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明史和解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明史和解縉之间的区别

明史 vs. 解縉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解縉(),字大紳,号春雨,谥文毅,江西吉水州(今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綸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之间明史和解縉相似

明史和解縉有(在联盟百科)25共同点: 吳寬夏原吉宋禮尹昌隆丘福解縉越南蹇義黃福董倫锦衣卫陳瑛陳洽李善長李至剛楊士奇洪武湯宗朱元璋明宣宗明宪宗明仁宗明英宗明成祖方賓

吳寬

吳寬(),字原博,号匏庵。直隸長洲縣(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散文家、書法家。成化八年狀元,孝宗、武宗兩代帝師。弘治年間官至禮部尚書。.

吳寬和明史 · 吳寬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夏原吉

夏原吉(),字維喆。祖籍江西德興,居於湖廣行省潭州府湘陰縣縣城夏家橋。明朝初期官員,長期擔任戶部尚書。 夏原吉早年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建文年间,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靖难之役后,为户部尚书,与蹇义并称于世。此后又相继辅佐明仁宗、明宣宗,政绩卓越。宣德五年(1430年)逝世,赠太师,谥忠靖。.

夏原吉和明史 · 夏原吉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宋禮

宋禮可以指:.

宋禮和明史 · 宋禮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尹昌隆

尹昌隆(),字彦谦,江西泰和人,明朝政治人物。榜眼及第。.

尹昌隆和明史 · 尹昌隆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丘福

丘福(1343年-1409年),清朝因為避孔丘的諱,而改為邱姓,明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永樂時將領。 丘福为行伍出身,初年在燕王府工作,被授予燕山中護衛千戶。后参与靖难之役,居功臣之首,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永乐七年(1409年),率部北伐蒙古,因轻敌导致全军覆没,被杀。.

丘福和明史 · 丘福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解縉

解縉(),字大紳,号春雨,谥文毅,江西吉水州(今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綸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明史和解縉 · 解縉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明史和越南 · 解縉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蹇義

蹇義(),原名蹇瑢,字宜之,四川行省重慶路巴縣(今重慶市)人。明朝永樂、洪熙、宣德年间重臣、进士出身。 蹇瑢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进士,为朱元璋赐名“义”。建文年间,官至吏部右侍郎。永樂年间,晋升吏部尚书,并负责辅导皇太子朱高炽。洪熙年间,晋升少师,此后受明仁宗、明宣宗所倚重。明英宗即位后逝世。.

明史和蹇義 · 解縉和蹇義 · 查看更多 »

黃福

黃福(),字如錫,号後樂,諡忠宣,中書省益都路濰州昌邑縣(今山東省昌邑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黃福為工部尚书。安南屬明時期,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贈太保。.

明史和黃福 · 解縉和黃福 · 查看更多 »

董倫

董倫(),字安常,明代山東恩縣董家堂村(現武城縣武城鎮蔣王莊)人。 世居燕之宛平,刻苦用功,遍讀經史子集。洪武十五年(1383年),因張以寧的推薦,被召至南京任右贊善大夫,成為懿文太子侍讀,受到朱元璋的嘉許,進左春坊大學士。太子病逝,出為河南左參議。曾推薦肇州諸葛伯衡。建文帝時期,拜禮部左侍郎,修《太祖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永樂元年(1403年),告老還鄉,不久病逝。.

明史和董倫 · 董倫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锦衣卫

#重定向 錦衣衛指揮使司.

明史和锦衣卫 · 解縉和锦衣卫 · 查看更多 »

陳瑛

陳瑛(),河南行省揚州路滁州(今安徽省滁县)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建文年间的大量文武大臣均因他的诬陷致死。《明史》載入奸臣傳。.

明史和陳瑛 · 解縉和陳瑛 · 查看更多 »

陳洽

陳洽,字叔遠。南京常州府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人。 陳濟之弟,幼年穎慧,明洪武年間,以善書法被引薦任兵科給事。朱元璋賜金織羅衣。建文時,茹瑺薦起文選郎中。累擢吏部左侍郎。永樂五年,赴廣西參謀軍務,代掌交趾布按司事。改任大理寺卿。成山侯王通與參將馬瑛合兵討黎利,陳洽參贊軍務。之後升爲兵部尚書。 宣德元年十一月,至應平之寧橋,王通不聽部將勸阻,下令冒雨渡河而陣,行泥濘中,遭黎利軍伏擊。陳洽多處負傷,左右欲扶還,陳洽怒目吼道:“吾為國大臣,食祿四十年,報國在今日,義不苟生。”遂自刎死,死者三萬餘人。追贈少保,賜諡節湣,民間稱節憫公。.

