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时母

指数 时母

--(天城体:काली,,音译为--或迦利,字面意思是“黑色的”)為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传统上她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为威力强大的降魔相。迦梨一词也可解释为时间,故中文翻译为时母。在后期的信仰体系中,时母被认为与时间和变化有关,象征着强大和新生。 时母的造型通常为有四只手臂的凶恶女性,全身黑色,身穿兽皮(上身往往赤裸),舌头则伸出口外。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腰间又系着一圈人手。四只手中有的持武器,有的提着被砍下的头颅。时母的脚下常常踩着她的丈夫湿婆。.

33 关系: 卡拉 (梵文)印度印度教吠陀吉祥天女女神婆羅門教孟加拉国人祭往世书地母神化身神祇难近母血液马嘶黑色般度族阿修羅阿萨姆邦阿耆尼薩吉 (盜匪)英属印度英国雪山神女排灯节提毗梵天波你尼湿婆摩诃婆罗多性力性力派

卡拉 (梵文)

卡拉(काल,,,國際音標:),又譯為嘎拉、迦羅,梵文單字,字面意思為時間。它也有黑色的意思,有時候會被當成是神明的名字。它也是閻摩與濕婆的名字之一。.

新!!: 时母和卡拉 (梵文)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时母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新!!: 时母和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吠陀

吠陀(梵語: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意思是“知识”、“启示”。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很多种性质不同的经典,即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新!!: 时母和吠陀 · 查看更多 »

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音為拉克什米(天城体:लक्ष्मी, IAST: ),又譯為功德天女、財寶天女、寶藏天女等,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幸福与财富女神,传统上被认为是毗濕奴的妻子。她的別號極多,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是“室利”(Śrī)或“摩訶室利”(Mahāśrī,摩訶意為“大”),即“功德”、“吉祥”之義,故又稱大功德天或大吉祥天。吉祥天女有时与辩才天女相互混同;但多數時候,兩者都是不同的神靈。 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即意为“吉祥天城”(斯利,吉祥天女之名;那加,是“那加拉”的简称,意为城市)。 吉祥天女也被佛教引為护法神,金光明经中有“大吉祥天女咒”(善女天咒),这也是佛教徒日课中,時常念诵的“十小咒”之一。.

新!!: 时母和吉祥天女 · 查看更多 »

女神

女神即女性神明。許多文化都有女神的信仰。最早用來表示女神的埃及象形文字代表的是「權利」。現今社會中,女神常有極度吸引男性的性感女人、或男人有好感的女性的定義 (見女神 (特定人群稱謂))。不是豬扒!!!.

新!!: 时母和女神 · 查看更多 »

婆羅門教

#重定向 吠陀宗教.

新!!: 时母和婆羅門教 · 查看更多 »

孟加拉国

--人民共和国(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简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南亚国家,位於孟加拉湾之北,毗邻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却不接壤;东南山區一小部份与缅甸为邻,其他部份都与印度接壤。位于孟加拉灣的海域面积大致等同于陆地面积。 第一大城市是首都达卡,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市同时是该国最大的港口。.

新!!: 时母和孟加拉国 · 查看更多 »

人祭

人祭(human sacrifice)是一种古代宗教仪式(祭祀),即用人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与它相似的仪式有。在整个人类史上,各种文明均发生过用活人作為牲禮的现象。.

新!!: 时母和人祭 · 查看更多 »

往世书

右 往世书(天城体:पुराण purāṇa,梵语原意为“古代的”或“古老的”)是一类古印度文献的总称。这类文献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宇宙论、神谱、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动。它们通常为问答式诗歌体,其基本内容经常是不同人物联系起来的一些故事。 有许多文献都被称为往世书。现存的往世书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往世书和小往世书。这是狭义的往世书,以梵语写成。它们通常讲述宇宙和人类的产生、帝王和仙人的世系等内容,并包含故事、哲学和宗教话题。.

新!!: 时母和往世书 · 查看更多 »

地母神

地母神或大地女神,也稱為母亲女神。「大地女神」是指象徵大地肥沃、恩惠、赐予的女神;「母亲女神」拥有很强的生育能力,是传说中整个氏族的母亲。在世界各地的神話裡,不是所有的女神都能被稱呼為「地母神」;能被歸類為地母神的女神在其神話體系中都是強力母權的掌握者。.

新!!: 时母和地母神 · 查看更多 »

化身

化身(Incarnation),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靈等超自然力量,通過某種方式,以人類或動物的形態,實體化出現在人類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獻中,神佛由其國土來到人間,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現,他的本體仍然在淨土、天堂或靈界,出現在人間的形象並非本體,而是本體的投射或變化。而且本體也可以有無限化身,比如藏傳佛教,同一時代的兩名上師可能是同一名菩薩的化身。.

