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意大利

指数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808 关系: 加泰隆尼亞語加拿大劳动节城市城邦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基督徒基督教埃塞俄比亚埃尼埃斯特家族厄立特里亚博尔扎诺省博尔扎诺自治省半人馬裝甲車博物馆博洛尼亚博洛尼亚大学华尔街日报十字軍東征十二群島协奏曲卡坦扎罗卡塞塔王宮卡塔尼亞卡利亚里卡米洛·奔索,加富爾伯爵卡賓槍騎兵卡洛·阿尔贝托卡洛林王朝卡拉布里亚卡拉布里亚大区卡拉布里亞卢奇亚诺·帕瓦罗蒂印度印度教南欧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单一制古希腊古典音乐古罗马古羅馬建築古羅馬文化台伯河史帕朗札尼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 扩展索引 (758 更多) »

  2. 186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3. 1861年歐洲建立
  4. OECD成員經濟體
  5. 二十國集團成員國
  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7. 欧盟成员国
  8. 義大利語國家地區

加泰隆尼亞語

#重定向 加泰罗尼亚语.

查看 意大利和加泰隆尼亞語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查看 意大利和加拿大

劳动节

劳动节通常是年度性与全球性的节日,目的是为了庆祝劳动阶级对社会和经济所做的贡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节是在5月1日(如法国、瑞典、臺灣),因此通常也称之为国际劳动节,是紀念美国發生的乾草市場屠殺。美国和加拿大的劳动节是在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新西兰的劳动节是十月的第4个星期一。澳大利亚不同的地区对劳动节有不同的规定。而在日本,類似的節日在11月23日,稱為勤勞感謝之日。.

查看 意大利和劳动节

城市

城、市、都、城市或都市是為人口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区,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機能分區,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城市中有楼房、街道和公園等基礎建設。 一般而言城市會有較完善的公共卫生設備、公用事業、土地規劃、住宅及運輸系統。密集的開發方便人們的互動,也便於商業活動的進行。大都市一般會有對應的郊區及卧城。大都市一般也都有其市区,許多人住在郊區,每天通勤到市区上班。若一個城市已擴展到其他都市接壤,此一區域就會形成集合城市。.

查看 意大利和城市

城邦

城邦或城國、都市國家(City state),是指城市範圍同國家範圍幾乎完全相同的一種國家型態,而政府主權或自治權也呈範圍相同。現時的代表國家即為新加坡、梵蒂岡等。 歷史上的城邦通常是大文化圈的一部份,如古希臘城邦(如雅典、斯巴達)、迦南的腓尼基城邦(如推羅、西頓)、中部美洲的瑪雅城邦、絲綢之路上的小國(如撒馬爾罕、布哈拉)、东非城邦(如基尔瓦、马林迪)和意大利城邦(如佛羅倫萨、威尼斯)。 歐洲歷史上有兩個重要的城邦時期—古希臘的城邦和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城邦,現時歐洲的文明都發源自這些時期。然而,這些文明的城邦通常只存活很短時間,因為它們的土地和實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圍的外敵。此外,這些小區域組織在鬆散的地理和文化個體中互存,成為大國建立穩固勢力的障礙。故此,他們大多融入於更大的社會體系、以至民族國家。.

查看 意大利和城邦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是一個異端,源自19世紀中期美國的米勒派運動,该組織成立於1863年,以遵守聖經於創世紀中上帝所設立的每一週的第七天為安息日(即星期六)(創2:1-3)為安息日和宣揚基督再臨為人所知,也稱「第七日再臨團」。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神學觀點大致取自福音派中的耶穌再臨論,例如三位一體和聖經無誤等。另外有獨特的教义則包括死人無知覺和查案審判等。另外,這個组织也因強調飲食和健康,宣揚宗教自由和強調信心與行為是並行的,及提倡以上帝為中心的生活方式為人所知。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全球組織由全球總會(General Conference)統管,轄下分為分會、聯合會和地方區會,自称其成员人數超過1700萬,在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駐有組織。除信徒聚會外,教會對外傳道的主力是教育、醫療、文字印刷、廣播和救災。.

查看 意大利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查看 意大利和基督徒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意大利和基督教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查看 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

埃尼

埃尼,全称为国家碳化氢公司(Eni,Ente nazionale ldrocarburi),是意大利政府成立的国家控股公司,專門經營石油產品,是世界第七大石油集团公司之一,也是在世界大炼油公司中排第8位。.

查看 意大利和埃尼

埃斯特家族

埃斯特家族(Estensi,過去被稱為Este或d'Este),是一個歐洲貴族世家,家族名稱起源於義大利城鎮埃斯特,家族統治著費拉拉(1208-1598年)、摩德納和雷焦(1288年起)、法納諾(1352年起)、(1429或1451年起)、卡爾皮(1527年起)、科雷焦(1636年起)、(1711年起)、諾韋拉拉(1737年起)、馬薩和卡拉拉(1790年起),除費拉拉外,其他地區統治都於1796年被併入奇斯帕達納共和國,1814年家族復辟後於1847年統治了瓜斯塔拉,最終所有屬地在1859年併入中義大利聯合省。埃斯特家族成員包含了數位義大利親王、公爵、眾多天主教樞機、一位英國王后、一位薩丁尼亞王后、一位奧地利皇后及一位巴伐利亞王后。.

查看 意大利和埃斯特家族

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国(ሃገረ ኤርትራ;دولة إرتريا),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国家,濒临红海,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約650万人(2011年),首都为阿斯马拉,民族以提格雷尼亚人、提格雷人等为主。货币通用纳克法。厄立特里亞也是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最低地方,同時因為該國存在普遍的非法勞役、政府的獨裁及人權被政府嚴重打壓,所以被很多人稱之為「非洲的朝鲜」。.

查看 意大利和厄立特里亚

博尔扎诺省

#重定向 博尔扎诺自治省.

查看 意大利和博尔扎诺省

博尔扎诺自治省

博尔扎诺自治省(Provincia autonoma di Bolzano;Autonome Provinz Bozen;拉登语:Provinzia autonòma de Balsan),又稱上阿迪杰(Alto Adige)或南蒂罗尔(Südtirol 或 South Tyrol),是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的一个省。面积7,400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487,673人。首府博尔扎诺。 此自治省的主體民族是日耳曼族,通行德語。 下分116市镇。.

查看 意大利和博尔扎诺自治省

半人馬裝甲車

半人馬Centauro裝甲車是義大利設計,輕型的輪式區域防衛甲車,特別重於反戰車設計。由CIO聯合廠商協會設計生產,Iveco Fiate公司負責外殼和動力系統Oto Melara公司負責砲塔和武器。半人馬Centauro Ⅱ為120mm...

查看 意大利和半人馬裝甲車

博物馆

博物館(拉丁语、德语、英语、荷兰语: Museum)又稱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築物或機構。 博物館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透過展示(常設展或特展),使公眾得以觀看這些物件。大多數的大型博物館位於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質的博物館位於較小城市、城鎮甚至鄉村。一般人歸納出博物館所富有之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 在古代的博物館,例如亞歷山卓的繆斯,其地位相當於現代的研究所。近代早期的博物館始於富裕的個人、家庭或藝術的私人蒐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與文物展示給中上階級。現在博物館遍佈世界各地,類型也非常多,對大眾有償或無償開放。.

查看 意大利和博物馆

博洛尼亚

博洛尼亚(Bologna)是一座義大利城市,位於北部波河與亞平寧山脈之間,也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波隆那也是義大利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波隆那擁有世界最古老的大學——波隆那大學,這間大學設立於1088年。波隆那經常被列為意大利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在2006年排名第五,在2007年排名第12名(總共有103個義大利城市參加評比)。這是由於波隆那擁有強大的工業傳統,廣泛且高度發達的社會福利,而且位於意大利最重要公路和鐵路樞紐上。波隆那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國際化的義大利大學城,它擁有豐富的歷史、藝術、料理、音樂和文化,並獲選為2000年的歐洲文化之都。波隆那與其他45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城市入選參加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根據2009年歐洲地區經濟增長指數(E - REGI)的數據顯示,波隆那的經濟成長速度是義大利第一,在歐洲則位列第47 。.

查看 意大利和博洛尼亚

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à di Bologna;Universitas Bononiensis;尊称:大学之母;又譯--)是一所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是广泛公认的西方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博洛尼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出现的世界上第一所法学院,后来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于1158年颁布法令确定其正式身份。博洛尼亚大学的建校时间在1888年博洛尼亚大学八百年校庆期间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乔苏埃·卡尔杜奇所领导的历史委员会经过考证确定为1088年。1988年9月18日,博洛尼亚大学九百年校庆之际,欧洲430位大学校长在博洛尼亚著名的大广场上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正式承认与宣布博洛尼亚大学为“大学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即世上所有大学的母校。在以拉丁语为主要学术与研究通用语言的中世纪及近代欧洲,博洛尼亚大学始终保持着欧洲文化与学术发展的中心位置,并引领了欧洲大学体系的改革。 作为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演变的教育机构,博洛尼亚大学的校园建筑保留了不同时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特点。博洛尼亚大学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美的15所校园之一,2014年被世界最大的英文旅游信息出版商福多尔公司评为全球15所最值得访问的大学之一。博洛尼亚大学校园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总面积674万平方米,除博洛尼亚的主校区之外,博洛尼亚大学还有四个校区,分别位于切塞纳、弗利、拉文纳、里米尼,另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设有海外校区。.

查看 意大利和博洛尼亚大学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英语:The Wall Street Journal,简写:WSJ)是美國具有影響力的報刊,共獲得40座普立茲獎,報導侧重金融、商业领域报導的日报,创办於1889年,隶属于新闻集团旗下的道琼斯公司。该日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除了美國國內版本外,國際發行以英文撰寫的版本有歐洲、亞洲、印度,以及中國中文版、日本日文版。.

查看 意大利和华尔街日报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查看 意大利和十字軍東征

十二群島

十二群島(希臘語:Δωδεκάνησα),又音譯佐澤卡尼索斯群島或多德卡尼斯群島,原本與薩摩斯島、伊卡利亞島合稱南斯波拉澤斯群島,位於愛琴海的東南部,靠近安納托利亞西南部的海岸。現時群島由希臘統治,主岛为罗得岛,行政上称为十二群島州,属南爱琴大区。群島的名字源於最初認為這組群島由12個大島和一系列小島組成。事實上,群島有12個較大的島嶼和150多個小島,其中26個有人居住。.

查看 意大利和十二群島

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作品。用一件乐器者又称“独奏协奏曲”,用几件乐器者又称“大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但也有仅一个乐章的,而舒曼将自己这样只有一个乐章的协奏曲作品称为“小协奏曲”。.

查看 意大利和协奏曲

卡坦扎罗

卡坦扎罗(意大利语:Catanzaro)位于意大利南部,是卡拉布里亚大区和卡坦扎罗省的首府,面积102.3平方公里,人口91,028人(2013年)。.

查看 意大利和卡坦扎罗

卡塞塔王宮

卡塞塔王宮(義大利語: Reggia di Caserta, )是位於義大利南部卡塞塔的前皇家宅邸,那不勒斯王國波旁王朝建造的。這是最大的宮殿建築,也為18世紀建築在歐洲最大的建築物之一。1997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查看 意大利和卡塞塔王宮

卡塔尼亞

卡塔尼亚(意大利语:Catania)是意大利南部西西里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卡塔尼亚省的首府。卡塔尼亚位于西西里岛的东岸,墨西拿和锡拉库萨的半途、埃特纳火山的山脚。卡塔尼亚有306,000人口,是西西里岛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城市,同时也是岛上第二大城市,意大利第十大城市。该市的主保圣人是圣亚加大。卡塔尼亚历史上以地震频繁闻名。1169年 和1693年的两次大地震都曾将城市摧毁。埃特纳火山的数次喷发也造成过毁灭性大地震,其中最严重的发生在1669年。 最早建城于公元前8世纪的卡塔尼亚历史丰富悠久。在十四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卡塔尼亚是意大利的一座重要而丰饶繁华的城市,是意大利文化、艺术和政治的中心之一。西西里的第一所大学就是1434年在卡塔尼亚开办的。 今天,卡塔尼亚是意大利的经济、旅游与教育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工业重镇,有“欧洲硅谷”之称。.

查看 意大利和卡塔尼亞

卡利亚里

卡利亚里(義大利语:Cagliari),是撒丁岛的首府,是義大利内的一个自治区。 卡利亚里在萨丁尼亚语是称为Casteddu(照字面地是指「城堡」),位處薩丁尼亞島南部,屬海港都市。它大约有170,000人口,如包括城市边缘(大都市地区)则有大约300,000人口。.

查看 意大利和卡利亚里

卡米洛·奔索,加富爾伯爵

#重定向 卡米洛·奔索 (加富爾伯爵).

查看 意大利和卡米洛·奔索,加富爾伯爵

卡賓槍騎兵

卡賓槍騎兵隊(),是意大利共和國的國家憲兵,主要職責包括管理軍隊及協同意大利警察維持社會治安。在過去,卡賓槍騎兵曾經是意大利陸軍第一支組成部隊,但自2000年3月31日開始,這支極具陸軍傳統文化的部隊正式升格為意大利海陸空三軍之外的第四個獨立軍種,由國防部直接管轄和指揮,義大利的和平守護者 ─ Carabinieri 卡賓槍騎兵。 。.

查看 意大利和卡賓槍騎兵

卡洛·阿尔贝托

卡洛·阿尔贝托(義大利語:Carlo Alberto Amedeo,),本名卡洛·阿尔贝托·阿梅迪奥,薩丁尼亞-皮埃蒙特王國國王(1831~1849)。萨伏伊王朝旁系,卡洛·埃曼努埃萊一世的幼子卡里尼亞諾親王的七世孫。 1831年查理·費利切去世,由卡洛·阿尔贝托繼位。後來於1849年3月因為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爭被奧地利打敗後,卡洛·阿爾貝托宣布退位以利兒子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即位,其後流亡葡萄牙,並於同年7月去世。 Category:義大利君主 A A Category:意大利王室.

查看 意大利和卡洛·阿尔贝托

卡洛林王朝

#重定向 加洛林王朝.

查看 意大利和卡洛林王朝

卡拉布里亚

#重定向 卡拉布里亚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卡拉布里亚

卡拉布里亚大区

卡拉布里亚(意大利语:Calabria ),從前稱為“Brutium”,是意大利南部的一個大区,包含了那不勒斯以南像「足尖」的意大利半島。大区北鄰巴斯利卡塔大区,西南鄰西西里自治区,西鄰第勒尼安海,及東鄰伊奧尼亞海。大区面積15,081平方公里,人口2,007,392人。.

查看 意大利和卡拉布里亚大区

卡拉布里亞

#重定向 卡拉布里亚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卡拉布里亞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別號「高音C之王」。.

查看 意大利和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意大利和印度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查看 意大利和印度教

南欧

南欧是欧洲南部的简称,範圍包括伊比利亚半岛、義大利半島及巴爾幹半島的南部,由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等國組成,有时也称为地中海欧洲,因为大多南欧国家靠近地中海。南歐隔著地中海與亞、非兩洲相望,自古以來與西亞及北非往來密切,同是重要的古文明起源地;對西方世界而言,南歐更孕育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確立了早期的基督教社會,為西方的思想及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

查看 意大利和南欧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查看 意大利和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查看 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单一制

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中央政府擁有所有政治權力,與复合制相对,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單一制。 大多數實行單一制的國家都會成立地區行政區域及地方政府,來協助管理地區事務。可是,這些地區行政區域的所有權力都来自中央政府的授權,而中央政府亦可隨時廢除或成立新的行政區域。 单一制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以及统一的法律体系,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根据对权力的集中程度,有人亦将单一制分为中央集权型和非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除了神聖羅馬帝國與基輔羅斯公國之外)都是中央集权型国家,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而现代的单一制国家则多趨为非中央集权型式,中央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全国统一性政务,而地方政府在行政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有少數國家相當類似聯邦制。.

查看 意大利和单一制

古希腊

位于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给女神雅典娜而建。它是古希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在雅典的领导下,在兩次的波希战争取胜之后,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也就是在波希戰爭結束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期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馬其頓國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扩散。 古希腊人在宗教、哲學、科學、藝術、工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查看 意大利和古希腊

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指根植于西方音乐传统(包括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艺术音乐,包含了从大约11世纪直至当代的广大时间范围。这一艺术传统的中坚时期通常被划定为从155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又称共晓时期。 西方音乐记谱法除了为演奏者预设了一段音乐的音高、速度、拍子、节奏,其特別之處在於對細節的處理也進行了描述,例如裝飾音與力度變化,然而這些裝飾音通常是為了尚未精通即興演奏藝術的初學者而寫的,另一方面,力度變化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標示,需要仰賴演奏者對音樂的內在了解去做詮釋。與其他樂種一樣,古典音乐在器乐方面有相當高度的發展,这与以歌曲为主的流行音乐形頗為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一词最早见于19早期初期,最初是用于凸显从巴赫到贝多芬的这一段黄金时期。牛津英语词典中“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一词最早出现在1836年。.

查看 意大利和古典音乐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查看 意大利和古罗马

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英語:Ancient Roman architecture)指由古羅馬人創造並且擴展到地中海沿岸其所控制疆域的一種新風格的建築藝術,經常簡稱為羅馬建築(英語:Roman architecture)。他直接繼承了古希臘晚期的建築成就,而且將其向前大大推進,使之在1到3世紀達到奴隸制時代全世界建築的頂峰。在西方學術界傳統上特指古羅馬共和國與帝國時期的建築,漢語學術界定義較為寬泛,有時可以包括前期的伊特魯裡亞建築,也可以包括分裂之後的西羅馬帝國建築,但是一般不包含東羅馬帝國建築。.

查看 意大利和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文化

羅馬帝國在許多文化方面達到了登峰造極,以下可能僅是其中一部份。總的來說,羅馬文化繼承了諸多希臘化文明,其程度更甚雅典。從西元二世紀起,希臘文化就變成帝國文化,並經羅馬人改造後得以普及。再於古文明晚期發展出一種新藝術,是拜占庭和羅曼藝術的前身。.

查看 意大利和古羅馬文化

台伯河

台伯河 (Tiberis,Tevere,Tiber),一名特韋雷河,位於意大利中部,全長406公里,是該國第三長的河流。台伯河的源頭是亞平寧山脈的(Mount Fumaiolo)西坡,流入艾米利亞-羅馬涅將達最高點,然後流經翁布里亞及拉齊奧,最後流入第勒尼安海,其流域所覆蓋範圍估計達17,375平方公里。 意大利首都羅馬位於河口以上25公里的東岸,而台伯河亦由於為羅馬提供水源而聞名於世。.

查看 意大利和台伯河

史帕朗札尼

#重定向 拉扎罗·斯帕兰札尼.

查看 意大利和史帕朗札尼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这是一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排列的經濟體列表,是某经济体指定年份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這裡的GDP是按照市場價值或政府官方汇率所估算,單位是百万時值美元。.

查看 意大利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查看 意大利和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国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巩固皇位。统治期間,他对法兰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战役均取得勝利,并成功夺回在前一个世纪丧失的达基亚地区。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宫 ,并将之命名为新罗马,但人们为尊君士坦丁之名,将此地称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后一千年均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查看 意大利和君士坦丁大帝

君主制

君主制(Monarchy)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擔任與政權掌控,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查看 意大利和君主制

坎帕尼亚大区

坎帕尼亚(意大利语:Campania )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大区,西北临拉齐奥大区,北界临莫利塞大区,东北临普利亚大区,东界临巴斯利卡塔大区及西临第勒尼安海。大区面积13,590平方公里,拥有5,725,098人口。大区的首府是那不勒斯。.

查看 意大利和坎帕尼亚大区

坎帕尼亞

#重定向 坎帕尼亚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坎帕尼亞

坎波巴索

坎波巴索(意大利语:Campobasso)位于意大利中南部比费尔诺河畔,是莫利塞大区和坎波巴索省的首府。坎波巴索四周都被桑尼奧山脈和馬泰塞山脈所包圍。 坎波巴索自14世紀起便因其生產的工藝刀片(包括剪刀和刀)而聞名。坎波巴索的梨和斯卡莫札起士也非常有名。莫利塞大學和天主教坎波巴索-波亚诺总教区亦位於坎波巴索市內。.

查看 意大利和坎波巴索

報紙

報紙,或稱报章、新聞紙,是一種以重量較輕,價值較低的紙張印刷而成,閱讀後即可任意處置的出版品。報紙上通常刊載不同主題的新聞、消息、評論、專欄等,並且常附帶有商業廣告。這些不同的主題包括政治事件、犯罪、體育、意見、天氣、星座運勢等等,報紙通常也包括卡通或其他娛樂,如數獨、填字遊戲。報紙的收入來源是來自讀者訂閱或購買,以及廣告的收入。 在2007年時,世界上有6,580種日報,每天銷售將近四億份。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時,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加上網路媒體的快速發展,造成銷售及廣告的巨幅下滑,因此許多報紙停刊或縮小規模。但也有許多報社將報紙的內容放在網站中,即為電子報。 報紙是传播媒体的一種。绝大多数國家的人民都可以自由創辦報刊,屬於言論自由中的一部份,但也有例外:像中華民國在戒嚴時期曾有报禁,停止新報紙登記,一直到1988年才解除报禁。.

查看 意大利和報紙

塞吉歐·李昂尼

塞吉歐·李昂尼(Sergio Leone,)為知名意大利導演、編劇、製片人,自1964年起連續三年連拍三部「鏢客系列」義大利式西部片而大受世界影迷歡迎。 雖然李昂尼只親自導演過七部電影(其餘創作身份大多為編劇、製片人與副導演),但他對世界影壇的影響極為深遠,特別是動作片與犯罪片類型電影及導演,著名香港導演吳宇森與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即是。 李昂尼於1989年完成初步企劃拍攝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包圍蘇聯列寧格勒900天的宏偉史詩戰爭片時過勞逝世。.

查看 意大利和塞吉歐·李昂尼

塔兰托

塔兰托(意大利语:Taranto)位于意大利南部伊奥尼亚海塔兰托湾畔,是塔兰托省的首府,也是意大利重要的商港和海军基地。.

查看 意大利和塔兰托

墨西拿

墨西拿(Messina)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第三大的城市,也是墨西拿省的首府。墨西拿在西西里岛的东北角,正對墨西拿海峡。 墨西拿为古代來自希腊麥西尼亞的殖民者于公元前8世记时為了逃避當時征服麥西尼亞的斯巴達人統治而建立,古称梅萨纳(Messana),又译梅西那或麦散那,距今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1908年12月28日的大地震和海嘯將墨西拿夷為平地。二战时又遭炸毁。但经半个世纪的重建,墨西拿现在人口已达二十七万。 墨西拿教堂建于十二世纪,有钟楼和古天文钟。.

查看 意大利和墨西拿

墙(或称壁、墙壁)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重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根据墙在建筑物中是否承重,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承接其上及附近建築物的重量,不容許因裝修等理由移除。 墙身兼两重作用:一方面作为建筑物的外维护结构需要提供足够优良的防水、防风、保温、隔热性能,为室内环境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墙又是建筑师进行空间划分的主要手段,来满足建筑功能、空间的要求。 有名的牆:萬里長城 柏林圍牆 九龍壁〈位於北京〉 哭.

查看 意大利和墙

多那太羅

多那太羅(Donatello,,本名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也译为多纳泰洛,15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著名雕刻家,文藝復興初期寫實主義與復興雕刻的奠基者,對當時及後期文藝復興藝術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查看 意大利和多那太羅

多洛米蒂山脉

多洛米蒂山脉(拉丁文:Dolomites;Dolomiti;Dolomiten;弗留利语:Dolomitis)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位於意大利东北部三个省,其70%地区位于贝卢诺省,其余位于波尔扎诺自治省和特伦托自治省。其西面延伸到阿迪杰河,东面為皮亚韦山谷,北面和南面分别为普斯特山谷和苏加纳山谷。.

查看 意大利和多洛米蒂山脉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查看 意大利和大學

大路 (義大利電影)

《大路》(La strada)是義大利導演費德里柯·費里尼所執導的一部電影,也是他生涯的代表作之一,為影史上相當重要的一部作品。.

查看 意大利和大路 (義大利電影)

大洋洲

大洋洲(Oceania),是位於南半球的一個大洲,主要分为两部分,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各岛屿,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6%。.

查看 意大利和大洋洲

天主

天主,可能指:.

查看 意大利和天主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意大利和天主教

天主教堂

#重定向 教堂.

查看 意大利和天主教堂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天主教會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以及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当非化石的有机物质经过厌氧腐烂时,会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这种气体就被称作生物氣體。生物气的来源地包括森林和草地间的沼泽、垃圾填埋场、下水道中的淤泥、粪肥,由细菌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生物气还包括胃肠涨气(例如:屁) 当甲烷(生物气)溢散到大气层中时,它将是一种直接促使全球变暖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这种飘散的甲烷,經過有效的處理,就不会被视作一种污染物,而是一种有用的再生能源。然而,在大气中的甲烷一旦与臭氧发生氧化反应,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排放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对短暂。而且就燃烧而言,天然气要比煤这类石炭纪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少得多。甲烷的重要生物形式的来源是白蚁、反刍动物(如牛羊)和人类对水稻的耕种。据估计,这三者的散發量分别是每年15、75和100百万吨(年散發总量约为1亿吨)。.

查看 意大利和天然气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查看 意大利和天津市

天文学家

天文学家是研究天文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因为有些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对天文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这些人。.

查看 意大利和天文学家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查看 意大利和太阳系

失業

意指未獲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在經濟學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且有獲取工作的行動,但卻沒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認爲是失業。失業率是勞動人口裡符合「失業條件」者所佔的比例。 实际上,确定确实在找工作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找到工作前失业救济金已经过期的那些人的数量。失业的历史就是現代化的历史。在古代这并不被看作是一个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的隐藏性失业人员几乎没什么事可做,特别是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这一情况如今依然普遍存在于类似中国大陆地区这样的城乡二元经济体之中,如果将该国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也计算在内,那么失业总数约为2亿人,真实失业率超过了30%,远远高于17%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0年全球失业趋势”报告说,2009年全球的失业人口已接近2亿1千2百万,创下该组织1991年开始统计该项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

查看 意大利和失業

奏鸣曲

奏鸣曲(Sonata)是种樂器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彙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出聲響。在古典音樂史上,此種曲式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奏鳴曲的曲式从古典樂派时期開始逐步發展完善。19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奏鳴曲儼然成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紀,作曲家依然創作著給樂器演奏的奏鳴曲,但相較於古典樂派以及浪漫樂派的奏鳴曲,20世紀的奏鳴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

查看 意大利和奏鸣曲

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

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Duomo di Orvieto)是位于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大区奥尔维耶托镇的一座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规模庞大,14世纪乌尔班四世下令建造,以纪念博尔塞纳的圣体布的神迹,据说在1263年,在附近的博尔塞纳镇,一位旅行来此的神甫怀疑變質说,结果发现他的祭饼流了很多血,以致玷污了祭坛布。这块布现在存放在主教座堂的圣体布礼拜堂。 主教座堂位于奥尔维耶托镇最显赫的位置,正立面是典型的宗教建筑,包含从14到20世纪的设计元素,有巨大的玫瑰窗、金色马赛克和三个巨大的青铜门,内部有2个小礼拜堂,由一些最优秀的意大利画家创作了《最后审判》等壁画。.

查看 意大利和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查看 意大利和奥地利

奥克语

奥克语(Lenga d'òc),或奥克西当语(Occitan,,又译歐西坦語),是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主要通行於法國南部(特別是普羅旺斯及卢瓦尔河以南)、意大利的奥克山谷、摩纳哥以及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的阿兰山谷。.

查看 意大利和奥克语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奧林匹克運動會(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Jeux olympiques、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奧運,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綜合型體育賽事,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後因有別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举行一次(從1987年起,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分開,每兩年交替舉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於古希腊,因為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但隨著古希臘的沒落,奧運停办了近1,500年,直到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自1896年开始每4年举办一次,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間中断过3次(分別是在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更確立了會期不超過16日的傳統。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查看 意大利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为奥斯卡奖中颁发给年度最佳非英语电影的奖项,提名电影应在每年10月至翌年9月间於所在國家或地區公映。该奖仅颁给电影的导演,但被认为是对出品国的奖励。 外語片獎項的設立起始於1947年,前幾年以奥斯卡荣誉奖的形式頒發給一些優異的外國電影,藉以提高世界各地觀眾對奧斯卡的注意。榮譽獎頒發至1955年,期間義大利、法國、日本各得三次獎座。然於1956年起,最佳外語片成為競賽單元,正式制訂評審辦法。 最佳外語片的獎項的決選與其他的奧斯卡獎項不同。一般而言,奧斯卡的獎項是由職業委員會(如演員委員會、導演委員會)投票選出入圍名單,最終再由全體會員投票選出得獎者。但外語片則是另成立評選委員會,由較少的評審委員選出入圍名單,再由參予過外語片放映活動的會員們來選出得獎影片。因此外語片的獎項與普選的其他獎項較為不同,是由少數的評審委員所選出來的。 多年來,美國影藝學院都會邀請每個國家推派一部劇情片來參加最佳外語片的競賽。「每個國家推薦一部影片」的規定招致了不少的非議,因為一些多產的國家(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所製作的電影,也許足以獲得數個提名,但卻受限於最多僅能獲得一個提名。而另外一個令人詬病的地方,是由於本身的制度關係,使得每個國家所推派的影片可能會受到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影響,像是因政治因素而未能獲得國家的推薦,或是運用報名的機會來支持某位導演或是某個片廠。 然後支持這個制度的擁護者則認為,這種制度能保護較小的國家能得以和電影多產的國家相庭抗爭。這樣的制度對一些電影產量不多的國家來說(像近年被提名的格魯吉亞、尼泊爾和南非等國),就容易映演給更多的學院會員來看見。 而每年差不多有100個國家會遞交影片到影藝學院,近15年來每年都有影片報名的國家及地區則有以下16個:阿根廷、比利時、加拿大、克羅埃西亞、法國、德國、匈牙利、冰島、以色列、義大利、日本、墨西哥、挪威、西班牙、瑞典和台灣。 一些國家過去曾有報名五次以上的記錄,但卻未曾獲得提名,分別是:保加利亞、埃及、印尼、南韓、菲律賓、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泰國、土耳其和委內瑞拉。而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和斯洛伐克雖未獲得正式提名,但在這些國家獨立前曾以南斯拉夫或捷克斯洛伐克之名義入圍。報名最多次卻未曾獲得提名的國家是葡萄牙。.

查看 意大利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奥斯塔

奥斯塔(意大利语:Aosta;法语:Aoste)是意大利双语政区瓦莱达奥斯塔的主要城市,位于阿尔卑斯山上近白山隧道入口处,距都灵约110千米。 奥斯塔2005年人口约为3万5千。.

查看 意大利和奥斯塔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

奧古斯塔偉士蘭A129野馬直升機

阿古斯塔韦斯特兰A129(AgustaWestland A129 Mangusta)是由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生产的攻擊直升機。.

查看 意大利和奧古斯塔偉士蘭A129野馬直升機

奧古斯都

#重定向 奥古斯都.

查看 意大利和奧古斯都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查看 意大利和奧地利帝國

好利獲得

好利獲得(意大利語:Olivetti S.p.A.),意大利資訊科技公司,成立於1908年,專門研發和出品商業器材和電腦系統。目前母公司為意大利電信。.

查看 意大利和好利獲得

奇異果

--,又稱--、--,是獼猴桃屬多種木質攀緣植物可食漿果的名字。其他中文名稱還有猕猴梨、藤梨、毛梨、羊桃、陽桃、几维果、木子與毛木果等。最常見的獼猴桃品種('Hayward')是橢圓形,約一顆大型雞蛋的大小,長度為5-8厘米(2.0-3.1英寸),直徑為4.5-5.5厘米(1.8-2.2英寸)。 它具有纖維狀、暗綠色的棕色皮膚和明亮的綠色或金色的果肉與可食用的黑色種子。 它有柔軟的質地,甜而獨特的味道。 它是幾個國家的商業作物,如新西蘭、智利、意大利、希臘和法國。.

查看 意大利和奇異果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簡稱委內瑞拉,是一個位於南美洲北部的熱帶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首都為卡拉卡斯。西與哥倫比亞接壤,東與蓋亞那毗鄰,南與巴西交界。海岸線包括北部加勒比海及東北部大西洋島嶼總長約2,800公里。委內瑞拉生物多樣性豐富,為西至安地斯山脈、南至亞馬遜盆地、東至奥里诺科河三角洲物種的生物棲息地。.

查看 意大利和委內瑞拉

威尼斯

威尼斯(威尼斯語︰Venezsia;意大利語︰Venezia;弗留利語︰Vignesie;拉丁語︰Venetia;英文:Venice)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城由被运河分隔并由桥梁相连的118座小岛组成。威尼斯潟湖是位于波河与皮亚韦河河口之间的一个封闭的海湾,威尼斯城就坐落在威尼斯潟湖的浅滩上。威尼斯以其优美的环境、建筑和艺术品珍藏而闻名。潟湖和城市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遗产。Luigi Barzini曾在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最美麗的人造都市」,時代線上也稱讚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2014年,共有264,579人居住在威尼斯市镇,其中约55,000人居住在老城区。威尼斯与帕多瓦和特雷维索一起,组成了帕多瓦-特雷维索-威尼斯大都市区(PATREVE),总人口260万。PATREVE只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大都市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等级。 威尼斯这个名字源于公元前十世纪居住在该地区的古威尼蒂人。这个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首府。威尼斯同时被誉为「主之城」、「尊贵之城」、「亚得里亚王后」、「水之都」、「面具之城」、「桥梁之城」、「漂浮之都」、「运河之城」。 威尼斯共和国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金融和海运力量,是十字军东征和勒班陀战役的集结地,也是从13世纪直到17世纪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特别是丝绸,粮食和香料)和艺术中心。 威尼斯市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9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使威尼斯在其大部分历史中成为一座极为富裕的城市。後來因為土耳其人對地中海東邊的控制促使歐洲國家尋找其他航線的慾望,威尼斯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它同样因为几次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而众所周知的。在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会议之后,共和国被奥地利帝国所吞并,直到1866年,由于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而举行的全民公投,威尼斯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威尼斯在交响乐和歌剧音乐史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诞生地。2016年,威尼斯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查看 意大利和威尼斯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语:Serenìsima Repùblica Vèneta;意大利语: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是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人的城邦,以威尼斯为中心。它存在于8世纪至1797年。拉丁语称其为Serenissima,意思是“最尊贵的”,聖馬爾谷獅子為其國徽象徵。.

查看 意大利和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玻璃

威尼斯玻璃是在意大利威尼斯生產的玻璃。威尼斯玻璃因其色彩丰富和手工而聞名。 12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威尼斯成为世界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威尼斯玻璃则成为那个时代玻璃高档品的代名词。.

查看 意大利和威尼斯玻璃

威尼斯語

威尼斯語是羅曼語族的其中一種,目前有超過200萬人使用這種語言,其中大部分是在義大利的威尼托地區。.

查看 意大利和威尼斯語

威尼托

#重定向 威尼托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威尼托

威尼托大区

威尼托(意大利语:Veneto),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政区,其边界与伦巴第、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奥地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和艾米利亚-罗马涅接壤,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贯穿波河、阿迪杰河、布伦达河和皮亚韦河。 首府是威尼斯,其他的重要城市包括維羅納、帕多瓦、特雷维索、贝卢诺、罗维戈和维琴察。 威尼托擁有豐富的藝術和文化。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包括獨特的威尼斯建築物及橋樑,以及不少帕拉第奧式建築的別墅。維羅納競技場是一個古羅馬的圓形競技場,傳統上專演歌劇。Abano Terme的thermal baths亦是一個景點。 旅遊勝地有Jesolo、科爾蒂納丹佩佐、加尔达湖。 本地經濟曾經完全依賴農業,現在則以製造業及時裝為主(Benetton及Marzotto是最大的僱主),文化旅遊亦很重要。 威尼托是居民獲意大利國會透過憲法授予"popolo"(人民)地位的兩個意大利政區之一,另一個政區是薩丁尼亞。不過只有薩丁尼亞擁有「自治」地位。 威尼托是中間偏右力量黨和北方聯盟的大本營。.

查看 意大利和威尼托大区

室内设计

室內設計(Interior design),是一種以居住在該空間的人為對象所從事的設計專業,需要工程技術上的知識,也需要艺术上的理论和技能,泛指對室內建立的任何相關物件,包括:牆、窗戶、窗簾、門、表面處理、材質、燈光、空調、水電、環境控制系統、視聽設備、家具與裝飾品的規畫。室內設計是从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出来的。他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和居家两大类别。當我們提到室內設計時,會提到的還有動線、空间、色彩、照明、功能等等相關的重要術語。 室内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对现有的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深加工的增值准备工作。目的是为了让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在可行性的有限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合格产品的准备工作。 按设计深度分:有室内方案设计、室内初步设计、室内施工图设计。 按设计内容分:有室内结构设计、室内物理设计(声学设计、光学设计、热学设计、色彩设计、能源设计)、室内设备设计(室内给排水设计、 室内供暖、通风、空调设计、电气、通訊设计)等。 某些國家如中國的室內設計會考慮風水。 綠色環保的室內設計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綠色室內設計除了著重環保材質的採用,節能環保、低碳理念、精簡設計亦被納入打造理想綠色空間的大前提。 室內設計師會根據許多的法則規畫他們的作品,這些法則包括:環境物理學(如利用日照與空氣等條件)、建築學、美學、人因工程学與人類的慣性及習俗等。他們幾乎規畫所有種類的空間,包括飯店、商辦、學校、醫院、私人住宅、購物商場、餐廳、戲院、博物館以及機場航站等。今日,室內設計師不僅只需懂得規畫建物平面圖、房屋修護跟辨識結構的能力,更需要提升對各種材料、生活型態、設備等的認識。 装修,作为一种居所装修装饰的新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诞生。装修也是装潢,一般指居室内固定部分的后加工,如地面墙面天棚门窗的装修;室内设计中装修、装饰是不可分的。.

查看 意大利和室内设计

宪法

憲法,又稱宪章、根本法或憲制文件,是一个主權国家、政治實體或地區、自治地区、聯邦制國家的联邦州或國際組織及其成員的最基本法律。與憲法擁有同樣地位的還有基本法。 憲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但不一定包含以上全部內容,例如會逐漸增加憲法內容的英國不成文憲法。憲法定義國家政體及政府運作方式,以及法律訂定的方式。憲法在一個國家之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權威和最大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之依據。有些憲法(特別是成文憲法)會限制政府的權力,其方式是訂定一些政府權力的運作範圍,例如人民的基本權,例如美国宪法就是這類的憲法。憲法之制定和修改,一般須經過特定之程序。考量美國憲法與美國黑奴曾經同時並存,認定憲法並非民主國家特有的法律種類,以憲法的原文"Constitution"作為思考的起點,憲法的定義其實是國家基本結構的意思,漢朝的約法三章亦能歸類為憲法。 印度憲法是世界所有主权国家中,篇幅最長的成文憲法,,共有444條,分為22章,12份附表及118個修正案,若翻譯為印度英語有117,369字。美國憲法是篇幅最短的成文憲法,共有7條,27個修正案,合計4,400字。.

查看 意大利和宪法

宮殿

宮殿通常指君主居住、使用的房屋,可由一座或多座房屋構成。在中文中最初是君主(皇帝、王)所用的建筑物的专称,一般称举行礼仪和办公用的主体建筑物为“殿”,而称生活起居的部分为“宫”。西方国家中,Palace泛指君主、贵族、主教或重要公衆人物所居住的房屋。 在國家首都的主要宮殿是全國的權力中心與象徵,如故宮。宮殿的象徵意義引申為政治或宗教的代號,如克里姆林宮和白宮。宮殿根據各國的環境情況而不同,如歐洲的宮殿不少被設計成城堡、堡壘形式,亞洲的宮殿有些設計成寺廟、塔狀的形式。 中國的宮殿則比較豐富,包括主要行政中心-皇宮,還有、行宮、花園等讓皇帝、皇族、貴族、官員休息或行樂的地方,都是大形的園林建築群。宫殿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就是由诸多宫殿组成的宫城。更一步扩展为皇城。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物依照所有者身份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宫殿的级别是最高的。.

查看 意大利和宮殿

家具

家具,又称家私(也可寫成--具或--私,可能因此而常被人誤寫成“--俱”或“--俬”),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为起居,或工作方便而配备的用具,传统的家具都是独立于房屋主体结构之外可以移动的,现代很多家具已成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的家具只包括具有坐卧、凭倚、贮藏、间隔等功能的器具,而广义上的家具包括各种所有的家庭用具,如家用电器、灯具等。.

查看 意大利和家具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查看 意大利和宗教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昵称Il Prete Rosso(红发神父),是一位出生于威尼斯的意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大师级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被认为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乐作曲家之一,在他那个时代闻名于整个欧洲。他最主要的成就在于乐器协奏曲(特别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还有圣歌和歌剧。其最著名的作品为《四季》。.

查看 意大利和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安德烈·波伽利

安德烈·波伽利(Andrea Bocelli,)是一位義大利盲人歌手。他是一位古典跨界音樂男高音,和英国女高音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新西兰女高音海莉·薇思特拉等同属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音乐歌唱家。 波伽利得到过最辉煌时期的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的指导,曾被誉为帕瓦罗蒂的接班人。.

查看 意大利和安德烈·波伽利

安科纳

安科纳(意大利语:Ancona)位于意大利中东部亚得里亚海畔,威尼斯南部的小都市。亦是马尔凯区和安科纳省的首府。.

查看 意大利和安科纳

寡头政治

寡頭政治(ὀλιγαρχία,oligarchy)是一種政治形式,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有效地掌握在部分的特權階級手上(無論是財富、家族、軍事力量、殘暴或政治)。.

查看 意大利和寡头政治

實驗音樂

实验音乐(Experimental music)是一种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的作曲形式,其创作特点是创作成果是“不可预见的”。約翰·凱吉(John Cage)是比较公认的一位对实验音乐的产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著名美国作曲家。早在1953年的法国,皮埃爾·謝弗(Pierre Schaeffer)就开始用“musique concrète(法语:具象音乐,又称听觉型音乐)”一词来描述这种融合了磁带音乐、具象音乐和电子音乐的音乐创作行为。无独有偶,在1950年代后期,美国也出现了一些专门术语来形容列賈倫·希勒(Lejaren Hiller)和米爾頓·巴比特(Milton Babbitt)等作曲家们采用的计算机控制下的作曲方式。1958年,Hiller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建立了工作室,成为第一名实验音乐创作总监。 在流行音乐杂志上,往往还会出现更为广义的“实验音乐”用法。这里的“实验”音乐是指不受固有“流派”方式分类的音乐,如实验爵士、实验摇滚和实验金属等等。以此类推,“实验音乐”有时也用于描述一类融混了多種音乐流派的“跨民族”音乐。.

查看 意大利和實驗音樂

寺庙

寺庙,即寺院(佛寺)與庙宇的合称,有時統稱為廟、廟宇,台灣常稱宮廟,一般專指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贤哲、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實際上不限於佛寺與廟宇,還包括祠、道觀等。功能包括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的寺廟。一般所稱寺廟不包括祭祀祖先的家廟,但一些名人的家廟由於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同時有著寺廟的性質。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三教合流、佛道雙修、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寺廟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寺廟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查看 意大利和寺庙

导演

导演,狹义指在戏剧演出、影视制作团队中,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负责人。.

查看 意大利和导演

小学

小學(Elementary School),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歲到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為初等教育機構,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通常是5年或6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查看 意大利和小学

小提琴

小提琴(Violin)属于四弦的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樂團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稱作為樂器中的女王。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種,比它體型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查看 意大利和小提琴

尼古拉·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Mikołaj Kopernik,)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倡日心说模型,提到太陽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发表了《天體運行論》一般認為他著的是現代天文學的起步點。它开启了哥白尼革命,并对推动科学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哥白尼出生于皇家普魯士,该地区自1466年隶属于波兰王国。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同时也是一名医生,通晓多国语言,了解经典文学,能够胜任翻译,做过执政官、外交官,也是一名经济学家(后续几项都没有学历学位)。1517年,哥白尼总结了货币量化理论,成为当今经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1519年,哥白尼在托马斯·格雷沙姆之前总结出了劣幣驅逐良幣理论的前身。.

查看 意大利和尼古拉·哥白尼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重定向 馬基雅維利.

查看 意大利和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尼科利

尼科利(Niccolò de' Niccoli,)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 尼科利的出生和逝世都在佛罗伦萨。他是科西莫·德·美第奇门下一个重要文人。科西莫·德·美第奇之于他,正如同奥古斯都之于梅塞納斯。尼科利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主要工作是古代写本的抄写、整理和校勘,并为之划分章节,开列目录。 他的出色品味弥补了其在考据方面的缺憾。尽管他对希腊文知之甚少,但他在这方面有嘉玛道理会士盎博罗削(Ambrogio Traversari)的协助。现在罗伦佐图书馆(Biblioteca Laurenziana)的珍贵抄本大多处于他的手笔,其中包括卢克莱修和普勞圖斯的十二部喜剧。 尼科利拥有佛罗伦萨最多最善的藏书,亦收藏有一些珍贵的钱币古玩。他自认为不会犯错,从来不容忍任何反驳。他与菲莱尔福(Francesco Filelfo)和维罗纳的瓜里诺等人不和,尤其与盎博罗削之间的争论在当时的知识界制造了轰动。 他因吹毛求疵的性格(在他论敌的眼中则是出于对语言的无知)而从不说拉丁文或者以之写作。他唯一的作品是一部拉丁文正寫法的著作,用意大利文写成。在瓜里诺的激烈批评之后,他收回了这本书。 今日所使用的书写字体 Italic 或 Cancelleresca 亦被认为是尼科利的创造。.

