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建弘和真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建弘和真興之间的区别

建弘 vs. 真興

建弘(420年正月—428年五月)是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的年號,共計8年餘。. 真興(419年二月—425年七月)是十六國時期夏國政權,夏國世祖武烈帝赫連勃勃的年號,共計6年餘。 根據《吐魯番文書》中自北涼玄始十三年起出現相當於十三、十四年的夏國真興六、七年(424年至425年)年號,已經被認爲是沮渠氏北涼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結果。.

之间建弘和真興相似

建弘和真興有(在联盟百科)42共同点: 壬戌夏 (十六国)太平 (北燕)始光宋文帝中国年号索引乞伏熾磐干支年号庚申五胡十六国北凉北燕北魏北魏太武帝北魏明元帝刘宋刘裕嘉兴 (西凉)公元元嘉 (刘宋)元熙 (东晋)玄始甲子癸亥西秦西涼馮跋辛酉赫连勃勃...赵昺李恂李歆永安 (北凉)永康 (西秦)永建 (西凉)永初 (刘宋)沮渠蒙遜泰常承光 (夏)景平晋恭帝 扩展索引 (12 更多) »

壬戌

壬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9个。前一位是辛酉,后一位是癸亥。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壬屬陽之水,地支之戌屬陽之土,是土尅水相尅。.

壬戌和建弘 · 壬戌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夏 (十六国)

夏(407年-431年)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為別於三代的夏朝,故史称「大夏」,又其建國者為匈奴人,又稱「胡夏」。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刑杀工匠数千人。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 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涼自称夏皇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夏国共存在24年(407年-431年)。.

夏 (十六国)和建弘 · 夏 (十六国)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太平 (北燕)

太平(409年十月—430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北燕政權,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的年號,共計21年餘。 太平二十二年九月馮弘沿用。.

太平 (北燕)和建弘 · 太平 (北燕)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始光

始光(424年正月-428年正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歷時4年。.

始光和建弘 · 始光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宋文帝

宋文帝劉義隆,小字車兒,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子,劉宋第三任皇帝。劉義隆生於東晉末年,南朝宋立國後,受封宜都王。宋少帝被廢後獲擁立為帝,即位後改元元嘉。劉義隆在位近三十年,在位期間,建立制度、賞罰分明、鼓勵農桑,減免賦稅力役,使得國家大治,「內清外晏,四海謐如」,此治世因其年號元嘉而稱為「元嘉之治」。劉義隆亦銳意北伐,曾先後三次發起大規模北伐戰爭圖收復北魏所佔的河南土地,然而三次皆失敗,其中發生在元嘉後期的第二次更讓魏軍南攻至江北瓜步,一度威脅建康。元嘉北伐亦對國內經濟民生造成嚴重打擊,《資治通鑑》對北伐的創傷寫道「元嘉之政,自此衰矣。.

宋文帝和建弘 · 宋文帝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中国年号索引

#重定向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年号索引和建弘 · 中国年号索引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乞伏熾磐

文昭王乞伏熾磐(),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乞伏-乾-歸長子。 熾磐個性勇略過人,400年,西秦第一次亡國後,被送往南涼為人質。後秦弘始四年(402年)熾磐自南涼奔後秦與--歸會合。熾磐於後秦期間,召集軍隊據地自立。弘始十一年(409年)--歸逃回西秦舊地,再稱秦王,西秦復國,熾磐又被立為太子。西秦更始四年(412年)--歸為侄乞伏公府所弒,熾磐擒殺公府,繼位,稱河南王,改元永康。永康三年(414年)滅南涼,復稱秦王,其後主要與北涼爭戰。建弘九年(428年)病死,諡文昭王,廟號太祖。其子乞伏暮末继位。.

乞伏熾磐和建弘 · 乞伏熾磐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干支和建弘 · 干支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年号和建弘 · 年号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庚申

庚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7个。前一位是己未,后一位是辛酉。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庚屬陽之金,地支之申屬陽之金,是比例和好。.

庚申和建弘 · 庚申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五胡十六国和建弘 · 五胡十六国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北凉

北凉(397年或401年-439年)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首領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種看法認為建立者為段業,此說是以蒙遜堂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稱涼州牧,並改元神璽為立國之始(397年)。.

北凉和建弘 · 北凉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北燕

北燕()是十六國时期汉人馮跋建立的政权。407年,馮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建都龙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旧沿用后燕国号。409年,高云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杀,馮跋平定政变後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灭。 因其都龙城,又名黄龙,故南朝宋称其为黄龙国。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又称其为东燕,但较为罕见。.

