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後黎朝和黎昭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後黎朝和黎昭宗之间的区别

後黎朝 vs. 黎昭宗

後黎朝(),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国号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莫朝南北對峙;到了後期,阮主和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以示區別。. 黎昭宗(,)本名黎椅(),又名黎譓,是越南後黎朝第十一任君主,1516年至1522年在位。 黎昭宗是莊定王黎漴之子,為鄭氏鸞所生。1516年,黎襄翼帝因為暴虐,被鄭惟㦃殺死。鄭惟㦃欲立黎光治為帝,武佐侯馮邁卻提出要立黎椅為帝,被鄭惟㦃殺害。黎光治遂被擁立為帝。但不久黎光治被鄭惟㦃之兄鄭惟岱劫持到了西都清化,數日後被殺害。而襄翼帝被殺之事傳到安和侯阮弘裕耳中後,阮弘裕發兵進攻東都昇龍,鄭惟㦃只得擁立黎椅即位,是為昭宗,改元光紹(一作光照),隨後挾持黎椅退往西都。 農民軍首領陳暠得知昇龍空虛,率軍襲破了昇龍,宣佈恢復陳朝,改元天應。在黎昭宗的號召下,鄭惟㦃、阮弘裕、鄭綏、陳真等各路諸侯平定了陳暠之亂。但不久阮弘裕、鄭綏就因爭權而發生了軍事衝突,最後陳真驅逐了阮弘裕,執掌了昇龍的朝政。 陳真權勢太重,引起了黎昭宗的猜忌,黎昭宗於1518年將陳真誘入宮中暗殺。陳真的餘黨十分不滿,聯合鄭綏起兵作亂,先後擁立黎榜、黎槱為帝。黎昭宗不得不逃到了嘉林縣菩提津避難,召莫登庸前來救駕。次年莫登庸擊敗並殺死了黎槱,將陳真的餘黨收編為自己的黨羽,權勢越來越大,開始控制昇龍,執掌朝政。 莫登庸出入都使用天子的儀衛,引起黎昭宗的不滿。莫登庸也對黎昭宗十分警惕,派女兒入侍,實際是監視昭宗的行動。昭宗於1522年與西都的鄭綏書信相通,同范獻、范恕二人一起逃到了山西明義縣的夢山,號召天下諸侯討伐莫登庸。皇太后鄭氏鸞和弟弟黎椿都未及隨行,留在了昇龍。莫登庸遂宣稱黎昭宗被奸臣劫持到首都之外,另立黎椿為帝,是為黎恭皇。 黎昭宗出逃的時候本來有許多人支持,但由於聽信了宦官范田的讒言導致人心渙散。黎昭宗又殺死了鄭綏的部將阮伯紀,引起鄭綏的不滿,發動兵變將黎昭宗劫持到了西都清化,成為鄭綏的傀儡。 在莫登庸的主持下,黎恭皇廢黎昭宗為陀陽王()。此後莫登庸曾兩次挾持黎恭皇進攻鄭綏,最終在1525年攻陷西都並殺死了鄭綏,將黎昭宗押往昇龍囚禁。 鄭綏的勢力被滅後,莫登庸篡位之心越來越強烈。1527年,莫登庸指使--將其殺害,葬於清潭的永興陵。死後廟號昭宗,諡號神皇帝。黎昭宗死後不久,莫登庸就脅迫黎恭皇禪位,建立莫朝。.

之间後黎朝和黎昭宗相似

後黎朝和黎昭宗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吳士連大越大越史記全書莫登庸莫朝越南鄭惟㦃陳荊和陳暠 (義軍首領)河內市

吳士連

吳士連(,),越南後黎朝前期的官員、史家。 公元1459年,後黎仁宗被黎宜民所弒,吳士連對黎宜民加以擁護,獲升為都御史。後黎聖宗取得帝位後,吳士連被貶。在此期間,吳士連博覽群書。到公元1471年(洪德二年),獲重新起用,擔任禮部右侍郎、朝列大夫、國子監司業、史官等官職。公元1479年(洪德十年),奉後黎聖宗之命,編修《大越史記全書》。.

