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新潮流系

指数 新潮流系

新潮流系(簡稱新系),是民主進步黨的派系,要角包括陳菊、賴清德、蔡其昌、鄭文燦、邱太三、 陳金德、段宜康等。 早期主張「社會民主路線」,並試圖與勞動階層、社會運動團體結合,影響政策的制定與施行;主張「群眾路線」,防堵具有公職人員身分的政治人物在黨外運動和民進黨的領導和影響力(新潮流系成員早期因多從黨外雜誌編輯與社會運動途徑參與政治,未參加選舉成為候選人,故多無公職人員身分);並以台灣「島內的台灣獨立運動者」(和海外的台獨運動區別)的面目出現,推動民進黨增訂台獨黨綱。黑名單解禁後,從海外回台灣發展的台獨聯盟在台灣的發展者如張燦鍙,也和新潮流保持合作關係。民進黨在2006年決議「解散派系」後,新潮流系在名義上已經解散,但實際上在2008年轉型為台灣新社會智庫,以另一種型態存續。.

220 关系: 动物庄园劉守成 (臺灣)劉世芳原教旨主義厦门大学南方周末台灣台灣媒體台灣商人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新社會智庫台灣日報台灣意識論戰台獨台獨左派台獨黨綱參知政事吳乃仁吳釗燮吳思瑤夏潮聯合會大學生尤宏少數派政府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人阶级中壢區中央通訊社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國時報中国大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華顧問工程司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中時電子報一邊一國連線九二共識幫派乔治·奥威尔康寧祥今日新聞網廖永來張廖萬堅張俊宏張燦鍙...張金策張溫鷹彰化縣何榮幸徐佳青圍堵策略在野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國民大會代表列寧式政黨呂秀蓮傅雲欽商業周刊 (台灣)全國不分區公職人員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勁報動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王世勛 (臺灣)王幸男王鴻薇王拓理性社會運動社會民主主義神腦國際福利國連線立法院簡錫堦精神领袖維基解密组织结构美國在台協會美麗島系翁金珠爆料田秋堇無間道盧修一ETtoday新聞雲韓國瑜聯合報聯合內閣聯合晚報鍾佳濱頭目顏萬進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風傳媒親中親民黨馬英九許瑞峰許淑華許淑華 (臺北市)高志鵬高雄市高雄市議員列表謝長廷魏廷昱魏明谷賴勁麟賴清德黨外運動黃偉哲黃光芹黃昭輝黑名單 (台灣)黑箱龍門核能發電廠農會農曆年郭國文蘇煥智蘇貞昌蘇起蘋果日報 (台灣)薛西佛斯葉宜津邱太三邱義仁邱議瑩蔡啟芳蔡其昌蔡英文蔡正元鄭運鵬鄭文燦野百合學運自由時報臺南市臺南市 (省轄市)臺南縣縣長臺北市市長臺北市議員列表臺北農產運銷臺灣中部臺灣省籍情結蕭美琴蕃薯藤連戰陳師孟陳德愉陳俊麟陳嘉爵陳啟昱陳菊陳致中陳金德陳正然陳水扁陳映真陽信商業銀行POP Radio林宜瑾林俊憲林全內閣林義雄林錫耀林榮三林濁水恐怖平衡李逸洋李昆澤李文忠 (台灣)李敖杂志桃園市梁文傑楊碧川楊祖珺楊秋興段宜康民報 (2014年)民主集中制民主進步黨民主進步黨歷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列表泛綠泛藍洪奇昌洪耀福洪智坤派系游盈隆戴振耀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新台灣新聞周刊新北市市長新新聞方來進施正鋒放水政策政治人物政治光譜時報周刊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暨省市議員選舉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08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2011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2015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扩展索引 (170 更多) »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Animal Farm),也译作《動物農場》、《動物--》、《一脸猪相》,英国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編寫用以反对斯大林的小說Davison 2000。1945年首次岀版英文版,目前有多个中文译本。 据乔治·奥威尔所说,这本书反映了苏联从十月革命到斯大林时期的历史事件。奥威尔是一位民主社会主义者,但他对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持批判态度。奥威尔参加过西班牙内战,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斯大林主义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批判。他认为,苏联已是惨无人道的独裁统治,而这种统治手段建立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大清洗上。 乔治·奥威尔于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间创作本书,当时英国同苏联是战时盟友,而英国的百姓和知识分子都对斯大林评价很高,这一现象让奥威尔十分厌恶。本书的手稿,起初被许多英美出版商拒绝出版。但本书问世以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部分是因為原来同英国是战时盟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开始了冷战。 《时代杂志》将本书评选为1923-2005年100佳英文小说。.

新!!: 新潮流系和动物庄园 · 查看更多 »

劉守成 (臺灣)

劉守成(),臺灣政治人物,宜蘭縣人,民主進步黨籍,妻子田秋堇為現任監察委員。政治大學哲學學士、輔仁大學哲學碩士。曾任噶瑪蘭週刊總編輯、臺灣省議會議員、宜蘭縣縣長、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新!!: 新潮流系和劉守成 (臺灣) · 查看更多 »

劉世芳

劉世芳(Liu Shih-fang,),臺灣政治人物,臺北縣三峽人(今新北市三峽區),生於臺北市,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曾任行政院秘書長、總統府副秘書長、高雄市副市長、臺中縣副縣長、高雄世運組織委員會基金會執行長、民進黨中常委等職。曾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劉世芳空降接手民進黨在南臺灣深耕已久的艱困選區,戰勝對手張顯耀(該區原任立委黃昭順轉戰不分區),奪下國民黨長期盤據的左營、楠梓選區。 劉世芳原先投入2018年民進黨高雄市長選舉初選,1月11日她在臉書發文表示,初選期間的對立情形,造成市長陳菊飽受攻擊,她忍痛決定不參加初選。.

新!!: 新潮流系和劉世芳 · 查看更多 »

原教旨主義

原教旨主義或基本教義派,也称“原理主義”、“基要主義”或“基要派”,是指某些宗教群体試圖回歸其原初的信仰的運動,或指嚴格遵守基本原理的立場。他們認為這些宗教內部在近代出現的自由主義神學使其信仰世俗化、偏離了其信仰的本質,因而作出回應;一般提倡对其宗教的基本经文或文献做字面的、傳統的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宗教都存在「原教旨主義」。 依文本的不同,原教旨主義也可能不是中立性的特徵,而是有貶義的詞句,類似在政治觀點上的「左翼 」或是「右翼」有時可能有負面意涵的情形。.

新!!: 新潮流系和原教旨主義 · 查看更多 »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1921年4月由华侨陈嘉庚创办,初名私立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1937年7月,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更名国立厦门大学。目前,厦门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厦门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廈門大學亦為第一間擁有海外分校的中國大學,該分校區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

新!!: 新潮流系和厦门大学 · 查看更多 »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的大型综合性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机关报(即《南方日报》)主办的系列报之一。负责该报采编、制作等业务的南方周末报社下设在南方日报社,属正处级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具备法人资格。 南方周末于1984年2月11日创办,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上海和成都设有记者站,面向大陆地区发行。在中国大陆有十九个城市同步印刷。自称全国发行量超170万,发行量年增长率15%。 被不少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推崇,视其为中国内地最坦率和敢说话的报纸,对公众民主思维的建立和中国内地公民社会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纽约时报》亦曾将《南方周末》形容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由主义报纸”。.

新!!: 新潮流系和南方周末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媒體

#重定向 中華民國媒體.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媒體 · 查看更多 »

台灣商人

臺灣商人,簡称臺商,是指來自臺灣的企業家或商人。「臺」是臺灣的簡稱,狹義上通常是指在台灣以外的臺灣籍商人,廣義上通常指不分國內外的臺灣企業與個人戶,但不包含台勞,指在各國受僱的臺灣籍勞工。.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商人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英文: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WUFI;白話字:Tâi-oân To̍k-li̍p Kiàn-kok Liân-bêng),簡稱台獨聯盟或獨盟,是一個推動台灣獨立運動的組織。1970年由四個海外獨立運動團體: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1960年成立,委員長辜寬敏)、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1964年成立)、美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1966年成立,當時主席為蔡同榮)和歐洲台灣獨立聯盟(1967年成立)與國內台灣自由聯盟共同組成世界性台灣獨立聯盟。成為在海外勢力最大的台灣獨立運動組織。.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Taiw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TEPU),全名為社團法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一般簡稱為台灣環保聯盟或環盟,是台灣一個資深且最重要的環保非營利組織,於1987年11月成立於甫解嚴後的台灣,長期從事反公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反核運動與環境教育。該組織至2008年底共有13個分會,1987年剛創立時即有學術委員會擔任諮詢與研究工作。透過結合地方從事環保運動之草根組織、學有專精之大學教授,展開保護環境的各種活動,從地方抗爭走向專業環境政策法案立法推動及監督。.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社會智庫

團法人台灣新社會智庫協會,簡稱台灣新社會智庫(New Society for Taiwan),是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轉型成立的智庫。.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新社會智庫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報

《台灣日報》(Taiwan Daily),簡稱《台日》,公司全名為台灣報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的一份綜合性日報,1964年10月25日創刊,2006年6月6日停刊。最後一任董事長為顏文閂,總社曾設於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88號8樓(義美食品總部同棟),總社最後社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361號「台日大樓」。.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日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意識論戰

台灣意識論戰是1983年至1984年間主張台灣本土意識及台灣獨立的台灣知識分子及政治運動人士通過黨外雜誌進行的一場思想論戰,主題在於台灣人應抱持怎樣的國族認同。由於台灣當時仍處於威權統治時期,長期的中國民族主義觀念與政治神話也根深柢固,贊成台灣意識的一方不敢或不能直接舉起「台灣意識」或「國族認同」的旗幟,所以論戰是以所謂「台灣結」對「中國結」的形式展開,因此該論戰又被稱為「台灣結與中國結論戰」。這場論戰使文學運動與政治運動更緊密結合,台灣意識成為公開話題,打開了國族認同的思想與言論禁區,並為日後台灣獨立的理論論述及運動開展創造了空間。.

新!!: 新潮流系和台灣意識論戰 · 查看更多 »

台獨

#重定向台灣獨立運動.

新!!: 新潮流系和台獨 · 查看更多 »

台獨左派

台獨左派,又稱左派台獨、台獨左翼、左翼台獨,簡稱左獨、獨左,是台灣獨立運動(台獨)參與者中偏向社會民主主義、進步主義等左派政治及經濟思想的派別。左派早年在台灣並不活躍,甚至誤與共產主義畫上等號,因此聲勢遠不及久居台獨主流地位的「台獨右派」,即華獨一系;但近幾年來因全球經濟大衰退與兩岸全面三通(包括開放中資與中客直接來台),使得台灣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潮在台灣社會走向主流,加上對華獨的不積極感到失望,台獨左派於青年知識份子場域的討論度逐漸上揚,尤其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發生後。 現時活躍的台獨左派團體有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自由台灣黨、基進黨、綠黨等,他們除了在社會及經濟議題上持左傾立場,也對轉型正義、婚姻平權等涉及公平正義的社會議題高度關注;政治上出於台獨主張,與民進黨等被視為台獨右派的團體合作,但又保持一定距離。.

新!!: 新潮流系和台獨左派 · 查看更多 »

台獨黨綱

台獨黨綱指台灣政黨民主進步黨於1991年10月13日第五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全代會)通過修訂黨綱中的一個條文,其草案係由創黨黨員林濁水等起草。一般外界容易以為該條文是一個單一文件,事實上僅是黨綱中的一條,描述台海現狀,並揭示該黨追求通過公民投票,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的理念。  .

新!!: 新潮流系和台獨黨綱 · 查看更多 »

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於唐朝首先設置,並非正式官位,而是三省長官以外的官員,加上此頭銜(或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的頭銜),即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等於成為宰相群的一員。 宋代太祖時,為分割宰相權力,故在同平章事(即宰相,簡稱平章),底下設參知政事(簡稱參知、參政),原不知印,不升政事堂,為宰相的副職,開寶六年始升都堂議政,至道元年與宰相輪班知印,後來實際權力大致等於宰相,遼、金、元等朝多沿用此制。參知政事一職,明代洪武九年以後不存,清代的協辦大學士有時亦美稱參知,但已為虛職而無實權。 地方亦有參政一職,洪武九年,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以左、右參政為布政使之副職。清初略略沿用,乾隆時廢。.

新!!: 新潮流系和參知政事 · 查看更多 »

吳乃仁

吳乃仁(),臺灣台中市人,政治人物。曾在戒嚴時期就投入黨外運動,是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内的大老,與邱義仁、林濁水和洪奇昌等齊名,合稱四位大老。曾多次出任民進黨秘書長。與邱義仁為好友,被黃信介稱為「二粒土豆仁」。.

新!!: 新潮流系和吳乃仁 · 查看更多 »

吳釗燮

吳釗燮(),生於臺灣省彰化縣大城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学者和外交官。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中華民國總統府副秘書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民主進步黨秘書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駐美代表(大使級),為首任非中國國民黨籍的駐美代表。.

新!!: 新潮流系和吳釗燮 · 查看更多 »

吳思瑤

吳思瑤(Wu Su-yao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臺北縣(今新北市),新潮流系,臺大行政管理碩士。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發言人。曾連任三屆臺北市議員,擔任議會民進黨團總召,並出任教委會、財委會、工務委員會召集人。吳思瑤長期關注教育、文化及民生議題,也曾代言公益舞台劇和紀錄片。 2015年,經民調結果,民進黨決定徵召勝選機率較高的吳思瑤為臺北市第一選舉區立委候選人(士林區、北投區),並與在野進步聯盟整合民調後勝出。2016年第9屆立委選舉,吳思瑤一舉擊敗中國國民黨長期盤據北市北區、曾七連霸立委的丁守中,由市議會轉戰國會。.

