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晋文公和翟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晋文公和翟后之间的区别

晋文公 vs. 翟后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晋獻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赵国先祖)、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魏国先祖)、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为后来的三晋(赵国、魏国、韩国)位列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翟--,是周襄王的王后,原是狄(一作翟)人,隗姓,因此又稱隗--。周襄王立她為--,大臣富辰不同意,周襄王不听。翟--和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私通,被周襄王废黜。前636年,王子带联合狄人,驱逐周襄王到郑国,自立为王。第二年,晋文公出兵杀王子带,护送襄王回国。.

之间晋文公和翟后相似

晋文公和翟后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史记左传周襄王王子带鄭國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和晋文公 · 史记和翟后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和晋文公 · 左传和翟后 · 查看更多 »

周襄王

周襄王(),姬姓,名鄭,東周第六代君主,諡號襄王。襄王是周惠王的兒子,《史記·周本紀》稱襄王在位32年,《左傳》稱襄王在魯文公八年(前619年)秋天去世。 惠王死後,襄王懼怕異母弟王子帶爭奪王位繼承權,秘不發喪,並派人向齊國求援,襄王直到大局已定才公佈父王死訊。 前636年,王子帶欲圖篡位,以狄人攻周,大敗周師,周襄王逃到鄭國;此前,周襄王欲伐鄭,故娶狄人隗氏為--,以換取狄兵一同伐鄭。事成後卻廢黜--,令隗--怨恨,進而引致隗--同異母弟王子帶聯合,成為內應令狄人得以大破襄王。當時晉文公勢力強大,在前635年出兵助襄王,殺王子帶,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陽復位。前632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會見他。 周襄王在位期间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相继称霸。在位期间执政为宰孔、周公忌父、王子虎、周公閱、王叔桓公。.

周襄王和晋文公 · 周襄王和翟后 · 查看更多 »

王子带

王子带(),姓姬,名带,或称叔带、大叔带、大叔。《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惠王五年,惠--生叔帶」,食邑于甘(今河南原陽縣),谥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之子,周襄王之異母弟。在东周春秋时代发动叛乱并称王。 惠王的王后宠爱王子带,想立王子带为太子。但没来得及做这件事就去世了。然而,这已经打破了周王室的安宁。 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霸主齐桓公组织首止之会。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和曹昭公参加。会上诸侯会见了周王太子郑(后来的周襄王),目的是通过尊太子而安定周王室。周惠王不满,命郑文公叛齐桓公。导致了齐桓公率领的诸侯军和郑国的战争。 惠王二十四年(前653年)冬,惠王崩。襄王怕王子带争王位,因此不发丧,向齐国告难。齐桓公在襄王元年春(前653年)组织洮之会。参与首止之会的诸侯与会。会上襄王的王位安定后,才为惠王发丧。 襄王四年(前649年)夏,王子带召扬邑、拒邑、泉邑、皋邑戎人以及伊、雒之戎一同讨伐京师,攻入王城,焚烧东门。秦穆公和晋惠公讨伐戎人来救周。戎人退走。次年,襄王为此讨伐王子带。王子带逃到齐国。襄王六年(前647年),齐桓公组织诸侯咸之会。会后诸侯派军队驻守周畿。 襄王十五年(前638年),襄王召王子带回京师。 襄王十八年(前635年),周王室發生了王子帶之亂,後晉文公出兵殺王子帶,並護送襄王回國。.

晋文公和王子带 · 王子带和翟后 · 查看更多 »

鄭國

鄭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

晋文公和鄭國 · 翟后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晋文公和翟后之间的比较

晋文公有88个关系,而翟后有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5.15% = 5 / (88 + 9)。

参考

本文介绍晋文公和翟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