身高八尺,素來以廉潔著稱。初任許縣縣令掌管司法,後轉任汝南太守,開始參與軍事。魏文帝在位期間,駐扎在新野,負責荆州側對吳作戰。魏明帝在位期間,專任至揚州,負責東側對吳作戰,屢有功勛。後因年邁調回中央任太尉,數年後病逝,諡曰景侯。.

曹洪和滿寵 · 滿寵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曹休

曹休,字文烈,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國的重要將領;曹操的族子,視如已出。漢中之戰曾破張飛、吳蘭等人計謀。官至大司馬,曹休死後諡壯。.

曹休和曹洪 · 曹休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曹純

曹純(),字子和,東漢末年三国时期曹操手下重要將領,为其家族軍其中一員。曹仁之弟。於王粲《英雄記》有載。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者,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

曹洪和曹純 · 曹純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曹真

曹真,字子丹,漢末三國時代曹魏名將,曹操的族子,也是曹丕的托孤對象。當初其父為曹操招募兵馬被殺,曹操憐憫曹真而特別厚待。在曹魏的表現出眾,多次抵禦諸葛亮北伐,官至大将军、大司马,曹真死後諡為元侯。.

曹洪和曹真 · 曹真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和曹洪 · 曹操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曹洪和赤壁之戰之间的比较

曹洪有83个关系,而赤壁之戰有16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8,杰卡德指数为7.14% = 18 / (83 + 169)。

参考

本文介绍曹洪和赤壁之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