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当代史和現代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当代史和現代史之间的区别

当代史 vs. 現代史

当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是在時間軸上與当前紧密相连的历史,是现代史的特定角度,即現在的歷史,或是與個人相關的歷史。当代史一词早在19世纪就已使用,並在21世紀成為一門領域。从最广义的意义上来说,当代史是仍处在人们生活記憶(living memory)中的历史,基于人类的預期壽命約為80年,当代史大约为從目前往前80年的时间。以2010年代來說,這個時期所說的當代史,由1940年代之後一直至今,當中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時期、冷戰等事件。 狭义上来说,当代史指当前大多数成年人记忆中的历史,大约延续一個世代。以2015年為例,現今正在存活中的人類,其中位數歲數為30歲,也就是說現在正存活人類中,約有一半都生於1985年前後,當代史就相當於這個時期之後至今,也就是相當於1980年代至今的歷史。 显然,随着世代更替,当代史所指的时间也随之变化。. 代史(Modern history),又譯為近代史,指現代(又譯近代,modern period,modern era)這個歷史時期的歷史。在西方,現代普遍被定義為中世紀之後的歷史時期,約開始於16世紀。現代可以被進一步區分為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與現代晚期(late modern period),這兩個時期以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作為分界。在現代史之中,與現在時間緊密相關的歷史,稱為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 近代和現代合稱近現代,即以近代為現代之前的一個時期;但有時近代和現代沒有截然的含義區別,視為同義,相互替代使用。.

之间当代史和現代史相似

当代史和現代史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五四运动和当代史 · 五四运动和現代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当代史和現代史之间的比较

当代史有9个关系,而現代史有1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73% = 1 / (9 + 128)。

参考

本文介绍当代史和現代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