查看 意大利和尼科利

工业设计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是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的設計,它是20世纪初工業化社會的產物,其設計理念從產生之初的“形式隨機能”發展到現今的“在符合各方面需求的基礎上兼具特色”。隨著以機械化為特徵的工業社會向以信息化為特色的知識社會邁進,工業設計也正由專業設計師 的工作向更廣泛的用戶參與演變,用戶參與、以用戶為中心成為設計的關鍵詞,並展現出未來設計的趨勢。 工業設計者的設計構思,應該包括產品的整體外型、各種細節特徵的相關位置、顏色、材質、音效;還要考慮產品使用時的人因工程学。更進一步的工業設計構想,會考量到產品的生產流程、材料的選擇、以及在產品銷售中展現產品的特色。工業設計者必須引導產品開發的過程,藉由改善產品的可用性,來使產品更有價值、更低生產成本、更高的產品魅力。.

查看 意大利和工业设计

工商管理碩士

工商管理碩士或企業管理碩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縮寫为MBA)。大學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設有企管或商學碩士班,提供相關課程給大學畢業學士或職場人士進修。按照修課模式暨授課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全日制碩士、在職進修、遙距教育和高階主管班(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部分國外大學已有銜接課程可供選擇.

查看 意大利和工商管理碩士

工業

#重定向 第二產業.

查看 意大利和工業

工業化

工業化,是人類社會由前工業(累積資本速度緩慢的農業畜牧業經濟)到工業狀態的社會及經濟改變過程(見前工業社會)。此一社會及經濟改變與技術創新有很密切關係,尤其是大規模量產和冶金學的進步。狹義的工業化有代表性的是《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的定義,製造業和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及其就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查看 意大利和工業化

已開發國家

发达国家(也称作--,developed country)是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藉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類發展指數,但未必屬於已開發國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國)。 發達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也就是商業)為主要產業,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都處於工業化(製造業,也就是工業)時期,未開發國家則還在農業時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的統計資料,發達國家的GDP佔世界60.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佔42.9%,人口佔世界比率約16%。.

查看 意大利和已開發國家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查看 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fa Bahá'iyyat, بهائية Bahá'iyya ;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欧拉创立于伊朗,并在中东地区开始传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拥有500至700万信徒, 遍布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新興宗教是摩門教,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新興宗教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创始人为巴哈欧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产生教名。根据巴哈伊的教义,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欧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教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现在每个大洲建有一个灵曦堂,分别位於美洲美国伊利诺州威尔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亚悉尼、非洲乌干达坎帕拉、欧洲德国法兰克福、中美洲巴拿马、亚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萨摩亚、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售纪念品、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在灵曦堂中可朗诵任何天启宗教的经典作品。 巴哈伊教有自己的历法,每年19个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闰年加5天)。每年公历3月21日(春分前後)为巴哈伊教曆新年,称为诺露兹节。每天从日落时开始。 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发展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开始翻译巴哈伊教经典时,认为其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信仰」。.

查看 意大利和巴哈伊信仰

巴勒莫

巴勒莫(Palermo),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島西北部,是西西里岛的首府,人口约130万,面积4992平方公里。.

查看 意大利和巴勒莫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查看 意大利和巴西

巴西利卡塔

#重定向 巴西利卡塔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巴西利卡塔

巴西利卡塔大区

巴西利卡塔(意大利语:Basilicata )亦称卢卡尼亚(Lucania),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大区,东、西分别与坎帕尼亚、普利亚相邻,南边是卡拉布里亚,有小段海岸线连接第勒尼安海,另一段则在东南方—塔兰托湾—与伊奥尼亚海相连。全区面积9,995平方公里,人口597,768(2001年数据),人口密度为60人/平方公里。大区首府波坦察(Potenza),区内分波坦察(Potenza)和马泰拉(Matera)两省。.

查看 意大利和巴西利卡塔大区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巴黎

巴里

巴里(Bari)是意大利南部第二大城市,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326,201人(2001年)。巴里是普利亞大區首府,位處亞得里亞海,也是巴里省的首府。1990年代,巴里的人口发展和国家总趋势一致,不断减少,这有利于城域圈的发展。当时很有必要研究城区:现在这个项目正在进行,有12个市镇选择参与其中,约600,000居民。 城镇包括三个部分:半岛北部建筑密集的老城区市,现在主要的夜生活街区之一,其中有著名的圣尼各老圣殿、圣撒比诺主教座堂(1035年 - 1171年)和斯瓦比亚城堡。.

查看 意大利和巴里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查看 意大利和巴洛克艺术

丝绸

丝绸是用蚕丝编製而成的纺织品。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蠶絲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与天然丝绸一样光泽的纺织品。.

查看 意大利和丝绸

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中文方面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务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内情報機構的活動,并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持有大量特殊用途的軍事武器及設備,這些設備在美蘇冷戰時期用於干擾共產國家政府,例如前苏联,此外也會針对推翻政府的組織進行資助,或刺殺美国海外利益构成威胁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 維吉尼亞州的-zh-hans:兰利; zh-hant:蘭利;-。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其地位和功能與英国秘密情報局(俗稱軍情六處,MI6)和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等情報組織並稱。.

查看 意大利和中央情报局

中学

中學(High School、Secondary school)是中等學校的簡稱,為緊跟著小學教育之後的學歷教育機構,通常也稱為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機構。此階段的教育是為了之后的更深等的教育或是職業訓練而設。中學和小學之間的界限隨著國家的不同而有差異,但是一般是在入小學後的第七到第十二學年之間,有些國家會在這之間設立初级中學(臺灣地區,1970年代改稱「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除了包含高等教育(例如大學)預備學程的一般中學外,就業訓練導向的中等職業學校也屬於二級教育的一環。.

查看 意大利和中学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查看 意大利和中东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查看 意大利和中世纪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意大利和中國

中部非洲

中非(Central Africa)即中部非洲地区,从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大陆西部突起部分合围,不包括非洲大峡谷西部。有時中非單指中非共和國。区內用水全赖刚果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仅次于亚马逊河。聯合國中部非洲次分區(UN Middle Africa subregion)包括以下九個國家:.

查看 意大利和中部非洲

中欧

中欧是對欧洲中部的代稱,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文尼亞與斯洛伐克。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西德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份,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查看 意大利和中欧

主顯節

主顯節(επιφάνεια;Epiphany,有出現或顯示之意),正教称為洗礼节,新教稱為顯現日,是一个基督教的重要慶日,以紀念及慶祝主耶穌基督在降生為人後首次顯露給外邦人(指東方三賢士)。主顯節為每年的1月6日,但因不同的教派而有不同的慶日或慶祝方式。.

查看 意大利和主顯節

主權

主權(sovereignty)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簡言之,即為「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是對內立法、司法、行政的權力來源,也是對外交往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主權的法律形式對內常規定於憲法或基本法中,對外則是國際的相互承認。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當今主權的概念正因為其至高無上的排他性,外交官不斷援引之;跨國組織及企業設法規避之;諸如政治學家、憲法、國際法學家仍爭論之,討論全球化及國際及區域組織對主權概念的影响。.

查看 意大利和主權

东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德頓語:Repúblika Demokrátika Timor-Leste),通称东帝汶(德頓語:Timor Lorosa'e;葡萄牙語:Timor-Leste),是位於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远东仅有的两块海外殖民地。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政府採用“Timor-Leste”同時作為其葡萄牙語的國名。leste是葡語「東」的意思;而Timor本來是印尼語timur,也是「東」的意思。所以東帝汶這個國號是一個恆真式名稱。而在印尼統治時期的東帝汶,採用“Timor Timur”作為地名,並簡稱東帝汶為“Tim-tim”。“Lorosa'e”則是德頓語的「東」,意思是日出的太陽。.

查看 意大利和东帝汶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查看 意大利和东京

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Ἡρόδοτος),前5世纪()的古希臘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歷史》一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散文作品。.

查看 意大利和希羅多德

东非

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據聯合國的次分區共有19個国家或屬地:.

查看 意大利和东非

希臘化文明

公元前4世紀下半頁,馬其頓的腓力二世統一了整個希臘,其後後繼者亞歷山大大帝在帝國擴張的過程中將希臘文明傳播至東方。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稱希臘文化(Hellenistic civilization)。希臘語漸漸成為“世界語言”。《聖經》的“七十士譯本”即是在公元前三世紀被譯為希臘文。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駕崩之後,其帝國分裂成四大部分,各自獨立,有馬其頓安提哥那王朝、小亞細亞的阿塔羅斯王朝、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猶太人聚居的以色列地區在塞琉古王朝境内。塞琉古王朝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安息帝國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公元前168年,馬其頓安提哥那王朝被羅馬共和國所滅。 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亞歷山卓圖書館,此處展示一位藝術家對它的描繪,這是一座偉大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古代世界圖書館。Cosmos: A Personal Voyage, Sagan, C 198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

查看 意大利和希臘化文明

希臘正教會

希臘正教會(Ελλην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Greek Orthodox Church)是東羅馬帝國國家教會分裂後,東羅馬正教會的幾個教會統稱,其神學根植於早期教父以及拜占庭文化,禮拜儀式使用通用希臘語。與普世牧首共融。其起源於近東的早期基督教以及拜占庭帝國,当代東正教修道活动最重要的中心為在埃及西奈半島的聖凱瑟琳修道院和以及馬其頓的阿索斯山。 東西教會大分裂時與羅馬天主教會各分東西,並斯拉夫正教會等正教會共融成為東正教會。.

查看 意大利和希臘正教會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希腊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查看 意大利和希腊语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查看 意大利和东欧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糧食計劃署

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原名糧食援助政策與計劃委員會,是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意大利羅馬,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組織,為世界上9千万有需要人士提供糧食,其中包括了大約5800萬名的孩童。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全球擁有超過80個國家辦公處,他們成立的目標是幫助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糧食計劃署

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是一个以基金会形式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71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州科洛尼。其以每年冬季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举办的年会(俗称达沃斯论坛,Davos Forum)闻名于世,歷次論壇均聚集全球工商、政治、学术、媒体等領域的领袖人物,讨论世界所面临最紧迫问题。.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盃足球賽

#重定向 國際足協世界盃.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盃足球賽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遗产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簡稱世贸组织或世贸;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縮寫为 WTO;Organisation Mondiale du Commerce,縮寫为 OMC;Organización Mundial del Comercio,縮寫为 OMC)是负责监督成员經濟體之间的各种贸易协议得到执行的一个国际组织,前身是1948年起實施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秘书处。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現任总干事是羅伯托·阿澤維多。截至2016年7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共有164個成員。世界贸易组织的職能是調解紛爭,而加入WTO不算簽訂一種多边貿易協議,但其設置的入會門檻可以做為願意降低關稅、法政上配合、參與國際貿易的門票,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該機構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为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提供贷款的联合国系统国际金融机构。它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组成机构之一,同时也是(UNDG)的成员。 世界银行的官方目标为消除贫困。根据其有关协定规定(修订并于1989年2月16日生效),其所有决定都必须旨在推动外商直接投資和国际贸易,以及为资本投资提供便利。 世界银行由两个机构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與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并不一样,后者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该两项通称“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以及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等5个机构组成。然而在某些非正式场合,世界银行集团也可被简称为“世银”。目前該組織歷代的行長都是美國人,另外重大決議時需要85%的票數才得以通過提案,而美國的投票占比從未低於15%,因而美國的投票比例被俗稱為“否決權”。.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银行

世界概况

《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又譯作《世界各國紀實年鑑》;)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調查報告,發佈世界各國及地區的概況,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統計數據。因中央情報局属美國政府部门,所以其資料格式、體例、內容皆需符合美國政府的官方需要及立場。資料則是由美國國務院、美國人口調查局、國防部等部門及其轄下的相關單位提供。如同其他美國聯邦政府作品一樣,本報告內容均屬公有領域資源。.

查看 意大利和世界概况

帕加尼

帕加尼(Pagani Automobili S.p.A.),是一家位于意大利摩德纳的超级跑车制造商,该车厂坚持手工打造车辆,其汽车产量非常少,价格也十分昂贵。.

查看 意大利和帕加尼

帕多瓦

帕多瓦(意大利语:Padova),属于政区威尼托中的一个城市,位於義大利北部,為帕多瓦省的首府以及經濟和交通要衝。2011年帕多瓦的人口為214,125人。 帕多瓦與威尼斯時常共同被視為帕多瓦-威尼斯大都會區的一部分,共計1,600,000人。帕多瓦位於巴企吉里翁河上,在威尼斯西方40公里,維琴察東南方29公里。.

查看 意大利和帕多瓦

帕多瓦大學

帕多瓦大學(Universitas Studii Paduani,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dova,縮寫為 UNIPD),位於義大利帕多瓦的大學。它的法學院於1222年成立,但是學校實際建立的時間則更早。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之一,歷史悠久,為義大利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也是歐洲近代很重要的一所大學。大学现有约60,000名注册学生,国际学生占3%。大学有8个学院,32个系,80个本科专业,93个硕士专业,31个图书馆,1个大学医院,1个实验农场。.

查看 意大利和帕多瓦大學

三國協約

三國協約(;)是指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在1907年簽訂的互相諒解和互相支持的協議。「」同時是英文和法文詞語,意為三倍,而「」則是法文詞彙,意指諒解。 1904年的《摯誠協定》及1907年的《英俄条约》簽訂後,英法、英俄的各種糾紛已經平息。這兩個協約,加上法俄同盟便促使三國家走在一起。此外,他們皆因為德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上升而警醒。因此,他們便結盟,名為「三國協約」。  .

查看 意大利和三國協約

乐器

樂器,泛指可以發聲演奏的工具。根據構造或發聲原理,樂器可以細分作多个分類:氣鳴樂器、弦鳴樂器、膜鳴樂器和體鳴樂器。.

查看 意大利和乐器

乾酪

乾酪(cheese),又名--、乳--酪,音譯芝--士、起--司、起--士,是多種乳製芝士的通稱,有各式各樣的味道、口感和形式。乾酪以奶類為原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質,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綿羊等。製作過程中通常加入凝乳酶,造成其中的酪蛋白凝結,使乳品酸化,再將固體分離、壓製為成品。有的乾酪在表面或內部布有黴菌,给奶酪带来特别的风味。根据种类不同,奶酪在常温时可为坚硬的固体或柔软的半固体,高温时都会融化,呈粘稠的半液体状态。 奶酪可以分為上百種,乳源(產乳動物所吃的食物也有差異),是否使用巴斯德消毒法,乳脂含量,細菌和霉,處理方法和發酵決定了他們的形狀,口感,及味道。奶酪可以用香草,香料,或者煙燻來調味。奶酪中的黃色和紅色,例如紅萊斯特奶酪,是由於添加了胭脂樹的种子。 少數乳酪中牛奶是通過加入醋,檸檬汁,或者其他的酸來凝固的,而大部份的乳酪是通過細菌輕微酸化,將乳糖變為乳酸,然後加入凝乳酶使之完全凝固。凝乳酶可由小牛的胃中取出,也可以採用細菌培養或被其他物質代替。大多數素食奶酪是由真菌米黑毛霉發酵製成,但也有一部份是由菜薊屬的不同種類提取出的。 大多奶酪呈乳白色到金黄色。干酪相当于超级浓缩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鈣和磷,维生素A,維生素B12。现代也有用脱脂牛奶作的低脂肪干酪。.

查看 意大利和乾酪

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通称乌拉圭(Uruguay,),南美洲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东与北邻巴西,南濒拉普拉塔河,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达近342万,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约为,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查鲁亚族人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角斗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立宪共和国,其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和平程度、清廉程度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uruguay/19452/pdfs/UruguaysRankingsJune2013.pdf及电子政务 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中产阶级规模及富裕程度上列南美洲首位。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在经济自由度、收入均衡、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GDP增长、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居大洲第三。联合国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 2013年,《经济学人》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并对其大麻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同性婚姻及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查看 意大利和乌拉圭

乔瓦尼·法尔科内

乔瓦尼·法尔科内(Giovanni Falcone,)是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法官,前司法部刑法司长。出生于巴勒莫,1964年成为一名法官。法尔科内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放在了反西西里的黑手党势力上,被认为是反黑手党“旗帜”。1992年5月23日下午,他在从巴勒莫市机场返回家的途中,在距巴勒莫市区20公里处,被黑手党预先埋藏在公路下的遥控炸弹炸死。事后,巴勒莫国际机场被命名为,以纪念法尔科内和另一名反黑法官保罗·博尔塞利诺。.

查看 意大利和乔瓦尼·法尔科内

乔治·纳波利塔诺

乔治·纳波利塔诺(Giorgio Napolitano,),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意大利政治人物,前總統。.

查看 意大利和乔治·纳波利塔诺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指政府有义务运用公共资源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适龄儿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义务,並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一款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現代大部份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實施義務教育,但年數和成效不一。 在日常生活中,強制教育、普遍教育及免費教育均與義務教育通用,但嚴格來說,這些字詞只提及了義務教育的部份基本原則。.

查看 意大利和义务教育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彼得罗·亚历山德罗·加斯帕雷·斯卡拉蒂(Pietro Alessandro Gaspare Scarlatti,),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作曲家,以歌剧和室内康塔塔而闻名。 亚历山德罗的两个儿子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和彼得罗·菲利波·斯卡拉蒂都是作曲家。.

查看 意大利和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亚历山达罗·孟佐尼

孟佐尼(Alessandro Manzoni,1785年-1873年)意大利作家。 早年创作诗《自由的胜利》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反对教会和君主。后受到天主教思想的影响,写作多首《圣歌》。 《约婚夫妇》为他的代表作,写了17世纪意大利在异族统治和国内专制势力压迫下的中下层人民困苦的生活,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要求民族统一和独立的愿望;悲剧《卡马诺拉公爵》、《阿达尔齐》对意大利浪漫主义有很大影响。 Category:意大利作家 Category: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徒.

查看 意大利和亚历山达罗·孟佐尼

亚得里亚海

亚得里亚海地圖 亚得里亚海(Mar Adriatico,Jadransko morje,Jadransko more,Deti Adriatik),是地中海的一部份水域,分隔了義大利半島 (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也分隔了亞平寧山脈與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及其臨近地區。亚得里亚海西岸屬於意大利,東岸則分別屬於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蒙特內哥羅和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透过位於其南部的奥特朗托海峡与愛奥尼亚海相连。波河、阿迪傑河、奧凡托河等河流流入亚得里亚海;海中有近1200個島嶼,其中只有69個有人居住。.

查看 意大利和亚得里亚海

亚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圖的學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師。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包括戲劇)、音乐、生物學、經濟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形而上学。 亞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學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其影響力延伸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雖然最終被牛頓物理學取代。在動物科學方面,他的一些意見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準確的。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裡。在形而上學方面,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和神學思想在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傳統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世紀,它繼續影響着基督教神學,尤其是天主教教會的學術傳統。他的倫理學,虽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后来也随着新兴現代美德倫理的到来获得了新生。今天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仍然活躍在學術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經濟學方面,亞里士多德對於經濟活動的分類與看法持續影響到中世紀與重農主義,直到被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派取代為止。雖然亞里士多德寫了許多論文和優雅的對話(西塞羅描述他的文學風格為“金河”),但是大多數人認為他的著作现已失散,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创作品保存了下來。.

查看 意大利和亚里士多德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查看 意大利和亚洲

庞贝

庞贝(拉丁文:Pompeii),或译庞培,為古罗马城市之一,位于那不勒斯湾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的词根来自奥斯坎语中的“五”,可能是此地有五个村落,或者最初是一个庞贝宗族。庞貝于公元79年8月24日被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火山灰覆盖。.

查看 意大利和庞贝

亞歷山德羅·伏打

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安纳塔西欧·伏打伯爵(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義大利物理學家,在19世紀因發明電池而聞名,後來受封為伯爵。.

查看 意大利和亞歷山德羅·伏打

亞曼尼

Giorgio Armani S.P.A.,中文常簡稱為'''亞曼尼''',為義大利時裝及高級消費品公司,由知名設計師喬治·亞曼尼於1975年創立。目前集團旗下的產品類別包括男女服裝、配件、手錶、眼鏡、首飾、香水及化妝品、家居用品,甚至包括飯店、餐廳。 在台灣由嘉裕西服於2004年9月取得代理權。 2006年,ARMANI在米兰的总部(乔治阿玛尼有限公司(米兰),瑞士门德里西奥分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查看 意大利和亞曼尼

交響曲

交響曲(不等同交響樂)是包含多個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為管弦樂團創作。.

查看 意大利和交響曲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計算方式是其總人口數除以總面積。一般使用的单位是每平方公里人数或每平方米所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疏密程度的常用数量指标。它通常用于计算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或全球的人口分布状况。 适当的人口密度能够保证良好的居住、卫生及经济条件等。.

查看 意大利和人口密度

人类发展指数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从1990年開始發布用以衡量各國社會經濟发展程度的標準,並依此將各國劃分為:極高、高、中、低四組。只有被列入第一組“極高”的國家才可能为發達國家。指數值根據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國民總收入計算出,在世界範圍內可作各國之間的比較。 分界標準: 極高:0.800以上 高:0.799~0.700 中:0.699~0.550 低:0.549以下 根據近十年的數據,挪威和澳大利亞一直穩居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兩個位置,第三位及以下的排名經常變化,但北歐國家、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爱尔兰、德國、瑞士、荷蘭、香港、日本、南韓及台灣都是近年來排名大致長期屬於前列的國家或地區。.

查看 意大利和人类发展指数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重视人类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的,另有重视神类、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等的思想主张。 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和人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有密切关系。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查看 意大利和人道主义

人類發展指數列表

下表为最新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列表。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为《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于2017年3月21日,实际上是在2015年数据的估计基础上编制的。2016年报告涵盖了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的186个,包括香港和巴勒斯坦国。最新报告中并未统计朝鲜、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台灣、澳门、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等,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官方统计单位独立提供的人类发展指数附加于联合国列表之下以供参考。有7个联合国成员由于缺乏数据而未列入此表。世界平均数值和一些国家联合组织的数值也列入了此表,以便对比。 这些国家或地区也按照人类发展指数进行分类,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组别。在2016年报告中,只有第一组“极高”的国家才可能是发达国家(部分“极高”组的国家被视为发展中国家,例如卡塔尔、阿联酋等),剩下的三组都是发展中国家。.

查看 意大利和人類發展指數列表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無神論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

查看 意大利和人文主义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 sulfur dioxide)化学式是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氣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約佔0.04%。二氧化碳略溶於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 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是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碳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σ键。碳原子上两个没有参加杂化(混成)的p轨道与成键的sp杂化轨道成90°的直角,并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发生重叠,故缩短了碳氧键的间距。 二氧化碳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400ppm,不過每年因為人為的排放增加,比率還在逐步上升。2018年4月大氣二氧化碳月均濃度超過410ppm,為過去80萬年來最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上升。 二氧化碳常壓下為無色、無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氣體。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自1900年至2016年11月增長了約127ppm。.

查看 意大利和二氧化碳

五旬節運動

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ism)是20世纪初興起的基督教新教運動。他們特別强調說方言(Speaking in tongues)是要領受聖靈的首個外顯的憑據,根据《聖經》记载的公元33年的五旬節,早期基督徒接受来自天上的聖靈,很多人拥有了常人看来非同一般的能力,例如说方言、治病等。五旬節運動與後來1950年代發起的靈恩運動是很類似。.

查看 意大利和五旬節運動

廣場

廣場是在傳統城市中的一個廣闊、平坦的露天空間,主要用途是讓民眾聚集,或用作政治用途。在廣場中通常會設有一些銅像、雕塑、紀念碑或噴泉等裝飾。在現代,「广场」一詞也被作為、购物中心甚至商業大廈以及私人屋苑的稱呼。.

查看 意大利和廣場

廣播

#重定向 广播.

查看 意大利和廣播

建筑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查看 意大利和建筑

建筑师

建筑师,或稱畫則師、圖則師、則師,是負責設計建築物平面圖的專業人士。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 在逐步复杂的建筑营造领域,建筑师越来越多的扮演一种在建筑投资方和专业施工方之间的沟通角色,同时也对结构, 水电,暖通进行总体协调。建筑师通常为建筑投资者所雇佣并对其负责而不是建筑施工者。 建筑师需要兼備艺术家的審美眼光和工程师的力學知識,作品需要从力学角度计算,选取合适的工程材料才能实现,如果过于超出现實的材料能力限制(例如市場供應、價格等),则无法实现为真实的建筑。建筑师的设计也必须能说服投资方的赞成,才能付诸实现。历史上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因为不能完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而没有能成为真正的建筑。.

查看 意大利和建筑师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特定建築物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环境角色的要求、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依其在所建位置的历史、文化文脉,景观环境,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或具有象徵意義的产物。它包括了建筑行為中,一切具有功能及意義之设计,也是建筑由發想到建築完成之間設計者的心智活動及表現的總結。 简单的说,建筑物要的是最后的使用功能,它有一定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就是针对这些要求而创造出来的解决办法。解决的办法千变万化,而能够超乎原先设定的要求者,就是好的建筑设计。.

查看 意大利和建筑设计

伊特拉斯坎文明

伊特鲁里亚文明(Etruscan civilization)是伊特鲁里亚地區(今意大利半島及科西嘉島)於公元前12世紀至前1世紀所發展出來的文明,其活動範圍為亚平宁半岛中北部。.

查看 意大利和伊特拉斯坎文明

伊斯特拉半島

伊斯特拉半島(克羅地亞語、斯洛文尼亞語:Istra;義大利語、威尼托語:Istria)是歐洲亞德里亞海東北岸的一個三角形的半島。西临威尼斯湾。.

查看 意大利和伊斯特拉半島

伊斯蘭教國家

#重定向 穆斯林世界.

查看 意大利和伊斯蘭教國家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查看 意大利和伊拉克战争

伦巴底人

伦巴底人(Langobardi/Longobardi)是日尔曼人的一支,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今瑞典南部。经过约4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伦巴底人最后到达并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今日意大利)的北部。 公元1世纪时,他们已从斯堪的纳维亚迁居于日耳曼尼亚西北部的萨克森一带。当时在公元98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早已在其作《日耳曼尼亞志》中有了对那时居住在今日德国易北河下游伦巴底人的记载。5世纪末时,伦巴底人分布到今日所谓奥地利的地区。6世纪初,他们到达潘诺尼亚,今日的匈牙利西部和斯洛伐克。 569年春,在阿尔博因的领导下,伦巴底人联合其他日耳曼族群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占意大利北部。 7世纪,洛塔列(636年——652年在位)主持编纂了伦巴底王国第一部成文法——《伦巴底法典》(又名《洛塔列法典》)。 8世紀時,利乌特普兰德逐漸征服仍處於东罗马帝國統治下的義大利地區。當倫巴底國王入侵罗马教宗的轄區時,教宗斯蒂芬二世向法蘭克國王丕平三世求援,756年丕平出兵打败伦巴第人,把夺回的领土献给教皇,成立了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773年丕平三世的儿子查理大帝包圍了倫巴底首都Ticinum(今帕维亚),並俘獲了倫巴底國王狄西德里乌斯(Desiderius,同时他也是查理曼的岳父),結果查理曼兼任法蘭克和倫巴底國王,倫巴底人對義大利的統治自此結束。 Category:古日耳曼人 Category:日耳曼人.

查看 意大利和伦巴底人

伦巴第大区

伦巴第(Lombardia )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和波河的一个意大利北部大区。它与意大利的其它大区皮埃蒙特、艾米利亚-罗马涅、威尼托、特伦蒂诺-上阿迪杰以及瑞士相接。 意大利六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伦巴第大区,首府为意大利北部的最大城市米兰。倍耐力公司塔是全意大利最高的摩天大楼,同时也是伦巴第区政府的所在地。 伦巴第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之一,大区的GDP经统计价值大约4000亿欧元。伦巴第是欧洲三个最富有地区之一,人均GDP高于意大利其它地区百分之三十。2003年的欧盟统计处(Eurostat)的最新统计,伦巴第是成为整个欧洲地区GDP最高的一个地区。很多外国或国有公司于米兰都设有总部,伦巴第亦是很多顶级的足球、榄球、冰上曲棍球及篮球球会的主场。 伦巴第的十二个省再细分为合共1,562个市镇(communes),上至人口最多的米兰(1,256,211人),下至莫特朗尼镇(Morterone),只有33人(2001年统计)。.

查看 意大利和伦巴第大区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查看 意大利和伦敦

伯灵顿拱廊街

伯灵顿拱廊街(Burlington Arcade)是伦敦的一个有盖购物廊,位于龐德街后面,从皮卡迪利街到伯灵顿花园。它是19世纪中期的欧洲购物廊和现代购物中心的先驱之一。兴建伯灵顿拱廊街是“为销售珠宝首饰和时尚需求的花式物品,为公众的满足”。 伯灵顿拱廊街由第五任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什的弟弟乔治·卡文迪什勋爵下令修建,他继承了邻近的伯林顿府,拱廊街曾经是其西侧的花园,据说是防止路人向他家墙上扔牡蛎壳等垃圾。拱廊街于1819年开业。它包括一条笔直的透明屋顶的走道,两旁有72个两层小单位。部分单位现已合并,店铺数目减少到约40个。皮卡迪利立面在20世纪初添加了维多利亚风格主义后期的版本。 这个步行拱廊街,拥有一个玻璃屋顶下统一的店面,一直是高档零售地点。在伯灵顿拱廊街巡逻的捕役穿着传统制服,包括大礼帽和大礼服。最初的捕役全都是乔治·卡文迪什勋爵的军团第十皇家骑兵的退役成员。现时租户包括各种服装店,鞋类及配件商店,艺术和古董交易商、珠宝商和古董银经销商。 伯灵顿拱廊街是欧洲早期大型玻璃顶盖购物廊成功的原型,后继者包括布鲁塞尔圣休伯特拱廊街、圣彼得堡帕萨兹拱廊街、那不勒斯翁贝托一世拱廊街和米兰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街。 2018年5月9日英國Thor Equities和 Meyer Bergman以3億英鎊将共同持有的伯靈頓拱廊街出售给了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私人投资者。零售面积为3.7万平方英尺(约合3437平方米),临街面长1100英尺(约合102.19米),每年能吸引超过400万名游客。.

查看 意大利和伯灵顿拱廊街

强奸

強姦,亦称強暴、奸污、施暴、性侵、强制性交,有時也用凌辱、蹂躪和糟蹋等詞来代指。是指用暴力、威脅等手段,強迫被害人進行性行为的犯罪“性侵入行為”:“以性器進入他人之性器、肛門或口腔,或使之接合之行為”。或“以性器以外之其他身體部位或器物進入他人之性器、肛門,或使之接合之行為”。參見 中華民國刑法第10條第5款。。 强奸的受害和加害者皆不分男女,在传统的观念里一般男性是施暴者、女性是受害者,但亦有完全相反的情況。據美国司法统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美國,91%的強姦受害人為女性,9%的受害人為男性;加害人中,有99%的強姦者為男性。 此外,不論加害者與受害者熟悉與否,該行為皆有可能發生。.

查看 意大利和强奸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義大利語:Friuli-Venezia Giulia,弗留利语:Friûl Vignesie Julie,斯洛文尼亚语:Furlanija-Julijska krajina,德語:Friaul-Julisch Venetien),面积7856km²,人口118万,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自治区,毗邻威尼托政区、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亚得里亚海。主要城市是的里雅斯特(人口:210,000)和乌迪内(人口:95,000)。 除意大利语外,弗留利语在整个政区也很流行,被一些语言学家当作意大利语的方言,其他人则认为它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语言。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讲斯洛文尼亚语的少数民族。.

查看 意大利和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

#重定向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

弗留利语

弗留利语(弗留利语:Furlan,意大利语:friulano)是一种罗曼语族语言,属于列托-罗曼斯语语支,在意大利的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流通。弗留利语有约 60 万使用者,大部分使用者同是能讲意大利语。尽管弗留利语受到邻近语言如德语、意大利语、威尼斯语和斯洛文尼亚语的影响。而基于同源关系,弗留利语有时又称东拉迪恩语。弗留利语已知在11世纪经已出现,而诗、文学作品可追溯至1300年。.

查看 意大利和弗留利语

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

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或譯為彼得拉克、--,意大利学者、诗人、和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亦被視為人文主义之父。.

查看 意大利和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前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 佛朗哥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军人世家,青少年时代即在军中。1936年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1月26日成功占领巴塞罗那統一全國,并成立独裁政权,以法西斯主义统治西班牙。在二战中佛朗哥政权实行亲德、義的政策以换取相对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义上保持中立,并象征性的派出“蓝色师团”协助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1947年佛朗哥自任摄政王。在二战之后西班牙迅速成长为工业化的中等发达国家。1975年逝世后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佛朗哥统治期间,以灵活的外交方式,赢得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并且在二战之后使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实现经济飞跃。但是他也以其法西斯式的獨裁统治,严酷打击异己特別是親共产主义或社會主義人士,严重阻碍西班牙的民主化而遭到后人诟病。.

查看 意大利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拉·安杰利科

#重定向 安杰利科修士.

查看 意大利和弗拉·安杰利科

佩鲁贾

佩鲁贾(Perugia ;Perusia)是意大利翁布里亚佩魯賈省的首府,也一座是富有文明遗迹的“前罗马时代”都市。.

查看 意大利和佩鲁贾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查看 意大利和作家

作曲家

作曲家是專門創作音樂的音樂家。在過去,大部分的音樂家都會作曲,但在分工細密的現代社會,作曲家、演奏家甚至指揮家等,已經成為截然不同的音樂家類型。 歷史上有許多創作的類型,像是鋼琴奏鳴曲或交響樂等等,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往往各種類型都加以嘗試,但浪漫時期則出現較多專作鋼琴曲或歌劇的作曲家;而流行歌曲中寫爵士樂和寫搖滾樂亦不相同。作曲家必須了解視音樂的型式有不同的作曲方式,像是為了戲劇而作曲,要考量到歌唱者發聲,音響效果等。為了流行歌曲而作曲,要了解歌詞,了解目前流行的趨勢。要為交響樂作曲,不了解各種樂器是不行的。這些都是作曲家面臨的挑戰。.

查看 意大利和作曲家

体育

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在区别,在中国,学校体育是一项贯穿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其任务可以概括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选拔后备人才,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锤炼学生顽强意志等 。.

查看 意大利和体育

但丁·阿利吉耶里

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全名杜蘭提·第·阿利吉耶羅·戴爾·阿利吉耶里,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他是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他的史诗《神曲》留名後世。他在意大利被称为至高诗人以及詩人,是意大利语之父。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丁、-zh-hans:彼特拉克; zh-hant:佩脫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

查看 意大利和但丁·阿利吉耶里

佛列羅

費列羅(Ferrero)是義大利費列羅集團是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擁有一系列優質創新的產品,費列羅巧克力(費列羅Rocher)更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品牌。公司於1946年,由Pietro費列羅先生始創於義大利北部,全力家族式經營,至今第三代,已發展到享譽盛名的跨國集團,並擁有一系列自創的名牌優質產品。 2015年6月22日費列羅以1.12億英鎊(約13.77億港元)作價,收購有104年歷史的英國對手桑頓(Thorntons)。 2017年3月17日費列羅斥資1.15億美元收購美國高端巧克力生產商Fannie May Confections Brands 2017年3月17日費列羅斥資13億美元向私募基金L Catterton收購美國糖果生產商Ferrara Candy Co 2018年1月17日費列羅以28億美元現金收購雀巢旗下美國糖果業務,交易後,費列羅將成為美國及全球第三大巧克力公司。 今次收購雀巢的美國朱古力業務品牌,將包括Crunch、Butterfinger、Nerds及Laffy Taffy。.

查看 意大利和佛列羅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Firenze,Florentia,意大利诗歌:Fiorenza),又譯--,在19世紀的中國或者現代文學、藝術、餐飲的場合也經常翻譯成翡冷翠。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和佛羅倫斯省的首府,拥有366,091名城市人口,是该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及主要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中心。从该市延伸出去的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都会区共有1,506,098名居民。 佛罗伦萨曾经长期处于美第奇家族控制之下,是欧洲中世纪重要的文化、商业和金融中心,并曾一度是意大利统一后的首都(1865-1871年)。 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艺术与建筑的摇篮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诸如烏菲茲美術館、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碧提宫内的帕拉提那美术馆等)。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馬基維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美名由來是徐志摩前往度假時,因飽覽當地的湖山之勝,因而觸發內心美的悸動,便將意大利语的Firenze翻譯成--,並寫下《--》及《--》兩篇散文。.

查看 意大利和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共和国

佛罗伦萨共和国(Repubblica Fiorentina)是中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国家,位于今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以佛罗伦萨为中心。.

查看 意大利和佛罗伦萨共和国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意大利和佛教

復活節

復活節(Pascha),又稱主復活日,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最初定在猶太人逾越節當日或之後的星期日,但教會在4世紀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決議不用猶太曆,於是改定為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該節日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認為象徵重生與希望;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教。.

查看 意大利和復活節

循道宗

循道宗(Methodism),又稱卫斯理宗(Wesleyans)、監理宗,現代亦以衛理宗、衛理公會之名而著稱。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現傳佈於英國、美國、中國,和世界各地。世界最大的循道宗教會是聯合循道宗。.

查看 意大利和循道宗

微型国家

微型国家(Microstate)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无严格定义,一般是指领土面积排在世界末游,海域管轄範圍不大的国家,其中一些由於領土問題而未被廣泛承認。一般來說微型国家因為其國土狹小,因而會飽受列強的威脅,因此一些微型国家盡可能在外交上保持中立國地位,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或是交換一些政治利益以求避免被其他強國所吞併。.

查看 意大利和微型国家

德奧合併

德奥合併(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併)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合并)思潮能较容易地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 德国与奥地利合併,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德奥合併发生在萨尔区回归德国之后。1935年1月1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该区在国际联盟控制15年后举行公投,最后回归德国。德奥合併后,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獲得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先后侵略余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 事件发生前,德国先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奥地利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甚至让该黨参与奥国政府事务。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併。德国政府隨即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国纳粹党。奥国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 其他国家对事件反应温和。一战协约国实行外交抗议,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併之事,纵使《凡尔赛条约》阻止德国与奥地利合併。 奥地利在事件后失去独立国家之地位,直到德國戰敗後,兩國再度分家,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臨時政府成立,數月後得到二戰盟国的承认,延至1955年奧地利正式恢復主權。.

查看 意大利和德奧合併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意大利和德国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查看 意大利和德语

得特宮

得特宮(Palazzo del Te)是位於義大利曼托瓦的一座宮殿建築。得特宮修建於1524年至1534年期間,由拉斐爾的門徒朱利奧·羅馬諾設計。1630年時,宮殿曾遭到洗劫。現在得特宮的部分房間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

查看 意大利和得特宮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查看 意大利和律師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查看 意大利和保守主义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查看 意大利和信義宗

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动物的內在心理歷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動機、情绪、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例如:教育學、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病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文學等等。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体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查看 意大利和心理学

志願役

志愿兵役制或称志願役(又稱為募兵制)是指符合條件之人民志願投入軍隊,以軍人作為職業。人民自願加入軍隊的原因眾多,可以是基於愛國、宗教意識或興趣,如義勇兵;或是純粹為報酬而參軍,例如傭兵。.

查看 意大利和志願役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查看 意大利和土耳其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源自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该民族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法國、及其他一些国家如伊拉克、阿塞拜疆、北塞浦路斯、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马其顿、科索沃、波斯尼亚、羅馬尼亞、奧地利、英國、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澳大利亞、中亚、北美地区等地。而土耳其人祖先最早可追溯至突厥人。 他們使用的語言為土耳其語。他們的主要族源是安納托利亞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吕底亚人与後來的高加索和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但在文化心理认同上,土耳其人普遍接受自己是突厥人。 土耳其人最早是由拜占廷希腊人与阿拉伯人混合而成,1071年之後,烏古斯人開始在安納托利亞建國,蒙古伊尔汗國时代大量乌古斯人因躲避蒙古人进入安納托利亞,逐渐融入當地居民中(同時傳入伊斯蘭教)。.

查看 意大利和土耳其人

圣十字圣殿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Croce)是方济各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一座次级圣殿,坐落在主教座堂东南方大约800米的圣十字广场。这个地点原是城墙外的一片沼泽地。在这座教堂中,安葬着许多位最杰出的意大利人,例如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基亚维利、乌戈·福斯科洛(Ugo Foscolo)、乔瓦尼·詹蒂莱(Giovanni Gentile)、罗西尼和马可尼,因而被称为“意大利的先贤祠”(意大利语:Tempio dell'Itale Glorie)。.

查看 意大利和圣十字圣殿 (佛罗伦萨)

圣彼得堡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联邦管区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万,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宁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苏德战争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

查看 意大利和圣彼得堡

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官方名称“圣马力诺共和国”(), 也被称为“最庄严尊贵的圣马力诺共和国”(), 位于意大利半岛的亚平宁山脉东北侧,处于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国状态。圣马力诺国土面积,人口33,285人。 其国家首都是圣马力诺市,最大的城市是位于塞拉瓦莱的。圣马力诺是欧洲委员会所有国家中人口最少的国家。 圣马力诺的国名来源于圣玛利诺(圣马利诺斯),一个来自拉布岛(位于现在的克罗地亚)罗马帝国殖民地的石匠。公元257年,圣玛利诺参与了里米尼的城墙重建工作,该城市的城墙曾因为遭受海盗的袭击而被破坏。公元301年,圣玛利诺在蒂塔诺山修建了一个独立的修道院社区。因此圣玛利诺号称是现存最古老的主权国家和历史最悠久的立宪制共和国。 圣马力诺由《》管理,该宪法成书于16世纪,由拉丁文书写完成的一套六本的文件,其中规定了该国的政治制度。圣马力诺认为这是最古老的迄今仍然有效的政府文件或宪法。 圣马力诺的国家经济主要依靠金融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就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圣马力诺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与欧洲发达地区水准持平。圣马力诺被认为是国家经济高度稳定和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该国既没有国家债务也没有预算盈余。 圣马力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车比人多的国家。在外交上,圣马力诺追随意大利领导,而且它还是团结谋共识集团的核心成员。.

查看 意大利和圣马力诺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圣诞节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查看 意大利和地中海

地中海式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又稱作--或地中海气候、副热带地中海型氣候,其分布於中緯度地區(約南北緯30至40度)的大陸西岸地區,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區、黑海沿岸地區、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澳洲西南部伯斯、南部阿德莱德一帶,南非共和國的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區。 地中海式氣候分布範圍占全球比例十分稀少,特徵為「夏乾冬雨」,迥異於其他類型氣候,也往往造成作物生長季無法與雨季配合,因此地中海農業區的作物種類往往為耐旱的蔬果,灌溉系統亦十分發達,為其一大特色。.

查看 意大利和地中海式气候

地区

地区在汉语中,常为对一定的区域泛称。可以指狭小区域,如这片地区土壤很肥沃;也可大片区域,如草原地区、滨湖地区。.

查看 意大利和地区

地皮

地皮(Land),是房地產之中建築樓宇房屋的土地。地皮是有價資產,時有升值及減值,不會折舊。 地皮物權源自國家主權,在英國則源自皇室土地(Crown land)。地皮分為自用地()和租用業權(Leasehold),前者的買家有權永久擁有該土地,而後者的買家只是買得該有年期的土地。在香港拍賣的官地,其性質就是後者。 地皮是固定資產,不過在炒家手中,視為流動資產,其所買賣所得的利潤,在中國大陸等地方可能要納資本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而在香港的則視為貿易,等同炒樓,要交納利得稅。.

查看 意大利和地皮

医生

醫生又稱醫師,在中國古代称大夫或郎中。「医生」其本意是指专精医学的人,「生」指先生(也是以前社会对师长的敬称)。唐朝的医疗行政机构叫太医署,它采取政教合一的政策,既是医务行政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院。现在「大夫」一词在中國大陸北方人中也常用。 据称,三国时,东吴有位名医叫董奉,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医德也高。他晚年为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和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必须到山上种植杏树,名为“康乐杏”。后来,杏林用来专指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生。.

查看 意大利和医生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查看 意大利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非

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一般包括下列国家和地区:.

查看 意大利和北非

北方聯盟 (義大利)

北方聯盟(Lega Nord)是義大利的一个右翼民粹主義、联邦主义和地区主义政黨。現時是執政聯盟成員。.

查看 意大利和北方聯盟 (義大利)

北意大利

北意大利 (Italia Settentrionale, Italia del Nord, Alta Italia, Norditalia)是意大利的一个地理区域。又可分为东北部和西北部两个部分。.

查看 意大利和北意大利

園林

園林也稱庭園,是一個經過安排的空間,通常位於室外。庭園為小院子或庭前綠化空地,園林規模則較大,多半經由專門設計。內部種植許多植物,通常包括多種花卉,並且擺設一些其他的人為自然景觀。花園也衍生出一些陳列特定自然景觀的設施,例如動物園。 園藝是發展和維護花園的活動。這項工作可以由一個業餘或專業園丁來施作。園丁也可以在非花園裡工作,比如公園、路邊的路基、或其他公共空間,景觀建築與景觀建築師趨於專門設計為公共和企業客戶相關的專業活動。.

查看 意大利和園林

國家憲兵

國家憲兵(Gendarmerie)是配屬在各要塞地區或邊界、重要機關負責維持治安的部隊,持有步兵等級的重武裝,對一般民眾有管轄權,亦有偵查重大犯罪的權力。許多國家都有存在國家憲兵的編制,如:法國、義大利、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奧地利和波蘭等國。 「Gendarmerie」一字源自法文,可直接翻譯為“憲兵”,但為了與「Military Police」區別,現在多譯為「國家憲兵」。.