吳士連和後黎朝 · 吳士連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大越

大越(Đại Việt/大越),为1054年到1804年间越南所使用的正式国号(1400年至1428年间被中國明朝統治除外)。 自1054年李朝第三代皇帝李圣宗将国号由「大瞿越」改为「大越」以来,其后的陈朝、後黎朝等亦使用该国号(其中只有胡朝一度于1400年将国号改为「大虞」)。不过,中国、日本等国则普遍以安南、交趾等称呼该国,而大越君主亦接受中国的册封为「安南国王」。到19世纪初阮朝统一越南后,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一度主张将国号改为“南越”,但当时中国清朝政府认为历史上的南越国涵括了华南地区,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范围不符,经交涉最后决定将国号改为「越南」并沿用至今,而阮福映亦被清嘉庆帝正式册封为「越南国王」。.

大越和後黎朝 · 大越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大越史記全書

《大越史記全書》()是越南的編年體通史,以古汉语文言文編撰完成,也是研究越南歷史最重要的史書。該書從黎聖宗洪德年間(1470-1497),由吳士連編纂,收錄了自鴻龐氏時代以來的傳說及史實,最後於1797年,由西山朝史官吳時任負責增補至昭統帝昭統三年(1789年)的史事,為全書最後修訂本。.

大越史記全書和後黎朝 · 大越史記全書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莫登庸

莫太祖(,),名莫登庸(),是越南莫朝開國君主。1527年至1529年期間在位。.

後黎朝和莫登庸 · 莫登庸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莫朝

莫朝(Nhà Mạc)是越南朝代名,乃權臣莫登庸於1527年篡奪後黎朝帝位後的朝代。 1592年被鄭氏所復辟的後黎朝所推翻。莫朝灭亡后,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莫氏宗室又聚结于北部高平建立统治,托庇于中国明、清政府的保护之下。至1677年,方被後黎朝以協助中國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的名義滅亡。.

後黎朝和莫朝 · 莫朝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後黎朝和越南 · 越南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鄭惟㦃

郑惟㦃(;),后黎朝大臣。 鄭惟㦃是清化府壽春縣人,為后黎朝開國功臣鄭克復的后代。1509年,鄭惟㦃與兄長鄭惟岱一起追隨黎瀠,推翻了黎威穆帝。鄭惟㦃因功被封為美惠侯。1511年,陳珣叛軍攻打東都,鄭惟㦃被叛軍大敗,僅剩三十餘人。但鄭惟㦃率餘部趁夜冒死殺入敵營,殺死陳珣,因而得到襄翼帝的重用,進封源郡公。 1515年,鄭惟㦃奉襄翼帝黎瀠之命,與瑞郡公吳柄同為都將、御史臺僉都御史范謙柄為贊理軍務,攻馮章叛軍於三島山間,馮章敗逃。 襄翼帝昏庸殘暴,鄭惟㦃多次勸諫,卻被襄翼帝處以廷杖。1516年,陳暠叛亂,威脅到東都昇龍,鄭惟㦃、黎廣度、程志森等人整備軍械,聲言討賊,卻陰謀廢立之事。鄭惟㦃等人遣金吾護衛三千餘人入北辰門,襄翼帝以為亂軍攻至,出寶慶門外,鄭惟㦃率兵在太和門將襄翼帝殺死,降為愍厲王。 鄭惟㦃隨後主持朝會,欲立穆懿王之子黎光治為新君,武佐侯冯迈跟他意见不和,想立錦江王之子黎椅为帝。鄭惟㦃殺之,讓黎光治繼位。但未及三日,安和侯阮弘裕在菩提津起兵,焚毀東都,聲言討伐鄭惟㦃弑君之罪。鄭惟㦃的兄長郑惟岱將黎光治劫持到了西都。鄭惟㦃便與宗室大臣商議,將黎椅擁上皇位,是為黎昭宗。鄭惟㦃見東都殘破,便將黎昭宗劫持到西都。陳暠趁機攻取東都。 黎昭宗在西都起兵討伐陳暠,鄭惟㦃自天關,阮弘裕自長安、莅仁,平富侯阮文慮、永興侯鄭綏亦率水步兵並進,圍攻東都。在經過一系列激戰之後,東都被收復。鄭惟㦃又奉命,同阮弘裕、廣福伯阮克讓一起圍剿陳暠餘黨,但鄭惟㦃因輕敵,在至靈縣被陳暠包圍。鄭惟㦃身先士卒,寡不敵眾,與部將阮尚被陳暠俘虜,押至萬劫行館殺害。.

