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晋文公和足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晋文公和足下之间的区别

晋文公 vs. 足下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晋獻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赵国先祖)、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魏国先祖)、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为后来的三晋(赵国、魏国、韩国)位列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足下是中国古代对他人的敬称,在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战国策》、《史记》中,都可以见到足下的称谓。其中有用于下级称呼上级的,也有同辈之间的互称。 足下的来源不詳,根据刘敬叔所写的《异苑》卷十记载,晋文公寻找功臣介子推,并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肯出山,抱树而亡。晋文公用这棵树做了木屐,对着木屐感叹道:“悲乎足下!”这就是足下的由来。 但很多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裴骃注解《史記 秦始皇本紀》时引用蔡邕的话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指这些称呼都是敬称。.

之间晋文公和足下相似

晋文公和足下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史记介子推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和晋文公 · 史记和足下 · 查看更多 »

介子推

介子推(),一作介之推,又称介子、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逝世于介休绵山(今山西介休市)。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骊姬之乱发生后,他跟随重耳出奔,历尽艰辛,忠心辅佐重耳得以返国,介子推却淡泊功名,归隐山林。因其“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高尚品行,深得世人怀念。死於西元前636年(魯僖公二十四年)。.

介子推和晋文公 · 介子推和足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晋文公和足下之间的比较

晋文公有88个关系,而足下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96% = 2 / (88 + 14)。

参考

本文介绍晋文公和足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