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星空聯盟和香港航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星空聯盟和香港航空之间的区别

星空聯盟 vs. 香港航空

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是成立於1997年5月14日的國際航空聯盟,初期是由5家分屬不同國家的大型航空公司結盟,藉由共用軟硬體資源與航線網等方式,強化聯盟各成員競爭力。今日的星空聯盟成員數已發展到27個,除了是迄今為止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航空聯盟外,它的成立也掀起20世紀末期一股航空聯盟熱潮,其他對手航空競相揪結伙伴成立聯盟團隊,例如天合聯盟(S K Y T E A M)與寰宇一家(oneworld),以期能與星空聯盟抗衡。 官方企業標語為“星空聯盟,地球連結的方式”(Star Alliance, the way the Earth connects™)。. 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lines)是香港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成立於2006年,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服務香港至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和亞太地區各國各地區超過30個城市,包括黃金海岸、北京、首爾、上海、溫哥華、臺北、札幌、東京、大阪、曼谷、峇里島、沖繩等。 香港航空在航空業界擁有多項認可,從地面營運到機艙服務,公司致力以獨特香港魅力氛圍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香港航空追求優質服務的精神備受業界表彰,由2011年起先後獲得國際知名航空評審機構Skytrax頒發全球最傑出進步航空公司及四星級航空公司,2015年更獲得WTA 世界旅遊大獎的亞洲最佳機艙服務獎項,亦是香港首間及唯一一間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卓越旅遊金獎(Fast Travel Gold Certificate)的航空公司。 香港航空由區域性公司轉型至全球航空企業之際,繼續擁抱其根深蒂固的香港精神。香港航空的標誌便由香港市花洋紫荊形象与其母公司海南航空的標誌「日月寶珠·大鵬金翅鳥」演化而來,如「香港品牌」般印在所有香港航空之機身上,也代表香港航空與海南航空的關係。 排除已結束經營的舊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ways),香港航空是在香港第三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

之间星空聯盟和香港航空相似

星空聯盟和香港航空有(在联盟百科)21共同点: 印度航空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天合聯盟寰宇一家上海航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中国东方航空仁川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关西国际机场倫敦希斯路機場班號共用素万那普机场韓亞航空蘇黎世機場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長榮航空Skytrax成田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加坡航空

印度航空

印度航空(एअर इंडिया;Air India),簡稱印航,是一家印度的航空公司,其前身為成立於1932年的塔塔航空(Tata Airlines),1948年成為印度的國家航空公司,目前是印度第三大航空公司。2007年印度航空合併了以經營國內線為主的印度人航空(Indian Airlines)。現時為星空聯盟成員之一。.

印度航空和星空聯盟 · 印度航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皮爾遜機場,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以至其都會區(大多倫多地區)及廣域都市帶(金馬蹄地區)的主要機場。皮爾遜機場離多倫多市中心西北約,其大部分土地實際坐落密西沙加市東北角的馬爾頓區(Malton),东部的一小部分土地则延展至多伦多市的怡陶碧谷区。。皮爾遜國際機場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機場,2017年客流量達 47,054,696人次,航班升降量則達465,555架次。以總客流量計算,皮爾遜機場在世界最繁忙機場中排第30位;以國際航班客流量計算排第22位;以航班升降量計算則排第10位。 皮爾遜機場是加拿大航空和加拿大航空快運的最大樞紐,亦令其成為星空聯盟的主要樞紐之一。此外,皮爾遜機場亦是西捷航空以及聯邦快遞的樞紐機場,和加拿大越洋航空与阳翼航空的重点机场。 機場的運作曾由加拿大交通部負責,現時則由非牟利的大多倫多機場管理局負責,但仍隸屬於加拿大國家機場系統。皮爾遜機場是全加拿大八座设有美國境外入境審查的机场之一。.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和星空聯盟 ·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天合聯盟

天合聯盟(SkyTeam)是由20家航空公司所組成的航空聯盟。初期是由4家分屬不同國家的大型國際航空公司結盟,藉由共用其成員航空公司航班時間、票務、代碼共享、乘客轉機、飛行常客計劃、機場貴賓室、降低支出及軟硬體資源與航線網等多方面進行合作,強化聯盟各成員競爭力。2000年6月22日由法國航空、達美航空、墨西哥國際航空和大韓航空聯合成立,2004年9月與擁有4名成員的航翼聯盟合併後,荷蘭皇家航空亦成為其會員,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聯盟。今日的天合聯盟成員數已發展到五大洲20個之多,是迄今為止最年輕、規模第二的傳統航空聯盟。天合聯盟依然積極招募新會員當中。 截至2014年3月,天合联盟成员航空公司的目的地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1,064个目的地,每天營運17,500个航班,拥有4,400架飞机。天合联盟及成员的员工人数为459,781人。另外,天合联盟在全球范围拥有564个贵宾休息室,每年运载旅客5.88亿人。.

