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揭阳市和汕头市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揭阳市和汕头市之间的区别

揭阳市 vs. 汕头市

揭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东接汕头市、潮州市,北连梅州市,西邻汕尾市,南临南海。地处韩江三角洲西部,粤东沿海丘陵与榕江冲积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谷地与平原相间,分布不均,西北、西南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为榕江和滨海平原区。西北部为莲花山脉,中南部为大南山、小北山。榕江横贯市境中北部并流经市区,中部为练江,南部为龙江,均自西向东流入南海。全市总面积5265平方公里,人口605.89万。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侨乡,有华侨320多万人,遍居世界各地,还有归侨、侨眷180万人,亦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 汕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以《立法法》确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西邻揭阳市,北接潮州市,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南滨南海。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韩江三角洲平原,韩江、榕江、练江的入海口,东部为广东省最大岛屿南澳岛。全市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人口555.21万,为著名侨乡。.

之间揭阳市和汕头市相似

揭阳市和汕头市有(在联盟百科)37共同点: 厦深铁路县级行政区南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市辖区广东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广东省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列表广东省各地级市面积列表广梅汕铁路侨乡地级市北回归线國民政府副热带季风气候粤东练江韩江三角洲莲花山脉揭西县揭阳市梅州市榕江汕头市汕尾市汉族深汕高速公路...潮州市潮州话惠来县海峡西岸经济区普宁市206国道324国道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厦深铁路

厦深铁路是中国一条连接福建省厦门市与广东省深圳市的铁路,厦深铁路是杭福深客运专线的一部分,是中国铁路“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中的“一纵”中的一部份。厦深铁路全长502.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约为417亿元人民币。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输送能力将达旅客列车120对/日,货运1200万吨/年。由中國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 福建段于2007年11月23日動工興建,广东段于2008年1月6日动工。全线於2013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厦门到深圳全程票价一等票280元、二等票180元。 厦深铁路沿线经过厦门、漳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8个地级市。由于经济特区汕头城区被绕过了,故新建汕头站到潮汕站联络线。另外,除了汕头联络线之外,还将建设梅州联络线,即梅州到潮汕站高铁。.

厦深铁路和揭阳市 · 厦深铁路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县级行政区

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县级行政区指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行政区划单位的总称,其管辖乡级行政区。为乡、镇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随着行政督察区名称的变更,除各直辖市均隶属于专区(行政督察专区)、地区或地级行政区,现除各直辖市、海南省直管县外均为地级行政区的下一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和揭阳市 · 县级行政区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国南海,是位於东南亚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陆、台灣、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各國所环绕,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

南海和揭阳市 · 南海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揭阳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得出全国共计12.953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等七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揭阳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中国政府在2010年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距上次普查相隔10年时间,与前五次人口普查只调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口相比,此次普查首次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纳入普查对象。此次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进行登记调查,于2010年11月10日结束。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全国总人口共计13.705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性等八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揭阳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是人口統計中的一個名詞。指實際居住在某地區滿特定時間(例如在中國的統計中是以半年,在日本則一般是3個月)的人口總數。與戶籍人口不同之處在於,計算常住人口時,要將戶籍人口扣除流出去該地區達某特定時間以上(例如半年)的流動人口,再加上流入當地已經過特定時間(例如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 category:人口.

常住人口和揭阳市 · 常住人口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市辖区

市轄區(常簡稱為區)为現代社會中對城市中所設行政區劃单位類型的泛稱。本條目以講述華語圈的市轄區為主。.

市辖区和揭阳市 · 市辖区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广东省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收录各主要年份广东省地级行政区(仅有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和人均GDP指标,当年数据参考次年下半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地级区划单位GDP总量指标每隔5年的经济普查有调整。.

广东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和揭阳市 · 广东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广东省和揭阳市 · 广东省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列表

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列表列出广东省21个地级市历年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人口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为人口普查数字,非人口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字。户籍人口为公安机关统计的户口登记人数。各年的人口数据收录于次年出版的《广东统计年鉴》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列表和揭阳市 · 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列表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各地级市面积列表

广东省各地级市面积列表列出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土地面积。根据国务院決定,广东省自2007年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797.05万公顷,各地级市的土地面积已收录于《广东统计年鉴》。.

