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斗六市和雲林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斗六市和雲林縣之间的区别

斗六市 vs. 雲林縣

斗六市(Táu-la̍k-tshī)位於臺灣省雲林縣東部,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也是雲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中心之一以及雲林主要交通中心之一。.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之间斗六市和雲林縣相似

斗六市和雲林縣有(在联盟百科)45共同点: 劍湖山世界劉建國南投縣古坑鄉台灣日治時期台西客運人文公園夜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國立斗六高級中學嘉南平原嘉義客運嘉義廳內政部光绪前瞻計畫石榴車站竹山鎮竹山鎮 (台灣)縱貫線 (南段)環球科技大學莿桐鄉西螺七嵌臺南縣臺灣省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清治時期雲林客運雲林縣市區公車雲林縣議會...雲林縣政府雲林車站虎尾鎮虎尾溪柚子林內鄉清朝湖山寺斗南鎮斗六南聖宮斗六交流道斗六廳斗六車站斗六棒球場日統客運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劍湖山世界

劍湖山世界(Janfusun Fancyworld)是臺灣知名遊樂園,位於雲林縣古坑鄉劍湖附近,綜合「休閒、遊樂、文化、科技」四大功能。全園佔地面積60多公頃,主要大型熱門活動常見為痛車,為嘉義耐斯企業旗下之大型遊樂園。和義大世界、六福村、九族文化村並稱臺灣遊樂園的「一三六九」。.

劍湖山世界和斗六市 · 劍湖山世界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劉建國

劉建國(Liu Chien-Kuo,),臺灣政治人物,雲林縣斗六市人,民主進步黨籍,曾任斗六市民代表及雲林縣議員,現任為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劉建國和斗六市 · 劉建國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南投縣和斗六市 · 南投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古坑鄉

古坑鄉位於臺灣雲林縣東南端,是目前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以全國數一數二多的落雷,以及生產古坑咖啡而聞名。.

古坑鄉和斗六市 · 古坑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台灣日治時期和斗六市 · 台灣日治時期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台西客運

臺西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西客運,前身為西崙自動車株式會社,會址設於西螺鎮,於1927年創立。為擴大組織,以西崙自動車株式會社為主體,合併臺西自動車株式會社、臺灣軌道動株式會社及中南自動車合資會社,稱為西崙自動車株式會社,會址設於虎尾鎮。1943年2月經股東常會決議改為臺西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1946年4月改為臺西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改為臺西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公司名稱始告確定。 目前主要經營公路客運與國道客運 ,有兩條國道客運與台中客運聯營。曾經代駛統聯客運台北─臺西線。.

台西客運和斗六市 · 台西客運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人文公園夜市

人文公園夜市,簡稱人文夜市或斗六夜市。為臺灣雲林縣斗六市的流動型夜市,雲林縣最大的夜市。地點位於明德路與公理路間,在雲林科大對面的空地,於每週六營業。.

人文公園夜市和斗六市 · 人文公園夜市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英語: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縮寫:NYUST),簡稱雲科大。1989年奉教育部成立籌備處,1991年國立雲林技術學院正式成立開始招收高職畢業生,1997年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和斗六市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國立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

國立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是一所位於台灣雲林縣的國立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簡稱為斗六家商。學校地址在雲林縣斗六市成功路120號。校地面積為4.2817公頃。現任校長為許永昌。.

國立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和斗六市 · 國立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國立斗六高級中學

國立斗六高級中學,簡稱斗六高中,舊稱省斗中,別稱綠城,創立於1946年,1954年8月奉令改為省立斗六中學,簡稱省斗中。1999年2月1日,更名為國立斗六高級中學。.

國立斗六高級中學和斗六市 · 國立斗六高級中學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是位於台灣西南部的平原,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其範圍包括雲嘉南及高雄市的二都一市二縣,總面積約4,500平方公里。.