新!!: 新潮流系和吳思瑤 · 查看更多 »

夏潮聯合會

夏潮聯合會,前身為夏潮聯誼會,台灣左翼政治團體,其主張為反對英美日帝國主義干預中國,以反對台灣獨立、促進中國民族統一、政治民主、經濟平等、社會正義、鄉土關懷、文化提升等為宗旨。源自於1976年的《夏潮》雜誌,現以《海峽評論》為其發聲媒體。在政治之外,夏潮聯合會長期辦理台灣學生赴中國留學事務。現任會長為陳福裕。.

新!!: 新潮流系和夏潮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大學生

#重定向 大學.

新!!: 新潮流系和大學生 · 查看更多 »

尤宏

尤宏(),臺灣高雄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進黨籍;其兄為前中華民國 駐德代表、台北縣縣長尤清。.

新!!: 新潮流系和尤宏 · 查看更多 »

少數派政府

少數派政府或少數內閣,是執政黨或聯盟的各方在議會沒有過半數議席時形成的內閣。一般來說,少數派政府不及多數派政府穩定,因為反對黨可以用不信任動議導致內閣總辭下台。此外少數派政府通常傾向將責任推給反對黨,以迴避責任。然而,由於少數派政府往往處於弱勢,因此需要在不同黨派之間尋求妥協,以確保通過法案。.

新!!: 新潮流系和少數派政府 · 查看更多 »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常簡稱工委會)是台灣的體制外勞工運動組織之一,成立於1992年,緣於1992年基隆客運罷工事件。1992年6月2日9時整,基隆客運產業工會舉行會員大會,投票通過從1992年6月4日16時整開始罷工,由「七人決策小組」決定罷工時間長短;此次罷工間接促成工委會的成立。 工委會雖不合於《工會法》規定,卻結合了基層工會、行業工會聯合會、地區性總工會、女工、工傷者及外勞等組織,成為台灣重要的勞工運動力量。其口號為「工人鬥陣,車拚相挺」。 2006年時,工委會成員改組成「人民火大行動聯盟」。2011年,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向內政部登記為政黨「人民民主陣線」。.

新!!: 新潮流系和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工人阶级

工人階級(又稱勞動階級、勞動階層等;英文:working class)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无论何时,该阶层在社会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例减少,一般为产业工人阶层为主。该术语没有一致的解释,主要依赖个人的立场与观点的不同来理解。比如美国划分阶级标准是依照经常性收入和就业率来确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依據列寧主義和史達林主義的關於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觀點,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工人階級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並經由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來領導國家。.

新!!: 新潮流系和工人阶级 · 查看更多 »

中壢區

中壢區(臺灣客家語四縣腔:zungˊ lagˋ kiˊ;饒平腔:zhungˇ lagˋ kiˇ)為桃園市的市轄區。以地形考量,全區大致可以分成區中心、內壢、龍岡、大西區(青埔、大崙、過嶺)四部分。人口組成以客家人、閩南人及外省人混居,又以客家人為多數(約占五成七)。.

新!!: 新潮流系和中壢區 · 查看更多 »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Central News Agency,略稱CNA)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1995年轉型為依據《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成立、由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目前總社設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志--清大樓。.

新!!: 新潮流系和中央通訊社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新潮流系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主席

中國國民黨主席 (簡稱國民黨主席)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自2001年起由中國國民黨全體黨員直選。《黨章》第19條規定「主席之任期為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從第七任黨主席開始將根據2013年中國國民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全)修改的《中國國民黨黨章》第十七條規定「主席之選舉,應於任滿當年應召開之全國代表大會舉行之3個月前,與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之選舉同時辦理」及「主席之任期為4年」。此外,黨章同時規定在執政黨的時期,總統將會兼任黨主席。 依現行《中國國民黨黨章》,黨主席也是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之主席。 現任主席是吳敦義。最近一次的選舉為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新!!: 新潮流系和中國國民黨主席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新!!: 新潮流系和中國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新潮流系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新潮流系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總稱。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並於1954年9月27日頒布首部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中國最高国家權力機關,設有常務委員會;主要行使立法權,並選出國家元首(國家主席)、行政机关(國務院)、軍事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机构。國家主席為禮儀性和象徵性虛位國家元首,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為習近平,並因同時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而為最高領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腦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暨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他和4名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門及委員會負責人主持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結構採分權制,依照憲法分別在各省(自治区、直轄市)、地级市(自治州)、縣(县级市、市轄區、旗)、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产生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並對人民負責與受人民監督。選舉採分階段進行,在鄉鎮級、區縣級舉辦直接選舉.

新!!: 新潮流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顧問工程司

中華顧問工程司是中華民國一個工程顧問設計機構,1969年11月22日成立,由中華民國交通部管理。總部位於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二段185號28樓(中央百世大樓),參與過台灣及其他開發中國家許多公共工程的顧問設計。 總部改為公司化後已經搬遷到內湖 主要業務範圍:.

新!!: 新潮流系和中華顧問工程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內政部

內政部為中華民國全國內政、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括人口、戶政、地政、地方政府(地制)、役政、社會治安(警政)、移民(入出國)、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管理、災害防救(如空勤總隊)、國家公園管理、國土規劃等,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後,唯一員額仍破兩萬人的部會(警力佔大宗)。雖社福業務後已移撥改隸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所轄員額亦降至兩萬人以下,但仍是最大部會,故保有「天下第一部」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連震東出掌內政部以來,絕大多數的部長都是台籍人士。.

新!!: 新潮流系和中華民國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簡稱國策顧問,根據《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由總統遴選及聘任,過去分為「有給職」及「無給職」兩種,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不再聘任「有給職」,並於2010年9月1日修正《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第十五條取消「有給職」國策顧問職務,所有國策顧問均為無給榮譽職。 國策顧問就不同範疇的公共政策向總統提供意見,國策顧問多來自不同專業領域或群體,為國建言。.

新!!: 新潮流系和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 查看更多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目前所屬於時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時報資訊成立於1989年,是台灣第一家擁有取得加值網路服務執照的公司;中時電子報則在1995年創立,在國內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網路媒體。 1995年9月11日,中時電子報正式上線。1997年10月,中時電子報為台灣網路廣告業界建立了符合國際主流的「標準尺寸」、「標準計價」、「動態輪替」的新標準,也為台灣網路廣告市場訂下了基本規範。1998年4月,中國時報系正式成立中時網路科技,投入網路事業的發展。1999年4月,中時網路科技以中時電子報為旗艦,推動「Cyber One Media Network」網站團隊。 1989年12月,時報資訊成立。2008年11月,時報資訊合併中時網路科技,從原來的資料庫領域,變成整合了數位平台、數位內容管理及數位整合行銷平台的跨媒體數位平台。 中時電子報除了提供綜合性新聞、國內外照片外,並運用網路新科技持續推出部落格、新聞推播小工具、Widget、RSS、推推王推文等服務,讓網友對於新聞不只是單向的接收訊息,還可以雙向互動,實踐Web 2.0的網路體驗。.

新!!: 新潮流系和中時電子報 · 查看更多 »

一邊一國連線

一邊一國連線(英文:One Country on Each Side Alliance 或 One Side One Country Alliance,簡稱OSOCA),是台灣的一個政治組織,在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前由陳致中主導組成,高舉一邊一國、反對ECFA為政見。其成員涵蓋民主進步黨(民進黨)籍候選人及偏泛綠的無黨籍候選人,其組織由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執委)陳其邁主導,立法委員陳唐山為總召集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為其共同追求的目標。現時一邊一國連線擁有7席立委,其力量比台灣的第三大政黨台灣團結聯盟和親民黨二黨相加共6席立委還要強大,另外還擁有五大直轄市總共31席直轄市市議員。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則推出84位泛綠及無黨籍縣市議員參選人,並簽署共同政見「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扁案是政治事件,應予平反」,當選68位,當選率81%。.

新!!: 新潮流系和一邊一國連線 · 查看更多 »

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1992 Consensus),是一個與台海兩岸關係有關的政治術語。是指在1992年,台灣海峽兩岸政府授權的非官方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香港會談之後經由口頭協商而逐漸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即無任何書面協議或約定,無任何法律效力)。但其實質含義為何,至今海峽雙方仍無交集。 最初在九二香港會談中,雙方並沒有達成广泛的共識,「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也尚未出現。到2000年4月28日,時逢中華民國總統选举結束後、政權移交前,中國陸委會主委蘇起首次提出“九二共識”,并阐述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隨後列入中國國民黨的黨綱之中。 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歷史性訪問中國大陸,與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锦涛會面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公文書上使用“九二共識”之名稱,并将其阐述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2006年,蘇起坦承「九二共識」是為了重新包裝「一中各表」所自創的名詞。 2008年5月26日,馬英九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文件中首見「九二共識」一詞。 2015年的兩岸領導人會面中,雙方再度肯定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及共識,此會談與稍早的朱習會都沒有特別強調各自表述的存在。 自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執政後僅承認九二會談,但不承認九二存在共識,此後兩岸關係轉淡。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报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應堅持“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识”的立場來處理两岸關係。.

新!!: 新潮流系和九二共識 · 查看更多 »

幫派

幫派是黑社會的一種形式,是一個由同事,朋友或家庭成員有一個定義的領導力和內部組織與標誌。 一些犯罪幫派的出現使其詞出現了惡名昭彰的歷史。例如:義大利黑手黨、俄羅斯黑手黨、愛爾蘭幫、波蘭幫、猶太幫、日本極道、中國三合會,新英格蘭幫派如牙買加Shower Posse和Yardies,非裔美國幫派Crips和Bloods,拉丁幫派MS-13,機車幫派地獄天使等。.

新!!: 新潮流系和幫派 · 查看更多 »

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為奥威尔的传世作品。當中,奥威尔以锐目观察,批判假社会主义之名、行极权主义之实的斯大林主义;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之后的五十年中也不断地与历史相印证,所以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皆已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新詞,甚至成为日常通用語汇,可见奥威尔和其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巨大影响。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一九八四》直到1985年才有简体中文版刊行,且出版初期被列为“内部读物”,只允许特定人群购买阅读。.

新!!: 新潮流系和乔治·奥威尔 · 查看更多 »

康寧祥

康寧祥(),臺北市萬華區人,是自1970年代之後臺灣新一代崛起的本土政治人物。康寧祥也是少數與蔣經國有過來往與交情的臺籍政治人物之一。.

新!!: 新潮流系和康寧祥 · 查看更多 »

今日新聞網

#重定向 NOWnews今日新聞.

新!!: 新潮流系和今日新聞網 · 查看更多 »

廖永來

廖永來(),台灣詩人、政治人物。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 1976年廖永來畢業於台中師專,後於台中縣坪林國小任教;期間開始以筆名廖莫白寫現代詩,得到吳濁流文學獎與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兒童文學獎。 1980年代,廖永來從事黨外運動,並參與環保運動與農民運動,包括反杜邦事件、反核運動。 1987年,廖永來因參與反對《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法》運動,而被開除教職。 1989年,廖永來代表民主進步黨於台中縣參選台灣省議員,以台中縣第一高票落選,是台中縣第一位加入新潮流系的民主進步黨黨員。 1992年,廖永來當選第2屆立法委員,後於1995年落選。 1997年,廖永來當選第13屆台中縣長,並主導反拜耳事件;2001年,角逐連任失利。2007年5月11日,反賄選研究室負責人王洲明披露,1997年廖永來接任台中縣長,有人出書以「紅包來」一詞影射廖永來收賄,卻未聞廖永來作出任何解釋或說明,2001年廖永來當然連任失敗;廖永來下台四年後,台中縣民「恐怖記憶猶新」,導致2005年形象清新的民進黨台中縣長候選人邱太三在全縣21個鄉鎮市全部慘敗「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貪污舞弊案應該是重創民進黨的原因,也掀開假面民進黨的真面目」。 2002年,廖永來曾任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執行長、台灣省政府委員、台灣省政府委員兼副主席等公職。 2013年1月31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說,這幾年他常往來中國大陸,不論是旅遊或是拜訪經商的友人,每去一次大陸,他對大陸巨大改變的印象就更加深刻,尤其在經濟發展上更是令人驚嘆;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部」,卻提不出工作內容、具體作法與目標,形同虛設,沒有發揮作用,非常可惜。 2013年5月4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搞政治不能只談理想,更要考量現實、甚至是背後的拳頭;台灣人口有6、7成是中產階級,這些人要的是維持現狀的安定生活而不是動亂;台獨基本教義派還停留在街頭抗爭的激烈手段,這會嚇跑一大堆人;而且台獨人士不會創造新議題或新史觀以開拓新路線、爭取更多支持者,只會搞些膚淺的動作,有如義和團,令人遺憾,最終會成泡影。 2013年8月16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說,從陳水扁擬向民進黨申請重新入黨時,他就反對陳水扁再次入黨;民進黨卻讓陳水扁再次入黨,這與創黨時所標榜的「清廉、愛鄉土」背道而馳,黨的理想性已蕩然無存;民進黨此時讓陳水扁再次入黨,等於再次向臺灣社會提醒陳水扁曾經做過的事,對民進黨也是一種傷害。 2013年10月14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批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放著正事不管,反而做些讓中國國民黨更加團結的無聊之舉,例如發動不可能在立法院通過的倒閣案;民進黨不處理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關說案,「這對社會如何交代得過去」;如果蘇貞昌想要藉由連任黨主席尋求參選2016年總統選舉,請蘇貞昌打消念頭,在總統與黨主席之間二擇一才能專心做好每件事;也請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好好規劃2016年大選,不要參選2014年民進黨主席選舉。.

