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廣東漢樂和汉剧 (客家)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廣東漢樂和汉剧 (客家)之间的区别

廣東漢樂 vs. 汉剧 (客家)

廣東漢樂,又稱作客家音樂、客家漢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是流行於客家人的一種民間器樂,主要分布於中國廣東東部客家地區,此外並及於江西、福建、广西、海南以及臺灣與東南亞華人之間。廣東漢樂被認為是中原地區居民南遷時,將中原與廣東地區音樂結合發展而成,因其在數百年間傳承少有變化,有「中州古樂的活化石」之稱2006年,被中國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保護名錄。 廣東漢樂分佈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汉剧(也称广东汉剧)是一种传统客家戏剧,也是客家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之一。该剧种主要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等地部分客家地区,演绎以中州古调为准,发音近似于现在的普通话。.

之间廣東漢樂和汉剧 (客家)相似

廣東漢樂和汉剧 (客家)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大埔县客家广东省福建頭弦臺灣

大埔县

大埔县位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东部,其北边和东边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漳州市平和县相邻,南边接壤丰顺县和潮州市饶平县,西边与梅县区、梅江区相邻,地处无污染的山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县政府所在地为湖寮镇(原在茶阳镇,1961年春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全县总面积为2470平方公里,县人口为53万(2002年)。.

大埔县和廣東漢樂 · 大埔县和汉剧 (客家) · 查看更多 »

客家

#重定向 客家民系.

客家和廣東漢樂 · 客家和汉剧 (客家)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广东省和廣東漢樂 · 广东省和汉剧 (客家) · 查看更多 »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廣東漢樂和福建 · 汉剧 (客家)和福建 · 查看更多 »

頭弦

頭弦,又稱漢調頭弦,廣東漢劇、客家漢樂、閩西漢劇旋律領奏使用的弓弦樂器。 琴筒和琴身為木製或竹製,張掛2條絲弦或鋼弦,聲音高亢激昂,廣東漢劇、客家漢樂的頭弦通常定純5度,潮州音樂頭弦通常定純4度。 二弦 (潮樂)有時也稱做頭弦。 Category:胡琴 Category:潮汕文化.

廣東漢樂和頭弦 · 汉剧 (客家)和頭弦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廣東漢樂和臺灣 · 汉剧 (客家)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廣東漢樂和汉剧 (客家)之间的比较

廣東漢樂有27个关系,而汉剧 (客家)有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10.53% = 6 / (27 + 30)。

参考

本文介绍廣東漢樂和汉剧 (客家)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