嘉南平原和斗六市 · 嘉南平原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嘉義客運

嘉義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hiayi Bus Company, Ltd.),簡稱:嘉義客運或嘉客,在地人又稱為林子抱(台語:Lim-á-phō;即林抱,創辦人姓名)或客運的(台語:Kheh-ūn-ê),於1950年3月13日奉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核准成立於嘉義市東區。主要經營公路客運,曾經營過嘉義市公車及嘉義縣市區公車,目前也負責經營嘉義BRT。.

嘉義客運和斗六市 · 嘉義客運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嘉義廳

嘉義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劃分台南縣為嘉義、鹽水港、台南、蕃薯藔、鳳山、阿猴等六廳。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嘉義廳合併原斗六廳之大部分(除林圯埔併入南投廳外)、鹽水港廳之北半部,管轄範圍東至玉山,西臨大海,南至急水溪為界,北至斗六街林內。管轄36堡、12支廳、63區長役場、555街庄。 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權限,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嘉義廳與台南廳合併為台南州。.

嘉義廳和斗六市 · 嘉義廳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

內政部是部分國家政府管理國內重要政務的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名稱,一般包括警察和內部保安、災害管理、管理地方自治事務、選舉、公共行政、入境及移民歸化事務等。但部分國家並沒有內政部的設置,包括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將國家的內部政務,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警察通常歸内政部指挥。.

內政部和斗六市 · 內政部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光绪和斗六市 · 光绪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前瞻計畫

#重定向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前瞻計畫和斗六市 · 前瞻計畫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石榴車站

石榴車站位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

斗六市和石榴車站 · 石榴車站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竹山鎮

竹山鎮可以指:.

斗六市和竹山鎮 · 竹山鎮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竹山鎮 (台灣)

竹山鎮位於台灣南投縣西南隅,行政屬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建有雲林縣舊城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面積達247.3339平方公里,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

斗六市和竹山鎮 (台灣) · 竹山鎮 (台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縱貫線 (南段)

縱貫線(南段)是指縱貫線從彰化車站至高雄車站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沿途大多為平原及少部分丘陵地形。.

斗六市和縱貫線 (南段) · 縱貫線 (南段)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環球科技大學

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TransWorld University),簡稱環球科大,位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的一所私立科技大學,1989年,前中國醫藥學院院長郭榮趙先生應當時雲林縣縣長許文志先生之邀,於雲林縣設校。1992年,奉教育部函核准立案招生,校名為「環球商業專科學校」。現設有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二技、四技、二專、進修學院及進修專科學校等多種學制。.

斗六市和環球科技大學 · 環球科技大學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莿桐鄉

莿桐鄉位於台灣雲林縣東北部,台1線貫穿全鄉,便捷的路網連接西螺交流道、虎尾交流道僅數分鐘車程,其地理位置優越。鄉內面積最大的村落五華村因位於濁水溪南岸,地廣人稀,屬於偏遠地區。本鄉居民多以務農為業,是典型的「農業鄉」。.

斗六市和莿桐鄉 · 莿桐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西螺七嵌

七欠又稱為西螺七嵌(詔安客語客拼:seˇ leˋ cidˊ kiam^)(其中嵌字也有誤作崁或坎,其原始名稱僅有七欠、並無冠上「西螺」兩字),是在台灣雲林縣西螺、二崙、崙背地區定居的張廖家族的子孫按照其居住地所劃分的七個區,同時也是指在這七個區域流行的某些武功門派。.

斗六市和西螺七嵌 · 西螺七嵌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臺南縣

臺南縣為中華民國已經廢止的行政區,位於臺灣西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臺南縣又稱南瀛,瀛為大海、大水之意,地勢東部高聳,西部平坦,位於臺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東臨中央山脈的前山地帶,西臨臺灣海峽,北接嘉義縣,南與臺南市、高雄縣為界。五都升格前,全縣面積 2,016平方公里,全國排名第九,耕地面積達九萬多公頃,在全國排名第一;人口約110.4萬,佔全國第八。而此地區同時也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方。2009年6月29日,中華民國行政院審議通過「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並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新成立的臺南直轄市。.