新!!: 新潮流系和廖永來 · 查看更多 »

張廖萬堅

張廖萬堅(Chang Liao Wan-chien,),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記者出身,現任立法委員;曾任五屆臺中市議員、臺中市棒球委員會副主委等,於立院關注教育文化及體育議題。 2011年4月6日,張廖萬堅獲民主進步黨徵召,代表該黨參選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對上尋求連任的中國國民黨立委蔡錦隆,決戰臺中市第四選舉區(西屯區、南屯區),最後以46%的得票率高票落選。 2015年3月26日,民進黨公布立委初選結果,臺中市第四選舉區再度由張廖萬堅勝出,代表民進黨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擊敗挑戰四連霸的蔡錦隆。.

新!!: 新潮流系和張廖萬堅 · 查看更多 »

張俊宏

張俊宏(),字景涵,臺灣南投縣南投市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曾任《大學雜誌》執行人、《臺灣政論》總編輯、第六屆臺灣省議員、臺灣政治經濟研究室創辦人、民主進步黨中央常務委員、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第二至五屆立法委員、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城鄉改造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新!!: 新潮流系和張俊宏 · 查看更多 »

張燦鍙

張燦鍙,台灣政治人物,台南市人,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首位民主進步黨籍的台南市市長。.

新!!: 新潮流系和張燦鍙 · 查看更多 »

張金策

張金策(),台獨左派人士,出生於台灣宜蘭縣礁溪鄉,與張光熾為遠親叔姪但來往甚密。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前身)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學中文教師、礁溪鄉鄉長、《台灣政論》副總編輯。.

新!!: 新潮流系和張金策 · 查看更多 »

張溫鷹

張溫鷹(),臺灣政治人物、執業牙醫師、政治受難者、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及教師,出生於臺中市中區。民進黨籍美麗島事件受難者,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學士、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外科碩士。曾任台灣省省議員、台中市市長、內政部政務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護理老師、國立中興大學緊急救難隊指導教師,現職牙醫師等職。.

新!!: 新潮流系和張溫鷹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新!!: 新潮流系和彰化縣 · 查看更多 »

何榮幸

何榮幸(),是生於臺灣南投埔里鎮的記者與作家,曾任《自由時報》市政組組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政治組主任、副總編輯兼調查採訪室主任,還有《天下雜誌》總主筆及「獨立評論@天下」網站執行主編,現任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創辦人、執行長及《報導者》總編輯。曾獲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金鼎獎雜誌專題獎、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

新!!: 新潮流系和何榮幸 · 查看更多 »

徐佳青

徐佳青,中華民國臺北市人,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前任臺北市議會大安區、文山區選區議員,前民進黨發言人。現為民進黨副秘書長。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為其親叔叔。.

新!!: 新潮流系和徐佳青 · 查看更多 »

圍堵策略

#重定向 围堵.

新!!: 新潮流系和圍堵策略 · 查看更多 »

在野黨

在野黨(Party out of power),也稱為反對黨、反對派,也表示政黨政治民主國家內未執政的政黨,和執政黨是互斥的集合,通常亦是反对党。特別是在議會民主國家中,最大在野黨常以執政預備(在野)的身份提出和執政黨競爭的政策。 在野黨有監督在朝執政黨的責任,可避免執政黨一意孤行或不理會在野黨的利益及立場,反映社會不同地域及階層的意見;民主國家的在野黨在野時,如果努力地為國家盡力,獲得選民支持,可能將會在下次的選舉中,擊敗原執政黨,成為新的執政黨。這種情況稱為政黨輪替,要注意的是這時執政黨與在野黨的角色會互換,直到下一次的政黨輪替發生。.

新!!: 新潮流系和在野黨 · 查看更多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簡稱國政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7月29日,總部位於臺灣臺北市,是中國國民黨的智庫。.

新!!: 新潮流系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簡稱東大、東華,1994年創立於花蓮縣壽豐鄉。2008年,花教大併入該校,並成立「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2017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東華大學首次進榜世界排名801-999。 2018年泰晤士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更大幅躍升至184名。 該校現設置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原住民民族學院、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等八個學院,下轄38個學士班、56個碩士班、17個博士班,以及多個校級研究中心。.

新!!: 新潮流系和國立東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大會代表

#重定向 國民大會.

新!!: 新潮流系和國民大會代表 · 查看更多 »

列寧式政黨

列寧式政黨,意指根據蘇聯革命家和蘇聯共產黨最高領袖列寧的理念,進行組織的革命黨,包括共產黨和工人黨等。 這種政黨採用民主集權制(中國共產黨稱為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來組織,形成黨國體制。.

新!!: 新潮流系和列寧式政黨 · 查看更多 »

呂秀蓮

呂秀蓮(),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出生於日治台灣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曾任中華民國第10-11屆副總統、民主進步黨第11屆代理黨主席、桃園縣第12-13屆縣長、總統府國策顧問(李登輝任命)、立法委員等職。她是臺灣民主運動和臺灣婦女運動的關鍵倡議者之一,也是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之一。她所提倡的九六共識,相當程度影響了台灣的「國際地位」論述。呂秀蓮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也是臺灣目前唯一女性副總統,更是解嚴後目前唯一連任的副總統。.

新!!: 新潮流系和呂秀蓮 · 查看更多 »

傅雲欽

傅雲欽(),台灣律師、建國廣場負責人、台灣獨立的理論研究者及運動者。,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7/08/02, 國史館學術集刊, 2004.

新!!: 新潮流系和傅雲欽 · 查看更多 »

商業周刊 (台灣)

#重定向 商業周刊 (臺灣).

新!!: 新潮流系和商業周刊 (台灣) · 查看更多 »

全國不分區

#重定向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新!!: 新潮流系和全國不分區 · 查看更多 »

公職人員

公職人員通常指的是民選公共職務人員,可擔任政府政務官員,依據部份國家法規屬於廣義公務員。.

新!!: 新潮流系和公職人員 · 查看更多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簡稱公庫,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計畫第四分項子三計徵選計畫(2007年8月至2012年10月)。.

新!!: 新潮流系和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 查看更多 »

勁報

《勁報》(Power News)為台灣報業史上曾經存在的一份報紙,每週一到週五發行十大張的晚報(價格新台幣十元),每週六則發行五大張要聞及六十四頁的週末特刊(價格新台幣十五元),每週日不出報。《勁報》標榜全部彩色印刷,文字編排方式為左起橫排,每週一到週五的宣傳口號為「《勁報》活新聞」,週末特刊的宣傳口號為「《勁報週末》活週末」。.

新!!: 新潮流系和勁報 · 查看更多 »

動員

動員是召集軍隊及物資的行動,為戰爭作準備。自從徵兵、電報及鐵路等科技革新在十九世紀興起,令徵集大量士兵變得更容易。動員由法國大革命時開始制度化,然而大規模的動員卻發生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新!!: 新潮流系和動員 · 查看更多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简称中共中央台办、中央台办或中台办)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台办或国台办)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的机构。在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名称,如对在中國大陆投資的台商及就業的台勞称“国台办”,对在台灣党派使用“中共中央台办”名义。.

新!!: 新潮流系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查看更多 »

王世勛 (臺灣)

王世勛(),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立法委員。 王世勛筆名王鶴群,曾任《臺灣時報》記者、《首都早報》記者、臺中市議員、臺灣省議員、立法委員。曾創辦《臺灣新文學雜誌》(1995-2000),擔任發行人,並設有王世勛小說新人獎。.

新!!: 新潮流系和王世勛 (臺灣) · 查看更多 »

王幸男

王幸男(),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玉井區人。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曾經以炸彈郵包行刺謝東閔等政府官員,而囚禁於綠島。出獄後持續投入黨外反對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加入民主進步黨。.

新!!: 新潮流系和王幸男 · 查看更多 »

王鴻薇

王鴻薇,祖籍河北省,報社記者出身,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初期以新黨身分當選並連任臺北市議員,2014年改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台北市議員。现任中国国民党发言人。.

新!!: 新潮流系和王鴻薇 · 查看更多 »

王拓

王紘久(),筆名王拓,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基隆八斗子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及政治人物。 他在黨外運動時期開始參與台灣民主運動,並於美麗島事件中入獄,後參與工黨與民主進步黨,曾任民進黨秘書長。他在民進黨內原屬美麗島系,曾加入正義連線與新潮流系的運作。他曾擔任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第10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王拓 · 查看更多 »

理性

在哲學中,理性(Rationality)是指人類能夠運用理智的能力。相對於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類在審慎思考後,以推理方式,推導出合理的結論。這種思考方式稱為理性。 感性和理性,都屬於意識的範疇,且為意識的性質。 理性,基於意識,是具有參照性的意識。 參照系,可以是生命,比如本能;也可以是知識,比如坐標;也可以是意識,比如自我。.

新!!: 新潮流系和理性 · 查看更多 »

社會運動

会运动(Social movement)是一种社會群體行動與政治现象,其基本特征是在于用体制外的策略,来改变现有体制,推動或阻止社會變革。.

新!!: 新潮流系和社會運動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主義

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是一種支持通過在自由民主體制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通過經濟干預和社會干預的手段促進社會正義的意識形態。社會民主主義支持代議制和參與民主。社會民主主義主張進行,通過調控手段使經濟發展符合大眾。建設福利國家亦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目標之一。社會民主主義希望使資本主義社會能更加民主、公正、團結。20世紀後半段,西歐和北歐國家,尤其是實行北歐模式的北歐國家,都深受社會民主主義的影響。 社會民主主義起源於一種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過和平方式對資本主義進行改良,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而不是如革命社會主義那樣通過革命實現)的意識形態。二戰結束後,西歐的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均表示不接受當時蘇聯斯大林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一些黨派稱目標是採用與蘇聯不同的方法過渡到社會主義,而一些黨派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建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體系。在這一時期,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執政時通常會採用混合經濟體制,在經濟主體爲私有制的前提下,將部分產業置於國家的控制下。這種經濟體制與凱恩斯主義的主張有些類似。同時,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提出國家干預和建設福利國家的主張。這樣的經濟體制已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有本質上的不同。這些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已拋棄早期社會民主主義轉變資本主義體制(比如要素市場、私有制,以及僱傭勞動)的目標。 今日,社會民主主義主要的議題包括消除社會不平等、貧困,以及特權階級對他人的壓迫。同時,社會民主主義者還主張建立面向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比如、兒童保育、義務教育、、等體系。社會民主主義亦與工人運動和工會有緊密聯繫。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工人的談判權,希望能將政治上的民主決策權延伸到經濟中,促進僱工及其他經濟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決策。 「第三条道路」吸收了社會民主主義中關於社會福利的部分主張,並將之與右派經濟體系融合。.

新!!: 新潮流系和社會民主主義 · 查看更多 »

神腦國際

腦國際在臺灣是屬於大型連鎖通訊零售商,成立於1979年5月18日,主業務為代銷各大品牌行動電話以及相關配件;之後由於中華電信入股成為主要股東,2007年4月起成為中華電信獨家代理銷售行動電話及門號,並在臺灣中華電信約200家營業窗口設點。.

新!!: 新潮流系和神腦國際 · 查看更多 »

福利國連線

福利國連線,簡稱福利國,是民主進步黨在立法院的次級問政團體與派系之一,1992年成立,曾經是民進黨第三大派系,2006年解散。解散後,內部分裂為以謝長廷為首的「謝系」及以蘇貞昌為首的「蘇系」。.

新!!: 新潮流系和福利國連線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新!!: 新潮流系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簡錫堦

簡錫堦(),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黨外運動十八飛鷹之一,曾任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政協委員,亦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簡錫堦 · 查看更多 »

精神领袖

精神领袖是一个主要用於宗教或政治領域的头衔。该词有时用于正式头衔如伊朗精神领袖,但更多时候是对那些地位极高、影响力极大的宗教领袖的通称,如说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之一”,并不意味着达赖就拥有“精神领袖”这一头衔。.

新!!: 新潮流系和精神领袖 · 查看更多 »

維基解密

维基解密(又称维基揭密或維基洩密;WikiLeaks),是透过协助知情人让组织、企业、政府中共領導幹部的職位花錢就買得到,與房產業頗有淵源的幹部為了賺回本,只好拼經濟成長,不顧環保和人民的需要在阳光下运作的、无国界非盈利的互联网媒体。 朱利安·保罗·阿桑奇通常被视為維基解密的建立者、主編和總監。克里斯汀·赫拉芬森、约瑟夫·法雷尔和莎拉·哈里森是其組織的其他成員中仅有的几个被公众获知的與維基解密有關的人。克里斯汀·赫拉芬森也和阿桑奇,英吉·拉格纳·英加森以及加文·麦克法甸等人同為陽光媒體產品部職員。 这个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專門公開來自匿名來源和網路洩露的文件。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由陽光媒體(The Sunshine Press)運作。在成立一年後,網站宣稱其文檔資料庫成長至逾120萬份。 維基解密發佈了大量的被作為頭版新聞報道的極其重要的存檔,早期發佈的文檔包括美國軍隊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裝備購置和保養支出,以及其在肯尼亚的腐敗事件等等。2010年4月,维基解密在一個名為「平行謀殺」(Collateral Murder)的網站上公開了一段2010年7月12日美國軍隊在巴格達空襲時,美國空軍飛行員在巴格達利用阿帕契直升機攻擊机殺死包括數名伊拉克記者在內的無辜平民的視頻。同年7月,维基解密發表阿富汗戰爭日記,內容包含逾76,900份關於阿富汗戰爭文檔,在此之前這些文檔都未曾公開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業媒體公司合作,又公開了逾400,000份文檔,稱為伊拉克戰爭紀錄。這使得每起在伊拉克,以及跨越伊朗邊界的死亡事件的地点,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2011年4月,維基解密開始公佈與被關押在關塔那摩海灣拘留中心的囚犯有關的779份機密文件。 2010年11月,維基解密與全球傳媒集團合作發佈了帶有部分刪節的數萬份美國外交電報。2011年9月1日,一份維基解密的存檔中的美國國務院外交公報的一個未刪節的加密版本曾被通過Bittorrent公佈數月的消息傳開,並且密钥(似乎是密碼)曾可被那些知道去哪裡尋找的人利用。維基解密指責它之前的合作夥伴——《衛報》,以及該報記者David Leigh,他在一本2011年出版的書中洩露了密钥,而衛報則辯解是維基解密把事情做得過大以致於使得密钥的洩露只是時間問題。鏡報報導了一個暗示兩邊都出了錯的更加撲朔迷離的故事。這次事故引發了對於電報門事件可能威脅無辜的廣泛的擔憂。.