查看 意大利和國家憲兵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的成立目的如《》所述,包括透過集体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国际联盟及其他同時期的條約也提到勞動條件、對原住民的公平待遇、人口走私与贩毒、軍備交易、公眾衛生、戰俘待遇,以及保護歐洲的少數族群。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期间,國際聯盟达到極盛時期,会员国数量高达58個。 國際聯盟所体现的外交思维反映了數百年來世界外交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國際聯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需要依靠當時國際間的大国執行其決議、維持經濟制裁,或是在必要時提供軍隊,然而這些大國未必願意這麼做。經濟制裁也會傷害國際聯盟的成員,因此這些國家不願意配合。美國則因為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國聯。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時,國際聯盟指責義大利軍隊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醫療帳篷作为攻擊目標,贝尼托·墨索里尼则回應称:「國際聯盟在麻雀大声喊叫時運作的很好,但在老鹰掉下来時一點用都沒有」。 在1920年代國際聯盟有顯著的成功,也有一些早期的失敗案例,但國際聯盟終究未能阻止轴心国在1930年代的侵略行爲。德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退出了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發證實,國際聯盟無法起到維護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再度發生的作用。國際聯盟歷時26年,後來被1946年4月20日成立的联合国所取代。此外,联合国繼承了一些國際聯盟成立的機構及組織。.

查看 意大利和國際聯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国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於美国华盛顿特区。.

查看 意大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足總世界排名

#重定向 國際足協世界排名.

查看 意大利和國際足總世界排名

國際板球理事會

國際板球理事會(International Cricket Council,ICC)是一個成立於1909年,專門管轄國際板球事務的組織。目前,該組織共有107個成員國加盟,旗下主要的比賽有世界盃板球賽,其總部設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

查看 意大利和國際板球理事會

國教

国教或官方宗教、官方信仰,是指由国家确立的特定宗教,具有高於其它宗教地位的宗教。国教往往负担着通过宗教宣扬国家指導思想的任务。.

查看 意大利和國教

初级中学

初级中學,是中等教育的階段之一。許多國家的教育部門將普通中學劃分為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廣義的初級中學包括普通初級中學和初級職業學校,狹義的初級中學專指普通初級中學。其中,初級中學是學生在小學結束後接續進行的教育,而在初級中學這一個階段結束之後,下一階段將會是高級中學。.

查看 意大利和初级中学

利古里亚大区

利古里亚(Liguria)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邻海大区,是意大利众大区中第三小的。大区西临法国,北界与皮埃蒙特大区相邻,东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及托斯卡纳大区。该区位于利古里亚海沿岸,是第勒尼安海(北地中海)的一部分。 沿岸的狭长地带组成了意属里维耶拉;西面最远的内陆是利古里亚部分的阿尔卑斯山,东面最远的内陆是利古里亚部分的亞平宁山脉。大区首府是热那亚。.

查看 意大利和利古里亚大区

利古里亞

#重定向 利古里亚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利古里亞

利古里亞海

利古里亚海(Mer Ligure;Mar Ligure)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意属里维耶拉(意大利利古里亞大区和托斯卡纳大区)、科西嘉岛与厄尔巴岛之间。 利古里亚海北面和东面与意大利、法国以及摩纳哥毗邻,南面和西面则与第勒尼安海和地中海相接。热那亚是这一区域内最重要的城市。 利古里亚海最北部是热那亚湾。汇入此处的有阿尔诺河以及许多源自阿尔卑斯山的河流。热那亚港、拉斯佩齐亚(La Spezia)港以及利沃诺(Livorno)港位于其布满岩石的海岸。其北部海滨因优美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而著称。 利古里亚海最深处位于科西嘉岛西北方向。其最大水深为2850米.

查看 意大利和利古里亞海

利奧十世

#重定向 教宗利奧十世.

查看 意大利和利奧十世

利比亚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乍得、尼日尔、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 利比亚地区曾先后属于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1912年意大利王国战胜奥斯曼帝國,使利比亚成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比亚于1951年独立,建立了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反对君主制的利比亚绿色革命爆发,革命的发动者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卡扎菲成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2年后加入了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7年联邦解散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政权实质未变;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亚的国号为“利比亚”;2013年,内战后组建的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查看 意大利和利比亚

利比亞

#重定向 利比亚.

查看 意大利和利比亞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查看 意大利和列奥纳多·达·芬奇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Авария на Чернобыльской АЭС,Chernobyl disaster),或簡稱切尔诺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於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電站发生的核子反應爐破裂事故。該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為反應爐进行供電測試时,因設計缺陷與操作人員的訓練不足,功率的劇增導致反應爐被破坏,並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絕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歸咎於事故中釋放的高能放射線,然而輻射塵少量放射導致的影響依舊爭論不休。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鄰近的切尔诺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連續的爆炸引发大火並釋放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這些放射性塵埃覆蓋了大面积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被核輻射塵污染的雲層飄往众多地区,包括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前蘇聯官方的報告表示 (quoting the "Committee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at the Chernobyl NPP: 15 Years after Chernobyl Disaster", Minsk, 2001, p.

查看 意大利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喬托·迪·邦多納

喬托·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约)義大利畫家與建築師,被認定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西方繪畫之父"。在英文稱呼就如同中文一樣,只稱他為Giotto,喬托徐芬蘭義大利藝術國寶喬托藝術家 (雜誌) 2002.9第328期p.162-p.206 ISSN10164170條碼9771016417007。藝術史家認為喬托應為他的真名,而非Ambrogio(Ambrogiotto)或Angelo(Angiolotto)的縮寫。.

查看 意大利和喬托·迪·邦多納

單車失竊記

《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由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所執導,也被許多人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單車失竊記

喜劇

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解作笑劇或趣剧,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人對醜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於描寫對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和鬧劇等樣式。內容可為帶有諷刺及政治機智或才智的社會批判,或為純粹的鬧劇或滑稽劇。喜劇衝突的解決一般比較輕快,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 喜劇可以略分為兩種:浪漫喜劇與諷刺喜劇。西方的幽默文化传统根源於古希腊喜剧。.

查看 意大利和喜劇

咖啡

咖啡(英语:coffee)是採用經過烘焙過程的咖啡豆(咖啡屬植物的種子)所製作沖泡出來的飲料。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亞熱帶地區,以及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那些咖啡樹從非洲出口至世界各國,現時那些咖啡樹種植遍布超過70個國家,主要在美洲、東南亞、印度等赤道地區。 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咖啡一旦成熟,就會經過採摘,加工,烘焙的程序。咖啡中咖啡因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它能夠以多種方式製作,如: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咖啡等,通常是作為熱飲,亦也可作為冷飲。在饮用前可计算估计咖啡因的摄入量,即可达到适量的标准。大部分的研究建議,適度飲用咖啡是有益的,甚或有利於健康的成年人。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埃塞俄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也門的蘇菲主義,在非洲之角及也門,咖啡被用於當地的宗教儀式。但亦由於這些儀式跟基督教的信仰抵觸的關係,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禁止咖啡消費世俗化,直至孟利尼克二世的統治時期。在17世紀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由於政治原因,飲料也被禁止的,並與歐洲叛逆的政治活動有關。 咖啡是一種主要的出口商品:它是許多國家的頂級農業出口商品,躋身世界上最大的合法農產品出口物,亦是發展中國家出口中最有價值的商品之一。綠色咖啡豆即生豆(未經烘焙的)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之一,一旦交易,咖啡豆會根據不同的口味而有不同的烘焙程度,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能夠製作成為咖啡作為飲料。一些爭議指咖啡的種植與它環境影響有關,例如肯亚咖啡豆在移植种植后失去了独有的肯亚酸,而肯亚的原种地土壤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因此,公平貿易咖啡與有機咖啡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

查看 意大利和咖啡

歐元符號()是歐元的貨幣符號,發表於1996年12月12日。這一符號由一個四人的專家小組設計,係由希臘字母、象徵歐洲(Europe)的E和代表穩定的平行線組合而成。歐元符號的使用並無統一標準。在歐元區國家中,既有將歐元符號置於數字之前的國家,也有置於數字之後的國家。.

查看 意大利和€

哥特人

--(哥特语:𐌲𐌿𐍄𐌰𐌽𐍃),又譯--,是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斯基泰、達契亞和潘诺尼亚。5到6世纪时,分裂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哥特人生活在今天德國的區域裡,是日耳曼的一個部落。德涅斯特河劃分了他們,河東的叫東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 哥特人曾南下西班牙甚至北非,替代羅馬人,統治西班牙和北非。但亦有一說指哥德人並未有南下到非洲,而是推使了原本在西班牙的汪達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非。東哥特人於5世紀末在義大利建立東哥特王國。西哥特人於法國南部和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西哥特王國。.

查看 意大利和哥特人

哥特式建筑

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璧。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哥德式建築的研究也是主教座堂、教堂的研究裡很重要的一部份。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德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查看 意大利和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又译作--,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国,盛行於13世紀,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形成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19世紀之後仍偶而被應用。早期的哥特式雕塑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晚期的哥特式雕刻则追求平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查看 意大利和哥特式艺术

哲学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為基礎。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查看 意大利和哲学

哲學家

哲學家(Philosopher),哲學的研究者,對哲學懷抱興趣,擁有廣泛的知識,並且能夠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特定的哲學問題。根據歐洲哲學傳統,哲學家研究的主題包括美學、倫理學、知識學、邏輯學、形而上學,以至於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等。.

查看 意大利和哲學家

儒略二世

教宗儒略二世(Iulius PP.,),原名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Giuliano della Rovere),於1503年11月28日—1513年2月21日岀任教宗。他是教宗思道四世的侄子,同樣出身德拉·羅維雷家族。1506年1月22日,儒略二世組建了至今已五百多年歷史的瑞士近衛隊。.

查看 意大利和儒略二世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季奥运会、冬奥,每隔4年举行一届,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5日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2018年南韓平昌冬奥于2月开幕,赛事由2月9日举行至2月25日,为期16天。下一屆冬奧將於202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舉行。 1986年,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將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從1994年起分開每兩年間隔舉行,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後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

查看 意大利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運動

冬季運動是指在雪上或冰上進行的運動。大多數的運動是滑雪、滑冰和滑雪橇的變化。原本只流行於冬季寒冷的地區,不過有人造雪後,在許多不下雪的地方也流行了。常見的個人運動包括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跳台滑雪、競速滑冰、花式滑冰、無舵雪橇、俯式冰橇、有舵雪橇和雪上機車。常見的團隊運動,包括冰球、冰壺和班迪球。冬季運動的綜合性運動賽事就是冬季奧運。.

查看 意大利和冬季運動

冰球

冰球(ice hockey),在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拉脫維亞、瑞典等流行區域直接稱為曲棍球(hockey),是一項在冰上進行的團體運動,溜冰者以把冰球打進對手球門為得分目的,冰球主要盛行於北美北部(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和歐洲部分地區(俄羅斯、芬兰、瑞典、捷克和斯洛伐克),亦是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和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之一。在加拿大,冰球和袋棍球分別是冬季國球和夏季國球。.

查看 意大利和冰球

冰箱

冰箱(又称电冰箱,台语称霜橱或冰橱,香港称雪柜,中國大陆稱冰櫃,家用稱冰箱,日本和韓國的漢字皆稱其為冷藏庫,朝鮮在文化語譯法為冷凍機)是以低溫保存食物等物品的机械設備。工業用冰箱適用於工業環境,如餐廳、食品加工和超級市場。.

查看 意大利和冰箱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又稱氾濫平原,是由河流沉積作用在中游沖積扇及河口三角洲間形成的下游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由於水流沒有上游般急速,而下游的地勢一般都比較平坦。河流從上游侵蝕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後因流速不再足以攜帶泥沙,結果這些泥沙便沉積在下游。尤其當河流發生水浸時,泥沙在河的兩岸沉積,沖積平原便逐漸形成。 基本上任何河流在下游都會有沉積現象,尤其是一些較長的河流為甚。但也有部分大河沒有形成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如怒江、剛果河、聖弗朗西斯科河等。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平原是亞馬遜平原,乃由亞馬遜上游的泥沙堆積而成。而中國的黄淮海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亦屬這一地形。.

查看 意大利和冲积平原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查看 意大利和农业

凱迪

#重定向 凱迪社區.

查看 意大利和凱迪

击剑

--,又稱--,在广義上讲是指用手持兵器刺、戳的技术。现代一般多作为击剑体育项目的代名词,是一種格鬥運動,這裡指的擊劍(Fencing)是以17世紀後單手用的護手刺劍為主的格鬥運動,並非傳統14世紀到16世紀的中世紀西洋長劍術。(西洋長劍術同樣也可以被稱為Fencing,但與擊劍截然不同,長劍術因為過於真實且危險性高,被類為實戰型的武術/劍術,而非運動,普遍長劍重達1至2公斤以上,即使是練習劍也將近1公斤重,若未配戴訓練用的護具,甚至會有骨折或內出血的風險) 劍擊運動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五個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其它四個分別是田徑、游泳、自行車和體操。.

查看 意大利和击剑

啟蒙時代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Aufklärung),又稱啟蒙時代(Siècle des Lumières;Age of Enlightenment)與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指在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發生的一場哲學及文化運動,該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可以解決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启蒙”,開啟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發展歴程。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Sapere aude」(拉丁語,意為Dare to know,敢於求知)的启蒙精神來闡述人类的理性担当。他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啟蒙時代不同於過往以基督教神學權威為主作為知識權威與傳統教條,而是相信理性並,認為科學和藝術的知識的理性發展可以改進人類生活。承接17世紀的科學宇宙觀及以理性尋找知識的方法,啟蒙運動相信普世原則及普世價值可以在理性的基礎上建立,對傳統存有的社會習俗和政治體制以理性方法檢驗並改進,產生出啟蒙時代包含自由與平等概念的世界觀。 啟蒙時代後期,約18世紀末前後,浪漫主義接續並取代啟蒙運動思維成為19世紀的主流。不同於啟蒙運動相信知識及理性進步觀,有鑑於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的部份負面後果,浪漫主義思維主張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過了頭:藝術及科學等知識的發展並未帶給人類福祉,人類有了知識改變了自然反而使人類變得更墮落、社會不公並且忽略了心之真誠。.

查看 意大利和啟蒙時代

商业

商业(Commerce),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中文之“商业”含义指社会分工出现的有组织的贸易行为,现代概念指流通领域的所有产业,多与贸易合称“商业贸易”。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營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都是營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營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 一般認為商業行為成立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查看 意大利和商业

全球化

全球化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Al-Rodhan, R.F. Nayef and Gérard Stoudmann.

查看 意大利和全球化

全球和平指數

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亦稱和平指數)是一套用作測量指定國家或地區的和平程度的指標,該指數由名為英國经济学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專家小組所維持和公布,而該專家小組的成員主要來自各和平學系、智庫以及澳洲悉尼大學和平及衝突學中心(the Centre for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所組成。指數引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数据,包括國家軍費、國家因組織性衝突死亡人數、聯合國派遣人員數目等,對全球121個國家及地區的和平程度及生活穩定程度作出評分以及排名。首個排名於2007年5月30日公布。2010年排名紐西蘭連續兩年蟬聯第一。.

查看 意大利和全球和平指數

全球競爭力報告

這是一份由世界經濟論壇所出版的年度報告。.

查看 意大利和全球競爭力報告

兩院制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單院制或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查看 意大利和兩院制

兩棲突擊艦

兩棲突擊艦 (Amphibious assault ship),亦稱兩棲--艦、強襲登陸艦(源自日文中的「強襲揚陸艦」),是一种用来在敌方沿海地区進行两栖作战時,在戰線後方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軍艦。 这种军舰由過去是直升機航空母艦发展而来的,但是大部分也結合了船坞登陆舰的(Well deck)設計,可装载登陆艇。且相較於多數航空母艦,不少兩棲突擊艦可擁有更密集的自身防護武器,未必需要護衛艦隊保護。由於兩棲突擊艦是現代軍艦中大小與排水量僅次於航空母艦的類別,因此對於未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或是在沒有配置航空母艦的艦隊中,兩棲突擊艦往往會成為艦隊旗艦,.

查看 意大利和兩棲突擊艦

八大工業國組織

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2014年起因俄羅斯會籍被凍結而復稱七大工業國組織,亦稱「G7」),現代世界主要已發展國家所組成之政府首腦會議性質的國際組織,創始於1973年,目前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除日本以外均爲西方國家。 該組織源於法國舉行的第1届六国集团峰会。1976年,加拿大加入,改稱七大工業國組織。1997年,俄羅斯加入,於1998年起稱八大工業國組織。 2009年,在G20美國舉行的匹茲堡峰會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宣布,G20已取代G8的主要功能,成為協調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論壇。儘管如此,G8仍繼續舉行。 2014年,俄羅斯於克--里米亞危機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而改稱為G7。.

查看 意大利和八大工業國組織

公噸

公噸,Tonne(s)或MT(metric ton),又稱公頓,是公制的質量單位,符号為t。其雖非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之一,但符合十進制,在使用上是可以與國際單位制相合。 1 吨.

查看 意大利和公噸

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或稱政府學校、公辦學校或官立學校,是由政府所開辦的學校,其辦學資金全部或主要由政府撥付,所以其學費一般較私立學校低。這些學校所聘任的人員,亦可能具有公務員身份,視乎地區而定。這類學校的辦學層次可以包括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

查看 意大利和公立學校

公羊主戰坦克

C1公羊坦克(C1 Ariete)是義大利陸軍的第三世代主力戰車。由義大利國內自行研製與生產,並於1995年開始服役至今。.

查看 意大利和公羊主戰坦克

公路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中文使用上也可以指供公眾使用的道路。公路主要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隔离栅、路面标线、护栏、绿化带、通讯、照明以及交通标志等设备及其它沿线设施组成,屬於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公路

公里

--亦稱--( → kilometre、),是一种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千米,是國際單位制之一,符號为km。.

查看 意大利和公里

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referendum),簡稱公投,又稱複決、全民公決,由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全体人民投票决定某些问题,例如选择一个统治者或政府,是否与他国组成联邦或合成一个国家,决定国家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或废除等等。在公民投票中,主要是通过投票去确定某种政府形式或者某种行动的合法性,而不是去要求投票人在几个供选择的政权或者建议中去任选其一。.

查看 意大利和公民投票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查看 意大利和共产主义

共和制

共和制(Republic),是一種政體。與神權及君主制政權的正當性、取得方式和政體形式不同,該政體下國家的最高執政者不是君主,而是依法律選出的最高執政者。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世界上的206個國家中,有135個國家的官方名稱中有「共和国」(「republika」、「république」、「республика」、「جمهورية」等等」)字樣。 古代及現代的共和制不論在意識形態或是組成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歐洲古典時代及中古時期,許多國家都想建立羅馬共和國的體制。義大利中古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傳統類似現在的「公民人文主義」,有時也用來表示直接從像撒路斯提烏斯及塔西陀等古羅馬政治家傳下來的制度。不過受希臘影響的羅馬作家,例如波利比烏斯及西塞羅有時也用這個詞來翻譯希臘文中的πολιτεία,這個詞可能是指一般性的政體,但也可能是指不對於羅馬共和制的特定政體,共和制不完全等同於雅典式民主的古典民主,不過有一些民主的概念在內。 共和制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在歐洲盛行,最後取代了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在現代的共和國中,政府是依宪法,由公民选举產生的。孟德斯鸠將所有公民共同統治國家的民主,以及只有部份人統治國家的贵族政治及寡頭政治都視為共和國的政體。 大多數的共和國是主权国家,不過也有一些半主权的政體稱為共和國。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提到:「保證本聯邦各州實行共和政體」(guarantee to every State in this Union a Republican Form of Government)。同様的,蘇聯的苏联宪法也將政體描述由15個苏联加盟共和国組成的聯邦,而且其中的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當時在聯合國中就已有席次。 在政治思想上,共和主義指以共和制來治國的一個意識型態。在現代國家興起後,共和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實踐及理論發展上各異,但大多數有幾項特徵:人民不是統治者的所有物或附屬品,並且大多有一有效憲法確定人民基本的權利不受政府侵犯。政府權力是公有物,國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業。.

查看 意大利和共和制

共有核武器

共有核武器(Nuclear weapons sharing)指無核武國家被納入有核武國家的盟邦式保護傘下,希望藉以免除被核武攻擊的可能性。名義上該有核國提供象徵性的核武共同指揮權,並在演習時有可能提供核武掛載於被保護國的武器平台上進行軍演,有可能長期佈署核武於該國的駐軍基地。.

查看 意大利和共有核武器

元旦

元旦,也称為新年、公曆新年、陽曆新年、新曆新年或國曆新年,是指公历1月1日,也是世界多數国家的法定假日,放假日數則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

查看 意大利和元旦

光通常指的是人類眼睛可以見的電磁波(可見光),視知覺就是對於可見光的知覺。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上的某一段頻譜,一般是定義為波長介於400至700奈(纳)米(nm)之間的電磁波,也就是波長比紫外線長,比紅外線短的電磁波。有些資料來源定義的可見光的波長範圍也有不同,較窄的有介於420至680nm,較寬的有介於380至800nm。 而有些非可見光也可以被稱為光,如紫外光、紅外光、x光。 光既是一种高频的电磁波,又是一種由称為光子的基本粒子組成的粒子流。因此光同时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或者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查看 意大利和光

光榮會

光榮會(Ndrangheta),是義大利一個黑手黨組織,成員活躍於卡拉布里亞地區、南美及至歐洲其它地區,2010年7月義大利警方曾清剿此黑手黨光榮會,拘捕3百多人,搜出6,000萬歐元現金和財產。光榮會首領、包括米蘭負責人被捕。光榮會此黑社會組織涉幹犯謀殺、勒索、販毒及走私武器等勾當。2014年有報告指出此黑手黨組織獲利什豐,收入比德意志銀行及麥當勞的總和更多。.

查看 意大利和光榮會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克劳迪奥·乔瓦尼·安东尼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意大利作曲家、製琴師。出生於意大利北部克雷莫納市的他,從小就接觸聖歌等音樂教育,並在未成年即有作品面世。16世紀末,受到貢扎加家族支助下,他與宮廷歌手合作,出版了牧歌等普羅歌曲。而《奧菲歐》可算是蒙特威尔第最出名的歌劇。 蒙特威尔第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牧歌创作是这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体裁的巅峰,而他的歌剧创作则是这种体裁的奠基之作。他是巴洛克音乐的早期代表。 他雖不是第一個寫出歌劇的作曲家,然而他所創作的歌劇卻可以一直流傳至今日,甚至影響在後世各樂派的作曲家。 1567年5月15日蒙特威爾第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納,他的父親鮑德薩爾是一位外科醫師,十六世紀的克里蒙那,盛行音樂,當地出現許多有名的製琴師。 1576年加入了克雷莫納主教座堂的樂隊,1580~1590年期間追隨英吉奈利(Marco Antonio Ingegneri)學習音樂,在這期間便學習開始創作,1582年發表第一部作品《神怪小曲集》,1587年開始創作牧歌《madrigal》曲集,蒙特威爾第這一生總共創作了九冊的牧歌。1590年於曼托瓦受聘進入貢扎加公爵府中,擔任歌手及古大提琴手的工作。 1599年5月,蒙特威爾第與克勞迪雅·凱塔尼奧結婚。1600年他的事業才正開始發展,獲得宮廷樂長的職位,1607年完成並首演他的第一部歌劇《奧菲歐》(L'Orfeo),然而在他事業順利時,1607年年底他的妻子卻因病去世,隔年,接著發表蒙特威爾第的第二部歌劇《阿莉安娜》(L'Ariana)。 1612年貢扎加公爵過世後,他的事業有了改變,公爵之子法蘭西斯科(Francesco)繼位,蒙特威爾第遭到解聘,他離開曼拖瓦回到克里蒙那,然而沒過多久,法蘭西斯科即因病去世,其弟費迪南多(Ferdinando)繼位,新任的公爵隨即邀請蒙特威爾第再度來擔任宮廷樂長,然而當時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樂團的指揮去世,蒙特威爾第受召前往,在威尼斯接受試聽演出後,隨即被授與樂團指揮一職,一直到1643年去世。 主要的作品包含歌劇《奧菲歐》、《阿莉安娜》、《唐克雷第與克羅林達之戰》、《烏里塞還鄉》、《波佩亞的加冕》以及牧歌集曲共九冊等。其中歌劇《奧菲歐》不僅是蒙特威爾第的最早的歌劇作品。作品中,他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弦,利用序曲、重唱、间奏曲以加强戏剧音乐的表现力与舞台气氛;又利用弓弦乐器的震音、拨弦奏法,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性能,为近代管弦乐法的先导;所作牧歌富于诗意与戏剧性,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世俗音乐发展到最高阶段,并成功的跨入另一個時期「巴洛克」。.

查看 意大利和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克勉七世

#重定向 克雷芒七世.

查看 意大利和克勉七世

克罗地亚语

克罗地亚语(Hrvatski)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的一種標準化形式,由克羅地亞族使用,是克羅地亞的官方語言,波黑和伏伊伏丁那的官方語言之一。 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與塞爾維亞語是同一種語言,稱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分别独立成为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亞語以及黑山語等四種標準化形式。 標準克羅地亞語基於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最廣為使用的方言,什托方言,更具體地說是基於東黑塞哥維那方言。東黑塞哥維那方言也是標準塞爾維亞語、波斯尼亞語、黑山語的基礎。克羅埃西亞語與同為南斯拉夫語支的塞爾維亞語十分接近,兩者可互通。.

查看 意大利和克罗地亚语

克莫拉

克莫拉(Camorra)是类似黑手党的秘密社团,起源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和那不勒斯市,通过毒品交易、敲诈勒索来筹集经费,其活动导致所控制地区的高谋杀率。这是意大利最古老的有组织犯罪团体之一。Behan, The Camorra, pp.

查看 意大利和克莫拉

前衛搖滾

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簡稱為prog,有時被稱為藝術搖滾或古典搖滾或交響搖滾,是在1960年晚期興起的搖滾樂分支之一,它的內涵十分複雜並且吸納眾多其他樂派精神,因此並不能明確地定義出其精確範圍。前衛搖滾最熱門最顛峰的時期是在1970年代的早期,並繼續流傳至今日。前衛搖滾起源自英國,大多數的團體多出現於歐洲大陸,只有少數幾支樂團是來自於美國加拿大的。此種樂風通常結合了爵士樂、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和世界音樂等元素,不同於美國搖滾是受到節奏藍調以及鄉村音樂的影響。經由多年累積的發展,在前衛搖滾中也出現了例如交響搖滾、藝術搖滾、數學搖滾以及前衛金屬等類型。 前衛搖滾樂手意圖擺脫流行音樂的公式化及束縛,並亟力提升自身的音樂成就另外一種音樂類型,即便時常令人嗅到不小的古典與爵士影響。前衛搖滾最獨特的地方便是「複雜」而不只是技術的出眾,因為在流行音樂中技巧十分出眾但卻演奏單調樂章的樂手亦大有人在。 前衛搖滾並無絕對定義,名團深紅之王的領袖羅伯特·弗利普(Robert Fripp)就十分厭惡這個音樂分類上的術語。而構築出前衛搖滾的作品多集中在1970年代,例如傑思羅土爾(Jethro Tull)、Yes、創世紀合唱團、平克·弗洛伊德、愛默生、雷克與帕瑪、匆促樂團與深紅之王等等,音樂各有不同特色,無法同一而論。這些樂手與樂評家們(如:比爾·馬丁)對自身是否真的屬於前衛搖滾感到疑問(不過在此我們必須要做如此假設,至少是70年代的他們)。同時也有人在爭辯例如富蘭克·察帕(Frank Zappa)、深紫、Phish、電台司令和Tool這類活躍於其他樂種的樂手是否隸屬於前衛搖滾之下。.

查看 意大利和前衛搖滾

剧作家

劇作家,是指專門從事戲劇文學寫作的作家。這些作品可能是為舞台表演而創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劇本,或是只以劇本對話形式的純粹文學創作。 英語裡的「劇作家」(playwright)一詞首先出現於英國劇作家本·琼森的諷刺詩《致編劇》(To Playwright)。「Play-wright」一詞有「編寫表演的工匠」的意思,暗諷當時在劇場裏工作的二流散文作家。因為當時的劇作家多數採用格律詩體裁,並自稱為詩人,這種做法一直延至19世紀早期。儘管如此,現代「playwright」一詞已沒有貶意。.

查看 意大利和剧作家

勃朗峰

勃朗峰(Mont Blanc,Monte Bianco,意為「白色山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義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的交界處。勃朗峰是西歐與歐盟境內的最高峰,海拔為4,808.73公尺。勃朗峰於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類征服。勃朗峰有時也被稱為「白色少女」(法語:La Dame blanche)或「白色山峰」(義大利語:Il Bianco)。 勃朗峰附近最有名的兩個城鎮是義大利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的庫爾馬耶烏爾(Courmayeur)與法國羅納-阿爾卑斯大區上薩瓦省的霞慕尼(Chamonix),這裡也是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區。遊客可以搭乘纜車上山,路線會經過庫爾馬耶烏爾與霞慕尼。 白山隧道於1957年開始建造,於1965年完成,連接著法國的霞慕尼及義大利的庫爾馬耶烏爾,全長11.6公里,是穿越阿爾卑斯山主要的交通路線。 勃朗峰的登山活動、遠足、滑雪和單板滑雪都相當盛行。.

查看 意大利和勃朗峰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查看 意大利和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區域內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陆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查看 意大利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足球联合会

国际足球联合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 Football),简称国际足联(FIFA),是管理英式足球、室内五人足球和沙滩足球的国际体育组织,下辖211个会员协会。總部设于瑞士苏黎世。現任主席為吉安尼·因凡蒂诺。国际足联负责组织世界重大足球赛事,當中最著名的是4年舉行一次的世界盃。.

查看 意大利和国际足球联合会

倫巴底

#重定向 伦巴第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倫巴底

倫巴底王國

倫巴底王國,是中世紀初期的義大利半島上國家。公元568年,由倫巴底人和蠻族建立。公元774年,由法蘭克王國統治,逐漸失去倫巴底的特色,變成義大利王國。.

查看 意大利和倫巴底王國

倫巴底語

iso3 倫巴底語是一種語言,主要集中在北意大利之伦巴第、皮埃蒙特、南瑞士、提契諾州以及格勞賓登州。倫巴底語屬於羅曼語族之高盧意大利語支。主要有分為兩種方言,西倫巴底語及東倫巴底語,顯示了顯著的分歧和並不總是相互理解。.

查看 意大利和倫巴底語

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

倫巴第-威尼托王國(意大利語:Regno Lombardo-Veneto,德語:Lombardo-Venezianisches Königreich)是一個位於意大利北部的王國,並由當時的奧地利帝國所控制。此王國是根據歐洲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中所作出之協定而建立。其後於1859年及1866年,倫巴第及威尼托漸次被割讓予薩丁尼亞王國及後來由薩丁尼亞主導的意大利王國,此一國家亦不復存在。.

查看 意大利和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

皮埃蒙特

#重定向 皮埃蒙特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皮埃蒙特

皮埃蒙特大区

埃蒙特 (Piemonte, )是意大利西北的一个大区。大区面积有25,399 平方公里及大约四百三十万人口。大区首府是都灵。 皮埃蒙特三面被阿尔卑斯山山脉包围,包括波河的起源维素山脉,及罗莎山脉。大区与法国、瑞士、及意大利伦巴第、利古里亚、艾米利亚-罗马涅及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相邻。 皮埃蒙特的低地是一块农产丰足的地区,盛产小麦、稻米、玉蜀黍及葡萄。该区也是主要的工业中心,特别是都灵,是菲亚特车厂的总部所在地。 2006年2月,都灵成功主办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皮爾蒙特王國以前的首都位於義大利旁的海上的一個小島嶼.

查看 意大利和皮埃蒙特大区

皮埃蒙特語

iso3 皮埃蒙特語(nome nativo Piemontèis, codice ISO 639-3 pms) ,在1981年底被歐盟認定為受法律保護的歐洲少數人語言之一(歐盟第4745號決議),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Red book on endangered languages)統計,皮埃蒙特語在受保護語言之列,它是西部新拉丁語族的,與法語和奧克語相近,是意大利北部的高盧-意大利語到高盧-羅曼語的一個過渡。 它的輔音和元音都很豐富,而詞法、句法、詞匯都是延自於意大利語。.

查看 意大利和皮埃蒙特語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查看 意大利和犹太人

的里雅斯特

里雅斯特(意大利语:Trieste;斯洛文尼亚语:Trst;德语:Triest),或譯的里雅斯德、的港。是意大利东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边境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湾的最深處,也是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和的里雅斯特省的首府。人口为207,069人(2001年)。 在1372年到1918年間,的里雅斯特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及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因而这座城市虽然在地理上显然属于南欧,但在语言、文化方面却具有明显的中欧特色,与其他意大利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1867年到1918年期间,的里雅斯特作为奥匈帝国的主要出海口,曾是地中海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和音乐与文学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崩溃,的里雅斯特并入意大利,随之经济文化衰落下去。 現今的里雅斯特是邊界城市的代表。的里雅斯特的人口混合了鄰區的人種。的里雅斯特市區占优势的方言稱為的里雅斯特語(的里雅斯特語:Triestin,意大利语:Triestino),是威尼斯方言在当地的变种;而在紧邻市区的部分近郊,已经开始使用斯洛維尼亞語。義大利語以及斯洛維尼亞語都被認為是本地語言,而弗留利語以及克羅埃西亞語也有少數人使用,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歷史緣故,在該城也有很多人使用德語。 的里雅斯特的經濟主要依賴港口貿易以及与邻近地区的商業交易,是意大利邮船公司(Lloyd Triestino)的发祥地。在冷戰時期,的里雅斯特因为地处东西方对抗前沿成為次要港口,但目前正在重振它昔日的商業影響力。在2006年的里雅斯特被選為義大利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的里雅斯特的景点主要是众多奥匈帝國时代存留的新藝術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以其明显的中欧特色在意大利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该市还拥有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的里雅斯特大学。.

查看 意大利和的里雅斯特

的里雅斯特省

的里雅斯特省 (Provincia di Trieste)是意大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的一個省。面積21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40,000人。首府的里雅斯特。 下分39市鎮。 T T.

查看 意大利和的里雅斯特省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查看 意大利和石油

矶崎新

崎新()是日本建筑师。大分縣大分市出身。東京大學畢業。.

查看 意大利和矶崎新

玉米

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同時也可以當作飼料使用,還有在生物科技產業作為乙醇燃料的原材料。而且玉米更在各個化工領域被大量利用著,做成塑膠等等不同的物品。.

查看 意大利和玉米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查看 意大利和火山

灵魂

魂,在從古至今的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非物理学现象;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相辅相成,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 现代,一些科学家也开始用模因和量子学说探讨灵魂问题,他們也认为与生命基因类似,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并主宰着思想、情感、梦境、幻觉等潜意识,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 很少人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覺。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其支持者認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

查看 意大利和灵魂

珠寶

寶,是裝飾用的飾物,其上多是寶石或半寶石鑲嵌在貴金屬上。追溯至人類的史前時期,已有將取動物的牙、貝殼等物件用來裝飾。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珠寶由配飾用途更演變為具有宗教、戰略和社會階級象徵意義的物品,也包含在祈禱或服喪時,穿戴或攜帶的相似物品。到了19世紀,工業化把珠寶普及至中產階級。現代,珠寶已為普遍的裝飾用品。.

查看 意大利和珠寶

珀西·比希·雪莱

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一般譯作雪萊,是一位知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查看 意大利和珀西·比希·雪莱

理工學院

工學院、工學院、或理工大學(英文譯名:Institute of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technology、polytechnic university、technikon、或technical college),是以發展理工、工程等工業領域學科為主的高等教育學校,部分國家將其歸類為職業教育機構。可以指:.

查看 意大利和理工學院

研究開發

開發簡稱研發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縮寫:R&D) 是隸屬於企業、大學及國家的機構所開展的項目研究與發展活動。 於2006年,在研究開發領域上投入資金最多的3個國家是:.

查看 意大利和研究開發

社会科学

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種種现象。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社會科學起源於西元1930年出版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內容包含了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犯罪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倫理學、藝術、社會工作學及法律學等與社會科學概論相關的一門學科。.

查看 意大利和社会科学

社会阶级

会阶級(social class),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汉语词汇还有“等級”、“阶层”、“社会等级”、“等级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划分,即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水平和社会身份的社会群体总称。.

查看 意大利和社会阶级

神召会

召會(The Assemblies of God),基督新教教會之一,屬五旬節派,是1901年美國五旬節復興運動後出現的教會組織。三百多位傳道人和信徒於1914年在美國阿肯色州溫泉城召開大會成立。.

查看 意大利和神召会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查看 意大利和神圣罗马帝国

神经科学

經科學(neuroscience),又稱神經生物學,是專門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发育、演化、遗传学、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及病理學的一门科学。對行為及學習的研究都是神經科學的分支。 對人腦研究是個跨領域的範疇,當中涉及分子層面、細胞層面、神經小組、大型神經系統,如視覺神經系統、腦幹、腦皮層。 最高層次的研究就是結合認知科學成為認知神經科學,其專家被稱為認知心理學家。一些研究人員相信認知神經科學提供對思維及知覺的全面了解,甚至可以代替心理學。 神经科学致力于科学地研究神经系统。尽管神经科学学会成立于1969年,但是对于大脑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传统的神经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范围包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化史,发育,遗传,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研究,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深度有了突破性成長,开始与其他学科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叉与融合,如认知和神经心理学,精神疾病學,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神经生物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犯罪學,医学科学和哲学陸續加入研究行列。 暫時最關心的課題是: .

查看 意大利和神经科学

神经系统

經系統是由神經元這種特化細胞的網路所構成的。其身體的不同部位間傳遞訊號。動物體藉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作用來應付環境的變化。動物的神經系統控制著肌肉的活動,协调各个组织和器官,建立和接受外来情报,并进行协调。神經系統是動物體最重要的連絡和控制系統,它能測知環境的變化,決定如何應付,並指示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使動物體內能進行快速、短暫的訊息傳達來保護自己和生存。 神經組織最早是出現在五億到六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為二部份:分別是中樞神經系統(CNS)及周围神经系统(PNS)。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及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是由神經構成,是由長神經纖維或是轴突組成,連接中樞神經系統及身體各部位。 傳送由大腦發出信號的神經稱為運動(motor)神經或是下行(efferent)神經,而將身體各部位產生信號傳送到中樞神經的神經稱為感覺(sensory)神經或是上行(afferent)神經。大部份的神經是雙向傳遞信號,稱為混合神經。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為軀體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及肠神经系统。軀體神經系統處理隨意運動,也就是依生物體意願而產生的運動,自律神經系統又可分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在緊急情形時驅動,而副交感神经是在器官呈休息狀態時驅動。 肠神经系统則控制消化道。自律神經系統及肠神经系统都會不隨意願的自主動作。從脑部發出的神经稱為脑神经,而從脊髓發出的神经稱為。 以細胞層面來看,神经系统是以一種稱為神經元的細胞組成。神經元有特殊的構造,可以快速且準確的傳送信號給其他細胞,傳送的是電化學信號,藉由稱為轴突的神經纖維傳輸。 在神經元發生衝動時時,會由突触釋放神經傳導物質。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形成了神經迴路及,神经网络,控制了生物體的感知及其行為。神經系統除了神經元外,還有神經膠質細胞,提供支持及新陳代謝等機能。 大部份的多細胞生物皆有神經系統,但複雜度有很大的差異。多細胞生物中只有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及中生動物門等結構非常簡單的生物完全沒有神經系統。 放射狀對稱的生物,包括栉水母及刺胞動物門(包括海葵、水螅、珊瑚及水母),其神經系統為發散狀的。 其他大部份的多細胞生物其神經系統都包括一個腦、一條脊髓(或二條脊髓平行排列)及由腦或脊髓發散到全身的神經,只有一些蠕蟲例外。神經系統的大小隨生物體而不同,最簡單的蠕蟲其神經系統由數百個細胞組成,非洲象的神經系統則有三千億個細胞。 中樞神經系統的功用是在身體全部位之間傳送信號,而接收反饋。神經系統的机能障碍可能是因為先天基因問題造成,也可能是因為外傷或是中毒導致的傷害,或是因為感染或是年老所產生。 神經內科研究有關神經系統的疾病,並尋找預防或治療的方式。周围神经系统最常見的問題是神經傳導不良,其原因有很多種,包括,或著是多发性硬化症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脱髓鞘疾病。 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經系統的科學。.

查看 意大利和神经系统

神曲

曲(意大利语:Divina Commedia,英语:Divine Comedy),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创作的长诗。.

查看 意大利和神曲

票站調查

站調查(Exit Poll),又常被稱做「出口民調」,是指在選舉進行期間,設於票站出口,訪問剛投票的人的投票意向的民意調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析及解讀選民的投票行為,並即時知道選舉形勢。所以,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也會與學術組織合作進行票站調查,並分析有關數據。一般而言,票站調查的結果要在選舉結束後才可公佈,以免影響選民投票意向。而票站調查的結果亦可作為在官方點票結果公佈前對選舉結果的估計。不過票站調查也可以用作配票工具而被杯葛。.

查看 意大利和票站調查

福音派

福音派(evangelical)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新兴派別,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派、基要派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兩個基督的中间立场。源自希腊语「ευαγγελιον」,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無教派之意。福音派強調基督徒個人跟耶穌基督之關係,並把社区和信仰连结。有別於其他基督教主流教派,其直接通過福音及信息把基督教传播。 福音派与传福音是完全不同的,「福音派」是新教中的新兴派別,其通過直接接觸社區及迎合主流社會,使基督教價值觀融入主流社會,而「传福音」则是宣传基督教圣经中的福音的活动。 整體來說,福音派恪守新教傳統教義,重視《聖經》權威和學術研究,但不愿被人視為固執無知。福音派比基要派相对更願意接觸社區及迎合主流社會,使福音派逐漸成為主流社會的一部分。在20世紀70年代末,福音派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教派,逐漸參與主流政治,相比於其他信眾減少的主流教派,福音派在世界各地呈日益增長的趨勢。 福音派常與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合作,但也認為應該限制教會對政治決策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強調“聖經無謬” (infallibility of the Bible)。1994年,福音派與天主教会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書《福音教派與大公教合一》,同意以包容手段接納天主教。福音派教會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有相當的參與,但其內部對此仍存在意見分歧。.

查看 意大利和福音派

租界

租界,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等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贸易区域。其特点是外人侵夺了当地的行政管理权及其他一些国家主权,并主要由外国领事或由侨民组织的工部局之类的市政机构来行使这些权力,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不受本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国中之国”。.

查看 意大利和租界

移动电话

行動電話,又稱「手提式電話機」或「手提電話」,簡稱「手--機」,是可以在較廣範圍内使用的可攜式電話,與固定電話(座機)相對。1990年代中期以前價格昂貴,只有極少部分經濟實力較佳的人才買得起,而且體積龐大,因此又有大哥大的俗稱。1990年代後期大幅降價,如今已成為現代人日常不可或缺的電子用品之一。 目前在全球範圍内使用最廣是的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在台湾和中國大陸以GSM和LTE最為普及。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以GSM為主,它是數位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短信、MMS、無線應用協議等。目前整個行業正在向第三代和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遷移。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器和一套按鍵,現時採用觸控式螢幕的手機減少了按鍵。現代的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個人數位助理、遊戲機、MP3、照相機、錄音機、GPS和連接網際網路等更多功能,它們都概括性地統稱作智慧型手機。.

查看 意大利和移动电话

移民

移民指人口在空間上流動的現象,或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定居的人。 在現代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體系下,移民現象可分為國境内的移民,以及跨國境的移民;跨國境的移民又分为移民出境(emigration)与外来移民(immigration)两种。 指涉人的移民,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有不同的称谓,如“出境移民”、“外来移民”、“开拓者”等。自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移民勞工即成為跨國界人口移動的大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國際移民勞工(簡稱「移工」)的規範、權益保障及相關執法,更在許多輸出或引進大量移工的地區(例如美國),再加上移民帶來的文化差異,与当地的社會价值观產生衝突,移民议题成為受到高度關注的政治、社會議題。.

查看 意大利和移民

科学

科學(Science,Επιστήμη)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原來指自然現象,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進行歸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查看 意大利和科学

科学革命

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指近世歷史上,現代科學在歐洲萌芽的這段時期。在那段時期中,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包括人體解剖學)與化學等學科皆出現突破性的進步,這些知識改變了人類對於自然的眼界及心態Galileo Galilei, Two New Sciences, trans.

查看 意大利和科学革命

科學論文

#重定向 学术出版.

查看 意大利和科學論文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國(Republika e Kosovës;Republika Kosovo),通称科索沃(又譯科索夫、科索伏),是一個主權爭端地區及有限承認國家,位於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於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塞爾維亞雖然承認其民選政府,但只承認该地区为塞爾維亞的兩个自治省之一(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結束以來,科索沃僅在名義上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則是聯合國的託管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1990年至1999年間,該地阿爾巴尼亞族人也將科索沃稱為“科索沃共和国”,但当时該國僅有阿爾巴尼亞一國承認。 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阿族堅持要求獨立,但塞方要求保證塞爾維亞領土完整。各方已於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經過兩年的談判與周旋,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現時获得了110个联合国国家的承认。塞爾維亞政府已經宣佈絕不放棄科索沃的主權,準備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保證絕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獨立。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並不違反國際法。.

查看 意大利和科索沃

科爾蒂納丹佩佐

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Hayden;拉登语:Anpezo, Ampëz)是意大利威尼托大区北部的一個城市,曾主辦1956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在1944年本亦主辦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取消。.

查看 意大利和科爾蒂納丹佩佐

科莫湖

科莫湖(Lago di Como),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一冰蚀湖,著名旅游胜地,属伦巴底大区管辖,面积146平方公里,为意大利第三大湖。 列尔纳是科莫湖独特和美丽的地区,古老的罗马人历史悠久的迷人景点,拥有白色的海滩和着名的城堡, 科莫湖最古老和最负盛名的地方是列尔纳的村庄,佐治古尼已定义了未来蒙特卡洛是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世界。 Porto di Lierna - panoramio.jpg|列尔纳城堡 Lierna..2.JPG|列尔纳, 科莫湖 Varenna 2004 07 09.JPG|瓦伦纳.