後黎朝和鄭惟㦃 · 鄭惟㦃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陳荊和

荆和,字孟毅,号苍崖,研究越南历史和华侨历史的专家。生于台湾台中市,祖籍福建漳州,幼年移居日本东京。.

後黎朝和陳荊和 · 陳荊和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陳暠 (義軍首領)

陳暠(;生卒年不詳),一作陳高,是越南後黎朝時期一位起義軍首領。 陳暠本是後黎朝的水棠養眞庄純美監。當時後黎朝內亂,威穆帝、襄翼帝暴虐。陳暠聽說東方有天子氣,便陰謀叛亂。1516年,陳暠自稱是陳太宗玄孫、光淑皇后吳氏玉瑤的外戚,與兒子陳㫒在東潮縣瓊林寺舉兵,佔據海陽、水棠、東潮等縣。陳暠身穿緇衣,自稱是「帝釋降生」,改年號為天應。其部眾全部剃光頭。 陳暠率兵攻打僊遊、桂陽、嘉林等處,兵至菩提津,被河所阻不能過。襄翼帝御駕親征,大破之,陳暠逃往鄂山。襄翼帝又派定國公馮鎮、延興伯鄭孔昭、富祿伯鄭萼前往討伐,被陳暠大敗,馮鎮、鄭孔昭陣亡,鄭萼被俘。陳暠希望招降鄭萼,被拒絕,便將他處死。襄翼帝又派安和侯阮弘裕前往討伐,但阮弘裕畏懼,駐軍於菩提營。 陳暠的勢力一度非常強大,趁襄翼帝被弑之際攻破國都昇龍,任命後黎朝重臣黎廣度執掌朝政。鐵山伯陳真在慈廉縣舉兵勤王,陳暠派部將潘乙前往攻之。黎昭宗在西都城下詔各地官員討伐陳暠。鄭惟㦃自天關、應天進兵,阮弘裕自長安、莅仁而進。正營平富侯阮文慮、永興侯鄭綏,亦率水步兵並進,直搗昇龍。經過非常激烈的戰鬥,陳暠戰敗,經天德江逃往諒源。 後黎朝朝廷懸賞捉拿陳暠父子:如捉得陳暠,賞五十人;捕一人,封為右都督、從一品,蔭襲三代;又次捕一人,封都指揮使同知、從三品;從捕十人,封指揮僉事正四品;又從捕十三人,封指揮同知。如捉得陳㫒,賞二十人;首捕一人,封都督同知。 鄭惟㦃、阮弘裕以及明武侯鄭拱、廣福伯阮克讓攻打陳暠的殘餘勢力。陳暠在至靈縣擒殺鄭惟㦃,進兵至菩提津,被鐵山伯陳真大敗。陳暠逃回諒源不敢復出,傳位給兒子陳㫒,自己出家為僧。 此後,陳暠在史書中失去了記載。不過根據《大越史記全書》的記載,在保祿、安樂、周源等村一帶有陳暠的祠堂,陳暠可能最終老死於此。.

後黎朝和陳暠 (義軍首領) · 陳暠 (義軍首領)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河內市

河內市(,)是越南的首都,古稱「大羅」、「古螺」、「龍編」、「昇龍」、「昇隆」、「東京」等,位於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天德江的汇流处,因處红河與蘇瀝江()之間而得名“河內”。四周分別與北江省、北寧省、兴安省、河南省、和平省、富寿省、永福省和太原省接壤。 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其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西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人口約為620萬,多為越族。.

後黎朝和河內市 · 河內市和黎昭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後黎朝和黎昭宗之间的比较

後黎朝有46个关系,而黎昭宗有3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2.35% = 10 / (46 + 35)。

参考

本文介绍後黎朝和黎昭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