天合聯盟和星空聯盟 · 天合聯盟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寰宇一家

寰宇一家(oneworld)是全球第三大的航空聯盟,於1999年成立,初時總部位於加拿大溫哥華,其後於2011年5月26日正式宣佈把總部遷往美國紐約市。其成員航空公司及其附屬航空公司在航班時間、票務、代碼共享、乘客轉機、飛行常客計劃、機場貴賓室及降低支出等多方面進行合作。 寰宇一家現有13家成員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航空、英國航空、澳洲航空、國泰航空、日本航空、馬來西亞航空、芬蘭航空、西班牙國家航空、南美航空集團、卡塔爾航空、皇家約旦航空、西伯利亚航空、斯里蘭卡航空、以及24家聯屬成員航空公司。寰宇一家現通達155國家、共1016個航點,每日航班數目14,011次,以3428架的機隊接載超過5億名乘客。.

寰宇一家和星空聯盟 · 寰宇一家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海航空

上海航空公司,原名上海航空公司、上海航空股份公司,简称上航,成立於1985年12月30日,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首批以地方政府資金支持創立的航空公司之一,亦是首批完全獨立於當時國營民航系統的航空運輸服務營辦商。基地位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002年10月11日,上海航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上海航空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三通」,避免在飞机机身上出现国名和国旗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尽管日后两次变更全名,但由汪道涵书写的上海航空公司中文标识和SHANGHAI AIRLINES英文标识却一直保留。.

上海航空和星空聯盟 · 上海航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英文全称为(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的滨海地带,规划占地45.66平方公里,现有占地面积约37.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约30公里,由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往来于上海的绝大部分国际和大部分港澳台航班在浦东机场起降,亦有国内航班,而上海市的另一家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则以中国国内航线为主。 2017年,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位列中国大陆第二(仅次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383.56万吨,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三。飞机起降近50万架次。浦东机场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空港口岸,2017年出入境人数达3525万人次。.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星空聯盟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大型中央企业,簡稱東航,为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设有飛行常客計划東方萬里行。其母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是以原先之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為基礎,兼併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聯合雲南航空公司所組成的新集團,與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合稱中國大陸三大航空集團,并在2010年完成了与上海航空公司的联合重组。除了主要的航空运输业务外,东航还运营航空食品、进出口、传媒广告、旅游票务、机场投资等其它次要业务 中国东方航空。 2015年全年,东航运送旅客9377.99万人次,同比增加11.89%;客座率80.5%,同比增长0.95%。.

中国东方航空和星空聯盟 · 中国东方航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仁川國際機場

仁川國際機場(,)是韓國首都首爾主要的聯外國際機場,也是韓國最大的民用機場。距離首爾市中心約45公里,在2001年初正式啟用,代替舊有金浦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線地位。 仁川國際機場是韩国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是亞洲第6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同時也是韓國最大的兩家航空公司大韓航空及韓亞航空的主要樞紐。瑞士日內瓦國際機場協會2005年到2017年的調查,仁川國際機場連續12年獲得「全球服務最佳機場」第一名。.

仁川國際機場和星空聯盟 · 仁川國際機場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北京机场,为中國首都北京的聯外国际機场,位於北京市朝阳区及顺义区,是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但是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國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枢纽,還是中國國內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并且是当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目前客流世界排名第二大机场。2016年数据统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9439万人次,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星空聯盟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关西国际机场

西國際機場(,),常通稱為大阪關西機場或簡稱大阪關--空,是一座由三個日本大阪府的行政單位管理的機場,分別是泉佐野市(北)、田尻町(中)和泉南市(南),為京阪神都會區和關西地方的主要機場,鄰近有神戶機場、大阪國際機場,位於大阪湾东南部的泉州近海離岸5公里的人工島上。根據日本《空港整備法》,該機場被分為第一種機場。 關西國際機場是全世界第一座百分之百填海造陸而成的人工島機場,它同時也是一座海上機場。但海上機場並非等同填海造陸,世界第一座海上機場是1975年開始營業的長崎機場,長崎機場並不是百分之百填海造陸,它是以海上0.9平方公里的箕島,填擴到2.44平方公里而成。 關西國際機場距離大阪市約38公里,距離大阪市中心只需1小时的車程。機場於1987年動工興建,於1994年9月4日完工啟用。機場的營運單位為。該機場在規劃初期曾被暫稱為關西新機場(関西新空港),或因所在地名而被一小部份地方人士稱為泉州機場(泉州空港)。.