新!!: 新潮流系和維基解密 · 查看更多 »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广义的组织结构,除了包含狭义的组织结构内容外,还包括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如专业化协作、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等。 所谓组织结构,就是组织内部对工作的正式安排。 一个组织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这取决于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可以确定企业的经营和工作方式,也可以表达对不同职务的任务分配以及审阅不同实体,如分公司、部门、工作组以及个人。 组织结构在两个方面上影响着组织行动:.

新!!: 新潮流系和组织结构 · 查看更多 »

美國在台協會

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缩写为AIT),是美國國務院根據《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 Act)並依據哥倫比亞特區法律所設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其功能是為了因應美國與臺灣治理當局沒有邦交以及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等因素。協會除名稱與機構性質外,臺北辦事處實質辦理相當於美國大使館的館務;臺灣方面與AIT美國維州總部的對應單位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對美另銜: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總部(TECRO (Headquarters))。 由於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是為了與臺灣維持商務、文化及其他關係,以及執行美國總統或美國各政府機關欲與臺灣進行的任何計劃、活動或其他關係,根據《臺灣關係法》來設置該協會。協會為一民間組織,但經美國國會的授權,在臺灣的辦事處也辦理與大使館相同的事務,包括核發赴美簽證以及美國公民服務等。該協會的公務車輛,依《駐臺外交機構及其人員進口車輛處理要點》之規定比照一般駐中華民國外交機構,領有外交車牌。.

新!!: 新潮流系和美國在台協會 · 查看更多 »

美麗島系

美麗島系是臺灣政黨民主進步黨內部的派系之一,主要由過往參與《美麗島雜誌》與美麗島事件的黨員組成。其主張提倡選舉參政、議會路線,試圖以此作為取得政策影響力的途徑,認為臺灣人民「有主張獨立或統一的自由」,並認為也需兼顧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美麗島系曾設置智庫“台灣政治經濟研究室”,黨外運動雜誌《南方雜誌》創辦人呂建興(自覺運動人物)曾任主任研究員。 美麗島系在民主進步黨創黨初期與新潮流系為兩大主流派系,以黃信介、許信良、張俊宏等美麗島事件當事人為其代表,-余-陳月瑛、陳文茜也是知名的成員。1983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黨外運動新生代吳乃仁、邱義仁、林世煜等透過黨外雜誌《生根》(即原《深耕》雜誌)推出的“美麗島系統連線”候選人獲得大勝,以康寧祥為首的黨外運動主流系統慘敗,“黨外四人行”中的康寧祥、張德銘、黃煌雄均落選。 隨著1999年5月許信良退黨、1999年11月黃信介逝世等因素,美麗島系逐漸沒落,其成員大多轉入新世紀國會辦公室和新動力國會辦公室。 1997年,美麗島系的許信良結合新潮流系參選1998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與同為美麗島系、也想參選黨主席的張俊宏嚴重交惡,許張二人還引發一段「割袍斷義」的風波;後來張俊宏以一票之差落選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也失去競選黨主席的資格。 1998年底,美麗島系部分成員不滿許信良的主張大膽西進及主張民進黨與國民黨合作,以張俊宏為首的美麗島系部分成員脫離美麗島系、另組新世紀國會辦公室;1999年5月許信良退黨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後,美麗島系其他成員另組新動力國會辦公室,美麗島系正式結束運作。 2001年8月25日,作家李敖說,美麗島事件後,美麗島人都坐牢,美麗島人的律師卻在戰場上撿戰利品;美麗島人只剩呂秀蓮在政治舞台上,陳菊位置較小,「其他則都不見了」。 2016年7月1日,前民進黨青年發展部主任周奕成說,「民進黨的傳奇,在美麗島、陳水扁之後就沒有了」。 2017年3月17日,國立中山大學退休教授陳茂雄說,以前美麗島系獨大時,民進黨內也產生反美麗島系聯盟促使美麗島系萎縮;反美麗島系聯盟的成功,是因為當時民進黨初選制度採計黨員投票,反美麗島系聯盟所擁有的黨員當然比美麗島系多,因而壓下美麗島系。 2017年5月24日,前民進黨立法委員蔡啟芳爆料,民進黨長期被新潮流系與美麗島系把持,要當黨主席的人必須看這兩個派系的臉色,因為這兩個派系在全國各地皆有經營黨員、代繳黨費等,所以各地方黨部主任委員或黨代表不是新潮流系、就是美麗島系,「而這兩個派系又皆是親中的派系,金錢方面當不虞匱乏」。同月25日,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回應,民進黨過去因中下階層黨員較多而有些公職人員幫忙代繳黨費,但是繳黨費制度已經改了很多年,現在一年黨費新臺幣300元多是黨員親自去繳。.

新!!: 新潮流系和美麗島系 · 查看更多 »

翁金珠

翁金珠,臺灣彰化縣員林鎮人,政治人物,曾仼第二、三、四、七屆立法委員和第十四仼彰化縣縣長,。 2002年獲第二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新!!: 新潮流系和翁金珠 · 查看更多 »

爆料

料是指向公眾揭發他人可疑罪行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同於正式的檢舉,並沒有正式地向司法檢調機關提報案情,且不需負責。爆料行為--面上是揭發弊案,但實際上隱含了政治的權力鬥爭與媒體壟斷等社會現象。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爆料(方言)指发表令人感到意外或吃惊的新闻、消息等。.

新!!: 新潮流系和爆料 · 查看更多 »

田秋堇

秋堇(Tien Chiu-chin,),臺灣政治人物,現任監察委員,臺南縣人,畢業於北一女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成長於黨外家庭,長期關注民主運動及環保議題。 於2004年立委選舉名列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提名名單,並且順利當選。2008年、2012年二度蟬聯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環保運動代表)。2016年卸任立法委員後,至民進黨新科不分區立委余宛如辦公室任職,擔任顧問型助理,持續協助推動生態永續、環境保護相關議題。.

新!!: 新潮流系和田秋堇 · 查看更多 »

無間道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是一部於2002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劉偉強和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和曾志偉主演。此電影為《無間道系列》中的第一部,其後還有續集《無間道II》和《無間道III:終極無間》。 其緊湊的劇情和乾淨俐落的敘事風格赢得观众口碑,創下5500萬港元票房收益,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不但提振電影公司投資影片的意願,而且该片的成功亦掀起一股開拍間諜、臥底為題材的警匪片的熱潮,影響至今。2003年榮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和第40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2006年,馬田·史高西斯把本片翻拍為《無間道風雲》,贏得幾個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電影獎。.

新!!: 新潮流系和無間道 · 查看更多 »

盧修一

盧修一(,台羅:Lôo-siu-it),臺北縣(今新北市)三芝人,法國巴黎大學政治博士,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亦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年五十七。盧修一致力於民主運動多時,早年因身為異議分子受國民黨政府拘禁,後連任三屆立委,罹癌,抱病為臺北縣長候選人蘇貞昌站台,在造勢大會下跪,懇請選民支持,一般皆認為是蘇貞昌勝選的關鍵。.

新!!: 新潮流系和盧修一 · 查看更多 »

ETtoday新聞雲

東森新聞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ETtoday新聞雲,ETtoday.net),為臺灣知名社群新聞網站,創辦人王令麟。根據Alexa Internet資料顯示,已於2013年10月份成為臺灣第一大新聞網站。 ETNEWS新聞雲前身東森新聞報(ETtoday.com),是隸屬為東森媒體集團的新聞網站,自2000年起營運。直到2008年3月,東森媒體集團轉售網站相關資源予中華聯合電訊集團(今中華聯合集團)旗下公司中華聯合數--位映--像股份有限公司併購,轉址稱為NOWnews今日新聞網(www.nownews.com),原ETtoday.com歇業。 三年半後,2011年11月,ETtoday新聞雲再以新型態(網域新名稱 ETtoday.net)另行成立。 2013年,ETtoday新聞雲更名ETtoday東森新聞雲。 2017年5月26日更名ETNEWS新聞雲;同年11月1日,又改回舊名ETtoday新聞雲。.

新!!: 新潮流系和ETtoday新聞雲 · 查看更多 »

韓國瑜

韓國瑜(),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出生於臺北縣(今新北市),眷村子弟,籍貫河南省商邱縣,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文學學士、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專修學生班40期。.

新!!: 新潮流系和韓國瑜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新潮流系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聯合內閣

#重定向 聯合政府.

新!!: 新潮流系和聯合內閣 · 查看更多 »

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簡稱聯晚、英語譯名:United Evening News)是臺灣一份綜合性中文晚報,隸屬於聯合報系,由王惕吾所創辦。 創刊於1988年2月22日,是台灣解除報禁後最先創辦的報紙,也是臺灣第一家採用橫式編排的中文報紙。 在2005年《中時晚報》停刊後,成為台灣唯一仍在發行的晚報。 至2017年5月30日止,已發行10685號,現任總編輯為范凌嘉。.

新!!: 新潮流系和聯合晚報 · 查看更多 »

鍾佳濱

鍾佳濱(),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臺灣屏東,外省人第二代,有客家血緣,是野百合學運領袖,曾任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國大代表、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對壘國民黨王進士獲勝,即屏東縣第二選區(屏東市、萬丹鄉、麟洛鄉),當選第9屆立法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鍾佳濱 · 查看更多 »

頭目

頭目可以指:.

新!!: 新潮流系和頭目 · 查看更多 »

顏萬進

顏萬進(),台灣彰化縣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日本京都大學法律碩士,學生時代是政大學運「野火」發起人,在學運刊物《春雷》撰有大量文章。當時和台灣大學的自由之愛運動,一起成為校園民主化運動先驅。 顏萬進先後擔任過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林濁水國會辦公室主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在民進黨內屬於新潮流系。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任海基會副秘書長。2005年蘇貞昌擔任黨主席時,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內政部政務次長等職。 顏萬進於其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任內,在1998年2月舉辦「中國政策大辯論」。在該會中,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強調「大膽西進」,但未受到黨內菁英的支持。 2000年總統大選,顏萬進曾參與撰寫陳水扁總統兩岸政策白皮書,並擔任陳水扁總統競選總部戰情部主任,參與各項決策。陳水扁當選以後,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於顏萬進主任任內開始出版《中國事務》季刊。.

新!!: 新潮流系和顏萬進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勞動部.

新!!: 新潮流系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是中華民國全國農業行政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前身為1948年創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除了主管農、林、漁、牧及糧食行政事務之外,對於地方政府執行農業相關事務亦有指示、監督之責。.

新!!: 新潮流系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風傳媒

傳媒(Storm Media Group),是一家中文網路媒體,成立於台灣, 今周刊2013年7月成立「國風傳媒有限公司」,2014年1月15日開站,負責人為張果軍。除了自製新聞、與台灣多家主流媒體合作,並先後與英國BBC中文網、德國德國之聲簽訂成為長期內容夥伴。 主要團隊如下:.

新!!: 新潮流系和風傳媒 · 查看更多 »

親中

親中,或「傾中」,字面意義是「親近中國」、「傾向中國」,但存在有“亲中卖台”和“亲中爱台”等不同的立场。 親中在香港、澳門、台灣等華人地區通常意指「親近中國共產黨」或「親近北京當局」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唯一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抱持友好的態度。抱持親中態度的人士,稱為親中派;在其他國家是指一些「知華人士」或對華(中國)友好的人物,或称为亲华派。抱持親中立場的傳媒被称为亲中媒体。.

新!!: 新潮流系和親中 · 查看更多 »

親民黨

親民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成立於2000年3月31日,前身是宋楚瑜及張昭雄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所成立的新台灣人服務團隊。目前為第四大黨,由於國民黨立法院席次未過三分之一,且泛綠聯盟之立法院席次未過三分之二,使親民黨黨團成為了某些決策或重要法案(例如倒閣或大法官釋憲)的關鍵少數。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舉行前,宋楚瑜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在選舉結束後,宋楚瑜創辦親民黨,黨員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國民黨及新黨,黨內的領導幹部則主要以宋楚瑜為首,被外界泛稱為泛橘陣營(橘營)。親民黨曾參與泛藍陣營,以國親聯盟的形式合作,2011年以後卻與國民黨漸行漸遠,近期在許多議題上與國民黨持迥異立場,甚至數次與泛綠陣營合作,因此不再被視為泛藍政黨。 依據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立法院席次以及全國得票率,親民黨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及台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選舉中,親民黨拿下9席縣市議員,再加上用無黨籍參選的陳清龍;合計拿下10席。全國得票率亦居第四。 2015年8月14日,無黨籍台南市議員林炳利、謝財旺及林-阳-乙、台南市議會機要秘書周五六等人在台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宣佈,正式加入親民黨,並在8月31日成立親民黨台南市議會黨團,同年,親民黨公布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全國不分區名單,周五六妻周陳秀霞名列第三,並在隔年順利當選立法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親民黨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新!!: 新潮流系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許瑞峰

許瑞峰是台灣的漫畫家,擅長少年漫畫。.

新!!: 新潮流系和許瑞峰 · 查看更多 »

許淑華

許淑華可以指:.

新!!: 新潮流系和許淑華 · 查看更多 »

許淑華 (臺北市)

許淑華(),出生於基隆市暖暖區,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民主進步黨中常委。.