查看 意大利和科莫湖

科西嘉语

科西嘉语是罗曼语族的一个分支,为法国本土东南方科西嘉岛居民使用,并被定为当地的官方语言。在意大利撒丁岛的加卢拉和萨萨里也有它的外延。科西嘉语与意大利语相近,特别是意大利语中的托斯卡纳方言。 科西嘉语包括几种方言,計有:.

查看 意大利和科西嘉语

空间科学

科学,或稱--,主要利用空间飞行器或遙感裝置来研究发生在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查看 意大利和空间科学

穆阿迈尔·卡扎菲

阿迈尔·穆罕默德·阿布·明亚尔·卡扎菲(مُعَمَّر القَذَّافِي ,),遜尼派穆斯林,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绿色革命的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實際最高領導者、獨裁者。對利比亞長達42年的统治使他成為阿拉伯國家中執政時間最長的領導者。 2011年2月初,受到埃及和突尼斯革命的影響,利比亞出現反對卡扎菲统治的示威遊行,並很快轉化為内戰。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簽發针对卡扎菲的逮捕令。8月20日,反對派發動針對首都的的黎波里之戰,攻入了該市,並在全城搜捕卡扎菲。 2011年10月20日,多國傳媒報導引述卡扎菲已經被俘虜,並曾说是因雙腿傷重死亡。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馬哈茂德·吉卜里勒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卡扎菲当天在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被捕,并在随后执政当局武装与卡扎菲支持者的交火中,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终年69岁。.

查看 意大利和穆阿迈尔·卡扎菲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查看 意大利和穆斯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查看 意大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戰鬥以及纳粹德国投降發生在1945年的4月底至5月初。.

查看 意大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意大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勒尼安海

勒尼安海(或译提雷尼亞海;意大利語:Mar Tirreno;Mari Tirrenu)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於意大利半島西面。海域被意大利的薩丁島、西西里島、利古里亞、托斯卡納、拉齐奥、坎帕尼亞、卡拉布里亞及法國的科西嘉島包圍著。.

查看 意大利和第勒尼安海

篮球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在一個長方形籃球場進行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员,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目的是將籃球投入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獲得控球權或得分。籃球是世界上最多人觀看的球類活動之一,從1936年起就是奧運的正式競賽項目之一。 在三分線內投進可得兩分,若在三分線外投籃,可以得到三分。在比賽結束時,得分最多的球隊獲勝,但若二隊平手,會進行延長賽。在球賽中,控球者可以用持續運球(將球彈到地上,再反彈到自己手中)的方式行進或奔跑,也可以將球傳給其他隊員,但若走步(掌控球者沒有運球,且移動超過指定範圍或指定方式)、翻球或二次運球均是違例。 違例是違反籃球比賽的遊戲規則,罰則為失去控球權並由對方發界外球。'''犯規'''則分為一般性犯規(如有身體接觸而侵犯他人等)與技術性犯規(如口出穢言、不服判決、延誤比賽等非體育道德行為等),若個人於單場比賽中累計犯規超過一定次數,將被判下場,無法繼續上場比賽。若一球隊正要投籃時,防守球隊犯規,進攻球隊獲得罰球的機會。如有技術性犯規時,另一隊可以罰球,而且罰球後可自中場發球。.

查看 意大利和篮球

米南德

米南德(希腊文:Μένανδρος,),古希腊剧作家,被认为是古希腊新喜剧的代表,其剧本多以爱情故事和家庭生活为主题,塑造出性格丰富的人物形象,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真诚宽容相待的社会道德,其代表作有《古怪人》和《公断》。中世纪起,米南德的剧本逐渐散佚失传,只保留下一些片断和箴言,直到20世纪才被重新发现。.

查看 意大利和米南德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 ,),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布奥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多纳泰罗並稱「文藝復興藝術四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

查看 意大利和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意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也是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米兰公国

米兰公国是1395年至1797年间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国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是一个分权实体,公国先后由数个王朝统治,多数是意大利以外的势力。虽然公国的领土多个世纪以来不断变更,但公国领土主要是伦巴第大部,包括古意大利王国的中心米兰和帕维亚。直至16世纪帕尔马自行建立公国前,帕尔马亦是公国的一部分。.

查看 意大利和米兰公国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查看 意大利和米蘭

米蘭大學

米蘭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UNIMI)是義大利最大的公立大學之一。米蘭大學一共有62,801位學生,2,455位教職與研究人員,2,200 位非教職人員。米蘭大學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員。.

查看 意大利和米蘭大學

米蘭理工大學

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是位於義大利米蘭的一所國立大學,目前拥有七个校区。創立於1863年,是米蘭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義大利规模最大的科技類大學,約有42000個學生,是一所历史悠久、专业分布广泛、师资力量雄厚的理工大学。米蘭理工大學在工程、建築、航空航天和工業設計方面是歐洲乃至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米蘭理工大學是義大利大學歷史上第一個進入QS世界科技大學排名前50的大學。在知名的2018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170,意大利国内排名第1。在2018年度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中,其設計与艺术類排名第5位,在建築學類排名第9位,土木工程類排名第9,机械和制造工程排名第17位,电子与电气工程排名35位,并且数学,物理与空间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也都排在50-100位。米兰理工大学是欧洲顶尖的理工大学,也是欧洲前20强大学之一,并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构成欧洲顶尖工科高校联盟IDEA联盟。 米兰理工大学的主校区位于米兰市区的大学城(Città Studi)内,米兰市内的另一校区则位于米兰西郊的Bovisa区,在米兰市外的科莫、莱科、曼托瓦、克雷莫纳以及皮亚琴察这五座城市还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校区。 在意大利有三所"Politecnico"(理工大学,只教授工程、建筑和设计),分别位于米兰,都灵和巴里。他们都被学生口头称为"Poli"。 学校的校徽来自拉斐尔·圣齐奥的湿壁画雅典学院。该画现收藏于梵蒂冈的梵蒂冈博物馆。.

查看 意大利和米蘭理工大學

精神病学

精神醫學目前是一門醫學專科,內容是關於心智及精神疾病的預防、甚至壽命。精神疾患因為容易慢性化及復發,患者常需要長期或終生接受治療。如何採取有效的治療,常因不同的患者及情境而有不同的考量。 在中文裡,醫療院所中的精神科也可能會被稱身心科、身心醫學科;然而在德國,身心科與精神科則屬於兩種不同疾患。而兒童精神科也可能被稱兒童心智科或兒童心理科。 精神醫學與神經醫學從數十年前分開,神經醫學處理如中風等腦部疾患,精神醫學則治療心智疾患(mental illness);隨著神經科學進展,這兩個研究中樞神經疾病的臨床範圍於近年互有涵蓋。.

查看 意大利和精神病学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意大利和納粹德國

索马里

索馬里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 is the country's name per Article 1 of the.

查看 意大利和索马里

維多里奧·狄西嘉

維多里奧·狄西嘉(義大利語:Vittorio De Sica,)是一位義大利導演與演員,也是電影史上一位相當重要的導演,四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导演。.

查看 意大利和維多里奧·狄西嘉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查看 意大利和維也納

維蘇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Vesuvio)是欧洲的一座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同世界名城那不勒斯相距不過20公里。海拔1,281米(4,203英尺)。 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大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城,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讓今人明白其滅亡的根本原因,庞贝古城也成为意大利著名旅游胜地。.

查看 意大利和維蘇威火山

維斯孔蒂家族

維斯孔蒂家族(Visconti),或譯維斯康堤、維斯康蒂,是一個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早期的義大利貴族家族,該家族於1277年取代德拉·托雷家族成為米蘭領主,並於1395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瓦茨拉夫四世封為米蘭公爵,家族統治米蘭直到1447年菲力波·瑪麗亞·維斯孔蒂去世,由於沒有留下合法男性子嗣,公爵頭銜被他的女婿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繼承。該家族到現代仍有後裔,其中較著名的是義大利名導盧奇諾·維斯孔蒂。.

查看 意大利和維斯孔蒂家族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又譯瞿提,生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亦作Göthe(),),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七,次於第六偉大的音樂家巴哈。.

查看 意大利和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 Keats,)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查看 意大利和约翰·济慈

约瑟夫·拉格朗日

约瑟夫·拉格朗日伯爵(Joseph Lagrange,),法国籍意大利裔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格朗日曾为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工作了20年,被腓特烈大帝称做「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后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邀请定居巴黎直至去世。拉格朗日一生才华横溢,在数学、物理和天文等领域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贡献。他的成就包括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创立了拉格朗日力学等等。 拉格朗日是18世纪一位十分重要的科学家,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他主要是数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数学的独立性更为清楚,而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在使天文学力学化、力学分析化上也起了历史性作用,促使力学和天文学(天体力学)更深入发展。在他的时代,分析学等分支刚刚起步,欠缺严密性和标准形式,但这不足以妨碍他取得大量的成果。.

查看 意大利和约瑟夫·拉格朗日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查看 意大利和纽约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查看 意大利和纽约时报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查看 意大利和经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OCDE;Organización para la Cooperación y el Desarrollo Económicos,OCDE)是全球35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巴黎米埃特堡(Château de la Muette)。.

查看 意大利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学

經濟學是一門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於古希臘的Marshall, Alfred, and Mary Paley Marshall (1879).

查看 意大利和经济学

经济学人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週報,分八個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其編輯部位於倫敦。它在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光面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2017年上半年,《經濟學人》實體和數字刊物的平均每周發行量合共達到144萬份,其中近六成發行量位於北美地區。 《經濟學人》歸經濟學人集團所有。後者的股權中有50%由包括報社編輯和職員在內的私人投資者持有,餘下50%由英國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分別直接或通過控股公司持有,二者在集團董事會均有代理人。集團曾經的主要股東還包括培生集團。在2016-2017財年,經濟學人集團的經營利潤達到5600萬英鎊。《經濟學人》主編的任命和解任均由集團下設的理事會負責。報社有大約100名僱員,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倫敦西敏市的總部辦公,其餘則被派駐在全球近20個國家的編輯部。 雖然刊名為「經濟學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為「經濟學家」之義),但《經濟學人》並非專門研究經濟學,也不是學術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務的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著重於對這些議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它的社論持有古典自由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全球化、和社會自由主義(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它曾將自己形容為「亞當·斯密與大衛·休謨的蘇格蘭式自由主義的產物」。它面向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羣,讀者中包括諸多具有影響力的高管和決策者。21世紀以來,儘管《時代》、《福布斯》、《新聞週刊》等諸多同類英文新聞雜誌的發行量均陷入停滯或出現下滑,但《經濟學人》的發行量和廣告業績卻有顯著增加。這一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被經濟學人集團的前-zh-cn:首席执行官;zh-hk:行政總裁;zh-tw:執行長-安德鲁·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形容為「大眾智慧」(Mass Intelligence)時代的來臨。.

查看 意大利和经济学人

经济自由度指数

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是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涵盖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权威的经济自由度评价指标。 该指数根据经济自由度50个指标评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得分,每一个指标的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1分。在一个指标上分数越低,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水平越高,因此经济自由度越低。各个指标累加后的平均值可以计算出总体系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观点是,具有较多经济自由度的国家和地区与那些较少经济度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会拥有较高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更繁荣。 根据得分,所有国家和地区被分为如下五个等别:.

查看 意大利和经济自由度指数

维管植物

维管植物(或作--)是指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這些組織中可將液體作快速的流動,在體內运输水分和养分,它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查看 意大利和维管植物

维罗纳

维罗纳(意大利语:Verona)是位于意大利北部威尼托阿迪杰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有「愛之都」之稱。.

查看 意大利和维罗纳

维特鲁威

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约公元前80年或前70年-约公元前25年)是古罗马的作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他的创作时期在公元前1世纪,他的生平不詳,连他的名字马尔库斯和姓波利奥也只是由伐温提努斯(Cetius Faventinus)提到过,他的生平年代主要是根据他的作品确定的。 他出生时是罗马的自由民,可能是出生于坎帕尼亚,他曾经在凯撒的军队中服过役,在西班牙和高卢驻军,他可能是军中的工程师,制作攻城的机械。他后期由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直接授予养老金,他生前可能并不太出名。 他写了一部《建筑十书》,并献给奥古斯都,这是一部用拉丁文写的关于建筑的论著,是目前西方古代唯一一部建筑著作,我们只是从他这部著作中才知道他是一位建筑师,当时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的总督曾经提到他为连接管道设计了管径标准。唯一他自己说的由他建造的建筑是法诺镇的会堂,但现在已经丝毫痕迹也没有存留。 最使维特鲁威出名的还是他的《》(De Architectura),他在书中为建筑设计了三个主要标准:持久、有用、美观(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维特鲁威认为建筑是对自然的模仿,正如鸟和蜜蜂筑巢, 人类也用自然材料造建筑物保护自己,为了建筑美观,先后发明了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其中的比例要依照最美的比例-人体比例,后来达·芬奇依照他的描述画了《建筑人体比例图》(维特鲁威人),在代表宇宙秩序的方和圆中,放入了一个人体。 维特鲁威可能并不是古代西方第一位建筑师,但是第一位能把建筑原理写下来的人,他列举了一些古代建筑,他并没有进行创造,只是把已经存在的建筑法则进行条理化,但他的描述要包括许多现代建筑门类,包括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园林规划、艺术加工和工艺制造等,从语源学上讲,拉丁词“建筑”是从希腊语的“领导”和“建设者”派生出来的。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概论、建筑材料、神庙构造、希腊柱式的应用、公共建筑(浴室、剧场)、私家建筑、地坪与饰面、水力学、计时、测量、天文、土木、军事机械等。 《建筑十书》在1414年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家波焦·布拉喬利尼重新发现,1486年在罗马重新出版,1520年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法语(1547年)、英语、德语(1575年)和西班牙语,原有的插图已经佚失,16世纪又根据其中的描述加上木版画插图,这本书很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新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界的经典。.

查看 意大利和维特鲁威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又譯伊曼紐三世,義大利語:Vittorio Emanuele,),義大利國王(1900年7月29日—1946年5月9日在位)兼阿尔巴尼亚国王(1939年-1943年在位)。 1900年其父親翁貝托一世遇刺後即位,繼續參加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鎮壓義和團事件。此後接受自由派內閣,默許土耳其战争(1911年—1912年),并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西斯份子奪取政權後,他成為墨索里尼的傀儡。1944年,他任命王儲翁貝托(即翁貝托二世)為攝政,本人放棄一切權力,但保持國王稱號。1946年遜位,義大利實行共和制以後,與其子流亡國外。 Category:意大利国王 Category:阿爾巴尼亞君主 Category:最高帝国元帅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戰領袖 Category:第一次世界大戰領袖 Category:義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義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義大利君主主義者 Category:義大利無神論者 Category:嘉德騎士 Category:那不勒斯人 Category:衣索比亞君主.

查看 意大利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維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或譯作維托里奥·伊曼紐二世)()薩丁尼亞-皮埃蒙特國王(1849年~1861年在位),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個國王(1861年~1878年)。.

查看 意大利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绘画

繪畫在技术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行為,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加顏色的工具可以时畫筆、也可以是刀、海綿或是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表現出從事者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这样一个目的。.

查看 意大利和绘画

细胞

细胞(Cell)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单位,也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积木(病毒仅由DNA/RNA组成,并由蛋白质和脂肪包裹其外)。 in Chapter 21 of fourth edition, edited by Bruce Alberts (2002) published by Garland Science.

查看 意大利和细胞

罗姆人

罗姆人(Roma)(常訛稱為吉普賽人或吉卜賽人)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不過,“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普赛人”這個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並不使用。 其他地区对包括了:波希米亚人(法国)、黑塔诺(黑塔娜)(西班牙)、茨冈人(俄罗斯)、埃弗吉特人(阿尔巴尼亚)、罗里人(伊朗)、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希腊)、阿什卡利人與。羅姆人称自己为罗姆(Rom),敘利亞和波斯吉卜賽人的「多姆人」(Dorn),在梵文中對應是「Doma」,現代印地語是「Dom」,意思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在歐洲羅姆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视和迫害。羅姆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扒手、小偷或人贩子。.

查看 意大利和罗姆人

罗得岛

罗得岛(Ρόδος Ródos )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位于佐则卡尼萨群岛的最东端,它也是该群岛的主岛和希腊所辖最东的岛屿,距离土耳其仅18公里。其名来自于古希腊语中的「Ρόδον」(玫瑰),当时指的是今天的朱槿;島徽則是一隻跳躍的鹿。全岛面积为1,398平方公里,居民约为125,000人,其中约一半住在岛北部的羅得市,該市也是全島的首府和旅游中心。 罗得岛是爱琴地区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相当古老的关于忒尔喀涅斯的神话。品达的诗中称罗得岛是太阳神赫利俄斯和女神罗得结合的产物。在希腊化时期,这个岛屿的鼎盛时期,人们竖立起一个巨大的太阳神銅像,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十字軍東征期间,医院骑士团占领了该岛,并改名为“罗得岛骑士团”,成为了岛屿历史上重要的存在,他们在岛上留下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罗得岛以它的文学气质和独特的历史内涵无愧为爱琴诸岛中的一颗明珠。.

查看 意大利和罗得岛

罗纳德·里根

罗纳德·威尔逊·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美國政治家,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年),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長(1967年-1975年)。踏入政壇前,雷根也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伟大的溝通者”,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列根在1980年的選戰中擊敗了當時民主黨的總統吉米·卡特,共和黨也在同年選舉贏得了26年來首次在參議院過半數的席次。雷根推行的經濟政策為供應面經濟學,被人稱為雷根經濟學,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通貨膨脹、降低利率、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繼續對商業行為撤銷管制,使美國經濟在歷經1981-1982年的急劇衰退後,於1982年開始了非常茁壯的經濟成長。他始終強調他對於聯邦政府在处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著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他的解決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並減少稅率和商业管制,以此讓自由市場機制能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他在就職典禮那天說道:“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共和黨的支持者盛讚他振奮了美國人在1980年面臨的低落士氣和挫折感,並且讓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對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政策則由原本的圍堵改為直接的對抗。雷根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貫徹了反共主义與民主资本主义。 許多的觀察家,尤其是美國的保守派,稱讚雷根是美國得以拖垮蘇聯的主要功臣。歷史學家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一些人認為雷根是促使蘇聯於1991年垮台的主要推手;一些人則認為蘇聯於他任內開始的轉變,只不過是時間上的巧合。雷根兩屆任期完滿結束後,其副總統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於1988年的選戰中,挾著雷根的高昂人氣而大獲全勝並於翌年上半年升為總統,實現世代交接。雷根的總統任期影響美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美國的80年代也常被稱為“雷根時代”,其右翼及保守派的思想哲學至今仍是美國保守派的標誌。另一方面,部分左派觀點認為雷根的政策為日後美國經濟失衡、貧富差距擴大埋下伏筆,甚至進一步影響21世紀的全球,基督教右派及新保守主義亦在此時取得影響力,改變共和黨日後的政治生態。.

查看 意大利和罗纳德·里根

罗莎峰

罗莎峰(Monte Rosa)也作罗萨峰、罗莎山、蒙特罗莎峰,位于瑞士和意大利交界处,有数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峰,其中最高点杜富尔峰海拔4633.9米,为瑞士最高点,也是阿尔卑斯山脉第二高峰。 File:Gressoney-Saint-Jean-IMG 1637.JPG| File:Nordend.jpg|北端峰 File:Dufourspitze and Zumsteinspitze.JPG|杜富尔峰和Zumsteinspitze.

查看 意大利和罗莎峰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查看 意大利和罗马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查看 意大利和罗马共和国

罗曼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Romanesque architecture,又译罗马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为欧洲中世纪一种以半圆拱为特征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征的哥特式建筑。虽然对于这一风格的起源时间有从6世纪到10世纪等不同的提议,尚未达成共识,但其建筑实例遍及欧洲大陆,使其成为自古罗马建筑之后第一种风靡欧洲的建筑形式。在英格兰,这一风格在传统意义上更倾向于指诺曼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兼有西罗马和拜占庭建筑的特色,并因其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于装饰的连拱饰而知名,显得雄浑而庄重。每座建筑有明确、清晰的形式,并且常常采用规则对称的平面,所以在与随后的哥特式建筑比较时,总体上会有一种质朴的形象。尽管有地域特征和材料差异,这一形式仍可以在欧洲各处被识别。 很多城堡建设在这一时期,但是这一数目被教堂远远超过。最为显著的是那些修道院教堂,它们中很大一部分依旧挺立而且近乎完整,常常使用Bannister Fletcher,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查看 意大利和罗曼式建筑

罗曼语族

罗曼语族(又稱羅馬語族、拉丁语族),属於印欧语系,是从意大利语族衍生出来的现代语族,主要包括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现代诸语言。操罗曼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拉丁人”。罗马帝国瓦解之后,原本统一的拉丁语也随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各类方言。这些方言就是今日罗曼诸语言的雏形。 尽管如此,现代罗曼语族诸语言和古老的拉丁文之间已经存在很大不同了。比如,现代罗曼语多以冠词和介词来替代拉丁文詞尾复杂的格变化;现代罗曼语用助动词来构成复合时态,这也是拉丁文不具备的。 尽管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罗曼诸语言之间仍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包括:历史传统的彼此隔绝、古罗马帝国治前的地域性古语的影响、罗马帝国覆灭后频繁的战争和社会变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各种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共融,等等。.

查看 意大利和罗曼语族

羊毛

羊毛是羊亞科動物身上的毛皮纖維。.

查看 意大利和羊毛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意大利和美國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查看 意大利和美元

美国传统基金会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智庫在美國總統隆納·雷根任內扮演保守派的領導角色,雷根總統的政策出自傳統基金會的政策研究。傳統基金會對美國公共政策制定有長遠的影響力,被視為美國保守派重要智庫之一。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出身於傳統基金會,或者卸任公職後服務於此。.

查看 意大利和美国传统基金会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查看 意大利和美国总统

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Medici, ;),或译为麥地奇家族、梅迪奇家族、梅迪契家族、--家族,是佛罗伦萨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势力的名門望族。 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上紅色的球代表金幣,又有说美第奇的红球是美第奇为查理曼服务的祖先阿伟拉多盾牌上被击打形成的凹槽。 美第奇家族的红球的具体数量从未统一,不过最多不超过八颗,其上的蓝色金鸢花球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一(Louis XI)的御赐。 美第奇家族的财富、势力和影响源于经商、从事羊毛加工和在毛纺同业公会中的活动。然而真正使美第奇发达起来的是金融业务。美第奇银行是欧洲最兴旺和最受尊敬的银行之一。美第奇家族以此为基础,开始是银行家,进而跻身于政治家、教士、贵族,逐步走上了佛罗伦萨,意大利乃至欧洲上流社会的巅峰。 在这名門中曾產生了四位教宗(其中庇護四世來自米蘭的美第奇家族,與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是遠親)、多名佛羅倫斯統治者及托斯卡纳大公,两位法兰西王后,和其他一些歐洲王室成員。.

查看 意大利和美第奇家族

美麗人生 (意大利電影)

《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意為「人生是美好」),1997年電影,由導演羅貝托·貝尼尼自編自演,榮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及多個國際大奬。電影講述意大利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Guido Orefice(導演羅貝托·貝尼尼飾)不忍年僅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必須接受集中營中種種規矩以換得分數贏取最後大奬。影片笑中有淚,將一個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轉化為一個扣人心弦的悲喜劇。.

查看 意大利和美麗人生 (意大利電影)

義大利-達爾馬提亞語支

義大利-達爾馬提亞語支(Italo-Dalmatian languages)是羅曼語族的一個下屬分支,通行範圍包括了義大利、科西嘉島和克羅埃西亞的達爾馬提亞海岸地區。義大利-達爾馬提亞語支可以再細分為義大利羅曼語和達爾馬提亞羅曼語Hammarström, Harald & Forkel, Robert & Haspelmath, Martin & Nordhoff, Sebastian.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達爾馬提亞語支

義大利人

義大利人(Italiani),或--大利人,是義大利公民與的統稱。義大利人是歐洲民族其中之一的族群,源出於義大利。義大利人擁有義大利文化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母語是意大利语。 法律上的義大利公民稱為義大利共和國人,不論祖先或國家或居住地。(《》採用血统主义原則),主要以生活在義大利半島與鄰近地區為區隔。 2010年時,約有5600萬人居住在義大利。而鄰國瑞士有約50萬義大利人,法國也有一部分人口是義大利人。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義大利人族群較小,主要居住在伊斯特里亞半島和達爾馬提亞。義大利僑民約有500萬人具義大利公民身分,而約有將近8000萬人帶有全部或一部份義大利血統。這些離開義大利生活的人,构成了巴西、阿根廷的第一大族群和美国的第六大族群。意大利语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除英语和西班牙语外使用最多的语言,由意大利南部移民组织建立的黑社会组织也成了美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人

義大利共和國日

意大利共和國日 (Festa della Repubblica)是意大利的國慶日,在每年的6月2日慶祝,以紀念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至3日以公民投票形式廢君主國體並建立共和國體。 Category:國慶日 Category:閱兵 Category:義大利節日 Category:6月節日.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共和國日

義大利王國 (拿破崙時代)

義大利王國(Regno d'Italia)是義大利統一之前,在1805年到1814年期間,在現在的義大利國土上的一個已不存在的國家。由拿破崙扶植。范圍包括了今日義大利的北部及中東部地區。首都位於米蘭。 義大利王國是自義大利共和國與威尼斯統合誕生的國家。君主是拿破崙本人。隨著拿破崙在歐洲戰事上的失利,1814年4月6日,拿破崙宣布退位。隨後義大利王國滅亡。 Category:意大利历史上的王国 Category:法蘭西第一帝國.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王國 (拿破崙時代)

義大利經濟

意大利經濟是指意大利的經濟發展。意大利的工業化起步較英國、普魯士和法國為晚,直至19世紀中葉工業化程度才有較大進展,但農業仍佔經濟較大比例,意大利在一次大戰後的工業技術及產能仍然較英法等國落後,二次大戰更嚴重破壞意大利的經濟,但1950年代起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到1970年代成為先進工業國,現在義大利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踏入1990年代後,意大利經濟發展減慢,面臨經濟成長低迷和國際競爭力下降的問題。但2007年,義大利的經濟成長率估計為2%,這是2000年來的最好成績。義大利是G8成員,也是OECD的會員國。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在2004年,義大利是世界第六大食品出口國之一。意大利的經濟長期處於地理不平衡,北部擁有先進發達的工業體系,其中都靈是意大利的製造業中心,米蘭不但是意大利的紡織業中心,更是具領導地位的國際時裝中心,南部則以農業、漁業、手工業、加工業及旅遊業為主,經濟總量較北部為低。.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經濟

義大利與盟國停戰

義大利與盟國停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3年9月8日的停戰協議,協議是由義大利及盟國共同簽訂,當時盟軍已經在義大利南部登陸。.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與盟國停戰

義大利藝術

義大利藝術對西方藝術影像非常深遠。義大利藝術在伊特拉斯坎文明或羅馬帝國時代主宰整個西方藝術幾個世紀之久,文藝復興運動也是義大利藝術重要的環節之一。義大利藝術在18世紀後影響力逐漸下降。.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藝術

義大利文藝復興

義大利文藝復興(Rinascimento italiano)開創了早期的文藝復興時代,即從14世紀末期到大約1600年之間,一個具有文化上重大改變與成就的時代。雖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紀早期,義大利文化裡的許多面向大致都是中世紀的,而且文藝復興一直要到這個世紀結束時才整個呈現出來。義大利文“rinascimento”的字面意思是「重生」,而這個時代最為人熟知的是,在被文藝復興人文學者稱為黑暗時代之後,重新對古典文化產生興趣。這些改變雖然很有意義,卻集中在精英階層,绝大多數的人民生活跟中世紀比較起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義大利文藝復興從義大利北部開始,集中在佛羅倫斯,喬托等人逐漸突破了僵化的中世紀藝術,使得藝術作品更加生動立體。它接著往南傳佈,對羅馬的影響尤其大,而羅馬大致上是被文藝復興教宗們重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在15世紀晚期達到全盛時期,當時外國入侵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但是,文藝復興的想法跟理想散佈到歐洲其他地方,開啟了北方文藝復興與等。 義大利文藝復興最為人熟知的是文化方面的成就,包括佩脫拉克、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內和馬基維利的文學作品,藝術家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和拉斐爾的画作,還有偉大的建築物如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和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文藝復興

義大利攻防戰 (二戰)

意大利攻防戰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軍深入意大利內陸及包圍德軍意大利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戰時間長達1943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策劃所有在地中海盟軍登陸意大利作戰,自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到意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軍在德國宣佈投降,攻防戰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結束。 這場戰役雙方傷亡皆慘重:自1943年9月到1945年戰爭結束,在意大利戰場,盟軍士兵死亡90,000人、德軍死亡110,000人;在西歐戰場傷亡失蹤人數反而不像意大利這場戰爭的慘重。.

查看 意大利和義大利攻防戰 (二戰)

義屬索馬利蘭

義屬索馬利蘭,亦稱義屬索馬利亞,為義大利王國在非洲之角的一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曾經入侵英屬索馬利蘭和阿比西尼亞,將其與義屬索馬利蘭和同為義大利殖民地的厄利垂亞合并為義屬東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義屬索馬利蘭被聯合國決定暫交義大利托管。 1960年7月1日,義屬索馬利蘭獨立,並且和英屬索馬利蘭合併為索馬利亞。.

查看 意大利和義屬索馬利蘭

羅鎮 (義大利)

羅鎮(義大利語:Rho)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米蘭省的一個城市。靠近米蘭。人口約有51,000人。羅鎮是一個重要的鐵路交通中心。 R.

查看 意大利和羅鎮 (義大利)

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

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Stadio Olimpico di Roma,又名奧林匹高球場)是意大利羅馬市最主要的體育場,也是意甲球會羅馬和拉素的共用主場球場。 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為了一九六零年奧運會而興建,於1953年5月17日落成啟用,可容納72,698名觀眾。這裡也曾舉行過1987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之後為了1990年世界盃足球賽進行了改建,增加了橢圓形半透明的頂篷。 自2007/08賽季起,意大利盃決賽改為一場定勝負形式,並且規定以後的決賽於此場館舉行。 目前拉齊奧和羅馬兩隊都有意建立俱樂部所有的新主場,羅馬奧林匹克球場未來可能成為意大利國家隊的主場。.

查看 意大利和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查看 意大利和羅馬帝國

羅馬競技場

#重定向 罗马斗兽场.

查看 意大利和羅馬競技場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重定向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查看 意大利和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查看 意大利和羅馬教廷

羅貝托·貝尼尼

羅貝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意大利国宝级电影導演與電視劇演員、喜剧演员、剧本作家,意大利共和国荣誉勋章获得者,奥斯卡影帝。 1998年,其自編自導自演電影作品《美麗人生》取得非凡成功,奪得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奬項。.

查看 意大利和羅貝托·貝尼尼

翁布里亚大区

翁布利亚(意大利语:Umbria ),位于意大利中心,首府佩鲁贾。面积8,456平方公里——其中佩鲁贾省(Perugia)6,334平方公里;特尔尼省(Terni)2,122平方公里——是意大利--积第五小的大区,也是意大利唯一不临海也不与外国接壤的大区。与马尔凯、托斯卡纳和拉齐奥大区毗邻。人口834,210(2003年统计)。其他城市有阿西西(Assisi)、卡斯泰洛城(Città di Castello)、福利尼奥(Foligno)、古比奥(Gubbio)、诺尔恰(Norcia)、奥尔维耶托(Orvieto)、斯波莱托(Spoleto)、托迪(Todi)等。 翁布利亚一词原指于公元前6世纪时迁徙至此的翁布利人,使用翁布利语(与拉丁语有语源关系)。现在所指的翁布里亚不同于古罗马时期同一名称所指区域,后者包含今马尔凯北部,直至拉维娜;但不含台伯河西岸、佩鲁贾地区(属埃特鲁利亚人)和诺尔恰地区(属萨宾人)。.

查看 意大利和翁布里亚大区

翁布里亚语

翁布里亚语是一门已经灭绝的语言,曾在古意大利的翁布里亚地区使用,操这种语言的人被称作翁布里人,他们曾经生活在特维雷河的上游东部地区。 翁布里亚语由流传至今的三十座牌铭而为人所知,其中最大的一座“伊库维牌铭”(Tabulae Iguvinae),由七个青铜金属板构成,用古意大利字母书写,刻于公元前七到一世纪,记录有关古老仪式,并刻有一些教士的塑像。 现今翁布里亚语用来指称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所讲的翁布里亚方言。.

查看 意大利和翁布里亚语

翁貝托·薄邱尼

翁貝托·薄邱尼(義大利語:Umberto Boccioni,)是義大利的畫家、雕塑家以及未來主義提倡者。.

查看 意大利和翁貝托·薄邱尼

翁貝托二世

翁貝托二世 (Umberto II,),薩伏依親王,意大利末代國王,1946年意大利政体公投廢除君主制,在位僅一個月便被迫退位。.

查看 意大利和翁貝托二世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查看 意大利和猶太人大屠殺

烏得勒支和約

《烏得勒支和約》是1713年4月至5月由欧洲多国于荷兰烏得勒支簽署的和約,旨在結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该和约不是单一的文件,而是一系列和平条约的总称。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卡洛斯于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为法国波旁王朝的安茹公爵腓力,其为卡洛斯同父异母的姐姐西班牙的玛丽-泰蕾兹与法王路易十四之孙,因此腓力亦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但同时欧洲其他列强不容许法国与西班牙如此强大的联盟存在,所以从实质上来讲,该和约允许腓力继承西班牙王位,但其亦须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作出其他相应必要的保证,以确保法国和西班牙不会结盟,最终达到维持欧洲各国力量均衡的目的。 该系列和约的签订国包括西班牙帝国、大不列顛王國、法蘭西王國、葡萄牙王國、萨伏依公国与荷蘭共和國,和约签署人一方为路易十四与其孙腓力的代表,另一方为英国女王安妮,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与荷蘭共和國的代表。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野心落空,并在此基础上维持了欧洲体系的權力平衡。.

查看 意大利和烏得勒支和約

烏菲茲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是在意大利佛羅倫斯最有歷史及最有名的一座藝術博物館。.

查看 意大利和烏菲茲美術館

热那亚

热那亚(Genova,旧译柔鲁、热诺瓦)是意大利北部的港口城市,屬於利古里亞大區,是該大區首府,並且是意大利第六大城市。.

查看 意大利和热那亚

热那亚共和国

热那亚共和国(Repúbrica de Zêna /re'pybrika 'de 'ze:na/,Res Publica Ianuensis,Repubblica di Genova;全名最尊贵的热那亚共和国,1798-1805年称利古里亚共和国)是一个大约在1100年开始建立位于意大利西北海岸利古里亚地区的独立城邦,至1805年被拿破仑治下的法国吞并。虽然在拿破仑被打败后的1814年热那亚曾经复国,但热那亚之後只存在一段短时间,最终共和国被萨丁尼亚王国吞并。.

查看 意大利和热那亚共和国

烹饪

烹饪,又称烹調,指的是將食物處理製作為餐點的方法。一個好的菜餚,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讓人在食用時感到滿意,而且能讓食物的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中文中廣義的烹飪,可泛指料理與烹煮等意,較無明確分野。日語中與烹飪同義的「料理」一詞也常在中文地區使用,而「料理」又可指「菜餚」、「菜色」等意。.

查看 意大利和烹饪

爱奥尼亚海

伊奧尼亞海(Ιόνιο Πέλαγος,, Mar Ionio,, Deti Jon, ,意為“我們的海”)是地中海的一個海灣,北以奧特朗托海峽與亞得里亞海相連;西接義大利的卡拉布里亞(Calabria)與西西里(Sicily),並以墨西拿海峽與第勒尼安海連接;,東接阿爾巴尼亞以及許多的希臘島嶼,這些島嶼包括Strophades、Sphagia、Schiza、Sapientza、Kythira等島嶼,以及伊奧尼亞群島(Ionian Islands),如.

查看 意大利和爱奥尼亚海

爵士乐

爵士樂(Jazz)是一種音樂流派,它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起源於美國新奧爾良的非裔美國人的社區,植根於藍調和拉格泰姆音樂以及歐洲的軍樂,並且由其發展而來。自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以來,爵士已經被認為是音樂表達的一種主流形式。其後,爵士樂亦以若干相對獨立的、傳統的流行音樂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相對獨立的風格間亦有關聯,其間的紐帶即是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與歐裔美國人音樂之間的互相融合.

查看 意大利和爵士乐

瘟疫

瘟疫,指大型且具有傳染力又會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廣大區域或全球多處傳染人或其他物種。現代醫學衛生發達,許多會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為流行病等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大流行病的出現應符合下列條件:.

查看 意大利和瘟疫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查看 意大利和瑞士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查看 意大利和瑞典

瑪莎拉蒂

莎拉蒂(Maserati)是一家知名意大利賽車與跑車生產商,於1914年在波隆那成立。公司的總部現位於摩德納,他們的徽章是一支三叉戟。瑪莎拉蒂曾經是法拉利(一家菲亚特擁有大部分股權的公司)的一部分,現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直接擁有。.

查看 意大利和瑪莎拉蒂

瓦勒度派

勒度福音教會 (Waldensian Evangelical Church) ,屬於瓦勒度派 (Waldensians、Waldenses 或作 Vaudois) ,也譯作韋爾多派、瓦爾多派、華爾多派、瓦燈派,是約從中世紀興起的基督教教派。在教義上接近歸正宗 (Calvinists) ,以上帝的聖言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準則。它被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會視為異端,也因此受到大迫害。現在它被新教視為宗教改革的先聲。.

查看 意大利和瓦勒度派

瓦特

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

查看 意大利和瓦特

瓦莱达奥斯塔大区

莱达奥斯塔(Valle d'Aosta,Vallée d'Aoste;阿皮坦語:Vâl d'Aoûta,Valle意為山谷)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多山的大区,也是意大利--积最小的大区,面积3,263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19,548。其西临法国,北方与瑞士接壤,南方毗邻皮埃蒙特大区。该大区为意大利五个特别自治区之一。大区首府为奥斯塔。.

查看 意大利和瓦莱达奥斯塔大区

瓦雷澤

雷澤(意大利语:Varese)位于意大利米兰城以北55公里,是伦巴第政区中的一座城市。 瓦雷澤是瓦雷澤省的省会,从1998年开始也是一座大学城。2009年12月31日城内有81,788名居民。城市的面积为54平方公里。城市的高度为海拔382米。.

查看 意大利和瓦雷澤

生物

生物(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又称有機體)是指稱類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複製,透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这是類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古早的生命分類已經過時,近代古典生物學的分類又受到分子生物學的挑戰。一般而言,我們將生物分為兩大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为兩大域: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这两个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比他们和真核生物的关系更为接近。在演化史的研究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一直缺乏联系。類似麻煩的還有病毒與內共生細菌等的分類,隨著現代生物化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出現了有如物理學中存在量子現象一般,在特定微觀世界下許多傳統認知出現錯誤,導致以往常理被顛覆的情況。 真核生物的特徵是有細胞核以及其他膜狀細胞器(例如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粒線體粒線體也可以說是植物動物體的發電廠因為他可以製造很多的能量,以及植物及藻類中的葉綠素),一種假說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由内共生细菌(endosymbiotic bacteria)演化而来T.Cavalier-Smith (1987) The origin of eukaryote and archaebacterial cell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03, 17–54 。多细胞生物(又稱至於生物實在30班一年且出來則指包含多于一个细胞的生物,在地質學上直到五億年前才出現大爆發。.

查看 意大利和生物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生命變化的程度。這可以是指在一個區域、生物群系或行星範圍之內的基因變化、物種變化或生態系統變化。陸地生物多樣性在靠近赤道的低緯度地區往往是最高的,這似乎是由於溫暖的氣候和高初級生產的結果。海洋生物多樣性在西太平洋沿海海岸,和在各大洋中緯度帶往往是最高的,在那裡海洋表面溫度最高。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界一個較新的概念。簡單來說,是指所有不同種類的生命,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響令地球生態得到平衡。亦可解釋為:單位面積內生物種種類的數目,表示生物群落中顯示生態地位多樣化與基因變異。最後,生物多樣性是為維護生態平衡,且有公約。 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面:遺傳多样性(基因多樣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 意大利和生物多樣性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查看 意大利和电影

电视

电视(Television,簡稱TV)这个词语有三种不同的涵义,如:连续动态的影像和聲音转换为电子訊號,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訊号,后再将电子訊號还原为影像和聲音的技术,即电视;指接收这种电子訊號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訊號为连续动态的影像和声音的装置,即电视机;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訊息交流、訊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訊號的传输、电视訊號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到見今仍十分普遍。.

查看 意大利和电视

电话

电话(和製漢語:,舊譯:德律风,Telephone,Telefono,Telefon)出自τῆλε(,意為“遠”)和φωνή(,意為“聲音”),指一種可以傳送與接收聲音的遠程通信裝置。早在十八世紀欧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專利擁有權屬於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裡的複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透過電脈衝於導電金屬上傳遞,內含電磁鐵。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269号决议确认安东尼奥·穆齐为电话的发明人。穆齐于1860年首次向公众展示他的发明,並在纽约的意大利语报纸上发表关于这项发明的介绍,但是因為穆齐家中是貧困,1874年未能延長專利期限。1860年也發明一種基本的電話。貝爾於1876年3月申請電話的專利權。 電話的基本元件包括將聲音轉換為信號的麥克風(發射器)及可以將信號還原為聲音的耳機(接收器)。此外,大部份的電話都有鈴或蜂鳴器,可以發出聲音,提醒有人打電話來,也有撥號盤,若要打電話給其他人時可以輸入電話號碼。在1970年代以前的電話是用旋轉式的撥號,但AT&T在1963年發表雙音多頻的按鈕式撥號盤,後來撥號轉盤也都被按鈕所取代。。電話的麥克風和耳機大部份會整合成,在打電話時有手拿著,麥克風和耳機分別放在口及耳朵的旁邊。發射器可以將音波轉換為信號,藉由電話線路傳送到受話端,受話端將信號轉換為耳機(或是喇叭)中的聲音。 历史上对电话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網絡電話、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等。 这一行业通常分为电话设备制造商和电话网络运营商。在历史上,网络运营商通常都拥有全国性的垄断。近年来,随着全球电信市场的开放和整合以及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市场竞争的局面。例如,贝尔系统,即AT&T的下属公司曾拥有美国电话市场的80%。1984年,由于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贝尔系统被迫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地方贝尔公司。 电话的Unicode字符包括:(U+2121)、(U+260E)、(U+260F)、(U+2706)和(U+1F4DE)。 電話最早只是設計作為簡單的語音通訊使用,但許多現代的電話(特別是移動電話)增加許多額外的功能。例如答錄機、傳送接收、拍攝及顯示照片或影片、播放音樂及上網,現在移動電話的趨勢是整合移動電話通訊及大部份相關的運算功能,稱為智能手机。.

查看 意大利和电话

电池

电池,一般狹義上的定義是將本身儲存的化學能轉成電能的裝置,廣義的定義為將預先儲存起的能量轉化為可供外用電能的裝置。因此,像太陽能電池只有轉化而無儲存功能的裝置不算是電池。其他名稱有電瓶、電芯,而中文池及瓶也有儲存作用之意。 英文中,單一個電池結構叫做「Cell」(單電池),內部有多個Cell並連或串連的結構叫做「Battery Cell」(電池組)。市售一般乾電池其實構造上是「Cell」但英文上習慣稱「Battery」,汽車用鉛酸電池與方形9V電池則是真正的「Battery」。.

查看 意大利和电池

焦爾達諾·布魯諾

達諾·布鲁诺(Giordano Bruno,)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數學家、詩人、宇宙學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鲁诺以异端罪名接受罗马宗教法庭审问,指控包括否认数项天主教核心信条(如否认地狱永罚、三位一体、基督天主性、玛利亚童贞性、圣餐化质变体论等)。布鲁诺的泛神论思想也属严重关切之点。宗教法庭判其有罪,他于1600年在罗马鲜花广场被处以火刑。 布鲁诺死后获得了可观声誉,尤其被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评论者们当作科学烈士加以纪念,尽管历史学家们对此点已有争论,即对布鲁诺的异端审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于他天文观点的回应,还是对他哲学、神学等其他思想的回应。他因坚定支持日心说而为普通大众所熟悉,但日心说是否是他招惹天主教迫害的主要原因存在争议。布鲁诺的案例仍被认为是一个有关自由思想与新兴科学历史的标志性事件。.

查看 意大利和焦爾達諾·布魯諾

焦阿基诺·罗西尼

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意大利作曲家,他生前创作了39部歌剧以及宗教音乐和室内乐。.

查看 意大利和焦阿基诺·罗西尼

番茄

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在中國大陸也可称為西红柿、洋柿子,是茄科番茄属的一种植物。番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菜已被全球性广泛种植,同時具醫療效用,是茄科开花植物的模型生物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番茄

(Coal)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在历史上,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并且也可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是古代植物在腐敗分解之前就被埋在地底,转化成泥炭,然后转化成褐煤,然后为次烟煤,之后烟煤,最后是无烟煤。煤產生之碳氫化合物经过地壳运动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亦即,煤炭就是植物化石。这涉及了很长时期的生物和地质过程。.

查看 意大利和煤

物理学

物理學(希臘文Φύσις,自然)是研究物質、能量的本質與性質,以及它們彼此之間交互作用的自然科學。由於物質與能量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必須涉及的基本要素,所以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學是一種實驗科學,物理學者從觀測與分析大自然的各種基於物質與能量的現象來找出其中的模式。這些模式(假說)稱為「物理理論」,經得起實驗檢驗的常用物理理論稱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證明是有錯誤為止(具可否證性)。物理學是由這些定律精緻地建構而成。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化學、生物學、考古學等等科學學術領域的理論都是建構於這些物理定律。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原本都歸屬於自然哲學的範疇,直到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才漸漸地從自然哲學中分別成長為獨立的學術領域。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量子化學、生物物理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通過創建新理論與發展新科技,物理學對於人類文明有極為顯著的貢獻。例如,由於電磁學的快速發展,電燈、電動機、家用電器等新產品纷纷涌现,人類社會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由於核子物理學日趨成熟,核能發電已不再是藍圖構想,但其所引致的安全問題也使人們意識到地球環境、生態與人類的脆弱渺小。.