关西国际机场和星空聯盟 · 关西国际机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倫敦希斯路機場

倫敦希斯路機場(London Heathrow Airport;),通常簡稱為希斯路機場,是英國首都倫敦的主要國際機場,同時是英國航空與維珍航空的樞紐機場,位於大倫敦西側的希靈登區,距離倫敦市中心約,擁有2條平行的東西向跑道及4座航廈,為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營運機構為希斯路機場控股公司。 截至2016年,希斯路機場的總客運量在全球機場中排行第7,但因擁有眾多的跨境航班,若僅計算跨境的客運流量,則為全球機場第二位,自2014年起僅次於迪拜国际机场。希斯路機場同時是全歐洲最繁忙的機場,相較巴黎戴高樂機場與法蘭克福國際機場的客量還要高出31.5%,但航班數目則比該兩個機場的總和少三分之一。這反映出由於航班數目限制下,航空公司多利用載客量高的廣體客機(如空中巴士A380、波音747、波音777)營運來往希斯路機場的航線。.

倫敦希斯路機場和星空聯盟 · 倫敦希斯路機場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班號共用

班號共用(Code-sharing),又稱「共掛航班」、「聯營--航班」,,是現代航空業其中一種相當普遍的經營模式,由多家航空公司共同經營某一航線,常見於以接駁長途航班的短途航班上,也偶見於以商務旅客為主、班次頻密的短途航班。簡單來說,就是航空公司之間的“買位”制度,讓未有飛行該航線的航空公司,能通過購入其他航空公司航班的機票再出售予顧客。班號共用的協議是建基於過往聯程機票的制度上,並進一步發展成全球性的航空公司聯盟。目前國際上三大航空公司聯盟——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及寰宇一家,最初都是由原本就有班號共用合作的航空公司組成聯盟的核心集團,再逐漸吸收新伙伴而擴大成今日的規模。.

星空聯盟和班號共用 · 班號共用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素万那普机场

蘇萬那普國際機場(ท่าอากาศยานสุวรรณภูมิ,),又稱為國家機場,是一座位於泰国曼谷以東25公里北欖府Bang Phli區的國際機場,占地面積约32平方公里。蘇萬那普國際機場是曼谷主要的民用機場,是东南亚乃至亚洲重要的航空樞紐。除作為泰國國際航空的樞紐機場外,國泰航空、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等外籍航空公司也將之當作重點機場。蘇萬那普機場建設耗資约38億美元于2001年12月動工修建,預定在2005年9月29日啟用,因為工程進度落後而延遲至2006年9月28日啟用,由於蘇萬那普國際機場起降能力所限,2012年10月1日泰國亞洲航空等部分廉價航空搬遷至廊曼國際機場。 蘇萬那普機場由時任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所賜名,梵語原意為「黃金大地」。第一階段提供兩條跑道,可在每小時提供76班航班,每年總載客量達4,500萬人次,以及300萬噸空運運貨量,其客運大樓為現今全世界第三大单体航站楼(56.3万平方米),整體為鋼構玻璃帷幕建築共7樓層,有360個報到櫃台、124個入國證照查驗窗口及72個出國證照查驗窗口;第二階段則可提供四條跑道,可在每小時提供112班航班,每年總載客量可達1億人次,以及640萬噸空運運貨量,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空運轉運中心。.

星空聯盟和素万那普机场 · 素万那普机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韓亞航空

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前称首爾(汉城)航空)是一間以韓國首爾為基地的韓國第二大航空公司,與大韓航空同為南韓的兩間主流航空公司。韓亞航空是九間在Skytrax評估中獲得五星級的航空公司之一。 韓亞航空是星空聯盟成員,共有106個航點,公司總部及國際線樞紐機場位於鄰近首爾的仁川國際機場,而國內樞紐則是首爾金浦國際機場。.

星空聯盟和韓亞航空 · 韓亞航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蘇黎世機場

蘇黎世機場(Flughafen Zürich,Aéroport de Zurich,)位於瑞士蘇黎世州,是瑞士最大的國際機場及瑞士國際航空的樞紐。 2003年,蘇黎世國際機場進行了重大的擴建工程,興建了新的泊位、客運大樓及旅客捷運系統來往新舊客運大樓。2008年,蘇黎世國際機場共處理了2201萬的旅客量。.

星空聯盟和蘇黎世機場 · 蘇黎世機場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英語譯名: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通稱桃園國際機場、桃園機場,簡稱桃機,是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大園區的國際機場,為臺灣國際航空樞紐,由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經營。1979年2月26日啟用時名為「中正國際機場」,2006年10月改為現名。桃園國際機場為台灣境內最大規模的機場,因地理位置優越,成為許多旅客轉接之地。現今共有66家航空公司經營定期航線、飛往全球33個國家的143個航點,年均旅客流量超過4,000萬人次。 桃園國際機場擁有2座客運航廈、4座貨運集散站、2條跑道及39條滑行道,並擁有聯外之高速公路及捷運系統;在運量快速攀升的同時,目前也規畫興建第三航廈、第四航廈及第三跑道,以滿足龐大的旅運需求。根據2017年的統計,其客運吞吐量位居世界第35位,貨運吞吐量則為世界第10高。.

