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国之间的区别

戰國人物列表 vs. 燕国

本表列出曾在中國歷史戰國時代登場的人物,範圍從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至秦朝滅亡(前206年),參考多本史料,依照國別分類,並附錄記載該人物的文獻出處(君主除外),部分文獻如《史記》、《戰國策》則會作個簡稱。春秋五霸請參見春秋人物列表。.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国時期在中国北方的一個姬姓諸侯国,也作酀国、匽国或郾国,為戰国七雄之一,传国43王800年,於前222年被秦国消滅。.

之间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国相似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国有(在联盟百科)40共同点: 劇辛太子丹子之宋国中山国中国历史乐毅代王嘉公孫衍王容王翦秦始皇秦开秦国秦舞陽田單田光燕孝王燕後簡公燕王喜燕王噲燕閔公燕武成王燕惠王燕成公燕昭襄王燕易王韩国 (战国)鞠武荆轲...高漸離齊宣王齐桓公郭隗赵国邹衍苏秦栗腹樂乘樂閒 扩展索引 (10 更多) »

劇辛

劇辛(),又称剧子、处子,戰國時期燕國將領,前242年入侵赵国时被庞煖擒杀。.

劇辛和戰國人物列表 · 劇辛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太子丹

太子丹(),姬姓,名丹,又稱燕丹,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太子。.

太子丹和戰國人物列表 · 太子丹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子之

子之(),戰國時曾任燕王噲的宰相,後篡位成為燕王。後齊國發兵攻燕國,子之被齊兵殺死,剁成肉醬。.

子之和戰國人物列表 · 子之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宋国和戰國人物列表 · 宋国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中山国

中山国,姬姓,春秋戰国時白狄的一支——鮮虞仿照東周各諸侯國于公元前507年建立的國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带,中山國當時位於趙國和燕國之間,都于顧,後遷都于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因城中有山得國名。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二十年)為魏將樂羊第一次攻滅。至遲到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桓公復國。中山王其間,北攻燕國,南侵趙國,國勢大為強盛。至中山王𫲨𧊒,屢屢遭趙國攻伐,領土大為縮小。公元前296年最終為趙國所滅。.

中山国和戰國人物列表 · 中山国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国历史和戰國人物列表 · 中国历史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乐毅

乐毅(生卒年不詳),燕國的著名軍事家,輔佐燕昭王;曾攻下齐国70余城,封昌国君,後被赵国封望诸君。是東周戰國時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乐毅和戰國人物列表 · 乐毅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代王嘉

代王嘉(約前250年左右─?),嬴姓,赵氏,名嘉,趙幽繆王之兄,後為代王,中國戰國時期趙國最後的君主。.

代王嘉和戰國人物列表 · 代王嘉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公孫衍

公孙衍,名衍,在陰晉邑(今華陰市東北)出生。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是戰國時期出身於魏國的縱橫家,和張儀同期,先後於秦國、魏國為官,為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公孫衍在當時一些人的心目中是與張儀齊名的,但傳下來的事跡不多。《史記》有公孫衍傳,繫附於張儀傳。《戰國策》也只有幾條零星的記載。.

公孫衍和戰國人物列表 · 公孫衍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王容

#重定向 王嵱.

戰國人物列表和王容 · 燕国和王容 · 查看更多 »

王翦

王翦,又作王赞,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後,接著率領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其曾孫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戰國人物列表和王翦 · 燕国和王翦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戰國人物列表和秦始皇 · 燕国和秦始皇 · 查看更多 »

秦开

开是中國戰國時代燕国將領,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東胡的信任,通曉民情風俗。燕昭王即位後,秦開逃歸燕國。后于前300年大破东胡,迫使東胡北退千余--,又曾渡過遼水進攻箕子朝鮮,直達滿番汗(今朝鲜清川江)為界,據有今遼寧全境。并开辟辽东,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築燕長城。《史記·匈奴傳》有其事蹟。 秦舞阳是秦開之孙,曾隨著荊軻行刺秦始皇。.

戰國人物列表和秦开 · 燕国和秦开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戰國人物列表和秦国 · 燕国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秦舞陽

舞陽(),燕國名將秦開之孫。十三歲時就犯下殺人案,當時沒人敢用正眼看他。後來燕太子丹找到了他,決定讓他擔任荊軻的副手,赴咸陽進行刺殺秦王政的任務。 在秦王的朝廷之上,在荊軻獻上督亢地圖的同時,身為副手的秦舞陽卻感到面色驚恐,讓秦國群臣感到很懷疑,荊軻連忙解釋:「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後來事敗,荊軻被殺,司馬遷所編輯的《史記》中沒有交代秦舞陽的下場,但應該同樣被殺。.

戰國人物列表和秦舞陽 · 燕国和秦舞陽 · 查看更多 »

田單

單,也作陈单,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臨淄人,齊國的軍事家,原為齊都臨淄管理市場的小吏 。在即墨之戰中以「火牛陣」破燕軍,及後收復七十城。.

