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之间的区别

德川家康 vs. 武家諸法度

不可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之间的差异。

之间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相似

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五大老伏見城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德川秀忠江户幕府江户时代

五大老

五大老是豐臣秀吉政權末期制定的職務,擔任者是豐臣家政權下六個有力的大名,但因為小早川隆景在豐臣秀吉過世前便病故,所以最後只有五人。 豐臣秀吉希望自己過世之後,由這五個大名來輔佐他的幼子秀賴,原本想要以合議制度來防止德川家康的崛起,最後卻因德川家康多次違反盟約,而使「五大老」變得有名無實。五大老這名稱在秀吉生前並不存在,德川方面原稱這些人為年寄,而石田三成這五人稱自己為年寄,德川側稱石田等五人為奉行,直到德川掌權五大老五奉行這些名稱才固定下來。.

五大老和德川家康 · 五大老和武家諸法度 · 查看更多 »

伏見城

伏見城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初期的城堡。別名為桃山城或伏見桃山城。現時在京都府的伏見區。.

伏見城和德川家康 · 伏見城和武家諸法度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征夷大將軍和德川家康 · 征夷大將軍和武家諸法度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德川家康和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 · 查看更多 »

德川秀忠

德川秀忠(),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1605年-1632年),1616年至1632年實際掌權。是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三子,母親為側室西鄉局,幼名長丸。因為大哥松平信康早年1579年被迫切腹自盡,二哥結城秀康又於1584年的小牧長久手之戰後,作為父親家康與羽柴秀吉達成議和的條件之一,以養子的身分(實際上是人質)交給秀吉,於是身為三男的秀忠便成為德川家的後繼者。.

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 · 德川秀忠和武家諸法度 · 查看更多 »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德川家康和江户幕府 · 武家諸法度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德川家康和江户时代 · 武家諸法度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之间的比较

德川家康有274个关系,而武家諸法度有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2.34% = 7 / (274 + 25)。

参考

本文介绍德川家康和武家諸法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