新!!: 时母和化身 · 查看更多 »

神祇

#重定向 神.

新!!: 时母和神祇 · 查看更多 »

难近母

难近母(梵語:दुर्गा,孟加拉語:দুর্গা,字面意思为“不可接近的”;曾音译为突伽),現代中文发音为杜尔噶,印度教女神,性力派的重要崇拜对象。传统上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两个凶相化身之一(另一个是时母)。.

新!!: 时母和难近母 · 查看更多 »

血液

血液(英語:blood)是在動物的循環系統、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可以將氧氣及營養素送到各器官,並將細胞的代謝廢棄物帶離細胞。血液組織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血浆和血球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體和细胞代謝產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類的血液具有凝血機制,血管破裂時,血小板會結集,堵塞血管破口,此時血漿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纖維蛋白等凝固成為血塊,剩餘的透明液體就叫做血清。 生物體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血液成分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人類的血液為例,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摩每升。ABO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另外還有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血型系统。 另外,人類還有淋巴循環系統,跟血液和組織液有關係的。蚯蚓、昆虫等的循環系統液體稱為血淋巴,作用不是免疫而是类似血液运输营养和废物。.

新!!: 时母和血液 · 查看更多 »

马嘶

嘶(अश्वत्थामा,Ashwatthama)或(अश्वत्थामन्,Ashwatthaman),又译作马勇,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他是湿婆的化身,导师德罗纳的儿子,本是婆罗门种姓,却奉行刹帝利正法,在俱卢之战是属于俱卢族一方的大勇士,也是俱卢族唯一幸存的三人之一。在战争末期,马嘶出于愤怒与复仇趁夜偷袭了般度族的大营,杀光所有的般遮罗人,又在逃亡过程中释放法宝“梵天之首”攻击至上公主腹中的胎儿,因而受到奎师那诅咒,将痛苦地在大地上生存三千年。.

新!!: 时母和马嘶 · 查看更多 »

黑色

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

新!!: 时母和黑色 · 查看更多 »

般度族

般度族(Pandavas)是指印度教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般度的五个儿子,由其两位妻子、的公主貢蒂、玛德利所诞下。五子分别名为堅戰、怖軍、阿周那、、。五兄弟全都娶了黑公主为妻,并在俱盧之戰中与其表亲作战,大获全胜。 Category:摩訶婆羅多角色.

新!!: 时母和般度族 · 查看更多 »

阿修羅

阿修羅可以指:.

新!!: 时母和阿修羅 · 查看更多 »

阿萨姆邦

阿萨姆邦(অসম Ôxôm ,Assam,आसाम Asam,আসাম Âshám ),位于印度東北部,是國家文化和地理上最獨特的地區之一,也是阿薩姆紅茶的產地。阿薩姆邦以自然風光而聞名。景觀包括茶園,雅魯藏布江,古蹟和寺廟,維韋卡南達曾經說:“僅次於克什米爾,阿薩姆是印度最美麗的地方。”.

新!!: 时母和阿萨姆邦 · 查看更多 »

阿耆尼

阿耆尼(अग्नि,Agni),即火天,是吠陀教及印度教的火神,阿耆尼——अग्नि本身即是梵文「火焰」的名詞,與拉丁語的火焰—-「ignis」是同源詞(及與英文動詞著火「ignite」同根)。阿耆尼作為火的神格化象徵了火焰永恆不朽的奇蹟,古印度人就相信供奉給阿耆尼(火)的祭品會被淨化及傳達到其他神祇,亦令阿耆尼帶有淨化和送信者的角色。阿耆尼是典型經歷了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及濕婆)信仰的興起,但對自然界信仰(原提婆族)仍然保留了一定知名度的神祇。現今印度教還存在的火祭司—-「Agnihotri」,其職責是負責監察其崇拜者。 A A A.

新!!: 时母和阿耆尼 · 查看更多 »

薩吉 (盜匪)

#重定向 图基教.

