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文友通訊和鍾肇政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文友通訊和鍾肇政之间的区别

文友通訊 vs. 鍾肇政

文友通訊:一份在1950年代出現的油印性小型文學刊物。由陳火泉、廖清秀、鍾肇政、鍾理和、李榮春、施翠峰、許炳成(筆名:文心)等一群熱心文學創作的台籍作家組成。該刊主要的作用在:刊登同仁已發表之作供其他成員評閱、刊登同仁評論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告知徵文訊息及同仁的動態。這份刊物的壽命很短,但是發起這份刊物的台籍作家卻在編輯、傳閱刊物的過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也就是成員相互之間的凝聚感;這樣的凝聚感對照當時政治肅殺、人人自危的情況,顯得突出、可貴。. 鍾肇政(),台灣小說作家,為台灣客家人,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市龍潭區)。早年入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兵役期間因高燒不退造成聽力障礙。戰後就讀台大中文系僅兩天即輟學。原因之一為聽力障礙,上課時須將桌椅搬到教授旁邊才能聽課;然而,因教授口音而難以適應。另一原因為考進台大中文系後,才發現課程內容多是四書五經、唐宋古文八大家等,而鍾肇政感興趣的是現代文學。2015年因長期對社會有貢獻榮獲台灣大學頒發人文藝術類傑出校友獎章。在台尊稱其為台灣文學之母,與賴和相互輝映。 鍾肇政曾任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東語系講師、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1966年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1979年獲得吳三連文藝獎,1986年獲台美基金會成就獎,1992年獲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1999年獲台灣文學家牛津獎、國家藝術基金會文藝獎,2000年李登輝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2001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2003年及2004年陳水扁總統先後頒發第二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二等卿雲勳章,2016年獲第35屆行政院文化獎。獲獎之多,為台灣前輩作家之最,證明了鍾肇政確實是台灣文學界實力最雄厚、創作力最旺盛的偉大文學家。 鍾肇政長年筆耕不輟,在台灣文壇與葉石濤齊名,兩人被並稱為「北鍾南葉」。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已出版《鍾肇政全集》38冊。長子鍾延豪也是作家,1985年因車禍去世,生前出版短篇小說集《金排附》及《華西街上》。鍾肇政也是「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

之间文友通訊和鍾肇政相似

文友通訊和鍾肇政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鍾理和陳火泉陳芳明李榮春

鍾理和

鍾理和(),筆名江流、里禾、鍾錚、鍾堅,是一位出身臺灣六堆的客家籍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中篇小說《雨》及短篇小說《原鄉人》、《貧賤夫妻》等,一生創作共計長篇小說一部、中篇小說七部、短篇小說四十一篇,還有部分詩歌和散文等。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文友通訊和鍾理和 · 鍾理和和鍾肇政 · 查看更多 »

陳火泉

陳火泉,台灣彰化縣鹿港鎮人,台北州立台北工業學院(現今台北科技大學之前身)畢業,曾任於台灣製腦株式會社、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林務局,退休後專事寫作。.

文友通訊和陳火泉 · 鍾肇政和陳火泉 · 查看更多 »

陳芳明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文友通訊和陳芳明 · 鍾肇政和陳芳明 · 查看更多 »

李榮春

李榮春,宜蘭縣頭城鎮人,臺灣小說家,曾經創作《祖國與同胞》作品。.

文友通訊和李榮春 · 李榮春和鍾肇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文友通訊和鍾肇政之间的比较

文友通訊有22个关系,而鍾肇政有6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4.88% = 4 / (22 + 60)。

参考

本文介绍文友通訊和鍾肇政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