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和珊瑚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和珊瑚之间的区别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 vs. 珊瑚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Sea Life Sydney Aquarium;原稱:悉尼水族館 Sydney Aquarium)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悉尼的公共水族館,位於派蒙大橋(Pyrmont Bridge)以北,達令港以東的悉尼商業中心區。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在1988年澳洲建國二百週年紀念時開幕,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之一。該館是悉尼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有逾55%的海外遊客。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擁有各式各樣的澳洲水生生物,展出逾650個物種,合共逾6,000條來自澳洲水生境的魚類和各種水生生物。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的展覽館是由一系列置於水中的透明丙烯酸玻璃隧道(鯊魚會隔著玻璃在參觀者頭頂游動)與一個再造的大堡礁珊瑚環境組成。館方計劃於2008年增建一個鱷魚展覽館。 2006年,悉尼景點集團(Sydney Attractions Group)旗下的另一個旅遊景點──悉尼野生動物園(Sydney Wildlife World)就在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的不遠處開幕。. 之名来自古波斯语sanga(石),是對珊瑚虫群体及其骨骼的通稱。珊瑚虫为刺絲胞动物門珊瑚綱,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不少人因而以為是植物。雖然一般上人們不會把單體、體形比許多珊瑚蟲相對巨大的海葵稱為珊瑚,但事實上海葵也屬於珊瑚綱,在科學分類上與珊瑚是同類。雖然珊瑚無法移動,但由於牠們能夠伸出觸手來捕食。亞里士多德最初稱這種生物為「zoophyta」,意思是介乎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十世紀時,波斯學者比魯尼曾提議將牠們歸類為動物,但一直到十八世紀牠們才被正式併入動物界。之所以會有珊瑚枝,是因為珊瑚蟲底部所生長的骨骼,也可以叫珊瑚石或简称珊瑚。因為多孔性和枝狀生長,還能給許多微生物和魚類居住,又被稱為活石,主要产在热带海中。 由於對水溫、水質極端敏感,隨著全球暖化的發生,自20世紀末起已造成多數的珊瑚迅速死亡,因而今天許多礁岩岸其實是曾存在珊瑚群的,但都已經消失了。珊瑚在长达25亿年的演变过程中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不论是狂风暴雨、火山爆发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没能让珊瑚灭绝,然而珊瑚能抵禦地球以萬年為單位的生態變化,卻不能應付人類近百年帶來的快速環境變動。200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珊瑚礁有11%遭灭顶之灾,16%已不能发挥生态功能,60%正面临严重威胁。.

之间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和珊瑚相似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和珊瑚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大堡礁

大堡礁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太平洋的澳洲東北海岸,它纵贯于澳洲东北昆士蘭州外的珊瑚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約南緯10°至南緯24°),绵延伸展共有2600公里左右,最宽处161公里。約有2900个獨立礁石以及900個大小島嶼,分佈在約3444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自然景观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里,北端较靠近,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連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 大堡礁是由數十億隻微小的珊瑚蟲所建構成的,是生物所建造的最大物體,就算從外太空也能看到。因其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也曾被CNN選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觀。 大堡礁大部份區域都在大堡礁海洋公園的保護之下,這減少了人類對此區的影響,像是漁業、觀光業等。但依舊有其他的環境因素影響大堡礁,如因逕流或氣候變化造成的珊瑚白化及棘冠海星週期性增加。 對澳大利亞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峽島民來說,從約一萬五千年前以來,他們就與大堡礁共同生活至今,無論是文化或精神都深受其影響。 大堡礁也是個相當熱門的觀光景點,特別是在降靈群島(Whitsunday Islands)及凯恩斯地區。觀光業是這裡重要的經濟活動,每年約有十億美元的產值。.

大堡礁和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 · 大堡礁和珊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和珊瑚之间的比较

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有44个关系,而珊瑚有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01% = 1 / (44 + 55)。

参考

本文介绍悉尼海洋生物水族館和珊瑚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