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旧唐书和王世充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旧唐书和王世充之间的区别

旧唐书 vs. 王世充

《旧唐书》為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原名《李氏書》,《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歐陽脩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旧唐书》长庆(唐穆宗年号)以前的内容多依吴兢、韦述、柳芳、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所撰写的唐代旧史,资料比较充实。但长庆以后的内容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比较芜杂。 《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北宋人嚴厲地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甚至有並列兩傳的情況,如卷一O一、一八七《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五九丘和附传、卷一八六上《酷吏传》都有丘神勣,列传第七十二和列传第九十四都有杨朝晟、卷一O二韦述附传、卷一九O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九九附传、卷一七一都有张仲方,卷一九八上曹憲附传、卷一九O中李邕傳裡都有李善。基本上,《舊唐書》只是抄錄現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國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唐武宗以後的宣、懿、僖、昭、哀五代,因無《實錄》存下,則雜采各家傳聞和《唐年補錄》和《唐末三朝聞見錄》諸書。《舊唐書》另一缺失是记事有所讳饰,清人趙翼已指出:“《褚遂良传》不载其倾陷刘洎之事,《李世勳传》不载其瞻徇立武后之事,《辛云京传》不载其激变僕固怀恩之事,《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贼将之事。” 《舊唐書》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價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載,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簡潔有力,頗受後世重視,如《郭子儀傳》,“首尾整潔,無一釀詞,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於文學也”。《賈耽傳》裡收錄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是中國地理上極為珍貴的資料。《舊唐書》裡更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少數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跡,以及突厥、回紇、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歷史。 從南宋紹興以後,《舊唐書》一直沒有重刻,湮沒不聞,以至於“鬱絕不傳,無所考覓”。明嘉靖年間,聞人詮自王延喆、張汴處收集殘稿,重刻《舊唐書》。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潛等人校勘兩《唐書》,《新、旧唐书》同時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間,岑建功參照《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的內容,重新整理《舊唐書》。 顾炎武稱:“《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稱《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時,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書》並不能取代《舊唐書》。. 王世充(),字行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接受杨侗的禅让,自稱「大鄭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敗於李世民,被唐朝貶謫巴蜀,遇仇而死。.

之间旧唐书和王世充相似

旧唐书和王世充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皇甫無逸秦琼窦建德羅士信隋书裴寂資治通鑒李渊新唐书旧唐书

皇甫無逸

皇甫無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隋朝、唐朝官员。 开始在隋朝为官,618年,隋炀帝被杀,他在洛阳与段达、元文都拥立越王杨侗为皇帝,后来因为王世充篡权,皇甫無逸投靠唐朝。封滑国公,历任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御史大夫。安抚益州,整顿当地吏治。.

旧唐书和皇甫無逸 · 王世充和皇甫無逸 · 查看更多 »

秦琼

(),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

旧唐书和秦琼 · 王世充和秦琼 · 查看更多 »

窦建德

建德(),中国隋末民變軍领袖之一。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決定性的虎牢之戰中敗於李世民之手,被俘後遭斬首於長安。.

旧唐书和窦建德 · 王世充和窦建德 · 查看更多 »