广东省各地级市面积列表和揭阳市 · 广东省各地级市面积列表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广梅汕铁路

广梅汕铁路,是一条连接广州、梅州及汕头的铁路线路的通称,横贯中国广东中部和东部,跨越17个市县,总长度480公里,1991年5月31日开工,1995年7月20日全线贯通,12月28日通车。广州至常平段经由广深铁路三、四线,常平至龙川段现为京九线区段,龙川经畲江站至支线梅州站段现为漳龙线区段,畲江至汕头段则畲汕线。 铁路营运方面,原由国营的广州铁路集团的子公司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2016年被广深铁路股份并购。现时所有列车均由韶山8型電力機車或和谐1B型電力機車(廣州東至龍川)及柴油机车(龍川至梅州,畲江至汕头)牵引。.

广梅汕铁路和揭阳市 · 广梅汕铁路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侨乡

侨乡,主要是指中国某些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一般不以省级地区来划分。广东和福建有很多县历史上旅居海外的华侨较多被称为侨乡。而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省區等都是公認的僑鄉。 国内比较著名的侨乡有广东的江门和潮汕地区,福建的泉州和福州,浙江的青田等。这其中以广东江门,福建晋江和福清,浙江青田最为出名。.

侨乡和揭阳市 · 侨乡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地级市

地级市,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級行政区划,因层次上与“地区”相同而稱為地級市,属于地级行政区的一种。自1983年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省辖市之称。至1986年,“地级市”达到166个,占地级行政区的51%,取代“地区”和“盟”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截至2017年9月,地级市数量稳定下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仅有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达到294个,占88%。.

地级市和揭阳市 · 地级市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垂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点,将这些点连起来的假想线便叫「北回歸線」,以西元2014年夏至日為準,其位置约在北纬23度26分14.675秒。相對的,南纬23度26分14.675秒則為「南回歸線」。 因為地球會進行自转,所以會产生昼夜更替的現象,但地球的自转轴其实并不是正的,而是与繞太陽公转的轨道面(黃道面)呈约66.55°的夹角,稱乎「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并非一直正對著赤道带,而是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的區間之内移动,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之后向北移,于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到达约北纬23°26′,隨后便转向南移,于秋分日(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并继续南移,于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到达南纬23°26′,隨后再度轉向北移动,于次年春分日再度回到赤道。所以太阳直射点看起来就像是在到达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後,立即掉头往赤道的位置回返。 二千多年前西方人观测到北回归线时,其夏至日位置正处在天空中黄道十二宫的巨蟹座(Cancer)方位,从此回归远处,故称“巨蟹座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但由于地球傾斜軸的歲差运动,在1989年已經移动到金牛座位置。 正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公转时,在一年之中,太阳直射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斷變換,才形成了四季更迭。無論北半球或者南半球,只要接受太阳直接照射的時間比較長,就是该半球区域的夏季。北回归线就是北半球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上限,具有重要科学和人文意义,因为地球大部分位於海平面以上的陸地都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回归线与人类接触更显紧密,它是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目前的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亦同)位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76年第1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确定的,它只是一个以方便教学和理解为目的的参考值,并非北回归线的准确地理位置。实际上,受岁差、章動和极移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南、北回归线位置并非固定不变。以北回归线为例,它的纬度上限:北在北纬24°14′39″,南在北纬22°37′56″,相差约180公里,往复周期约为37,158年。目前北回归线正每年向南移动大约0.47秒,约14.4米,已于2009年夏至日经过周期中点,即23度26分17秒,并继续南移,直到公元11300年到达最南点时才会再北返。因此各地所立的北回归线界碑实际上没有天文意义,但研究北回归线的变化周期則具有重要天文、地理和历史人文意义。 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或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緬甸联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利比亞國、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国、馬利共和國、茅利塔尼亞伊斯兰共和国、巴哈馬聯邦、墨西哥合眾國、西撒哈拉、中華民國等。.

北回归线和揭阳市 · 北回归线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和揭阳市 · 國民政府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暖湿润。主要分布于纬度在20~40之间的大陆东部。.

副热带季风气候和揭阳市 · 副热带季风气候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粤东

粤东,指广东東部,其涵义较固定,包括以下地级市:潮州、汕头、揭阳、梅州、汕尾,但客家地区的梅州、惠州、河源(有时计入粤北)。廣東可劃分為四片區域: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

揭阳市和粤东 · 汕头市和粤东 · 查看更多 »

练江

练江可以指:.

