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恩維爾·霍查和恩维尔先锋队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恩維爾·霍查和恩维尔先锋队之间的区别

恩維爾·霍查 vs. 恩维尔先锋队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阿爾巴尼亞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獨裁者,曾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和部长会议主席,掌權长達40年之久。 霍查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阿尔巴尼亚抵抗者先后打败了法西斯意大利占领军和纳粹德国占领军,后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阿尔巴尼亚这一落后贫穷的巴尔干小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霍查以在国内残酷清洗政治异己(打倒多个“反党集团”,清洗大批党政军干部)、在国际上和盟友(南斯拉夫、苏联、中国)决裂并攻击各国各党领导人著称。 霍查的一系列政治观点和主张被称为霍查主义,该理论继承斯大林主义的衣钵,猛烈抨击“帝国主义”以及各种“修正主义”(尤其是被其称之为“披着反修外衣的新修正主义”的毛主义),其影响持续至今。在国际共运中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组织和个人被称为“霍查派”,他们成立了国际组织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 霍查于执政后期,主持制定了阿尔巴尼亚1976年宪法,宣布消灭国内一切宗教、税收和内外债,还宣称阿尔巴尼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和“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恩维尔先锋队(Pionierët e Enverit)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少年先锋队组织。前身为1942年2月10日成立的共产主义儿童联盟(Djem të Bashkuar të Ideve Komuniste),二战后更名为先锋队组织(Organizata e Pionierëve),1985年恩维尔·霍查去世后更名为恩维尔先锋队(Pionierët e Enverit)。恩维尔先锋队最终于1991年阿爾巴尼亞民主化運動中正式解散。 先锋队由劳动党的青年团——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管理。 共产时期的阿尔巴尼亚的小学儿童通常在8岁和9岁时公开宣誓加入恩维尔先锋队,学校生活受先锋队政治意识影响较大。.

之间恩維爾·霍查和恩维尔先锋队相似

恩維爾·霍查和恩维尔先锋队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地拉那共产主义霍查主义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地拉那

本條目記叙的是。其他同名的行政區尚有地拉那州及地拉那區。 地拉那(Tiranë),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整個地拉那位於阿爾巴尼亞中部達埃蒂山和埃爾曾河西側的內陸盆地,阿爾巴尼亞著名的拉納河流經地拉那市中心地帶。而地拉那是阿爾巴尼亞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人口有862,361人(2017年)。 早在公元前1至3萬年地拉那就已經有人居住,並且在古羅馬、古希臘、奧圖曼統治時期融合了不少古希臘及土耳其文化。地拉那在1614年始建城镇。在1920年被阿爾巴尼亞親王國定为阿國首都,並一直維持首都地位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意、德的法西斯軸心國所占领,並把阿爾巴尼亞建立為傀儡國家。到了1944年被南斯拉夫軍隊和阿爾巴尼亞勞動黨領導人恩維爾·霍查解放。而在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運動中地拉那是阿爾巴尼亞民主化運動的主要示威地點之一。 地拉那是巴爾幹半島國家中第7名最多人口居住的城市,達到86萬人之多。雖然阿爾巴尼亞人口在199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在300萬人左右水平,然而地拉那市區人口卻不斷增加,近郊地區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包括愈來愈多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阿爾巴尼亞人搬往這裏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學府、交通配套完善等。另外地拉那更是阿爾巴尼亞國內面積最大城市以及全球最龐大阿爾巴尼亞語使用者的城市,當中居住的阿爾巴尼亞人佔超過6成,另外還包括少數民族的希臘人、馬其頓人,以及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外來移民。此外地拉那也是歐洲十大最多日照的城市之一,全年日照時間達到2554小時。.