斗六市和臺南縣 · 臺南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斗六市和臺灣省 · 臺灣省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管理局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灣鐵路局、臺鐵局、臺鐵,或逕稱為鐵路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灣鐵路,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第5頁;若含非營業路程的路線里程,路線長度可達1114.5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P94)。,並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準成員。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朝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斗六市和臺灣鐵路管理局 ·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斗六市和臺灣清治時期 · 臺灣清治時期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雲林客運

雲林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林客運,於2015年10月5日核准成立,2015年11月19日公佈首條營運路線,2015年12月1日開始經營雲林縣市區公車201路線(本路線為雲林縣高鐵快捷公車)。初期向凱勝綠能科技採購電動公車一台(EAA-601),其餘5台車輛分別向屏東客運與南台灣客運租用(397-BB、398-BB、902-QQ、905-QQ與521-GG)。2016年1月1日起增加停靠「虎尾惠來」站,2016年2月5日起車隊全面使用電動公車。目前共有6台電動公車,原5台租用車歸還給屏東客運與南台灣客運,成為全台灣第一家高鐵快捷公車全面使用凱勝綠能K9電動車的業者。.

斗六市和雲林客運 · 雲林客運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市區公車

雲林縣市區公車,是由雲林縣政府工務處作為主管機關的市區公車路線,由台西客運及雲林客運營運;營運範圍涵蓋斗六市、虎尾鎮及莿桐鄉。.

斗六市和雲林縣市區公車 · 雲林縣和雲林縣市區公車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議會

雲林縣議會是中華民國雲林縣的最高立法機關,位於雲林縣斗六市。目前為第十八屆縣議會,自2014年12月25日就任,現任議長為國民黨的沈宗隆、副議長為民進黨的蘇俊豪。.

斗六市和雲林縣議會 · 雲林縣和雲林縣議會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Yunlin County Government)是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雲林縣的自治監督機關本為臺灣省政府,但臺灣省虛級化後,臺灣省政府的業務與功能被大幅縮減,雲林縣的自治監督機關亦改為行政院各部會(主要是中華民國內政部)。雲林縣政府也是轄下各鄉、鎮、市的地方自治監督機關。.

斗六市和雲林縣政府 · 雲林縣和雲林縣政府 · 查看更多 »

雲林車站

#重定向 高鐵雲林站.

斗六市和雲林車站 · 雲林縣和雲林車站 · 查看更多 »

虎尾鎮

虎尾鎮為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下轄的一個鎮,位在該縣中央,是雲林縣第二大城,又因產業活動而有「糖都」和「巾都」的稱呼。 漢人在虎尾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而在日治時期始快速發展。今天的虎尾鎮由於高鐵設站,成為雲林發展重點地帶。.

斗六市和虎尾鎮 · 虎尾鎮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虎尾溪

虎尾溪,是台灣雲林縣境內一條河川,屬北港溪水系,位於北港溪上--河段,河長12公里。虎尾溪發源於林內鄉七星嶺,流經斗六市、斗南鎮和虎尾鎮等地,為大埤斗南與土庫虎尾的界河,也是斗六與莿桐的界河。其下游稱為北港溪,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 虎尾溪以流經虎尾段上的虎尾鐵橋而著名,該橋原為舊時糖業鐵路營業線雲虎線(斗六=斗南=虎尾)的一段,隨著糖鐵撤廢而沒落。.