揭阳市和练江 · 汕头市和练江 · 查看更多 »

韩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是廣東省東部韓江下游所形成的沖積平原。韩江三角洲本来只是粤东地区的一个海湾,由于韩江在上中游携带大量泥沙,在注入南海时逐渐在河口形成一片三角洲平原。韩江三角洲远在公元前500年已初步形成。如今,它北起潮州市区,东北至汕头澄海区盐鸿镇,西南延伸到潮安县南部。面积大约1,000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将近400万人口,集中了潮州、汕头两个市区,是潮汕文化的中心。工农业均比较发达,盛产著名的潮州柑,潮州陶瓷也是享誉全国。汕头市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开放的五大经济特区之一。 Category:广东地理 Category:韩江水系.

揭阳市和韩江三角洲 · 汕头市和韩江三角洲 · 查看更多 »

莲花山脉

莲花山脉,古称揭阳山或揭阳岭,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东北起于粤、闽两省边境大埔县阴那山一带,西南止于大亚湾惠州水底山一带,並接入深圳梧桐山及香港北區紅花嶺,长约400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为东江、梅江与沿海独流入海河流的分水岭。高峰有丰顺县的铜鼓嶂(1560米)、莲花山(1337米)、阴那山(1297米)等。 蓮花山名稱的由來是因世居於此環境的客家人在其先民自中原南下遷徙過程中,翻山越嶺揚首仰望山脈的崚線,狀似蓮花向上托起之態,故以蓮花山稱之。 Category:广东山脉.

揭阳市和莲花山脉 · 汕头市和莲花山脉 · 查看更多 »

揭西县

揭西县是中国广东省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县人民政府驻河婆街道。.

揭西县和揭阳市 · 揭西县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揭阳市

揭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东接汕头市、潮州市,北连梅州市,西邻汕尾市,南临南海。地处韩江三角洲西部,粤东沿海丘陵与榕江冲积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谷地与平原相间,分布不均,西北、西南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为榕江和滨海平原区。西北部为莲花山脉,中南部为大南山、小北山。榕江横贯市境中北部并流经市区,中部为练江,南部为龙江,均自西向东流入南海。全市总面积5265平方公里,人口605.89万。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侨乡,有华侨320多万人,遍居世界各地,还有归侨、侨眷180万人,亦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

揭阳市和揭阳市 · 揭阳市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梅州市

梅州(官方音译:Meizhou,传统外文[邮政式拼音]:Meichow、Kayi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處,东北部与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南部与广东省的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梅州市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獲尊为“世界客都”。 梅州名称由来有所争议。有说当地多梅,有“十里梅花”之称;據清康熙《程鄉縣志》说此地为汉初将領梅绢之封邑。但这些说法均未有确切依据。而据《光绪嘉应州志》,梅州是因本地有“梅峰”山、“梅溪”水而得名。.

揭阳市和梅州市 · 梅州市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榕江

榕江可以指:.

揭阳市和榕江 · 榕江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汕头市

汕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以《立法法》确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西邻揭阳市,北接潮州市,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南滨南海。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韩江三角洲平原,韩江、榕江、练江的入海口,东部为广东省最大岛屿南澳岛。全市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人口555.21万,为著名侨乡。.

揭阳市和汕头市 · 汕头市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汕尾市

汕尾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頻南海。市境东邻揭阳市,北临梅州市、河源市,西界惠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與粤东沿海丘陵区的結合部,東距汕頭市160公里,西距深圳市12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有莲花山脉,东南为低山丘陵和滨海平原。螺河、黄江等从北向南流入南海,海岸线约455公里,拥有沿海多个岛屿。总面积4,862平方公里,人口302.16万。.

揭阳市和汕尾市 · 汕头市和汕尾市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揭阳市和汉族 · 汉族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深汕高速公路

深汕高速公路是由中國廣東深圳通往中國廣東汕頭的高速公路,于1996年11月8日通车,起於深圳龍崗區荷坳,接機荷高速公路,終於汕頭海湾大桥接汕汾高速公路。 全線分為東、西兩段,西段由深圳龍崗至汕尾陸豐,全長146公里,東段由汕尾陸豐至汕頭達濠,全長140公里,限速為100km/h,雙向四線行車並有緊急停靠,沿線設有多座出入口,分別為龍崗、淡水、沙田、凌坑、白雲、白雲仔、鲘門、長沙灣、埔邊、霞湖、內湖、東港、隆江、惠來、仙庵、田心和平、海門、河浦、達濠及澳頭。 深汕高速公路現已成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之中G15沈海高速公路的一部份。.