查看 意大利和物理学

物理学家

物理學家是指受物理學訓練、並以探索物質世界的組成和運行規律(即物理學)為目的科學家。研究範疇可細至構成一般物質的微細粒子,大至宇宙的整體,不同的範圍都會有相對的專家。對應於物理學分為理論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物理学家也可以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物理學中理論和實驗都是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有时候這樣的分類很難界定,只不過在一個物理學家更偏重理論的情况下,被稱為理論物理學家的例子包括爱因斯坦、海森堡、狄拉克、埃爾溫·薛丁格、尼爾斯·波耳、楊振寧等;而若偏重實驗,則稱為實驗物理學家,例如艾薩克·牛頓、法拉第、亨利·貝克勒、尼古拉·特斯拉、馬克斯·馮·勞厄、約瑟夫·湯姆森、歐內斯特·勞倫斯、吳健雄、威廉·肖克利、朱棣文等。.

查看 意大利和物理学家

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

特伦蒂诺-上阿迪杰或特伦蒂诺-南蒂罗尔(Trentino-Alto Adige ;Trentino-Südtirol; Trentin-Südtirol)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自治区。自治区由两个分区组成,分别是多数人说意大利语的特伦托省及多数人说德语的南蒂罗尔省。该区在直至1919年被意大利吞并前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1919年至1947年间该区被称为威尼西亚—特伦托天拿(Venezia Tridentina)。.

查看 意大利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

特伦托

特伦托(Trento;又譯為天特)是位于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西南部的市鎮,為特伦托省首府,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110,142人(2005年)。 羅馬教廷於1545至1563年在此召開大公會議,即特倫托會議。清初耶穌會传教士卫匡国1614年出生于此。.

查看 意大利和特伦托

特倫托自治省

特倫托自治省(Provincia autonoma di Trento)是意大利特倫蒂諾-上阿迪傑的一個省。面積6,207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504,824人。首府特倫托。 下分223市鎮。.

查看 意大利和特倫托自治省

独裁

裁(autocracy),也譯為專制、專政,政治學名詞,是一種政府的形式,由一個擁有無限威權的統治者,在不受法律及傳統的制衡下,以個人意志來進行統治。由統治者個人獨攬國家最高權力,以專制殘暴之手段實行統治之方式。這個具備無限權力的統治者,稱為獨裁者(αὐτοκράτης,autocrates)。以這種統治方式形成的政治制度,稱為獨裁政體(dictatorship)。.

查看 意大利和独裁

盧加諾湖

盧加諾湖(Lago di Lugano)是位於瑞士東南部,地處瑞士和義大利兩國交界處的一個湖泊。湖名來源於瑞士城市盧加諾。位於馬焦雷湖和科莫湖之間。盧加諾湖是一個知名的觀光地。.

查看 意大利和盧加諾湖

盧米埃兄弟

盧米埃兄弟(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1862-1954; Louis Jean,1864-1948)是法國的一對兄弟,出生於歐洲最大製造攝影感光板的家族,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也有人争议说路易斯·普林斯才是真正的早期电影之父,因为他在1888年已经拍摄电影并放映。) 以每秒16格拍攝影片,第一部此規格的影片,為1895年3月拍攝的《工廠下班》,並向商業與科學團體舉辦試映會。 兄弟倆改造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Kinetoscope),將其活動影像能夠藉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而在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法國巴黎卡普辛大道(Boulerard des Capncines)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展開了「活動影戲」,放映了包括《离开工厂》(Worker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火車進站》(最為有名的一部)、《水浇园丁》(也稱為《淋成落湯雞》、《噴水的灑水車》)、《婴儿喝汤》等電影。此次雖然不是歷史上電影的第一次公開放映,但由於較接近後來電影觀賞的形式(售票放映),因此常被認為是世上電影的第一次放映。 Category:電影史 Category:法國人 Category:電影人.

查看 意大利和盧米埃兄弟

發電廠

電廠(Power station、Generating station、Power plant、Powerhouse),又稱發電站或電廠,是將熱能或動能轉換為電能的設施,屬於電力系統一環。.

查看 意大利和發電廠

白領

白領族(white-collar worker)是一個從西方傳來的生活型態定義,經常拿來代表領較多薪水的專業人士。這個詞可能最早是從1928年啟用的,當時是代表非體力勞動的工作者,如公務員、教職人員等。是與藍領族互作為對比的族群。白領族較少從事勞力工作,在公司裡的職業階層也往往是行政或是正式職員,並有專業的工作能力,如醫生或律師等專業人員。在一些社會學的研究裡,經理階級的有時也被歸為白領族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白領

E.ON

#重定向 意昂集团.

查看 意大利和E.ON

芬梅卡尼卡

#重定向 李奧納多 (公司).

查看 意大利和芬梅卡尼卡

銀行

銀行是以支付、存款、储蓄 、貸款、电汇等業務,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查看 意大利和銀行

European Union

#重定向 欧洲联盟.

查看 意大利和European Union

Eurostat

#重定向 欧洲统计局.

查看 意大利和Eurostat

音乐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记录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查看 意大利和音乐

莫利塞大区

莫利塞(意大利语: Molise )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大区,是意大利第二小的大区。大区的前身是阿布魯齊莫利塞區(直至1963年前与阿布鲁齐大区合并)的一部分,现时已分成两个个别的大区。莫利塞大区西北临阿布鲁齐大区,西临拉齐奥大区,南界临坎帕尼亚大区,东南临普利亚大区及东北界临亚得里亚海。 大区面积4,438平方公里,人口321,047人。大区内有两个少数民族: 一个民族是莫利塞-克罗埃人(Molisan Croatians),当中有2,500人说克罗埃-达尔马提亚语中的一种古代方言。另外一个少数民族是莫利塞-阿尔巴尼亚人(Molisan Albanians),他们则另说阿尔巴尼亚语中的一种古代方言,这种语言跟现时亚得里亚海对岸的民族所说的阿尔巴尼亚语有很大的分别。莫利塞-阿尔巴尼亚人一般相信正教(不是东正教)。 大区内有很多社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受到破坏。大批盟军地面部队以坎波巴索为基地,被加拿大士兵称为"枫叶城"。其中一个能在战争中逃过一劫的古老城镇是拿里路。该镇历史悠久的镇中心是南意大利大的镇中心之一。该镇能免受摧毁,某程度上是因为它被山谷包围,位于山谷内一块突出的土地上,所以该镇的建设也严格受到市政府控制。在2002年的数次地震中復原之后,拿里路表现出莫利塞地区于18及19世纪的景象。 莫利塞大区大多数地区都由小城镇组成,分散于山区之间。大区内有其中一间全世界历史最旧的製钟厂,称为阿格能,該厂现时还使用旧式方法制钟。 大区的首府是坎波巴索。大区分成两个省分:坎波巴索省及伊塞尔尼亚省。 其它重要城市包括:泰爾莫利、韋納夫羅、拉里诺及博亚诺(古代萨姆奈特人的首都)。.

查看 意大利和莫利塞大区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舊譯作莫三鼻給,位於非洲南部,临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以葡萄牙语作為官方語言,1975年脫離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獨立。2017年普查人口為28,861,863人(初步數字)。作為與英國並無憲制關係的國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聯邦。其經濟低落,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再加上曾為社会主义國家,國內經濟等數值常被拿來與人口相似的朝鲜比較。.

查看 意大利和莫桑比克

遊艇

遊艇是一種休閒取向的船隻,大多出現於私人會所等地。遊艇的長度大多從32到35呎(10-11公尺)起跳,以至100呎以上,100呎(34公尺)以上的可以稱為巨型遊艇,而超過200呎(70公尺)的也稱為超級遊艇.

查看 意大利和遊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重定向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查看 意大利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聖座

聖座(Sancta Sedes)是羅馬主教(即众所周知的教宗)的,也是天主教會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教座。就此,从外交上和其他方面而言,圣座之言行代表了整个天主教会,也獲国际法的其他主体视为主权实体,由教宗领导,可与其缔结外交关系。其行政機構為羅馬教廷(中文常直稱為「教廷」),为天主教会的运行和达到其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并提供所需的组织保障。 由於聖座的所在地及現今之主權管轄範圍為梵蒂冈城国,各界常以「梵蒂岡」代稱聖座;但嚴格來說,圣座不同于梵蒂冈城国,后者迟至1929年方才出现,而圣座的历史可远溯至基督教會发展早期。在國際关系中,各国大使不是獲梵蒂冈城国而是獲圣座所接受;圣座向各国和国际组织派出的外交代表處或使节,是代表圣座而非所谓梵蒂冈城国。.

查看 意大利和聖座

聖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Sancti Petri;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Banister Fletcher, the renowne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calls it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greatest of all churches of Christendom" in.

查看 意大利和聖伯多祿大殿

聖公宗

聖公宗(Anglicanism,音譯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目前世界上的聖公宗教徒約有7300萬人(2008年)。 聖公宗,英文原名「Anglican」,意譯是英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從英格蘭的國教——英格蘭教會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由於「Anglican」一詞與盎格鲁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的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用「Episcopalian」稱呼其成員。「Episcopal」意思為主教制的。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和奧卡姆的威廉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馬丁·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約翰衛斯理等神學家。.

查看 意大利和聖公宗

聖雷莫音樂節

圣雷莫音乐节(意大利语:Festival della canzone italiana,英语:Italian song festival)是从1951年创办以来深受欢迎的意大利歌唱比赛,每年在圣雷莫市举行。通常被称为Festival di Sanremo,在意大利以外也被称为Sanremo Music Festival,创办灵感来与欧洲歌唱大赛。 从1953至1971年間(1956年除外),每首歌有两位不同的表演者(歌手或乐队)演唱两次,每次使用不同的管弦乐编曲伴奏。由此说明,这是一个作曲家的比赛,而不是歌手的比赛。在此期间,歌曲通常有由意大利本土歌手演唱一遍,另一遍由特邀国际歌手演唱。 在1956至1966年,1972至1997年期间,由圣雷莫音乐节选出代表意大利参加欧洲歌唱大赛的选手。该音乐节也发掘了很多著名歌手,最著名的有安德烈·波切利、Giorgia Todrani、Elisa、劳拉·普西妮和艾罗斯·拉玛佐第。 该音乐节从1955年至今,由Rai 1现场直播。1951至1954年,只由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通过电台转播。.

查看 意大利和聖雷莫音樂節

聖母無染原罪瞻禮

聖母無染原罪瞻禮(又名聖母無原罪始胎節、聖母無原罪日),是天主教節慶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慶祝聖母瑪利亞獲得無原罪的恩賜的一個瞻禮。 聖公宗並不承認聖母無染原罪,此日被稱為「童貞聖母瑪利亞受孕日」(The Conce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在阿根廷、奧地利、哥斯大黎加、智利、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馬爾他和澳門等地都將此節日立為假期。.

查看 意大利和聖母無染原罪瞻禮

聖母百花聖殿

聖母百花聖殿,又稱花之聖母大教堂(意大利語: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羅倫斯主教座堂。是位於意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座教堂, 屬哥特式風格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296年,由建築師阿尔诺夫·迪·卡姆比奥設計,並採用了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著名的圓頂(穹頂)建造,1436年最終完工。 大教堂有著十九世紀哥德復興風格的立面,出自建築師埃米利奧.德法布里斯之手。其外部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綠和粉紅多色的大理石塊所鋪砌而成,色彩斑斕而和諧。 整個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 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1982年)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是托斯卡尼地區的旅遊勝地。 花之聖母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其圓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磚造穹頂。 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目前的總主教是Giuseppe Betori。 1982年,聖母百花大教堂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 圣约翰洗礼堂位于主教座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贝尔蒂(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讚为“天国之门”。 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主教座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主教座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大穹顶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 中殿北墙上有乌切洛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1465年)。.

查看 意大利和聖母百花聖殿

聖日耳曼條約

《圣日耳曼条约》(Vertrag von Saint-Germai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共和国于1919年9月10日在圣日耳曼昂莱签署的条约,正式名稱為圣日耳曼昂莱条约。条约的生效,宣布奥匈帝国正式解散。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王国的独立。.

查看 意大利和聖日耳曼條約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查看 意大利和联合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Le Programm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缩写为 PNUD; UNDP)是世界上最大的负责进行技术援助的多边机构。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总部位于纽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工作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上的建议、培训人才并提供设备,特别是为最低度開發國家进行帮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总干事是马克·马洛赫·布朗,他曾任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Chef d'état-major - Cabinet du Secrétaire Général des Nations Unies; Chief of Staff to the Secretary General)一职。在2005年5月5日举行的的联合国大会上,全部191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由前土耳其财政部长及资深世界银行官员,凯末尔·德尔维什(Kemal Derviş)出任下一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干事。德尔维什于同年8月15日走马上任,开始了他的四年任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干事一职在联合国各职位中地位排在第三,仅次于联合国秘书长及常务副秘书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身是联合国技术协助扩大计划署(Expanded Programme of Technical Assistance)及联合国特别基金(United Nations Special Fund),两者于1965年合并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发布《人类发展报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是全球环境基金的诸多执行机构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缩写为FAO),简称粮农组织,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带头开展战胜饥饿的国际努力。粮农组织以中立的论坛运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務;在该论坛上,所有国家均平等相处,共同磋商协议,讨论政策。粮农组织也是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实现农业、林业和渔业现代化和发展,确保人人获得良好的营养和粮食安全。它的拉丁文格言「fiat panis」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我们有面包”。截至2013年10月,FAO有194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洲联盟)和有2个准成员(法罗群岛、托克劳群岛)。.

查看 意大利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達爾馬提亞

達爾馬提亞(克羅地亞文:Dalmacija,英文:Dalmatia),克羅埃西亞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地區,東接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维那。以屋大维时代罗马的達爾馬提亞命名。 此地區由西北的拉布島橫跨至東南方的科托爾灣,還包括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各個島嶼,如 赫瓦爾島、維斯島、科爾丘拉島、布拉奇島、帕島和姆列特島等。 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是本區的主要都市。 D.

查看 意大利和達爾馬提亞

菲亚特

#重定向 飛雅特.

查看 意大利和菲亚特

菜薊

菜蓟(学名:Cynara scolymus,artichoke),又名食托菜蓟、洋薊、朝鮮薊。是一種在地中海沿岸生長的菊科菜薊屬植物,香港一般按其英语音譯作雅枝竹或亞枝竹,分布於中国大陆的陕西省等地。它的花蕾可用于烹饪,叶与根茎可制作药剂,最初是透過意大利料理而傳入華人社會。.

查看 意大利和菜薊

萨伏依王朝

薩伏依王朝(Casa Savoia),是歐洲的一个王朝,曾于1861年至1946年統治義大利。其建立者為擁有薩伏依、萊茵河以東及日內瓦湖南部地區的亨伯特一世(卒於1048年?)。中世紀時期,他的繼承人,包括阿梅迪奥六世在內,將法國、義大利和瑞士交界的阿爾卑斯山西部併入了版圖。1416年該家族被提升為神圣罗马帝国的公爵,但此後直到16世紀晚期一直處於衰敗的狀態。雖然它在17世紀歸義大利統治,但該家族在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時代獲得了義大利東北部的領土並奪得了國王的頭銜,先是西西里國王(1713),後改為薩丁尼亞國王(1720)。薩伏依王室在復興運動時期很強盛,在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和卡洛·阿尔贝托領導下對19世紀義大利統一作出了貢獻。它後來失去了其主導地位,其君主翁貝托一世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只是名義上的國王,1946年的公投通過廢黜王室,從而結束了薩伏依王室的統治。.

查看 意大利和萨伏依王朝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意大利语:Salvatore Quasimodo,),意大利诗人、翻译家,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Salvatore Quasimodo 夸西莫多在西西里岛莫迪卡出生,1908年父亲前往墨西拿协助地震后的救灾工作,举家移居该城。1917年他创办了《新文学杂志》(Nuovo giornale letterario),发表第一批诗作,1919年迁往罗马完成工程课程,1930年获一家工程公司聘请到雷焦卡拉布里亚工作,同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水与土》(Acque e terre),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夸西莫多其他诗集包括《消逝的笛音》(Oboe sommerso,1932年发表,包含了他1930年至1932年间的所有作品)、《日复一日》(Giorno dopo giorno,1946年发表)等。 在创作之余,夸西莫多也翻译了不少经典作品如《约翰福音》、《奥德赛》等。 1968年,夸西莫多因脑出血在那不勒斯病逝。.

查看 意大利和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鐵路

鐵路是鐵路運輸的媒介,由鐵路列車利用鐵輪在兩邊鐵路軌上行走的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在語境上,有時候會當成鐵路運輸的概念。鐵路的運行還包括鐵路軌道、鐵路站、鐵路道口及鐵道機車車輛。.

查看 意大利和鐵路

顯微解剖學

#重定向 组织学.

查看 意大利和顯微解剖學

预期寿命

平均寿命、生命期望或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指生物群体中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預期壽命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也常以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去做統計。.

查看 意大利和预期寿命

飛雅特汽車集團

#重定向 菲亚特汽车集团.

查看 意大利和飛雅特汽車集團

西塞罗

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其名在拉丁语中读为(音译为基凯罗),西塞罗为英文音译,),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作家、雄辩家。他出生于騎士阶级的一个富裕家庭,青年投身法律和政治,其后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同时,因为其演说和文学作品,他被广泛地认为是古罗马最好的演说家和最好的散文作家之一。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危机中,他是共和国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忠诚辩护者,马克·安东尼的政敌。他支持古罗马的宪制,因此也被认为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后被马克·安东尼派人杀害于福尔米亚。 西塞罗因其作品的文学成就,为拉丁语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在当时是罗马著名的文学人物,其演说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设定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西塞罗也是一位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他通过翻译,为罗马人介绍了很多希腊哲学的作品,使得希腊哲学的研究得以在希腊被罗马征服之后得以延续。 西塞罗在古罗马时代的影响在中世纪时代渐渐衰落,但在文艺复兴时被重新振兴。彼特拉克在14世纪重新发现了西塞罗的书信,由此开始了文艺复兴学者对西塞罗的重新研究。因此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西塞罗的复兴。西塞罗的影响在启蒙时代达到了顶峰,受其政治哲学影响者包括洛克、休谟、孟德斯鸠等哲学家。亚当斯、汉密尔顿等人也常在其作品中引用西塞罗的作品。 西塞罗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并且至今仍是罗马历史的研究对象。.

查看 意大利和西塞罗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意大利政治人物、企業家,数度出任意大利总理,同时也是AC米蘭班主、传媒大亨、歌手、超级富翁。 1994年投入意大利政壇以來,始终是主宰著意大利政局的风云核心之一,也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意大利人之一,长期处于风口浪尖。貝盧斯科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位完成五年任期,以及執政時期最長的意大利總理。.

查看 意大利和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意大利和西班牙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1790年其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1402年-1975年)。 整個15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宾到东亚。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欧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并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国、南意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意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国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后,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兰;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国际法、战争和经济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国主义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于法國的擺佈。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大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意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并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了南美独立战争,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导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佈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亚洲()和大洋洲(西屬关岛、西屬密克罗尼西亚、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战争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和如日中天的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趁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大熱潮,也從西班牙獨立成功。 21世紀,今日西班牙唯一僅存的殖民地,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因為這塊土地原本的擁有者是摩洛哥、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但因為西班牙現在屬於富裕的歐盟、所以此殖民地人民並不想回歸摩洛哥,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查看 意大利和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os españoles),是指西班牙在1506年至1700年間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時期,在西班牙當地又稱為奧地利王朝(Casa de Austria)。其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同宗,而其母系祖先分別為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他們都是的成員。除了統治西班牙及其廣大的殖民地之外,還同時統治西屬尼德蘭與意大利部分公國,以及在1580年至1640年間統治葡萄牙。該王朝在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後絕嗣,由波旁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

查看 意大利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西班牙共和军和人民阵线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西班牙長槍黨等右翼团体;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共產主义與反共產主义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與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國際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小說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國記者乔治·奥威尔、戰地攝影記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對西班牙內戰做了詳細的報導和研究。西班牙內戰也以交戰雙方虐殺戰俘聞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殺害。1939年4月,西班牙國民軍獲得勝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滅亡,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獨裁統治,進入佛朗哥统治时期,波旁王朝復辟(惟王位懸空),佛朗哥擔任攝政直至去世。.

查看 意大利和西班牙内战

西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克里先分為兩部份後把政權一分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從而開始有的東西兩部的概念,位處西部的部分即是最後分裂的西羅馬帝國;而東部最後則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正式名稱與東羅馬帝國相同,均用羅馬共和時代的元老院與羅馬人民(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帝國最後在480年東羅馬皇帝芝諾冊封義大利國王取代之而覆亡,但是在這段期間左右西羅馬帝國已無足輕重。 西羅馬帝國皇帝之位斷斷續續的在3世紀到5世紀間存在,隨著戴克里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制,君士坦丁大帝和尤利安(324-363年)遷都拜占廷後重新統一羅馬,但是在狄奧多西一世在395年過世後又把帝國分割分別給兩個兒子繼承,八十五年之後芝諾體認到西羅馬帝國消亡的事實,故在西羅馬皇帝尼波斯過世後冊封東哥徳人迪奧多里克為義大利國王。 隨著奧多亞塞於476年控制義大利全境後,歷史學者愛德華·吉本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定於476年9月4日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塞威迫退位之時,或定於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後,由於羅馬帝國的在欧洲历史上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於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灭亡时,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並進入了中古時代。 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被稱作查理大帝繼承西羅馬帝國,從此以後又多一個新的皇室,之後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所以之後的德意志皇帝都以繼承西羅馬皇帝自居。.

查看 意大利和西羅馬帝國

西萨尔·贝卡里亚

#重定向 切薩雷·貝卡里亞.

查看 意大利和西萨尔·贝卡里亚

西非

西非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 非洲大陆南大西洋海岸线在这一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部分曾以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而闻名。奴隶贸易在这里被人操纵,现在绝大多数非洲裔美国人就是当时从西非贩运到美国的奴隶的后代。西非大西洋沿岸地区大部分为热带地区和热带雨林,以前人们沿这条海岸线穿行这一地区。聯合國西部非洲次分區包括十六個國家和一個屬地:.

查看 意大利和西非

西西里岛

西西里(Sicilia )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自治区。西西里占地25,708平方公里,人口数为500万,是意大利最大的区。同时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而西西里岛周邊几个中小型的岛屿也被纳入西西里区域范围。 在古中國稱之為斯伽里野,《諸蕃志》:「斯加里野國,近蘆眉國界,海嶼闊一千里,衣服、風俗、語音與蘆眉同。本國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遠望則朝煙暮火,近觀則火勢烈甚,國人相與杠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擲穴中,須臾爆出,碎如浮石。」 明朝萬歴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參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稱西西里島為西齊里亞,並附註:「此島有二山,一常出大火,一常出煙,晝夜不絕。」 由于西西里岛在地中海商业贸易路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此設有美國海軍和義大利空軍共用的大型軍用機場。西西里区域属于大希腊(古希腊殖民区)。而西塞罗曾经称锡拉库萨为古希腊中最美丽的城市。 西西里岛以及其周围属義大利岛屿一起组成西西里地区人口5,029,683人。其首府是巴勒莫(130万人口)。其它重要城市有卡塔尼亚(40万人口)、墨西拿(27万人口)、锡拉库萨(11万人口)、特拉帕尼(10万人口)、卡尔塔尼塞塔(8万人口)、阿格里真托(6万人口)和拉古萨(6万人口)等。西西里岛隔墨西拿海峡与亚平宁半岛相望。 西西里岛最高的山是埃特纳火山(3,323米),它也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龙博利岛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查看 意大利和西西里岛

西西里语

西西里語是一種屬於羅曼語系的語言,主要使用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一帶,也擴及義大利半島南部,以及馬爾他共和國。使用人數約4,800,000人,包括海外約三十多國的移民。民族語中提到:「它與標準意大利語有明顯的不同,應該被視為單獨的語言。」它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少數民族語言。也有些人認為西西里語是衍生自古典拉丁語的語言中最古老的羅曼語系語言,但這不是語言學家廣泛認為的觀點,有時候會受到強烈的批評。 西西里語也擁有義大利諸語言中最古老的文學作品。.

查看 意大利和西西里语

西歐聯盟

西歐聯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簡稱WEU;Union de l'Europe occidentale,簡稱UEO)是西歐各國以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為基礎而成立的建立的軍事暨防衛性組織,其總部設於布魯塞爾。西歐聯盟最初的成員為布魯塞爾條約的簽署國,而西德與意大利則於1954年加入。儘管歐洲聯盟與西歐聯盟並無正式的關係,但所有西歐聯盟的成員國均是歐盟成員。.

查看 意大利和西歐聯盟

西方世界

西方世界(Western World),也称西洋、西方国家、西方文化区,旧称泰西,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有不同定义。这些国家文化與文字皆是一脉相承。 西方的概念根源於希臘文明、羅馬帝國及後來的基督教,經由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時代及通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擴張形成當今西方世界。冷战時期,西方的觀點確立於深受基督教文化及自由主義思想影響,反對共產主義的资本主義國家,形成反共陣營,有別於政治經濟方面不同的共產主義國家。 這個詞原本字面意思是一個地理概念,15世紀以來西歐人相對於將看到的西亚、南亚與东亚當作東方。在當代文化含義裡,這句西方世界除包括歐洲也包括歐洲殖民時期源自大量歐洲的祖先人口移民至美洲及大洋洲的國家。 西方世界也是古代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现代用法则与“西方世界”同义,明朝初期以婆罗洲島中间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查看 意大利和西方世界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於南欧、北歐;盛行於西歐、北歐、北美,澳洲,纽西蘭等國家的文化,包括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在欧美,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东正教、伊斯兰、亚洲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查看 意大利和西方文化

饑荒

饑荒(famine),又稱饑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如战争、自然灾害)内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因持續時間相當長的糧食短缺,導致局部或全局性的人們逃難,或因飢餓導致的佔人口比例較大的非正常死亡的現象。饑荒由自然災害或人爲因素引起,屬於災難。 发生饑荒的自然原因一般是因为人口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或农业遭遇自然灾难粮食欠收所引起的。如果发生饑荒,则对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冲击。粮食紧缺往往还伴随着社会动荡,大量人口将会从此迁移到别的地方。 现代以来,实行配给制的国家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的饥荒,有1932年苏联大饥荒、中国1960年代大饥荒、1990年代朝鲜饥荒。这几次饥荒中,政府政策禁止人民通过迁移来逃避灾难,更加重了饥荒的程度。《人口與發展通訊》指出“公元1958年至1962年中國大饑荒是人類歷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

查看 意大利和饑荒

馬焦雷湖

雷湖(Lago Maggiore)是位於義大利西北部的一個湖泊。馬焦雷湖是義大利第二大湖泊,面積僅次於加爾達湖。部分湖域位於瑞士國境內。面積212.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372公尺。 Category:瑞士湖泊 Category:義大利湖泊.

查看 意大利和馬焦雷湖

馬賽

#重定向 马赛.

查看 意大利和馬賽

解放日

解放日是標記一個地方解放的日期,通常是公眾假期。類似獨立日。.

查看 意大利和解放日

角鬥士

角斗士(gladiatōrēs),指的是古羅馬競技場上的鬥士,臺灣也譯為劍鬥士,名稱來源自於古羅馬軍團慣用的劍,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一种身份特殊的奴隶,通常都是战俘或其他犯了過錯的奴隶。他们的职责是在競技場上进行殊死搏斗,为人们提供野蛮的娱乐。.

查看 意大利和角鬥士

設計

所謂設計,即「设想和计划,设想是目的,计划是过程安排」,通常指有目標和計劃的創作行為、活动。 原意是“设置摆放其元素,并计量评估其效用”,现代通常指预先描绘出工作结果的样式、结构及形貌,通常要绘制图样。设计现在在服饰、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开发以及艺术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 意大利和設計

马尔切洛·马尔皮吉

尔切洛·马尔皮吉(Marcello Malpighi,1628年3月10日 – 1694年11月29日),意大利显微解剖学家。生于克雷瓦尔科雷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入博洛尼亚大学就读。1668年成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马尔皮吉著有《关于肺的解剖观察》(1661)和《论内脏结构》(1666)等作品,马氏管就是根据他命名的。.

查看 意大利和马尔切洛·马尔皮吉

马尔凯大区

尔凯(意大利语:Marche )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大区,北界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相邻,托斯卡纳大区位于马尔凯西北,西邻翁布里亚,南邻阿布鲁佐和拉齐奥,而东面则有亚得里亚海。 大区的首府是安科纳。大区分成五个省:安科纳省、阿斯科利皮切诺省、费尔莫省、马切拉塔省(古代皮切林地区全境)及佩萨罗和乌尔比诺省,而佩萨罗和乌尔比诺省由两个传统上分开的佩萨罗省及乌尔比诺省组成,以前是古罗马的乌尔比诺行省。在2004年,马尔凯的第五个省,费尔莫省投票决定于2009年加入马尔凯。马尔凯的省分历史与其它意大利的省分历史不同,主要是因为大区的地形:区内除了有一些河谷和海岸的狭长地带之外,其余部分都是山区。在19世纪一条由博洛尼亚到布尔迪西的铁路连接了整个马尔凯的海岸线,而在内陆,多山的环境令到直至今日,内陆由南到北的联系除了一些关隘上的崎岖山路之外,都很少接触。 在一个传统的「mezzadria」制度下,农地的农夫与地主会平均地各自收取一半收成,颇缺乏生产力的土地和难以栽种的地域也广泛被种植。安科纳的海港是区内唯一的良港,其它小港湾只供渔船队使用: 马尔凯大区供应一大批分遣队予意大利海军。.

查看 意大利和马尔凯大区

马尔西利奥·费奇诺

尔西利奥·费奇诺(Marsilio Ficino),(),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他主要在他人的资助下,从事讲学和写作。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新柏拉图主义的捍卫者。他的柏拉图和其他希腊作家的著作的拉丁语翻译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术确立了卓越的标准。.

查看 意大利和马尔西利奥·费奇诺

马西莫·达莱马

西莫·达莱马(Massimo D'Alema, ),意大利政治家,曾任總理。 达莱马是首位具意大利共產黨背景的意大利總理。.

查看 意大利和马西莫·达莱马

马铃薯

鈴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稻米、玉米和小麦。原產於南美洲秘魯與波利維亞境內的安地斯山脈。王瑞章等人.馬鈴薯栽培管理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臺南馬鈴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Lost Crops of the Incas: Little-Known Plants of the Andes with Promise for Worldwide Cultivation (1989) 馬鈴薯是歐美地區許多國家的主食,為世界第四大主食作物。.

查看 意大利和马铃薯

马里奥·蒙蒂

里奥·蒙蒂(Mario Monti,),意大利知名经济学家,曾任意大利總理。.

查看 意大利和马里奥·蒙蒂

马歇尔计划

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国對战争破壞後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除了歐洲,同期類似的經濟援助在韓戰後也在亞洲第一島鏈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實施,受援範圍大部分是今日美國的盟邦。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欧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国国务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国国务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较难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想當然地拒绝了该援助计划,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年7月間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财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货膨胀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余年時間裡,整個西歐重新整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关税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历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纳税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查看 意大利和马歇尔计划

马泰奥·伦齐

泰奥·伦齐 (Matteo Renzi,; ),意大利政治人物,第56任意大利总理,2013年12月当选民主党总书记。他曾经在2004年~至2009年任佛罗伦萨省省长,2009年至 2014年 2月担任佛罗伦萨市长。.

查看 意大利和马泰奥·伦齐

驱逐舰

驱逐舰(destroyer)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890年代至今海军最重要的船种之一。美規常用代號為DD。 從前是負責配合主力攻擊的戰艦與巡洋艦的支援工作,但自從二戰後航母開始流行後,無空優能力的戰艦就逐漸消失淘汰;巡洋艦艦種在模組化的反艦飛彈技術進步下,也顯得體型過大而笨重,使驅逐艦已經逐步在功能上取代了前兩者地位,而成為了海軍軍艦的頭把交椅,新型驅逐艦的火力和噸位也達到了近萬噸甚至万吨以上的巡洋艦級別。.

查看 意大利和驱逐舰

詹巴蒂斯塔·维柯

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或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是一名意大利政治哲学家、演說学家、历史学家和法理学家。他为古老风俗辩护,批判了现代理性主义,并以巨著《新科学》闻名于世。 他批評現代理性主義的擴張和發展,是古典時代的擁護者; Vico最出名的是他的巨作,Scienza Nuova(1725,《新科學》)。 維柯是系統思想和復雜思想的前身,反對笛卡爾分析和其他類型的還原主義,並被認為是社會科學和符號學的基本方面的第一次闡述。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詹巴蒂斯塔維科被認為是開啟了現代哲學的歷史領域,雖然術語哲學哲學不在他的文本中,他說的是“哲學敘述的哲學史”。雖然不是歷史主義者,但對維科的興趣通常是由歷史學家驅動的,如柏林Isaiah 和海登怀特 此外,詹巴蒂斯塔·維科也以拉丁語的格言(Verum esse ipsum factum)(“真正的本身就是事實”和“真正的本身是做的”)而聞名,這個命題是建構主義認識論的早期實例。 Category:意大利哲学家 Category:启蒙运动哲学家 Category: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學校友 Category: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教师 Category: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徒 Category:那不勒斯人 Category:知识论者.

查看 意大利和詹巴蒂斯塔·维柯

諸聖節

諸聖節(All Saints' Day,Sollemnitas Omnium Sanctorum,Άγιοι Πάντες,Día de Todos los Santos,Собор всех святых),又稱萬聖節,是天主教、聖公宗和東正教都有的節日。在天主教會和聖公會中,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在正教會中,諸圣节是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标志着复活节季度的结束。 諸聖是一个天主教、聖公宗和東正教的称呼,用于所有忠诚的圣者和殉道者,包括知名的和不知名的。這個節日是天主教和聖公宗的煉靈月的首日,是以圣者的名义庆祝的节日,而這日是用作慶祝所有被列入聖品的聖人的瞻禮。 天主教會将节日(Festum omnium sanctorum)定于11月1日,紧接着是11月2日的諸灵节,是第一等级的庆典,包含一个守夜礼和一个八日庆期。.

查看 意大利和諸聖節

諾曼人

诺曼人 (诺曼语: Normaunds;法语:Normands;拉丁语:Normanni)为古代欧洲民族,起源于丹麦、冰岛、挪威等地,原属诺斯人中的("Norman"一词由"Norseman"演变而来.

查看 意大利和諾曼人

高尔基体

尔基体(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屬於細胞的一組膜,專門收集並包裹各種物質,例如酶和激素。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份扁囊常常脫離並移向質膜,一旦與質膜接合,便將其中內含物排出細胞。 大多数真核细胞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均有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是1898年被意大利解剖学家卡米洛·高基发现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在于处理细胞膜、溶酶体或内体上的以及细胞生产的蛋白质,将它们分到不同的小泡中去。因此它是细胞的中心传送系统。 大多数离开内质网的运输小泡首先来到高尔基体,在这里被改变,分开和运送到它们的最终目的地。大多数真核细胞有高尔基体,但是尤其在分泌许多物质(比如蛋白质)的细胞裡它特别突出。比如免疫系统中分泌抗体的浆细胞的高尔基体就特别发达。.

查看 意大利和高尔基体

高等教育

等教育(études supérieures;Höhere Bildung;higher education;educación superior),又称专上教育(post-secondary education)是一个教育层级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一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个层级涵盖了学园、大学、學院、神学院、理工学院、技術學院以及其他颁授学位或专业证书的学院级机构(例如專科學校)。.

查看 意大利和高等教育

高級中學

級中學(senior high school),在香港以外地區簡稱高中,在臺灣又稱高級中等學校,是中等教育的階段之一,許多國家的教育主管機關將普通中學劃分初級中學(初中)和高級中學(高中)。高級中學亦往往是學生進入大學之前的最後一個教育階段。廣義的高級中學包括普通科和職業類科,狹義的高級中學專指普通型高級中學。在中國,如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學,普通中專學校,高級職業中學和技工學校。.

查看 意大利和高級中學

高架渠

架渠(aqueduct)又稱上水道、渡槽。於古羅馬時期廣泛使用是。一種人造通道,用來導引水流。有些是純粹用來輸送用水,有些則是用來使船隻運行其中。.

查看 意大利和高架渠

鬥獸場

#重定向 圓形劇場.

查看 意大利和鬥獸場

謀殺

謀殺是一項普通法罪行,是蓄意以任何方法結束生命,或使他人受嚴重傷害後死亡。基於生命權是行使一切權利的基礎、且一旦喪失無法回復,謀殺在所有普通法國家中都是最嚴重的刑事罪行之一,謀殺罪(或殺人罪)的法定刑通常即為該國刑法所允許的最高刑罰(例如死刑、終身監禁或法定最高監禁年期)。.

查看 意大利和謀殺

議會制

議會制又稱內閣制、議會民主制,是一種民主政治制度,特點是「」,政府首脑(總理或首相)權力來自議會,授權有兩種途徑:第一是議會改選後的多數議席支持,第二是政府首腦贏得議會的信任投票。因此,所屬政党未能贏得議會大選的政府首腦連同其內閣必須提出辭職,而未能通過議會信任投票的政府首腦,連同其內閣也必須辭職,由議會席位居多數的黨派中協商選舉產生新的首腦與內閣。議會制下政府的行政權與立法權不完全分離,確保其所領導的政府具民意基礎。.

查看 意大利和議會制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用于解决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实现和应用它们的实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有时缩写为CS)是系统性研究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与应用的实用技术的学科。 它通常被形容为对那些创造、描述以及转换信息的算法处理的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包含很多分支领域;有些强调特定结果的计算,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而有些是探討计算问题的性质,比如计算复杂性理论;还有一些领域專注于怎样实现计算,比如程式語言理論是研究描述计算的方法,而程式设计是应用特定的程式語言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人机交互则是專注于怎样使计算机和计算变得有用、好用,以及随时随地为人所用。 有时公众会误以为计算机科学就是解决计算机问题的事业(比如信息技术),或者只是与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关,如玩游戏、上网或者文字处理。其实计算机科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去理解实现类似游戏、浏览器这些软件的程序的性质,更要通过现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程序或者改进已有的程序。 尽管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的名字里包含计算机这几个字,但实际上计算机科学相当数量的领域都不涉及计算机本身的研究。因此,一些新的名字被提议出来。某些重点大学的院系倾向于术语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以精确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同。丹麦科学家Peter Naur建议使用术语"datalogy",以反映这一事实,即科学学科是围绕着数据和数据处理,而不一定要涉及计算机。第一个使用这个术语的科学机构是哥本哈根大学Datalogy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69年,Peter Naur便是第一任教授。这个术语主要被用于北欧国家。同时,在计算技术发展初期,《ACM通讯》建议了一些针对计算领域从业人员的术语:turingineer,turologist,flow-charts-man,applied meta-mathematician及applied epistemologist。 三个月后在同样的期刊上,comptologist被提出,第二年又变成了hypologist。 术语computics也曾经被提议过。在欧洲大陆,起源于信息(information)和数学或者自动(automatic)的名字比起源于计算机或者计算(computation)更常见,如informatique(法语),Informatik(德语),informatika(斯拉夫语族)。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Dijkstra曾经指出:“计算机科学并不只是关于计算机,就像天文学并不只是关于望远镜一样。”("Computer science is no more about computers than astronomy is about telescopes.")设计、部署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通常被认为是非计算机科学学科的领域。例如,研究计算机硬件被看作是计算机工程的一部分,而对于商业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部署被称为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然而,现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各类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思想。计算机科学研究也经常与其它学科交叉,比如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和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被认为比其它科学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些观察者说计算就是一门数学科学。 早期计算机科学受数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很大,如Kurt Gödel和Alan Turing,这两个领域在某些学科,例如数理逻辑、范畴论、域理论和代数,也不断有有益的思想交流。.

查看 意大利和计算机科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它是五项诺贝尔奖中的一项,诺贝尔奖是根据硝酸甘油炸药的发明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于1895年设立的。诺贝尔本人对实验生理学很感兴趣,并想为那些通过在实验室的科学发现而取得的新进展设立奖项。诺贝尔奖于每年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上授予获奖者,这一天是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获奖者将被授予获奖证书及奖金证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的正面与物理学、化学及文学奖奖章相同,都镌刻着诺贝尔的浮雕像;但奖章的背面是独特的。 截至2015年,106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208名男性以及12名女性。第一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授予德国生理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用于表彰他在血清疗法及白喉疫苗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格蒂·科里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她于1947年获得该奖,因其阐释了葡萄糖的代谢作用,这对治疗糖尿病以及解决众多医学问题有重要作用。 一些奖项至今仍有争议。包括1949年因提出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而授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的奖章,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医疗机构的抗议。其他争议是由于对获奖人员的分歧而引起的。1952年,获奖者赛尔曼·瓦克斯曼被起诉至法庭,最终一半的专利权被赋予了其共同发现者之一但并未获得诺奖认同的艾伯特·沙茨。1962年这一奖项被授予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表彰其在DNA的结构与性质方面所做的工作,但并未承认其他人的贡献,如在提名时已经逝世的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和罗莎琳·富兰克林。因为诺贝尔奖的规则禁止提名死者,长寿也成为获奖的资产,有一项研究在长达50年之后才获得此奖。同时诺贝尔奖也禁止同一奖项的获奖者超过3人,鉴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团队合作,这一制度也导致了一些争议。.

查看 意大利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 title.

查看 意大利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諾貝爾文學獎(Nobelpriset i litteratur)是瑞典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之一,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每年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頒發,每一位获奖者都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例如,1901年,蘇利·普呂多姆得到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日裔英國籍小說家石黑一雄。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颁发。.

查看 意大利和诺贝尔文学奖

诗人

诗人是创作诗歌的人,屬於文学家一類。詩人創作的作品可以是紀事性的,描述人物或故事,如荷馬的史詩;也可以是比喻性的,隱含多種解讀的可能,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歷史上自從有文字以來就開始有詩人,而不同國家和時代產生出許多不同的詩詞體裁。 英文的詩人(poet)一字來自於拉丁語的「poeta, poetae」,意指寫詩的人,或關於詩人的事。在中國,詩經和楚辭是現時所知的最早的詩詞集,孔子和劉向分別是詩經和楚辭的編撰者。中國的詩詞在唐朝和宋朝大盛,詩人輩出,唐代以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人所熟知。宋代詩人以寫詞為多,故又稱作「詞人」。古代的詩人對格律非常熟悉,無論在中國或西方詩詞都有特定的格式,例如唐代盛行的律詩,其對偶、押韻、聲調平仄的要求,都比小說或是散文來的嚴格。 中國的詩人通常賴以其它職業為生,如蘇軾本為翰林學士,岳飛本為將軍,但同時亦以詩作傳世。不少詩人亦是書法家,在不少中國建築,門柱上常常會有對聯,無論宮庭或一般文人皆愛在室內掛上字畫。每逢節慶喜喪之時,文人都喜歡題詩,亦常常立碑以紀念人物和事跡,這種傳統至今不絕,故此中國詩詞得以廣泛流傳。不少詩詞都是可以唱誦的,在宋代勾欄和教坊都是唱誦詩詞的地方。不少詩人對音樂亦有認識,如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的音樂是詩人自己譜寫。.

查看 意大利和诗人

豹1型坦克

豹1坦克(Leopard 1)是德国生产的一种主战坦克,它于1965年开始生产,是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研制的坦克。豹1总共投入到全世界4个大陆11个国家的军队中,直至1984年总共生产了4744辆 该型号坦克。由于现代化战争的技术提升,许多升级改造後的新型号仍能在21世纪的今天於许多国家的军队中被找到。.

查看 意大利和豹1型坦克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引起的影响已超过50年。他的大多数著名作品都来自1960年代的反抗民谣,也被廣泛認為是当时美國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尽管他否认了这一点。他的部分早期作品成为了当时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1960年代中期,迪伦开始从原先的抗议民谣风格转型,并在1965年发行长达六分钟的单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也从此改变了流行音乐的传统分类。迪伦60年代中期的一些作品登上了《告示牌》榜单冠军,但由于其使用摇滚元素亦受到了民谣运动中一些人士的批评。 迪伦早期受到了美国创作歌手小理查德的表演和音乐人伍迪·蓋瑟瑞、罗伯特·约翰逊和汉克·威廉斯的歌词的影响,并在后来发展及个性化了既有的音乐风格。迪伦在其5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探索了美国歌曲风格里的各种成分——从民谣、蓝调及乡村到福音音乐、摇滚乐和洛卡比里,再到英格兰式、苏格兰式和爱尔兰式民谣,还有爵士乐和摇摆乐。迪伦通常的演奏乐器为吉他、键盘乐器和口琴。在不同的音乐人的支持下,迪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作为一个唱片艺术家和表演者,迪伦的成就主要以他的演艺生涯为核心,但他最大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他的作词。 自1994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6本画作书,他的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中展出过。作为一个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畅销音乐艺人之一。迪伦曾获诸多奖项,包括12尊格莱美奖、1尊金球奖及1尊奥斯卡金像奖,并被引入摇滚名人堂及作曲家名人堂。2008年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授予其一特别奖,以表彰其通过作词及作诗对流行音乐及美国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2016年,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为美国歌曲传统带来的全新诗意表达。瑞典皇家學院11日16日表示,收到巴布狄倫的信件解釋,12月10日因有其他要事將無法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並強調相當榮幸能獲獎。他並非因故缺席領獎的第一人,瑞典皇家學院表示,並不會因為得獎人無法前來取消獎項,尊重巴布狄倫的決定,諾貝爾文學獎依舊是屬於他的殊榮。.

查看 意大利和鲍勃·迪伦

貝瑞塔

埃特罗·貝瑞塔武器制造厂股份公司(Fabbrica d'Armi Pietro Beretta S.P.A.)是義大利主要的槍枝製造商,他們的武器都廣泛的被全世界的平民、警察與軍隊所使用。.