戰國人物列表和田單 · 燕国和田單 · 查看更多 »

田光

光()战国末年燕国的遊俠。田光为人深沉,有勇有谋,常常自许为“节侠”。燕国太傅鞠武向太子丹引荐田光。田光推荐自己的朋友荆轲给太子丹,推荐由荆轲刺杀秦王政。田光为了激励荆轲的志节,让他为太子丹效力,于是自刎而死。.

戰國人物列表和田光 · 燕国和田光 · 查看更多 »

燕孝王

燕孝王(),在前257年燕武成王死後繼位,立姬喜為太子,在位三年而卒。 這期間,秦国滅東周,遷九鼎。這時期燕國可能築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今遼寧遼陽),並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近人王國良推論“燕築北長城,不在燕王喜時,就在孝王末年”。.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孝王 · 燕国和燕孝王 · 查看更多 »

燕後簡公

燕後簡公(燕僖公)(?─前370年),原名姬載,一說名姬款,继燕閔公之位,一說是继燕平公之位。在位四十二年卒(《史記》說十二年卒),燕后桓公立(《史記》說燕孝公立),一說是燕獻公立(引《竹書紀年》)。 Category:燕國君主.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後簡公 · 燕国和燕後簡公 · 查看更多 »

燕王喜

燕王喜(生卒年不詳),本名姬喜,是戰國时期燕國的末代君主。 二十八年(前227年),秦国攻燕,兵臨易水(河北易縣)。燕太子丹派荊軻、秦舞陽等人以獻督亢之地圖和秦將樊於期首級之名,謀刺秦王政,圖窮而匕見,最終荆軻事敗被殺。燕太子丹逃亡遼東(今遼寧遼陽市),代王嘉慫恿燕王喜弒子,喜殺子獻首級,以解秦王之怒。二十九年(前226年),秦王政派王翦率軍伐燕,同年十月破燕都薊城。三十三年(前222年),生俘喜,燕國滅亡。.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王喜 · 燕国和燕王喜 · 查看更多 »

燕王噲

燕王噲(),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易王之子。 燕王噲五年(前316年),禪讓君位於宰相子之,進行改革,國內大亂。燕王噲七年(前314年),太子平與將軍市被反叛,數月,死者數萬。 齊宣王發兵,攻破燕國,噲被殺,子之逃亡,被齊人抓住砍成肉醬(醢其身)。 趙武靈王趁燕國內亂,將燕王噲庶子「公子職」,從韓送回燕國,是為燕昭王。 近代有學者據《戰國策·燕策一》「權之難……噲子謂文公曰……」及「燕王噲既立,……噲老不聽政,顧為臣」的記載,認為燕王噲在燕文公時期己在管理國政,而在把王位讓給子之時稱己年老,應該不是燕文公之孫,而是燕文公之子。「昭王為王噲之子,昭王復國,於噲不可無諡,而讓國曰易,亦頗得當,故王噲即易王」。.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王噲 · 燕国和燕王噲 · 查看更多 »

燕閔公

燕閔公(),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或稱燕湣公,或燕文公,燕成公之子。在位二十四年卒(《史記》載愍公三十一年卒),子燕簡公立,一說是燕釐公立(《史記》載厘公立)。.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閔公 · 燕国和燕閔公 · 查看更多 »

燕武成王

燕武成王(),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繼位原因成謎,他是在燕惠王被弑後即位的,在他即位後,曾引起趙國的不滿。武成王七年(前265年),齊國田單征伐燕國,攻佔中陽。武成王十四年(前258年),武成王去世,燕孝王即位。 Category:燕國君主.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武成王 · 燕国和燕武成王 · 查看更多 »

燕惠王

燕惠王(),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昭王之子,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 燕惠王做太子時,與乐毅有隙,即位後對樂毅用而不信,後以骑劫代之,乐毅逃亡到趙國。齊襄王五年(前279年)齐人田單在即墨(今山東平度市東南)以火牛陣击败燕军,骑劫戰死,齐國悉复得其故城。之後燕惠王責備樂毅離開燕國,樂毅回致一封《報遺燕惠王書》,載於《史記》。燕惠王六年(前273年)設置了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四郡。 《燕世家》記載燕惠王七年(前272年)病卒,但據《趙世家》記載,趙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年,燕惠王八年),燕相成安君公孫操殺死惠王,原因不明,《韓非子》說因君主沒有察覺而被殺害。.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惠王 · 燕国和燕惠王 · 查看更多 »

燕成公

燕成公(),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继燕孝公之位,按《竹書紀年》,成公原名姬載。在位十六年,燕閔公即位。 Category:燕國君主.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成公 · 燕国和燕成公 · 查看更多 »

燕昭襄王

燕昭襄王,姬姓,名職,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王噲之子。简称昭王或襄王。燕王噲死后,燕人共立为燕王,在位期間燕將秦開大破東胡及朝鮮、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齊,佔領齊國七十多城(齊國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國盛世。.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昭襄王 · 燕国和燕昭襄王 · 查看更多 »

燕易王

燕易王(),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后文公之子。在位期間稱王。 前333年,燕后文公卒,易王继位。易王初立,《史記》稱齊宣王取燕十城(但近代考據兩王的正確在位年代未有重疊),後又歸還。十年,稱王。十二年卒,子噲立。 Category:燕國君主.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易王 · 燕国和燕易王 · 查看更多 »