斗六市和虎尾溪 · 虎尾溪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柚子

柚(學名:Citrus maxima)是芸香科柑橘屬果树,其特征与柑橘相同。柚的果实称为柚子,又名香欒、朱欒、內紫、条、雷柚、碌柚、胡柑、臭橙、臭柚、抛、苞、脬、文旦(《漳州府志》:“柚最佳者曰文旦,出長泰縣,色白,味清香,風韻耐人。” 《群芳譜·果譜十二·柚》:“又有名文蛋名仁崽者,亦柚類也。”),广泛分布於东南亚、台灣及中国的长江以南、河南等地,生长於海拔600-1400米的地区,多见於河谷、丘陵、山坡、民居附近,常用於栽培。该种栽培种数量众多,如玉环文旦、文旦柚、坪山柚、沙田柚、暹罗柚、蜜柚、胡柚、四季柚等。一般在中秋節前採收、作為中秋拜月、餽贈親友的禮品。。.

斗六市和柚子 · 柚子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林內鄉

林內鄉(台語:Nâ-lāi Hiong)位居臺灣雲林縣東北端,東臨南投縣竹山鎮,以清水溪為界;北接彰化縣二水鄉,以濁水溪為界;西鄰雲林縣莿桐鄉;南毗雲林縣斗六市。全鄉依山傍水、沃野千頃,是雲林縣東北屏障,也是嘉南平原北路要衝,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斗六市和林內鄉 · 林內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斗六市和清朝 · 清朝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湖山寺

湖山寺,又稱湖山岩,是位於臺灣雲林縣斗六市的觀音寺。.

斗六市和湖山寺 · 湖山寺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斗南鎮

斗南鎮是臺灣雲林縣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雲林縣南端,是雲林的交通中心,氣候溫和且境內交通四通八達,為雲林地區重要農業鄉鎮之一。.

斗六市和斗南鎮 · 斗南鎮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斗六南聖宮

斗六南聖宮,簡稱南聖宮,位於臺灣雲林縣斗六市,為鸞堂體制的關帝廟。.

斗六南聖宮和斗六市 · 斗六南聖宮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斗六交流道

斗六交流道為台灣國道三號的交流道,位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與林內鄉交界,指標為260k。.

斗六交流道和斗六市 · 斗六交流道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斗六廳

斗六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將原先的台中縣分為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等五廳,斗六廳治設於斗六堡斗六街,管轄斗六堡、溪洲堡、他里霧堡、沙連堡、鯉魚頭堡、西螺堡、打貓東頂堡、打貓北堡、大槺榔東頂堡、尖山堡、海豐堡、布嶼堡、大坵田堡、白沙墩堡、蔦松堡。設立林圯埔(1901年設有勞水坑支廳,於1904年併入林圮埔支廳)、土庫、西螺、北港、下湖口、崙背等六支廳。 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合為十二廳,斗六廳廢止,林圯埔支廳(沙連堡、鯉魚頭堡)併入南投廳,其餘併入嘉義廳。 Category:雲林縣歷史 Category:日本的廳.

斗六市和斗六廳 · 斗六廳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斗六車站

斗六車站位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在台灣,所有與所在地縣市同名的車站,都是由臺鐵經營的縣市主車站,本站是唯一的例外,以雲林縣縣治斗六市作為雲林縣的主車站名稱,至於高鐵雲林站則是位於虎尾鎮的高鐵站,已於2015年12月1日完工啟用。.

斗六市和斗六車站 · 斗六車站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斗六棒球場

斗六棒球場位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朱丹灣地區,原本以坐落地區命名為「朱丹灣棒球場」,但因地方居民對此命名有疑義,考量到整體地理名稱和知名度,經過重新票選命名為「斗六棒球場」。.

斗六市和斗六棒球場 · 斗六棒球場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日統客運

日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SOLAR bus),簡稱日統客運,成立於1996年4月25日,總公司位於雲林縣斗六市,主要經營雲林縣、嘉義縣的公路客運及雲嘉地區與台北間的國道客運。.

斗六市和日統客運 · 日統客運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斗六市和雲林縣之间的比较

斗六市有116个关系,而雲林縣有25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5,杰卡德指数为12.26% = 45 / (116 + 251)。

参考

本文介绍斗六市和雲林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