星空聯盟和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長榮航空

長榮航空(英語譯名:EVA AIR,)是一家臺灣航空公司,為長榮集團與星空聯盟成員,1991年開航,以桃園國際機場做為樞紐。其主要業務為經營國際客運及貨運航線,成立之初亦提供國內航線服務,但在1998年後全面轉由同屬長榮集團的立榮航空負責。長榮航空在1992年開始提供豪華經濟艙服務,是全球第一家設立此種客機艙等的航空公司。 長榮航空在創立至今未曾發生致死之飛安事故,擁有卓越的飛安記錄。2016年榮獲Skytrax評為五星級航空公司,為全球第八家獲此殊榮的航空公司。.

星空聯盟和長榮航空 · 長榮航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Skytrax

Skytrax是一家以英國為基地的顧問公司,是Inflight Research Services的附屬公司, 大部份股權則由利氏家族擁有,其主要業務是為航空公司的服務進行意見調查。透過對國際旅行的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找出現有服務提供者中擁有最佳空中服務員、最佳航空公司、最佳航空公司酒廊、最佳機上娛樂、最佳膳食及其他與航空公司相關的服務意見調查。除了上述的意見調查以外,Skytrax的網頁亦設有航空公司討論區,讓旅客分享其飛行經驗,以供其他旅客參考。另外,他們亦有進行服務評估、機艙檢查及滿意度調查。而他們最廣為人所知的,是每年一度舉辦的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獎及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獎。Skytrax还设立了機場和航空公司評等制度。 該公司的研究主要讓英國政府作參考,以便制定航空交通政策。例如:他們曾向英國上議院提交一份有關飛行與健康的報告。.

Skytrax和星空聯盟 · Skytrax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成田国际机场

成田國際機場(,),通稱成田機場(成田空港),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位於日本千葉縣成田市,是東京主要的聯外國際機場。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貨運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八。根據日本機場分類法,成田機場被劃分為據點機場。 儘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約60公里,兩地即使搭乘最快的大眾運輸工具也要花上36分鐘。為了與東京另一座聯外機場羽田機場區別,國際上常以「東京成田機場」(Tokyo-Narita)稱之。1978年啟用後,來往東京的國際航班主要在此起降,羽田機場則轉以負責國內航線為主。.

成田国际机场和星空聯盟 · 成田国际机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简称双流机场,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机场,位于中心城区西南方向约16公里的雙流區北部。机场飞行区等级为最高的4F级,拥有两条长3600米的平行跑道、两座客运航站楼等设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民用机场,是中國國際航空、四川航空、成都航空、西藏航空的枢纽机场。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980万人次,位居中国大陆第四、全球第二十六。据纽约及新泽西港务局的报告,成都是继北京、香港、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第五大航空港城市。。.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星空聯盟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航空

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Syarikat Penerbangan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வான்வழி;),簡稱「新航」,是一家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是該國的國家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以樟宜機場為基地,主要經營國際航線,在東南亞、東亞、南亞和大洋洲擁有強大的航線網絡,並佔據袋鼠航線的一部份市場。除此之外,新加坡航空的業務還有跨太平洋航班,包括以A350-900來營運的直航航班 新加坡-三藩市 和 新加坡-洛杉磯。新航還是首個營運全球最大型的客機A380的航空公司,也是亞洲唯一運營過協和號客機的業者。 新加坡航空公司還有一些與航空有關的子公司,包括勝安航空和酷航、欣豐虎航(已經在2017年7月25日和酷航合併) ,前者主要負責區域性航班,後二者是專營中長、短程航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还有负责新加坡航空貨運業務的新加坡航空貨運。若以市場資本額計算,新航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以人均公里收入計算,新航是全世界首15大航空公司,也是亞洲第8大航空公司,以國際航線載客量計算,新航是全球第六大航空公司。 新加坡航空在《財星》雜誌中在2007年全球最被受欣賞的公司排行第17位,航空公司当中排行第2位,其品牌在航空界中已廣為人知,尤其是在安全、服務質素和革新風格方面,與其收益成比例。新航獲獎無數,對機隊購買頗為樂觀,勇於嘗試不同新機種。新航亦是亞洲首家、全球第三家被通過為IOSA(運行安全審計,IATA Operations Safety Audit)。.

新加坡航空和星空聯盟 · 新加坡航空和香港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星空聯盟和香港航空之间的比较

星空聯盟有150个关系,而香港航空有24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1,杰卡德指数为5.30% = 21 / (150 + 246)。

参考

本文介绍星空聯盟和香港航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