韩国 (战国)

韓國是中國战国七雄之一,也作乾国,出自晉國宗室,姬姓。後世历史學家將韩、魏、赵、秦、楚、燕与齐合称战国七雄。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平陽(今山西临汾),灭郑国后则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戰國人物列表和韩国 (战国) · 燕国和韩国 (战国) · 查看更多 »

鞠武

武,战国末期燕国人,为燕太子丹的太傅,生卒年月不详。 为燕国鞠升(鞠升,原名姬升,为燕之太子,因争位失败逃走,弃姬姓,改鞠姓)的曾孙。曾推荐了名士田光和荆柯。.

戰國人物列表和鞠武 · 燕国和鞠武 · 查看更多 »

荆轲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嬴政,失败被杀。荊軻其人典故被收錄在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之中,「圖窮匕見」的典故即來自此。.

戰國人物列表和荆轲 · 燕国和荆轲 · 查看更多 »

高漸離

漸離,戰國時燕國人,擅長擊--(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细肩圓,中空,十三絃)。 高漸離與荊軻友好。荊軻嗜酒,日與狗屠輩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飲醉後放聲大哭,旁若無人。 前227年,荊軻欲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為他餞別。高漸離擊--,荊軻放歌相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行刺失敗被殺。秦国灭燕后,追捕荆轲党羽。高漸離改名換姓,在宋子(今河北趙縣)被僱做雜役。久而久之,他劳作得辛苦的时候,听到主人家宴上客人敲--是總是徘徊不去,還私下議論客人--藝優劣,後被主人引為上賓,“使击--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由於聲名遠播,秦始皇知有此人,召見時終被揭發。秦始皇知道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但愛惜他的才藝,免其死罪,用馬糞熏瞎其雙眼,留在宮中當樂工,放心讓他擊--。一日高漸離將--灌了鉛,趁秦王聽音樂入迷之時,向秦王擊去,惜未中,秦王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戰國人物列表和高漸離 · 燕国和高漸離 · 查看更多 »

齊宣王

齊宣王(,約50歲),本名田辟疆,戰國時代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子。 前314年,燕國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奪回權力,反而被殺。齊宣王乘此大亂,派匡章率軍攻破燕國,燕王噲被殺,宰相子之逃亡,后被齊人抓住做成肉醬。 隨後齊宣王向孟子請教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勢利導,游說齊宣王棄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導致燕人叛亂,不久齊軍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則共立公子職,是为燕昭王,齊宣王感嘆:「吾甚慚於孟子。」 前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后娶钟离春为--。相傳钟离春是一位樣貌奇醜的女子。 齊宣王愛聽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混進竽樂隊裡,一直到齊宣王去世,都沒被拆穿;齊愍王立後,喜歡單獨演奏,處士趕緊逃亡,這是成語「濫竽充數」的典故由來。.

戰國人物列表和齊宣王 · 燕国和齊宣王 · 查看更多 »

齐桓公

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孫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餓死。 在位期間執政為國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孫湫、隰朋。.

戰國人物列表和齐桓公 · 燕国和齐桓公 · 查看更多 »

郭隗

郭隗,一作郭隈,《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生卒年不详,生於今中國淶水縣隗家村,战国時期燕國人,燕昭王的重臣,給了燕昭王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進而使燕國得以強盛,亦是青史留名的賢臣。.

戰國人物列表和郭隗 · 燕国和郭隗 · 查看更多 »

赵国

赵国,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國,也作勺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韩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另外赵国附近还有小国中山国。.

戰國人物列表和赵国 · 燕国和赵国 · 查看更多 »

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與代表人物。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漢族先民,相传他的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戰國人物列表和邹衍 · 燕国和邹衍 · 查看更多 »

苏秦

苏秦(?),字季子,東周雒邑(今河南洛陽東)乘軒里人,相传为鬼谷子徒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有說法認為他和張儀兩人彼此呼應,共同達到個人的目的。司馬遷.

戰國人物列表和苏秦 · 燕国和苏秦 · 查看更多 »

栗腹

栗腹(),战国时期燕国国相,于鄗代之战中战败被杀。.

戰國人物列表和栗腹 · 栗腹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樂乘

乐乘,中国战国时代政治人物,乐毅的族人。在燕国为将。前251年,燕王喜攻打赵国,赵将廉颇大败燕军,燕国相栗腹和乐乘被俘虏,乐乘弃燕归赵。赵国封乐乘为武襄君。第二年(前250年),乐乘、廉颇为赵围燕,燕国重礼求和。五年后(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攻乐乘,乐乘离开,廉颇流亡魏国。其十六年後(前228年)秦国灭赵。.

戰國人物列表和樂乘 · 樂乘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樂閒

#重定向 樂間.

戰國人物列表和樂閒 · 樂閒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国之间的比较

戰國人物列表有410个关系,而燕国有13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0,杰卡德指数为7.30% = 40 / (410 + 138)。

参考

本文介绍戰國人物列表和燕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