地拉那和恩維爾·霍查 · 地拉那和恩维尔先锋队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共产主义和恩維爾·霍查 · 共产主义和恩维尔先锋队 · 查看更多 »

霍查主义

霍查主义(Hoxhaizmi;Hoxhaism),又称恩维尔主义(Enverizmi),是以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的名字命名的政治理论体系。 1970年代,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霍查强烈反对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认为该理论是“阶级斗争熄灭论”。霍查还认为毛泽东同美国改善关系的做法是投靠美国,反对苏联,联合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是机会主义行为。霍查还不点名批评毛泽东在安哥拉内战中向美国、南非支持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提供军事援助以及“勾结”铁托、蒙博托、皮诺切特、佛朗哥等人的做法,认为“自称‘世界人民的红太阳’的人,却极其无耻地背叛了世界人民,这充分暴露出了其企图做所谓‘第三世界’霸主的赤裸裸的修正主义反动本质”。 毛泽东死后,中阿两党矛盾逐渐公开化,国际反修正主义运动分裂。1978年,霍查公开发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与革命》,猛烈批判各种“修正主义”,尤其是毛主义,标志着霍查主义的形成。 霍查认为“毛泽东的思想绝不是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当时的苏联、中国、南斯拉夫是三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霍查还标榜1978年后的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霍查主义者自认为他们坚决保卫了斯大林的事业,真正继承了斯大林主义,猛烈抨击其它共产主义思潮(托洛茨基主义、铁托主义、赫鲁晓夫主义、毛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卡斯特罗主义、格瓦拉主义)为“修正主义”。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曾经成功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毛派政党转向霍查派,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如巴西共产党、哥伦比亚共产党(马列)、厄瓜多尔马列主义共产党)。 在1991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权瓦解后,原来亲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派政党围绕着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继续活动,出版刊物《团结和斗争》。.

恩維爾·霍查和霍查主义 · 恩维尔先锋队和霍查主义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阿尔巴尼亚语:Partia e Punës e Shqipërisë),简称阿劳(PPSH),成立于1941年11月8日,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 该党成立时取名为阿尔巴尼亚共产党,1948年更名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1991年初,东欧剧变的浪潮席捲至阿爾巴尼亞。隨著阿爾巴尼亞民主化運動進行,人民對民主的訴求呼聲不斷。1991年6月12日,時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阿爾巴尼亞總統拉米兹·阿利雅應反对派要求將劳动党改组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而部分忠于霍查主义的黨員也因此集體退黨,另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 该党的党报是《》。该党的下属青年组织是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下属先锋组织是恩维尔先锋队。该党还领导有群众性政治组织阿尔巴尼亚民主阵线。.

恩維爾·霍查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 恩维尔先锋队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

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Bashkimi i Rinisë së Punës së Shqipërisë)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时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成立于1941年11月23日,1992年在阿爾巴尼亞民主化運動中正式被現阿爾巴尼亞政府所解散。 该组织曾是阿尔巴尼亚民主阵线的一部分,當時阿尔巴尼亚的官方和恩維爾·霍查宣传称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伟大革命力量”和“党的坚定战斗后备军”。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亦负责指导恩维尔先锋队的工作。.

恩維爾·霍查和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 · 恩维尔先锋队和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 Popullare Socialiste e Shqipërisë,缩写为RPSSh)为1946年至1991年间在阿尔巴尼亚存在的社会主义政权。 1939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占领阿爾巴尼亞王國,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投降,但阿爾巴尼亞王國又被納粹德国占领。1944年,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倡议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恩维尔·霍查任主席。1944年11月29日,阿爾巴尼亞全境獲得解放。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41年创建。恩维尔·霍查为该党领袖。1945年12月,全国第一次普选举行,劳动党获得执政地位。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恩維爾·霍查領導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堅決长期推行阶级斗争,称之为“推动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对外「不同帝国主义國家(美國、英国、希臘、意大利等)和修正主义國家(南斯拉夫、苏联、中国等)调和」,此時阿爾巴尼亞被國際社會孤立。1985年以後阿爾巴尼亞才開始與多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自此擺脫外交孤立狀態。自1990年起,在東歐劇變浪潮影響下,阿爾巴尼亞開始轉变其社會主義路線,並開放言論自由、宗教自由。1991年,舉行阿爾巴尼亞戰後首次多党选举,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获胜。不久,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更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并改國號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恩維爾·霍查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恩维尔先锋队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恩維爾·霍查和恩维尔先锋队之间的比较

恩維爾·霍查有299个关系,而恩维尔先锋队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1.95% = 6 / (299 + 8)。

参考

本文介绍恩維爾·霍查和恩维尔先锋队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