新!!: 新潮流系和許淑華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高志鵬

志鵬(Gao Jyh-peng,)臺灣臺北市人,為一名出生於基隆的律師及現任立法委員,2014年其選民服務與問政品質通過ISO9001國際認證,是全球首位獲頒ISO9001認證的國會議員,前臺啤籃球隊總領隊。現為民進黨新北市三重區區域立法委員、中華台北男子籃球代表隊領隊,超級籃球聯賽(SBL)委員會召集人。.

新!!: 新潮流系和高志鵬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新潮流系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議員列表

市議員列表名列現任於高雄市議會的議員,如下:.

新!!: 新潮流系和高雄市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新!!: 新潮流系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魏廷昱

魏廷昱(1954年4月24日-2014年10月28日),桃園市龍潭區客家人,魏廷朝之弟,台灣民主運動時期黨外人士稱兄弟二人為「大魏」、「小魏」,頗受敬重。輔仁大學英語系畢業。曾任新潮流雜誌社總編輯、中國時報及中央通訊社編輯、總編輯職務、《客家風雲》雜誌創辦人之一,曾創辦《觀察家雜誌》,擔任過客家電視台的創台台長。.

新!!: 新潮流系和魏廷昱 · 查看更多 »

魏明谷

魏明谷(Wei, Ming Ku,),彰化埔心鄉太平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成員,現任彰化縣縣長。曾任彰化縣議會第十三至第十四屆議員,第五、六屆立法委員。2012年參選第八屆立法委員彰化縣第四選舉區,以50.24%得票率擊敗國民黨籍立委蕭景田。2014年11月25日,魏明谷與競選臺中市長的林佳龍連袂宣布辭去立委職位,展現「破釜沈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力拚縣市長選舉。.

新!!: 新潮流系和魏明谷 · 查看更多 »

賴勁麟

賴勁麟(),雲林縣人,臺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的前立法委員,曾擔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經是1981年主張普通選舉及言論自由的「大論五人小組」一員(其他四名成員是李文忠、劉一德、王增齊、楊金嚴),後來亦加入民主進步黨並且投入勞工運動。2016年11月15日接任神腦國際董事長。.

新!!: 新潮流系和賴勁麟 · 查看更多 »

賴清德

賴清德(英文名:William Lai Ching-te,),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內科醫師,新北市人,出身萬里區礦工家庭,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第29任)。 父親是礦工,於賴清德年幼時即逝世。賴自建中、臺灣大學復健醫學系、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原任成大醫院主治醫師,之後因擔任陳定南全國醫師後援會總召集人而從政,曾經多次當選國民大會代表與立法委員,2010年當選臺南市市長,2014年成功連任;在市長的第二任期時,因獲總統蔡英文任命為行政院長而提前卸任市長,組織賴清德內閣。.

新!!: 新潮流系和賴清德 · 查看更多 »

黨外運動

外運動,一般指臺灣的政黨民主進步黨在1986年成立之前,非國民黨人士以類似政黨形式進行之民主運動。因當時一黨執政之中國國民黨政府實施戒嚴和威權統治,剝奪及打壓人民集會與結社自由,亦包括組織政黨。反對派及獨立人士在尚未成立政黨前,以黨外(Tóng-goā)為名,推動台灣民主。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黨外運動領袖主要是反國民黨的人士,並不等同于台灣獨立運動的支持者。 「黨外」,指的是國民黨之外的參政人士。而「黨外」一詞大量的使用,則約自康寧祥、黃信介開始。.

新!!: 新潮流系和黨外運動 · 查看更多 »

黃偉哲

黃偉哲(Huang Wei-cher,),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現任民主進步黨籍臺南市選區立法委員,曾任陳定南、盧修一、葉菊蘭助理。醫師之子,生於臺南縣七股鄉(今臺南市七股區),畢業於建中、臺大,取得美國耶魯、哈佛雙碩士。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以76.47%得票率、146,414票壓倒性票數,當選立法委員,得票率是全台立委候選人最高者,也是當屆選舉台灣本島第一個自行宣布當選的候選人。 2018年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黃偉哲以近42%的支持度,勝過其他五位初選參選人。 黃偉哲包含自己,一共有五個兄弟姊妹,除妹妹黃智賢及弟弟蘇紫雲外,皆無參與政治事物;而黃偉哲亦與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為堂兄弟。.

新!!: 新潮流系和黃偉哲 · 查看更多 »

黃光芹

黃光芹(1965年—),台灣著名媒體人、記者、台北流行廣播電台廣播節目《Pop搶先爆》主持人、政治評論家,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

新!!: 新潮流系和黃光芹 · 查看更多 »

黃昭輝

黃昭輝()是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立法委員,前高雄市政府秘書處處長。 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黃昭輝曾因幫助施明德逃亡而被國民黨政府以「明知為匪諜」判刑有期徒刑2年。黃昭輝曾在國大代表的宴會上當著時為總統的李登輝面前翻桌抗議萬年國會,連翻了七桌才遭制止。2006年9月7日,因施明德對高俊明的批評,導致黃昭輝痛批施為「畜牲」。 其大哥曾遭白色恐怖拘留(未判刑),三哥為東吳大學政治系前系主任黃昭弘。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代表民進黨在高雄市第四選區(苓雅區、新興區、前金區、前鎮區籬仔內8里)參選,以近5%差距敗給給中國國民黨空降此區尋求連任的李復興近7千票,連任失敗。.

新!!: 新潮流系和黃昭輝 · 查看更多 »

黑名單 (台灣)

#重定向 黑名單 (臺灣).

新!!: 新潮流系和黑名單 (台灣) · 查看更多 »

黑箱

黑箱,指一个只知道输入输出关系而不知道内部结构的系统或设备。与之相反的是。 例子有:.

新!!: 新潮流系和黑箱 · 查看更多 »

龍門核能發電廠

龍門核能發電廠是台灣新北市貢寮區一座的核能發電廠,因所在地名「龍門」而得名,由臺灣電力公司興建營運,為台灣第四座核能發電廠,故原名第四核能發電廠,2009年3月3日改為現名,其原名簡稱「核四」或「核四廠」較為常用。廠址規劃可供六部核能發電機組使用,現有兩部發電量各1350百萬瓦特(MW)之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ABWR),該型反應爐為奇異公司與日立(奇異日立核能)合作設計日立製造之第三代核反應爐,為日本以外第一個使用該反應爐設計的核能發電廠。目前已興建完畢並通過安檢,進入封存狀態。 2018年3月15日,台電宣布將把現有的1744束燃料棒,規劃未來3年分8批陸續運離,預計可於2020年底前全數運出。.

新!!: 新潮流系和龍門核能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農會

農會,是台灣特有的農民組織。雖其業務與各國常有的農業合作社(英語對應詞:Agricultural cooperative、Farmers' co-op)類似,但本質屬性實有岐異之處,不宜通用,也與德國的農民協會(德語原名:Bauernverband)、美國的農民聯盟(英語原名:Farmers' Union)或日本與韓國的農業協同組合(英語譯名:Agricultural cooperative),有所不同。 各國常見的農業合作社或農民合作社,是農民在某些領域中為了集中資源而成立的合作型組織。其組成方式依據各國國情而有所不同,多數以合作社形式成立,以及由政府協助籌組與經營。 台灣與各國一樣,也有各類農業合作社。這些農業合作社係基於《合作社法》設立的,與基於《農會法》設立的農會性質不同。但農業合作社依《農會法》規定也可以申請加入基層農會為贊助會員。 台灣的基層農會與日本或韓國的農業協同組合(簡稱農協)雖於日治時期同源,但時代變遷與各國立法精神早有差異,雖乍看功能約略相似,但組織體系本質既已殊途發展,且台灣的農會會員入會資格依法並不以合作經濟為前提必要條件,因之,台灣的農會與日本及韓國的農協,其團體屬性並非雷同,也不相當。.

新!!: 新潮流系和農會 · 查看更多 »

農曆年

#重定向 新春.

新!!: 新潮流系和農曆年 · 查看更多 »

郭國文

郭國文(),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臺南關廟人,現戶籍於臺南市永康區。曾任臺南市議會第1、2屆議員,於議員任內曾任臺南市議會民主進步黨黨團團總召集人,後入閣擔任中華民國勞動部政務次長。現為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競選總部總策劃兼發言人。.

新!!: 新潮流系和郭國文 · 查看更多 »

蘇煥智

蘇煥智(),中華民國(臺灣)執業律師、政治人物,末任臺南縣縣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士,輔仁大學法研所碩士。出生於臺南縣七股鄉(今臺南市七股區)。.

新!!: 新潮流系和蘇煥智 · 查看更多 »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新!!: 新潮流系和蘇貞昌 · 查看更多 »

蘇起

苏起(),原名永鑫,別號永昕,生於中華民國台中市,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九二共識這一名詞的創造者。.

新!!: 新潮流系和蘇起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新潮流系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薛西佛斯

#重定向 西西弗斯.

新!!: 新潮流系和薛西佛斯 · 查看更多 »

葉宜津

葉宜津(Yeh Yi-jin,)是臺南市新營區人,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 美國橋港大學音樂教育碩士,主修鋼琴,曾在臺南師院、臺中師院等學校擔任講師。1994年當選臺灣省議會議員。自1998年當選第四屆立法委員迄今,目前已經連任五屆。.

新!!: 新潮流系和葉宜津 · 查看更多 »

邱太三

邱太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臺灣臺中縣大甲鎮(今臺中市大甲區)日南社打鐵莊,民主進步黨籍,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士、國家發展博士,曾任檢察官、桃園市、高雄市副市長,現任法務部部長。 臺中一中畢業、臺大法律系畢、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任檢察官、律師;從政後歷任國民大會代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立法委員、高雄市副市長、桃園市副市長等,期間回到校園執教,擔任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也曾參選過臺中縣長。為前新潮流系要角,另亦曾任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

新!!: 新潮流系和邱太三 · 查看更多 »

邱義仁

邱義仁(),生於臺灣臺南,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創黨人物之一,曾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在民進黨新潮流系與林濁水、吳乃仁、洪奇昌並稱的大老級政治人物,由於擔任過府院黨四大秘書長而有「永遠的秘書長」之稱,為人精於謀略策劃,是民主進步黨過去社會運動和選舉的軍師型人物。在陳水扁政府時期出任行政院、總統府和國安會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等職,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捲入巴紐外交公款侵吞案而辭去職務。現任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新!!: 新潮流系和邱義仁 · 查看更多 »

邱議瑩

邱議瑩(Chiu Yi-ying,),臺灣屏東縣九如鄉客家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資深立法委員。出身政治世家,澳洲羅倫馬賓商業學院畢業。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副主委、民進黨第八屆、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第十三中央評議委員,以及中華民國國民大會第三屆國大代表、任務型國大代表,並任民進黨國民大會黨團副幹事長、民進團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民進團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民進團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等。現任立法院第九屆立法委員(高雄市第一選舉區)、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邱議瑩 · 查看更多 »

蔡啟芳

蔡啟芳()台湾政治人物,曾因一清專案而入獄,台灣嘉義縣布袋鎮新塭人,民主進步黨籍。.

新!!: 新潮流系和蔡啟芳 · 查看更多 »

蔡其昌

蔡其昌(),臺中市清水區人,現任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籍)、立法院副院長。.

新!!: 新潮流系和蔡其昌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新!!: 新潮流系和蔡英文 · 查看更多 »

蔡正元

蔡正元(),臺灣雲林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曾任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立法委員、國民黨代理發言人、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

新!!: 新潮流系和蔡正元 · 查看更多 »

鄭運鵬

鄭運鵬(),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台北市,為民主進步黨籍第六屆及第九屆立法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鄭運鵬 · 查看更多 »

鄭文燦

鄭文燦(),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桃園市八德區人,民主進步黨籍,現任桃園市市長。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畢業,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電機學系(轉系)、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畢業,服役於中華民國國軍動員部隊。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行政院發言人、海基會副秘書長、民進黨中常委、民進黨中執委、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桃園縣議員和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曾任民進黨桃園市黨部主委、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現任台灣新社會智庫召集人。2014年,鄭文燦獲民進黨提名參選桃園直轄市市長選舉 ,以五成餘的得票率爆冷門擊敗尋求連任的中國國民黨籍縣長吳志揚,當選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的首任桃園市市長,並以47歲之齡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直轄市市長,僅次於陳水扁當選臺北市市長時的44歲。.

新!!: 新潮流系和鄭文燦 · 查看更多 »

野百合學運

野百合學運(又稱三月學運)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學生運動。在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今自由廣場),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不但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首次大規模的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在該次學生運動後,時任總統的李登輝一方面依照其對學生的承諾,在不久後召開國是會議,另一方面也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

新!!: 新潮流系和野百合學運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新潮流系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新潮流系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省轄市)

本文介紹省轄市時期的臺南市。1945年二戰終結後,日治時期的臺南市改制為隸屬臺灣省之省轄市;2010年五都改制,與臺南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省轄市時期的臺南市是臺灣五個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濱臺灣海峽,地處嘉南平原;升格為直轄市前,以人口而言是臺灣第四大城市,計約78萬人,亦為百萬人口的臺南都會區之中心都市,又稱為台南市區。.

新!!: 新潮流系和臺南市 (省轄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縣縣長

#重定向 臺南市市長#臺南縣縣長.

新!!: 新潮流系和臺南縣縣長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市長

臺北市市長是中華民國臺北市的行政首長。該職務起源於大正九年(1920年),臺北州臺北市成立時置市尹一人,由官方派任,另設有市助役輔助市尹。昭和十五年(1940年)改稱市長,增添一名市助役。1945年臺灣戰後時期開始,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置市長一人,薦任或簡任,綜理全市行政。1951年改為市公民選舉產生,任期3年,連選得連任一次,1960年任期延長為4年。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市長改由行政院派任。至1994年院轄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復由市公民選舉產生。 目前臺北市政府置市長一人,對外代表臺北市,綜理市內行政,由市公民選舉產生,任期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置副市長三人,由市長任命,協助市長處理市政,比照簡任十四職等。 置秘書長一人,由市長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免。另置副祕書長、參事、技監、顧問、參議,同由市長任免。.

