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新界喇沙中學和金錢 (香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新界喇沙中學和金錢 (香港)之间的区别

新界喇沙中學 vs. 金錢 (香港)

新界喇沙中學(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N.T.)為香港一間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斐利士(Brother Felix Sheehan)於1965年創立,位於新界上水金錢村,毗鄰東英學圃。. 金錢(Kam Tsin,亦作Kam Chien),又稱金錢村(Kam Tsin Village,亦作Kam Tsin Tsuen),位於新界北區,是上水侯氏的聚居地之一,圍村結構完整緊湊,並有風水塘在東面。「金錢」之名,據說是因村後山崗狀似蝴蝶,而建村之地地形亦甚渾圓,有若金錢,堪輿學稱之爲「蝴蝶玩金錢」,故得其名。 金錢具體位置爲上水松柏朗以西,燕崗村、青山公路古洞段和粉嶺公路南面,雙魚河以東,與古洞隔河相望。金錢村是金錢的中心,其東面和南面則爲粉嶺哥爾夫球場、行政長官粉嶺別墅及滙豐粉嶺別墅,而金錢村的西南方的牛地亦爲金錢侯氏所有,金錢村村民每年都會聯同燕崗村村民一起到牛地祭祀廷任公,不過牛地大部分土地已被售予私人發展商建有御林皇府和匯駿山莊等低密度豪宅區。.

之间新界喇沙中學和金錢 (香港)相似

新界喇沙中學和金錢 (香港)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上水中学北區 (香港)喇沙會東英學圃新界

上水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内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

上水和新界喇沙中學 · 上水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学

中學(High School、Secondary school)是中等學校的簡稱,為緊跟著小學教育之後的學歷教育機構,通常也稱為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機構。此階段的教育是為了之后的更深等的教育或是職業訓練而設。中學和小學之間的界限隨著國家的不同而有差異,但是一般是在入小學後的第七到第十二學年之間,有些國家會在這之間設立初级中學(臺灣地區,1970年代改稱「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除了包含高等教育(例如大學)預備學程的一般中學外,就業訓練導向的中等職業學校也屬於二級教育的一環。.

中学和新界喇沙中學 · 中学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北區 (香港)和新界喇沙中學 · 北區 (香港)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喇沙會

喇沙會,或喇沙修士會(法語:Lasallians;英語:De La Salle Brothers),正式名稱中譯為「基督學校修士會」(法語:Frères des écoles chrétiennes;英語: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 拉丁文: Fratres Scholarum Christianaru),是一個天主教的修會組織,專注於教育和相關事務。 組織由法國教士聖若翰·喇沙創立。他本是一所大教堂的司鐸,在西方創立免費教育的觀念,為來自工人階級和家境貧窮的兒童提供閱讀、書寫和算術的教育,並培養他們了解宗教信仰,協助他們成為天主教徒。 因著這個信念,他集合了一些同道者,成立了一個社區,獻身於辦理學校。他藉建立了一套著重學生受益的教育系統,並禁止了體罰而受到讚揚。教團於1680年創立,是首個沒有神父的天主教組織,成員都是修士,多任職教師,較少管理宗教事務。成員一般會在其名字後面加上FSC的字母。 今天,教團在80個國家和地區興辦學校,包括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團體由一名最高長老(Superior General)會同長老會議(General Council)領導。 1981年,教團開始為其他天主教組織提供社會責任投資服務,主要是以持有股份的方式去影響被持有的公司,以它們的服務或事工傳揚天主教的價值觀。.

喇沙會和新界喇沙中學 · 喇沙會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英學圃

東英學圃〈Tung Ying Hok Pok〉又名上水何東花園,位於香港的新界之青山公路(古洞段)與金坑路之間的廣泛地域,毗鄰上水金錢村。是已故香港商人何東爵士的農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放給香港市民參觀,現時已經關閉,部分土地成為學校。名字來源是取何東爵士與其夫人麥秀英名字中各一字命名,同樣命名的尖沙咀東英大廈(已拆卸)也是以同樣方式命名。1989年,何東長孫何鴻章將土地出售,十多年後土地發展為豪宅天巒。.

新界喇沙中學和東英學圃 · 東英學圃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界和新界喇沙中學 · 新界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新界喇沙中學和金錢 (香港)之间的比较

新界喇沙中學有24个关系,而金錢 (香港)有4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8.22% = 6 / (24 + 49)。

参考

本文介绍新界喇沙中學和金錢 (香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