查看 意大利和貝瑞塔

賽車

賽車(Automobile Racing、Car Racing)是使用汽車作速度競賽的運動。在1895年,这项运动第一次在法国出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吸引最多观众观看的体育赛事之一。 而現時賽車也可以特指一些尃門制造或改裝供參加賽車的車輛,這類車不一定可以符合交通法規直接開上街上當普通汽車代步,而接近賽車的普通量產型汽車稱為跑車。.

查看 意大利和賽車

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bourgeoisie,直譯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學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為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階級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資產階級

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是一位意大利记者和政治人物,曾任意大利王国第40任总理,同時也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於1925年獲得政府首脑的身份,而且以「領袖」的称号巩固了自己的权臣地位,並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間於義大利实施独裁统治,1938年3月30日亦獲得了意大利最高軍銜「最高帝国元帅」,墨索里尼後於1943年7月失勢下台,被意大利新政府拘捕,之後被德國派出的特種部隊救出,改任德國的傀儡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政府总理。 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会主义和无神论,1900年加入了当时激进的左翼政党意大利社会党,1911年因反对意大利在利比亚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监狱中度过了5个月,1912年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的领导成员和党报《》(Avanti!)的记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剧烈地改变了墨索里尼,从反干涉主义转向战争狂热,1914年11月5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创建了左翼干涉主义报纸《意大利人民》,思想的转变也导致他在1915年退出了意大利社会党。意大利于1915年4月改加入协约国进入战争后,墨索里尼报名参战。後來英國唯恐意大利會繼俄國之後退出大戰,暗中以每週100英鎊的高額報酬收買墨索里尼,讓墨索里尼在他主編的報上繼續鼓吹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报酬”,这给意大利带来了战争失利外的进一步的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在战后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发动向罗马进军的政变,10月30日被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总理并组建内阁。出于对内战和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国王的支持,并取得了1924年4月6日大选的壓倒性胜利,取得67%多數的議席。同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敵: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治家吉亚科莫·马泰奥蒂遭到暗杀。继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 1935年开始与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接触,德、義於1939年5月22日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1943年在意大利经历了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后,7月24日大法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在大萨索山的一间别墅裡。同年9月12日德軍发动橡树行动,成功营救出被软禁的墨索里尼。随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南部已被盟军占领的意大利王国分庭抗礼。1945年4月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开始崩溃,4月27日偽装成德国军人的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发现并俘虏,翌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镇的一个叫的村庄被枪决。他们的尸体随后在4月29日被运到米兰,并被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顶上示众。墨索里尼的尸体在1946年被法西斯主义支持者盗挖,后被意大利政府扣押10年,直到1957年才交还给他的遗孀雷切尔·墨索里尼在他的故乡普雷达皮奥下葬。.

查看 意大利和贝尼托·墨索里尼

贡多拉

贡多拉(),又译刚朵拉、共渡乐,是意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动。几世纪以来,是威尼斯境内主要的交通工具。现今的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穿行于市内的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贡多拉已多作旅遊业用途。.

查看 意大利和贡多拉

费德里柯·费里尼

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義大利藝術電影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及作家。費德里柯·費里尼出生於義大利的里米尼市,並在義大利電影導演羅伯托·羅塞裏尼幫助下,開始參與電影製作。費德里柯·費里尼曾先後5次摘取奧斯卡金像獎。1993年10月31日,他因心臟衰竭和呼吸系統功能性障礙不治,在羅馬的翁貝托一號醫院逝世。義大利政府後來為他舉行國葬,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鑄造了費里尼勳章。 費德里柯·費里尼以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特別是混合夢境與巴洛克藝術影像的電影作品。他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也被認為是20世紀影響最廣泛的導演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费德里柯·费里尼

费拉拉

费拉拉(意大利语:Ferrara),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波河畔的一座城市,也是费拉拉省的首府。.

查看 意大利和费拉拉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Giacomo Taldegardo Francesco di Sales Saverio Pietro Leopardi,),意大利诗人,散文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他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但他又认为所谓的“浪漫主义风格”并非独创,在古典作品比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歌中就有着浪漫主义的成分,因此又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略有分歧。他的早期作品如《致意大利》、《但丁纪念碑》充满了爱国热情,之后以《回忆》、《暴风雨后的宁静》为代表的田园诗和以《致西尔维娅》为代表的抒情诗被认为是继彼特拉克之后最有魅力的一批诗作,但他的生长环境和体弱多病又使他有着强烈的悲观主义,他将悲观主义哲学融入了以《无限》、《一个亚洲游牧人的夜歌》为代表的诗歌和《道德小品》、《杂记》为代表的散文中,使作品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忧伤情调。.

查看 意大利和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贾科莫·普契尼

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凯莱·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義大利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亞人》、《托斯卡》與《蝴蝶夫人》等歌劇,这些也是当今世界上经常演出的歌劇。這些歌劇當中的一些歌曲已經成為了現代文化的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賈尼·斯基基》的《親愛的爸爸》與《杜蘭朵公主》中的《公主徹夜未眠》在內。.

查看 意大利和贾科莫·普契尼

足球

足球是一种足球類運動,亦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但在这里它代表前者。標準的足球比賽由两队各派11名队员参与,包括10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互相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互相对抗、互相进攻。除守門員可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觸球外,其他球員只能運用手部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比賽目的是盡量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比賽持續時間為兩個等長的半場,每半場為45分鐘,共90分鐘。如果在比赛規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籤、加时(30分鐘延長赛)或互射十二码罚球等形式比赛分出高下。 2004年,國際足球總會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而現代足球运动相傳源于英國,亦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被認為是世界第一运动,在和平年代亦被稱作是“國與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被视作一门艺术。 足球在英語世界中有不同名稱。英式足球於19世紀的英國出現時,football一詞還可以指數種形式相異的運動,例如橄欖球(rugby football)等。為了區別,便將這種由英格蘭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定立規則的英式足球,稱為association football。其後英國人將association縮短,造出新詞soccer。現在北美洲之外的大部份英語系國家和地區,將足球稱為football;而在美國,football用來指當地主流的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因此美式英語稱英式足球為soccer,然而受西班牙語社群影響,也會借用西班牙語的fútbol。.

查看 意大利和足球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是在法国開始的文化運動,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 人們對這場超現實主義運動瞭解得最多的是超現實主義的視覺藝術作品和超現實主義文學作品。藝術家將作品畫的像照片一樣,製造出讓人感到不舒服,覺得不合邏輯的意象,在作品中把日常的東西變為怪異的生物,還發明了許多利用無意識去表達自我的畫畫技法。 超现实主义源于达达主义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主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巴黎。1920年以后超现实主义运动蔓延至各个领域,最终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及语言的视觉艺术,文学,电源和音乐,乃至政治思想及政策实施,哲学及社会学理论。.

查看 意大利和超现实主义

路伊吉·皮兰德娄

路伊吉·皮兰德娄《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2191頁,「Pirandello, Luigi」條。(Luigi Pirandello,),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皮兰德娄出生在西西里岛的一个富裕家庭,曾就读与巴勒莫大学和罗马大学文学系,后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892年,皮兰德娄回国定居与罗马。1897年到1922年,他在罗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5年,他组织成立了“罗马艺术剧团”,并且担任艺术指导。1926年到1936你那他带领剧团在欧美各国巡回演出。 皮兰德娄的创作极为丰富,一生有短篇小说三百余篇,后结集为两卷本《一年里的故事》(1937年),另长篇小说七部,剧本四十多部,以及诗集七卷。在二十世纪初期他的小說,使他蜚声文坛。然而,在戲劇方面的表現似乎更勝一籌。皮蘭德婁的戲劇,所揭示的人與社會的衝突,還有人的自我衝突主題,引人思考;在戲劇藝術形式方面的探索,則為現代主義戲劇開啟了先河,被不少人視為能與契訶夫、斯特林堡、易卜生比肩的世紀初戲劇大師。至於作家整體的創作風格,孟憲忠認為:皮蘭德婁是一位獨創性的藝術家,不刻意追求情節曲折、事件離奇,而是直逼人的內心衝突。.

查看 意大利和路伊吉·皮兰德娄

路易吉·诺诺

路易吉·诺诺(Luigi Nono,)意大利作曲家,意大利共产党员。生于意大利威尼斯,1941年起在威尼斯音乐学院师从马利皮耶罗,之后转入帕多瓦大学学习法律。在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后,诺诺得到了作曲家、指挥家马代尔纳的鼓励,并结识了马代尔纳的指挥老师赫尔曼·舍尔兴。 1950年舍尔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新音乐假期讲习班上指挥演出诺诺根据勋伯格的一个音列写成的《卡农变奏曲》,使诺诺名声大噪。1956年首演的《中断的歌》则显示出韦伯恩晚期作品的影响。1961年首演的歌剧《偏狭的1960年》采用序列音乐、电子音效、电影镜头与现场表演。诺诺之后的作品日益倾向于表达其左翼政治观点。.

查看 意大利和路易吉·诺诺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查看 意大利和黎巴嫩

黃金儲備

黃金儲備是各國中央銀行所持有的黃金資產。在金本位制度被放棄之後,仍由各國央行做為貨幣發行準備之用。.

查看 意大利和黃金儲備

黃昏三鑣客

《黃昏三鏢客》(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為義大利導演塞吉歐·李昂尼於1966年制作的西部片镖客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中以美国南北戰爭為時代背景。本片的意大利语和英语版片名意为“好人、坏人、小人”,分别代表本片的三名主角。本片讲述的是,美國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政府埋藏了一批黄金。这个消息恰好被三名主角知道了,然而他们每个人只知道关于埋藏地点的一部分信息。因此既要合作,又要提防对方独吞财产。.

查看 意大利和黃昏三鑣客

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4世纪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2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数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嚴重影響,改變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者。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人們產生「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談》(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繪的一般。 14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事件,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Great Mortality」,瘟疫爆發之後,又有了「黑死病」之名。一般認為這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爲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 歷史紀錄對於黑死病的特徵紀錄中,有一些關於淋巴腺腫的描述,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使得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皆是由一種稱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造成。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身上,並藉由黑鼠(Rattus rattus)等動物來傳播。也有研究认为病源可能來自亞洲的小沙鼠(Gerbils)。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其他不同的觀點。時,9座城市中有7座透過人類身上衣物的跳蚤與頭蝨傳播。 目前普遍認為黑死病的病原体可能已经灭绝。但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消息顯示,黑死病應尚未滅絕。.

查看 意大利和黑死病

黑手党

黑手黨(Mafia,Sicilian Mafia)是一種有組織犯罪集團,其主要活動是勒索保護費、對犯罪分子之間的爭執進行仲裁,以及組織和監管非法協議和交易。最早起源於19世紀中葉的意大利西西里島。隨著19世紀末西西里和南義大利的移民潮,黑手黨的勢力也延伸到美國東岸和澳洲。在北美地區,黑手黨通常是泛指義大利人組成的犯罪組織,成員不只限於西西里島人。 時至今日,“黑手黨”這個名詞不單單指這些意大利裔的犯罪份子。世界其他国家地區,也存在著类似黑手党的社团组织,如:俄羅斯黑手黨、日本的極道、中国的三合會等。這些份子有時也被稱之為當地的黑手黨,但日常所指的黑手黨,仍然指這一班美國的西西里裔犯罪份子。另一方面,同樣是意大利人,但位於那不勒斯的犯罪組織並不叫黑手黨,而是另外有一個叫“克莫拉(Camorra)”的名稱。而位於拉布里亞地區、南美及至歐洲其它地區的意大利黑手黨則名為“光榮會(Ndrangheta)”。據說其成員作案後,往往在現場留下一個用蠟紙印出來的黑手印,向警方示威,這就是“黑手黨”中文名称的由來。 2014年,由於一名三歲幼童冤死於黑手黨的交火,羅馬天主教會教宗方濟在意大利宣佈,將所有黑手黨成員處以破門律,逐出教會。.

查看 意大利和黑手党

龍捲風戰鬥轟炸機

旋风戰鬥機(Panavia Tornado)是一种由英国、西德及意大利联合开发的双引擎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家族。主要依功能分成三種型號:IDS(阻絕打擊)、ADV(防空攔截)、ECR(電戰/偵查)於1974年8月14日進行首次飛行。 開發並生產此機的帕那維亞飛機公司(Panavia)分別是由來自德國的、來自英国的英國宇航(即以前的英國飞机公司)和來自義大利的阿藍尼亞航太等三家歐洲軍火商集結而成。 龍捲風第一次飛行在1974年8月14日,英國皇家空軍、義大利空軍和德國空軍現在仍然使用這型戰機,波斯灣戰爭的國際合作延續了它以後在此三國創立龍捲風訓練中心的服務窗口、三國訓練和評估單位之經營由英國皇家空軍的科提斯摩爾基地(RAF Cottesmore)負責(位在英國米德蘭平原的拉特蘭)。包括所有延伸型,992架分布在三夥伴開發國和沙烏地阿拉伯這四國。仍在使用中的飛機,目前都已計劃替換成歐洲2000颱風式戰機,之後全面退役。.

查看 意大利和龍捲風戰鬥轟炸機

辣椒

辣椒(学名:Capsicum annuum),又叫牛角椒、长辣椒、辛椒、番椒、番薑、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有许多人工栽培品种,如常见的菜椒、朝天椒、小米椒等等。.

查看 意大利和辣椒

达里奥·福

达里奥·福(Dario Fo, ) ,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生于意大利的San Giano,他的父亲是一个铁路技师。 他与他的夫人福兰卡·拉梅(Franca Rame)一起致力于用戏剧,尤其是以专业艺术家的喜剧的风格,为底层民众的利益呐喊,被广大民众亲切地称为“人民的游吟诗人”。他共有七十余部喜剧作品广为留传,并于1997年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继承了中世纪喜剧演员的精神,贬斥权威,维护被压迫者的尊严。” 达里奥·福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剧作家。很多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新纳粹分子以及梵蒂冈当局都从纯文学的角度猛烈地抨击他。.

查看 意大利和达里奥·福

辅音

輔音,或称子音,在發音語音學中是語音的一類,與元音相對,發音時氣流在發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完全或部分阻礙。.

查看 意大利和辅音

运输

運輸,是指運輸主體(人或者是貨物)透過運輸工具(或交通工具與運輸路徑),由甲地移動至乙地,完成某個經濟目的的行為。因此,運輸是一種「衍生的經濟行為」,運輸多半都是為了完成某些經濟行為,例如購物、上班、上學、訪友等需求而進行。 而運輸主體與運輸工具在運輸路徑上所產生的互動現象,即為交通現象。因此運輸是一種兩地間的移動行為,而交通是兩地之間所發生的現象。「運輸」與「交通」兩詞常受到混用,中文习用「交通擁擠」而非「運輸擁擠」,「運輸路徑」而非「交通路徑」。.

查看 意大利和运输

运河

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规模比较大的,可以使水流流过的運輸通道。運河通常連接湖泊、河流和海洋,或橫貫半島、地峽而造。 相傳在四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已有開運河,但具體難以考證。信史上中國的胥河是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中國的京杭大运河是歷史上最長的運河,長約1700公里,但今日只有少部份河段可供航運。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土庫曼南部的卡拉庫姆運河,全長約1375公里,大部份河段都可航行。運河的主要用途是行駛船隻運輸貨物。在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建造成本和運輸時間的緣故,內陸運河逐漸被鐵路取代。許多運河目前都只剩下觀光用途,如威尼斯的運河。 运河主要可以分為二種:有一種是和現有的河流平行,分擔河流的水流量,在維持河谷及流域的條件下,通過建設水壩和水閘來調整水量,維持夠高的緩流水位。另一種則會越過分水岭的山脊,這種方式多半會需要在海拔最高點上方有水源供應。許多的運河。會興建在在山谷及其他水路高很多的地方。城市需要很多的水源,而海拔較高的運河可以提供水源給海拔較低的缺水地區。像羅馬帝國的高架渠就有類似功能。.

查看 意大利和运河

霍亨斯陶芬王朝

霍亨斯陶芬家族(Hohenstaufen,Staufer)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王室,又稱為士瓦本王朝或斯陶芬家族。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為現時德国南部士瓦本(又译為斯韋比亞)的世袭伯爵與統治家族。由腓特烈一世在1079年迎娶了皇帝亨利四世的女儿阿格尼丝公主并繼任士瓦本公爵起,是為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 和皇室联姻使霍亨斯陶芬家族挤身于最高的统治阶层,而且由于阿格尼丝公主的弟弟亨利五世没有子嗣,法兰克尼亚王朝告终。霍亨斯陶芬家族即成为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後霍亨斯陶芬家族又成為法蘭克尼亞和萊因的統治家族。在12世紀,此家族在德意志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德意志「皇帝黨」勢力的首領。1138年此家族更取得德意志王位。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和腓特烈二世統治時期,霍亨斯陶芬家族權勢最盛,與羅馬教廷展開權力鬥爭,並入侵意大利,取得意大利南方西西里王国的統治權。但在腓特烈二世死後,此家族日漸衰落。1254年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王朝終結,1268年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后的男性后裔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斩首示众,该家族便滅絕了。.

查看 意大利和霍亨斯陶芬王朝

范思哲

詹尼·范思哲公司(Gianni Versace S.p.A,台譯為「--」)是著名的意大利服装公司,由詹尼·范思哲于1978年创立。詹尼·范思哲逝世后,公司由其妹多纳泰拉·范思哲接手。.

查看 意大利和范思哲

都灵

都灵(Torino ;皮埃蒙特語:Turin ;Augusta Taurinorum),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稱為都--靈,台湾稱為--,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重要城市,皮埃蒙特大区和都灵廣域市的首府。它坐落在波河的左岸,距離米蘭大約,阿尔卑斯山环绕在城市的西北。都灵中心区有面积130.17km²,人口911,534,是意大利人口第四多的城市;都灵城市区有面积1,126.6 km²,人口1,745,221;都灵都市圈有面积1,977 km²,人口2,200,000(占意大利总人口的3.4%)。 都灵是一国际化的欧洲城市, 都灵有时被称为“意大利自由的摇篮”、、“阿尔卑斯之都”、“萨沃亚之都”。它拥有众多的文化設施和其他名胜。都灵因为它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法式建筑而举世闻名。它的很多广场、城堡、庭园和宫殿(如贵妇宫),都是由西西里建筑师菲利波·尤瓦拉建造的,他在设计时借鉴了法国经典建筑凡尔赛宫。 这些法式建筑的典范包括:王宫、斯杜皮尼吉行宫和苏佩尔加大教堂。許多意大利高等教育機構位於此地,如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都灵美术学院等。还有许多重要和著名的博物馆,如埃及博物馆 和安托内利尖塔。 都灵曾经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1563年,它成为了萨伏依公国的首都,随后是萨伏依王室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最后是意大利统一之后的第一个首都(1861年—1865年)。 同时,它也是萨沃亚王室(意大利王室)的故乡。 虽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的大部分政治意义和重要性都丢失了,它还是在战后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工业、商业和贸易的集散地。它现在是意大利的工业中心之一,和米兰、热那亚组成了“工业铁三角”。从经济上来说,都灵紧随罗马和米兰之后,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 它的GDP高达58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78位。 虽然不像罗马、米兰那样是“世界级城市”,GaWC评其为“适合发展”级别。 都灵是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的摇篮,被称为“意大利汽车之都”或者“意大利的底特律”。是汽车品牌菲亚特、蓝旗亚和阿尔法·罗密欧的总部所在地。 都灵还拥有足球俱乐部尤文图斯和都灵,举办过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些国际空间站设备,如和谐号节点舱和哥伦布实验舱,也是在都灵制造的。.

查看 意大利和都灵

都灵王宫

都灵王宫(Palazzo Reale)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是萨伏依王朝的王宫,却是在17世纪为法国的克丽丝丁玛丽夫人而建。1997年作為薩伏依王室居所的一部分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从12世纪到19世纪,都灵是萨伏依王朝的首都,王宫包含其贵族生活方式的大量证据。从1645年,王室成员住进这座王宫。它的房间装饰有丰富的挂毯,收集了中国和日本花瓶。皇家军械库藏有大量16和17世纪的武器。 裹尸布礼拜堂,有着螺旋圆顶,建于王宫的西翼,连接都灵主教座堂的后殿,收藏著名的都灵裹尸布。.

查看 意大利和都灵王宫

都灵理工大学

都灵理工大学(意大利语:Politecnico di Torino,缩写:POLITO.),意大利都灵市的一所国立大学,欧洲顶尖理工大学之一。都灵理工大学成立于1859年,是意大利历史最为悠久的理工大学,也是规模最大的科技类大学之一,在意大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查看 意大利和都灵理工大学

郵遞員

邮--递--员(Mail carrier),又稱為郵--差,是種職業,負責郵遞及郵務的工作。.

查看 意大利和郵遞員

舊聖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Sancti Petri)是4世紀時建成的天主教會聖殿,位於現時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的位置。大教堂前身為尼祿馬車競技場,於君士坦丁大帝在位的時候建造。為分別此大殿及建於1506年至1626年的新聖伯多祿大殿,此大殿又稱爲舊聖伯多祿大殿。.

查看 意大利和舊聖伯多祿大殿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查看 意大利和航空母舰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查看 意大利和阿富汗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Alpen;Alpes;Alpi;Alpe)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意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细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白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瓦莱达奥斯塔到布伦纳山口(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伦纳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白朗峰海拔4810.45公尺,位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公尺,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北邊是水氣較多的氣候,而南邊則較為乾燥,雨量很少。.

查看 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是巴洛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幾乎只為弦樂器創作。在器樂領域裡,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音樂史上人稱「現代小提琴技巧創建者」及「大協奏曲之父」。.

查看 意大利和阿尔坎杰罗·科雷利

阿尔多·莫罗

阿尔多·莫罗(Aldo Moro,)意大利政治家,1963年至1968年及1974年至1976年两次出任意大利总理,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职最长的总理之一,共任职六年多。 莫罗是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的重要领袖之一,他被看作是一名知识分子和尤其是在他自己党内的争论中,非常有耐心的中间派。 1978年3月16日他被左翼极端恐怖组织红色旅绑架,并于55天后被杀害。.

查看 意大利和阿尔多·莫罗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e Shqipërisë)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馬其頓,东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首都是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是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在2009年阿爾巴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在2014年6月,欧盟已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而在2018年4月歐盟已批准阿爾巴尼亞在2018年6月展開入盟談判。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查看 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或 Shqip )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約五百萬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以及希臘。其他東南歐國家如蒙特內格羅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亦有使用。它有幾種方言,之间有一些区别: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包括首都地拉那)以及馬其頓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爾巴尼亞語可能主要来源于二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亞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最早提及有關阿爾巴尼亞語的文件,為杜布羅夫尼克的一份犯罪紀錄,紀錄於13世紀晚期。.

查看 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语

阿布鲁佐大区

阿布鲁佐(意大利语:Abruzzo )位于意大利中部,北与马尔凯交接,拉齐奥位于其西南,东南部是莫利塞大区,东边则是亚得里亚海。该区于1963年从原阿布鲁齐-莫利塞大区(Abruzzi e Molise)中划分出来。“阿布鲁齐”一词则是指在波旁王朝统治该地时,对近阿布鲁佐和远阿布鲁佐两地的合称。 大区首府为阿奎拉,全区分4个省:阿奎拉(L'Aquila)、泰拉莫(Teramo)、基耶蒂(Chieti)和佩斯卡拉(Pescara)。其中佩斯卡拉是全区主要经济中心,亦是全区最大的一个省;而奇耶蒂则是全区人口最多的省份。整个大区人口約130萬,下设305个市政府。.

查看 意大利和阿布鲁佐大区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Base aerea di Aviano;)是美国空军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军事基地。该基地位于阿维亚诺,距离波代诺内15公里。现驻扎部队为美国空军,隶属美国驻欧洲空军。.

查看 意大利和阿维亚诺空军基地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查看 意大利和阿道夫·希特勒

阿諾河

阿諾河(Arno),或译为阿爾諾河,是義大利托斯卡尼地區的河流,除了台伯河以外,阿諾河是義大利中部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佛羅倫斯、恩波利與比薩也位在阿諾河畔。.

查看 意大利和阿諾河

阿迪杰河

阿迪杰河(意大利语:Adige;德語:Etsch)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发源于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边境处阿尔卑斯山脉的里西亚隘口(Resia),先向东,后折向南流,经过特伦托、维罗纳等城市,最终注入亚得里亚海,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波河的意大利第二长河。 A.

查看 意大利和阿迪杰河

阿里奥斯托

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诗人,代表作《疯狂的罗兰》(Orlando Furioso)。.

查看 意大利和阿里奥斯托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查看 意大利和阿根廷

阿戈斯蒂诺·基吉

阿戈斯蒂诺·基吉(Agostino Chigi,),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锡耶纳一个富有家庭成员。 他在罗马开有一家银行,曾帮助若干教皇举办工程筹措资金。他还拥有托尔法的明矾开采权。.

查看 意大利和阿戈斯蒂诺·基吉

蘿拉·普西妮

蘿拉·普西妮(Laura Pausini,,),意大利流行音樂歌手,因她的精湛歌功,以及絕佳創作才華,而令其於意大利語以及西班牙語國家樂壇極受歡迎。她擅於以高亢而嘹喨的聲音詮釋浪漫以及傷感的情歌,但她的音樂也有以社會問題爲題材,諸如貧窮、戰爭以及種族歧視,而曲風更是軟搖滾。同時,她是一名歌手,除了母語意大利語, 她還灌錄過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以及英語歌曲。蘿拉·普西妮賣了超過八千六百萬張唱片,有超過一佰六十張白金唱片,以及一張鑽石唱片。她分別在1994年以及2003年得到世界音樂獎,以及歐洲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奬。.

查看 意大利和蘿拉·普西妮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查看 意大利和阿拉伯人

阿普利亚 (摩托车公司)

阿普利亚(Aprilia)是意大利摩托车制造公司比亚乔旗下的一个子品牌,旗下的产品为摩托车。该公司于1968年生产出第一辆摩托车。在创立之初,以制造速克達及小排量摩托车为主。1980年代,阿普利亚也开始制造越野摩托车、运动型摩托车,并开始参加多项摩托车比赛,取得数十次冠军。如今,阿普利亚成为欧洲著名摩托车品牌之一。2004年,该品牌被比亚乔收购。 阿普利亚较著名的摩托车产品包括阿普利亚RSV4运动型摩托车、阿普利亚RXV/SXV越野摩托车系列。.

查看 意大利和阿普利亚 (摩托车公司)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查看 意大利和蘇聯

薩丁尼亞王國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过去的一个王国。後來的義大利於薩丁尼亞王國的基礎上統一。.

查看 意大利和薩丁尼亞王國

薩丁尼亞語

薩丁尼亞語(撒丁语:sardu或limba sarda或lingua sarda)分布於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上,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薩丁尼亞語之下的諸“方言”差異程度頗大,因此“薩丁尼亞語”一詞指的是一種語言還是幾個獨立語言的統稱還無定論。在薩丁尼亞語之下列了四個獨立的語言:Campidanese、Gallurese、Logudorese、及Sassarese。也有一些人認為Gallurese與Sassarese不屬於薩丁尼亞語而是屬於科西嘉語的方言。.

查看 意大利和薩丁尼亞語

薩哈·哈帝

--女爵士,DBE(Dame Zaha Mohammad Hadid;زها حديد,),--,生於伊拉克巴格達,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後來定居英國,於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築師。她於2010年和2011年獲得英國建築的最高榮譽-史特靈獎(Stirling Prize)。2012年,由於她在建築上的成就,她被伊莉莎白二世授予女爵士的爵位。2015年,她成為第一位且唯一位從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獲得皇家金質獎章(Royal Gold Medal)的女性。以上的成就使得她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名。 她被倫敦衛報稱為「曲線女王(Queen of the curve)」。而紐約時報也讚揚她,"解放了建築幾何學,並賦予它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 她的主要作品包含2012年倫敦奧運的倫敦水上運動中心,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伊萊和伊迪特·布羅德美術館和中國廣州大劇院。部分的建築作品在她過世時完成,包含2017年全英音樂獎的雕像;而有些作品在她去世時仍在修建,包含位於卡達的沃克拉體育場(Al Wakrah Stadium),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會場。.

查看 意大利和薩哈·哈帝

薩瓦托·菲拉格慕

薩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是一位知名的意大利鞋子設計師。.

查看 意大利和薩瓦托·菲拉格慕

闪电战

闪电战(Lightning War)(Blitzkrieg)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起防御線。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开火渗透」(Fire and Infiltration)。 德意志國防軍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失去優勢,因為闪电戰需要後方快速補給,必須开发特别的補給车辆、通信的新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所謂「閃電戰」這個名詞並非出自德國人之口,而是德軍在法國戰役結束後,美國的時代雜誌率先提出的新名詞。.

查看 意大利和闪电战

葡萄

葡萄是葡萄屬(学名:Vitis)植物的通称,是一类常见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是浆果类水果。葡萄可以生吃,其色美、气香、味可口,西方主要用來酿造葡萄酒,東方則是習慣直接食用並培育出口感較佳的品種。葡萄还可以用以生产果醬、果汁、果冻、葡萄籽精华素、葡萄干、醋、等等。葡萄的生长没有(非更年性),其果实成簇聚集在一起。.

查看 意大利和葡萄

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在水果中,由於葡萄的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较高,贮存一段时间就会发出酒味,因此常常以葡萄釀酒。葡萄酒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普及最广的单糖酿造酒。早在六千年以前,在盛产葡萄的地中海区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会酿造葡萄酒。有趣的是,在舞蹈文化中,有一種葡萄酒舞是在釀酒用葡萄豐收時,慶祝的團體舞蹈。在古埃及文化中,葡萄酒(紅酒)和血相關聯,這種象徵關係也影響了附近地區產生的的宗教。在中國文化中,與葡萄酒有關的詩詞文學始自漢朝,多視葡萄酒為一種美酒。 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按照糖度划分可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及甜型葡萄酒。以釀造方式來說,可以分為平静葡萄酒、氣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類。其中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約為百分之八到十五,然而加烈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可能會更高。 葡萄酒的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氣候以及釀酒技巧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酒的風味卻取決於釀酒葡萄的品種。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葡萄酒的原料-葡萄,最早產於中國以及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外高加索地區。外高加索葡萄亦在西汉时经张骞出使西域传到中国。目前葡萄已经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作为釀酒原料。但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大多產自法国,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由於法国气候温和,除了北部诺曼底一些區域以外,全國都能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在1996年時,全國共有超過818,000公頃的葡萄園,13個產酒區域,葡萄酒產量超過46億公升。至於其他歐洲國家,義大利與西班牙也是傳統的葡萄酒大國,以往多生產一般餐酒,但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開始有酒商走精緻路線,目前也有生產評價極高的葡萄酒。德國的白葡萄酒,產量雖然不多,但是幾百年的工藝傳承,也產出不少精緻的珍釀。歐洲國家生產的葡萄酒,通稱為舊世界葡萄酒,其他區域生產的葡萄酒,則稱為新世界葡萄酒,美國、澳洲、紐西蘭、智利、阿根廷、以及南非,是新世界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些非传统葡萄酒生产国比如英国也开始尝试生产起泡葡萄酒。.

查看 意大利和葡萄酒

钢琴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查看 意大利和钢琴

钢琴家

钢琴家是指具有公认地位、造诣较高的职业钢琴演奏者。 钢琴家可以进行独奏,或者与乐队一起协奏,或者在室内乐队中担任一个角色(例如,与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组成钢琴三重奏)。钢琴家也为独唱或合唱进行伴奏。 职业钢琴家往往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训练的。很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钢琴是(西樂)作曲的一项基本训练。 钢琴因为具有音域宽,表现力强的特点,所以被称为(西樂)“乐器之王”。也因此,钢琴家比其它乐器的演奏家有更多的机会举行个人音乐会表演。 某个钢琴家往往擅长演奏某位作曲家的作品或者是某一地域作曲家的作品。比如,鲁宾斯坦较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而布伦德尔则比较擅长德奥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在中国,钢琴被视为西洋乐器。中国出身的世界级钢琴家有傅聪,以诠释肖邦和莫扎特的曲子闻名。還有香港著名鋼琴家鄭慧博士,擁有有鋼琴女詩人的美譽。虽然专业的音乐学院开设了钢琴专业培养职业钢琴演奏家,但民间直到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才拥有钢琴并让子女学弹钢琴。自2000年来自深圳艺术学校的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后,中国掀起一股“钢琴热”,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孩童涌进各种培训中心学习钢琴。在年轻一代的钢琴家里,李云迪、郎朗、陈萨、宋思衡、王羽佳等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的中国钢琴家。.

查看 意大利和钢琴家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Napoli;那不勒斯语:Nàpule)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略低于100万。那不勒斯都会区有大约380万人口,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会区和欧洲第15大都会区。那不勒斯地区也是意大利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 那不勒斯位于那不勒斯湾的北岸,其东西两侧分别是两个火山区域:维苏威火山和坎皮佛莱格瑞火山区。因此,该市自古至今不断受到火山活动和地震的威胁。 那不勒斯始於前600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食而著称,那不勒斯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比萨饼起源于那不勒斯。音乐是那不勒斯文化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發明了浪漫吉他和曼陀林,以及对歌剧和拿波里民谣的重大贡献。 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市为古希腊人所创建,在“大希腊”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罗马人、诺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该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曾经是波旁王朝统治的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统一。今天,那不勒斯仍是繁荣的地中海港口和商业城市,高速铁路和地铁网伴随着都会区的扩张。另一方面,黑手党组织克莫拉继续困扰着居民的生活,妨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查看 意大利和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王国

那不勒斯王国(Regnum Neapolitanum,Regno di Napoli),是一个包括意大利半島部分和教皇国南部。时间从1282年至1816年。那不勒斯王国的创立是西西里晚祷战争的结果。当西西里岛发生起义以及被阿拉贡联合王国镇压之后,西西里分离成为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仍然官方称为西西里王国,这个是先前王国的名称。1816年,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王国重新联合成为兩西西里王國。.

查看 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王国

那不勒斯语

那不勒斯語(那不勒斯文:Napulitano,Napoletano)是通行於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坎帕尼亞一帶的語言,屬印歐語系意大利語族羅曼語族。在ISO 639-1,它未有語言代號;ISO 639-2和ISO 639-3皆作「nap」。.

查看 意大利和那不勒斯语

锡耶纳

锡耶纳(Siena)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一座城市,也是锡耶纳省的首府。其老城中心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錫耶納是意大利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在2008年共有超过169,000人次造訪這座城市。锡耶纳以獨特的料理、艺术、博物馆、中世纪景观和赛马节闻名于世。.

查看 意大利和锡耶纳

蔬菜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穀物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生活中所指的的蔬菜,常和「水果」分開討論。不過也常和水果合稱為「蔬果」。另外,和「野菜」不同的地方,在於蔬菜經過人類長時間的育種,提高了口感、營養價值,甚至抗病力等特徵,和原本的野生種已有明顯差異,人類食用的頻率也高得多;而野菜則多半未經過人類馴化,幾乎均為野生種,人類也較不常食用。 在狩獵採集的時代,人類就會採集野生的蔬菜食用,後來大約在西元前一萬年到七千年時,開始了農業耕作,在全世界的許多地區也開始種植蔬菜。一開始時只是各地種植蔬菜,供當地的人食用,後來開始貿易時,也帶來了其他地區種植的蔬菜。現在只要氣候允許,大部份的蔬菜都會在世界各地種植,若在氣候比較不適合的地區則會在一些受保護的環境下(如溫室內)種植,農產品的全球貿易也讓消費者可以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蔬菜。蔬菜生產的規模有大有小,可以小到像自給農業只為了家庭食物的需要而種植,也可以大到像,大量種植單一的作物。蔬菜一般在收获後,會依序分级,储存,加工和销售。 蔬菜的食用方式有許多種,有些可以生食,有些則會在煮熟後食用,蔬菜大部份的脂肪及含糖量都較少,但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像飲食金字塔的第三層有蔬菜及水果,各國也鼓勵民眾多吃蔬菜,每天至少吃五份以上。.

查看 意大利和蔬菜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查看 意大利和自由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通常是指综合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探究自然界中超自然因素的哲学立场,其理論基礎認為所有現象皆可用自然理由的概念解釋。自然主义不一定认为超自然现象和對於不存在之事物的假設就是荒谬,但是所有的现象和假设必须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因此任何超自然事物要麼是不存在,要麼是不可知,再不然就是与自然现象或關於自然的假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任何限制于自然、物理、唯物方法和解释范围内的探索和调查手段,或者积累知识的过程,都可归入自然主义。 许多科学哲学家 by 雷蒙德·布莱德利(Raymond Bradley), Emeritu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in New Zealand by 羅伯特·賓諾克(Robert T.

查看 意大利和自然主义

自行車

--,或稱--、--、自由--車、鐵--馬,是一種以人力踩踏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陸上車輛。自行車通常是雙輪的,但也有三輪的(主要用於貨運,相對少見)。在中國大陸,通常稱為“自行--車”、“鐵--馬”,臺灣稱“孔--明車”、“腳--踏--車”、“自轉--車”(日治時代用語);江浙、上海、福建等地亦有「腳--踏--車」一稱;在香港、澳門、廣東、廣西、湖南等中國南方地區則更常稱其為“單--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廣東潮汕地區則稱之“腳--車”,江西贛語更稱之為“綫--車(嘚)”、“鋼--絲--車”、“腳--踏--車嘚”。 一般人日常騎車(按步行出力)的速度約,經過訓練的人騎行專用車可以達到的速度(通過伏低姿態利用空氣流線型,速度增加空氣阻力按同比例平方增加);騎車能源效率很高,消耗能量和二氧化碳,平均每公里不到汽車的十分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自行車

里米尼

里米尼(意大利语:Rimini),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一城市,里米尼省首府,位于海滨,里米尼城区面积134.20平方公里,人口138,060(2007年6月30日统计),是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一座城市,是里米尼省的首府。里米尼在古羅馬叫做「阿里米努姆」(拉丁語: Ariminum),有弗拉米尼亚大道連接羅馬。.

查看 意大利和里米尼

金巴利

金巴利(Campari)是一款力嬌酒,起源於意大利,根据出售国家不同,起酒精浓度有多个版本,包括20.5%、21%、25%及28%。金巴利使用多种草药和水果酿制,包括、,其鲜红的颜色是它独特的标志,味道很苦。.

查看 意大利和金巴利

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簡稱FT),是一份以英語發行,財經報導為主,編輯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日本經濟新聞百分之百控股,平均每日發行量約為45萬份,印有英國、歐洲、美國及亞洲版本的報紙。.

查看 意大利和金融時報

良十三世

#重定向 利奥十三世.

查看 意大利和良十三世

色调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评价。一幅绘画作品虽然可能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色调,是偏藍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如果作品没有一个统一的色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如果都是不一致的小色块,总的效果也给人一种统一的色調。 Category:颜色.

查看 意大利和色调

艺术

艺术(Ars;法語、Art;西班牙語、Arte;Kunst)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查看 意大利和艺术

艺术家

艺术家是指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物,包括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通常是有比较高的成就或擁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美學素養程度的人。.

查看 意大利和艺术家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

艾米利亚-罗马涅(Emilia-Romagna ,Emélia-Rumâgna)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大区,由历史上的两个大区艾米利亚和罗马涅组成。辖区形状如三角形,东临亚得里亚海,北界隔波河与伦巴第大区和威尼托大区毗邻,西临皮埃蒙特和利古里亚大区,托斯卡纳大区、马尔凯大区和圣马力诺共和国位于其南部。该区人口约4百万,人口密度为180人/平方公里。艾米利亚-罗马涅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大区之一,亦是意大利著名的美食天堂。 大区首府博洛尼亚,是意大利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它城市有:帕尔马、皮亚琴察、雷焦·艾米利亚、摩德纳、里米尼、费拉拉、拉维纳等。 “艾米利亚-罗马涅” 的由来得益于其与古罗马的渊源。“艾米利亚”指艾米利亚大道──古罗马人修建的一条从罗马到意大利北部的古道;而“罗马涅”一词则是伦巴第人对拉维纳及其周边地区(包括今托斯卡纳和马尔凯的部分地区)的称呼。.

查看 意大利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

艾米利亞-羅馬涅

#重定向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艾米利亞-羅馬涅

艾米利亞-羅馬涅語

艾米利亚-罗马涅語(Emiliàn e rumagnòl)是一种语言,用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伦巴第和马尔凯大区的部分地区及圣马力诺。有艾米利亚语和罗马涅语两种方言。属于少数民族语言,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红皮书,濒危程度为“肯定濒危”。.

查看 意大利和艾米利亞-羅馬涅語

艾羅斯·拉瑪佐第

艾羅斯.拉瑪佐第(Eros Ramazzotti,又譯艾羅斯.雷瑪若提),義大利歌手,生於1963年10月28日在羅馬Cinecittà區,父親是油漆工。他在十幾歲搬去米蘭後開始他的歌唱生涯。他在1984年以「應許之地(Terra promessa)」在聖雷莫歌唱節新人組中得名。接著艾羅斯發行了一連串的專輯,張張銷售成功。他感人的自傳性民歌以及搖滾曲調讓他在義大利樂壇以及國際樂壇都很出名。他每張專輯都有義大利語以及西班牙語兩種版本。 他在德國、墨西哥以及阿根廷特別受歡迎,而且他的唱片在全世界賣出超過2千萬張。他與前妻瑞士名模以及電視主持人蜜雪兒.亨澤爾有一女,Aurora Sophie,生於1996年12月5日。.

查看 意大利和艾羅斯·拉瑪佐第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意大利和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查看 意大利和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经济

英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英国的农业高度集中,高度机械化,并且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筆誤?)。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業、航運業、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倫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工业的重要性仍不断下降。 英國的教育、學術研究處於世界領導地位,國際知名學府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国理工学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都位於英國,是美國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樞紐。英國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慕名前來升學,不僅為國家帶來豐厚的外匯,也為這個屬知識型經濟體系的國家吸納不少人才。 英国的旅游业也相当重要:每年有超过2700万中國遊客,排名世界第七,低于加拿大(3300万)而高于奥地利(1910万)。 以匯率計算,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英國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系。她的經濟在歐洲僅次於德國。 英國是全球化國家之一,根據最新調查,英國在全球化指標上排名第四。英國首都倫敦是全球两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和紐約齊名。 英國經濟被廣泛形容為盎格魯——撒克遜經濟。她的組成部份依次由大至小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自1973年起,英國是歐盟會員國。 1980年代,在撒切尔夫人政府的管治下,大多數在1940年代被國有化的、在工業和服務業上的國有企業都被重新私有化。英國政府現在只擁有少數工商產業,英國皇家郵政是其中一例。 近几年来,英国经济正经历150多年来最长的持续增长时期,自1992年以来每个季度都有增长。在通货膨胀、利率、和失业率方面都保持了较低的水平,也使英国成为欧盟中最强的经济体之一。因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英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在欧盟国家中位列第十二名。但是,与其他英语国家一样,其收入不平衡水平高于许多欧洲国家。尽管石油收入不菲,英国仍具有世界第三大经常账户赤字。 尽管英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近20年来显著增长,并超过了德国的生产率,但仍落后法国工人每周35小时工作时间的水平约20%。 英国的“平均每小时劳动生产率”目前位于“旧”欧洲(15国)的平均水平。 英国目前在人类发展指数中位列第16。.

查看 意大利和英国经济

雷焦卡拉布里亚

雷焦卡拉布里亚(意大利语:Reggio Calabria)位于意大利南部墨西拿海峡沿岸,是卡拉布里亚大区最大城市和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也是雷焦卡拉布里亚省的首府,人口190,127(2005年)。.

查看 意大利和雷焦卡拉布里亚

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亦簡稱電音,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一般而言,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製作的聲音是可以區別的。"The stuff of electronic music is electrically produced or modified sounds.

查看 意大利和電子音樂

雜技

耍是多种高難度表演形式的通稱,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丟擲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雜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形式的综合体。今天的雜技表演也常常和魔术、马戏表演一起进行。 雜耍演出所操控的物件稱為道具,其中馬戲技藝使用扯鈴、惡魔棍、雪茄盒操控、吞火和接觸技等等。這類的雜耍表演也會使用如晃板、疊板凳、平衡杆、高蹺、單輪車等平衡類道具,以增加表演難度。西方的雜耍表演中比較純粹是道具操控,而東方雜耍雜技表演偶爾也會被納入雜技的範圍中,這些項目包括轉筆、立骰和非魔術的紙牌特技等等。 最為人所知的雜耍型式為丟擲技,以手部技巧連續性地將不同物件投、擲、拋至空中,並且接住,創造出視覺上華麗的效果。在丟擲技中,最普遍的道具為特製的波、環、樽、帽子 有些表演者也會使用危險的物件如電鋸、飛刀和火把。 英文中,物件操控雜耍「juggling」一詞是由中古英文的「jogelen」而來,即以戲法娛樂觀眾;而那又源自法文的「jongleur」、古法文的「jogler」一直到拉丁文的「ioculr(戲弄)」和「iocus(玩笑)」。.

