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張志忠和林木順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張志忠和林木順之间的区别

張志忠 vs. 林木順

張志忠(),本名張梗,化名楊春霖、老吳、老鍾,嘉義新港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其妻季澐,亦為中共黨員。1946年擔任中共台湾省委副书记兼武裝部長。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在嘉義參與組織台灣自治聯軍反抗國民政府,兵敗轉入地下,1950年與其妻一同被捕,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多次勸降無效,於1954年遭到槍決。. 林木順(),台灣南投人,別名林木森,筆名林先烈,曾被出版社誤植為林目順。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任黨書記長,並負責黨的組織工作,執筆台灣共產黨〈政治大綱〉與〈工農運動提綱〉。在「上海讀書會事件」身分暴露打斷返台計劃,因而留駐上海指導台共,聯繫日共黨中央,與陳來旺、林兌、林添進建立「東京特別支部」。在台共與新文協領導者連溫卿路線爭論的議題上,台共領導權漸漸讓渡給在台灣的謝雪紅黨中央。.

之间張志忠和林木順相似

張志忠和林木順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台灣台灣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二二八事件王万得翁澤生蔣經國林木順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台灣和張志忠 · 台灣和林木順 · 查看更多 »

台灣共產黨

台灣共產黨(1928年4月15日-1931年9月),简称台共,是台湾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在共产国际指導下,台灣青年於上海法租界成立该政党。根據共产国际對於各國支部「一國一黨」的組織原則規定,台共隸屬於日本共產黨領導的「臺灣民族支部」。由於日共於1945年以前在日本屬於非法,台共在台灣日治時期,也被台灣總督府視為非法政黨而加以取締。台灣共產黨是日治時期唯一明確提出台灣獨立、台灣革命主張的政治組織,而且成功滲透台灣農民組合及台灣文化協會,影響了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1931年9月,台灣共產黨黨員遭大舉逮捕入獄,台灣共產黨停止運作,宣告覆滅。.

台灣共產黨和張志忠 · 台灣共產黨和林木順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和張志忠 · 中國共產黨和林木順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二二八事件和張志忠 · 二二八事件和林木順 · 查看更多 »

王万得

王万得(),台湾臺北市人,原台湾共产党书记。.

張志忠和王万得 · 林木順和王万得 · 查看更多 »

翁澤生

翁澤生(1903年-1939年),明治36年(1903年)生於臺北廳大稻埕區,1928年與謝雪紅在上海成立台灣共產黨。.

張志忠和翁澤生 · 林木順和翁澤生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張志忠和蔣經國 · 林木順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林木順

林木順(),台灣南投人,別名林木森,筆名林先烈,曾被出版社誤植為林目順。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任黨書記長,並負責黨的組織工作,執筆台灣共產黨〈政治大綱〉與〈工農運動提綱〉。在「上海讀書會事件」身分暴露打斷返台計劃,因而留駐上海指導台共,聯繫日共黨中央,與陳來旺、林兌、林添進建立「東京特別支部」。在台共與新文協領導者連溫卿路線爭論的議題上,台共領導權漸漸讓渡給在台灣的謝雪紅黨中央。.

張志忠和林木順 · 林木順和林木順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張志忠和林木順之间的比较

張志忠有53个关系,而林木順有3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9.41% = 8 / (53 + 32)。

参考

本文介绍張志忠和林木順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