北燕和建弘 · 北燕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北魏和建弘 · 北魏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北魏太武帝

#重定向 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和建弘 · 北魏太武帝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北魏明元帝

#重定向 魏明元帝.

北魏明元帝和建弘 · 北魏明元帝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刘宋和建弘 · 刘宋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刘裕

#重定向 宋武帝.

刘裕和建弘 · 刘裕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嘉兴 (西凉)

嘉兴(417年二月—420年七月)是十六国時期西涼君主李歆的年號,共計3年餘。.

嘉兴 (西凉)和建弘 · 嘉兴 (西凉)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公元

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公历纪元或西元是一個被當今國際社會最廣泛地使用的紀年標準。其源自於歐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學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學術內容範疇涉及基督教(Christ指耶穌基督,Domini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公元和建弘 · 公元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元嘉 (刘宋)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共计29年餘。由於宋文帝的兒子刘劭弑父自立改元太初,后刘劭兵败被杀,刘骏即位。通常的帝系表將其後繼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繼承者。 三十年四月孝武帝劉駿即位沿用。.

元嘉 (刘宋)和建弘 · 元嘉 (刘宋)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元熙 (东晋)

元熙(419年—420年六月)是東晋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的年号,共计2年。这也是东晋最后一个年号。 元熙二年六月晉恭帝被迫禅位给刘裕,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刘宋政权,改元永初元年。.

元熙 (东晋)和建弘 · 元熙 (东晋)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玄始

始(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或作元始,是十六国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年號,共計16年餘。 根據《吐魯番文書》中自北涼玄始十三年起出現相當於十三、十四年的夏國真興六、七年(424年至425年)年號,已經被認爲是沮渠氏北涼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結果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施新榮(2003年),《國内20世纪以來的高昌史研究綜述》,歐亞學研究網:,UTC時間2006年1月19日 03:53更新。。同理,北涼亦奉夏國的承光年號。甘肅出土的塔有“承陽二年嵗在寅……”字樣。由於丙寅為承光二年的干支,所以學者懷疑史籍記載承光為承陽之錯誤;即使承光沒有錯誤,北涼是用了同韻意義相近的陽字代替了光字。後來北涼奉北魏正朔時,遵照諧音,將“延和”和“太延”分別改作“緣禾”和“太緣”。。.

建弘和玄始 · 玄始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甲子

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甲屬陽之木,地支之子屬陽之水,是水生木相生。干支的一个循环,称为一甲子,也被用来表示60年。.

建弘和甲子 · 甲子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癸亥

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60个(最後)。前一位是壬戌,后一位是甲子。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癸屬陰之水,地支之亥屬陰之水,是比例和好。 太平天国时,曾把“亥”改为“开”。因此1863年在太平天国记为癸开。.

建弘和癸亥 · 癸亥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西秦

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鲜卑人乞伏國仁建立的政权。 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 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388年,其弟乞伏-乾-歸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400年為後秦所滅。公元409年,二月,乞伏乾归自后秦返回苑川。七月,西秦复国,复都苑川。412年,乞伏熾磐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东北)。 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 431年被夏國所灭。;君主头衔:.

建弘和西秦 · 真興和西秦 · 查看更多 »

西涼

西涼(400年—421年)是十六國之一。 400年-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疆域在今中國甘肅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李--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涼軍圍敦煌,李恂戰敗,乞降不成後自殺。西涼因此亡於北涼。二十余年之后,李恂的侄子李宝趁北魏攻灭北凉之际,一度恢复先人的基业,同年向北魏投诚,该政权被称为后西凉。 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建弘和西涼 · 真興和西涼 · 查看更多 »

馮跋

北燕文成帝冯跋(),十六國時期北燕君主,字文起,小名乞直伐,是胡化的漢人,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

建弘和馮跋 · 真興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辛酉

辛酉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8个。前一位是庚申,后一位是壬戌。論陰陽五行,天干之辛屬陰之金,地支之酉屬陰之金,是比例和好。.

建弘和辛酉 · 真興和辛酉 · 查看更多 »

赫连勃勃

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原名劉勃勃,中國十六国时期夏國建立者。勃勃是南匈奴單于的後裔,其父劉衞辰死於北魏進攻後,勃勃依靠後秦高平公沒弈干,又得後秦君主姚興賞識。及後就以後秦與魏通好而叛秦,殺害沒奕干並自立,建北夏國,屢度進攻後秦。隨後更乘東晉滅後秦後班師的機會佔領關中。.