新!!: 新潮流系和臺北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議員列表

臺北市議員列表名列現任或曾任於臺北市議會的議員:.

新!!: 新潮流系和臺北市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北農產運銷

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Taipei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Corporation,簡稱: 北農、臺北農產、臺北農產運銷),是臺灣一間公司,主要負責以臺北市為中心的農產運銷批發,服務範圍擴及臺北都會區,為臺灣同型公司中規模最大者之一。.

新!!: 新潮流系和臺北農產運銷 · 查看更多 »

臺灣中部

#重定向 中臺灣.

新!!: 新潮流系和臺灣中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籍情結

所謂的省籍情結,是指在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在台灣出現的族群間爭議。中華民國政府在身份證記錄上,會記錄每個人所屬的籍貫。被登記為台灣省人的,稱本省人。而外省人指其籍貫登記為中国大陆各省、非台灣省的人,通常這個族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的中國大陆人及其後代。 由於生活習慣、歷史記憶、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同,常導致兩種族群發生排斥。 不過在1980年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由於身受西化和民主化的影響,省籍情結已經沒有老一輩那麼濃厚,即使是在台出身的外省第二或第三代現在也都以本省或台灣人自居。.

新!!: 新潮流系和臺灣省籍情結 · 查看更多 »

蕭美琴

蕭美琴(Hsiao Bi-khim,),生於日本神戶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家,民主進步黨籍,曾任第五、第六及第八屆立法委員、國際自由聯盟副主席、秘書長、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事務部主任。現任立法院第九屆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蕭美琴亦是中華民國唯二擔任過僑選立委也擔任過區域立委的立法委員(另一為陳唐山)。.

新!!: 新潮流系和蕭美琴 · 查看更多 »

蕃薯藤

蕃薯藤(yam)為台灣一個網際網路入口網站。.

新!!: 新潮流系和蕃薯藤 · 查看更多 »

連戰

連戰(),字永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陕西西安,祖籍台灣台南,祖父為臺南文人連橫,父親為連震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與中國國民黨主席。他是第二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親中媒體常在一些報導中尊稱他為連爺爺,被視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人物,與前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關係密切。因眼睛罹患「畏光症」 ,於陽光下眨眼次數過於常人,成為其招牌動作。.

新!!: 新潮流系和連戰 · 查看更多 »

陳師孟

陳師孟(),台灣外省人,經濟學家,祖籍浙江寧波,與先總統蔣中正同鄉。陳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祖父為蔣中正文膽陳布雷、父母皆為寧波人,1歲後隨家人自美遷臺,現任監察委員。陳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臺北市副市長、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國立臺灣大學教授,也是賴景昌、林金龍、林忠正、陳文郎、官德星等臺灣經濟學者的指導教授。.

新!!: 新潮流系和陳師孟 · 查看更多 »

陳德愉

#重定向 李文忠 (臺灣).

新!!: 新潮流系和陳德愉 · 查看更多 »

陳俊麟

陳俊麟 (1965年-),現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為民進黨籍的社運人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曾參與野百合學運,曾擔任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臺中縣縣政府機要秘書,民進黨民調中心主任, 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副執行長,民進黨青年部主任,民進黨主席特助。陳俊麟為軍事迷,對於戰爭和武器有研究。.

新!!: 新潮流系和陳俊麟 · 查看更多 »

陳嘉爵

陳嘉爵(),,台灣雲林縣人。台灣記者,曾在三立新聞、民視新聞任記者、民視新聞部政治組副召集人。曾任陳水扁辦公室主任。.

新!!: 新潮流系和陳嘉爵 · 查看更多 »

陳啟昱

陳啟昱(),台灣台北人。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立法委員。陳啟昱在台灣大學時期及參加學生運動,520農民運動時,陳啟昱也是參與者之一,亦是遭軍警毆打者之一。曾擔任民進黨機關報的編輯與採訪。 2008年立委選舉中,陳啟昱當選立委。 2010年由高雄縣市合併後第一屆高雄市市長陳菊延攬為高雄市副市長,2010年12月25日辭去立委,遺缺補選後由林岱樺當選。 2012年11月14日,高雄市副市长陈启昱在中共举行十八大期间前往中国大陆访问。 2016年6月13日,陳啟昱接任臺鹽實業公司董事長。.

新!!: 新潮流系和陳啟昱 · 查看更多 »

陳菊

陳菊(),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生於臺北縣羅東區三星鄉(今宜蘭縣三星鄉註:宜蘭縣是1950年10月成立的,陳菊出生時還沒有宜蘭縣。),現任總統府秘書長,世界新聞專科畢業、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曾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於獄中留下遺書;事件後27年,陳菊回到事發地,成為高雄首位民選女市長,也是台灣首位女性民選直轄市長。陳曾任臺北、高雄社會局長、行政院勞委會主委、高雄市市長及東亞人權協會理事等。 陳菊卸下勞委會主委一職後,以些微差距當選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第9任(民選第4屆)市長,後於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選舉中當選為合併後的首屆高雄市市長,2014年獲得99萬票,為競選對手楊秋興得票數兩倍有餘,且為當次選舉得票數最高的地方首長,順利連任。2018年4月21日,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就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11個市轄區而言,陳菊連續擔任地方首長11年餘,為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連續擔任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期間第二長者。.

新!!: 新潮流系和陳菊 · 查看更多 »

陳致中

陳致中,臺灣政治人物,臺南縣官田鄉(今臺南市官田)人,生於臺北市,政治人物,前總統陳水扁與前立委吳淑珍之子。民主進步黨黨籍,現任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現任高雄市快樂希望協會理事長,曾任首屆高雄市議會前鎮、小港選區的民選市議員。.

新!!: 新潮流系和陳致中 · 查看更多 »

陳金德

陳金德(),現任宜蘭縣代理縣長,臺灣宜蘭縣蘇澳鎮人,臺大化工所、EMBA管理學雙碩士、臺北工專校友。陳曾任宜蘭縣民政局長、宜蘭工商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宜蘭大學講師、立法委員、高雄市副市長、台灣中油董事長,並曾任「噶瑪蘭週刊」發行人,屬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

新!!: 新潮流系和陳金德 · 查看更多 »

陳正然

陳正然(1959年2月28日-),臺灣嘉義人,台灣第一個搜尋引擎蕃薯藤創辦人之一,現為痞客邦執行董事、中華電信獨立董事、易飛網獨立董事、蕃薯藤社會企業董事、資鼎中小企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 1981年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1984年,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1988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社會學博士班肄業。 1991年,陳正然曾因獨台會案而被起訴。1994年陳正然與、蕭景燈、吳俊興創立台灣第一個入口網站蕃薯藤。2006年陳正然出脫蕃薯藤股票。.

新!!: 新潮流系和陳正然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新!!: 新潮流系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陳映真

陳永善( ),筆名陳映真、許南村、趙定一、陳善、陳善乃、陳秋彬、然而、石家駒等,生於台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今苗栗縣竹南鎮),祖籍福建省安溪縣,臺灣文學作家。早年從事小說寫作,受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在文學成就之外,因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個人政治色彩濃厚,遭受廣泛議論及注目。.

新!!: 新潮流系和陳映真 · 查看更多 »

陽信商業銀行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的一所商業銀行,簡稱陽信銀行,金融代號為108。其前身為1957年10月2日創社的「陽明山信用合作社」,該社於1997年4月28日獲准改制為銀行,同年9月1日正式更名為「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獲准由信用合作社改制的商業銀行之一。 2001年9月15日概括承受彰化縣員林信用合作社及屏東市第二信用合作社,2002年8月24日概括承受台南市第五信用合作社,2005年11月26日與高新商業銀行合併,分行據點擴充至96家,資本額擴充至新台幣124億元。2015年於台灣的分行總數已擴充至105間。.

新!!: 新潮流系和陽信商業銀行 · 查看更多 »

POP Radio

#重定向 台北流行廣播電台.

新!!: 新潮流系和POP Radio · 查看更多 »

林宜瑾

林宜瑾(Lin I-chin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臺南人,現任臺南市議員、民進黨中常委,曾任臺南市議會、臺南縣議會黨團總召。畢業於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成大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新!!: 新潮流系和林宜瑾 · 查看更多 »

林俊憲

林俊憲(),臺南市南區鹽埕人。臺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現任臺南市第四選舉區立法委員 。曾任臺南市議員、民主進步黨發言人。.

新!!: 新潮流系和林俊憲 · 查看更多 »

林全內閣

林全內閣,是由中華民國行政院長林全所領導的內閣,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的第一個內閣。 2016年,林全成為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任命的「政權交接小組」召集人之一,後亦被蔡英文總統聘任為行政院長、進行組閣;林內閣定位為「財經內閣」、「改革內閣」,力拚臺灣經濟發展、產業升級。 2017年9月4日,行政院證實林全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請辭行政院長獲准,7日內閣總辭,8日由賴清德內閣接替林全內閣。.

新!!: 新潮流系和林全內閣 · 查看更多 »

林義雄

林義雄()是台灣政治人物,出生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後擔任律師。1976年承辦國民黨選舉舞弊官司後開始接觸政治,1977年進一步以無黨籍身分當選臺灣省議會議員,在1970年代的臺灣黨外運動中發揮極大影響力。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遭到中國國民黨逮捕,隔年軍事審判期間遭遇林宅血案,母親和雙胞胎女兒遇害,長女林奐均重傷。林義雄最後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出獄後前往美國取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林義雄成立了慈林教育基金會以培養社會運動人士,並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長期關注核電廠問題。1996年參與民主進步黨黨內總統初選,但被彭明敏擊敗。1998年4月18日當選第一位由黨員直接選舉的民主進步黨主席。在其任內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完成台灣首次政黨輪替。林義雄於同年4月20日辭去主席職位,轉而關注公眾議題,特別是核四公投和立委席次減半運動等。2004年時以禁食抗議方式促使陳水扁政府推動修憲案,進而讓立法委員席次減半。2006年時因堅持理念離開當時仍執政的民主進步黨。2014年時林義雄籌組成立新政團,成為公民組合的推動者之一。林義雄長期號召「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在2014年時以禁食抗議的方式迫使馬英九政府宣布龍門核能發電廠停工,常在反核遊行時戴斗笠,因此又被鄉民稱為斗笠人。.

新!!: 新潮流系和林義雄 · 查看更多 »

林錫耀

林錫耀(),臺灣宜蘭縣人,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兼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召集人。曾任《噶瑪蘭週刊》主編、宜蘭縣環保局長、臺北縣代理縣長、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臺灣省主席、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游錫堃參選新北市長選舉總幹事、行政院副院長。.

新!!: 新潮流系和林錫耀 · 查看更多 »

林榮三

林榮三(),是一位生於日治時期臺灣臺北州新莊郡鷺洲庄水湳(今新北市蘆洲區水河--)的企業家與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前監察院副院長、監委、一屆增額立委,並創辦聯邦企業集團(該企業為三重幫成員)。2010年,他在臺灣40富豪榜裡被評選為第8名。他也是為臺灣著名報紙《自由時報》的創辦人。.

新!!: 新潮流系和林榮三 · 查看更多 »

林濁水

林濁水(Lin Cho-shui,),原名林宗耀,臺灣南投埔里人,政大東語系學士,台灣戒嚴時期黨外運動人士、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元老,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

新!!: 新潮流系和林濁水 · 查看更多 »

恐怖平衡

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是軍事用語,指交戰國雙方的武器威力的平衡,且相互保证毁灭,雙方均擁有足以完全毁滅對方的軍事力量。.

新!!: 新潮流系和恐怖平衡 · 查看更多 »

李逸洋

李逸洋(),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基隆人,記者出身,曾任內政部長,現任考試院副院長。臺北市成功高中畢業,取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1986年6月,時任臺北市議員的李逸洋,與同為臺北市議員的陳水扁、黃天福等三人因蓬萊島案放棄上訴,入獄服刑,被稱為“蓬萊島三君子”。出獄後擔任立法委員吳淑珍的助理,隨後出任民主進步黨文宣部主任,並於1989年到1997年間兩度連任台北市議員,1997年應臺北市長陳水扁之邀擔任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長。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中擔任陳水扁競選總部副總幹事兼發言人。 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李逸洋入閣擔任內政部政務次長,2002年轉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2005年卸任後出任民進黨秘書長。2006年1月接任內政部長,同年紅衫軍群眾發動「天下圍攻」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後,李逸洋曾指示內政部警政署維持治安,要求臺北市警方不再核准倒扁總部新一波的遊行申請。2008年5月20日卸任部長,之後一度淡出政壇。 2017年2月24日獲立法院投票通過出任考試院副院長,同年3月1日就任。.

新!!: 新潮流系和李逸洋 · 查看更多 »

李昆澤

李昆澤(Lee Kun-tse,1964年4月29日—),台灣的政治人物,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選區位於台灣高雄市第六選舉區,並連續十二次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鑑為優秀國會議員。2005年獲選國立中山大學傑出校友。.

新!!: 新潮流系和李昆澤 · 查看更多 »

李文忠 (台灣)

#重定向 李文忠 (臺灣).