揭阳市和深汕高速公路 · 汕头市和深汕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潮州市

潮州市(官方音译:Chaozhou,拉丁化:Chauchowfu/Teochew,廣東拼音:Chiucho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与福建省比邻,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同时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等称号。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州市文物古迹众多,截止至2010年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广东文物古蹟荟萃之地。潮州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 潮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之一,对外开放旅游城市,闽、粤、赣边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2014年末户籍人口为268.8万人。 潮州市是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享有”南国邦郡“、“文化橱窗”、”华侨之乡“、“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揭阳市和潮州市 · 汕头市和潮州市 · 查看更多 »

潮州话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潮州話屬閩南語潮汕片,是潮汕民系的母語,在海外的潮汕民系聚居的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仅次于粤语和闽台片闽南语。 潮州话这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潮州话即潮汕話,指整个闽南语的潮汕片(),通行于潮汕地區,即廣東省東部的潮州市、汕頭市、揭阳市以及梅州市管辖的豐順縣。狭义的潮州话指潮州市通行的潮汕话方言,也是潮汕片传统上的代表方言。 潮州話在英文被稱為 或者,分别是“潮州”兩字在潮州話和在粤语中的音譯。在历史上,整个潮汕地区都属于潮州府辖境之内,因此仍有不少詞典、專著等學術著作将整个潮汕片方言统称为“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便是基於汕頭話為標準編纂的,而《潮汕大字典》則是基於潮州府城音。現今潮汕一帶多以“潮汕話”來稱呼潮汕片方言。.

揭阳市和潮州话 · 汕头市和潮州话 · 查看更多 »

惠来县

惠来县(官方音译:Huilai,传统外文:Hweilai)在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全县陆地总面积为104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82公里,是揭阳市唯一的海上交通门户。全县人口114万,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9%。邮政编码515200。县人民政府驻惠城镇。惠来石碑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为广东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

惠来县和揭阳市 · 惠来县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经济区或海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提出的的战略构想。2009年5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经过进一步修改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发布。 2009年5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4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文发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要将海峡西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五大中心城市。。 2011年7月29日上路的福建省內的9個城市居民赴金門、馬祖和澎湖個人遊,不得中轉至台灣本島(俗稱:小三通自由行)。2012年8月28日,再開放海西地區11個城市(包括浙江的溫州、衢州、麗水,江西的贛州、撫州、上饒、鷹潭以及廣東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居民赴金馬澎自由行政策。截至目前開放了20個城市。中華民國陸委會表示,經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評估,從2015年1月1日起,從中國大陆內地到金門、馬祖和澎湖(不含中轉到台灣)將可辦理落地簽入境。.

揭阳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 · 汕头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 · 查看更多 »

普宁市

普宁市(官方音译:Puning,传统外文:Poleng)是中国广东省揭阳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广东东部,潮汕平原西缘,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南隅,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35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逾180万旅外华侨的祖籍地《广东年鉴》(2008年),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广东年鉴社,2008年出版。1988年被纳入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关于扩大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8年6月18日,1993年因商贸发达而撤县设市陈朝辉、蔡人群、许自策:《潮汕平原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拥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普宁市人民政府: 。普宁也是首批 “中国纺织基地市” 和“中国中药名城”首个试点城市,纺织服装和医药是当地两大支柱产业。经济外向性明显,以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58.7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广东各县之首。.

揭阳市和普宁市 · 普宁市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206国道

206国道(或“国道206线”、“G206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山东烟台,终点为广东汕頭,全程2375千米。 这条国道经过山东、安徽、江西和广东4个省份。.

206国道和揭阳市 · 206国道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324国道

324国道(或“国道324线”、“G324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福建福州,终点为云南昆明的国道,全程2712千米。 这条国道经过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5个省份。.

324国道和揭阳市 · 324国道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揭阳市和汕头市之间的比较

揭阳市有113个关系,而汕头市有24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7,杰卡德指数为10.39% = 37 / (113 + 243)。

参考

本文介绍揭阳市和汕头市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