明史和陳洽 · 解縉和陳洽 · 查看更多 »

李善長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開國功臣,曾任中書省丞相。 李善长早年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曾担任掌书记、帅府都事、江南行中书省平章、参知政事、吴国左相国,被比肩萧何。明朝建立后,任中书省左丞相,受封韩国公,并位居开国功臣之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卷入胡惟庸案,被朱元璋赐死。.

明史和李善長 · 李善長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李至剛

李至剛(),本名李钢,号敬斋,以字行。松江華亭竹口人。.

明史和李至剛 · 李至剛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楊士奇

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諡文貞,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內閣首輔、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與楊榮、杨溥合稱“三楊”,是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

明史和楊士奇 · 楊士奇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洪武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洪武年间全国没有战乱,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參見一世一元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通过靖难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区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

明史和洪武 · 洪武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湯宗

湯宗(),字正傳,江浙行省溫州路平陽州(今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洪武末年,由太學生擢河南按察僉事,后改为北平。建文年间,其上书称燕王谋反,并说按察使陳瑛接受燕王朱棣金钱贿赂,有異謀。建文帝下诏逮捕陳瑛并安置于广西,而升任汤宗为山东按察使。后因事迁刑部郎中,出任苏州知府。 永樂年间,湯宗被逮捕下狱,后改为祿州判官。之后因黄淮举荐,召为大理寺丞。当时有人称其在建文年间事情,明成祖则称:“帝王惟才是使,何論舊嫌。”恰逢外國貢使病死,从者称医生杀人。被逮捕后,湯宗阅卷后称:“醫與使者何仇,而故殺之乎?”之后释放医生。后被任命赈济河南饥荒,之后回户部任职。解縉下獄时,湯宗被连坐入狱十年。明仁宗即位后,恢复官职,之后升南京大理寺卿。宣德二年去世。.

明史和湯宗 · 湯宗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明史和朱元璋 · 朱元璋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宣宗章皇帝實錄》“仁宗昭皇帝嫡长子,母今太皇太后,以己卯岁二月九日生上于北京。”-1435年1月31日),或稱宣德帝,明仁宗皇长子,永樂九年(1411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討。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號 宣德,明朝第5位皇帝,在位十年,享年36歲。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高煦之亂,和其父仁宗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不過,他也開啟此後宦官干政的局面。.

明史和明宣宗 · 明宣宗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明宪宗

明憲宗朱見濡(《明憲宗實錄》“英宗睿皇帝之长子,母今圣慈仁寿太皇太后,于丁卯十一月二日生。”),或稱成化帝,為明英宗皇長子,明朝第9代皇帝。谥号「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其年號成化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明史和明宪宗 · 明宪宗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熾(),或稱洪熙帝,明成祖長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中山王徐達外孫,明朝第四代皇帝。 洪武年間,被封為燕世子。靖難之役中,仁宗負責鎮守北平,并成功抵禦李景隆率領的中央軍圍攻。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屢次北伐中,擔任監國職位,實際負責國家政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繼承皇位,年號“洪熙”,在位期間,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改革與調整,國家富足。仁宗與子明宣宗在政治用人、行政處理上,均為後世所称善,史稱“仁宣之治”。.

明仁宗和明史 · 明仁宗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明英宗實錄》“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謚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是明朝的第6代與第8代皇帝;最初使用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復位後使用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

明史和明英宗 · 明英宗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明太祖皇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难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战争,最終胜利,殺害方孝孺,驅逐其姪建文帝奪權篡位自封為帝。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至此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至今。此外他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另外,他加強太祖以來的專制統治,強化錦衣衛並成立東廠,此外,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葉後宦官專政的禍根。 明成祖崩逝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明史和明成祖 · 明成祖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方賓

方賓(),江浙行省杭州路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洪武年间,其以太學生試兵部郎中。建文年间,在应天府从事,后连坐戍守广东。后因茹常举荐恢复官职。朱棣攻入南京后,方賓与侍郎劉俊迎附,后晋升为兵部侍郎。永乐四年(1406年),因劉俊出征黎利,方賓负责兵部事宜。永樂七年(1409年),升兵部尚书,后掌管行在吏部事。次年,跟从朱棣北征,与學士胡廣、金幼孜、楊榮,侍郎金純共参与机务。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朝议亲征事情。尚书夏原吉、吳中、呂震与方賓共同商议,建议休兵養民。未奏时,朱棣召见,方賓称糧餉不足,召夏原吉,亦以不給對。朱棣大怒,遣夏原吉视察开平粮仓,旋即下狱。方賓刚提調靈濟宮,从中官得知帝怒后,恐惧自縊。朱棣本无意杀方賓,听闻其死,反而更加愤怒,于是开棺戮尸。.

方賓和明史 · 方賓和解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明史和解縉之间的比较

明史有1721个关系,而解縉有9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5,杰卡德指数为1.38% = 25 / (1721 + 94)。

参考

本文介绍明史和解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