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间的区别

春捺钵遗址群 vs.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春捺钵遗址群位于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 捺缽是辽朝皇帝的行营。《辽史》所记:春捺钵曰鸭子河泺。辽之后,春捺钵所在不详。一般认为在长春州(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塔虎城)、鸭子河泺一带,但并未发现遗址。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乾安县文物工作者在赞字乡后鸣村花敖湖畔发现大量土台。吉林省文物局认为此处遗址即是春捺钵遗址。先后共发现四处遗址群。2011年,以“辽春捺钵遗址群”之名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3年,中国国务院以“春捺钵遗址群”之名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2014年,对其进行考古挖掘。结束后,断定此处是季节性营地遗址,规模超过普通的村庄和城市。. 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决定开展的。 此次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标准时点为2007年9月30日。2007年4月至9月为普查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培训、试点工作;2007年10月至2009 年12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普查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普查的范围是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6大类59个小类文物。 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 此次文物普查是继1956年和1981年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普查。 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委员陈至立担任。 截至2008年7月31日,全国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23480处,其中复查48222处,新发现文物75258处。 2011年底普查基本结束后,在新发现的文物中经遴选、推荐,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组织评选,最终以投票方式选出的100项文物,被称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之间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似

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下简称国务院)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后的中央人民政府,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也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春捺钵遗址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是2011年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结束后,在新发现的文物中经遴选、推荐,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组织评选,最终以投票方式选出的100项文物,共六大类,其中,古遗址27个,古墓葬6个,古建筑16个,石窟寺及石刻6个,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0个,其他5个。 图片展于12月23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同时发行由国家文物局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画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间的比较

春捺钵遗址群有14个关系,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9.09% = 2 / (14 + 8)。

参考

本文介绍春捺钵遗址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