新!!: 时母和薩吉 (盜匪) · 查看更多 »

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属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并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1876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在此期间,印度先后成为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并分别于1900、1920、1928、1932和1936年以独立身份参加了奥运会。 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土邦”由王公、王侯()和行政长官所统治,土邦领主们必须接受条约,并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承认英王为领地的最高统治者。这种模式被称为“”。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锡兰(今斯里兰卡)处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但不属于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而是由伦敦直接控制的英国直辖殖民地所统治,其地位优于印度总督管辖的印度帝国。英国征服次大陆初期,英帝国统治区域,条约仅限于次大陆的部分,初期的殖民机构设于加尔各答,后来移治于德里。各国相继独立以后,独立之前的关联区域被广泛地称为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仅限于次大陆沿海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分别由法国和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并入印度。英属印度时期的1947年即印度建国初期,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印度分裂为二个国家——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就是南亚历史上著名事件——印巴分治。再后来的1971年,由于地缘隔绝和种族差异,巴基斯坦的飞地——东巴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新!!: 时母和英属印度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时母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雪山神女

雪山神女(梵语:पार्वती Pārvatī,字面意思是山的女儿;音為帕爾瓦蒂,又古名:umapati;音為烏摩缽底),又稱為烏摩天妃或大自在天妃,印度教女神,恆河女神的姐姐。主神濕婆的妻子。.

新!!: 时母和雪山神女 · 查看更多 »

排灯节

#重定向 排燈節.

新!!: 时母和排灯节 · 查看更多 »

提毗

提毗(天城文: देवी,Devī,讀音得维),梵語即為「女神」之意,象徵了神聖的女性面,印度教的性力派認為提毗與提婆——男神是相互不可或缺的對存在。婆羅門教奉行一元论,認為提毗是所有女神的原型,因為以這樣的哲学見解,所有的印度女神都只是提毗不同的外觀而已。.

新!!: 时母和提毗 · 查看更多 »

梵天

梵天(梵文:ब्रह्मा,Brahmā),原為古印度的祈禱神,現印度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他的坐騎為孔雀(或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全印度幾萬座印度教寺廟中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專門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斯赫卡尔,其他各地印度教徒大多供奉濕婆和毗濕奴。 佛教也將梵天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四面神,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有非常多信眾。.

新!!: 时母和梵天 · 查看更多 »

波你尼

波你尼(IAST:;天城文:पाणिनि,意思是“波你人的后代”)是來自古代南亞健馱邏現在巴基斯坦地區的古代梵語文法家。(fl. 公元前4世紀 The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v. 2, p. 263.)。 他著名於對梵语语法学的貢獻,特別是在叫做《八篇书》(,意思是“八章”)的文法中對梵語構詞學用 3,959 個規則所做的公式化 ,它是吠陀宗教的輔助學科吠陀支的语法分支毗迦罗那的基礎文本。 《八篇书》(是最早的已知梵語文法,儘管他提及了以前的文本如《溫那地經》、《界讀》和《群讀》。它是關於描述語言學、生成語言學最早的已知著作,和緊前於它的學科(尼禄多、尼犍豆、對支)一起代表了語言學史的開始。 波你尼的全面和科學的文法理論通過定義介入了古典梵語而通常被作為吠陀梵語時期結束的標誌。.

新!!: 时母和波你尼 · 查看更多 »

湿婆

濕婆(梵文:शिव,),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並稱。濕婆是毀滅之神,印度哲學中「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也担当创造(转化)的职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 是印度人最為敬畏的神之一,其教派(濕婆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8種化身。 在印度教中,濕婆被視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創造者。 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後,成為居住在色究竟天(Akanistha,阿迦膩吒天)的聖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視為是位居法雲地的聖者。有些佛經中稱其為大自在天(Maheśvara,摩--首羅),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後來成為密教護法神之中的大黑天(Mahākāla,摩訶迦羅)。.

新!!: 时母和湿婆 · 查看更多 »

摩诃婆罗多

《摩訶婆羅多》(महाभारतम्,拉丁字母轉寫:,;),一般梵译(按唐音译)作“摩诃婆罗多”,但也有按今音(现代印度和印度教一般用今音译)译作「瑪哈帕臘達」或“玛哈巴如阿特”的,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成書於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5世紀之間,與另一經典《罗摩衍那》齊名。 《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颂(“”,古印度常用的诗体单位,每颂两行32个音节),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是《罗摩衍那》的四倍。相当《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合的10倍。世界上只有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和吉尔吉斯族的史诗《玛纳斯》可以与之媲美,如果持续不断地念颂,得两个星期才能念完。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经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摩诃婆罗多”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摩訶(Mahā)是偉大的意思,讲述的据说是创立印度王国的婆罗多王後裔的故事,在古代印度以口頭吟誦的方式創作流行,後來流傳到亞洲各國如印尼、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度,是亞洲文化的遠古源頭之一。 根據印度民間說法,該史詩的原始作者為广博仙人,抄錄者為象頭神;但因此人可能源自传说,故現今無法考證;而原始故事則一直在民间流行,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元前八、九世紀。.

新!!: 时母和摩诃婆罗多 · 查看更多 »

性力

#重定向 夏克提.

新!!: 时母和性力 · 查看更多 »

性力派

#重定向 沙克達教.

新!!: 时母和性力派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死戰女神迦利迦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