新!!: 新潮流系和李文忠 (台灣) · 查看更多 »

李敖

李敖(),字敖之、幼名安辰,自稱李大師。台灣历史学家、文学家、作家、政治評論家、政治人物、文化批評者、中國近代史學者。生於满洲国时期的哈爾濱市,籍貫吉林扶餘,祖籍山東濰縣,李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公開活動常身著一件自稱是价值12000元新台币的名牌紅色夾克,成為他的象徵。李敖情史非常豐富,也曾因此帶來個人爭議。 李敖成名於20世纪60年代,當時在《文星》雜誌上為胡適辯護,反對中國傳統文化,力主全盤西化,掀起中西文化論戰。早年少谈当代政治议题;後來才逐漸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20世纪70年代走入政治運動,曾因捍衛言論自由,反抗國民黨對黨外異議人士的迫害,而成為政治犯,服刑5年8個月。解嚴後,多次參選,曾任立法委員,卸任後逐漸轉往中國大陸發展,除研究、寫作、教學外,積極從事評論。李敖有濃厚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思想,自認反蔣、反日、反美、反台獨、反國民黨、反民進黨。晚年倾向于赞美中國共產黨,以及兩岸統一,但他曾批評和諷刺中國共產黨的言論自由問題。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在台北市榮民總醫院因腦瘤病逝,享年83岁。.

新!!: 新潮流系和李敖 · 查看更多 »

杂志

誌是一種定期發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種文章內容。大多數的雜誌的收入來源都是廣告和讀者的購買。 此外期刊杂志都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者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新!!: 新潮流系和杂志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新!!: 新潮流系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梁文傑

梁文傑(),臺灣外省人第二代,原籍浙江大陳(大陳義胞後人),出生於臺北市,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臺北市議員(中山、大同區),是民進黨野百合學運代表人物之一。梁自建中、臺大畢業,曾就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班。 2015年5月20日,民進黨召開中執會,通過2016年立委「艱困選區」黨員徵召名單,確定徵召梁文傑參選臺北市第三選舉區立委選舉。然而,梁文傑因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的批評(稱梁2014年底選完議員,2015年又投入立委選舉),於2015年6月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退選。 年底就要展開九合一選舉,有鄉民在PTT發起投票:「民進黨市議員你最想看誰落選?」要大家用推文投票,一個人投3票。至截稿為止,網民大多投「5.梁文傑」和「8.王世堅」 北市議員梁文傑去年則被爆疑經常流連酒店,2周內進出高檔酒店至少6次,甚至半夜出了酒吧後,與年輕辣妹狀似親密。梁文傑對此回應說因朋友多,其中有朋友喜歡約在酒店,如果會去酒店都是不得已赴約,甚至說主播妻子林楚茵也都知情。 大群館比帝寶 孫大千嗆梁文傑:你可以蓋一棟做功德免費出租給學生呀!.

新!!: 新潮流系和梁文傑 · 查看更多 »

楊碧川

楊碧川(),台灣作家、社會主義研究者、歷史研究者、台獨左派人士,筆名楊默夫、高伊哥,新竹市人。.

新!!: 新潮流系和楊碧川 · 查看更多 »

楊祖珺

楊祖珺,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傳播研究所哲學博士,臺灣校園民歌重要推手,為黨外運動雜誌《前進周刊》創辦人、民主進步黨創黨元老、雜誌《海峽評論》發起人。曾任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理事長、《海峽評論》社長、夏潮聯合會評議委員、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新!!: 新潮流系和楊祖珺 · 查看更多 »

楊秋興

楊秋興,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高雄市燕巢區人,前民主進步黨,現中國國民黨黨員,臺南一中、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土木研究所畢業。曾任兩屆高雄縣長、民進黨立委、省議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任、臺鹽董事長。也是末代高雄縣長。.

新!!: 新潮流系和楊秋興 · 查看更多 »

段宜康

段宜康(),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生於臺北市,原籍中華民國江蘇,祖父是民國初年留學美國學生,父親段守愚是前大華晚報總編輯。段宜康畢業於成功中學、臺大政治學系,現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執委。曾任外省人臺灣獨立促進會創會執委、臺北市議員、新潮流系總召。.

新!!: 新潮流系和段宜康 · 查看更多 »

民報 (2014年)

民報是2014年成立的臺灣媒體,在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後由宜蘭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導演吳念真等各界人士跨界籌辦,強調以全民力量辦報,並擴及公眾、社會運動議題,提供社運及弱勢團體發聲平台。。 建報主張中立多元、超越藍綠黨派及財團立場,「結合各行各業的專家,各個領域的學者,認真理性的在這報紙上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問題,從多元的角度分析、評論,為台灣的將來深入思考我們共同的命運。不過,台灣的命運與亞洲、與世界所發生的一切是分不開的,因此這也會是一份兼具有國際視野、關心世界與人類未來的報紙。.

新!!: 新潮流系和民報 (2014年) · 查看更多 »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democratic centralism)是列宁提倡的一种进行决策的组织原则。冷战时期,曾经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广泛实行。.

新!!: 新潮流系和民主集中制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新潮流系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歷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列表

下表列出民主進步黨自1986年創黨以來之歷任秘書長名單。.

新!!: 新潮流系和民主進步黨歷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列表 · 查看更多 »

泛綠

泛綠,也稱綠軍、綠營、泛綠軍、泛綠陣營,是與民主進步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政黨、團體、人士之總稱,由於時代力量、台灣團結聯盟的意識型態與民進黨相近,而民進黨黨旗的主要顏色為綠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綠。這種稱法出現在2000年總統選舉產生首次政黨輪替後,原本是媒體的權宜性用法,包括民進黨、台聯、建國黨、自由台灣黨與其支持者,以及台教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親民進黨之民間團體,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泛綠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藍。部分2014年後成立的社運型第三勢力政黨因為與具有獨派色彩,或是與民進黨理念相近,而被部分人士劃分為泛綠政黨,例如在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中公開支持時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時代力量。 「綠營」所指涉的是一種概略的意識型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被歸類在綠營的各個政黨、社團與個別人物,彼此間的政治理念也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綠營強調台灣本土意識、反共、反對中國民族主義,以及傾向支持台灣獨立,主張台灣正名、台灣優先、台灣民族主義、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等,確保台灣自主於中國之外。經濟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混合思想,文化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混合思想。相對於當今掌控中國政局的中國共產黨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推崇的中國民族主義,泛綠陣營強調台灣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綠營所包含的範圍較主張台獨運動的人士更廣泛,因此無法與台灣社會所稱的「獨派」畫上等號。統派人士指責泛綠陣營妨礙兩岸統一,並批評綠營的行為和作風。 綠營或藍營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而有「深綠」、「淺綠」之分,此一概念經廣泛引申包含「綠委」(泛綠陣營之立法委員,或直指民進黨籍之立法委員)、「綠營支持者」、「綠營群眾」、「綠皮藍骨」(指擁有綠營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藍者)等用法。 此外,台灣的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承襲國際間綠黨運動的環保主張,與泛綠陣營訴求相近,因此民進黨2016年在艱困選區(國民黨具優勢的單一選區)禮讓綠社盟的情形出現。 另外前總統李登輝卸任並離開國民黨後,政治思想偏向強調台灣主體意識,並在台灣團結聯盟等政治組織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成為台灣本土化運動重要的推動者。.

新!!: 新潮流系和泛綠 · 查看更多 »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新!!: 新潮流系和泛藍 · 查看更多 »

洪奇昌

洪奇昌(),中華民國臺灣省彰化縣人,醫師與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民主進步黨創黨十八人工作小組成員,為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曾連任第一(增額)至第六屆立法委員,前國民大會代表,海基會前董事長。曾長期擔任新潮流系總召集人,與邱義仁、吳乃仁、林濁水並稱為新潮流系四大元老,為新潮流系的創始元老之一。2016年3月底被新潮流系所屬台灣新社會智庫除去會員資格。現任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近年來較多關注兩岸事務,與民進黨內部主流對於兩岸事務發展的見解不同,主張兩岸經貿與交流進一步開放。.

新!!: 新潮流系和洪奇昌 · 查看更多 »

洪耀福

洪耀福(),臺灣政治人物;現任民主進步黨第21任秘書長。美麗島系。.

新!!: 新潮流系和洪耀福 · 查看更多 »

洪智坤

洪智坤(),臺灣政治人物,臺中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曾任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陳菊辦公室主任、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副會長、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北市政府廉政透明委員會委員。.

新!!: 新潮流系和洪智坤 · 查看更多 »

派系

派系(Sect)是宗教、政治和哲學等信念系統的不同派別。傳統上,派系這個詞語只會用在宗教團體上,但在現代已經擴展至其他用途上。宗教上的派系稱為教派,政治上的派系稱為政治派別,而政治派系多數取決於政治光譜。通常不同派系的產生都是由不同一些原本存在的較大派系所分裂出來,並訂下相異的規則和理念。這個詞語有時會用在從傳統派系分裂的有負面意味的派別,例如「邪教」。.

新!!: 新潮流系和派系 · 查看更多 »

游盈隆

游盈隆()台灣花蓮縣人,於基隆市出生,台灣的政治人物與政治學學者,現任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

新!!: 新潮流系和游盈隆 · 查看更多 »

戴振耀

戴振耀(),台灣農運暨政治人物,出生於高雄縣橋頭鄉白樹村(今高雄市橋頭區白樹里),1979年美麗島事件政治受難者,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籍,前新潮流系成員。.

新!!: 新潮流系和戴振耀 · 查看更多 »

海峽交流基金會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是中華民國辦理海峽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的民間組織,但因為其業務授權和指導機關為大陸委員會,實為一個半官方的機構。成立於1990年11月21日,1991年3月9日正式掛牌運行。於中國大陸和海基會的對口機構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由於兩岸互不承認主權,因此該機構扮演關於大陸地區文書認證、應急領務等使領館職能。.

新!!: 新潮流系和海峽交流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海峽兩岸關係

海峡两岸关系,又称臺湾海峽兩岸關係,简称臺海關係、兩岸關係,亦稱陸臺關係,是指位於臺灣海峽東西兩側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间的關係。自1949年底两岸分治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中国大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而中华民国政府的统治范围则缩减至臺澎金马地区。同时,双方亦仍于法理上主张拥有全中国之主权,成为兩岸之間以及國際政治上的難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以来,兩岸關係歷經第二次國共內戰、韩战、冷戰、臺灣經濟飛躍、東歐民主化、蘇聯解體、臺灣民主化、臺灣本土化運動和中國崛起等国内、国际局勢的變化。特別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後,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受到壓縮。1987年台湾開放兩岸探親後,两岸关系一度緩和,两岸官方、民間交流逐漸恢復。李登辉任中华民国总统以后,台湾独立运动兴起,使得两岸关系逐渐成为两岸政府、两岸民众之间的重大敏感议题。进入21世纪后,海峽兩岸的经贸活動已相當緊密,並擁有一定程度的物資及人員流通自由。2008年馬英九總統执政後,兩岸正式官方交流。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為兩岸關係的重大進展。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官方交流中斷。 當前,海峽兩岸關係不僅關乎兩岸雙方利益,还牽涉到亞太區域的情勢,乃至世界強權的戰略布局與全球安全,成為全球瞩目的焦點之一。同時,臺灣民眾不斷增強的臺灣主體意識亦與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民眾的統一意識形成碰撞,使得海峽兩岸關係愈加複雜尖銳。.

新!!: 新潮流系和海峽兩岸關係 · 查看更多 »

新台灣新聞周刊

《新台灣新聞周刊》(New Taiwan Weekly)為「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月1日成立,簡稱「本土文化」)所創立,以關懷台灣本土社會與政治發展為出發點的政論性雜誌,1996年3月1日創刊 (一說1996年3月8日陳宗逸, ,《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63期,2008年12月3日。),2008年12月3日宣布「暫時停刊」但未曾復刊。創辦人及發行人為詹錫奎(筆名「老包」),每週發行一期。.

新!!: 新潮流系和新台灣新聞周刊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市長

新北市長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最高行政首長,其前身之職務為臺北縣縣長,2010年12月25日起因應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而改制。現任市長為中國國民黨籍的朱立倫,也是首任市長。 下面除列出新北市歷任市長之外,亦溯及昔日的臺北縣縣長。.

新!!: 新潮流系和新北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THE JOURNALIST),台灣一政治類周刊,1987年3月12日創刊,每週四出版,口號是「台灣不能沒有的聲音,最犀利的新聞時事周刊」,內容為當週最熱門的政治新聞焦點與深度報導,創刊時核心人物包括從中國時報系離職的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胡鴻仁等。 《新新聞》被視為自由主義刊物,輿論導向一般認為有利於民主進步黨。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新新聞》對於民進黨的批判增加。2004年10月6日,《新新聞》第917期刊登民進黨創黨元老楊祖珺的文章,顛覆民進黨官方版黨史。 台灣許多知名的新聞從業者曾在《新新聞》任職,除了《新新聞》創刊時核心人物以外,還包括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董孟郎、專欄作家公孫策(陳哲明)、《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中天電視總經理廖福順等。 曾陸續任職《新新聞》的總編輯有:黃創夏、盧伯華、楊照。 1989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錄影帶《選舉大系》,共8輯,標榜平衡老三台選舉新聞的偏頗報導;1993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節目《選情大家看》反映各縣市選情,共147輯。 2007年,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本名朱子昭,前大圈仔)投資《新新聞》,成為《新新聞》社長。 2017年4月,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買下《新新聞》100%股權,成為《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 2017年4月23日,《新新聞》舉行30周年社慶酒會,公孫策表示,《新新聞》名稱是他告訴司馬文武的,因為「舊新聞」可以淘汰了,這是《新新聞》的精神;《新新聞》創刊時能讓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接受,是因為沒有脫離事實,從來不講非事實的部分,也就是「新聞主義」,堅持講真實的,才不會無緣無故被查禁。.

