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廣播道和香港電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廣播道和香港電台之间的区别

廣播道 vs. 香港電台

廣播道(Broadcast Drive)位於香港九龍城區北部的五台山,為獅子山餘脈之一,屬傳統高尚住宅區。 1970年代中,佳藝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一條只有一公里的街道上總共有3家電視台和2家電台總部,地理上亦位處小山丘上,令當年的廣播道又稱為「五台山」,同時也形成了「三臺鼎立」的局面。當時明星經常在此出沒,故此吸引到大批影迷在此徘徊,現時大部分傳媒機構已陸續遷出,只剩下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仍然在廣播道,而香港電台若獲得撥款在將軍澳興建新的電視大樓,最快將於2018年搬遷。 所以廣播道通常被藝人通稱亞視及無綫為友台及「隔嚟台」之稱,而「隔嚟」是粤語,意思是「隔壁」。.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之间廣播道和香港電台相似

廣播道和香港電台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九龍亞洲電視廣播道佳藝電視灣仔筆架山 (香港)荃灣香港商業電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電台廣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城電台无线电教育電視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九龍和廣播道 · 九龍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亞洲電視和廣播道 · 亞洲電視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廣播道

廣播道(Broadcast Drive)位於香港九龍城區北部的五台山,為獅子山餘脈之一,屬傳統高尚住宅區。 1970年代中,佳藝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一條只有一公里的街道上總共有3家電視台和2家電台總部,地理上亦位處小山丘上,令當年的廣播道又稱為「五台山」,同時也形成了「三臺鼎立」的局面。當時明星經常在此出沒,故此吸引到大批影迷在此徘徊,現時大部分傳媒機構已陸續遷出,只剩下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仍然在廣播道,而香港電台若獲得撥款在將軍澳興建新的電視大樓,最快將於2018年搬遷。 所以廣播道通常被藝人通稱亞視及無綫為友台及「隔嚟台」之稱,而「隔嚟」是粤語,意思是「隔壁」。.

廣播道和廣播道 · 廣播道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佳藝電視

44 tsʰːou33 tiːŋ22 siː22|y.

佳藝電視和廣播道 · 佳藝電視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廣播道和灣仔 · 灣仔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筆架山 (香港)

架山(Beacon Hill),亦作畢架山,舊名煙墩山,是香港一個山峰。筆架山位於石硤尾、大窩坪以北,高海拔457米。筆架山屬於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山上設有民航處雷達站(早於1978年連同柏架山及大帽山航空雷達站一併啟用),負責協助機場指揮航空交通。而筆架山西南山腳一帶,則被開發成為高尚住宅區。 筆架山隧道貫通筆架山連接北九龍和新界東,共有兩條管道。首條管道原為20世紀初九廣鐵路興建時開鑿,名為,1980年代因九廣鐵路鋪設雙軌及進行電氣化,而在隧道西側開鑿一條新的管道,而新筆架山隧道現為港鐵公司管理,舊有隧道則被改為煤氣及深港液化天然氣輸送管道。.

廣播道和筆架山 (香港) · 筆架山 (香港)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廣播道和荃灣 · 荃灣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商業電台

商台台徽轉黑悼念何佐芝去世 香港商業電台(全稱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簡稱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自1959年8月啟播以來,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節目,透過雷霆881、叱咤903、AM 864三個頻道及網上平台,為香港市民在資訊、時事及娛樂各方面提供電台廣播服務,是深為港人所熟悉電台之一。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13年所作的調查,商台公信力居於全港電子傳媒的第二位,旗下的頻道雷霆881商業一台亦是全港聽眾人數最多的電台。商台每天提供24小時多元化廣播節目,內容包括資訊、娛樂與文藝等。節目也透過其網站「881903.com」作網上即時廣播,亦提供網上重溫節目服務。.

廣播道和香港商業電台 · 香港商業電台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廣播道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電台廣播

電台廣播(Radio broadcasting),又稱無線電廣播、聲音廣播或收音機廣播,是以無線電波單向傳遞聲音資訊的方式,一般是以高頻廣播。電台發送廣播頻率後,聽眾透過收音機來接收。依使用的技術不同,電台廣播可分為調幅廣播(AM)和調頻廣播(FM)。不同的電台廣播使用不同的的頻率範圍。大部分電台使用FM廣播,部分小規模電台則採用AM廣播。除大氣電波外,部分則透過有線網絡、人造衛星()和互聯網廣播。.

廣播道和電台廣播 · 電台廣播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廣播道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新城電台

新城電台(全稱新城廣播有限公司,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是香港一家商業廣播電台,在1991年創辦,現時由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各持一半股權。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目前營運三條頻道,分別為新城財經台、新城知訊台及新城采訊台。.

廣播道和新城電台 · 新城電台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无线电

無線電,又稱无线电波、射頻電波、電波,或射頻,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在電磁波譜上,其波長長於紅外線光(IR)。頻率範圍為300 GHz以下 ,其對應的波長範圍為1公釐以上。就像其他電磁波一樣,無線電波以光速前進。經由閃電或天文物體,可以產生自然的無線電波。由人工產生的無線電波,被應用在無線通訊、廣播、雷達、通訊衛星、導航系統、電腦網路等應用上。 無線電發射機,藉由交流電,經過振盪器,變成高頻率交流電,產生電磁場,而經由電磁場可產生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像磁鐵,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象。同類電子會互相排斥,因此當無線電波射出時,會將前方電波往前推,當連續電波一直射出來時,電波就會在空氣中傳播。 無線電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其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製可將信息加載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通過解調將訊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資訊傳遞的目的。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爾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1906年聖誕前夜,范信達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採用外差法實現了歷史上首次無線電廣播。范信達廣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誦《聖經》片段。位於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開播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出的無線電廣播娛樂節目。.

廣播道和无线电 · 无线电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教育電視

#重定向 教育電視台.

廣播道和教育電視 · 教育電視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廣播道和香港電台之间的比较

廣播道有54个关系,而香港電台有37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3.25% = 14 / (54 + 377)。

参考

本文介绍廣播道和香港電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