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和燕樂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教坊和燕樂之间的区别
教坊 vs. 燕樂
教坊是由唐到清,管理宮庭中演出音樂舞蹈及戲劇的組織。由於教坊中的女藝人為舞優,也被稱作宮妓,是廣義的妓女中的一種,因此到宋元以後,民間的妓院,尤其是女樂演出的場所,有時亦被稱作教坊。. 燕樂又稱為宴樂或讌樂,是指在東亞宮廷宴會所用的音樂,與禮儀用音樂雅樂相對。燕乐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 隋朝统一以後,邊疆各民族和中原的音調融匯,宫廷燕樂中均以法曲為主,后制定了《七部樂》:一、《清商伎》;二、《国伎》;三、《龟兹伎》;四、《安国伎》;五、《天竺伎》;六、《高丽伎》;七、《文康伎》。隋大业中(公元605-618年间),增《疏勒伎》和《康国伎》,同时将《文康伎》改为《礼毕》,改《国伎》为《西凉伎》,遂成《九部乐》。 唐初宫廷乐舞继承隋制,《九部乐》基本保持原貌。公元618年时,已将歌颂唐朝兴盛的《燕乐》列为首部,去《天竺》,增加《扶南》,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宴群臣,加奏《高昌伎》,始成《十部乐》。 除其中两部乐舞,即《燕乐》、《清商》属中原汉族风格,其余八部均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乐舞。舞者服饰均为美化的民族服装。经过宫廷的整理,有一定的演出制度与规范,所有乐曲及乐工人数、服饰,所用乐器及采用何种歌曲、舞曲、解曲等, 均有所规定。 到了唐玄宗(公元712-756年)的时候,又根据表演方式,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立部伎》是在室外表演的,《坐部伎》是在室内表演的。其曲目大都是公元六至八世纪时大曲的新作。属于《立部伎》的有 《安乐》、 《太平乐》、 《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等八曲;属于《坐部伎》的有 《乐》(含《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 《长寿乐》、 《天授乐》、 《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等六曲。所用的伴奏乐器多是龟兹和西凉等少数民族的乐器。 除法曲、教防授曲以外,还有一些与宗教文学,如《步虚曲》、《望仙门》、《瑶池宴》、《凤凰台上忆吹箫》、《华胥引》、《金人捧露盘》、《鹊桥仙》等。唐高宗以後,燕樂之名益廣,盛唐時设有专门的乐舞机构,如太常寺、梨园、教坊等,谢阿蛮、李可及都是專業的樂工。.
之间教坊和燕樂相似
教坊和燕樂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太常寺,唐,雅乐。
太常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
太常寺和教坊 · 太常寺和燕樂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唐朝.
唐和教坊 · 唐和燕樂 · 查看更多 »
雅乐是儒家六藝之一黃炳寅,1982,《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旣謂雅歌自有雅樂,這些音樂在早年乃是六藝基本課之一,士大夫書香子弟齠齡學樂誦詩,習以爲常,所以研究廟樂郊祀,民歌整理過程時每見歷代帝王什九深諳這些學問。孔子興禮樂在樂器方面極爲講究,鐘鼓絲弦金石與跑竹管革之區别甚至用尊卑觀念加以認定。”,雅樂作為「正樂」需雅化或改造各地俗樂,去繁聲存骨幹以易統一風格來用作周朝宗廟祭獻和朝廷的使用。 相對於雅樂的正,鄭國音樂的「鄭聲」具有負面價值意義,朱熹認識到《詩經》有「雅鄭邪正」之別。 近代亞洲各國積極從事雅樂復興,包括日本、韓國、琉球、越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在2009年開始現代雅樂復興計畫 。中華民國1966年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採用明制來復原明制孔廟雅樂,而台灣雅樂在清朝及日治時代則以清制孔廟雅樂為主。在樂器復原的過程中,台灣台南孔廟的雅樂十三音、河北的南音會,和琉球御座樂都有相似之處陳焜晉 ,。.
教坊和雅乐 · 燕樂和雅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教坊和燕樂的共同点。
- 什么是教坊和燕樂之间的相似性
教坊和燕樂之间的比较
教坊有45个关系,而燕樂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5.08% = 3 / (45 + 14)。
参考
本文介绍教坊和燕樂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