羅士信

羅士信(),隋唐軍事人物。齐州历城(今山東省济南市)人。 613年,年仅十四岁,跟随張須陀征讨王薄、孫宣雅,在潍水作战。变民军刚开始布阵,罗士信驰马到阵前,刺杀数人,斩下一人的首级,用长矛挑着首级在阵前巡走,变民军大惊,不敢靠近罗士信。张须陀趁机率兵进攻,变民军大败溃逃。罗士信每杀一人,就割下鼻子揣在怀里,返回后,来检验杀贼的数目。张须陀感叹赞赏,让罗士信随侍身旁。每次打仗,张须陀身先士卒,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派遣使者来慰问,命人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斗的场面来观看。 614年,征讨左孝友、盧明月,他和秦叔宝奇襲盧明月大营。616年,張須陀败于李密,自杀;罗士信随裴仁基投靠李密麾下,被任为总管。618年,攻擊王世充时,纵馬進军,身中数矢被捕。王世充对他丰厚待遇,但他对待遇与邴元真同等不满。罗士信有骏马,王世充侄子赵王王道詢想要此马,罗士信不肯给。王世充强行夺走罗士信的駿馬,送给了侄子,致使罗士信心生怨恨。 619年七月,王世充命罗士信进攻穀州,罗士信率领部下千余人归唐。高祖李淵大喜,派使者迎接慰劳,任命他为陝州道行軍总管。620年,随秦王李世民包围慈澗,将王世充太子王玄应刺于馬下。王世充部下拼命抢夺,才将王玄应救回。冬十月,率兵攻陷硤石堡(今河南新安东),又包围千金堡(今河南洛阳北)。千金堡守军对罗士信百般辱骂。罗士信大怒,当天夜里,派遣一百多人怀抱几十个婴儿来到坞堡之下,让婴儿们啼哭,向坞堡的守军谎称:“我们是从东都叛逃,投靠罗总管来的。”不一会儿,又故意相互说道:“这是千金堡啊,我们弄错了!”赶忙匆匆离去。千金堡内的郑军误以为罗士信已经从堡外离去,这是一群从洛阳叛逃而来、迷失了道路的叛徒,遂打开城门,出兵追击。罗士信早已在附近埋下伏兵,见堡内的守军打开城内,立即冲入坞堡,将里面的人全部杀死。621年,平定王世充后,被任命为絳州总管,封郯国公。622年二月,率领左右两百人突入洺州,替代王君廓守洺州,劉黑闥襲撃,时值大风雪,唐军援军救援不及时,罗士信守城八日,城陷被捕,不屈而死,諡曰勇。 羅士信壽命据《旧唐書》《资治通鉴》记载为二十岁,《高祖实录》、《新唐書》记载为二十八岁。《資治通鑑考異》以羅士信十四岁即跟随張須陀征讨王薄为理由,如得年二十,那羅士信616年十四岁;如果得年二十八,608年羅士信十四岁,当时王薄并未起兵。 《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古典小说中,罗士信的事迹基本与正史吻合,只是增加了罗士信早年与秦琼结义,后来为了保护秦母反出山东等情节;有些版本中,罗士信被描绘成智力有缺陷但勇武过人的形象。《说唐》中虽没有罗士信,但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历史原型的。而在《大唐秦王詞話》中,提到“罗成,字士信”,认为罗成就是罗士信。.

旧唐书和羅士信 · 王世充和羅士信 · 查看更多 »

隋书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時,王劭已撰成《隋書》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齊、梁、陳、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歷史。.

旧唐书和隋书 · 王世充和隋书 · 查看更多 »

裴寂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裴氏的西眷裴。唐高祖时的宰相:武德元年(618年)至六年(623年)为尚书右僕射,六年至九年(626年)正月为尚书左仆射。.

旧唐书和裴寂 · 王世充和裴寂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旧唐书和資治通鑒 · 王世充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旧唐书和李渊 · 李渊和王世充 · 查看更多 »

新唐书

《新唐书》,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是記載唐朝歷史的纪传体史書。《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傳150卷。.

新唐书和旧唐书 · 新唐书和王世充 · 查看更多 »

旧唐书

《旧唐书》為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原名《李氏書》,《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歐陽脩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旧唐书》长庆(唐穆宗年号)以前的内容多依吴兢、韦述、柳芳、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所撰写的唐代旧史,资料比较充实。但长庆以后的内容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比较芜杂。 《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北宋人嚴厲地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甚至有並列兩傳的情況,如卷一O一、一八七《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五九丘和附传、卷一八六上《酷吏传》都有丘神勣,列传第七十二和列传第九十四都有杨朝晟、卷一O二韦述附传、卷一九O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九九附传、卷一七一都有张仲方,卷一九八上曹憲附传、卷一九O中李邕傳裡都有李善。基本上,《舊唐書》只是抄錄現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國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唐武宗以後的宣、懿、僖、昭、哀五代,因無《實錄》存下,則雜采各家傳聞和《唐年補錄》和《唐末三朝聞見錄》諸書。《舊唐書》另一缺失是记事有所讳饰,清人趙翼已指出:“《褚遂良传》不载其倾陷刘洎之事,《李世勳传》不载其瞻徇立武后之事,《辛云京传》不载其激变僕固怀恩之事,《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贼将之事。” 《舊唐書》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價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載,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簡潔有力,頗受後世重視,如《郭子儀傳》,“首尾整潔,無一釀詞,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於文學也”。《賈耽傳》裡收錄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是中國地理上極為珍貴的資料。《舊唐書》裡更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少數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跡,以及突厥、回紇、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歷史。 從南宋紹興以後,《舊唐書》一直沒有重刻,湮沒不聞,以至於“鬱絕不傳,無所考覓”。明嘉靖年間,聞人詮自王延喆、張汴處收集殘稿,重刻《舊唐書》。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潛等人校勘兩《唐書》,《新、旧唐书》同時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間,岑建功參照《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的內容,重新整理《舊唐書》。 顾炎武稱:“《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稱《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時,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書》並不能取代《舊唐書》。.

旧唐书和旧唐书 · 旧唐书和王世充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旧唐书和王世充之间的比较

旧唐书有790个关系,而王世充有6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18% = 10 / (790 + 61)。

参考

本文介绍旧唐书和王世充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