建弘和赫连勃勃 · 真興和赫连勃勃 · 查看更多 »

赵昺

宋帝昺趙昺(音:ㄅㄧㄥˇ、同丙)(),宋朝末代皇帝(南宋第九位,1278年5月10日—1279年3月19日在位)在位313天,得年7岁。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宋度宗趙禥的七子,母俞修容。前任皇帝宋端宗趙昰的異母弟。先後封為永國公、信王、廣王等。.

建弘和赵昺 · 真興和赵昺 · 查看更多 »

李恂

李恂可能指下列人物:.

建弘和李恂 · 李恂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李歆

李歆(),字士業,小字桐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十六國西涼公,為-李暠-世子。其第三子李重耳是李唐王朝皇室的直系祖先。 西涼建初十三年(417年),李暠過世,李歆被部下擁護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公、涼州牧,改元嘉興。李歆在位時,繼承其父稱臣於東晉的政策,因此東晉封其為酒泉公。 李歆用刑頗嚴,又喜歡建築宮殿,臣屬多有勸諫,然而李歆並不能接納。嘉興四年(420年),北涼佯攻西秦以誘西涼,李歆因此出兵攻擊,戰敗被殺。.

建弘和李歆 · 李歆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永安 (北凉)

永安(401年六月-412年十月)是十六国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年號,共計11年餘。.

建弘和永安 (北凉) · 永安 (北凉)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永康 (西秦)

永康(412年八月—419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的年號,共計7年餘。.

建弘和永康 (西秦) · 永康 (西秦)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永建 (西凉)

永建(420年十月—421年三月)是十六国時期西涼君主李恂的年號,共計數月。.

建弘和永建 (西凉) · 永建 (西凉)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永初 (刘宋)

永初(420年六月—422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武帝刘裕的年号,共计3年。这也是南朝宋第一个年号。 永初三年五月宋少帝刘义符即位沿用。.

建弘和永初 (刘宋) · 永初 (刘宋)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沮渠蒙遜

沮渠蒙遜(),臨松匈奴人,十六国时期北涼第二任君主。原係匈奴支系卢水胡族首領,曾反叛後涼並推段業建北涼,後攻殺段業自己登位。沮渠蒙遜有勇略,在位期間,北涼於強敵環伺之際擴張成為河西一帶最強大的勢力。.

建弘和沮渠蒙遜 · 沮渠蒙遜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泰常

泰常(416年四月-423年十二月)是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號,歷時7年餘。 泰常八年十一月太武帝拓跋焘即位沿用。.

建弘和泰常 · 泰常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承光 (夏)

承光(425年八月—428年二月),或作承陽、永光,是十六國時期夏國君主赫連昌的年號,共計2年餘。 《晉書》作承光。《魏書》和《太平御覽》作永光。甘肅出土的塔有“承陽二年嵗在寅……”字樣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由於北凉曾奉夏正朔和丙寅為承光二年的干支,所以學者懷疑史籍記載承光為承陽之錯誤;即使承光沒有錯誤,北涼是用了同韻意義相近的陽字代替了光字。後來北凉奉北魏正朔時,遵照諧音,將“延和”和“太延”分別改作“緣禾”和“太緣”。施新榮,《國内20世纪以來的高昌史研究綜述》,原载《吐鲁番學研究》2003年第2期。引用於UTC時間2006年1月19日 03:53。歐亞學研究網: 。.

建弘和承光 (夏) · 承光 (夏)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景平

景平(423年-424年八月)是南朝宋皇帝宋少帝刘义符的年号,共计2年。.

建弘和景平 · 景平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晋恭帝

晉恭帝司馬德文(),字德文,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晉的末代皇帝。為晉孝武帝之子,晉安帝之胞弟,母親是淑媛陳歸女。初封琅邪王,後在桓玄篡位後長期侍奉晉安帝左右。晉安帝死後被劉裕以遺詔立為皇帝,但其時劉裕已經完全掌握東晉朝政,司馬德文僅為傀儡而已。劉裕篡晉後為零陵王,次年遇害。.

建弘和晋恭帝 · 晋恭帝和真興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建弘和真興之间的比较

建弘有52个关系,而真興有4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2,杰卡德指数为42.42% = 42 / (52 + 47)。

参考

本文介绍建弘和真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