新!!: 新潮流系和新新聞 · 查看更多 »

方來進

方來進,台灣台南人,勞工運動者及政治人物。畢業於崑山工業專科學校,曾擔任台灣勞工陣線主席。1992年12月,以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身份獲選為第二屆立法委員。1997年1月20日,宣布退出台灣勞工陣線。1998年起,擔任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局長。 2005年10月,方來進因高雄捷運外勞弊案被檢調單位約談,隨後請辭勞工局局長,並重返勞工運動。同年11月,高雄地檢署偵結,方來進被依妨害公務、賭博或圖利等罪提起公訴,並求刑五年半,民進黨中央也因此案而開除其黨籍。 2006年8月,法院一審判決方來進無罪,其後民進黨中常會決議恢復其黨籍。 曾任臺灣省諮議員。.

新!!: 新潮流系和方來進 · 查看更多 »

施正鋒

施正鋒(),生於台灣台中縣,政治學學者,曾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族學院院長,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秘書長、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第一至二屆秘書長、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第三至五屆副理事長、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政治立場親近呂秀蓮,是呂秀蓮的政治顧問之一,與楊憲宏並列為呂秀蓮的兩大策士。.

新!!: 新潮流系和施正鋒 · 查看更多 »

放水

放水指竞技比赛中,对弈方中资质、实力占优的一方出于某种原因故意示弱,输给本来实力较弱一方或与其平局的现象或行为。通常的放水原因有内幕交易,照顾关系,或者利用规则的战术安排。与假球不同的一点是:放水的一方必须有胜的实力,才有水可放。.

新!!: 新潮流系和放水 · 查看更多 »

政策

政策(Policy)指政府、機構、組織或個人為實現目標而訂立的計劃。政策包含一連串經過規劃和有組織的行動或活動。推行政策的過程包括:了解及制定各種可行方案,訂立日程或開支優次,然後考慮它們的影響來選擇要採取的行動。政策可以在政治、管理、財經及行政架構上發揮作用以達到各種目標。.

新!!: 新潮流系和政策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新潮流系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政治光譜

政治光譜(political spectrum),也称政治坐标,是用作量度個人政治立場傾向(即不同意识形态)的工具。政治光譜正如一般光譜一樣,由軸線構成。大多数政治光谱都包括两大派,左派(社会主义或無政府主義倾向)和右派(保守主义倾向),这是从18世纪法国议会的坐席方向沿袭而来的。光谱的其中一端代表着最極端的無政府主义,另一端最则代表最極端的法西斯主義(威權主義)。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會在政治光譜的不同位置之上,而各个国家、地区的政治光谱也略有差异。.

新!!: 新潮流系和政治光譜 · 查看更多 »

時報周刊

《時報周刊》(China Times Weekly),簡稱「時周」、「CTW」,創刊於1978年3月5日,為台灣首創之大八開型綜合性雜誌,月刊型態發行時期名為《時報雜誌》,1986年至1988年名為《時報新聞周刊》,1988年改名《時報周刊》至今。不論是外觀形式(1997年10月2日改為大八開銅版紙、一刊二本,2007年3月2日從大八開改為菊八開、仍維持一刊二本)、報導方法、取材方向、新聞處理手法等,都是業界的先驅者。2000年代起,《時報周刊》一刊二本,一本提供讀者政治內幕、財經消費、科技新知、旅遊美食;另一本提供影劇動態、流行時尚、生活休閒等最新情報。 《時報周刊》的發行公司「時報周刊股份有限公司」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關係企業,所發行的雜誌為《時報周刊》,下屬出版公司為時周文化(已於2013年中結束營運)。作為一個綜合性期刊與叢書出版機構,《時報周刊》以讀者為導向,以大中華出版市場為目標,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流行情報與趨勢的引領,以獨家報導精神,帶領讀者挖掘新聞背後的秘辛,並積極拓展大中華出版市場的合作領域。 自第1925期(2015年1月9日出刊)起,《時報周刊》標誌由綜藝體風格改為第一代書法風格字體再行設計的款式。2016年,《時報周刊》標誌再次改版。.

新!!: 新潮流系和時報周刊 · 查看更多 »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暨省市議員選舉

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暨省市議員選舉,是中華民國臺灣省之省長及省議員與兩個院轄市(臺北市、高雄市)之市長及市議員的直接選舉,於1994年12月3日進行投票 ,中央選舉委員會。此次選舉包括首次進行的臺灣省省長直選與升格為院轄市後首次進行的臺北市市長及高雄市市長選舉,是歷來第一次全臺的一級行政區首長同時普選(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屬二級行政區首長選舉),因而意義重大,但在省市長選舉及省市議員選舉方面皆沒有牽涉到已被虛級化的福建省。.

新!!: 新潮流系和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暨省市議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2004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全面改選,本屆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由台、澎、金、馬居民及海外僑民共同選出第6屆立法委員。這場選舉是泛綠與泛藍於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以後首次對決,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第6屆立委參選登記於2004年10月12日登記截止,區域部分共387人登記,角逐包括原住民席次在內的176個席次,其中1人未通過資格審查。民主進步黨推薦129人;中國國民黨推薦103人(其中7人自新黨併入);親民黨推薦65人;台灣團結聯盟推薦40人;無黨團結聯盟推薦32人;建國黨4人;新黨推薦1人;台灣慧行志工黨1人;工教聯盟1人;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共116人。全國不分區部分,民進黨登記31人;國民黨24人;親民黨19人;台聯10人(其中一人資格不符遭撤);無盟5人。僑選部分民進黨登記6人;國民黨5人;親民黨5人;台聯1人;無盟1人。 區域部份(包括原住民選區),民主進步黨當選70席,中國國民黨61席,親民黨27席,台灣團結聯盟7席,無盟6席,新黨1席,獨立參選4席。不分區部份,民進黨16席,國民黨15席,親民黨6席,台聯4席。僑選部份,民進黨與國民黨各3席,親民黨及台聯各1席。 從政黨聯盟來看,最後選舉結果,泛藍陣營獲114席,佔總席次225席的50.67%;泛綠陣營獲101席,佔總席次44.89%;其他黨派獲10席,佔總席次4.44%。.

新!!: 新潮流系和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暨第五案、第六案全國性公民投票,也是第四次總統直選,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此項選舉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有兩組,分別為1號: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謝長廷和蘇貞昌(通稱「長昌配」),以及2號: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和蕭萬長(通稱「馬蕭配」)。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08年3月22日20時7分宣布開票結果,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及蕭萬長獲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届總統、副總統。馬英九、蕭萬長以7,659,014票當選,得票率58.45%,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票,得票率41.55%,馬英九、蕭萬長的得票數,較謝長廷、蘇貞昌多2,214,065票,更創下中華民國史上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新任總統、副總統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 本次選舉是臺灣2008年繼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後,另一場攸關社會未來走向的大型選舉。國民黨奪回失去八年的政權,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行政部門及立法院過半席次,達至「完全執政」局面。另一方面,與總統選舉投票合併舉行、涉及參與聯合國議題的兩項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皆因未達《公民投票法》所訂「領票人數達總選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之門檻而未能成案。.

新!!: 新潮流系和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

民主進步黨第十二屆黨主席選舉,於2008年(民國97年)5月18日舉行,是民主進步黨自1998年第八屆黨主席選舉以來所舉辦的第五次黨員直選黨主席。選舉方式採用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在當年的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民主進步黨推選的候選人、代理黨主席謝長廷慘敗,選舉後謝長廷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但經中央黨部挽留後決定留任至新任黨主席產生為止。 該次選舉共有三位參選人,依抽籤順序分別為:前任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前任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以及時任立法委員蔡同榮。民主進步黨於5月18日晚間宣布開票結果,蔡英文以歷屆最高的73,865票勝出,當選民主進步黨第12屆黨主席,得票率57.14%;辜寬敏以48,882票次之,得票率37.81%;而蔡同榮由於在選舉末期宣布退選,轉而支持辜寬敏,故僅獲得6,530票,得票率5.05%。蔡英文並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成為民主進步黨創黨以來首位女性黨主席。.

新!!: 新潮流系和2008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1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

民主進步黨第十三任總統提名選舉於2011年(民國100年)4月25日至4月26日舉行,是民主進步黨所舉辦的第四次總統候選人初選。初選方式採登記,登記後先行溝通協調,若無法達成協議時,由中央黨部辦理全國民意調查決定提名人選。 該次初選共有三位參選人,依抽籤順序分別為:前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許信良、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以及前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民主進步黨於2011年4月27日公布初選民調結果,蔡英文以平均支持度42.50%勝出,蘇貞昌以平均支持度41.15%次之,許信良平均支持度則為12.21%。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並於2011年5月4日正式公告提名蔡英文代表民主進步黨參與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新!!: 新潮流系和2011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2年1月14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次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五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該次選舉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民主進步黨推薦提名的蔡英文與蘇嘉全(簡稱「英嘉配」)、中國國民黨推薦提名的馬英九與吳敦義(簡稱「馬吳配」)、以及親民黨提名但以聯署方式登記參選的宋楚瑜與林瑞雄(簡稱「宋林配」)。其中馬英九以時任(第十二任)總統身份競選連任、吳敦義為時任行政院院長,蔡英文與宋楚瑜則皆以在野黨黨魁身份參選,蘇嘉全時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林瑞雄則是唯一不具任何政黨職務的候選人。此次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操守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12年1月14日21時54分宣布開票結果,馬吳配以6,891,139票勝出,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1.6%;英嘉配獲得6,093,578票次之,得票率45.6%;宋林配則以369,588票墊底,得票率2.77%。當選人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中華民國總統1996年開放直選後,除李登輝未競選連任外,陳水扁和馬英九均於第二任參選(2004年和2012年)時連任成功。.

新!!: 新潮流系和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俗稱103年中華民國九合一選舉,於2014年(民國103年)11月29日舉行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2014年1月21日。本屆選舉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直轄市(6都)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及里長,另加首屆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地方制度法於2014年1月14日經立法院修法,1月29日總統公布,新增第83條之2及第83條之4,明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由山地鄉改制者)為地方自治團體,並選出區長及區民代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亦於2014年5月13日經立法院修法,5月28日總統公布,新增第37條之1,明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應於改制前選出區長及區民代表。。並由臺灣省(11縣3市)及福建省(2縣)中,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 本屆選舉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應選名額共計1萬1130名,更有高達1萬9762位候選人登記參選。選舉結果,國內地方執政版圖巨幅震盪,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遭遇極大挫敗,由選前4都11縣市萎縮至1都5縣,在野的民主進步黨則由選前的2都4縣擴張為4都9縣市。 該次選舉有二十三個政黨參與,並有十個政黨當選直轄市及縣市議員,均創下歷屆新高紀錄。.

新!!: 新潮流系和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5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

民主進步黨第十四任總統提名選舉,原本預計於2015年3月16日至3月18日舉行,是民主進步黨所舉辦的第五次總統候選人初選。初選方式採登記,登記後先行溝通協調,若無法達成協議時,由中央黨部辦理全國民意調查決定提名人選。 然而,由於本屆初選僅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一人登記同額競選,初選協調作業、及全國民意調查也因而中止。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並於2015年4月15日正式公告提名蔡英文代表民主進步黨參與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本屆初選為續2003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以來,該黨第二度出現總統候選人初選同額競選的狀況。.

新!!: 新潮流系和2015年民主進步黨總統提名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6年1月16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其與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第六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本屆選舉總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中國國民黨推薦的朱立倫與王如玄(簡稱「朱玄配」)、民主進步黨推薦的蔡英文與陳建仁(簡稱「英仁配」)、及親民黨推薦的宋楚瑜與徐欣瑩(簡稱「宋瑩配」)。三黨均推薦不具該黨籍的副總統候選人,其中王如玄、陳建仁皆為無黨籍,徐欣瑩則為民國黨籍。本屆選舉,朱立倫同時以執政黨領袖及新北市長身份帶職參選,蔡英文、宋楚瑜、徐欣瑩皆以在野黨領袖身份競選,徐欣瑩同時亦是立法委員,王如玄曾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而陳建仁則在登記前辭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本屆選舉呈現繼上屆選舉以來,三黨主席二度同台角逐的局面;同時,亦是總統開放民選以來,首度出現正副搭檔皆屬不同黨籍、性別,及首次未有曾擔任過首都臺北市長的總統候選人。而中國國民黨在選前三個月廢止提名原先通過初選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更創下國內政黨總統提名人撤換的首例。本屆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誠信問題皆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競選期間全國民意調查顯示,英仁配以穩定幅度的差距保持領先態勢。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1月16日下午4時開票,隨著最後一票在基隆市安樂區投票所開出,在夜間10時多正式宣布選舉結果。英仁配最終以689萬4,744票當選為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6.12%;朱玄配獲得381萬3,365票次之,得票率僅31.04%;宋瑩配則以157萬6,861票墊後,但比上屆多獲得超過120萬票,得票率大幅上升10.07%至12.84%,打開民主進步黨第二次執政的局面,並創下該黨歷年最高得票,民進黨各縣市得票與對手的差距皆是所有選舉最高的。然而也是中華民國歷屆全民直選總統大選投票率最低的一次。 本屆選舉不僅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三次政黨輪替,同時蔡英文也成為台灣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統治者,中華民國首位女性、未婚、客家裔的總統,東亞史上繼韓國总统朴槿惠以來的第二位女性民選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陳建仁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任。.

新!!: 新潮流系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於2017年5月20日舉行投票,選出新一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新的黨主席任期四年,將會領導國民黨參加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2016年12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工作會議通過民国106(2017年)年4項黨職人員選舉作業期程,將訂於2017年5月20日舉行。在選舉人資格方面,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表示現有黨員、新徵黨員、回(恢)復黨籍之黨員,均應於2017年3月31日選舉公告前完成當年黨費繳交,始具連署權及投票權。新徵黨員及回(恢)復黨籍之黨員須於2017年1月20日前完成新徵或回(恢)復黨籍手續,始符合滿4個月之規定。.

新!!: 新潮流系和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十八飛鷹新潮流黨外編聯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