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之间的区别
德意志帝國 vs. 斯塔卢波嫩战役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斯塔卢波嫩战役是德意志帝国陆军与俄罗斯帝国陆军于1914年8月17日进行的东线开幕战。德意志帝国陆军在赫尔曼·冯·弗朗索瓦(Hermann von François)的领导下,面对兵力数倍于己方但军团之间存在分歧且兵力分散使得其27师和40师之间存在缝隙的俄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反击。本次战役仅仅是德军的一次小胜利,因为在宏观层面上它并未阻挡俄军对东普鲁士的推进;但它也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俄军的战略计划。.
之间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相似
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Ostpreußen;Rytų Prūsija或Rytprūsiai;Prusy Wschodnie;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是普魯士王國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魯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麥爾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舊稱哥尼斯堡)。而南部大部份被納入波兰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在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支柱—容克贵族的发源地。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海岸,首府是哥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占领东普鲁士北部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而东普鲁士南部则划归波兰,当地的德意志居民大多被遣送回德国或被流放西伯利亚。.
德意志帝國和東普魯士 · 斯塔卢波嫩战役和東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的共同点。
- 什么是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之间的相似性
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之间的比较
德意志帝國有224个关系,而斯塔卢波嫩战役有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42% = 1 / (224 + 16)。
参考
本文介绍德意志帝國和斯塔卢波嫩战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