查看 意大利和雜技

集中营

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拘留中心,用于统一关押或隔离異議分子、敵國公民、戰俘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 它与监狱最大的区别在于,集中营中关押的人由于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往往不经过審判即遭拘留,而且没有确定的拘留期限。有些被关押者虽有法律判决,而且可能有确定的关押期限,但这些判决大多是不经司法程序的個別討論便直接全數執行「監禁判决」,这些被关押者也往往不被关在监狱而是关在集中营中。此外,不同于监狱是为了惩罚犯罪而将相关人员关押于牢房中限制自由,集中营還是出于政治的原因而要求相关人员集中居住于特定区域,限制离开。很多國家在特殊時期都有建設集中營,當然也包含盟軍,在二戰期間建立了集中營收容軸心國籍的人員。 当时,有刺铁丝网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用极低的成本封闭一块相对广阔的区域。首次大規模採用這種做法的是沙俄帝國和東歐,到了蘇聯時代由史達林發揚光大,在納粹手中此監禁系統達到了頂峰,在二戰後戰爭儘管結束,但社會主義國家還在主要使用著。集中营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单纯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强迫劳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甚至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纳粹时期的集中营一词有时被用来指代灭绝营,但实际上,尽管纳粹集中营的艰苦条件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我们还是应将兩者加以区分,因為集中營並不是為了殺人而設計的。 有些难民营也属于事实上的集中营,难民们由于不受欢迎以及治安隱憂而被拘留或隔离在难民营中,此外收容政府为了阻止进一步的难民涌入,他们往往受到恶劣的对待,例如澳大利亚、瑙鲁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方的难民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难民营甚至就叫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通常人们很难清楚的界定集中营的各种形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為沒有可靠的法律約束,其中的一部份被关押者的人权都被忽视、被损害。 集中营一词实际上诞生于19世纪末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受到西班牙词语reconcentración的启发(该词语在古巴独立战争中被西班牙人使用),英国人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

查看 意大利和集中营

透明国际

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是一個監察貪污腐败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從1995年起,透明國際制定和每年公佈清廉指數,提供一個可供比較的國際貪污狀況列表。透明国际也有跟一些政府合作打擊腐败。透明國際总部位於德国柏林,並在大约70个国家有分支机构。 國際透明組織於2017年將美國除名。.

查看 意大利和透明国际

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是一個獨立的宗教團體,在1870年代末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賓夕法尼亞州的匹兹堡發起,直至1931年一次大會上,才根據聖經《以賽亞書 43:10》“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人,是我所揀選的僕人。’”取名為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的最高機構為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總部的中央長老團,其官方出版之守望臺聖經書社强調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完全基於聖經,無論是教義內容、生活準則、傳道方式都恢復了公元一世紀的基督教。一些宗教人士聲稱其為異端教派,此乃相較於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信仰,但其本身並不贊同“異端教派”的說法,《耶和華見證人簡介》。 耶和華見證人認為信仰應完全依據《聖經》,強調聖經的主題-上帝的王國,只有上帝的王國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難題。 對耶穌基督的理解與傳統基督教主張存在較大差别,經常強調傳道與上帝的救贖安排。.

查看 意大利和耶和華見證人

F-16戰隼戰鬥機

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由通用動力公司(現為洛克希德馬丁)所研製。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在战机世代上为第四代战机(美国标准为第三代战机)。 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6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500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据悉,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的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国第一种有能力进行9G过载机动的战斗机。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飞行员以1970年代的電視劇《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中出現的毒蛇星際戰鬥機(Viper Starfighter)之名,為其取了「毒蛇」(Viper)的綽號。.

查看 意大利和F-16戰隼戰鬥機

F-35閃電II戰鬥機

F-35閃電II式(F-35 Lightning II)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三軍通用多用途戰機,劳斯莱斯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了引擎設計,是遠、近距離空對空戰鬥能力僅次於F-22的戰鬥機種 Lockheed Martin.

查看 意大利和F-35閃電II戰鬥機

Fendi

#重定向 芬迪.

查看 意大利和Fendi

G.222運輸機

Alenia的G.222為一種中型短場起降軍用運輸機。原本是為滿足北約的要求而研發,但最初只有義大利一個北約成員國採用此機。但是該機架構在1990年代與美國廠商合作改良,成為C-27J斯巴達人運輸機,並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 G.222設計採用了運輸機的常見構型:高單翼,雙渦輪旋槳發動機,尾部跳板。其裝貨甲板的尺寸是為標準的463L 貨盤而規劃;機艙底板設有一個供空投使用門;設有供醫療作業用的內置的輸氧系統;並在側門有為傘兵跳傘而設平台。 "C-27J successfully completes Army, Air Force early user survey", Aerotech News and Review, 2006-12-01 By November, 2006, the C-27J had completed the U.S.

查看 意大利和G.222運輸機

Gucci

#重定向 古馳.

查看 意大利和Gucci

M113裝甲運兵車

M113是一種美國生產的裝甲運兵車,外銷世界上諸多國家,以便宜好用、改裝方便著稱於世,在近代軍事史有重要地位。 M113採用全履帶配置並有部分兩棲能力,也有越野能力,在公路上可以高速行駛。M113家族有極多的變型版可以擔任運輸到火力支援等等戰場角色,超過80,000輛的生產量遍佈世界。雖然它不是坦克但是也能設計成戰鬥載具,M113在越戰時期甚至是裝甲覆蓋最完全的載具,也使得後續的諸多裝甲步兵戰車從它獲得靈感,至今21世紀M113各種改型依然在服役,並且在最近被選為史上10大步兵戰車第一名。.

查看 意大利和M113裝甲運兵車

Mediaset

Mediaset是義大利的一家電視公司,總部位於米蘭。Mediaset創建於1978年。Mediaset是義大利最大的電視網之一,曾由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科尼所有。.

查看 意大利和Mediaset

MV Agusta

#重定向 MV阿古斯塔.

查看 意大利和MV Agusta

Prada

#重定向 普拉達.

查看 意大利和Prada

护卫舰

護衛艦(corvette)是噸位高於巡邏艦,小於巡防艦,搭載輕武裝的艦艇,等級上是屬沿岸海域(綠水海軍)的中型艦艇,近代海軍中多半是排水量1千至2千噸的水準,偶爾會有超過2500噸的特例。蘇軍與解放軍則將其與巡防艦一起稱呼之。日本也因為特殊的國防定位,所有的船艦都屬護衛艦的稱號。.

查看 意大利和护卫舰

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一般被理解為一種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20世紀初期,抽象藝術主要是指表達自然世界的藝術,譬如立體主義和未來派藝術。雖然奪取某事它不變的內在質量而不是由仿效它的外在表現。 抽象派被定義為沒有比喻現實參考的藝術。更廣闊的定義是以簡化但又可以保留原始自然的方式來描述真實題材。Joan Miro的抽象畫是這個更寬的定義一個好例子。 抽象藝術,特別是由抽象繪畫是現代藝術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他完全打破了藝術原來強調主題寫實再現的局限,把藝術基本要素,進行抽象的組合,創造出抽象的形式,因而突破了藝術必須具有可以辨認形象的籓籬,開創了藝術新的發展天地。.

查看 意大利和抽象藝術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查看 意大利和柏拉图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拉丁语:Justinianus I;希腊语:Ιουστινιανός;全名为弗拉维·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 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Justinianus,约)是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527年到565年。由於他收復了許多失土,重建聖索菲亞教堂,並編纂查士丁尼法典,功不可沒,因此也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古典时期转化为希腊化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重要过渡期。比如他于542年废除了执政官这个从罗马共和国遗留下来的官职(可能出于费用的考虑)。他还加强了皇帝作为神在地上的代表的地位,这一举动彻底破坏了罗马帝国中皇帝被视为首席执行官、“国家之父”,“第一公民”的形象。但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就已经对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是今天对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期研究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查看 意大利和查士丁尼一世

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氣候分類法(Effektive Klimaklassifikation,意為「有效氣候分類法」),最被廣泛被使用的氣候分類法,由德國氣候學家弗拉迪米爾·彼得·柯本所發展出來的氣候分類法,1918年發表分類法的第一個完整版本,1936年發表最後修訂版。 柯本氣候分類法是基於認為自然植被的生成,乃源自氣候的特性,故描述氣候的最佳方式為自然植被。.

查看 意大利和柯本气候分类法

枪械

半自動槍械 中國的鳥槍。 槍械(Gun)或稱銃械,簡稱槍或銃,其它舊稱有火銃、火槍、鐵炮,是所有(通常)依靠身管内的加压气体喷射抛射物来杀伤目标的远程兵器统称。根据发射动力来源,枪械分为火器(firearm)和气枪(airgun)两类,但近些年来不依赖高压气体而是用电磁力驱动抛射物的磁轨炮(railgun)和线圈炮(coilgun)也在研制中。 英文中“gun”一词多用来表达步兵携带的轻型枪械,但是有时亦用来表达大口径炮。一般来说,“gun”多指依靠抛射物动能杀伤目标的武器,而“cannon”则指发射爆炸性弹药的武器。而枪所发射的材料可以是多样的(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因此在枪炮口径区别上并无唯一标准。现在西方“gun”一般指利用火藥燃氣發射子彈,口徑定義於以下的火器类武器(等于及大於20毫米定義為火炮,此爲美國軍方和日本自衛隊的標准)。以發射槍彈,打擊無防護或弱防護的有生目標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亦是其他兵種的輔助武器,在民間更廣泛用於治安、自卫、狩獵、体育运动以及各种犯罪行为。.

查看 意大利和枪械

排球

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雙方各6名球員上場,隔著網子分立場地兩側,其目的在於用手擊球以令球落至對方場中地面而得分。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起,排球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排球起源於北美洲,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普及至全球各地。國際排球總會(FIVB)是國際間的排球運動管理組織,其屬下有220個會員成員國。 有些球類運動源自排球,著名的有沙灘排球、坐式排球、足排球等,其中沙灘排球自1996年起已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查看 意大利和排球

捷克

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查看 意大利和捷克

提香

#重定向 提齊安諾·維伽略.

查看 意大利和提香

東哥德人

東哥特人(Ostrogoths),--,是哥德人的一個分支,3世紀時曾在黑海北邊建立一個帝國。5世紀末在義大利建立東哥德王國。東哥德人自波羅的海地區向南擴張,建起一個其幅員由頓河至德涅斯特河(在今烏克蘭西部)的大帝國。在4世紀時期,臻於鼎盛。被匈人武力入侵征服(374年)後,大部分东哥特人臣服匈人,成为匈人的臣民,后一些東哥德人沿頓河(450年?)定居。后匈人在454年灭亡之后大部分東哥德人在狄奧多里克領導下入侵亚平宁半岛。493年狄奧多里克稱義大利王。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征伐东哥特王国達二十年(535年?-554年),終徹底敗於东罗马帝國。此後東哥德人即不復以一個民族存在於世。 而有一部份的東哥德人遷移至克里米亞半島,所使用的語言形成了克里米亚哥德语。但克里米亞哥德人,最終亦與其語言一同於約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間消失。.

查看 意大利和東哥德人

板球

--(或称--、桨球,Cricket)是由两队各十一人进行对抗比赛的一项团队运动。其现代形式起源于英格兰,盛行于英联邦国家,如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亞、非洲南部、西印度群岛等地。板球的球季主要在春季与夏季,与在秋季与冬季踢的足球互补。 板球比赛时间长度不一,国际板球对抗赛的一场比赛每天进行六小时或以上,并长达五天;还有许多午餐和饮茶的休息时间;以及丰富的板球术语,都是使板球门外汉非常困扰的原因。但对于球迷来讲,这项运动以及顶尖板球国家队之间的激烈竞争,都为他们提供了充满激情的娱乐,甚至偶尔会发生外交冲突,如英格兰与澳大利亚之间臭名昭彰的快速投球(Bodyline)系列赛。.

查看 意大利和板球

杜卡迪

杜卡迪(Ducati Motor Holding S.p.A., )是一家意大利摩托车生产商,总部位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其产品由于卓越的性能以及意大利特色的设计而闻名。奧迪汽車在2012年4月收购了杜卡迪。.

查看 意大利和杜卡迪

杜嘉班纳

杜嘉班纳(Dolce&Gabbana,縮寫:DG,義大利語發音:)是一間全球知名的豪華時裝設計公司,由義大利設計師多梅尼科·多尔切和史蒂法诺·加巴纳創辦,兩人的姓氏也是品牌名稱的來源;總部位於意大利米蘭。杜嘉班纳曾經為麥當娜、莫尼卡·貝魯奇、濱崎步、伊莎貝拉·羅塞里尼、吉賽兒·邦臣和凱莉·米洛等人設計服裝。.

查看 意大利和杜嘉班纳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是一种启动、控制并维持核裂变或核聚變链式反应的装置。相对于核武爆炸瞬间所发生的失控链式反应,在反应堆之中,核变的速率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其能量能够以较慢的速度向外释放,供人们利用。 核反应堆有许多用途,当前最重要的用途是产生热能,用以代替其他燃料加热水,产生蒸汽发电或驱动航空母舰等设施运转。一些反应堆被用来生产为医疗和工业用途的同位素,或用于生产武器级钚。一些反应堆运行仅用于研究。当前全部商业核反应堆都是基于核裂变的。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大约30个国家里有被用于发电的大约450个核反应堆。.

查看 意大利和核反应堆

核武器

--,也叫--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電磁脈衝、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来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弹)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为两級及三級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弹)。 除此以外,核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 有紀錄的核武器的研發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加上原先德國有興趣的是核子反應所能提供的能源而並非核武,因此放棄開發核武器。 當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分散至各國持續研究,進一步幫助了西方國家與蘇聯在核能方面的技術發展。.

查看 意大利和核武器

格拉齊亞·黛萊達

玛丽亚·格拉齊亞·科西马·黛萊達(意大利语:Maria Grazia Cosima Deledda,),意大利萨丁岛自然主义流派作家,1927年凭作品《邪恶之路》(La Via Del Male,1896年)获得192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黛莱达在一个中产家庭出生,完成小学课程后跟随私人导师学习,随后她自己钻研文学。「巴爾扎克、果戈里、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大量作品,撒丁島瑰麗的風光和傳說陶冶了她的心靈,開拓了她的想像。」孟憲忠編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台北市:智慧大學,1993年,頁80-81。她起初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890年出版的《Nell'azzurro》被视为她的第一部作品。1900年,他与战争部官员帕尔梅洛·马代萨尼(Palmiro Madesani)结婚后移居罗马。1895年《Anime oneste》和1900年《Il vecchio della montagna》等作品出版后,评论家开始关注黛莱达的作品。 1903年出版的《Elias Portolu》标志著黛莱达正式踏上成功之路,她的代表作品有《灰烬》(Cenere,1906年)、《母亲(小说)》(La Madre,1920年)、《离婚之后》(Naufraghi in porto,1920年)、《科西玛》(Cosima,1937年)等。其中《灰烬》曾启发一部由埃莱奥诺拉·杜塞演出的电影。孟憲忠認為,黛萊達的小說分為兩類:「一是以親切無飾、清澈鮮明之筆傳達了撒丁島的風土人情,使世人認識撒丁島。一是深入的內心刻畫、淒婉默然的詩意抒寫著人的感情與宗教精神的牴牾;這些作品總是蒙上了一道宿命的光影,具有一種《聖經》上的涵義。 黛莱达1936年在罗马去世。.

查看 意大利和格拉齊亞·黛萊達

桑德罗·波提切利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年3月1日-1510年5月17日),原名亚历桑德罗·菲利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

查看 意大利和桑德罗·波提切利

梵蒂冈

梵蒂岡城國(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通稱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个国际公认主权实体)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视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會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现有十多亿天主教教徒,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查看 意大利和梵蒂冈

森林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蓋大約9.4%的地球--面(或30%的佔總土地面積)。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陸地面积的30%(在工業化前約佔全球面积的15.6%,全球陸地面积的50%),森林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森林中的生物量主要是以樹木為主,不同的文化會對森林有不同的定義,包括其規模以及其中有的生物。森林一般是指一塊有許多樹木的區域,但任何植物密度高的區域都可以視為森林,例如水底的植被(海藻林),甚至也包括真菌。 典型的森林會由林上(林冠)或是組成。林下可以再細分為灌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層、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些複雜的森林中,也會有一些較低的樹木。森林提供人類許多不同的資源,對人類非常重要:包括儲存二氧化碳、調節氣候、淨化水源以及減輕像洪水等自然災害。森林中也包括地球陸地上90%的生物多樣性。.

查看 意大利和森林

植物

植物(Plantae)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並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参见条目中表格)。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查看 意大利和植物

樞紐機場

樞紐機場(airline hub)是航空公司用來中轉旅客至下一個目的地的中停點。這是一個軸輻路網理論(hub and spoke model)的概念,航空公司航線多由樞紐機場為中心,向外聯結各地。從各地來的人們在抵達樞紐機場後經地勤人員的指示即可轉搭下一航班前往最終目的地。許多相輔性較高的航線更被精明的航空公司將於樞紐機場中轉的時段設在一起,如絕大多數港台航空公司由香港及台北前往北美的航班皆在深夜出發,以便亞洲區域航線在返抵樞紐、帶回大批旅客後能為他們提供便捷的轉乘服務,提高航空公司競爭力。相反地,北美返程的航班也多於清晨抵達亞洲,以便旅客轉搭上午的航班。一般來說,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皆把營運總部設於其樞紐機場所在的城市,甚至有些是直接設在機場旁,如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的「國泰城」,中華航空的「華航園區」等。 航空公司的樞紐機場不限定只有一個,也不限定只為客運或只為貨運。情況各異。 許多航空公司還有所謂重點城市或次級樞紐。簡單來說是樞紐城市的次級版本而已。除了航班數略少之外,基本的精神是與樞紐機場不變的。 對許多的非美籍航空公司而言,用基地、主場來形容他們開出大多數航班的城市或許會比起用樞紐機場來詮釋地更為貼切。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航班多半是國際航班,而且多是由其所屬國最大的機場所發出的,像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之於中國南方航空、香港國際機場之於國泰航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之於中華航空、奧克蘭國際機場之於紐西蘭航空、成田國際機場之於日本航空以及樟宜國際機場之於新加坡航空等。 全球最忙碌機場前卅名皆為一個或數個航空公司的主場。.

查看 意大利和樞紐機場

樞機

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由教宗親自任命,是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於教宗的職位,因而常被外界視為「教會親王」。該職通常由具主教銜的神職人員出任,他們通常也是重要教區的正權主教、或是聖座重要部門的首長。 樞機的拉丁文原名為「cardo」(英文對應詞為「cardinal」),有鉸鏈、樞紐、重要的意思。另一字源為「incardinare」。樞機們組成樞機團,當教宗職務出缺時,只有樞機團有權選舉下一任教宗,傳統上教宗也由樞機中選出。領樞機職的人本身很多是主教,因穿紅衣、戴紅帽,故在中文環境裡,經常被天主教外人士稱為紅衣主教。.

查看 意大利和樞機

橄欖球

聯合式橄欖球(Rugby Union),通稱橄榄球(Rugby)或英式橄欖球。橄榄球的中文译名因其使用的椭圆形(橄欖形)用球而得名。但在英語中,並無類似的稱呼。 英式橄榄球和英式足球一样,都是衍生自欧洲古代传统足球的一种团队球类运动。上述“欧洲古代传统足球”中的“足球”一词是泛指,并不是指大中华地区认知的“足球”即“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橄榄球和英式足球等其他足球类运动有共同的起源。“Rugby rules”在1845年确立,时间上比现代的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的另外两大起源规则的确立时间更早。橄欖球類運動起源於英國,隨後擴展至歐陸各國及英联邦所屬國家與地區,台灣、日本、香港亦有相關賽事。重要的國際比賽有歐洲的六國錦標賽、南半球的橄欖球冠軍錦標賽,以及世界盃橄欖球賽。 傳統的联合会式橄欖球,競賽雙方各派15名球員上場,比賽場地為長方形草地,球場兩端各有一“H”型球門。比賽目的是持球衝到對方球門線後方以球觸地得分(Try,相当于美式足球的“達陣”),触地得分後可再取得一次罰球射門機會补加分数;另亦可以在比賽中踢球越過球門橫桿上方而得分。當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得分較多者獲勝。比賽過程中,防守一方可擒抱攻方持球員以阻止其進攻,但擒抱方式和位置均有所限制,以避免選手受傷。 近年來流行的七人制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變化,其場地、規則與傳統15人制橄欖球大致相同,但人數少、比賽節奏快、平均得分高,普遍受到歡迎,重要性日增,為世界運動會的正式競技項目。七人制橄欖球成為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七人制橄欖球外,亦有10人制之設計,不過較不普遍。 除此之外,尚有許多運動是由橄欖球和足球衍生發展出來,包括同樣使用橄欖形球的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美式足球和加拿大式足球。澳式足球和流行於愛爾蘭的蓋爾式足球,發展相对较獨立。盖尔式足球虽然使用圓形球,但與英式橄欖球運動有幾分相似,有時會被拿來作比較。.

查看 意大利和橄欖球

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Ευκλειδης,前325年—前265年),有时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以便区别于墨伽拉的欧几里得,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被稱為「几何學之父」。他活躍於托勒密一世時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也是亚历山太学派的成员。他在著作《几何原本》中提出五大公設,成為欧洲数学的基础。歐幾里得也寫過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歐幾里得幾何被广泛的认为是數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查看 意大利和欧几里得

欧元

欧元(;ISO 4217代码),港澳常稱歐羅,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这19国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義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馬爾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脱维亚、立陶宛,合称为欧元区。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美元。 1欧元(euro)等於100欧分(cent)。.

查看 意大利和欧元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

欧洲委员会

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Conseil de l'Europe)是由爱尔兰、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卢森堡、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英国通过1949年5月5日在伦敦签订《欧洲委员会法规》所成立,具有國際法地位、並且為聯合國觀察員身份的國際組織,是歐洲整合進程中最早成立的機構。 歐洲委員會總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法語。.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委员会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單數)是個已不再被歐洲聯盟官方使用的組織名稱,使用於1993至2009年。 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馬斯垂特條約》,亦即成立歐盟的條約,將「欧洲经济共同体」改名為「欧洲共同体」,並將包含著歐洲共同體的「欧洲各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複數)作為「歐盟三支柱之第一支柱」。 2009年12月生效的《里斯本條約》廢止了「欧洲共同体」(原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地位和職權由歐盟承接。《里斯本條約》也取消了「歐盟三支柱」體系,將原本各支柱的事務以及歐盟因《里斯本條約》取得的新事務權限更加緊密整合成10個主要任務領域。.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簡稱:EEC),欧洲共同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8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到1968年7月,六国间工业品关税通过分期削减后,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半全部取消,农产品方面除实现关税同盟外,还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价格,设立农业基金。 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正式加入后,共同体由六国扩大为九国,领土扩大到153万平方公里。1972年7月22日起,同挪威、奥地利、瑞士、瑞典、冰岛、葡萄牙、芬兰分别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西欧十六国自由贸易区;还与非洲、中东及其他地区的数十个国家签定了联系国协定或优惠关税协定。 根据1992年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更名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条约》第一条)。 Category:国际经济组织 Category:欧洲国家政府间组织 Category:欧盟历史.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联盟

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是欧洲联盟事实上的兩院制立法機關的下議院,唯一的一个直选议会机构;與歐盟理事會同為歐盟的主要決策機構。与一般意义上的议会相比,欧洲议会創設之初拥有的职能少了很多。它會考察欧盟成员国的人权状况、监狱虐待与酷刑事件等,並會讨论人权问题和派遣人权观察委员会,如对被揭露的警署或监狱虐待和酷刑事件进行调查,或者提醒一个国家和公众舆论对种族主义或排外思潮提高警惕。在超國家的歐洲聯盟中,欧洲议会的特别之处在于:自从1979年以来,它是唯一成员是由欧盟成员国人民直选产生的機構。 因為不民主的批評,歐盟在簽定的各個條約中,一步步的增加了歐洲議會的權力。里斯本條約通過後,在很多的政策領域上,歐洲議會要和歐盟理事會經由共同決定的程序立法,即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是平等的立法機構。欧盟三分之二的法律法规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制定。 虽然欧盟的两个行政机关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都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条约》却规定欧洲议会每月必须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一次会议。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立法准备工作和议会委员会会议都在布鲁塞尔举行。议会每月只在斯特拉斯堡开4天会,举行常规会议和最终的投票工作,其他所有会议都在布鲁塞尔举行。虽然欧洲议会多次表示希望自行决定开会地点,之后的多个欧盟条约都规定,欧洲议会的开会地点需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定夺。.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议会

欧洲民族大迁徙

#重定向 民族大遷徙.

查看 意大利和欧洲民族大迁徙

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或亚欧大陆是亚细亚洲大陆和欧罗巴洲大陆的合稱。面积5473.8万平方公里。亚、欧二大陆单从地理学方面来归类应属同一个、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与欧洲的分别主要出于社会学区别这两个地区人文历史的需求。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亞歐大陸由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所組成。注意,在此说的亞歐大陆并不完全是亚洲与欧洲的并称,而是大陆的连着的陆地部分,所以亞歐大陆并不包含两大洲的“岛屿”。 另外,亞歐大陸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所在的地域的雅稱。而傳統上,亞歐大陸這一塊大陸地有不同的種族居住,組成了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及歐洲等多個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圈。亞歐大陸(以及北非)在歷史上也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地域(不包括西伯利亞等邊陲)所在。.

查看 意大利和歐亞大陸

歐洲大陸

歐洲大陸,又稱歐洲本土或簡稱歐陸,也是歐洲的主體大陸,明確地排除島嶼。.

查看 意大利和歐洲大陸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简称欧安组织;英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縮寫:OSCE)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組織之一,前身是1975年於冷戰期間成立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世界目前唯一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在内的机构,負責維持歐洲的局勢穩定。 目前該組織共有57個成員國,除了歐洲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蒙古國及中亞五國。.

查看 意大利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歐洲冠軍聯賽

#重定向 欧洲冠军联赛.

查看 意大利和歐洲冠軍聯賽

歐洲四大經濟體

歐洲四大經濟體是指位於歐洲的老牌四大工業經濟強國,他們目前仍舊是主導歐洲乃至世界的經濟走向的國家之一,分別是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

查看 意大利和歐洲四大經濟體

歐洲病夫

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是19世纪以来对陷入经济困难或衰落中的欧洲国家之形容,最初即指奥斯曼帝国,因为昔日曾強大一时的奥斯曼帝國己無法恢復以前強盛的局面,而是持续走向衰落,被喻作「歐洲病夫」,与「亚洲病夫」(Sick man of Asia)相对应。但后来西方人亦用此词形容过很多欧洲主要国家,如義大利,主要是因為它的經濟發展遲緩、政治鬆散及改革計畫問題叢生所致,就連強國德國也曾經被形容为歐洲病夫。.

查看 意大利和歐洲病夫

歐洲歌唱大賽

《歐洲歌唱大賽》("Concours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Eurovision Song Contest")是歐洲廣播聯盟(EBU)主辦的一項歌唱比賽,自1956年開始舉辦,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歌唱类比赛。在2015年歐洲歌唱大賽中,出赛的国家和地区共四十个(不包括因财政等原因弃赛的国家和地区),並有近2億觀眾透過電視觀看了決賽。 比賽中每個國家派出一個歌手或一個樂團演唱一首自選的歌曲,之後觀眾透過電話、-zh-tw:簡訊; zh-cn:短信; zh-hk:短訊; -或網絡投選最喜歡的歌手,再統計各國的票數間接選出優勝者。而勝出者所代表的國家自動成為下年赛事的東道主。 在過去61屆比賽,愛爾蘭代表勝出了7次,是各國之冠,且是唯一完成三连冠(1992,1993,1994年)的国家,西班牙(1968,1969年)、盧森堡(1972,1973年)、以色列(1978,1979年)則是唯三達成"連冠"的國家。瑞典代表勝出了6次列为第二,英国、法國和盧森堡代表各勝出了5次並列第三。歷屆優勝者中,ABBA(1974年)和席琳·狄翁(1988年)成了國際知名的巨星。.

查看 意大利和歐洲歌唱大賽

正教會

正教會(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pravoslavnaja tserkovʹ),也稱為東正教會,簡稱東正教,與天主教會及新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信徒总人數少於天主教,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要多出两倍,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查看 意大利和正教會

死刑

死刑(英文:Death Penalty 或 Capital Punishment)亦稱極刑、處決、正法、伏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國家機關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作為刑罰。遭受此種剝奪生命權的犯人通常都犯下了嚴重罪行。儘管對“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目前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说,“蓄意殺人”必然是死刑的一個重要理由。 據大赦国际資料,截至2009年4月30日世界上超过67%的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废止所有犯罪死刑的国家多达92个,废止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为10个,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为36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为标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已達138个,而在法律上保留死刑的國家為105個,其中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国家现在為59个。保持、恢復死刑制度的檢討在各國始終不斷,死刑存廢問題是難論是非對錯與治安相關數據佐證的價值觀之爭。 現今所有歐盟的成員國依據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2條,禁止使用死刑,即使當中不少國家的民眾支持死刑。.

查看 意大利和死刑

歌剧

歌剧(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樣,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意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意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意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查看 意大利和歌剧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查看 意大利和歌手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查看 意大利和殖民主义

殉教

殉教,又稱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

查看 意大利和殉教

比萨饼

--或者匹薩(Pizza、在香港一般直稱Pizza或簡稱薄餅)是一種著名的意大利料理。薄餅的字義是「混合著不同食材、番茄及起司烘焗而成的餅」,发源地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全球颇受欢迎,如今比萨饼店分佈於世界各地。比萨饼的做法通常是以发酵過的圆面饼皮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及其他配料,並由烤炉烤制而成。奶酪的種類以莫薩里拉乾酪(Mozzarella)較常見,也有混用几种奶酪的形式,包括帕馬森乾酪(Parmesan)、羅馬乳酪(Romano)、意大利鄉村軟酪(Ricotta)或蒙特里傑克乳酪(Monterey Jack)等。 据统计,在意大利大约有兩萬多间比萨饼店,全球最大的比萨饼连锁店是美国的必胜客,達美樂披薩则是全美第二大披萨连锁店。.

查看 意大利和比萨饼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是一座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比萨省比萨市城区北面國家建筑群的高塔,與它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均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有巨大影响,故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奇迹广场三大建筑之一,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查看 意大利和比萨斜塔

比薩共和國

比薩共和國(意大利文:Repubblica di Pisa;11世紀─1406年,1494年─1509年)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獨立國家,位於今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納的比薩市一帶。當時比薩是商業樞紐,其商人在地中海和意大利貿易中佔一席位,及至一個世紀後才被熱那亞取而代之。藉着臨海的優勢,比薩在11世紀達至權力頂峰,成為海權強國,也是意大利歷史上四個海上共和國(意大利文:Repubbliche Marinare)之一。.

查看 意大利和比薩共和國

比雅久

比雅久(Piaggio&C.

查看 意大利和比雅久

毛利齊奧·波里尼

毛利齊奧·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意大利鋼琴家。.

查看 意大利和毛利齊奧·波里尼

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英文:Hydroelectric power)是運用水的勢能转换成电能的發電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動(动能),例如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引水流至較低位處,流的水流推動輪機使之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高位的水來自太陽熱力而蒸發的低位的水份,因此可以視為間接地使用太陽能。由於技術成熟,是目前人類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以水力發電的工廠稱為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又称水电站。 以大坝儲水形式發電的水力發電是否屬可再生能源存在爭議,甚至爭議排除出潔淨能源的行列。隨著長時研究,以大坝儲水發電所造成的問題慢慢地被發現。這種發電方式造成的問題包括大坝造成的環境會產生強烈的溫室氣體甲烷,而大坝對原有環境的破壞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轉的,但發電功能的壽命卻是有限。.

查看 意大利和水力發電

水球

水球是一项结合游泳,手球,篮球,橄榄球的水中集体球类运动。比赛的目的类似于足球,以射入对方球门次数多的一方为胜。水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以游泳的方式运动,除守门员外两手同时握球是一种犯规行为。.

查看 意大利和水球

水路

水路是指任何可以通航的水体,其具体的定义随语言和地区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水路可以分为在海洋航行的航线和内陆水域中航行使用的路线。海上航线穿越大洋,而且除了深水港口和跨过地峡的运河以外,不需要人造工程的辅助即可通航,而海中的疏浚渠道通常不属于水路。.

查看 意大利和水路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查看 意大利和民主

民主黨 (義大利)

民主黨(Partito Democratico,缩写为PD)是意大利的中間偏左政黨,2007年由“左翼民主人士”党、民主就是自由-雏菊及一些小党合併而成。.

查看 意大利和民主黨 (義大利)

民俗音樂

民俗音樂,又稱民間音樂、民間歌謠、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間、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於國際民間音樂協會之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查看 意大利和民俗音樂

民族語

民族語:全世界的語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又譯為「民族語言網」是一個語言學的相關網站,是基督教以傳教為目的的少數語言研究服務機構「美國國際語言暑期學院」(简称SIL国际,先前稱為「暑期語言學院」)的旗艦網站。 民族語提供了使用人口的數量、分佈、方言、語言學的聯繫,以及聖經版本的有無等資料與數據,并通过“世代失调分级表”(Expanded 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缩写EGIDS)来判断其生命力。美国语言学家认为民族语是“研究全球语言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查看 意大利和民族語

汽车

汽車或稱機動車(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纜,得以動力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或以上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雖然,長久以來學術各界對「誰是第一位汽車發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絕大部份學者皆將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視為第一位發明者。賓士製造了三輪汽車以後,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製造四輪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產平價汽車,是使汽車得以普及化的人。.

查看 意大利和汽车

波吉亞寓所

波吉亚寓所(Appartamento Borgia)是梵蒂冈使徒宮内的一组房间。.

查看 意大利和波吉亞寓所

波坦察

波坦察(意大利语:Potenza)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镇,也是巴西利卡塔大区和波坦察省的首府。 波坦察坐落在俯看巴森托河河谷的亚平宁山脉中,是意大利海拔最高的大区首府和省首府。.

查看 意大利和波坦察

波士頓環球報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是一個總部位於麻州波士頓的美國日報公司,設立於1872年,創辦者是查爾斯‧泰勒(Charles H. Taylor)。 該日報公司至1973年才初次上市,改名為相關出版物(Affiliated Publications)。 該公司於1993年由紐約時報公司買下;兩年後,波士頓環球報推出電子報 Boston.com 。2011年,BostonGlobe.com 開放了線上訂閱。 2013年,約翰·亨利買下波士頓環球報的報紙及網站。除買下波士頓環球報外,約翰·亨利也同時擁有波士頓紅襪隊及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 《波士頓環球報》 自1966年起,波士頓環球報已經獲得26座普立茲獎,而其主要的對手是。.

查看 意大利和波士頓環球報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查看 意大利和波兰

波焦·布拉喬利尼

波焦‧布拉喬利尼(Gian Francesco Poggio Bracciolini 或 Poggio Bracciolini,),意大利知名的学者、文学家、哲学家,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义者,政治家,于1453年至1458年间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执政官。 他曾在前任执政官薩盧塔蒂的文人圈子里与李奧納度·布倫尼、尼科利等人探讨彼特拉克、薄伽丘的作品。.

查看 意大利和波焦·布拉喬利尼

波河

波河(Po)是意大利最长的一条河流。位于意大利北部,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地区,向东在威尼斯附近注入亚得里亚海,全长652公里。流域面积71,000平方公里。 流经都灵。在伦巴第平原,以达芬奇参与设计的网状水道系统与米蘭相连。在河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包括几百条细水道和五条主要水道(意大利文称作“Po di Maestra”,“Po della Pila”,“Po delle Tolle”,“Po di Gnocca”和“Po di Goro”)。有波河三角洲国立公园。 波河平原是意大利的主要农业区。中上游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地带,三角洲出海口因為水文條件人口較少。 P Category:意大利地理之最.

查看 意大利和波河

波河河谷

波河河谷或稱波河平原、巴丹平原(Pianura Padana 或 Val Padana)是意大利的主要平原和地理特徵之一,也是欧洲的主要工农业产区,位于波河流域。它從阿爾卑斯山一直延伸到亞得里亞海,東西長達,面積達。威尼托和弗留利所在的平原地區雖然也與波河河谷相連,但由於並不由波河灌溉,所以並不算在河谷範圍内。而實際上不同機構對其正式的範圍的定義各不相同。.

查看 意大利和波河河谷

波斯尼亚

波斯尼亚常作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波斯尼亚也可解作: 地方:.

查看 意大利和波斯尼亚

法官

法官(臺灣前稱推事,法文: Juge, 英文:Judge, 西班牙文: Juez, 德文: Richter)是司法机构中审判人员的通称,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要求基本上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大公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法官是屬於公務員團隊,必須履行及遵守當局對公務員行為的守則和指引。.

查看 意大利和法官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查看 意大利和法律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查看 意大利和法國戰役

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法兰克-普罗旺斯语(法兰克-普罗旺斯语:francoprovençâl, arpetan, patouès;意大利语: francoprovenzale, arpitano, dialetto, patoà; 法语: francoprovençal, arpitan, patois) 是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一种语言。该语言名称在19世纪由G.I.

查看 意大利和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意大利和法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查看 意大利和法国大革命

法爾內西納別墅

法爾內西納別墅(Villa Farnesina)是位於意大利中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的一座修建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別墅。別墅修建於1506年至1510年期間。眾多藝術家,包括拉斐爾等都曾在別墅留下自己的作品。1577年,別墅成為法爾內塞家族的財產。現在別墅是義大利政府的財產,並且對一般遊人開放。.

查看 意大利和法爾內西納別墅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查看 意大利和法西斯主义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查看 意大利和法语

法拉利汽車

法拉利(Ferrari)是一家意大利跑車製造商,主要製造一級方程式賽車及高性能跑車,1939年由恩佐·法拉利於意大利摩德納附近的马拉内罗創立。創立當時是作為愛快的賽車部門分拆而來的公司阿維奧汽車(Auto Avio Costruzioni),主要贊助賽車手及生產賽車,早於1940年便已製作其首部賽車(阿維奧815,Auto Avio Costruzioni 815);但直至1947年,第一輛正式鑲嵌法拉利標誌的汽車完成,這時它才被大眾認定為獨立的汽車製造商。 2014年,英國品牌評價及策略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將法拉利評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2012年5月,美國電訊大亨克雷格・麥考(Craig McCaw)以3,810萬美元私人購入一輛法拉利250 GTO(1962年製),成為歷史上最昂貴的汽車。 法拉利以長期參與賽車聞名,特別是一级方程式赛车,旗下的法拉利車隊更是最成功的車隊之一,以16次冠軍保持最多車廠冠軍殊榮,歷來共15位車手駕駛法拉利賽車奪冠,也是一項紀錄。另一方面,法拉利的公路車款被視為速度、奢華、性感和財富的象徵。 在上世紀晚期法拉利和同國的林寶堅尼、德國的保時捷、英國的蓮花汽車,並論是世界四大跑車名牌。但經過經濟不景與石油危機,法拉利雖然不敵保時捷升格產品多元化的大廠,但實際業績拋離林寶堅尼和蓮花,而新的挑戰者邁凱倫汽車業績仍然追不上,而法拉利可算是跑車名牌中穩佔世界第二位的。.

查看 意大利和法拉利汽車

洗衣機

洗衣機(日本和韓國的漢字皆寫作為洗濯機)是指用來清洗衣物及毛巾等紡織品的機器。洗衣機一般是指使用「水」作為主要清洗媒介的機器,有別於使用特製清潔溶劑進行乾洗的乾洗機。 電動洗衣機裝有馬達,早期的電動洗衣機都是使用機械式的時間旋鈕,控制馬達運行的時間,進行洗衣、過水和脫水的程序。 現在大部份洗衣機都內置微電腦或單片機,使用者從面板輸入所需要的洗衣模式後,洗衣機會根據衣物的重量,調節所需的水位和計算洗衣時間,並自動完成各個洗衣程序。 近年有部分型號的洗衣機採用直驅式變頻馬達提供旋轉動力,聲稱會比傳統馬達更寧靜和耐用。 大部分洗衣機除了會有最基本的洗衣功能外,還備有脫水功能,利用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令水分從衣物分離出來。但脫水功能只能縮短晾乾時間,不能令衣物達到可供穿著的狀態,所以有部分洗衣機還備有乾衣功能,能夠把衣物烘乾,這類結合烘乾功能的洗衣機,被稱為「洗衣乾衣機」或「洗脫烘」。 雖然洗衣機的洗衣量會受到洗衣桶的容量所限制,但大部分洗衣機的最大洗衣量是用重量計算,並以公斤為單位標示。另外,如果洗衣機是設有烘乾功能,大部分型號提供的最大烘乾衣物重量,是比最大洗滌衣物重量為小,一般約為最大洗衣重量的一半至三分之二。 洗衣機現在已成為主要的家用電器,也是主要的白色家電。.

查看 意大利和洗衣機

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 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查看 意大利和洛可可

混凝土

混凝土,又稱洋灰、石矢、砼,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適當比例配置,再經過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複合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堅固耐用、原料來源廣泛、製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可塑性強、適用於各種自然環境,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築材料,廣泛使用於房屋、橋樑、公路、跑道、擋土牆、堤防、涵洞、水壩、水箱、水塔、油槽、渠道、水溝、碼頭、防波堤、軍事工程、核能發電廠等構造物。.

查看 意大利和混凝土

清廉指數

#重定向 貪污感知指數.

查看 意大利和清廉指數

湖泊

湖泊是内陆洼地中相对静止、有一定面积,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全世界共有约1.17亿个湖泊,共覆盖了地球近500万平方公里。 從地球歷史上來看,湖泊只是暫時性存在的水體,會受到泥沙淤積而慢慢陸化;除了少數古老湖泊,如貝加爾湖,絕大多數湖泊的形成年代都只能回溯到更新世冰河時期。.

查看 意大利和湖泊

潛艇

潛艇或稱潛水艇、潛艦是能夠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業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裝載数百人、連續潛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體積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 大型潛艇多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个垂直结构(帆罩),早期称为“指挥塔”,帆罩多具有平直的矩形截面,早期多为阶梯形,內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潛艇得到广泛運用,擔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動等。潜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动豪宅。 多數潛艇被認為是種的戰略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艇與巡弋飛彈潛艇),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發潛艇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軍用級潛艇。.

查看 意大利和潛艇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查看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

濃縮咖啡

義大利咖啡(Espresso)是一種通过迫使接近沸腾的高压水流通过磨成细粉的咖啡制作而成的饮料。espresso一般比其他方法制作出来的咖啡更加浓厚,含有更高浓度的悬浮物和已溶解固体,如表层的咖啡脂(一种奶油质地的泡沫)。因为其加压的制作过程,espresso口味强烈,其中的化学物质浓度非常高。经常用来做别的饮料的底料,如拿铁、卡布奇诺、玛琪雅朵、摩卡、以及美式咖啡。当然,也是有人喜欢纯饮espresso给人带来爆炸般的感觉。義大利espresso咖啡相比别的咖啡饮料单位体积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但是因为其每份体积较小,而且熱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時間很短,一般只有20至30秒左右,所以总咖啡因含量反而较低。虽然咖啡饮料的实际咖啡因含量受体积、咖啡豆来源、烤制方法和其它因素影响,一份“典型的”義大利espresso咖啡含有大约80毫克咖啡因,而一份滴漏咖啡含有95至200毫克咖啡因。.

查看 意大利和濃縮咖啡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最早出现于1908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查看 意大利和未来主义

朱塞佩·加里波底

朱塞佩·加里波第(,,又译加里巴尔迪;,,又譯--;)是一位意大利将领、爱国者与政治家。他在意大利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號稱意大利统一的宝剑。梁啟超將他与加富尔、朱塞佩·马志尼称为意大利建国三杰。此外,他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加富尔、马志尼同为公認的意大利国父。 加里波第在意大利复兴运动(统一运动)中是一位中心人物,因为他亲自指挥与参与了许多场战役,而这些战役最终导致了统一的意大利的形成。他通常是某一合法势力的代表。例如:他在1848年由米兰临时政府指派为将军,在1849年經罗马共和国战争部长指派为将军,以及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赞同下,代表他领导了。 加里波第也有“两个世界的英雄”之稱,这是因为他在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等国和在欧洲都有军事活动。在当时的国际性传媒报道的推波助澜下,这些活动令他在意大利及海外赢得了重要的名声。在他那个时代,许多最伟大的知识分子,比如维克多·雨果、大仲马、乔治·桑,都对他刮目相看。英国与美国对他帮助巨大,在他困难时,这两个国家都为他提供过财政与军事上的支持。 在加里波第的广为流传的故事里,他与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他的志愿兵们将红衫作为他们的制服。.

查看 意大利和朱塞佩·加里波底

朱塞佩·威尔第

朱塞佩·福圖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出生于帕尔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于米兰,意大利作曲家。 威尔第和理查德·瓦格纳一起被认为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歌剧创作者。 威尔第从1824年开始学习音乐,他为焦阿基诺·罗西尼的歌剧《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写了序曲。然后他去米兰,但那里的音乐学院拒绝接受他,他并不灰心,继续自学。 他的处女作是《奧貝爾托》(Oberto),此后他又写了《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这是他第一部喜劇,但不成功。1842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納布科》。 其后他的佳作屡出不叠。1872年他的另一部巨著《阿依達》问世。對於这部歌剧的創作目的,坊間有不少傳言。實際上這歌劇並不是為开罗總督歌剧院的开幕式,也不是為苏伊士运河开航而作的。 威尔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尔第支持意大利当时的独立运动,他的一些作品中有暗示这个运动的情节。直到今天还有人建议将他为《納布科》所作的合唱《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作为意大利的国歌。.

查看 意大利和朱塞佩·威尔第

朱塞佩·康特

#重定向 朱塞佩·孔特.

查看 意大利和朱塞佩·康特

望远镜

望遠鏡是一種可以透過遙控方式收集電磁波(例如可見光)以協助觀察遠方物體的工具。已知能實用的第一架望遠鏡是在17世紀初期在荷蘭使用玻璃透鏡發明的。這項發明現在被應用在陸地和天文學。 在第一架望遠鏡被製造出來幾十年內,用鏡子收集和聚焦光線的反射望遠鏡就被製造出來。在20世紀,許多新型式的望遠鏡被發明,包括1930年代的電波望遠鏡和1960年代的紅外線望遠鏡。望遠鏡這個名詞現在是泛指能夠偵測不同區域的電磁頻譜的各種儀器,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其他類型的探測儀器。 英文的「telescope」(來自希臘的τῆλε,tele "far"和 σκοπεῖν,skopein "to look or see";τηλεσκόπος,teleskopos "far-seeing")。這個字是希臘數學家乔瓦尼·德米西亚尼在1611年於伽利略出席的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的一場餐會中,推銷他的儀器時提出的。在《星際信使》這本書中,伽利略使用的字是"perspicillum"。.

查看 意大利和望远镜

戏剧

戏剧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所表演出來的藝術。戏剧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戏剧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綜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妆,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係(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稱之為剧本。.

查看 意大利和戏剧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查看 意大利和战斗机

昆虫

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過100万种。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字原作。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昆虫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虫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虫對生態扮演着很非常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昆蟲是蜥蜴、青蛙、小型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虫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及人類出現敏感症狀甚至致命。.

查看 意大利和昆虫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查看 意大利和流行音乐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查看 意大利和浪漫主义

海湾战争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科威特的「回歸」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輕微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这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第一場聯合國會員國之間的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儘管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卻未能同時剷除--,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筆。.

查看 意大利和海湾战争

浸信會

#重定向 浸礼宗.

查看 意大利和浸信會

斐波那契

費波那契,又稱比薩的列奧納多(Leonardo Pisano Bigollo,或稱Leonardo of Pisa, Leonardo Pisano, Leonardo Bonacci, Leonardo Fibonacci,),意大利數學家,西方第一個研究費波那契數,並將現代書寫數和乘數的位值表示法系統引入歐洲。 列奥纳多的父親Guilielmo(威廉),外號Bonacci(意即「好、自然」或「簡單」)。因此列奧納多就得到了外號費波那契(Fibonacci,意即filius Bonacci,Bonacci之子)。威廉是商人,在北非一帶工作(今阿尔及利亚贝贾亚),當時仍是小伙子的列奧納多已經開始協助父親工作。於是他就學會了阿拉伯數字。 有感使用阿拉伯數字比羅馬數字更有效,列奧納多前往地中海一帶向當時著名的阿拉伯數學家學習,約於1200年回國。1202年,27歲的他將其所學寫進《計算之書》(Liber Abaci)。這本書透過在記賬、重量計算、利息、匯率和其他的應用,顯示了新的數字系統的實用價值。這本書大大影響了歐洲人的思想,不過在十三世紀後印制術發明之前,十進制數字並不流行(例子:,Lienhart Holle在Ulm印制)。 列奧納多曾成為熱愛數學和科學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坐上客。.

查看 意大利和斐波那契

斯卡拉大劇院

斯卡拉大劇院(一譯史卡拉歌劇院,意大利文名為 Teatro alla Scala 或 La Scala)位於義大利米蘭,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大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正式啟用,當時名為Nuovo Regio Ducal Teatro alla Scala,首日上演安東尼奧·薩列里的歌劇《歐羅巴的現身》(L'Europa riconosciuta)。.

查看 意大利和斯卡拉大劇院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亞(Slovenija)是一個位於東南歐,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全稱斯洛文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Slovenija),西鄰意大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圍,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斯洛文尼亚國土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布爾雅那為首都及最大城市。 斯洛維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獨立。.

查看 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语

斯洛文尼亞语(slovenski jezik 或 slovenščina),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为斯洛文尼亚的官方语言,在全球有约2百万使用者,分为6种互不相通的方言。斯洛文尼亚语比较接近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查看 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语

新大陸

新大陸是歐洲人於15世紀末發現美洲大陸及鄰近群島後對這片新土地的稱呼。其實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黃種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再者有維京人殖民北美。在發現新大陸前,美洲大陸對歐洲人來講是陌生的,幾乎沒有歐洲高加索人種存在其上,他們普遍認為整個世界只有歐亞非三個大洲而沒有其他大陸存在。 最近數十年以來,「新大陸」這個名字被一些人認為具有歐洲中心主義,讓人覺得好像只有歐洲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因此它的應用被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裏:只在從歷史角度上探討哥倫布航行、西班牙人征服尤卡坦半岛等情形下,以及從生物學角度探討各大陸上物種時,人們才會用到「新大陸」這個詞。 另一種觀點認為「新大陸」的「新」在於它對於人類來講是比較新的:人類在歐亞非「舊大陸」上生活的時間遠超過美洲大陸上有人居住的時間;因此當第一批遠古人類移民至美洲定居時,他們便抵達了「新大陸」。 美洲大陸固然是「新大陸」一部分,澳大利亞在不同情形下可能被劃分為「新大陸」或者「舊大陸」,尤其是紐西蘭,因為它僅在哥倫布抵達美洲前數代人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有人居住。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既不屬於新大陸也不屬於舊大陸,因為其上的動植物無論跟歐亞非大陸還是美洲大陸相比都相去甚遠。.

查看 意大利和新大陸

新聞節目

新聞節目是指以報導即時消息、探討時事,通常定時播出的電台或電視節目。 新聞節目通常是由多則新聞報導內容所組成,會由一個或多個主播播報。新聞節目可包括現場或預先錄製的訪問、專家的分析、民意調查結果,偶爾會包含社论內容。 在電視普及之前,新聞節目影片甚至會在電影院裡播出。 然而,新聞節目受到政治壓力影響時,所報導的新聞會趨向單一性,更嚴重者會自我審查,但情況比起平面報章媒體輕微。.

查看 意大利和新聞節目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查看 意大利和新教

方言

方言指的是一個某種語言的變體,但有時也可以指地方上使用的語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所謂的「語言」和「方言」進行定義時,無論是採用社會語言學者「相互理解性」的判別標準,或者是歷史語言學者「歷史發展關係」的判別標準,我們都無可避免會碰到準則上相當程度的任意和困難。因此,多數人同意,實際上,判別語言和方言的標準往往是政治性的,如果某種語言完成标准化(特別是指書面標準化)的程序,我們通常將其稱之為「語言」(其本質上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標準化方言」);如果某種語言沒有完成這個程序,則我們通常將其稱為「方言」(本質上可以被視為是一種「非標準化方言」)。.

查看 意大利和方言

文化

文化是由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經驗,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对“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义,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学上“文化”则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文化和文明有时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查看 意大利和文化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通称为文艺复兴,简称为文复,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基本上以復興古羅馬為名,動機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逐漸嚴重的腐敗,卻不是將古羅馬原樣重現,反而是加入新思考和檢討,所以做出實際上是一種徹底不同的新型態文化變革,其中雖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和承接,卻在绘画方面透過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中古時代教育变革,乃至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的知識的追求等等,這些極重要的近代科學發展,除了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巨大變革,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博学家做出的創新贡献。 一般认为,文复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Strathern, Paul The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2003);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及书籍。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naissance,2008,O.Ed.Har, Michael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Scarecrow Press Incorporate,1999,ISBN 978-0-8108-3724-9.Norwich, John Julius,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1997,Knopf,ISBN 978-0-679-45088-7.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2006.

查看 意大利和文艺复兴

无宗教

無宗教是指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組織或無宗教信仰,但並非是無神論者,亦包含不可知論者或有神論者。.

查看 意大利和无宗教

无国界记者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是一个致力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並推进新闻自由的政治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由羅伯特·梅納德(Robert Ménard)於1979年在法國巴黎創立。總部設於巴黎,並在亞、歐、美、非的15個國家設有16家辦事機構(在美國華盛頓與紐約有兩家機構)。 無國界記者是(IFEX)的成员。IFEX是由全球60多個非政府组织組成的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監察言论自由被侵犯的状况、促進並捍卫言論自由的权力。在无国界记者发表的的报刊、出版物中,指出:“无国界记者捍卫全世界被囚禁的记者的权利以及新闻自由,即《世界人权宣言》中第19条描述的提供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权利。”, Brochur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6 April 2012 无国界记者在2005年獲欧洲议会授予自由精神萨哈罗夫奖, European Parliament, 27 June 2006。而2012年3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撤除其參與資格,認為其「工作方式」令人質疑並違反新聞倫理。.

查看 意大利和无国界记者

无线电

無線電,又稱无线电波、射頻電波、電波,或射頻,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在電磁波譜上,其波長長於紅外線光(IR)。頻率範圍為300 GHz以下 ,其對應的波長範圍為1公釐以上。就像其他電磁波一樣,無線電波以光速前進。經由閃電或天文物體,可以產生自然的無線電波。由人工產生的無線電波,被應用在無線通訊、廣播、雷達、通訊衛星、導航系統、電腦網路等應用上。 無線電發射機,藉由交流電,經過振盪器,變成高頻率交流電,產生電磁場,而經由電磁場可產生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像磁鐵,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象。同類電子會互相排斥,因此當無線電波射出時,會將前方電波往前推,當連續電波一直射出來時,電波就會在空氣中傳播。 無線電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其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製可將信息加載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通過解調將訊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資訊傳遞的目的。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爾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1906年聖誕前夜,范信達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採用外差法實現了歷史上首次無線電廣播。范信達廣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誦《聖經》片段。位於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開播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出的無線電廣播娛樂節目。.

查看 意大利和无线电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总称。这些民族从西元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紀時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曼人各自生活,分別成為現今的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弗里斯兰人和德意志人、奥地利人、东普鲁士人。奥地利同样属于德意志的一部份,二次世界大战時曾經被納粹德國以大日耳曼主義為由而併吞。其他日耳曼人的後裔還包括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紐西蘭、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等,現今这些新的民族很多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自古日耳曼人是羅馬人等其他族群對他們的稱呼,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在某方面來說可以將日耳曼人視為現今的德國人。.

查看 意大利和日耳曼人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語族是印歐語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歐洲日耳曼民族的語族。這一族語言有鮮明的特徵,最著名的有關於輔音演變的格里姆定律。.

查看 意大利和日耳曼语族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意大利和日本

旧宫 (佛罗伦萨)

舊宮(Palazzo Vecchio)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厚重的罗马式建筑,开垛口的堡垒,使其成为托斯卡纳最宏伟的市政厅。它俯瞰着领主广场,前面是米开朗琪罗大卫像的复制品,以及众多的雕塑杰作。此处也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 舊宮最初称为领主宫(Palazzo della Signoria),得名于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者。在历史上还曾称为Palazzo del Popolo、Palazzo dei Priori和Palazzo Ducale。美第奇将公爵府迁往阿诺河对岸的碧提宫后,此处就称为“旧宫”。.

查看 意大利和旧宫 (佛罗伦萨)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划定此时期为距今约260万年Nicholas Toth and Kathy Schick (2007).

查看 意大利和旧石器时代

旅游

旅遊就是旅行遊览活动。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的產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遊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反之。.

查看 意大利和旅游

摩爾門教

摩爾門教(Mormonism,或譯摩門教)廣義地是指在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文化上相近的幾個後期聖徒運動宗派,其最大的宗派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爾門教也常被用來描述這個相信《摩爾門經》的信仰系統。 摩爾門教徒們相信《摩爾門經》是由美國人小約瑟斯密在1829年翻譯自一組金頁片,他們認為該頁片是由美洲大陸原住民在公元前約600年到公元420年間所寫的神聖記錄。1830年斯密約瑟翻譯並出版《摩爾門經》並復興了「基督教會」,而信徒們彼此互稱自己是「後期聖徒」。在教會外面,教會會友被稱為「摩爾門教徒」,因為他們除了相信斯密約瑟重譯的《聖經》以外也相信《摩爾門經》。 約瑟斯密宣稱在1838年從神受到啟示,而將教會名字命名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在約瑟斯密死後,教會內的繼承危機造成了教會的分裂,產生了數個後期聖徒的宗派,並瓜分了原來教會的教友。其中最大的一群接受了楊百翰作為新的總會會長暨先知,並帶領了信眾西移到現今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總部, 繼續沿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這個名字。但是當時也有相當數量的信眾不願接受楊百翰的領導,仍然留在美國中西部。先前稱為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基督社區則是視約瑟斯密為創始人,但不接受楊百翰的領導的後期聖徒運動宗派中最大一個。 現今,接受楊百翰領導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後期聖徒運動宗派中被稱為摩爾門教的最大的一個群體。其他的摩爾門教團體包括基本教義派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爾門教基本教義派、及摩爾門教改革派。.

查看 意大利和摩爾門教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查看 意大利和摩西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通稱摩洛哥(阿拉伯語:المغرب ;柏柏爾語:ⵜⴰⴳⵍⴷⵉⵜ ⵏ ⵍⵎⵖⵔⵉⴱ ;Maroc)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要求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認為其接壤的休達及梅利利亞為其宣称領土,但由西班牙實際管轄。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查看 意大利和摩洛哥

撒丁岛

撒丁岛(Sardegna ;Sardìgna, Sardìnnia)位於意大利半岛的西南方,是地中海的第二大岛,仅次于西西里。其地理位置在科西嘉島南面,西班牙、突尼斯、意大利之间的地中海西部。 撒丁岛附近海域曾盛产沙丁鱼,这可能是“沙丁”鱼一词的由来,是一个年代极为久远的古老岛屿。它的地势崎岖多变,环岛海岸线曲折复杂。 气候温和湿润,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但高山顶部的积雪可达半年之久。 撒丁岛可说是文化的大汇集,岛上现在还使用着薩丁尼亞語——一种由拉丁语衍生出来的语言。但是在岛的北部,却使用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加泰罗尼亚语。到了岛的南部地区,使用的又是“利西亚”方言。因此,即使是意大利本土人,也可能完全不懂其意思而无法沟通。 还保留着其独特的传统节日赛马节(Sartiglia)。 岛上盛行饲养猪、羊等家畜,在内陆地区,还可以看到往日那些牧羊人的生活状况。在海拔大约1000公尺的山上小屋里,可看到居民以牛奶制成乳酪,加上自制的蜂蜜,涂在麵包上食用。 著名休闲胜地,要数东北方的翡翠海岸。在长达80公里的碧绿色海岸线上,排着一处处现代高级休闲场所,吸引了欧洲很多上流社会人士来此度假。 虽然该岛北部的海岸地带是豪华的休闲胜地,但在其内陆地区和一些小渔村却保持着以往的生活方式,并且继续守护着自己特有的语言、食物和风俗习惯。 撒丁岛东北的奧爾比亞镇是与意大利半岛通航的主要海港。.

查看 意大利和撒丁岛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是國家(或地區)政府或内閣的领导人,在議会制政治体制下一般為总理(如德国)或称首相(如英国),在總統制政治体制下一般为總統(总统同时也是国家元首,例如美国),而在半总统制政治体制下政府首長由总统在议会多数政党中指定(如法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为总理,例如前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總理。此外,也有比較特殊的政治制度,例如中華民國:依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行政首長為行政院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由民選的總統逕行任免之。 政府首腦是行政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因此也可稱為行政首長。.

查看 意大利和政府首脑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查看 意大利和政治

政治化

政治化,是一個人類社會中的多元問題,任何參與者基於人權,能以社會熱門話題及社會問題等作切入點,向管治權力施壓,以取得政府關注及回應。例如政客、政黨等,會利用很多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等問題引出相關的政治議題在公開的政治場合討論,並向政府施壓或抗爭,作為爭取選民支持的有效政治本錢。 Category:政治 Category:戰略.

查看 意大利和政治化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

意大利半島

義大利半島(Penisola italiana),又名亚平宁半岛 (Apennines)(Penisola appenninica)是南欧洲三大半岛之一,位居三大半島的中間,在地中海之北。亞平寧半島北起波河流域,南至地中海中心,長達1000公里。 意大利半島西面為第勒尼安海,南面為爱奥尼亚海,東面為亚得里亚海;整個亚平宁山脉橫亙其中,意大利的大部分国土也在其中,也因此得名。除了義大利,半島上還有聖馬力諾及梵蒂冈兩個國家。此外,此半島長期以來有靴子(Lo Stivale)這個暱稱,這個名稱來自於它的形狀。卡拉布里亚被形容是足尖,薩蘭托被形容為足跟,加爾加諾(Gargano)則是馬刺。 Category:意大利半岛.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半島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意大利语:Rai - 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簡稱RAI,是意大利的公共广播机构,隸屬於經濟財政部之下。开设有许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是欧洲广播联盟的23个成员之一,是意大利最大的电视网。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一半的收入来源于许可费,一半来源于广告。该公司有着44.35%相对高的收视份额。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关系,馬爾他、斯洛文尼亚、圣马力诺和克罗地亚也能收到信号。目前主席由Anna Maria Tarantola擔任。.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

意大利人口

意大利无论在语言还是在宗教方面都很统一,但文化、经济和政治则呈现多样性。意大利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3人,居欧洲第五位。 从罗马文明至今,希腊人、日耳曼人和后来的凯尔特人、诺曼人都对意大利人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如今早已融入意大利民族性之中。 在意大利的外来移民已经接近至240万,占人口的4%强。根据有关统计,其中最多的移民来自阿尔巴尼亚(316,659),其次为摩洛哥(294,945)、罗马尼亚(248,849)、中国(111,712)和乌克兰(93,441),还有大量来自土耳其、马其顿、塞尔维亚和菲律宾的移民。.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人口

意大利人之歌

《意大利人之歌》(Il Canto degli Italiani)是意大利的國歌,意大利人常以作詞者之名稱其為馬梅利之歌 (Inno di Mameli),也可以称为意大利的弟兄 (Fratelli d'Italia)。 1847年由葛弗雷多·馬梅利作詞,不久由米歇爾·納瓦羅譜曲。1946年6月2日意大利共和国成立后,被定為意大利共和國代國歌。2012年11月23日正式成為國歌。.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人之歌

意大利國家足球隊

意大利國家足球隊(Nazionale di calcio dell'Italia)是最成功的國家足球隊之一,曾贏得四屆世界盃冠軍,只比巴西少一次。其傳統球衣是藍衫白褲藍襪,因此其綽號是「Azzurri」(藍色,義大利語),中文綽號“蓝衣军团”、“藍戰士”。此種藍色通常會令人連結到在1861統一義大利的王朝,也是現今民主義大利的基礎。意大利國家足球隊是世界足壇中最為成功的以防守反擊擅長戰術的球隊,在現代足球歷史中其後防線有多次被譽為有“鋼筋混凝土”般的堅固。而且意大利國家足球隊亦從不缺乏進攻線上的天才球員,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傳統頂級強隊。 意大利國家足球隊迄今獲得了四次世界盃冠軍(1934年、1938年、1982年及2006年),一次奧運足球賽冠軍(1936)及兩次中歐世界杯冠軍(已停辦),和一次歐洲國家盃冠軍(1968年)。 現時該國代表隊成員大多數效力意大利甲組聯賽。.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國家足球隊

意大利军事

意大利軍隊(Le Forze Armate italiane 缩写:F.F.AA)是意大利的武裝部隊,由意大利总统领导的最高国防委员会所管辖。各類軍種包括:.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军事

意大利王國 (1861–1946)

#重定向 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王國 (1861–1946)

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王國可以指.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統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亦有譯为“复兴运动”)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意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都靈正式宣布義大利王國成立。 意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國。.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統一

意大利行政區劃

意大利政区根据1948年宪法规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地区自治权,这条宪法条文是:为承认、保护并促进地方自治,保证在国家水平的服务尽可能分散管理,以适应自治和分权法律和法规的建立。 然而,由于文化原因和少数民族的存在设立了五个特别自治区,包括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萨丁、西西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和瓦莱达奥斯塔。每个政区都有区议会(Consiglio Regionale)和由区主席(President Della Giunta)所领导的区政府(Giunta Regionale)。区政府对区议会负责,如果它不能获得区议会的信任会被要求解散。区政府与国家政府的结构相似。 1970年根据各种法律建立了其它的15个政区,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州政府机构的权力下放,并且最近行政机关已经把更大的权力移交到政区。许多北方的政区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力和自治。由议员所领导的政区能够协调中央政府机构的事务和活动。 省和市政府遵循相同的原则:议会和政府由省督或市长来领导。.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行政區劃

意大利語

#重定向 意大利语.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語

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Italiano)隸屬於印欧语系的羅曼語族。现有约7千万人日常用意大利语,大多是意大利居民。另有28个国家使用意大利语,其中4个立它为官方语言。正规意大利语源自於托斯卡納語中的佛羅倫斯方言,发音在于意大利中北部方言之间。正规版近来稍微加进了一些经济中心米兰的口音。在作曲領域中,亦使用為數不少的意大利文字詞。 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一样,有长辅音。其他的拉丁语族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已无长辅音。.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语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Lega Serie A,簡稱「意甲」)是意大利最高等級的職業足球联赛,由意大利足球協會(Federazione Italiana Giuoco Calcio,FIGC)所管理,意甲职业联盟(Lega Nazionale Professionisti Serie A,Lega Serie A)运营。意甲參賽球隊於 2004–05 球季開始由 18 隊增加至 20 隊,以雙循環方式比賽,聯賽榜最後 3 名將會降級到乙级联赛(Serie B)。其位置由乙組頭兩名取代,餘下的席位則由乙組第 3 名至第 6 名進行附加賽爭奪。 意大利足球联赛最初始于1898年,當時分为各個地區聯賽,各個地區冠軍以淘汰制附加賽形式決定總冠軍,首屆冠軍由熱那亞奪得。1915–16赛季组织了全国性的杯赛,冠军由AC米兰获得。1916–1919年,意大利足球联赛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暂停。1929年–30赛季,意大利组织了首届全國性的職業联赛,即现今的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共有18支隊伍參加賽事,最後國際米蘭奪得首屆職業足球联赛冠軍。1944年出现了特殊的北方联赛(Campionato Alta Italia)。1945–46赛季甲级联赛与乙级联赛(Serie B)合并,并分割为北区和南区,两大区组织了单独的决赛。 祖雲達斯是歷史上奪得最多聯賽冠軍的球隊,一共奪得過 32 次,其次為米蘭雙雄--AC米蘭(18 次),国际米兰(18 次),及熱那亞(9 次)。每奪得十個聯賽冠軍可以在隊徽繡上一顆金星,因此祖雲達斯擁有 3 顆金星,而國際米蘭及AC米蘭各有 1 顆。 意甲曾经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职业足球联赛之一,其特點為注重防守,並且球星雲集,在1990年世界杯足球賽过后,更是被誉为「小世界盃」。但在1990年代后期西甲、英超相继崛起后,意甲的影响力日益下降。21世纪以来,受到各家球會財政負債困擾,加上2006年意甲醜聞曝光,使意甲形象更受到負面影響,在歐洲足協的歐洲賽積分聯賽排行榜上,逐漸落後於西甲、英超,2011年甚至被德甲超越。目前意甲平均水平已明显落后于西甲,英超。意甲球队窮困異常,除了班霸尤文圖斯以外沒有其他意甲球隊能花高價追求球星。.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意大利金皮庸

意大利金皮庸(Campione d'Italia)是一個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城鎮,行政上屬伦巴第科莫省的一部份。然而,金皮庸與義大利本土並沒有直接接壤,其全境皆為瑞士提契諾州所包圍,是意大利的外飛地與瑞士的內飛地,金皮庸與義大利本土僅相距1公里。.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金皮庸

意大利殖民地

#重定向 意大利殖民帝国.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殖民地

意大利总统列表

意大利共和国总统(Presidente della Repubblica Italiana)是意大利禮儀性的國家元首和國家象徵,任期七年。擔任意大利总统的資格是至少50歲的意大利公民。.

查看 意大利和意大利总统列表

意属东非

意属东非(意大利语:Africa Orientale Italiana)是法西斯義大利在东非的一个殖民地。于1936年到1941年期间存在。由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兰和厄立特里亚三个区域组成。1936年,總理墨索里尼下令侵略阿比西尼亚。意属东非宣告建立。下设6个州。1940年8月,意大利又侵占了英属索马里兰。但进入1941年,意大利战局趋于被动。1941年,阿比西尼亚恢复独立,意属东非解体。 Category:前意大利殖民地 Category:衣索比亞歷史 Category:东非.

查看 意大利和意属东非

意式麵食

意式麵食(Pasta),泛指所有源自意大利的麵食。在意大利,一般會用「Pasta」來稱呼各種由麵粉及水、有時或會加入雞蛋.狹義的意式麵體是由杜林麵粉所製,廣義則可包括由其他穀物為原料所製成的麵體 意式麵食的特點是有很多種不同的式樣,如長條形的意大利长面(Spaghetti)、半月形管狀的通心粉(Macaroni)、扭曲狀的螺旋粉(Fusilli)等,種類繁多。除了義大利與歐洲外,意式麵食在世界各地也擁有高度的普及性。.

查看 意大利和意式麵食

愛迪生

#重定向 爱迪生.

查看 意大利和愛迪生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數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門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定理。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交互,致使數學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範疇中的一部分。 今日,數學使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实质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研究以純數學開始,但其过程中也發現許多應用之处。.

查看 意大利和数学

数学家

数学家是指一群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的人士,將其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邏輯、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基础数学)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數學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查看 意大利和数学家

数据

資料(data),是指未經過處理的原始記錄。一般而言,資料缺乏組織及分類,無法明確的表達事物代表的意義,它可能是一堆的雜誌、一大疊的報紙、數種的開會記錄或是整本病人的病歷紀錄。資料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可定义为意义的实体,涉及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关于事件之一组离散且客观的事实描述,是构成訊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

查看 意大利和数据

教堂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稱為「天主堂」;伊斯蘭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猶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猶太會堂。.

查看 意大利和教堂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查看 意大利和教宗

教皇国

教宗国(Civitas Ecclesiae;Stato Pontificio、Stato della Chiesa;又譯為教皇國、教皇領)是南欧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為教宗统治的世俗领地,建立於8世紀,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以罗马為中心。1861年,教宗国的绝大部分领土被并入領導意大利統一進程的撒丁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王国;至1870年,羅馬城也被并入意大利王国,教宗国领土退缩至僅剩梵蒂冈城,等同名存實亡。教宗庇护十一世时期,時任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1929年与教廷國務卿签订《拉特兰条约》,教宗国正式灭亡,由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国取而代之。.

查看 意大利和教皇国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查看 意大利和教育

扎達爾

扎达尔(克罗地亚语:Zadar)是克罗地亚的第五大城市,是扎达尔县和北达尔马提亚地区的行政中心。位于亚得里亚海沿岸,2006年人口72,718。.

查看 意大利和扎達爾

托尔夸托·塔索

托尔夸托·塔索(Torquato Tasso,),意大利16世纪诗人。他的作品有《里纳尔多》(1563年)、《阿敏塔》(1573年)、《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81年)等。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查看 意大利和托尔夸托·塔索

托勒密

#重定向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查看 意大利和托勒密

托斯卡尼

#重定向 托斯卡纳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托斯卡尼

托斯卡納

#重定向 托斯卡纳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托斯卡納

托斯卡納語

托斯卡納語(lingua toscana,Dialetto toscano),又稱為托斯卡納方言,流行在義大利托斯卡納地區,是意大利-達爾馬提亞語(Italo-Dalmatian languages)的分支。由拉丁語演變至現在的形式,標準義大利語就是源自於托斯卡納語中的佛羅倫斯方言。在義大利王國時期,它成為義大利各地區的官方語言,逐步形成現在的標準義大利語。 Category:意大利语.

查看 意大利和托斯卡納語

托斯卡纳大区

托斯卡纳(Toscana, ),也譯為--、塔斯卡尼,是意大利一个大区,拉齐奥位于其南,翁布里亚位于其东,艾米利亚-罗马涅和利古里亚在其北,西濒第勒尼安海。它经常被评价为意大利的最美丽的部分。其首府为佛罗伦萨。 托斯卡纳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艺术遗产而著称。已有6处被列为世界遗产:佛罗伦萨历史中心(1982年)、比萨主教座堂广场(1987年)、圣吉米尼亚诺历史中心(1990年)、锡耶纳历史中心(1995年)、皮恩扎历史中心(1996年)和瓦尔道尔契亚(2004年)。 托斯卡纳实质上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发源地,它的艺术遗产包括建筑学、绘画及雕塑、被许多的博物馆收藏,而最知名的博物馆是位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而很多小城市亦有这些博物馆。托斯卡纳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及但丁(意大利语之父)的出生地。托斯卡纳也以酿酒著名(例如吉安地酒),境内并有120受保护地区(自然保护区)。 托斯卡纳最著名的旅游热点包括佛罗伦萨、锡耶纳、比萨、卢卡、利禾奴、馬薩、科雷特-色內西地区(Crete Senesi)、卢尼芝安和加法那拿地区及厄尔巴岛。.

查看 意大利和托斯卡纳大区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查看 意大利和拿破崙戰爭

拿破仑三世

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éon Bonaparte),出生时名为夏尔-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及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亦是其妻約瑟芬皇后的外孫,拿破崙一世繼孫,(拿破崙三世之母為約瑟芬和前夫所生)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他是法国第一个普選產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个君主。 拿破仑三世知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外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他企图消除欧洲协调对法国的制约,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主义政策,支持民族主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君主。在近东方面,他联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重建了法国在累范特地区的影响力,为法国取得了马龙尼基督徒保护者的称号。同时间,拿破仑三世在罗马部署部队,防范意大利吞并教皇国。后来他又击败了进犯教皇国的意大利志愿军上述举动为他赢得了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远东方面,拿破仑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了法国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之中,维护了法国在华利益。不过,由拿破仑三世所发动的对朝战役,和他所派出的佐幕军事代表团一样,都遭到了失败。他在墨西哥进行的军事干涉,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之下,被迫结束。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他下令对巴黎进行大幅度改造,为现代城市塑造了轮廓。 色当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英国。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查看 意大利和拿破仑三世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um)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也為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名,相傳是從墨伽拉來的殖民於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據說出自他們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該城發展成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中心,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為伊斯坦堡。.

查看 意大利和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意大利和拜占庭帝国

拜倫

#重定向 拜伦勋爵.

查看 意大利和拜倫

拉奎拉

拉奎拉(意大利语:L'Aquila,意为“鹰”)是一座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布鲁佐大区和拉奎拉省首府,人口72,913人,但是加上每天在境内就读、就业和旅游者,人数达到10万。拉奎拉坐落在一个山谷中间,周围被亞平寧山脈环抱,东北方是大萨索(Gran Sasso)。该市位于中世纪的城墙内,拥有迷宫般的狭窄街道,两旁是巴洛克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和教堂,面向优雅的广场。主要河流有阿泰爾諾—佩斯卡拉河、桑戈羅河和特倫托河。 该市拥有拉奎拉大學,是一个活跃的大学城。并拥有许多文化机构:一个汇编剧场,一个交响乐团,一个美术学院,一个国家温室,一个电影学会。.

查看 意大利和拉奎拉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查看 意大利和拉丁语

拉登語

拉登語,又譯拉迪恩语(Ladin;Ladino;Ladinisch)是義大利多洛米蒂山脈常用的語言。 它在義大利得到官方認可,在特伦蒂诺-上阿迪杰(Trentino-Alto Adige)更有一些法定權利。.

查看 意大利和拉登語

拉齊奧

#重定向 拉齐奥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拉齊奧

拉齐奥大区

拉齐奥(Lazio,Latium)是意大利的一个大区,其政府所在地为罗马。又譯為拉提雍或拉丁姆。.

查看 意大利和拉齐奥大区

拉斐尔

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本名拉斐爾·桑蒂(Raffaello Santi),常简称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画家、建築師。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杰」。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 他的著名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畫即使是《聖喬治大戰惡龍》的场面看起來也是平靜安詳的。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场面。同时也創作出許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奥十世像」。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样。拉斐爾於1520年高燒猝逝於羅馬,終年37歲,葬於萬神廟。.

查看 意大利和拉斐尔

拉斐爾房間

#重定向 拉斐尔房间.

查看 意大利和拉斐爾房間

曼托瓦

曼托瓦(Màntova),是意大利伦巴第大区曼托瓦省省会。.

查看 意大利和曼托瓦

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簡稱TFR),有时也简称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但許多國家的財稅、社會及福利制度是建立在生育率更高(人口成長)才能維持的基礎上。 目前世界的总和生育率约为2.5,但人口問題不能只看總體,現在多數先進國家面臨生育率不足2的嚴峻情勢,例如美國約1.6,日本1.5,德國1.4都低於目標值。2010年人口普查没有提供中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数据, 有人算出仅为1.18。但国外一般采取更合理的数字1.55,且二胎化開放後,儘管不能增加生育率但也阻止了持續下滑的趨勢。台灣、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华人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也都低于1.2,为世界最低水平。.

查看 意大利和总和生育率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查看 意大利和普奥战争

普利亚大区

普利亚(Puglia;Apulia),也译作阿普利亚,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大区,东邻亚得里亚海,东南面临爱奥尼亚海,南面则邻近奥特朗托海峡及塔兰托湾。该区南部知名的萨伦托半岛,组成了意大利「皮靴」的一部分。大区面积19,366km²,人口4,023,957人(1991年)。 该区还与其它意大利大区连接,北邻莫利塞大区,西临坎帕尼亚大区,及西南面的巴斯利卡塔大区。大区隔着亚得里亚海及爱奥尼亚海与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相邻。大区扩展至北面远处的莫特—格加奴地区,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最后一次围城所发生的地方。.

查看 意大利和普利亚大区

普利亞

#重定向 普利亚大区.

查看 意大利和普利亞

普選

#重定向 普遍選舉.

查看 意大利和普選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查看 意大利和普魯士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查看 意大利和普法戰爭

普拉達

普拉達(Prada,),意大利著名时尚奢侈品牌之一。其专卖店遍及全球。.

查看 意大利和普拉達

普拉托

普拉托(意大利语:Prato)位于意大利中部,是托斯卡纳大区普拉托省的首府。人口18万多,为托斯卡纳大区第二大城市,意大利中部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罗马和佛罗伦萨。 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接受了大量的移民,最初来自意大利南部,后来来自国外,其中最突出的是1980年代末开始抵达的华人移民。.

查看 意大利和普拉托

.it

.it為意大利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查看 意大利和.it

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英语: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英语: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裝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但是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查看 意大利和1848年革命

1915年倫敦條約

1915年倫敦條約是意大利與三國協約的秘密協定,於1915年4月26日由意大利王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簽署。 根據協定,意大利要退出三國同盟,加入三國協約。1914年9月4日至5日,在倫敦簽署的秘密協議,已經包括此條款。而且,意大利必須在一個月內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其實,意大利的確在該年的5月23日向奧匈帝國宣戰。意大利將會在戰後獲得領土作為報酬(詳見尚未收復的義大利)。.

查看 意大利和1915年倫敦條約

1917年俄国革命

1917年俄国革命(Смена вла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1917—1918 годах)是指1917年在俄羅斯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進退失據,在俄國政局不穩、民心越發不安之下,在3月(儒略历2月)的'''二月革命'''中,革命者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俄國臨時政府;而其後在同年11月(儒略历10月)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則推翻了新建的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俄國,並在1918年3月與交戰中的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十月革命後,擁護舊有帝政或臨時政府的白軍與蘇維埃工農紅軍對抗,非紅、非白的其他政治派系也乘機起兵,俄國內戰爆發;而沙皇專政的潰滅,亦促成舊帝國疆域內各民族的獨立運動。.

查看 意大利和1917年俄国革命

1934年世界盃足球賽

#重定向 193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查看 意大利和1934年世界盃足球賽

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

#重定向 193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查看 意大利和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

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

#重定向 1982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查看 意大利和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

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

#重定向 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查看 意大利和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

2016年意大利宪法公投

2016年意大利宪法公投是于2016年12月4日举行的意大利全民公投,以此决定是否修改意大利宪法,以改革意大利议会的权力与构成,并重新分配中央与地方权力。 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与其所在的民主党于2014年4月8日在参议院首次提出了该提案。此后经参议院与众议院多次修改,2015年10月13日与2016年1月11日分别由参、众两院首次通过。2016年1月20日与4月12日两院又分别第二次批准了该法案。 根据意大利宪法第138条,由于法案在第二次投票中并没有在两院都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票,最终将由公投决定该法案的前途。只有在公投中获得多数票支持,这一宪法修正案才能得以实施。这是意大利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宪法公投,之前两次分别于2001年与2006年举行。 如果得以通过,这会成为意大利废除君主制以来最为重要的宪法改革,不仅会影响议会的组成,根据法案支持者的说法,这还会极大改善意大利政治不稳定的现状。然而反对党则对这一法案十分不满,认为这会让政府拥有过多权力。 2016年12月5日,在票站調查結果顯示公投不獲通過後,意大利總理马泰奥·伦齐宣佈辭職。.

查看 意大利和2016年意大利宪法公投

20國集團

#重定向 二十國集團.

查看 意大利和20國集團

另见

186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1861年歐洲建立

OECD成員經濟體

二十國集團成員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欧盟成员国

義大利語國家地區

亦称为 Italia,Italy,伊太利亜,意大利共和國,意國。

君主制坎帕尼亚大区坎帕尼亞坎波巴索報紙塞吉歐·李昂尼塔兰托墨西拿多那太羅多洛米蒂山脉大學大路 (義大利電影)大洋洲天主天主教天主教堂天主教會天然气天津市天文学家太阳系失業奏鸣曲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奥地利奥克语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奥斯塔奥斯曼帝国奧古斯塔偉士蘭A129野馬直升機奧古斯都奧地利帝國好利獲得奇異果委內瑞拉威尼斯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玻璃威尼斯語威尼托威尼托大区室内设计宪法宮殿家具宗教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安德烈·波伽利安科纳寡头政治實驗音樂寺庙导演小学小提琴尼古拉·哥白尼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尼科利工业设计工商管理碩士工業工業化已開發國家巴尔干半岛巴哈伊信仰巴勒莫巴西巴西利卡塔巴西利卡塔大区巴黎巴里巴洛克艺术丝绸中央情报局中学中东中世纪中國中部非洲中欧主顯節主權东帝汶东京希羅多德东非希臘化文明希臘正教會希腊希腊语东欧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經濟論壇世界盃足球賽世界遗产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世界概况帕加尼帕多瓦帕多瓦大學三國協約乐器乾酪乌拉圭乔瓦尼·法尔科内乔治·纳波利塔诺义务教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亚历山达罗·孟佐尼亚得里亚海亚里士多德亚洲庞贝亞歷山德羅·伏打亞曼尼交響曲人口密度人类发展指数人道主义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人文主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旬節運動廣場廣播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伊特拉斯坎文明伊斯特拉半島伊斯蘭教國家伊拉克伊拉克战争伦巴底人伦巴第大区伦敦伯灵顿拱廊街强奸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弗留利语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弗拉·安杰利科佩鲁贾作家作曲家体育但丁·阿利吉耶里佛列羅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共和国佛教復活節循道宗微型国家德奧合併德国德语得特宮律師保守主义信義宗心理学志願役土耳其土耳其人圣十字圣殿 (佛罗伦萨)圣彼得堡圣马力诺圣诞节地中海地中海式气候地区地皮医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非北方聯盟 (義大利)北意大利園林國家憲兵國際聯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足總世界排名國際板球理事會國教初级中学利古里亚大区利古里亞利古里亞海利奧十世利比亚利比亞列奥纳多·达·芬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喬托·迪·邦多納單車失竊記喜劇咖啡哥特人哥特式建筑哥特式艺术哲学哲學家儒略二世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運動冰球冰箱冲积平原农业凱迪击剑啟蒙時代商业全球化全球和平指數全球競爭力報告兩院制兩棲突擊艦八大工業國組織公噸公立學校公羊主戰坦克公路公里公民投票共产主义共和制共有核武器元旦光榮會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克勉七世克罗地亚语克莫拉前衛搖滾剧作家勃朗峰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足球联合会倫巴底倫巴底王國倫巴底語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皮埃蒙特皮埃蒙特大区皮埃蒙特語犹太人的里雅斯特的里雅斯特省石油矶崎新玉米火山灵魂珠寶珀西·比希·雪莱理工學院研究開發社会科学社会阶级神召会神圣罗马帝国神经科学神经系统神曲票站調查福音派租界移动电话移民科学科学革命科學論文科索沃科爾蒂納丹佩佐科莫湖科西嘉语空间科学穆阿迈尔·卡扎菲穆斯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勒尼安海篮球米南德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米兰公国米蘭米蘭大學米蘭理工大學精神病学納粹德國索马里維多里奧·狄西嘉維也納維蘇威火山維斯孔蒂家族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约翰·济慈约瑟夫·拉格朗日纽约纽约时报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经济学人经济自由度指数维管植物维罗纳维特鲁威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绘画细胞罗姆人罗得岛罗纳德·里根罗莎峰罗马罗马共和国罗曼式建筑罗曼语族羊毛美國美元美国传统基金会美国总统美第奇家族美麗人生 (意大利電影)義大利-達爾馬提亞語支義大利人義大利共和國日義大利王國 (拿破崙時代)義大利經濟義大利與盟國停戰義大利藝術義大利文藝復興義大利攻防戰 (二戰)義屬索馬利蘭羅鎮 (義大利)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羅馬帝國羅馬競技場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羅馬教廷羅貝托·貝尼尼翁布里亚大区翁布里亚语翁貝托·薄邱尼翁貝托二世猶太人大屠殺烏得勒支和約烏菲茲美術館热那亚热那亚共和国烹饪爱奥尼亚海爵士乐瘟疫瑞士瑞典瑪莎拉蒂瓦勒度派瓦特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瓦雷澤生物生物多樣性电影电视电话电池焦爾達諾·布魯諾焦阿基诺·罗西尼番茄物理学物理学家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特伦托特倫托自治省独裁盧加諾湖盧米埃兄弟發電廠白領E.ON芬梅卡尼卡銀行European UnionEurostat音乐莫利塞大区莫桑比克遊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聖座聖伯多祿大殿聖公宗聖雷莫音樂節聖母無染原罪瞻禮聖母百花聖殿聖日耳曼條約联合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達爾馬提亞菲亚特菜薊萨伏依王朝萨瓦多尔·夸西莫多鐵路顯微解剖學预期寿命飛雅特汽車集團西塞罗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西班牙西班牙帝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内战西羅馬帝國西萨尔·贝卡里亚西非西西里岛西西里语西歐聯盟西方世界西方文化饑荒馬焦雷湖馬賽解放日角鬥士設計马尔切洛·马尔皮吉马尔凯大区马尔西利奥·费奇诺马西莫·达莱马马铃薯马里奥·蒙蒂马歇尔计划马泰奥·伦齐驱逐舰詹巴蒂斯塔·维柯諸聖節諾曼人高尔基体高等教育高級中學高架渠鬥獸場謀殺議會制计算机科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诗人豹1型坦克鲍勃·迪伦貝瑞塔賽車資產階級贝尼托·墨索里尼贡多拉费德里柯·费里尼费拉拉贾科莫·莱奥帕尔迪贾科莫·普契尼足球超现实主义路伊吉·皮兰德娄路易吉·诺诺黎巴嫩黃金儲備黃昏三鑣客黑死病黑手党龍捲風戰鬥轟炸機辣椒达里奥·福辅音运输运河霍亨斯陶芬王朝范思哲都灵都灵王宫都灵理工大学郵遞員舊聖伯多祿大殿航空母舰阿富汗阿尔卑斯山阿尔坎杰罗·科雷利阿尔多·莫罗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语阿布鲁佐大区阿维亚诺空军基地阿道夫·希特勒阿諾河阿迪杰河阿里奥斯托阿根廷阿戈斯蒂诺·基吉蘿拉·普西妮阿拉伯人阿普利亚 (摩托车公司)蘇聯薩丁尼亞王國薩丁尼亞語薩哈·哈帝薩瓦托·菲拉格慕闪电战葡萄葡萄酒钢琴钢琴家那不勒斯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语锡耶纳蔬菜自由自然主义自行車里米尼金巴利金融時報良十三世色调艺术艺术家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艾米利亞-羅馬涅艾米利亞-羅馬涅語艾羅斯·拉瑪佐第英国英国广播公司英国经济雷焦卡拉布里亚電子音樂雜技集中营透明国际耶和華見證人F-16戰隼戰鬥機F-35閃電II戰鬥機FendiG.222運輸機GucciM113裝甲運兵車MediasetMV AgustaPrada护卫舰抽象藝術柏拉图查士丁尼一世柯本气候分类法枪械排球捷克提香東哥德人板球杜卡迪杜嘉班纳核反应堆核武器格拉齊亞·黛萊達桑德罗·波提切利梵蒂冈森林植物樞紐機場樞機橄欖球欧几里得欧元欧洲欧洲委员会欧洲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欧洲议会欧洲民族大迁徙歐亞大陸歐洲大陸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洲冠軍聯賽歐洲四大經濟體歐洲病夫歐洲歌唱大賽正教會死刑歌剧歌手殖民主义殉教比萨饼比萨斜塔比薩共和國比雅久毛利齊奧·波里尼水力發電水球水路民主民主黨 (義大利)民俗音樂民族語汽车波吉亞寓所波坦察波士頓環球報波兰波焦·布拉喬利尼波河波河河谷波斯尼亚法官法律法國戰役法兰克-普罗旺斯语法国法国大革命法爾內西納別墅法西斯主义法语法拉利汽車洗衣機洛可可混凝土清廉指數湖泊潛艇澳大利亚濃縮咖啡未来主义朱塞佩·加里波底朱塞佩·威尔第朱塞佩·康特望远镜戏剧战斗机昆虫流行音乐浪漫主义海湾战争浸信會斐波那契斯卡拉大劇院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新大陸新聞節目新教方言文化文艺复兴无宗教无国界记者无线电日耳曼人日耳曼语族日本旧宫 (佛罗伦萨)旧石器时代旅游摩爾門教摩西摩洛哥撒丁岛政府首脑政治政治化意大利意大利半島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意大利人口意大利人之歌意大利國家足球隊意大利军事意大利王國 (1861–1946)意大利王国意大利統一意大利行政區劃意大利語意大利语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意大利金皮庸意大利殖民地意大利总统列表意属东非意式麵食愛迪生数学数学家数据教堂教宗教皇国教育扎達爾托尔夸托·塔索托勒密托斯卡尼托斯卡納托斯卡納語托斯卡纳大区拿破崙戰爭拿破仑三世拜占庭拜占庭帝国拜倫拉奎拉拉丁语拉登語拉齊奧拉齐奥大区拉斐尔拉斐爾房間曼托瓦总和生育率普奥战争普利亚大区普利亞普選普魯士普法戰爭普拉達普拉托.it1848年革命1915年倫敦條約1917年俄国革命1934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16年意大利宪法公投20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